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第15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三字經》,我們從第三十八頁的第二行開始看起。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句經文,『高曾祖』所代表的就是高祖、曾祖、祖父這三代,然後就是父親,『父而身』,「父」是父親,「身」是我們自己本身;『身而子,子而孫』,從我們自己往下,下一代是兒子,孫子、曾孫、玄孫。從高祖一直到玄孫,一共是九代的親族,這是九族。
下一句:
【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包含我們自身以上的上四代和下四代,這是我們的直系血親;換句話說,他和我們自己本身的關係是最為密切的。『乃九族,人之倫』,這是家族當中長幼尊卑基本的倫常關係。
上一節課我們也提到,因為古人非常重視祭祀,所以在祭祀當中,對於家族祖先的順序都是非常講究的,從高祖一直到玄孫這九世,在家族當中的倫常秩序是不能紊亂的。所以從高祖開始,高就是最上,祖父的祖先。高祖以下,這些親人都是同族的家人,同族共祖,他們是屬於五服以內的親屬,關係是比較密切的。「曾」是層疊而上,他是父親的祖父,叫做曾祖。祖父又稱大父、王父,是父親的父親。「身」就是我們自身,由自身再到兒子,從兒子再到孫子。孫是代表統系的相傳,有緒而不絕的意思。孫子的兒子叫做曾孫,曾孫的兒子叫做玄孫。所以九世、九族就是從高祖到玄孫,這九世當中親眷的關係,叫做九族。
「乃九族,人之倫」,「九族」是人之大倫。「倫」就是輩分的意思。在九族當中,血緣關係有親有疏,而彼此之間輩分的高低也是有高有低的。所以九族就是「人之倫」,是指人與人之間輩分的關係、親疏遠近的關係。關於九族,在古時候的說法也是不同的,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九族是指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等等。但在這些說法當中,流傳最為廣泛的、大眾廣為接受的解釋方法,還是《三字經》的經文中所說的,從「高曾祖」一直到「至玄曾」,九族的說法以這個流傳最為廣泛,也最為大眾所接受。就是從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己身、兒子、孫子、曾孫、玄孫,這九世,這種說法是比較普遍的。
九族之親,我們從家譜來看,或者是看到歷史世系圖表,從這些方面來看,後世子孫雖多,可是祖先卻是同出一源的,從家族九族之間的關係當中,最可以讓人體會到家庭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是一體不二的關係。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家庭的成員之間,彼此就更應當要和睦相處、相親相愛,這樣家庭才能做到家和萬事興,才能代代相傳而不衰。這種家風、家道的承傳,在古時候的大家庭當中,有八百年不衰的家庭、有十三世同居的家庭、有九世同居的家庭。這種大家族的制度,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可以說中華民族這種傳統美德、熠熠生輝的歷史文化,在大家庭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有許多外國人也特別好奇,為什麼中國人在大家庭當中能夠如此和睦相處?這確實是令人非常讚歎的。
我們在歷史上聽說過這些大家庭的故事,都非常感人。譬如在唐朝,張公藝的家族是九代同居,九代人都是同住在一起,沒有分家。張氏家族和睦相處的家風、家道,也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唐高宗就曾經把這個家庭主事的張公藝招來詢問,為什麼你們的家庭九代人可以這樣和睦的相處?家族成員的相處之道有什麼特別的訣竅嗎?張公藝很有智慧,沒有直接回答,他就請求給他拿一點紙和筆,提起筆在紙上寫了一百多個「忍」字,忍耐的忍,然後再送給皇帝。從這個地方就可以體會到,家庭的成員要和睦相處,禮讓、忍讓、謙讓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按照張公藝的說法,一個大家庭當中,宗族間親戚們為什麼會產生不和睦的現象?這跟怎麼來治家、管理家庭是很有關係的。譬如尊長在分衣食、物品的時候,古時候的大家庭沒有私有財產的概念,他們所賺的錢都是歸整個家族統一管理。甚至於連婦人女子織的布,這些手工的活,她也沒有覺得我做完了這個是我們家的、是私有的,那個才是你們家的財產,沒有這個觀念的,大家都是利和同均,所有的錢財物資都是由大家庭來統一管理。所以在分配物資的時候,做為大家長要做到公平非常的重要。包括在家庭當中,長幼尊卑的禮節,也都要把它做到很到位。如果在這些問題上,譬如財產物品平常分配不均勻,厚此薄彼,或者是有些禮節上做得不夠周到、完備,就很容易引起家族親人之間的爭端,引起大家心裡會有不平、抱怨,這就很容易在家庭當中產生種種的矛盾和衝突。難能可貴的是,張公藝的治家之道,不但是家族管理得好,我們可以想像,也是家庭子弟的教育抓得好,從小就讓大家在相處的時候,彼此都能忍讓、忍耐,有了這個忍字當頭,家庭就很容易和睦相處了。
李文耕先生特別談道:「一忍則無事矣,況相效於忍,有不和順者乎?」有些事忍忍就過去了,於情於理於法,你在家裡爭個什麼?爭個你長我短的,沒有這個必要。我們要重視彼此之間的情分,不要太在乎利害的得失,有些事情忍一下、讓一下也就沒事了。更何況整個家族的人都能效法忍讓、禮讓、謙讓的家風,這個家庭才能九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都這麼和睦。
別說是人了,這種家風,包括這種社會風氣,連動物都能受到感化。像我們之前學到《三字經》的經文,「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在傳統的家庭當中,不僅僅是有人在這裡居住,很多家都會養雞、養鴨、養狗,甚至養牛、養馬,還有很多動物。而在古時候大家庭和睦的家風,連這些小動物都會受到薰染、受到感化。
在宋朝時期,陳昉的家庭,陳氏家族非常的難得,為什麼?他們有十三代人都是生活在一起,而沒有分家的。一直到現在還能遇到有的長輩,是「義門陳氏」家族的後代,這個家族非常的興旺,宋朝就已經十三代生活在一起。他們的祖父叫陳崇,從陳崇開始,子子孫孫一代一代都是共同居住的。到後來家裡的老少長幼加起來就有七百多人,這七百多人如何和睦相處?真的是一個大學問。
在陳氏家族裡面,他們人雖然多,但是並沒有去僱用傭人、僕人來打理家務;換句話說,家裡的家務都是由陳氏家族的子孫自己來承擔的。這跟曾國藩的家風很相像,曾氏家族雖然是高官顯貴的家庭,但是家裡的子弟都要親自做家務事、幹家務活,而不能把工作都委任給僕人來做。大家族的長輩都很有遠見,唯恐子弟因為富貴的關係最後忘了本,忘了勤儉持家、以儉養德的根本,所以孩子從小都是要習勞的。
陳氏家族也是如此,他們七百多人,沒有僱用一個傭人,而且上上下下親人們之間,在相處的時候,從來不會說一些不應該說的話,在言語上面很謹慎。一個家庭裡面,特別是女人多了,如果女人沒受到很好的教育,很容易講一些挑撥離間的話,在家庭造成兄弟之間的矛盾、親人之間的是非,但這在陳氏家族裡面從來都沒有。陳氏家族吃飯的時候更是壯觀,我們想想看,七百多人在一起吃飯,每天一日三餐,吃的時候也是按照長幼尊卑的次序坐好,大人坐在一起,坐在廳堂裡,有一些小朋友就坐在另外的席次上,這是長幼有序,落實得非常好。
這種家風也感動了小動物們。古時候的家庭,當然現在很多人到農村裡面也能看到,一般家裡都會養看家的狗,「犬守夜,雞司晨」。這個大家族當中養的狗,七百多人養的狗就有一百多條,這些狗平常牠吃飯的時候都是非常和睦、有秩序的,牠們同在一個狗槽子裡面吃飯,而且非常守規矩。守規矩到什麼程度?一百多條狗都必須全部到齊之後才開始吃飯,如果有哪一隻狗沒到,那所有的狗都一起等牠,等牠來了之後再一起吃。我們大家不要覺得像神話故事一樣,人是教得好的,其實小動物也是很好教的。
這是現代發生的真實事情,我們看到有幾隻國外人養的狗,主人因為有宗教信仰,所以主人每次吃飯之前都要祈禱,他祈禱的時候就帶著這些狗一起祈禱,所有的狗都非常乖,全都祈禱完了之後才開始吃飯。而且吃飯的時候,他們的位置都擺得整整齊齊的,每隻狗前面都有一個碗,祈禱完了之後,小狗就一起吃飯。等吃完了,狗還要負責把牠吃過的碗要送到固定的地方,然後把它堆起來。有的狗比較小,大一點的狗就會幫牠把碗收好。所以狗是教得好的。
陳氏家族這種和睦相處的家風、家範,很快的就感動了鄰里鄉黨的人們,很多鄰居都受到感動。那個時候的地方官姓張,州裡張姓的地方官,一聽到他所治理的地方有一個義門陳氏的家庭,是整個社會的好榜樣,所以也把這件事奏報給朝廷。朝廷很感動,後來就把陳氏家族的徭役都給減免了。這就是陳昉百犬,「一犬不至,群犬不食」,這個家庭彼此和睦相處的狀況也感動了動物。
所以說家和萬事興,我們今天學到這句經文,從「高曾祖,父而身」一直到「自子孫,至玄曾」,九族之內的親屬關係,是人倫當中非常親密的關係。我們在宗族之間就要學會彼此互相關懷、互相幫助,和睦的相處,家庭才能夠真正的和諧。
我記得在奶奶、父親這一代的人,在這方面就做得特別好,非常有人情味。像我們小時候大家庭也是一百多人,從十幾代前的祖先到現在都是生活在同一個村落裡面,左鄰右舍全都是姓徐的人家。從小我們家庭的家風,家庭的風氣就形成了宗族當中團結互助的精神。像我有的姑姑,她從年輕的時候就到國外居住,到國外生活,但是她在國外遇到了一些生活上的困難,家族裡面的親戚都會去幫助她,幫助她度過難關。一直到現在,奶奶在世的時候,家族上上下下會一起來照顧老人,等奶奶走了之後,像我父親也都還會繼續的照顧姐姐,照顧我這些姑姑們。
在這種家庭的氛圍當中長大,從小都是在同一個祠堂裡面祭拜祖先,而且在四五十年前台灣的鄉下,社會風氣還是特別好。我想這也得力於孔老夫子的教化,我們家鄉是在彰化這一帶,彰化跟台南一樣,都有非常古老的孔廟,在康雍乾時代的帝王都還有頒賜牌匾到孔廟當中來。因為有了聖賢人的教化,所以人倫的秩序、家族的親情就顯得更加的淳厚,從小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同一個家族,在同一個祖先牌位面前祭拜。通過這些方式,讓家族彼此之間團結和睦的關係就得到了加強、凝聚。祭祖確實是中國人非常好的傳統美德。
在一個社會當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社會上崇尚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智慧的教育,社會就會非常安定而有序。儒釋道的聖賢之人都非常重視教育。像佛教,佛祖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當年是講經四十九年,都是教學沒有中斷。就像中國古人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孔老夫子一生他老人家也是從事教育的工作,他是一位讓人無比尊敬的好老師,被尊為萬世師表,世世代代的老師都以孔老夫子為德範、為榜樣跟模範。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教學為先,要把教學擺在第一位,這對於化解社會的問題,甚至於平息各種天災人禍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當社會上有了很好的聖賢教育的教化,人心都教好了,社會風氣都非常的淳厚,人心都很善良,社會一定會安定和諧的。如果把教學疏忽了,就會產生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甚至於感得天災人禍的降臨。如何解決呢?師父上人常常強調,還是要聽老人言,「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一定要通過教學來解決社會問題,這就是古德所說的「子不教,人心壞了;人不學,社會亂了」。學什麼?所學的內容就是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像我們現在所學的《聖學根之根》中的儒釋道經典,這就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最重要的基礎。
因此,如果人人都能學習和效法聖賢之人,社會一定是長治久安,一定不會混亂的。反過來,假如我們對自己的祖先,對聖賢人都失去了信心,特別是現代,很多人都覺得科學是萬能的,認為聖賢的教育是落伍的,這種思想非常不可取,老是自以為是,覺得現代人聰明,覺得聖賢的教誨跟不上時代。當這種思想產生的時候,它造成什麼樣的社會後果?在近代以來,近百年來的中國歷史,我們就能看到,確實給社會帶來動亂,甚至產生各種各樣的災難。
《左傳》說:「人棄常則妖興。」「常」是什麼?「常」就是倫常之道。當一個人放棄了倫常之道,換句話說,做人的底線就沒有了。做人的底線沒有了,人就不是人了。社會上大家都崇尚不仁、不義、無禮、無智、不講信用,這是什麼樣的社會?甚至於許許多多災難就隨之而出現了。所以我們不要覺得許多的災難是自然形成的,沒有這回事。按照中國古人的觀念,自然的變化是人心所相感的。當舉世之人都不崇尚道義,都是追求利益,利欲當家做主,結果所行的、所說的、所想的全都是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最後會產生什麼後果?佛法說一切法從心想生,種種不善的念頭最終一定會感召災難。如何拯救呢?要從我們的心開始做起。不從心開始做起,真的來不及了,我們要趕緊把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恢復起來。中國老祖宗留給我們多麼寶貴的智慧財產,做為兒孫,不努力的去繼承,不去發揚光大,我們怎麼能對得起自己的祖先?
現代很多人都非常關心一個問題,現在社會這麼多的動亂、災變,到底怎麼解決、怎麼應對?其實解決之道都在儒釋道聖賢的經典當中,我們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不能懷疑,要相信它。師父上人特別強調,這都是佛在經典中的教誨,我們要化解災難,拯救整個社會,要從哪裡做起?要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而不能去要求別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從自己做起,如果是要求別人,肯定是沒有結果的,達不到目的。
究竟要從哪裡做起?師父上人特別強調,要從五倫做起。說到五倫,在儒家的範圍當中,五倫是一家人,從一家人開始,「父子有親」開始,一直到「君臣有義」,到社會上「朋友有信」,這樣的次序,這樣的關係。而在佛法當中,佛法的心量特別的大,所以佛法的五倫概念就更加深廣,它是談到什麼?是談到遍法界虛空界的一切人事物跟我是一體的,都是一個自性所變現出來的。我們《三字經》學到「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自性的性德都是本性本善、純淨純善的,是環境的薰陶,後天不善的習染,才使得他的習氣現前。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恢復自己本性本善。我們能做到「凡是人,皆須愛」,像佛法說的遍法界虛空界一切人事物都是一體的,所以我們要愛宇宙當中的一切萬事萬物。因此佛法慈悲是特別圓滿,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一個詞、一個說法「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就是沒有條件的愛。
在儒家教學當中的五倫,就是中國人講的父子有親。父母對於子女那個愛是沒有條件的,是發自於天性,出自於真心的。就像剛剛出生的孩子,還有年齡很小的孩子,從他們的身上就看到,他們對父母的愛、對祖父母的愛。譬如孝敬學校的小朋友,他每天在家裡有一個重要的作業,要給爸爸媽媽洗腳、給爺爺奶奶捶背,都要做一些孝親尊師的事情。有的時候家裡孩子多,一起來給爺爺奶奶捶背,有的是按腳、有的是捶背,這個時候,上一代跟下一代之間那種一體不二的親愛就能呈現出來。
像這些小嬰兒三四個月的時候,他看父母的那個眼神,和父母看他的眼神,從他的表情、動作都能看出來,他對父母的那種愛特別真誠。所以我們要通過很好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乃至於社會教育,把孩子本性本善當中的父子有親,還有他純淨純善的心,希望他一生都能保持不變。這就是教育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記得有一年,聽到吳鴻清教授曾經在甘肅辦了一個實驗班,伏羲實驗班,辦得非常成功。後來吳鴻清教授也曾經來過香港跟師父上人見面,我們聆聽他辦學的理念,確實是辦得非常之好,這跟師父上人大力倡導的一條龍學校的理念、思想是非常一致的。現在我們看到弘明實驗學校,它是從幼稚園一直辦到高中,孩子在這個環境當中都是薰染聖賢教育的內容,把一個孩子純淨純善的天性能夠一直保持。甚至於有的學生他在弘明畢業之後又考上好的大學,結果學校畢業之後,他還回到弘明繼續來擔任老師。確實是要通過中國傳統私塾教育的方法,就是老師把孩子從小一路帶到大,這樣教出來的孩子確實能夠成聖成賢。
師父上人也強調,只有聖賢能救世界,只有聖賢能救國家和民族。在古時候很多讀書人,都是三家村裡的窮秀才,一輩子也沒做官,也沒有升大官、發大財,他就是默默的在這個地區進行教化。但是他對於社會風氣的淳厚,對於改善社會風氣、改變人心,他的教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人是教出來的,聖賢也是教出來的。《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其實人人本性本善,都是聖賢,關鍵在於他後天的環境,以及他是否接受到好的教育,把他純真的秉性能夠一直保持下去。
師父上人也強調,學習最重要的是扎根。最近師父上人也開示扎根教育的重要性,特別談到《聖學根之根》。師父上人希望大家都認真學習,每天早上恭恭敬敬的拜父母、拜老師,拜《聖學根之根》的經典,每天認真的把它讀一遍,認真的在生活當中落實,這是扎根的教育。其實孩子的扎根教育是從胎教就開始了,當母親懷這個胎兒的時候,她的起心動念跟言語造作對胎兒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當母親的思想非常純正,沒有邪思邪念,沒有不善的言語和不善的行為,孩子的秉性就非常的淳厚善良。包括孩子出生之後,這個時代我們真的也是體會到,希望有更多聖賢的母親出來,培養這些聖賢的孩子。如果每個母親都有像孟母,像周朝的三太這樣的德行,注重孩子的教育,給孩子選擇非常好的成長環境,這對於孩子一生學聖賢人、走聖賢路,都會帶來很正面的影響。
之前學到的《弟子規》也是如此,其實《弟子規》不要覺得它是教小朋友的,父母跟老師在這個問題上都要達成共識,像《弟子規》這些童蒙養正的經典,都是父母、老師把它在生活當中做到,表演給孩子看。特別是父母,特別是母親,孩子從小看到母親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按照《弟子規》的要求和規範來落實,他從小看到大,不要說太大了,從小看到三歲,從一歲看到三歲,真的這一輩子給他扎下的根就非常的深厚。古人說「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三歲你就給他扎這麼好的根,這一生他都不會產生改變,這個力量非常的強大。
所以母親在一個家庭當中,她所擔任的角色,以及她所肩負的職責是非常深重的。孩子是不是教得好,功勞都是歸結於母親最初的胎教和她童蒙養正的教育。如果母親能明瞭《聖學根之根》,包括《弟子規》、《三字經》的道理,母親是聖賢人,她教出來的孩子自然是聖賢的孩子,這是給他扎下聖人的根。之後才是老師的學校教育,所以親師要充分的配合確實是非常的重要。
到老師教導孩子,也是用孝親尊師的觀念來引導他。換句話說,在他童蒙養正的階段,什麼是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德行的教育,也就是孝親尊師的教育是排在第一位的。為什麼這麼說?就像師父上人常常在開示中所談到的,世出世間所有的一切善法,它的根都是從孝生發出來的,從孝親尊師生發出來,也就是淨業三福的第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所以孝親尊師確實是世出世間一切善法的根,有了這個根才能生出一切的善法,一切的善言、善德、善行都是從這裡生發出來的。
包括師道也是如此,不但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也是非常重要,儒釋道的聖賢人都非常重視這一點。師道其實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之上,不孝父母的人,儒釋道聖賢的經典是沒有辦法真正契入的,就是孔老夫子、釋迦牟尼佛親自來教,他都學不好,為什麼?他沒有根。
我們看「孝」這個字,看到這個字就和今天學的《三字經》經文非常的相應,《三字經》說:「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這麼長的一段經文,歸結起來就是一個孝字。中國的字是一種智慧的符號,通過這個符號,它是傳遞一種智慧的內涵。就以孝字來說,它上面是一個老,一個老字,下面是一個子字,說明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的。從高祖、曾祖、祖父,一直到玄孫、曾孫,你看這九族,九族確實是一體的,他是同源共祖的關係。上面是老,這代表的是上一代,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而子代表下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用佛法的話來說就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所以無始無終他是一個整體,他是一體的關係,這就是「孝」這個字深厚的內涵。我們今天學到,從高祖一直到曾孫、玄孫,這只是九族的範圍,如果我們再往前追溯,高祖之前還有高祖,曾孫、玄孫後面還有,世世代代無窮盡的,所以孝字它就圓滿的包含了從上到下一體不二的關係。
中國人的漢字裡面,蘊含著無量無邊的智慧,這個字它本身就提醒我們孝道的重要性、孝親的重要性,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父母、祖父母跟我們之間,祖先跟我們之間都是一體不二的關係。我們愛自己、愛自己的父母,也愛別人的父母,推而廣之,就是「凡是人,皆須愛」。
此外中國人非常重視榮宗耀祖,過去有大家庭的時代,一個人他一生當中的奮鬥目標都是為了家,是為了要榮宗耀祖、光耀門楣。這樣的家庭觀念非常的深厚,它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這也是中華民族本身有非常強大的內在凝聚力,就是孝道和家道所帶來的。中國人在這個方面確實根深蒂固,根扎得非常深厚,成為了國家民族內在的凝聚力。
我們今天學到九族,在這裡還要跟大家分享一個非常特別的故事,這是發生在明朝的時期。我們有聽過九族,有沒有聽過十族?十族的說法跟明朝時期的一位大臣方孝孺有關係。在歷史當中也有看到記載,它給人的啟示是很深厚的。這個故事本身跟我們後續要學到的因果經典比較相關,但是因為剛好牽涉到了九族、十族的概念,所以我們也在這裡跟大家做分享。
在明朝的時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臣叫做方孝孺。之前我們學過宋濂,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宋濂是明朝時期非常有名的學問家,也是一位官員,他的學問非常之好。方孝孺就是宋濂的學生,而且是他的得意門生。在那個時代,他的文章、學識都是非常優秀的,甚至於在宮廷當中也擔任老師。在朱元璋去世之後,方孝孺擔任翰林侍講,後來又升到了侍講學士,文學博士。他的文章和學問特別的出名。
可是在他們家就有一個令人非常感嘆的因果故事,方孝孺曾經保護過明太祖朱洪武開創天下,太祖死了之後他也協助過明惠帝,是當時的忠臣。但是在方孝孺還沒有出生之前,他的父親要安葬他的祖先,曾經選擇了一塊風水寶地,這個風水寶地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他的父親是想要在這塊地裡造一個墳墓,把他們方氏家族的祖先埋葬在這裡。
可是那天晚上方孝孺的父親就做了一個夢,有一位穿紅衣服的老人向他禮拜,並且哀求他,他說:「你選擇這個風水寶地,我們家族已經在這裡居住了很久,能不能請求你給我們寬延三天的時間,我帶著我的子孫搬到別的地方去居住,你再來造墳墓,我一定會報答你的恩德。」在夢中就跟方孝孺的父親非常恭敬的說了三次,千叮嚀萬囑咐,希望他三天之後才動土,然後就禮拜而去。
偏偏方孝孺的父親,雖然這個夢非常的清晰,可是他覺得天底下哪有這麼巧合的事情?他根本不相信夢境,以為夢裡的事可能都是虛無縹緲的。而且古人在造墳的時候,他都是要選擇黃道吉日,選好了日子要開工。當日子選好了之後,再延三天他就覺得不太合禮,會影響耽誤到了祖墳的建造。所以當時他就讓工人開始開工,沒有聽紅衣老人的哀求。等到挖到地下的時候,就發現一個蛇穴,在蛇穴當中有好幾百條的紅蛇。方孝孺的父親他也是不相信因果,所以就拿火把這八百條的蛇全部都燒死了。那天晚上他就夢到了紅衣老人,充滿怨恨,哭哭啼啼的來找他,他說:「我這樣來哀求你,你竟然把我的子孫八百人全部都用火燒死,既然你要滅我的族,我也要滅你的家族。」
蛇的瞋恨心是比較重的,而且牠也是事先有通知起墳的人,只是要求他寬限三天的期限,但他也不通融,就結下了很深的怨恨。
後來燒蛇的人把祖墳建好了之後,他就生了方孝孺。方孝孺出生的時候,他的舌頭跟一般人就不一樣,舌頭尖尖的,就像蛇的形狀,就像蛇形。後來他長大成人,官做到翰林學士,學問非常好,也是忠臣孝子,德行也不錯。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後,在中國的歷史上就發生了一件事情,北方的燕王朱棣野心很大,一心就想要奪取皇帝的位置。而當時是明惠帝在位,明惠帝就是燕王的侄兒,是朱棣的侄兒。燕王就率了軍隊南下要攻打南京,因為他的勢力很大,軍隊很強,惠帝就不是他的對手,而且滿朝的文武百官全部都投降了,只有方孝孺說什麼都不肯投降。
方孝孺在那個時代,文武百官裡面文章是寫得最好的,學問、文章都特別好,於是燕王朱棣就命令方孝孺要寫榜文來昭告天下。因為燕王朱棣他實際上是奪取侄子的王位,但是他想要掩人耳目,所以就命令方孝孺要寫詔書:「燕王是為了保護明朝的江山才攻打南京的。」但是方孝孺他非常強硬,他知道這歪曲了歷史的真相,所以就不肯按照燕王朱棣的旨意來寫詔書,而是寫了四個字,「燕賊篡位」。這個話是很難聽,罵人的話,燕王哪裡肯饒他。這四個字就把燕王給惹怒了,於是他就大發雷霆,質問方孝孺說:「你不怕我滅你的九族嗎?」方孝孺就回答說:「別說滅九族,你滅我十族我都不怕。」燕王朱棣聽了非常生氣,他說:「好,那我就滅你十族。」但一想中國只有九族,哪來的十族?想來想去,怎麼辦?他還有老師,也算上一族。這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後來方氏家族真的就是十族全部都受到株連,連老師都不放過,最後這八百人就全部被朝廷給處死了。
這個家族死的八百人,與方孝孺的父親當年在起墳的時候所燒死的八百條蛇數字是相同的。確實非常驚心動魄,你看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在這個真實的公案中得到了證明。這一段也是雪公老人曾經講過一個專題,「因果可轉變」,就是講述了這個公案。日後我們再學《太上感應篇》和《文昌帝君陰騭文》,對因果的道理和事實真相,可以更深入的來學習。
關於九族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段經文: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
從這句經文往下所講的是五倫的關係,在五倫關係彼此之間都有相互對待的原則。『父子恩』,是說父慈子孝,父親非常慈祥慈愛,做為子女又很孝順。『夫婦從』,夫妻之間彼此要互相尊重,也要互相的體諒。『兄則友,弟則恭』,兄弟姐妹之間,做哥哥、做姐姐的要愛護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也要恭敬自己的哥哥姐姐。這是五倫關係中的父子有親,父子、夫婦和兄弟是天倫的關係。父子和兄弟是天倫,夫婦則是半天倫。
說到教育的重要性,你看受教育,首先要接受倫理道德的教育,懂得倫常,這是非常重要的。倫常不但會影響到一個家庭,甚至對於國家也都會產生影響。我們學過《左傳》的《鄭伯克段於鄢》這個故事,為什麼國家會產生這麼大的變故?都從倫常的關係發生衝突所產生的。所謂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最後導致什麼?當他在朝廷裡面就變成君不君、臣不臣。國家動亂產生,跟家庭倫理的缺失是有關係的。倫理道德的教育,是起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是第一句經文,要連著看這幾句,下一句是:
【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
『長幼序』,長幼之間要有倫常的秩序。『友與朋』,朋友之間相處,要用誠實互信真心的交往。『君則敬,臣則忠』,這是領導者跟被領導者之間的關係。領導者對部屬要能尊重、愛護,而做為部屬,則應當要盡忠職守,認真完成自己的使命跟責任,以回報長官、回報領導。這是在君臣關係當中,大家都要盡到各自的本分。這是君臣。下面說:
【此十義。人所同。當順敘。勿違背。】
從「父子恩」到「臣則忠」,這十條人倫的義理,是我們身為人,每個人都要遵守、都要奉行的。在五倫十義的關係當中,我們要了解彼此的親疏遠近,要注意先後的次序,『當順敘,勿違背』,就是不能違逆、悖逆和違反。
這有三段的經文,我們合在一起來分享。我們學完了九族,九族當中就應該要具備十義。十義包括哪些內容?就是經文所講的,從「父子恩,夫婦從」一直到「君則敬,臣則忠」。「父子恩」就是父慈子孝,「夫婦從」則是夫義婦聽,「兄則友,弟則恭」是兄友弟恭,「長幼序」是長幼有序,「友與朋」是朋友有信,「君則敬,臣則忠」是君仁臣忠,剛剛所說的就是屬於五倫十義。五倫,五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他各自的本分和各自所應當履行的職責與道義。而每個人都能安於自己的本分,這就和十義是相合的。
在《荀子》中記載了一段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君子有三恕。」哪三恕?第一是「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君,君就是領導者。有君王、有領導者在上,我們不能以忠敬事之,就是當我們在臣的位置上的時候,對於自己的君就不能盡到義務,而這個時候你卻要求下屬要對我盡忠,這是不合於道理的。「有親不能報,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就像一個家庭裡面,做為父母來講,他本身不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親,不能在家庭裡面落實孝道,而只是要求子女要孝敬於我,這也是不合於道理的。再來,「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聽令,非恕也」。我自己本身在家庭裡面,就有哥哥姐姐,有兄長,但是我不能用恭敬心來對待他,卻要求弟弟妹妹要恭敬我,哪有這個道理!這都是不合於道的。
為什麼中國人特別強調要易子而教,往往父母和老師之間,在教育的方面起著一個互補的作用。像父母本身也不好跟孩子講,說你一定要孝順我,這個話很難這樣說,所以教孝的、教敬的部分,是老師要把孩子教好。當然父母在孩子小時候是身教,如果父母本身對祖父母、對長輩都很孝敬,這樣的一種家風會影響到孩子,但教孝的部分還是老師來教比較自然。父母要教兒女恭敬老師,因為老師也不好意思說,「我是你的老師,你要對我恭敬,要有禮貌,要尊敬我」,這個話也不好講。所以對於老師的恭敬,這是父母應當要承擔的教育責任,帶著孩子一起對老師恭恭敬敬的這種態度,他對孩子會產生影響。
古時候,父母特別在兒女長大之後,他不會輕易的去勸導,而是把子女交給別人來教,這就是易子而教。
在五倫當中都是如此,無論是父子之間,還是夫婦之間,兄弟、君臣、朋友也好,彼此之間,五倫十義是要求自己,而不是去要求對方的。也就是說每個人都盡好自己的本職、盡好自己的本分,把五倫十義做出來,而不能苛刻的要求對方。因緣生老師就舉君臣為例。古時候的君臣,大家如果日後有機會學到《群書治要》,才知道君臣之間履行各自的道義,這是非常不簡單的,裡面充滿了智慧,確實是君仁臣忠。在中國的歷史上我們看到,很多朝代君臣之間非常精彩的故事。唐太宗和魏徵之間,還有唐玄宗早期開元之治,他和臣子之間,各自都盡好自己的本分,盡好自己的道義跟責任。
君臣這種關係,現代人,可能有時候也是媒體的宣揚,或者大家都有一種偏見,覺得古時候的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古時候皇帝高高在上,天下的臣民只有聽從的道理,皇帝應該是說一不二的,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其實不是這樣,我們要是看唐朝時期的政治,君臣之間,特別是當君王身邊有一個敢說話又正直的諫臣,有一個忠臣在身邊,皇帝日子也不是那麼好過的,他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大臣們都看著。做為一國之君,特別是做為明君,他真的想要把國家管理好、把百姓帶領好,時時刻刻都小心謹慎,他是天下人的榜樣跟典範,而且要帶領著普天之下的老百姓,把國家真正的帶向正軌,這個責任是非常深重的。
我們日後有機會學到《群書治要》,對於這一點大家就會有非常深的體會,特別是關於君臣之間的關係,做為君他應該如何為君,做為大臣,他又應該要如何守住大臣的職責,這都是很有學問的。
在《禮記.中庸》當中,也有講到治理天下國家有九項準則,其中就有談到為人君他要「敬大臣、體群臣」。一個國家要治理好,不是君王單方面所起的作用,一朝天子一朝臣,跟他相對應的大臣和君王共同努力才能管理好國家。所以君王對臣子要真正尊重他、體恤他、關懷他,讓大臣自然對於君主盡忠。這是說到君臣。
朋友之間也是如此,所謂朋友有信,信是信用的意思,對於朋友一定要講信用,首先我們自己要做到,而不是說用這條來要求他人必須對自己信守承諾。「君子恥不信,不恥不見信」。真正的君子他是怎麼樣的?他是以自己不講信用為可恥,而不是要求別人,別人不信任我、失信於我,這不能算作是恥辱,所以不恥不見信。這是朋友之間的關係。
因緣生老師也特別強調,五倫之間要重視一個「恕」,寬恕的恕,它藏著「恕」字。做父母的盡到父母的職責,父慈,他不要求子一定要孝;做子女的也是只管盡著自己的孝心,而不是要求父母一定要慈愛。這點我們從大舜的故事裡面就能體會到,所謂父可以不父,子不能不子。他在家庭的變故當中,這家人幾乎都要置他於死地,但是他對於父親、母親的誠孝之心沒有絲毫的改變,哪怕他後來做了君王,對自己的父母還是畢恭畢敬的。這都是行難行能行的孝道,就像《弟子規》說的:「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閔子騫他也是,家庭遇到違逆人倫的事情,孝子的這種真誠、純善純敬純孝的心,真的是感人肺腑。閔子騫那麼小的年紀,他說出這句話:「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他都是體恤父親、體恤他的弟弟,而從來沒有為自己想。這種特別無私高尚的人格,都是在孝子的孝行當中體現出來。
包括君主和臣子的關係也是如此,因緣生老師特別談到,做一個領導,只管自己是否盡心盡力的體諒和尊重下屬,至於下屬是否對我忠誠,做為君、做為領導不用去要求他。我們如果真的能愛護下屬、關心下屬,把他看成自己的手足,下屬一定會把領導看作心腹。付出一定有收穫的,只管耕耘,不問收穫。因緣生老師講道:「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我們不要擔心有沒有收穫,有時候往往收穫的比付出的還要多。
所以中國文化非常重視內求,就是自己找自己的原因。五倫十義的關係也是如此,我們自己是不是有盡到本分,這是內求的功夫,但是不要求別人有沒有盡到。所以老師談道:「人不敬我,是我無才;我不敬人,是我無德。」恭敬心都是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而不是去要求別人。在家庭的倫常關係當中,這個原則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如果什麼事情都是反求諸己,而不是從別人的角度上去指責人、要求人,這樣才可能真正做到和睦相處。如果形成一種習慣,一看到別人錯了,就在那指責他、埋怨他、要求他,這種爭端是沒完沒了的。所以家族之間,特別是五倫的關係,彼此之間不能太計較,什麼事情就是求諸己而不求諸人。
下面『此十義,人所同』,章太炎先生在下面加了一句,「當順敘,勿違背」,教導我們對於五倫十義要好好的繼承和遵守。「勿違背」,就是不可違背。
從這裡我們也看到,五倫的關係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從父子到夫婦、君臣、長幼和朋友,他們有各自需要履行的職責跟義務,而這就是倫常道德的基礎。所以有了九族,就產生了五倫的關係。就像男女結婚之後成了夫婦,生了孩子就有父子和兄弟的關係。出到外面做事情,就有長官和部屬之間的關係。
為什麼佛門的祖師印光大師特別強調「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倫」就是指的倫理、五倫的關係。「敦倫盡分」,「分」就是十義,五倫關係當中人與人之間有各自的義務和職責。彼此之間也有互相對待的道理,有他們各自應盡的義務,這就形成了五倫十義的關係。
中華民族從古到今就是一個非常重視五倫的民族,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當中,雖然也有少數民族統治中華的情況出現,甚至於也有異族的入侵,但是中華民族從三皇五帝一直維繫到現在都沒有消滅,就是靠著這種力量在維繫的。
在二戰的時候,歐洲有一些漢學家,他們就對於這個話題特別的感興趣,為什麼在世界上四大古文明的國家,有許多國家的古文明都已經衰微了、都已經消滅了,而只有中國的文明始終保持到現在,這是四大文明古國唯一到現在還是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他們對於這個話題就很感興趣,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中華民族維繫到現在,文化道統都不滅?最後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什麼?得出的結論是大概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的緣故。
所以中國人五千年的歷史延續至今沒有被消滅,就是靠的五倫十義的力量把它維繫起來的。五倫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它所衍生的十種人人該盡的本分跟職責、義務,一個孩子在中國的社會出生、成長,他自然就了解五倫十義,父母親、老師都會教導他,他就很清楚明瞭自己的本分跟義務是什麼。這是人人都應該做到,沒有一個人是可以例外的。
「人無倫外之人」,人畢竟是社會動物,我們在社會上生活,有誰能離開五倫十義的範疇?他都在這個關係當中。譬如「父子恩」,像父子之間這種感情,它是天然的、自然而然的,這種親情是切不斷的。即使是像有的人他在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他接觸到佛教的經典,甚至於出家修行,這種父子之間的關係依然是延續的。所以佛門裡面說:「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即使是出家了、即使是成佛了,他還要報生生世世父母的恩德。所以父子之間的父子有親、父慈子孝,這是天然的、自然的關係,這是天倫。
要做到父慈子孝,像父母慈愛兒女,做為父親、做為母親,包括做為老師,每個人的身上都具有天地君親師的職責。父母慈愛兒女,他做到慈,子女就樂於親近他,不至於疏遠他,因為這種慈愛是出自於天性的。因為這種愛,對子女更加盡心盡力的管教他,讓他成材。所以父母對於孩子來說,除了親,他還有師的責任,要教導他、要管教他。當然他也有君的責任,要領導他,把孩子帶領向正確的方向。
而父慈子孝,子女對父母要盡孝。因為父母生我養我,生育跟養育之恩是非常深厚的,做為子女,要用孝行來回報自己的父母,決定不能忤逆或者是犯上。不孝、不敬,我們日後講到因果的經典,大家可能對這個概念就會更加的明確。在天地之間,不孝父母、不敬老師,罪過是非常深重的。在人世間,像古時候有一些政府的法令、規章制度是跟孝道有關,子女不孝父母,要受到國家政府法令的制裁。而在天地之間還有一種因果的關係,如果我們忤逆犯上,罪過是非常的深重,結罪是結得非常重。日後我們學《感應篇》就能看到,孝順父母會有什麼果報,不孝父母會有什麼果報。看了這個事實真相,那就更是怵目驚心,這一輩子真的不敢去做任何一點忤逆犯上的行為。即使以前做了,也要徹底改過自新,絕對不能再違犯。
「夫婦從」,五倫十義當中有三個是屬於天倫,父子是天倫、兄弟是天倫,夫婦是半天倫,結婚的時候還不算是天倫,有了孩子之後,夫婦關係就是屬於天倫。夫婦,所謂夫義婦聽、夫唱婦隨,這是夫婦相處的原則。夫者扶也,做為丈夫要提攜妻子,要盡到保護和照顧的責任。我們之前有跟大家講到「三從四德」,三從,在近代有很多人對於這個概念產生了歪曲的理解,我們聽到聶振弢教授,還有因緣生老師針對這個問題有特別提到,三從我們要對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還沒有出嫁之前,在家裡做女兒她是從父,是父親來負責教導她、負責養育她,這是父親的職責,當然在教育方面,母親也是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等她出嫁之後要從夫,是她的丈夫來負責照顧她。因為男女有別,別是別在他的職責不同,做為丈夫,他主要是負責家庭的經濟生活;做為太太、做為妻子,她是負責照顧好自己的兒女,把他教導好,同時祭祀祖先、輔佐丈夫,這都是她的職責。所以出嫁之後從夫,她的生活就由丈夫來負責照顧,都由丈夫來引領她。夫死,丈夫過世了,或者女子她本身年紀大了,則是由兒子,由自己的兒女來負責奉養母親,由兒女來盡孝道。我們對於三從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婦」字,我們從字面上來看,就是一個女子手上拿著掃把,女子到了一個家庭之後,要勤於家務,把整個家庭料理好,料理得井井有條,讓先生、家人都沒有後顧之憂。所以女子有婦德、四德,包括德、言、容、功: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我們要是看過班昭的《女誡》,對於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就會有正確的認識。在清朝時代陳弘謀先生的《教女遺規》裡面,特別是對於女子的德行,他蒐集了比較完備的資料。
女子是天下太平的根本,如果女子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將來她在家庭裡面相夫教子,一定能培養出賢良的子弟,這其實是對於社會國家做出最大的貢獻。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古時候好像對女人很歧視,其實不是這樣的,聖人的教誨特別重視對於女子德行的培養。婦人女子的德行,對於一個家庭、對於社會起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曾經見到一位年輕人,她曾經跟我們分享,我們是在英國漢學院遇到這個年輕人,她說她非常嚮往古時候大家庭有很多賢良的女子,用她的智慧、用她的經驗、她的德能,撐起了一個大家庭。這個觀念在國外也是很盛行的,因為一個家能夠興盛,一定有一個很了不起的母親,或很了不起的祖母,她們用自己的德行帶領著家庭走向正道。所以女子她的智慧、她的福報、她的心量、見識格局,對於整個家庭上上下下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最近英國女王有一個電視講話,(我們)當時有跟大家分享過英國女王的母親。她就是一位非常賢良的女子,在家裡相夫教子,把兩個女兒教得很好,後來她的丈夫成了國王,她的女兒也成了女王,是這樣的一位母親,她就有常人所不能做到的堅毅品格,這個品格不僅是影響她的家庭,最後也對國家產生了影響。當時是二戰的時期,在英國倫敦經常受到德國軍隊的轟炸,戰火紛飛,確實很危險,但是英女王的母親她不願意離開自己的祖國,就和祖國的老百姓同甘共苦。每天當倫敦被德軍轟炸之後,她就跟著她的丈夫一起到轟炸過的廢墟去看望老百姓、看望受傷的士兵,她的堅毅就鼓舞了英國人的士氣。後來連德國的軍方也特別談到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個我最害怕的人,一個是丘吉爾,就是當時的英國首相,另外一個就是英女王的母親(這是他在歐洲最懼怕的一個女人)。
你看一個女子如果具有德行,她不僅把家興旺起來,甚至於她的勇敢和堅強都能鼓舞一個國家人民的鬥志。
女子的德行是多麼多麼的重要,在近代印光大師,這是佛門的一代祖師,非常重視女子的教育,女子要是教好了,天下真的就太平了。為什麼說夫婦這一倫在五倫的關係當中,它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丈夫和太太都把各自的職責義務盡好,自己的本分盡到,家裡出的孩子,即使沒有很大的才能,但是他也是一個很有德行的人,他至少對社會國家不會造成危害。如果再更進一步,把孩子培養好,以後都能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關於五倫十義我們下節課還繼續跟大家分享。今天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