三字經-第18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三字經》,第三十九頁,我們從第二行開始看起:
【惟書學。人共遵。既識字。講說文。】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句經文,『惟書學』,文學、文字學是大家要共同學習和遵守的,『人共遵』。『既識字』,認識字之後,接著就要學習《說文解字》,了解這個字的形、音、義,了解它的構造和意義。這句經文是章太炎先生把它加進去的,在原本的《三字經》中沒有這句經文。這是強調要學習文學、文字學,就要『講說文』,也就是要學習《說文解字》。
上節課我們學習到了《說文解字》與八德,我們學到孝、悌、忠,並且談到「忠」字是負責盡職的意思。我們要用至誠的心、恭敬的心,把自己本職的工作、本分的工作盡心盡力的做好。所以在《說文解字》中就強調忠是敬的意思,是恭敬的敬。盡心是忠,我們看到小篆的字形,上面一個中,下面是心臟的心。
段玉裁先生在註解中說:「敬者肅也」,我們常常聽到敬肅這個說法,「未有盡心而不敬者」,恭敬其實它是誠於中而形於外的。當我們內心有恭敬心,自自然然這種真誠就會體現在外面,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會有恭敬的心來對待他。就如同印祖所說的,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就會得十分的利益;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在處事待人接物的時候,不具備恭敬之心,也就得不到真實的利益。
曾國藩先生,他曾經給誠敬的「誠」下過一個定義,這個定義說得也非常的準確、到位,他說:「一念不生是謂誠。」「誠」是我們性德的一種體現,本性本善的流露。「人之初,性本善」,從性德本性中所流露出來的,自然就具有真誠恭敬。真誠恭敬和我們的清淨心是相應的,一念不生的時候,誠敬自然就顯發出來;反過來,如果我們的心中充滿了妄想、分別和執著,誠敬心就沒有辦法顯現,我們用的都是妄心、都是妄念。
師父上人解釋忠字就強調:「一心中正名為忠。」這裡也強調一心。反過來,什麼是不忠?「心存偏邪則不忠。」忠字,我們看它小篆的形體,心上面有一個中字,換句話說,心始終是走在中道、走在中庸之道,是一念不生的狀態,這個時候就是忠。而如果它產生了偏邪,就變成心存二念,換句話說,妄想分別執著開始現前,這就不忠。從這個地方看出忠字的內涵,就是我們真誠恭敬到極處,也是性德的顯發,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的顯發。
忠後面是「信」。「信」,我們常常跟小朋友說,你要守信用,說話做事不可以欺騙別人,這就是信字。《弟子規》說:「凡出言,信為先」,我們說話一定要有誠信。小朋友如果不注意養成信德,譬如說話會欺騙老師、欺騙同學,將來人家就不相信我們了。所以信就強調,要有一種誠實的心態來處事待人接物,在《說文解字》中強調信就是誠的意思,「從人言」。
對比一下前面這個忠字,忠是敬也,信是誠也;換句話說,忠信體現出我們誠敬的功夫、美德。段玉裁先生在註解中說:「人言則無不信者,故從人言。」提醒我們身為人,開口說話就要講求信用、重視誠信,這才是人之言。而佛法也是教我們要遠離妄語、兩舌、綺語、惡口這四種過失。將來我們學習《聖學根之根》會學到《十善業道經》,也是強調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對於十善業道要如何學習落實,這是《聖學根之根》後面的課程。其中的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就是儒家所強調的信字。
而師父上人也教導我們,無論是世間還是出世間,德行還有學問成就要從什麼地方開始做起?就是從不妄語始。也就是司馬光先生一生所奉行的誠信,他一生事無不敢對人言。還有像趙清獻公每天晚上都焚香告帝,都把他自己一天所作所為、所思所想、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向上天稟報,凡是他不敢稟報的都不敢做,這也是屬於信德,也是忠信。所以德行的成就是從不妄語開始,要學習司馬光先生、趙清獻公誠實不欺的態度,以及光明磊落的行持。所以誠實守信是德行的根基,它是我們德行的基礎。
下一個是「禮」,「禮」是人與人之間在交往的過程中所要遵循的法則。禮,是人與人之間最為優美的距離。禮字是強調什麼?它是強調自卑而尊人,它具有謙虛恭敬的態度,能尊重別人,自己以謙虛恭敬為上。禮有五禮,在古禮當中最為重視的是祭禮。祭禮,我們所參加的世界各民族萬姓先祖祭祖大典,在大典當中,我們看到禮生、樂生,他們的一舉一動,每一個儀程、每一篇樂章,都是屬於祭禮的一個部分。
在《說文解字》中,對於禮字也是強調祭祀,它說:「禮,履也。」強調它是一種法則,就是我們應該遵循的規範。「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我們恭敬祖先、恭敬天地鬼神,這是福德的根基。為什麼?因為久遠之前的祖先我們都能念念不忘,能恭敬的祭拜他、緬懷他,對於眼前的父母、師長哪有不孝敬的道理?而我們能落實孝親尊師,這就是福報的根源。段玉裁先生在註解中說:「履,足所依也。」我們常說步履。從這個意思引申起來,凡所依皆曰履,這是假借的用法。所以一個漢字,它有本義,也有引申義,通過學習《說文》,就能了解到它的意思古今的變化。
「禮有五經」,禮有分成很多種,吉禮、嘉禮,各種各樣的禮。在《禮記》當中,包括中國的三禮,關於禮的三部經典,如果深入學習,對它就能有所了解。而禮最重要的還是祭禮,為什麼?因為孝道是萬德萬福的根源,我們祭拜祖先、祭拜天地鬼神,這是古人在禮當中最為重視的。「禮字從示,豊者行禮之器」。從禮字的小篆寫法中,就可以很形象的看出右側,就是在祭典中所用的禮器。古人是非常重視祭祀之禮的,祭禮能啟發我們自性本有的孝心,真正做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在師父上人的倡導之下,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也在世界各地相繼的落成。日後我們會學習《百家姓》,對於中華民族不同姓氏的祖先,他的來源,他在歷史上有哪些有德行、有學問的人,將來我們學習《百家姓》,就能更加深入的來學習。總之,無論是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還是世界各民族萬姓先祖祭祖大典,都是提醒我們要落實孝道。這是禮。
接著看下面「義」。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仁義,就是孔子和孟子教學的核心內容。師父上人強調,義則是講求要盡義務,而不是要有權利。義要怎麼解釋?義就是我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合情、合理、合法。人情、天理、王法,在我們處理事情的時候是不能偏廢的,既要循從天理,也要符合法令的規章制度,同時對於人情也要兼顧到,這三者就像鼎之三足,是缺一不可的。當我們講錯話、做錯事,認真的來反思,到底是哪裡出的問題,往往都是在情、理、法三個方面,一定有哪個方面沒有兼顧到,這件事情才會處理不好;如果情、理、法都顧到,這件事情就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
所以確實什麼事情要符合義,是非常重要的。師父上人從前常常會提醒我們,說這一代年輕人只會做事不會做人。這是很嚴重的問題,為什麼?我們事情做得好,實際上說白了,人要是做不好,其實事情也是做不好的。師父說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就是說在這個時代接受的教育,太強調技能、技藝的學習,可是人情事理這些方面,是人生的智慧跟經驗,我們學得卻很少。之前我們學習《論語》的經文,「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游於藝是枝末,前面的道、德、仁才是根本。
當我們既會做事又會做人,在這個社會上才不會處處碰壁,才不會在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事情都處理不好。所以做人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特別是處事待人接物,我們如何做到合情、合理、合法,把這件事情做圓滿,這其實是人生經驗智慧的體現。我們要多跟這些有智慧的老人家學習,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些有智慧的老人,他的人生經驗可以幫我們少走很多的彎路,當我們有機會親近這些善知識的時候,一定要虛心努力的跟他們學習。
義也是強調我們要認識自己所處的身分跟地位,做事情的過程中,能夠負責盡職,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在中國古時候,從《說文》的解釋來看,義本來的意思是威儀的儀字,《說文解字》說:「義,己之威儀也。」它跟儀是相同的。段玉裁先生在註解中說:「古者威儀字作義」,所以古人在講威儀這個意思的時候,他是用義,義務的義,是沒有人字旁的,「今仁義字用之」,現在它發生了變化,義是用在仁義的義當中。「儀者,度也」,有人字旁的儀是度的意思,而現在是「威儀字用之」,就是在講威儀的時候,用的是人字旁的儀。「誼者」,今天說友誼的誼,是「人所宜也,今情誼字用之」,現在是在情誼這個用法中。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漢字的演變過程,它意象古今的變化。義字、儀字和誼,在段玉裁的註解中解釋了這三個漢字從古到今的演變過程。
將來我們深入漢學,如果有機會學習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對於這些漢字的形音義,就要有更深入的了解跟認識。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直到現在,當人們在歌頌古往今來的英雄人物,這些忠義的故事,大家依然是非常的敬仰、恭敬。他行為合宜、思慮合情、守禮循義、公平正義、義薄雲天,古人有許多的好榜樣都是很值得我們學習,這種忠義的精神,近現代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出現,老百姓都對他們非常恭敬。義字是契合本性、符合天道的精神,是我們自性至善至美性德的流露。一個人能夠見義勇為、很講義氣,大家就覺得這個人很可靠,值得跟他交往。這是義字。
接著看下面「廉」。廉,在古時候本義是指廳堂的側邊,《說文》中說:「廉,仄也。」段玉裁先生把廉字的引申義指出來:「廉,隅也。又曰,廉,棱也。」引申就是「清也、儉也、嚴利也」。在近代國家反腐倡廉,希望國家社會湧現出更多廉潔有守的好官,廉的意思,清廉、廉潔的廉其實是它的引申義,在古時候廉字的本義並不是這個意思。
廉潔是中華民族自古就非常崇尚的美德。在古時候有舉孝廉,他既孝順又廉潔,這樣的人將來把他選拔出來,在朝廷中去任職,他一定能盡忠職守,因為忠臣是出於孝子之門,他一定能做出許多為國家、為百姓謀福祉的好事。這是廉。
再來是「恥」,恥是恥辱。知恥是我們性德本具的良知良能,知恥的人一定是勇於改過的人,一定能發憤努力把自己身上的毛病習氣、過失改正過來。如果他連這種廉恥之心、羞恥之心都沒有了,換句話說,他做出一些違背道德仁義的事情覺得無所謂,他一定也就不會把自己的過失認真的改正了。所以恥是一個前提,而後有了恥心,才能勇於改正過失。
在《說文解字》中說:「恥,辱也」,恥辱。孔老夫子說:「知恥近乎勇。」一個人要面對自己的缺點是需要有勇氣的,而勇氣從什麼地方來?就是從恥心而來。古往今來的古聖先賢,他為什麼能百世可師,而我是一身瓦裂?相比之下同在天地當中為人,我們和這些古人相比,差距實在是太遠了。這種羞恥心、知恥的心生發出來,孔老夫子說「知恥近乎勇」,我們勇猛精進的心自然就能引發出來,從而不斷的斷惡修善、改正自己的習氣毛病,在德行、學問方面不斷的提升和增長。
恥這個字是至關重要,對於一個人來說,它是人格的底限。知恥的人就能往聖賢的這條路上去走,反之,不知羞恥的人就淪為禽獸而不自知,古人常常會這樣來勸勉我們改過自新。就如師父上人所強調的,他能常懷慚愧心,知錯能改,自然而然能生起勇猛精進的心,來克服自己一切的煩惱習氣,最終達到圓滿的成就。
我們之前舉過很多例子,在《聖學根之根》的課程中,譬如有一位亞洲的賭王堯建雲,他就是從人生的挫折當中,體會到自己過去從事賭博這個行業去騙人、害人是錯誤的,他從此之後開始奮發努力的改正錯誤,勸人不要賭博,用他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最後感動了很多人。包括許多在監獄中學習《弟子規》的少年犯,就是因為《弟子規》的聖賢教育,把他內心內在的羞恥心引發出來,他才生起慚愧心、生起羞恥心,知道自己過去所做的事情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也對不起國家社會,最後他能非常勇敢的把自己人生的經歷懺悔出來、說出來,希望更多年輕人不要走他們的路。這都是知恥,知恥近乎勇,人生才能重新亮起一盞希望的明燈,都是從羞恥心中生發出來的。其實人不怕做錯事情,怕的是你做錯了之後,不敢面對現實,不敢勇於改過。
關於《說文解字》跟八德我們就講到這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十二德目,中華傳統文化德行的根本就是這八德、十二德目,都沒有離開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的範圍。師父上人也勉勵我們應當學,要認真努力的來學習。
關於「說文」我們就先簡單介紹到這裡,如果日後大家有機會學習《說文解字》,學習文字、聲韻、訓詁學,對於《說文》部首也要有基本的掌握。甚至於將來如果大家有因緣到英國漢學院學習,或者到一些大學的中文系,或者是國學的班級學習,《說文》部首也都是基本的概念跟要求。我們要掌握《說文》這些部首它的字形、字義,還有部首的形體、部首的意思,部首的讀音,這也都是文字學的基本功。日後我們有機會深入,也要好好掌握《說文解字》這個工具。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
【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可亂。】
中國的文字源遠流長,從甲骨文時期一直到後世的楷書、行書,歷史是非常悠久的,所以漢字文化它不同的形體是具有獨特的意義。從最早的甲骨文、鐘鼎文,還有大篆、小篆,繼之則有隸書、草書,還有楷書,像這些不同的字體、不同的字形,我們要把它分清楚、認清楚,不能混亂。
『有古文,大小篆』,「大小篆」是強調篆書。篆書有兩種,分成大篆跟小篆。大篆又有廣義的大篆和狹義的大篆,這裡所指的應該是和小篆相對應的大篆,是周宣王時期由鐘鼎文繁化而成的,是周宣王的太史籀所書,春秋時期它在秦國通行,字體和秦篆是相接近的。
小篆則是我們在《說文解字》所看到的這種字體。小篆是秦朝在統一六國之後,我們之前學到《阿房宮賦》,「六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這就是講的秦朝統一六國的這段歷史。是由秦朝的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提出建議,要「書同文,車同軌」,這對於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穩定與發展是很重要的。所以就在秦國所用的大篆的基礎之上進行了簡化,並且把其他六國的文字都取締了,在文字上實行由中央頒布的統一文字,所以小篆又稱為秦篆。這就是我們在《說文解字》中所看到的形體。
『隸草繼,不可亂』,說到隸書跟草書。「隸書」據說是秦朝的程邈發明。「草書」從書法的角度來說分成章草跟今草,今草又分成大草、小草,大草又叫狂草。章草比今草要早,所以經文當中的「草」,因緣生老師強調,它應該是指的章草。章草是始於秦漢年間,它不是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或者說是由某一個特定的人所創造出來的,而是經過長時間的流行使用而形成的一套規矩。
這段經文也是太炎先生加進來的。太炎先生列舉出四種字體,這四種字體「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可亂」,就簡述了整個漢字演化的過程和源流,也強調了這四種字體,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對於這些文字,我們要把它區別開來,不能混亂。
如果我們有機會到故宮欣賞這些書法作品,在中國的歷史上,能夠看到許多千姿百態的書法作品。漢字的形體從甲骨文、金文,一直到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演變的過程確實是多姿多彩,非常豐富而多元的。欣賞這些書法和畫作,對於提高我們的藝術欣賞能力,以及了解古人的心境、道德學問,有助於提升我們在人文方面的涵養。
之前我們跟大家介紹過一位老先生,他被人們稱為「徐半尺」,也就是古人的書法、畫作,他只要展開半尺,就能鑑定出它是真的還是假的。他一生非常嚮往米芾的人文藝術成就,所以他寫字、畫畫也都崇尚「宋四家」的米芾。他的這種鑑賞能力是在實踐中不斷的提升,一個畫卷展開半尺,這幅畫是真是假他就能鑑定得出來。這位老先生被人稱為徐半尺,也是中國一位國寶級的人物,不過現在這位老人家已經過世了。
之前在讀書的時代,因為學校非常重視提升我們在人文和藝術方面的修養,所以也鼓勵學生多去上藝術方面的課程。我們那時候對於中國美術史非常感興趣,常常去聽白巍老師講中國美術史,給我們介紹古時候的畫作、書法。通過這個畫、通過這個字,我們可以直觀的體會到古人的德行、學問、藝術、思想的深度,彷彿可以跟他直接進行對話。這雖然是游於藝的部分,實際上也是一個人的心態和心境的體現。
古人在儒釋道的經典方面,都有很深的涵養。但是因為他在歷史變遷的過程中,遇到朝代的更迭,他不一定有機會到朝廷裡面去做官,往往有很多有道德學問的人就是做一位隱士,在那裡隱居,把他的心情、把他的思想和精神都寄託在繪畫跟書法中,這也成了中國歷史上非常瑰麗的一幅畫卷。所以我們適當的提高自己在繪畫和書法方面藝術的鑑賞能力,也是很有需要的。我們之前學書法,老師平常除了帶著我們寫字,也常常會帶我們去參觀一些書畫的展覽,現場觀摩古人還有今人的畫作,還有書法的作品,這對於提升我們的藝術鑑賞能力很有幫助。所以我們對於書法文字字體的源流,也要有一定的概略性認識,即使不是太深入,但是基本的常識也是要掌握的。
中國書法所用的文字,在世界歷史上可以說是最為悠久的,從它萌芽的時期仰韶文化,到現在已經有六七千年的歷史,而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將近四千年。字體也隨著中國歷史的演變發生著變化,譬如從簡單轉成繁複、由方正變成圓滑、從端正變成流暢。書法從古到今變成一種藝術,已經不單只是漢字本身的價值,它還有藝術的價值存在。
對於文字的字體這幾大類,我們也稍微做一下介紹,從甲骨文一直到行書、草書,要多少有一點概念。我們先來看甲骨文,甲骨文是在殷商的時期,之前有學過商紂王的故事,也有學過商湯的故事,就是在商湯、商紂王的時代所使用的一種文字。它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面的,用於占卜,刻在上面的卜辭。在刻的過程中,它的形體排列是比較自由的,不像後世寫的毛筆字工工整整的很嚴謹。但是甲骨文筆畫的布局,以及它的架構是很平衡、很均勻的,它具有象形文字的形態,但是它又不完全是象形,它的筆畫是重新安排的結構。這是甲骨文。
再來是金文,我們要是去故宮參觀,很多人到故宮,都喜歡看這些玉器、喜歡看工藝品,包括在清朝時期,帝王皇宮裡面有這些古玩、珍寶,大家好像都對這些琳瑯滿目的瓷器、藝術品特別感興趣。可是大家如果看到西周時期青銅器具,包括這些鐘鼎,大家想說這是什麼東西?好像「破銅爛鐵」,裡面也看不懂它在寫什麼,也不知道上面畫的紋路是什麼,一般的遊客可能都對它不太感興趣。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其實這些「破銅爛鐵」才是真正的寶貝,要是對於歷史跟文化有些了解,看著這些青銅器都不忍心離開。所以金文就是鑄造或者是刻在鐘鼎的器具,金屬的器具上面的銘文,我們說鐘鼎文,或者是金文,就是指的這種文字。金文大多數是出現在東周時期的銅器當中,也有一部分是在商代和西周的銅器中可以看得到。
我們如果有機會看到「毛公鼎」,或者是「司母戊大方鼎」,這都是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的鼎,一直保存到現在,幾千年之久,我們就要仔細的看看裡面的文字,刻在上面的文字就叫金文。金文的形態不同,是跟它刻鑄的時代,以及它鑄造刻字方法的不同而出現的差異。譬如「毛公鼎」,還有「散氏盤」,像這些都是屬於鐘鼎文的國寶了。
之前劉克雄教授給我們講文字學也有談到,有的人寫字,他寫毛筆字是去臨摹毛公鼎的銘文,這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因為上古的文字都非常質樸,從這裡面流露出那個時代人的心境,他的思想狀態,他的人文精神、他的品德、他的藝術觀、審美觀,在那個時代的文字裡面就能體現出來。我們看到毛公鼎,確實百看不厭,包括裡面的文字有五百字,在現存的鐘鼎當中它是最長的銘文。
毛公鼎是在清朝道光年間在陜西出土的,現在它是珍藏在故宮博物院。在西周的時代,周厲王晚年在政治上有一些過失,導致當時的諸侯叛亂,於是周厲王被流放之後,這就開始了共和時代。而那個時候諸侯之間的鬥爭也非常的厲害,在周宣王即位的時候,他非常的憂心,因為當時的政治局勢不是很穩定。這是毛公鼎所處的時代,在毛公鼎的銘文中就看到,「王若曰」、「王曰」,這種誥命所顯示出來的是周宣王當時的心情,他希望能夠得到賢良之人的輔佐,把國家的政治帶向安定和諧的局面。
而毛公在這個時候,做為周宣王非常信任的人,他是來輔佐周宣王統領朝廷的百官,包括周王朝大大小小的政治還有政令的頒布等等,都是他在掌管處理這些工作。包括許多公族子弟的教育、軍事、內政,他手上的職權是很大的。從毛公鼎中可以看出,他的賞賜內容也是非常的豐厚。
這個鼎包括它的銘文是非常有價值的國寶,它不但是字數多,它訓誥的文辭非常的優美,這都是毛公鼎銘文的特點。所以大家有興趣的話,以後有機會看到故宮博物院出版的毛公鼎小冊子,就可以看到毛公鼎的圖,還有它裡面銘文照片的資料,是非常有價值的。這是金文。
再來看篆書,篆書包括大篆跟小篆。大篆是秦之前的石鼓文,石鼓文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他在宰相李斯的建議之下,頒布了詔令,要全國範圍中都是書同文、車同軌。所以秦始皇的時期就頒布了小篆的寫法,小篆就是書同文這個時候所使用的文字。它的結構比較對稱統一,很均衡,跟大篆比起來,它的特點是不太相同的。大篆的變化就比較多一點,結構大小錯落自由多變;而小篆相對就比較勻稱、均衡,結構統一。這是篆書。
再來看一下,還有隸書。隸書是程邈,有一個說法是程邈希望在書寫的方面能更加快捷。如果大家學過《說文》,寫小篆,我們學文字學,老師通常也會讓我們練習寫小篆,寫小篆就像在畫畫一樣,是要費一些工夫的,它並不是那麼簡潔明瞭。所以在文字實際運用的過程中,有這種需要,就是需要有一種更加方便快捷的方法來表達,這就產生了隸書。
隸書不同於小篆,小篆它圓滑而均勻,而隸書相對來說比較平正,書寫也比較方便。我們在欣賞古人隸書作品的時候看到,它的這個字,隸書的字體,譬如寫橫,它起筆就像蠶頭,收筆就像鳳尾,看起來就比較輕鬆飄逸,不像小篆很嚴謹、圓滑均勻,字的風格就有所差別。到漢朝的時候,因為隸書比較簡便,不像小篆那麼複雜,所以在漢朝的書信上,有許多都是用隸書來書寫的,包括漢朝時代的一些刻碑,所刻的碑文,許多是採用隸書,不過隸書字的體態是不完全相似的。
我們學習書法就會常常接觸到一些碑文,從碑文拓下來的,譬如是唐朝的碑文,甚至於是漢朝更早時候的碑文,我們常常要臨那個字體,都是去臨這些拓下來的碑。
我們之前在北京生活,很喜歡去觀賞一些名勝古蹟,有一些文化內涵的地方,就特別喜歡去。我們那時候很喜歡去太廟、天壇,還有另一個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孔廟,跟孔子爺爺,經常去親近他老人家,到北京的孔廟。到北京孔廟,大家除了去禮拜孔子之外,我們在孔廟的旁邊就可以觀賞到很多的經典,刻在石頭上的經典,古人把要學習的經文,包括《詩》、《書》、《禮》、《易》、《春秋》這些經文,儒家的經典把它刻在石頭上。我們就會在碑林裡面走來走去的,欣賞它刊刻的文字,去讀石碑當中的經文。
古人確實是非常的用心,我們後來到房山去看石經,我們看到這些石經,內心都感到特別感動。你看古人,他為了把這些經典保存下來,因為那個時代不像現代科技發達,有這些科技的載體,除了印刷在書本上之外,在古時候書還是很珍貴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讀得到,為了把這些經典保存下來,刻在石頭上,這對古人來講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因為石頭比較不容易損壞,把重要的經典刻在石頭上,刻上幾百年、上千年,都是為了把文化、把經典保存下來。
我們在孔廟欣賞經典的石刻、所刻的石碑,到房山去看石經,內心都非常的感動,覺得古人真的是太愛護後人,唯恐這些經典失傳,用盡辦法都一定要把它保存下來。我們之前有談到馮道,你看馮道他在那個時代是比較混亂的,他做為宰相,為了保存文化,也是用盡方法把經典刊刻出來,可以流傳到後世,這都是古人仁愛之心的體現。
再來看楷書,楷書我們就比較熟悉,楷書一直到現在,無論是練毛筆字,乃至於在電腦中用的字體,大多數都是用的楷書。楷書也是從隸書慢慢演化來的,是一種正規的字體。相對於隸書而言,像隸書它寫的過程,你看起筆像蠶頭,收筆像鳳尾,這對於一些人來說,學習也是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楷書就是比較沒有隸書的這種前後所挑起的波磔,它的形體就是比較方正的字體。這也是人們在實際運用當中,一種自然的演變過程。確實楷書的形體很方正、很端正。特別是到了唐朝時期,用楷書來書寫就成了非常鼎盛、流行的一種做法。它最初在漢朝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萌芽,到魏晉南北朝也是很盛行的。
我們現在在練字的時候,常常會用到唐朝時期的石碑,譬如以前我們練顏體、柳體,所用的就是顏真卿的《大唐中興頌》、《顏勤禮碑》,用的是柳公權的《神策碑》,通過石碑的拓本,我們可以直接跟古人學習他寫字的方法。這在唐代是非常鼎盛的。唐朝留到現在,像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褚遂良的《大唐三藏聖教序》,通過這些來臨摹、學習,對我們現在練習書法,以及了解古人的文化和精神,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而楷書古人也把它分成唐楷和魏碑兩個不同的系統,它的風格是有很大的不同。有個說法叫字如其人,一個人他所寫出來的字形、字體,他文字的風格,是跟他這個人內在的風骨、精神有關係的。像同樣的是在唐朝,顏真卿跟柳公權,他們所寫出來的字差異就很大。所以雖然是在同一個時代,他的風骨跟氣質,跟書寫的這個人是直接相關的。如果我們了解顏真卿的生平,了解他忠義的精神,不屈不撓的節操,我們也就很能體會他為什麼能寫出顏體,流傳到現代的顏體字,這跟他的人格、氣節、風骨是有關係的。
魏碑和唐楷它的風格也是有所不同,唐楷相對來說,它象徵了楷書在文字發展中的成熟階段。唐朝是中國文化大放異彩的時代、盛世的時代,自然而然它的文化、藝術方面的成就也是同時並進的。所以我們在唐朝不僅看到強盛的國力,不僅僅看到《群書治要》的治國寶典,不僅僅看到它的政治經濟方面的發展,同時我們也能欣賞到像吳道子「吳帶當風」,現在所瞻仰的孔老夫子像就是吳道子所畫的;同時也會欣賞到敦煌的壁畫,會欣賞到石窟的藝術,欣賞到唐朝時期的文字之美,所以它藝術的蓬勃發展也是全方位的。唐楷相對於魏碑來說,它的結構比較嚴謹,用筆有一定的法度,這跟魏碑是有差異的。
關於楷書,大家如果有練過字,就會學到很多古時候的字帖,字帖多半都是從碑文拓下來的。之前我們書法老師在帶我們練字的時候,也非常重視帶我們去觀摩和學習不同的書法作品,來提高我們的鑑賞能力,了解每一個書法家他的用筆、他字形的風格。我在學習書法的那個時期,大概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除了欣賞古人的作品之外,我們也欣賞過很多近現代人的作品,其中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啟功先生、劉海粟先生。那個時候在東北,我們比較容易看得到這些名人的真跡,同時在許多的書畫院、博物館等等,常常都能夠看到這些書法名家的作品。
像啟功先生,我們最常看到他的書法,對他的學問也好、文章也好、德行也好,也都是非常欽佩的。啟功先生寫過一幅北京師範大學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跟師父上人所倡導的理念也是很相關的,因為師父之前到北師大去參觀,看到他們學校的校訓,是「學為人師,身為世範」,師父上人覺得「身」字不如改成「行為世範」更加的合適。當時北師大校方也接納了這個建議,所以就成了「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個校訓也成為從事教育的工作者所要秉持的原則和精神,我們不但是要重視言教,更要重視身教,這是做為一個好老師身上所必須要具備的品德。因為言教和身教,特別是身教這種行為示範,它對於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人格修養會造成很深的影響。
這幾天我們看到在澳洲圖文巴有一個小朋友,他不到一歲,剛剛會走路,走路還有點不是很穩的樣子。有一天他看到大人,因為我們大人年紀大了,有時候腰不太好,站在那裡喜歡把兩隻手背在後面,這個不到一歲的小朋友就學會了。當天下午他跟著大人出去,他走在路上,兩個小手就背到後面去了。這件事情讓我們內心特別震撼,你看到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多麼的強。
所以做為老師,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可能孩子他看在眼裡,他馬上就學會了。為什麼說教小朋友的老師,在老師的品德,還有行為舉止上面要求要更加的嚴格,因為「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孩子從小都是看著媽媽、看著老師的言行舉止,他在效法學習的。如果我們舉止言動都是端端正正的,就像太任在懷文王一樣,眼睛不會去看這些邪惡、邪曲的東西;言語上也不出傲言,說話都非常講求分寸,謙虛有禮;耳朵所聽的也不會有邪曲不正的。總之母親還有老師在生活當中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非常端正、規範,孩子這個時候學習吸收能力特別強、模仿能力特別強,這就為他一生的行為習慣打下了基礎。
我們看到北師大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在啟功先生這個文字裡面,不僅是看到他寫書法的一種氣質,更從它的內容,還有它的形體當中去體會內在的精神,包括北師大的校訓,還有啟功先生他老人家具有的德行和學問。我們以前接觸過的老人,也有跟啟功先生關係非常的好,他們跟我們聊天的時候談到,啟功先生晚年的言行舉止,讓我們聽了都非常感動。他夫人過世的時候,他就是為了信守跟他太太之間的承諾,一直到啟功先生走的時候,他也沒有另外再續弦,他晚年的生活都是靠自己照顧自己,這做為一個老人來講,也是特別辛苦的事。但是像這些具有古人風範的老人家,一輩子都是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到,讓人特別感動。
這是楷書,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個行書。行書是行體書,它的起源是從隸書逐漸演化過來的。在東漢末年,行書已經開始流行,到了東晉時代,是行書書法藝術的鼎盛時期。我們熟悉的王羲之書法,他的作品,他的《蘭亭序》、《快雪時晴帖》,這都是行書代表的作品。後世的君王,包括唐太宗、乾隆皇帝,許多君王都非常欣賞這些作品。
在宮廷裡面能看到,就像前幾天我們在欣賞清朝帝王奏摺,裡面也收錄了一些書畫的作品,我們看到一幅畫裡面,有好幾代的清朝帝王所蓋的章,包括在前面後面所寫的書法,古代的君王有許多也是很喜歡收藏這些藝術的作品。
我們在故宮博物院,之前也有看到一些真跡,包括蘇軾的書法、米芾的書法。米芾就是剛剛說到這位徐先生(徐半尺),徐老先生最欣賞米芾的作品。當然他也有一些私人的收藏,因為他會鑑賞。我們去故宮的時候,常常可以欣賞到古人的書法。
行書和楷書相比,它更加的率性,更加流暢。所以在書寫的過程中是非常實用的,現在寫毛筆字的人,有許多也是喜歡寫行書。不過因為我們小時候是練楷書,乃至後來學習儒釋道聖賢經典,老師也都主張寫字要工工整整的、恭恭敬敬的,所以一直練的都是楷書。有一些儒釋道的經典,這些經文、經句,用楷書來恭恭敬敬的抄寫,是比較恭敬的,也比較利於我們學習。
有一年,老師曾經帶我們到國家圖書館去參觀敦煌的寫經,這是國家圖書館收藏的真品,我們看到這些展覽全都是唐朝時候的真跡。古人抄寫經典,非常的恭敬、非常的工整。在唐朝的寫經、敦煌的佛經卷子中,看到這個經文,眼睛都不忍心離開,這太恭敬了,就站在作品前面,看了非常久。從古人的字當中,看到他的心境,他對儒釋道聖賢經典的恭敬心,都在字裡行間體現出來了。我們不僅是欣賞它的藝術,其實儒釋道的經典更重視它的教化性。
所以古人喜歡用毛筆去抄經,因為在古時候許多的經典不像我們現在印刷術很發達,要去找一些資料,找一些經典、註解特別容易,古時候不是那麼容易的。我們看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他這個書都是自己抄下來,去借來抄。一直到民國時期,一般的讀書人,譬如要買一套《辭源》,都是很難的,那麼貴,很少有人能買得起,所以很多書也都是自己抄,去借來抄。
這雖然是下的鈍功夫,但是對一輩子學習經典是很有幫助的。不像現代人什麼都來得容易,你看拿個手機、拿個電腦,什麼都有了,但是往往對經典的恭敬,對於文化、對於古人教育的珍惜、恭敬心卻沒辦法提升。所以現代的快捷便利對於我們學習並不是完全有好處的,還是看你的心態。原來那麼難得得到一部經典,得到之後,珍惜跟恭敬的心就特別的強。
再來看草書,草書大家可能印象比較深的有懷素,這是一位出家人,他寫的〈自敘帖〉,包括黃公望,這都是名家,還有徐渭草書作品,大家可能印象比較深刻。草書跟行書寫起來就更加簡單。在漢朝的時候也有發現草書的雛形,到東漢這種草書也挺流行的。它寫的姿態千變萬化,而且非常狂放而自由,它文字的連貫、筆法和轉折,看起來雖然是很有藝術性,但是要學也是要打好楷書的基礎跟行書的基礎,才比較容易學得會。草書有它的特性,因為它簡化了造形,所以它的線條非常自由,體現出動態的美感,線性的律動感。
我們現在相對來說,不是太提倡一上來就練習行書、草書,一定要有楷書的功底,這是以前書法老師特別強調的。特別是我們現在比較容易接觸到,像清朝時期的奏摺,或者包括《四庫全書》,那時候抄寫的字工工整整的,練字還是要以恭敬的端楷、楷書來做為基礎。當然相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講,老一輩的老人家在這方面的基礎打得就比較深厚,甚至於一輩子都拿毛筆在寫。我們現代人的緣分就差一點,現代人是一輩子可能都拿著手機、電腦在滑,這對於我們提升自己的書法功底確實環境就差很多。
江逸子老師來跟師父上人見面,還跟我們分享過一個小故事。《四庫薈要》帶到台灣來的時候,在全世界它是屬於孤本,沒有第二套了,所以非常珍貴。各行各業,特別是文化界的人都很關注這件事,唯恐這套書會失傳,這是傳世的孤本,在古籍裡面它算是非常非常珍貴的一套書。有一次,大概是因為保存不善的原因,導致《四庫》當中有一部分的書籍被損毀了,被水給浸濕了,結果原書就受到損毀。負責的孔德成先生也受到很大的壓力。
那時候剛好是江逸子老師在孔府當中任職,他就提了一個建議,讓大家去找清朝時期的宣紙,這個紙剛好能找到。於是就發動了包括江逸子老師、周家麟老師在內,字寫得非常好的人,用清朝時期的宣紙再重新把它補寫進去。這個小故事雖然江老師好像是很輕鬆的在談這件事情,但是我們聽起來真的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一直到雪公老師所培養出來的這些學生,這一代的人,包括徐醒民老師、江逸子老師,這些老人家寫的書法,當然更包括師父上人,師父上人寫的字,許多人其實還不是聽師父上人講佛經受到感動,而是看到師父上人的毛筆字而被感動的。我們看到這一代的老人家寫的書法,還能達到清朝時期四庫館臣的程度。我們這一代人,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這些基本功都是要從小練就的。我們確實要傳承文化、傳承精神還是任重而道遠。
這句經文就學習到這裡,「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可亂」。太炎先生在這裡是舉了四種字體,我們要對於在文字延流過程當中的各種不同字體,都要有概略性的了解。從甲骨文、金文,一直到楷書、行書,我們都要有簡單的了解。如果日後也有同學在學習漢學,有興趣要深入文字學,對於漢字的形體就可以更加深入的去做研究。像我之前在學校,就有很少數的同學,對於文字學非常感興趣。我們那時候常常去國家圖書館寫論文,同學就跑去看那些金文的拓本,甲骨文、金文的拓片,就特別的感興趣,後來也是從事於研究的道路。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請接著看下面這句:
【若廣學。懼其繁。但略說。能知原。】
這句經文也是太炎先生把它加進去的。因緣生老師有特別提到,太炎先生在一九二三年,就曾經在上海做過一場演講,所講的內容也是關於中國的國學。後來學生把它整理出來,太炎先生有特別談到,中國的學問,從宋代到清代,可以把它的內容劃分成三個方面,就是義理、辭章跟考據。如果大家了解和學習過桐城派的文章,也可以看到桐城派,他們寫文章非常強調義理、辭章跟考據。而太炎先生在義理、辭章、考據這個方面,是特別把講求經典的大義,也就是義理,排在第一位。所以義理、辭章、考據是有主次輕重的關係。
太炎先生認為義理,也就是經典大義是最為重要的。為什麼?因為我們學習經典總是要為中心思想服務,要了解它教育的內涵、人文的精神如何來運用,經典的義理是教化人心最為重要的一方面內容。這個主次我們要把它分清楚,不要喧賓奪主,也不要主次不分,這樣我們學習國學、學習漢學,才能把側重點、把定位定準確。
辭章是指的文章、詩詞、歌賦,所謂文以載道。雪公老人特別強調,古人的藝術、文學,他不是所謂純藝術或純文學,不是為了文學而文學,也不是為了藝術而藝術。它是什麼?它是載道的一種方式、工具。如果像這些文學、音樂、戲劇不能載道,它也就失去了真實的價值跟作用。在古人的觀念當中,它一定是配合聖賢的教化而出現於世的,要把聖賢經典當中關於倫理、道德、因果等方面的教育融入到戲劇、歌舞、音樂、文學這些方面。所以文以載道非常重要,雪公老人並不提倡純文學或者純藝術,當然這也是古人的觀點。
辭章之學是用來講述和傳播經典義理的。而考據是什麼?清朝的時期,考據學非常盛行,它的高度學術思想是達到了鼎盛的時期。考據是指的小學跟校讎學。如果大家在中文系有學習古文獻這些課程,對於考據學會非常熟悉,小學、校讎學會非常的熟悉。我們之前上這個課,老師有特別強調,古文獻專業所學習的內容,包括文字、聲韻、訓詁、校勘、版本、目錄這些學問,在我們老一輩老師的概念當中,認為它不應該只是納入中文系,他認為這個學科是中文、歷史,還有哲學這些科系共同都要學習的,因為古時候傳下來國學、漢學,是文史哲不分家的。就像《四庫》裡面經史子集,也是一體不二的關係,經典裡面也有融入歷史,歷史也要跟經典相輔相成,因此文史哲不分家。所以像小學、校讎學,這些考據學的基本功是我們研究中國文化、學習中國文化必備的工具。
考據學就是指的小學跟校讎學。小學包括了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校讎學是包括文獻學、目錄學、校勘、版本學。之前我們上專業課,每一門課都會單獨開出來教的,譬如必須要學習文字學,像聲韻學都是要上一二個學期,至少要打一下基礎,然後再去研究。包括目錄學也是專門一門課,校勘學、版本學都是專門的課程,多的話是上兩個學期,少的話是上一個學期。包括如何使用研究古文獻的工具書,這也是專門的一門課。這些是我們要掌握的工具,是做為治學的輔助。工具一定要具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我們不掌握工具,要深入也是不容易的。
但是在義理、辭章跟考據當中,要把它分清主次,最重要的當然還是義理。就像雪公老人所講的《論語》這些經句,雪公老人所闡發的義理是非常的精微、深入,很深刻的,這是我們要掌握的重點內容。雪公會引用一些註解,包括《說文》、《爾雅》,還有古人的註解所用的解釋。這就是文字、聲韻、訓詁的範疇,這是一個工具,但這個工具又是不可缺少的,是這樣的一個關係。
而在這句經文『若廣學,懼其繁』當中,太炎先生所指的,是說這些學問包含的範圍是非常的廣,內容也非常繁雜。這都是可以成為一個專門的學問,譬如專門研究文字學、專門研究聲韻學,它是可以做為專門的學問來深入的。我們學習就是要掌握這個工具,譬如我們在遇到經典的時候,《說文》是怎麼講的,《爾雅》是怎麼講的。還有包括讀音,自古以來的讀音,反切的用法,它是如何用反切的方式來解釋一個讀音,在《廣韻》裡面它是怎麼解釋的,我們要掌握治學的工具。這是基本功,但它的根本還是要為經文本身的義理服務。所以因緣生老師在註解當中,就特別強調主次要分清楚。
在《禮記.學記》中,師父上人常常引用這句經文,強調「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在中國的歷史上,從古到今每一個朝代都非常重視教育。重視教育的傳統,在中國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時期。譬如在《周禮》,它是三禮之一,《周禮.保氏》就有特別指出當時對於貴族子弟進行教育的內容,就有包括六藝。它說「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六藝我們有學過,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周朝的時代對於國子的養成,就非常重視六藝的學習。
而儒家,孔老夫子是一位有教無類的好老師,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後人尊他為萬世師表,儒家在傳統上就是非常的重視教育。儒釋道三家構成中華文化最為燦爛的篇章,三教的聖人都很重視教育的推廣。「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一切問題,其實我們抓住根本,只要把教育真正的落實了,其他方面都很容易推進。所以孔老夫子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非常重視孔門的四科,它包括德行、言語、政事,還有文學。做為儒家的教育,是非常重視德行的教育方法,不僅是要掌握六藝,在這之前,包括德行的培養,言語、政事這些方面,所以他培養出來的是具有道德修為,而且同時具有學問技能的人才。
如果是從傳統的學術體系來看,《四庫全書》當中分為經史子集,有這樣的分類。而到了明清時期,剛剛提到的義理、考據、辭章之學,這樣的體系就逐漸形成,包括經世致用之學,就是經濟。這點曾國藩先生在《勸學篇示直隸士子》中,就有特別把義理、考據、辭章和經濟列出來,強調「為學之術有四:曰義理,曰考據,曰辭章,曰經濟」。義理就是剛剛說的孔門四科,以德行為首;考據在孔門四科中屬於文學,現在稱為漢學;辭章在孔門四科中是指的言語,從古時候的藝文到現在的詩詞歌賦;而經濟,經濟是曾國藩先生特別提出來,在孔門就是政事,包括前代的典禮、政書和當世的掌故都在其中。
我們學習的門類雖然歷朝歷代有所不同,而傳統教育重視培養通儒,培養大師級的人物,所以他對於義理、考據、辭章和經濟四個方面都會有所培養。
這是我們今天學到「若廣學,懼其繁。但略說,能知原」,對於義理、考據、辭章和經濟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對於它的主次先後,以及它和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之間的對應關係,我們也要有所掌握。這裡對於太炎先生所談到的「若廣學,懼其繁」,我們不可能所有的學科、所有的內容全都顧及,「但略說,能知原」,強調我們在這四門課當中主次要分清楚,什麼是主、什麼是次,為主的,像前面的義理方面,我們就要多下點功夫,而工具的方面,只是做為輔助的課程,來幫助我們了解經典的義理,這樣就很好。
這個內容還沒有完全介紹完,下一節課我們繼續還來學習這句經文。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