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14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第一冊,第三十七頁,我們從倒數第二行開始看起。

  【羶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這是說五味,五味是我們的鼻子所能嗅出來的五種氣味。五種氣味包括羶味、焦味、香味,以及腥味和腐臭味。上一節課我們跟大家分享過,「羶」所指的是羊肉的味道,可以和肉字旁的「膻」通用。「焦」則是指東西燒焦了、燒糊了這種味道。「朽」是腐朽的意思,有東西腐壞、腐敗了。『此五臭』,「臭」字在這裡讀ㄒㄧㄡˋxiù,它是代表氣味。這五種氣味是『鼻所嗅』,它是我們的鼻子可以嗅得出來的。

  在《孔子家語》當中有一句經文:「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芝蘭之室是什麼意思?就是放有芝蘭這些香草的房間,「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當我們與善人、善知識、好老師、好的同參道友在一起相處,這是《弟子規》說的「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這裡形容就像進入一間有香草的房子裡面,時間一長,自己也聞不到香氣了,表示我們已經融入在其中,和芝蘭這些香草的味道化為一體。「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鮑魚之肆指的是賣醃魚的商店、店鋪,「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當我們跟不善的人相處,不善的人煩惱習氣是比較深重的,就如同進入到賣醃魚的鋪子裡面。我們知道,醃魚的鋪子都有一股味道,就是鹹魚的腥臭味。可是當我們在這個屋子裡面,時間一長,自己也聞不到這種臭味了。所謂臭味相投,我們跟臭味也化為一體。「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者焉」,做為一個君子,他在選擇朋友的方面,一定要非常謹慎;無論是選擇朋友還是選擇環境,都要特別謹慎。所以在《孔子家語》當中,就是用芝蘭之室的芳香和鮑魚之肆的臭味形成對比,讓我們體會到親近善友和遠離惡友的重要性。

  朋友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們都聽過「管寧割席」的故事,這是發生在東漢時期。原本管寧和他的好朋友華歆兩個人的關係非常的好,常常都在一起做事情。有一天,管寧和華歆一起在院子裡面鋤地種菜,突然間挖到了一塊金子。金子是很值錢的東西,一般人看到都忍不住好奇會去觀望,但是當時管寧非常鎮定,看到這塊金子就像沒見到一樣,還繼續在那裡挖地。可是華歆卻忍不住把金子撿起來,仔細的看一看,然後看他的朋友在旁邊無動於衷,他只好把這塊金子丟到旁邊去。

  之後又有一次,管寧和華歆兩個人在一起認真的讀書,突然間有一位大官從他們的門前經過。官員出門的時候都很有架勢,排場也很隆重,轎子的前後都是前呼後擁的。管寧一點都沒有受到影響,還是繼續讀著他的書;可是華歆卻忍不住了,他跑到外面去看看官員的排場、氣勢,哇,看了心裡好羨慕,覺得當官多威風,一出門前呼後擁的,實在讓人羨慕。

  通過這幾件事情,管寧就覺得像華歆這樣的朋友不值得交,於是他就把坐著的席子割斷了,兩個人就分開坐,並且跟他說,從今天開始你再也不是我的朋友了。這個故事是記載在《世說新語》當中。

  這也是啟發我們選擇朋友的重要性,就像《孔子家語》經文所說的,當我們能常常親近善友、親近善知識,所謂「能親仁,無限好」,就如同入到芝蘭之室,有芝蘭這些香草的房間裡面,時間一久,這些善友他們身上的德行與學問慢慢我們就學到了。反過來,如果我們沒有謹慎的選擇自己的朋友,就如同入鮑魚之肆,天天在賣醃魚的店鋪裡走來走去,跟著習氣很重的朋友成天在那裡吃喝玩樂,時間一久,跟這些人習氣就相近了,君子在選擇朋友的時候要非常的謹慎。

  印光大師在《德育啟蒙》當中也強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之間的相處,之前有學過,朋友有損友也有益友,對於哪些是益友、哪些是損友,我們都要很謹慎的選擇。如果是益友,那就要落實「能親仁,無限好」,我們要去親近他,學習他、效法他;如果是損友,就要遠離他。所以「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雖然《弟子規》、《小兒語》這些課文我們學過了,但是常常要溫故而知新,並且在生活實踐當中要去落實、應用。因此,擇友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勸善還是規過,都在於我們是不是有結交到有益的朋友。

  我們現在學的這句經文:『羶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也要跟大家分享一則在水結晶實驗當中的實際案例,如何通過念力把污濁的湖水變得非常乾淨。在佛經當中大家常常聽到一句話,叫「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道理聽起來很深奧,實際上在一些科學的實驗當中能得到證實。從前日本的江本勝博士曾經做過水結晶的實驗,通過水結晶的實驗也證明了「一切法從心想生」的道理。江本博士通過幾十萬次的實驗,證明了水能夠了解人的意念,能看文字,也能聆聽聲音,通過這些訊息讓水可以產生不同的水結晶。譬如我們給它善的意念,水結晶就變得很美麗;給它惡的意念,水結晶就變得很醜陋,所以水有見聞覺知。同時江本博士通過實驗還發現,每次給水賦予愛與感恩的訊息,給它這樣一個意念,水所產生的結晶體非常的莊嚴、美麗。當時他有得出一個結論,他說:「愛跟感恩是宇宙的核心。」江本博士把他所得的結論也跟師父上人分享,師父非常的贊同他的理念。

  江本博士曾經在一九九九年做過一次非常著名的實驗。當時在日本有一個琵琶湖灣區,因為經過二十多年的污染,整個湖水又髒又臭,氣味非常的難聞,所以江本博士就集合了三百多人,不到四百人,面對湖水做一個小時的祈禱。當時所有的人都集中心念,祈禱說:「湖水乾淨吧!湖水乾淨吧!」經過幾天之後,本來琵琶湖的湖水非常的污濁,也非常的臭穢,可是經過了祈禱之後,它變得非常的澄澈而平靜。這個事情在媒體也造成了轟動,因為許多人都知道琵琶湖的污染很嚴重,臭味很難聞。就像這句經文說的,「羶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這是因為人類的活動,讓本來非常乾淨的湖水變得特別染污、臭穢。可是想不到,通過這樣的實驗方法,居然能解決琵琶湖污染的問題,在那段時間有明顯的好轉,這讓媒體也都感到很震驚。

  水的乾淨度後來只維持了半年,可是這樣的一種實驗在科學界方面也是非常大的突破和進展,同時也給予我們很大的鼓勵。這讓我們體會到,整個宇宙是一個有機體,如果我們能把善心、善念,把正能量的訊息通過廣播、電視、媒體、網路推廣開來,把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和各個宗教經典的教育,通過媒體、網路在全球的範圍當中普及,這樣就能帶動許許多多的人,每天都是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他每天的心都是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常常存著愛與感恩的心,常常做善事,整個地球的情況一定能夠得到很大的改變。

  當地球遇到天災人禍的時候,我們也看到許多有宗教信仰的人,都開始做虔誠的祈禱,做和平的祈禱、做懺悔,希望通過這種意念化解天災人禍,讓整個自然生態恢復平衡,包括我們的人文社會也能達到和諧安定的景象。

  這是水結晶的實驗,證明人的意念確實對於整個環境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請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這是談到了製造樂器的材料有八種,通過這些材料製作的樂器,所譜出的音樂都是完全不同的。「匏」就是匏瓜,「土」是陶土,用匏瓜、陶土做成用來吹奏的樂器,譬如笙,還有壎,這都是匏、土。「革」是用獸皮做成的樂器,這是鼓。譬如我們聽到鼓聲的時候,它具有一種振奮人心的作用,譬如晉鼓、腰鼓、博浪鼓等等。

  『木石金』,「木」是木製的樂器,譬如木魚、梆子、拍板、柷,還有敔。敔大家可能沒有特別熟悉,如果參加過祭孔大典,就能見到這種樂器,這都是木製的。「石」就是石製的樂器,有磬、石磬。「金」是金屬做的樂器,包括鐘、鑼、鈸、鐃等等。

  這是六種,下面還有『絲與竹』。絲類的樂器就是中國古人會用蠶絲做弦,稱它為絲類的樂器,包括琴、瑟、箏,以及胡琴、琵琶,甚至現代的小提琴、吉他都是屬於弦樂器。「絲與竹」,再看竹,竹樂器是竹製的,它是用竹管鑿孔做成的,主要分成笛和簫。

  以上「匏土革,木石金」,包括「絲與竹」,這就是八音,這八種樂器可以做為八音的代表。中國古時候非常重視「禮」和「樂」的教化,禮和樂彼此之間都是相輔相成的,都可以調和我們的身心。

  「匏土革,木石金」,包括「絲與竹」,所講述的就是製作樂器的八種材料。因緣生老師解釋說,「匏」是屬於葫蘆類的。葫蘆、瓠子,這些都是屬於匏的範圍,古人用它來製作匏笙、匏琴,這是葫蘆類的樂器。譬如我們到雲南,如果到麗江去旅遊,有聽過納西古樂,那是麗江的古城裡面有一些老人,用這些傳統的樂器演奏一些非常古老的樂曲,確實是非常的精彩。在雲南我們就比較常見到葫蘆絲,葫蘆絲這種樂器就是屬於用匏的材料做成的。這是第一類。

  「土」是用黏土燒成陶製的樂器。譬如壎,壎就是用土做成的。後面也有圖片,大家看「匏土革」,就能看到不同材質的樂器。

  「革」是皮革,像鼓類的,我們常常聽到的鼓聲,譬如在祭祖的時候打的鼓,還有各種的鼓類,晉鼓、腰鼓等等。這種材質做的樂器就會起到振奮人心的作用。包括在佛門的法事當中,大家會聽到花鼓之類的,都是鼓類的樂器。

  「木」是木製的樂器。因緣生老師舉了一些例子,譬如像豫劇、河北梆子等等,這些梆子劇種當中拿來擊節的樂器,就是屬於八音中的木。像這些是屬於北方的劇種,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如果我們在北方生活過,對於北方的劇種或者是音樂、樂器會比較熟悉。我們有上過這方面專業的課程,老師常常會請各種表演藝術家來課堂上給我們做表演,就聽到過像北京的單弦,這些都是北方的,像單弦、河南梆子,有很多都是屬於北方的。這也是中國傳統藝術當中很有特色的劇種、藝術種類。許多外國人到了北京來參觀,他們也很喜歡到茶館去聽單弦,還有戲曲、戲劇的表演,也是中國文化藝術的特色。像這些傳統的藝術都應該有更多的人來繼承,把它發揚光大。

  在古時候,藝術都是協助聖賢人教化人心的,古時候這些劇本、音樂等等,裡面很多的內容都是關於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講的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道理。許多老百姓雖然沒有機會去學校讀書,但是從小在茶館裡面一邊喝茶聊天,一邊聽說書,一邊聽地方的曲藝表演,他從裡面學到的人生智慧,以及提升的道德修養,對於他一生的影響都是很大的,這是協助聖賢在老百姓當中行使教化的責任。

  為什麼孔老夫子非常強調思無邪的概念,無論是音樂、美術、戲曲、歌舞,還有各種文學等等,這些藝術形式在傳播的過程當中都有載道的功能,內容的標準都是思無邪,它有引導社會人心歸向倫理道德因果,歸向於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都有載道的作用。雪公老人也強調,包括文學,他都不倡導純文學,古時候都是文以載道,是要幫助聖賢人行使教化的作用。

  這是木,下面是石。「石」,譬如像玉磬,用玉、石做的編磬等等,都屬於石製的樂器。

  「金」是屬於金屬製的樂器譬如鑼、鐘、鐃、鈸。「木石金」,後面也有圖片,大家可以看到圖片上面有木魚,還有用玉石做的編磬等等,這些樂器都是屬於「木石金」這個範圍。

  下面是「絲與竹」,「絲」指的是弦樂器。琴,中國古人非常喜歡彈古琴,瑟、琵琶、阮、二胡、三弦等等,這些都是弦樂器。特別是像二胡、三弦,譬如在京劇當中,二胡是廣泛使用的。

  有一位長輩就是從事於製作二胡的工作,他非常有智慧,因為傳統的二胡都是用蛇皮做成的,他覺得這會傷害到動物,現在提倡環保的時代,他就開始注意如何研發出一種新的製品來代替蛇皮。所以他非常有心,就進行了研究,最後就成功的製作出了一種材料,可以完全用來代替蛇皮,而且在演奏的過程當中又非常的穩定。所以他製作了非常多精美的二胡,有許多表演藝術家都是用他的二胡,在國家和國際的比賽當中得獎,甚至於有許多國家領導人都非常喜歡用他的二胡。他出發點就是對於大自然的愛心,不忍心傷害動物,所以他研發出一種特別的材質來製作二胡,而且音色比傳統蛇皮的二胡還要穩定、還要優美。絲就是屬於弦樂器。

  「竹」,我們比較常見的,如笛、簫、尺八這些樂器是竹製的。「絲與竹」,這裡也有圖片,你看琴弦,這是弦樂器,上面的就是竹製的樂器。

  「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共同組成了八音,就是八種不同材質的樂器。在《三字經訓詁》當中記載:「凡此八音,制自黃帝。」這八音在黃帝的時期就已經確定下來。這是因為古聖先王非常注重禮樂的教化,知道音樂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它和天地大自然是合為一體的。

  早在黃帝時期,黃帝時期有一個樂官叫做伶倫,伶倫發明了律呂,制定了音律,這是中國音樂的始祖。在古書當中記載,是黃帝讓伶倫發明律呂,又讓伶倫造磬。在《呂氏春秋》當中也有一段記載,黃帝讓伶倫做律。伶倫選擇竹管,用竹子做成的竹管,他選擇的竹管是要求竹子的內腔和腔壁生長都很勻稱,換句話說,他挑選竹管不是隨便挑的,內外都要符合他的標準,並且他鑄了十二鐘來合五音。通過他鑄造十二鐘來合五音,並且是模擬自然界鳳鳥的叫聲。我們在古書當中看到許多記載,在上古時期,許多鳳凰還有麒麟都會出現於世。當時他在發明律呂制定音律的過程當中,所模擬的就是自然界鳳鳥的叫聲,鳳凰的鳴叫聲,在經過反覆的調整之後,就定出了音律的標準。所以「黃鐘之宮」是「律呂之本」,從黃帝時候開始,華夏的律呂、音樂大致上就比較完備了。這是在黃帝時期的這段歷史。

  五帝三王也各有樂,古聖先王對於音樂的教化,以及音樂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視的。包括在祭祀的過程中,譬如在祭祖、祭孔的時候,都能聽到許多的音樂。從古到今,君王都非常重視祭祀。包括宴客也都是需要奏樂的。當一個國家政治上軌道,禮跟樂的制定都是配套而行的。而且音樂的效用能啟發人們內心誠敬的功夫,並且使人們的性情得到調和。包括在一些儀式當中,現場的氣氛要起到莊嚴肅穆的效果,都是禮和樂在配合的過程中,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而使得典禮、儀式變得非常莊嚴隆重。我們如果參加過祭祖和祭孔的活動,往往都會被禮樂的感染力所感動。古人對於禮和樂,所謂「古人禮樂不可斯須去身」,須臾都不能離開,它在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起到作用。古聖先王在教化百姓的過程當中,確實是用心良苦。

  之前跟大家分享過《尚書》的一段經文,這是舜王,舜王跟他的臣子談到,他說:「予欲聞六律」,六律就是古代的樂律,它有十二,六陰六陽,陽為律,陰為呂,所以說律呂,一個是陽,一個是陰。六律包括「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五聲八音」,五聲是指「宮、商、角、徵、羽」這五音,八音就是現在所學到的《三字經》經文「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舜王也非常重視音樂的教化作用,所以他「欲聞六律,五聲八音,以出納五言」。通過音樂是來做什麼的?是來行使倫理道德的教化。他是出納五言,五言上次跟大家分享過,指的就是仁義禮智信,這是五德之言。舜王對他的大臣也有特別談到,他希望重新聽到這六種旋律、五聲音階和八類的樂器所演奏的至善至美的音樂。古聖先王在制作音樂的時候,是要與天地大自然融為一體,而且音樂的演奏可以起到出納五言的作用,起到傳播仁義禮智信的作用,用現在的話來講,它都是傳播正能量的,用以顯露和傳布五德之言。所以舜王希望臣子們一起用禮樂來教化百姓,這是《尚書》經文所強調的。

  關於八音,「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八音在歷史上形成了許多的成語,這些成語跟音樂有關。譬如「伯壎仲篪」這個詞,就跟八音有關。伯壎仲篪,壎是八音裡面的樂器。壎傳說是伏羲氏所創的一種樂器,它是平底的,像一顆蛋的形狀,吹孔在它的頂端,音孔有一到六,這是壎。篪也是一種樂器,篪的形狀就像笛子,是橫著吹的,有八孔。伯壎仲篪意思是說哥哥吹壎,弟弟吹篪,哥哥和弟弟在吹奏樂器的時候,演奏出了旋律非常優美的音樂。這句話是出自於《詩經.小雅》:「伯氏吹壎,仲氏吹篪。」伯壎仲篪,跟音樂有關的詞,它所形容的就是兄弟之間要相親相愛。

  兄弟如此,夫妻之間更是如此。中國的成語非常豐富多彩,而且許多成語都有一個對應的故事存在。我們學習漢字文言文,對於中國的成語,還有歷史典故,也要有一定的認知跟了解。還有一個詞「琴瑟調和」,琴瑟調和講的就是夫妻,是比喻夫妻感情非常的諧調融洽。琴與瑟都是屬於八音的樂器。琴瑟調和也是出自於《詩經》:「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所以琴瑟調和就是形容夫妻感情非常的融洽、和諧。

  這些很有意義的詞都是出自於《詩經》,可見詩的作用是非常之大,上節課學過,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包括在家裡,「邇之事父」,我們侍奉父母,孝敬父母,「遠之事君」,在外面朝廷事奉君王,包括認識鳥獸草木之名,都跟學習《詩經》有關,學習《詩》都可以增廣自己的見聞。並且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在國際上講話跟在家裡講話不一樣。雪公老人特別講到,在國際上講話,特別是在古代,如果不懂《詩》,很多國際的外交場合,你就不知道如何應對、如何說話,所以《詩》是很重要的。

  這是「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我們學過《陋室銘》,在《陋室銘》裡面大家可能記得還有這樣的一句話:「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絲」指的就是琴瑟,是八音當中的絲,「竹」指的是簫管。劉禹錫在《陋室銘》裡面就說:「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陋室銘》形容他所嚮往的生活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素琴」是指用原木,沒有雕花的琴叫做素琴。古人在生活當中,哪怕是過著隱居的生活,他也離不開樂器。古人擅長彈奏古琴、擅長奏樂,這跟讀書人的生活都是離不開的。從這裡可以看出,古時候禮跟樂的教化是深入人心的。

  當然,有一則更有名的故事「高山流水」,我們都聽過這個詞,「高山流水覓知音」,這段故事也是跟音樂有關係。在《列子》當中有記載,談到伯牙和鍾子期之間的故事。「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發跟體會都是很深的。「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人的一生要是能交到一個知音、知心知己的好朋友,這是人生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朋友」屬於五倫之一,朋友之間有許許多多相互幫助、相互扶持,「朋友有信」這樣的德。

  「高山流水」的故事,這首古琴曲是非常典雅脫俗的琴曲。這首《高山流水》所講述的,就是俞伯牙和鍾子期之間知心、知己、知音的感人故事。故事是發生在春秋時期,俞伯牙是晉國的大臣,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音樂家,他的一生最擅長彈奏古琴。他的古琴琴藝高超到什麼程度?連荀子都曾經讚歎過他說:「伯牙鼓琴,六馬仰秣。」伯牙在彈奏古琴的時候,因為音樂太優美了、太動人了,連馬在吃草,一聽到他在彈古琴,馬上都停下來,豎起耳朵開始聽。連馬都被他感動了,別說人。荀子也非常讚歎他的琴藝。

  古琴是非常有氣質的樂器,不是一般世俗的樂器,它是高雅的樂器。俞伯牙之所以彈奏古琴能彈得這麼優美,荀子也讚歎他高超的琴藝是積學而得以成就的。也就是說,他是讀聖賢書、做聖賢人,有聖賢人的心胸、聖賢人的器量以及德行,才能夠彈奏出這麼出神入化的古琴音樂。

  伯牙學音樂,他曾經跟成連先生學習,他特別用功,苦練琴藝。這跟孔子當年學音樂也是一樣的,孔子彈奏一首《文王操》,他多麼用心,不停的反覆練習。伯牙跟成連先生學習,也是苦練琴藝。但是他在苦練彈奏技巧的過程中,卻沒有辦法真正領悟怎麼可以彈到出神入化,沒有辦法再往上提升。

  成連先生是一位好老師,他看到這個學生這麼用功,但是沒有辦法再往上提升,就帶著伯牙到海上的蓬萊仙島去求訪高人。伯牙一個人在蓬萊仙島,他看到波瀾壯闊的大海,驚濤拍岸,海天一色,眾鳥齊鳴,這種景象非常的壯闊優美。他被大自然陶醉了,覺得心曠神怡,突然間他彈奏古琴的靈感就噴湧而出,於是就在這個時候,他即興演奏出了這首《流水》。《流水》就是這麼來的,是從大自然當中得到的靈感,整個音樂的韻致就非常的超凡脫俗。

  這是老師很擅長引導學生,老師為什麼帶他來到這裡?一個孤島當中,一個人面對著大海,他體悟到大自然才是他最好的老師。山川的靈秀,大自然美妙的聲音,他從這裡得到了源源不絕的靈感,所以他就變成了彈琴的高手。

  後來,伯牙遇到了鍾子期。鍾子期也是一位隱居的賢者。兩個人一見如故,見面的時候就非常談得來。伯牙彈琴的時候,這個琴意在高山。音樂是一種無聲的語言,特別是用古琴彈奏出來,他到底在彈什麼,這是需要用心體悟才能領會出來的。可是想不到伯牙彈奏古琴,他一彈到《高山》,鍾子期馬上就說:「這首曲子所彈的就是高山的巍峨跟壯闊,這是具有仁德之心的人渾厚大氣的胸懷。」伯牙又彈了另外一首琴曲,這首琴曲是「意在流水」。鍾子期聽完了之後馬上說:「這首音樂表現的是流水的流暢、靈動,這就是智者最喜歡的水。」他把整個古琴曲裡面的內涵說出來。伯牙非常的驚訝,他跟鍾子期就成了知音,知心知己的好朋友。

  可是令他難過的是,鍾子期很早就過世了。伯牙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非常悲痛。於是他來到鍾子期的墓前,就把他的琴弦割斷了,雙手舉起他的琴,把它摔碎了。從那天開始,他就再也不彈琴了。為什麼?因為他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的人了,沒有人能聽得懂他的音樂。

  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我們一生當中可能結交了許許多多的朋友,也有點頭之交,也有一面之緣的人,可是要遇到一個知心知己的好朋友,卻是難上加難。如果能遇到這樣的好朋友,我們在德行和學問中都可以共同切磋、共同砥礪成長,這也是人生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明代兵部尚書戴金就曾經說:「亭載知音佳話,典羞勢利小人。」小人結交朋友都是為了利、為了欲,都是有他的目的存在的。可是真正君子交朋友,他並不是跟小人一樣的標準,真的是跟朋友之間道義、情義、恩義都做到了極處。在我們人生過程當中,許多人跟我們擦肩而過,但哪些是利益之交?哪些是道義之交?有幾個人可以跟我們志趣相投、心息相通,可以跟我們在學業、道業上互相的鼓勵、互相的成長?這樣的朋友是很少的。「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典故,就是從伯牙和子期的故事而來的。

  在《警世通言》中也說到,相知有幾種類別,有說到什麼是知己、什麼是知心、什麼叫相知。「三言二拍」,包括中國古典的章回小說,都是很值得我們去看、去學習。《警世通言》裡面就談道:「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知己之間結交的方式是以恩德相結,這是知己。知心則是腹心相照,我們跟一個人交往,兩個人能夠心心相印,彼此都知道對方在想什麼,能體會到對方的心情,這是知心。再來,知音是聲氣相求,這是知音。總的來說,無論是知己、知心還是知音,都是相知。

  所以能有像伯牙跟子期這種「高山流水」的知音,相知相識,彼此之間都心心相印,這是人生美好的伴侶。知心則是肝膽相照的朋友,當我們遇到困難、遇到危險的時候,能相互扶持、相互幫忙,患難與共,就是朋友之間能相互信任、相互託付的忠義之交。知己是用恩德相交,彼此之間用做人的道理相互鼓勵,人生的道義相互的砥礪,共同走完我們生命的歷程。所以朋友之間有知己、有知心,也有知音。這是《警世通言》所說的。

  這首《高山流水》千百年來一直流傳到現在,直到近代,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管平湖先生就曾經用一把宋代的古琴「鳳鳴」演奏過《流水》。管先生是一位有道德、有學問的藝術家,他不但是琴彈得好,畫也畫得非常好。

  我們有一位長輩,他的老師就是管平湖先生的學生。這些音樂家真的一生都是致力於要將古樂譜流傳下來的古老音樂,都希望能保存下來。所以這位管先生的學生,他在過世之前,是日以繼夜的錄製古琴曲。這些古琴曲有一些都是特別珍貴的,從古時候留下來的音樂,他通過在錄音室錄製,想要把這些音樂保存下來。最後也是積勞成疾,後來過世了。

  管平湖先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古琴演奏家,有一次他曾經用宋代的古琴「鳳鳴」演奏《流水》這首古琴曲,被錄到了「地球之音」金唱片當中,並且由宇宙飛船帶入了太空,這個金唱片是可以在太空當中保存上億年的。中國古老的《流水》古琴曲被帶到了太空當中,代表人類在宇宙中尋找知音。

  這些跟音樂有關的故事,都非常的感人,也希望我們的人生都能演奏出這些蕩氣迴腸的音樂。通過學習古聖先賢的教化、學習禮、學習樂,讓我們的人生真正的都能行駛在聖賢的大道上,無愧於古聖先賢的教化,他們的良苦用心,把禮和樂傳到後世,讓我們現在都有機會學習。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協。】

  「平上去入」是古時候的四聲。平聲是現代普通話、國語當中的一聲和二聲,上聲則是第三聲,去聲是第四聲,而入聲這個音因為音調短促而急,所以它是分布在普通話和國語不同的聲調當中,所謂「入派三聲」。

  『此四聲,宜調協』,我們講話的時候,吐字發音應該要清晰、要準確,這樣才能讓人聽得清楚、聽得明白。平上去入,這四聲是漢語當中的四聲。因緣生老師特別解釋:平,又分成陰平和陽平。在現代普通話,包括國語當中的一聲就是陰平,二聲則是陽平,三聲為上,四聲為去。

  以爸爸的爸為例,這個讀音,如果讀ㄅㄚ,一聲的時候就是陰平;拔,拔草的拔,這是二聲,二聲就是陽平;把,把手的把,把是三聲,三聲是上,平上去入的上;爸,爸爸的爸,這是四聲,四聲是去,就是去聲。這是平上去,就分別代表漢語當中的一聲、二聲、三聲和四聲。

  我們再來看入聲,入聲隨著時間的演變,現代人所講的話都是屬於現代的普通話,或是現代的國語,在普通話和國語當中已經沒有入聲,表現不出來了。所以歷史上就有這個現象,入派四聲。元代的時期,入聲分派到了四聲當中,也就是說它分派到了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裡面。入派四聲(說入派三聲也可以),入派三聲就是平上去,平也包括陰平跟陽平。入派三聲、入派四聲之後,雖然讀文章的時候聽起來比較順,可是有一些原有的情感就沒有辦法充分淋漓的表達出來。特別是讀古詩詞,如果懂得古音韻,再來讀古詩詞,讀出來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譬如我們用廣東話來讀唐詩,我們用閩南話來讀《詩經》這個時代的詩歌,又譬如用河洛古音來吟唱、吟誦,讀出來的、唱出來的感覺就完全不同。平上去入,這就是四聲。

  「此四聲,宜調協」,「調協」是協調的意思。而平聲,因為平聲分為陰平和陽平,陰平就是一聲,陽平就是二聲,所以在古時候也有稱五聲的。五聲就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這五聲。掌握了平上去入,包括平仄,對於將來我們學詩、學詞,包括《聖學根之根》裡面有《笠翁對韻》,學起來的時候就會完全不同,要掌握這些基本常識。古人有對聯說:「四時春夏秋冬,五聲平上去入。」這在《三字經》裡面也都有學到,「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協」,這是跟古人的對聯相應的。

  方師鐸先生曾經跟大家講過聲調、四聲和平仄。方師鐸先生是在近代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學者,他創辦了《國語日報》,《國語日報》裡面有《古今文選》,這也是師父上人非常重視的一套書。我們學漢字文言文,就可以從《古今文選》裡面選擇,當初英國漢學院辦學也是採用了《古今文選》裡面的古文來教導學生。

  方師鐸先生是北京大學中文系的一位老教授。他講的聲調、四聲和平仄,這是我們學習四聲需要了解的基本常識。方先生談到,每一個漢字都可以寫成一個單獨的字形,讀成單獨的音節,而每一個音節都有一定的聲調。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就像小朋友開始學認字、學發音,他一定要先學漢語拼音、先學注音符號。

  像注音符號,這也是太炎先生整理出來的。注音符號就是專門為拼注單音節國語的字音而設計的,它包括聲母、韻母、聲調。我們在今天的時代,都是說字跟音節,就是把這種既表音讀的數,又表字形的數的單位叫做字或者音節,古人是稱之為言或者是五言,就是指的五個音節、五個字形來說的,像七言就是七個音節、七個字形;《老子道德經》是五千言,就是五千個字的意思。所以在中國的漢字當中,字形和字音是一對一的關係。

  聲調在整個字音當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譬如聲母、韻母相同的情況之下,如果聲調不同,意思也會改變。就像剛剛舉的例子,ㄅㄚ、ㄅㄚˊ、ㄅㄚˇ、ㄅㄚˋ,它就是聲調不同。在全世界的語言當中,只有漢語和泰語是走單音節和音調辨義的路。方師鐸先生特別談到,全世界的人類當中,只有漢字是單音節、單個字形、有聲調、非拼音的表義文字。這是漢字特有的一種特性。

  方先生強調漢字的這種靈活情況,他是用了一個比喻,就像建築當中用的紅磚一樣,紅磚能夠把它堆砌起來,在各種建築當中都非常的適用,就是因為它的尺寸是固定的,而且它的體積小,搬運也非常容易。這是用比喻。漢字的情形也是一樣,我們看漢字,它外形總是非常整齊,大小都是差不多的,而且它一個字形就念一個音,它是一對一的關係。

  做為單音節,表意而不表音的漢字,它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方先生談到漢字有兩個特別的優點,是拼音文字所沒有辦法達到的。其實方先生談到的問題,跟許多西方的漢學家和學者所談的是一樣的。就是漢字具有兩個非常大的優點,一個是它具有靈活性,再來,它是具有超時空性,超越時空。超越時空就說明漢字本身不受時間跟空間的影響,是無遠弗屆,也是無往不利的,不同地區的人,雖然家鄉的方言不同,他沒有辦法用語言溝通,可是他可以寫下漢字,用筆來溝通,就一點障礙都沒有。

  這就跟湯恩比博士舉的例子是一樣的,英國的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他也曾經說過,如果孔老夫子復活了,和我們當今時代的一位中國領導人見面,雖然孔子講的話和現代人講的話彼此都聽不懂,但是他們卻可以用寫字來進行交流,寫下來漢字就可以進行交流。而像我們中國人,讀一二千年前的詩詞,也是一點都不費力的。譬如漢高祖劉邦,他寫過「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還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千百年後現代人讀起來還是朗朗上口,一點都不費力。所以漢字不但具有靈活性,而且它具有一種超越時空的特性。

  中國境內的方言種類非常多,可以說是成百上千,甚至於沒有兩個地方的聲調是完全相同的,方先生有特別談到。我們現在在《三字經》當中學到「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協」,平上去入四聲,這是從古到今聲調的大類。我們中國幅員這麼遼闊,這麼多的方言,其實沒有一個地方的方言是剛剛好分成這四大類的。

  在民國時期,學生所學到的國語注音符號,是包括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聲調,但是卻沒有入聲。入聲剛剛說過,在元朝已經入派四聲。但是我們如果看一些方言,譬如廣東、福建有一些方言裡面就包括了入聲。

  以前我們在求學時代,專業課裡面就有聲韻學,聲韻學還上了兩個學期。教我們聲韻學的老師是張渭毅教授,是北京大學的一位比較年輕的教授。後來我遇到聶振弢教授的時候,他還跟張渭毅老師是很熟的。張教授在教我們聲韻學的時候,他就特別強調,如果學生有懂方言的,譬如廣東話也好、閩南話也好,學聲韻學就佔了很多優勢,因為有一些入聲的音,還有一些古音,都是在方言當中體現出來。有的時候有一些字,他就會讓我們在課堂當中讀給他聽,用閩南話讀給他聽,用廣東話讀給他聽。有些入聲字在方言當中存在,但是它的數目是不相同的。

  我們看到方言的複雜性,包括入聲,方先生談到,上海話入聲只有一個,客家話的入聲分成陰陽兩類,而廣州話入聲分成三類,廣州話裡面光是聲調就有九類,方言這麼複雜。在最初古聖先賢發明漢字的時候,他如果不做出這樣的選擇和決定,倉頡造字對於我們文化的保存和傳揚的功勞非常之大,如果當時不用漢字,而是用像歐洲的拼音文字,經過歷史的演變造成的結果會是非常複雜的,就會產生幾百種、上千種的拼音文字。中國這麼大,方言這麼多,時間一久,這些語文文字彼此之間就沒有辦法進行溝通了,因為它一直在變化。

  所以如果中國不是用漢字,而是用拼音文字,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到現在這幾千年留下來的《詩經》、《楚辭》、漢賦,我們也是很難看得懂的。所以漢字文言文確實是中國老祖先非常了不起的發明,它承載了文化,它做為智慧文化的載體,讓我們祖先幾千年前的智慧,到現在後世的子孫還能看得懂,這要歸功於漢字文言文的這種特性、重要性。

  四聲和聲調是兩回事,聲調是在各地的方言實際存在的語音,可以用錄音把它錄下來,或者用聲韻學的方法把它記下來,它是非常的複雜,也非常的多樣化。我們說南腔北調,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這是真實存在的狀況,就是聲調在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性是非常大的。

  中國從古到今傳下來的四聲,就是平上去入,我們現在學習的《三字經》經文,「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協」,這是四聲。這四大類的字音,雖然各地方言的腔調不同,但是都有這四類字音的存在。也就是說,中國各地的言語雖然很複雜,但是在同一種方言當中,凡是讀平聲它永遠是讀平聲,凡是讀上聲的字它永遠讀上聲,雖然有時候會有小幅度的變動,在同一大類當中,但是在較大的類別當中它變動是不大的。這就牽扯到平仄的概念,把平上去入一分為二,就併合成為平仄這兩大部分。在唐朝的時候,唐詩是非常有名的,當時的文人他們追求聲律,所以在吟誦詩文的過程中,他發現了平仄。這和方言的讀音無關,而且也不會破壞四聲平上去入的界限。

  我們來看什麼是平聲。平仄當中的平,平聲就相當於現在所說的陰平聲(也就是一聲)和陽平聲(也就是二聲),這是平。什麼是仄聲?仄聲就相當於今天的上聲和去聲,也就是第三聲和第四聲。用剛剛的例子來說,把是三聲,三聲就是上聲,把是屬於仄聲;爸爸的爸,這是去聲,也就是四聲,爸就是屬於仄聲。

  今天普通話、國語,把聲調分成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大類,這是根據北平地區的方言而言的,其他地方的聲調跟北平話是不同的,甚至於在中國這麼大的範圍當中,沒有兩個地方的聲調是完全相同。方言會產生差異,跟聲調不同是有關係的。

  中國字音分為四大類,歷史是滿悠久的,大概是從先秦以來就是這樣。經歷這麼長的時間,中國的方言又很複雜,所以在長期使用的過程當中,有的方言字類又發生了一些變化,這是難免的。語音是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生演變的。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就發現字音或者是有一些詞語、習慣的用詞都會發生變化,這些都是很難免的。

  方師鐸先生指出最為顯著的例子就是現在普通話、國語,把古時候的入聲字分別歸進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當中。這個我們在之前有談到,在元朝就已經有這個狀況,就是入派四聲、入派三聲。這樣就使得平仄的界限產生了一些混亂,所以用國語讀唐詩,反而還不如用廣東話、閩南話或者是上海話來讀唐詩比較合律。這是在吟詩的過程當中,它就牽涉到聲調的問題。反而我們學聲韻學,如果大家小時候有學過一種、兩種方言,對於學聲韻學是會有很大幫助的。

  這一段就是方師鐸先生他老人家所講述的,我們需要有一個基本的概念,聲調、四聲和平仄,將來我們學《笠翁對韻》還會用得到。從這一段文裡面我們也體會到,瑞典高本漢先生所說的:「漢字不可改,文言不可廢,經書必須讀。」做為中華民族後世的子孫看到這個話,是出自一位外國的漢學家之口,我們內心是非常感慨的。所以真正的把漢字文言文學好,是做為中國人、做為中華民族的後世子孫責無旁貸的責任,我們有責任把文化從我們的身上繼承下來,把它發揚光大。

  這句經文就學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

  『高曾祖』是代表了三代,也就是高祖、曾祖,還有祖父。『父而身』,接著是父親,再來是自己本身。『身而子,子而孫』,往下是兒子、孫子、曾孫、玄孫,一共是九代的親族,這是稱為九族。

  下一句經文:

  【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自子孫,至玄曾』,這是包含自身以上的上四代以及下四代。這是我們直系的血親,跟我們的關係非常的密切,這是九族人倫,是家族當中長幼尊卑基本的倫常關係。

  這一節所講述的就是人倫。古人非常重視倫理的關係,重視祭祀。在祭祀的過程當中,一代一代的先祖按照順序來講,分別就是高祖父,從高祖父開始算起,這是九族九世: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己身(我們自己)、兒子、孫子、曾孫子、玄孫,這樣加起來一共就是九世。

  高祖,高就是最上的意思,高祖是祖父的祖父,祖父之祖。凡是高祖所生以下,都是屬於同族,也就是五服以內的親屬。五服我們後面會學到,「斬齊衰,大小功,至緦麻,五服終」。五服之內的親屬都是同族,是很親密的關係。這是高祖。

  曾就是曾祖,「曾」是層疊而上的意思,他是父親的祖父,父親之祖。而祖父又稱為大父、王父,他是父親之父,就是父親的父親,是這個意思,這個是祖父。

  做為子女,在稱呼當中,我們要是學過《常禮舉要》,就包括稱謂的部分,在一個家族當中應該如何稱別人,如何稱我們的長輩和晚輩,如何自稱,向別人介紹的時候,要如何稱自己家的長輩還有晚輩,這在古人的稱謂當中是很有講究的。也是體現了一個家族人倫的秩序,所以稱呼是很重要的,我們有必要學習得清楚明白。

  像為人子女,他向別人稱呼自己父親,古人絕對不能稱自己父母的名字,不像現代人這麼隨便,古人稱呼是很講究的,特別是對於長輩。在家對於父母、祖父母,出了家庭之後,到了朝廷上是對於君主,稱呼是很講究的,不能隨便稱,特別是不能指名道姓。我們現在在稱謂上比較混亂,但古人按照禮稱呼是很嚴謹的。譬如做為子女,向別人稱呼自己的父親,絕對不能直接講名字,也不是直接說父親,而是稱家君、家嚴。我們常常聽到稱呼家嚴、家慈,家嚴就是向別人說自己的父親,家慈則是指的母親。如果父親過世了,就稱為考,有個詞叫如喪考妣,考就是指父親過世,如喪考妣。

  下一個是身,身就是指自身、我們自己,我們自己也是一代,九世當中的一世。由身而及子,由子而及孫。孫就是系的意思,他統系相傳,非常的有秩序,井然有序,統系相傳,這是緒而不絕的意思,有緒而不絕。孫的子稱為曾孫,就是孫子的兒子叫做曾孫,曾孫的兒子叫做玄孫。從高祖一直到玄孫,這就是九世,九世所出的親眷,就是九族。

  中國人對於家庭當中的倫理關係是非常重視的,特別是在祭拜祖先的時候,譬如祖先的牌位,你要怎麼安置,古時候君王祭祖,也是左昭右穆這些祭禮,祖先排放的位置都是很重視的。

  像前幾天我們觀看了師父上人家族的父母和祖父母墓地的照片,包括最早遷居到廬江,在明朝的時候,徐氏家族遷居到廬江,最早第一代是貴三公,貴三公從明朝到現在已經經歷了數百年,後世的子孫還是要把祖先安置好,建造了非常莊嚴的墓園。中國人非常重視孝道,報本反始,一代一代的祖先都要把他安置好,而且要按時的來祭祀、來祭祖。

  九族就是從高祖一直到玄孫這九世,這當中所出的家親眷屬就是九族。如果一個家族有家譜,就看得更加的清楚了。之前我們有把《潛川徐氏宗譜》曾經非常仔細的從頭到尾學習過一遍,發現家譜真的是非常有價值。像《潛川徐氏宗譜》,師父上人這一脈的徐家,在當地是稱作荒田徐,荒是開荒的荒,田是田地的田,荒田徐。在這套珍貴的家譜當中,我們就看到它前面有朱熹的序文,此外還有皇帝的詔書,另外還有一代一代的祖先,祖先要是追溯起來也有幾千年前了,從三皇五帝的時代開始就有記載、就有記錄。然後一代一代的祖先,有德行、有學問、有名望的這些人,他們的事蹟也都會刊載在家譜裡面。此外每個家都有家規家訓,這些家規家訓也都非常清晰的記載在家譜當中。

  再來就是一代一代的子孫按照他的輩分來記錄,都會記到家譜裡面,包括他的生辰八字,什麼時候出生的,以及他過世的時間、時辰也都會記在家譜當中,所以一代一代就看得很清楚。當這個家庭有特別重視論字排輩,所謂論字排輩就是不同的輩分的人,他在起名字的時候,祖先就已經安排好了,名字的第二個字,同一輩的人用的是同樣的字。我們說論字排輩,古人在這個部分是非常重視的。

  像孔子,孔子的後代,如果把他算起來,應該超過上百萬人,他們都有輩分的。因為中國人重視倫理關係,像孔家這個輩分是皇帝或者政府頒賜給他的,有一些輩分是祖先留下來的,這在家譜當中也會記載。

  譬如在一八三九年,皇帝就賜給孔氏後代「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所以孔家,譬如七十六代是令字輩,到七十七代是德字輩,孔德成先生他就是德字輩,他是孔老夫子第七十七代的兒孫。七十八代是維字輩,七十九代是垂字輩,八十代是佑字輩。按照這樣的論字排行這種排序方法,長幼有序,整個家族就能把高低的輩分排得非常清楚,這在家譜裡面也是能看得很清楚的。

  無論他的年齡是高還是低,我們常常講是論輩不論歲,要在家族裡面看他的輩分,而不是他的年齡大小,有的孩子可能年齡很小,可是輩分卻很高,一出生下面有好幾代人要叫她姑姑,或者叫他叔叔之類的,在傳統的大家庭裡面都有這種現象存在。

  家譜裡面除了通過按字排輩,可以看出一代一代子孫的輩分之外,再來,譬如安葬的時候是葬在什麼樣的墓園當中,墓地的規制在家譜裡面也是記載得特別的清楚。這也是中國人特有的文化,不但是一個國家的歷史,我們中國人很重視歷史,不像有的民族跟文化對歷史不是特別重視,中國人是很重視的。所以從古到今中國有非常完整的歷史,包括斷代史和通史,斷代史包括二十四史,通史是像《資治通鑑》,完整的保存中國的歷史,而且連家族的歷史也都完整的記載在各種家譜當中,這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資產。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這個部分還沒有講完,下節課我們接著來學習這句經文。今天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