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第13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三字經》,我們從第三十七頁的第二行開始看起。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這句經文談到六種動物,『六畜』,包括馬、牛、羊、雞、狗和豬,這六種動物是我們人類所畜養的,各自有牠們的作用和貢獻。
『馬牛羊,雞犬豕』指的是「六畜」,這裡的「豕」就是豬的意思,六種牲畜是人類所飼養的。在《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當中記載:「為六畜、五牲、三犧,以奉五味。」西晉的學者杜預有一部非常有名的註解,《春秋左氏經傳集解》,他解釋六畜就是:「馬、牛、羊、雞、犬、豕」,就是這句《三字經》經文所指的六畜。鄭康成,也就是鄭玄,他在《周禮》的註解也解釋說:「六畜,六牲也。始養之曰畜」,當人們還在飼養牠的時候,這些動物通稱為畜,「將用之曰牲」,有一些動物在祭祖的時候是用來做祭品的。譬如古代的帝王祭天,舉行祭祀儀式,有一些祭品就包括了動物在內。
在《左傳》當中說六畜、五牲、三犧,「五牲」有兩種說法,因緣生老師特別指出來,其中的一種是指「牛、羊、豕、犬、雞」,也就是牛、羊、豬、犬、雞,這是五牲。當然,還有其他不同的說法。同樣的,在《左傳》所說的「三犧」也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指的「雁、鶩、雉」,另外一個說法是「牛、羊、豕」,就是牛、羊、豬,這是三犧。到了清代,在清朝,考據學是比較盛行的,王引之在《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下」裡面,對於這個名詞就進行了考證,他說五牲是「牛、羊、豕、犬、雞」,就是牛、羊、豬、狗、雞;而「三犧」是「牛、羊、豕」,是牛、羊跟豬。
從以上古人的註解當中,就可以看出,無論是《左傳》說的「五牲」,還是這裡面說的「三犧」,它都是在「六畜」的基礎上進行減損的,也就是在馬、牛、羊、雞、犬、豕(馬、牛、羊、雞、狗、豬)基礎上有所不同,而實際上也是大同小異的。動物六畜,和我們人類的生產、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特別是在古時候,在祭祀的時候,動物做為供品,牠們也是起的很重要的作用。長久以來,動物跟我們人類一樣,並存於天地之間,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也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好朋友、好夥伴。所以在歷史上,關於人和動物之間感人至深的故事也是流傳至今,讓我們聽到、看到了之後都感覺到特別的感動。
在「祭全球先祖歌」也有提到關於動物的歌詞,其中有一句說道:「神功聖化兮澤及禽獸,犬曾濕草兮馬能垂韁」。這個故事是記載在古時候的典籍當中,是講人和動物之間感人的故事。「神功聖化兮澤及禽獸,犬曾濕草兮馬能垂韁」,從古到今,中國人都是用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教育來教化普天之下的老百姓,這種聖賢的教化,不僅僅是把人教好了,甚至於連許多動物都是有情有義的。
在這裡就舉出一個例子,「楊生之犬」,這個故事是記載在《搜神後記》。它發生在晉朝,是晉朝陶潛把「犬曾濕草」的故事記載在《搜神後記》。晉朝的太和年間,有一個人叫楊生,他是廣陵人。楊生養了一隻狗,他對這隻狗特別的喜愛,每天他生活當中,無論走到哪裡,這隻狗都會跟隨著牠的主人形影不離。有一次楊生喝酒喝醉了,他喝醉了之後行走在一個大草澤當中(草澤就是低窪的水草地),走著走著他就醉倒了,躺在地上沒有辦法起來。當時剛好是冬天,冬天在草澤當中野火非常的旺盛,草澤當中的野火就燒起來了,剛好又遇到冬天颳大風,把火就愈吹愈大。楊生因為醉倒了,躺在草地上,根本都感覺不到身邊有危險存在。這時候他身邊的這隻狗非常的著急,牠就在那裡又叫又跳,希望把主人喚醒。可是楊生因為喝得太多了,當時醉倒在地上,任憑這隻狗怎麼叫,他都醒不過來。於是在很緊急的情況之下,這隻忠誠的老狗就想到了一個辦法,牠往水裡面鑽,然後把全身都沾滿了水,再跑到牠主人的身邊,把這些水灑在主人身邊的草地上。就這樣來來回回的,一直在水塘和草地當中來回的走,把牠的主人楊生周圍的草全部都沾濕了。後來火燒到主人的身邊,因為有水擋住的關係,就沒有被燒到。等到牠主人醉醒過來之後,才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情。這隻忠誠的狗救了自己的主人一命。這就是犬曾濕草故事的來源,這是發生在晉朝,是由陶潛把它記在《搜神後記》裡面。
還有一次,楊生因為在夜晚行走,不小心就掉到了一個空井當中。狗就通宵的在那裡哀嚎、嚎叫。後來有人經過,就覺得狗的叫聲很奇怪,為什麼牠一直向著空井裡面在不停的叫?於是他很好奇,就跟著來到井邊,才發現原來狗的主人掉到井裡去了。楊生在井裡就對路人說:「您要是能把我救出來,我就會給你很豐厚的報酬來感謝你。」這個路人也很特別,他不想要什麼金銀財寶的報酬,只跟他說:「你要是能把你的這隻狗送給我,我就把你救出來。」楊生就不同意,為什麼?因為他跟這隻狗的感情特別好,而且這隻狗曾經救過他的命,是他的救命義犬,所以他不肯以這個為報酬來送給路人。路人也很強勢,他說:「你要不答應我的條件,我就不把你救出來。」後來狗很著急,牠就伸著脖子往井裡面看,就一直看著牠的主人。主人跟狗也是心靈相通,知道這隻狗牠心裡在想什麼,於是只好勉為其難的答應了,說:「你要把我救出來,我就把這隻狗送給你。」於是路人就把楊生從井裡想辦法救出來了。後來他非常高興,綁著這隻狗就帶回家去了。走在路上,這隻狗就時時的張望,好像在認路一樣,牠就把路給記住了。過了五天之後,楊生的這隻狗就在半夜裡偷偷的離開了路人的家,回到了楊生的身邊。
我們在歷史上也看過很多義犬的故事,很多狗都是特別忠於牠的主人,雖然牠是墮在畜生身,可是在古時候,因為民風很純樸,人心也非常的厚道,像這種社會風氣也影響到了動物的性情。這是我們親眼所見,我記得有一年到徐醒民老師家去拜訪,大概有十幾二十年前,我們到徐老師家,印象特別深的就是看到他家裡的小孫女,還有養的一條狗。因為是第一次去老師家,一見到這條狗,心裡就特別的歡喜,為什麼?這書香門第養出來的狗,氣質就跟別家的狗特別不一樣,一看就是彬彬有禮,溫文爾雅,很有教養的樣子。老百姓也常說狗隨主人,一點都不假。主人他的個性、氣質各個方面,狗長期生活在這個環境當中,牠也受到了薰染。許多狗的性格都跟主人非常相像,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像這些動物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下一句「馬能垂韁」,是「祭全球先祖歌」當中的歌詞。馬能垂韁也是一個歷史故事,記載在南朝宋劉敬叔,他有一本書叫《異苑》,講的是苻堅的故事。苻堅是甘肅人,他曾經打敗了前燕,收復了前涼,他是五胡當中最強盛的國家的領導人。後來他在攻打晉朝的時候,跟謝玄曾經在淝水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淝水之戰,謝玄把苻堅打敗了。
苻堅有一次在戰爭當中被慕容衝襲擊,敵人在後面追,苻堅就在前面跑。他騎著一匹馬,這匹馬叫做騧馬,牠是黃色的,是黃馬,可是牠的嘴是黑色的,黑嘴的黃馬,叫做騧馬。他騎著騎著,後面都是敵人在追他,是非常危險的情況之下,他一下子就掉到了山間的水溝裡。這個時候非常緊急,後面的追兵幾乎就要趕上來、追上來了,苻堅也沒辦法,因為一下掉到深溝大水當中,他想跑出來還跑不出來。就在這個很緊急的情況之下,他騎的這匹黑嘴的黃馬,就是這匹騧馬,牠就在那裡急得到處徘徊,在想辦法,就在他掉下去的山溝裡,一直的徘徊,走來走去的。然後牠就把身上的鞍,我們知道馬鞍,馬的身上都有鞍,牠就把鞍垂下來,要讓苻堅抓住。但因為溝很深,水也很急,苻堅當時就沒有辦法抓住馬鞍。這匹馬確實是忠心耿耿,牠一心一意的就想要把主人救出來,把他救出危難之中,於是馬就跪下來,這個馬鞍讓苻堅用手就能抓得住,騎到馬上,才得以脫離危險。後來這匹騧馬就帶著牠的主人逃到了廬江這一帶。這是馬能垂韁的故事。
連禽獸都是這麼有情有義,牠都知道知恩報恩,主人照顧牠、養牠,主人遇到危難,動物都知道要報答主人的恩德。連動物都能做到這一點,而我們人呢?因緣生老師在這裡有一句感嘆,他說:「嘆今天下兮蔑倫悖理,人不如物兮可不慚惶。」連聖賢教育的教化之功都能澤及到禽獸,像禽獸、動物,牠都有情有義,能忠於自己的主人,做出忠義的榜樣。我們想想看人類呢?如果人類背棄了應有的倫理和道德,和這些小動物比起來,我們豈不是連動物都比不上嗎?
正是因為如此,當我們有機緣遇到聖賢道德的教化,它確實是一盞長夜明燈,老師在這裡說道:「長夜明燈兮苦海慈航」,像一盞智慧的明燈一樣,引領著我們走出黑暗的夜晚,這是聖賢教育的教化之功。我們生為人,「三才者,天地人」,我們做為天地當中最為尊貴的人類,人又是代表天地之心,我們當然更有責任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聖賢的教化,在自己的身上落實,並且把它發揚光大,這是人類應該要做的事情。
關於動物的故事還有很多,我們之前常常唱的一首歌「跪羊圖」,也是體現出了,連小羊都知道跪乳,慈烏都知道反哺,動物都有一顆純淨純孝的心,我們人是不是也應該要反省自己,有沒有真正做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有沒有做到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人類需要反省的。
這句經文強調六畜,「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畜就是家裡所養的動物,這是人所飼養的。人類之所以會飼養牠們,是因為牠們對於人類有許多貢獻。其實來到這個世界的一草一木、每一隻動物,都是帶著牠的使命而來,我們千萬不要小看牠。譬如一棵小草,這棵小草雖然非常的卑微,但是這棵小草來到世間也有它的作用、有它的使命,這個使命是希望平衡大自然的大氣,有著這麼高尚的使命。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動物和植物。
譬如說「馬」,馬牠有許多美好的品德,譬如說牠能背著很重的貨物,或者是背著人,走很遠很遠的路。因為在古時候人們沒有汽車、火車這一類的交通工具,很多人出門都是坐著馬車,或者直接騎在馬上。譬如像蒙古這些北方的地區,有的人要出門都是騎馬來代步。
以前我們在北方生活,也看到有許多的工作都是由馬來代勞的,譬如拉貨物有馬車,我們小時候在路上都還能見得到。一匹好馬牠可以日行千里,甚至於在古時候,要快速的傳遞消息,也需要靠馬來傳遞。而在佛門當中更有「白馬馱經」的典故,後來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座佛家的寺廟就叫「白馬寺」,這都是為了紀念白馬馱經的恩德,可見得中國人具有知恩報恩的傳統美德、優良傳統。
像「牛」,牛雖然不像馬可以跑得這麼快,但是牠在農業的生產過程當中,特別是在過去的時代,都是靠牛來耕田、耕作的。所以中國人的傳統都不忍心吃牛肉,因為牛的一生對於人類的貢獻非常的大,而且在從事農業生產的過程當中,人和耕牛之間的感情也特別的深厚。所以老一輩的人都有這樣的說法,我們不要吃牛肉,體現出中國人的厚道。
再來「羊」,剛剛說到,小羊有跪乳之恩。像這些小動物,牠們的一舉一動也都值得我們效法和學習。牠是念母親之恩,提醒人類也要孝順自己的父母。
「雞」,「犬守夜,雞司晨」,雞能夠司晨報曉。在古時候,沒有鬧鐘、沒有手錶的時代,早上都是要聽雞叫,人們就知道已經到了早晨,應該要起床了。這是「雞司晨」。
「犬守夜」,犬能幫助人類守夜,特別是在農村的生活,幾乎家家都要養一隻看門的狗。到了晚上,這些狗要是聽到有什麼動靜,牠就會起來叫,讓主人警覺到半夜裡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所以狗牠是可以幫人類守夜的,而且狗非常的忠心,特別是對於主人都是忠心耿耿的。
在古時候,有一位大學問家陸機。陸機家裡就養了一隻狗叫黃耳,這隻狗會幫主人帶書。因為主人是一個讀書人,狗就當了小書僮,幫陸機帶書。像剛剛說到的楊生的故事也是很感人,這隻狗非常的忠誠,主人走到哪裡,牠就跟到哪裡,就像主人的小侍衛一樣。當看到主人喝醉,醉倒在草野當中,剛好冬天的野火就要燒到牠主人的身上。這隻狗就跳到水裡,沾了一身的水,把主人周圍的草全部沾濕了,最後主人就沒有被火給燒傷。你看狗多麼忠誠,在緊急的狀況之下,牠還能想出辦法來救主人的命。
從這些故事當中可以看出,動物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所以要善待動物、善待植物、善待大自然,也善待我們生活的地球母親,希望它生生不息,不要受到任何人的破壞,在千秋萬代依然保持著大自然美好的景觀,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也都能幸福快樂的生活在地球上,而沒有遭遇到災難的痛苦。
下面是「豕」,豕是豬。豬對於我們人類也是有很多的貢獻,不要一想到豬,就覺得都是負面的形象。
這六畜,就是六種動物,都有牠各自的功用,各有專司。人們飼養牠,牠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就起著不同的作用,而且對我們人類也是有很多功勞和貢獻的。因此,一定要愛護動物,要跟動物做好朋友,不要去傷害牠們。
好,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請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一句: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
這談到了『七情』。「七情」包括哪些方面?喜、怒、哀、懼、愛、惡、欲。「喜」是喜悅快樂,「怒」則是憤怒生氣的意思,「哀」是哀傷,「懼」是害怕與恐懼。『愛惡欲』,「愛」是愛戀眷顧,「惡」則是厭惡憎恨,「欲」是貪求多欲。七情就是這七種情緒,都是人人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容易引發的情緒。
因緣生老師談到《白虎通》和《荀子》都有講到,人是有六情的。《白虎通.情性》篇當中說:「六情者何謂也?」六情都包括哪方面?哪六情?是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六情跟七情比起來,六情是指喜怒哀樂愛惡,七情當中還有欲;此外,六情說的是樂,喜怒哀樂,七情說的是喜怒哀懼,稍微有點不同。《荀子.正名》篇當中說,情包括什麼?包括「性之好、惡、喜、怒、哀、樂」,這是情。「好」和「愛」,它的意思是相同的。《荀子》說的「情」,我們也可以把它說成是,喜、怒、哀、樂、愛、惡,因為好和愛意思是相同。《禮記.禮運》篇當中說,什麼是人情?「何為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多了一個欲,統稱為七情。《三字經》當中說:『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這裡所談到的「七情」和《禮記.禮運》當中說的是相同的。
情是從何而來?有道是「即心無物謂之性」。「即心無物」我們可以體會,就是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這是性。「人之初,性本善」,「性」就是性德。我們本有的真心本性、本有的性德是本來無一物的,沒有這些妄想、分別和執著,這是性,這也是人人本來具有的。情是什麼?「即心有物謂之情」,當我們的心裡面有了妄想、分別、執著存在,情就生發出來了。「七情具」,「具」就是具備的意思。聖賢人的教化沒有別的,也就是如何降伏內心的煩惱,把情能夠控制住,把它轉化、化解,不是用情起作用,而是讓我們的真心本性起作用。因為真心本性當中具足萬善、萬德、萬能,所以要讓我們的性德起作用,而不是讓五欲七情起作用,這就是聖賢教化之功了。
在《禮記.禮運》篇當中說過:「聖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在儒家當中,是用禮來對治我們的七情五欲,並且能勤修十義、講信修睦,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能落實,並且在人與人的相處當中,彼此之間都能禮讓、忍讓、謙讓,而不是相互的爭奪。在社會當中,老百姓七情五欲的方面就不起作用,而是把它轉化,通過聖賢教育的教化之功,讓他們本性本善的部分現前,這就是教育所起的作用。七情五欲,儒釋道聖賢的教誨,包括經典當中都常常談到這個問題。像佛法說的「五欲」,這是五種欲望,包括財、色、名、食、睡,這是五欲。七情五欲「七情」就是這裡說的「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這是指的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欲」可以解釋為財色名食睡五欲。
從佛法的角度來說,是眾生無始劫以來能緣的心,能緣的心是因;外面的環境是屬於境界,境界就包括了財、色、名、食、睡五種,這是緣。我們起心動念,若是緣五欲七情,這個因緣就會起念造惡。
惡有大小輕重的不同,所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因果的道理。當我們起惡念、造惡業就會墮惡道,在惡道當中受苦也有輕重差別的不同。惡業裡面,在佛法裡面講最嚴重的就是五逆十惡。如果造作這些惡業,感召來的就是苦報,在現前要受到很多苦,將來還要到惡道去受報。在今天的社會就看到,這種惡念、惡行的現象是非常的普遍。也就是說,當人們忘失了倫理道德,包括因果等等的聖賢教育,善的部分它不起作用,自然惡的七情五欲,這些惡心、惡念、惡行就會生發出來。這也就是為什麼從古到今中國的古聖先賢會這麼重視教育的原因。在中國維繫了幾千年的傳統,包括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些教育都是讓社會安定,讓國家真正的長治久安,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一旦我們捨棄了倫理道德,捨棄了因果,捨棄了聖賢教育,社會就會發生許多的亂象。我們在這個問題上要有高度的警覺心,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了解這個道理之後,要把自己的惡心、惡念降伏,把七情五欲降伏,不要讓它起現行,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些聖賢的教育都讓它現行,這是教育的一個目的。
關於七情,在這裡稍微再跟大家多說一點。「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喜、怒、哀、懼、愛、惡、欲這七種情緒是每個人都具有的,所謂與生俱來,不是後天人們教出來的,是他生來就帶有這個習氣。當他遇到好的緣,習氣就不會增長,能夠調伏;如果遇到不好的緣,習氣就會比較重。
我們先來看「喜」,喜是歡喜的意思。喜,不能產生執著,要用對地方,譬如我們歡喜讀聖賢書,歡喜親近善知識,歡喜幫助別人,這是有益的地方。如果這個喜能用來盡心盡力的為別人,就不會產生執著;可是如果他是為自己,就容易產生執著。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存心,譬如我們喜歡幫助別人,助人為快樂之本,這個喜就和我們的性德相應,是由內而外的歡喜。
再來看「怒」,怒是憤怒,一個人喜歡發脾氣,瞋恨心很重,脾氣不好。古人講「學問深時意氣平」,如果一個人有真實的學問,他一定是心平氣和,不會心浮氣躁的,不會動不動就發脾氣。如果他經常發脾氣,那麼他學問即使學得再多,也不是真實的學問。
在《朱子治家格言》中就曾經說過:「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兩個人之間在交往的過程當中,譬如有一些爭吵、有一些摩擦,這個時候我們不要一味的指責對方,而是要想到有可能我自己也有錯。能從這個角度來想,不會處處指責別人的不是,慢慢的就可以把衝突化解。包括在《朱子治家格言》當中也特別提醒我們,有的時候聽到別人的一些話,「輕聽發言」,這個話傳過來,我們一定要理智的判斷它,有可能他是來挑撥離間的,這個時候要「忍耐三思」,不要一聽馬上脾氣就上來了,怒氣就上來了,這樣很多事情就不能理智的去判斷和處理。
下一個是「哀」,哀是哀傷的意思,都是非常負面的情緒,當人們遇到了一些痛苦的事情,特別是親人的生離死別,都會讓人的內心產生哀傷。這種情緒也是比較負面的,我們都要學會去轉化、化解。
再來是「懼」,懼就是恐懼。在《論語.顏淵》篇當中,司馬牛曾經請教,一個人應該如何做君子?孔老夫子回答說,「不憂不懼」。當我們能克服自己的恐懼,這也是往君子的路上又前進了一步。不憂不懼,當我們能在生活當中真正的履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德行,一個人的身上就充滿了浩然正氣,他就比較不容易憂愁而恐懼。再來,當一個人如果能夠拓寬他的心量,什麼事情時時處處不要想著自己這個小我、想著自己這個小家,而是放開心胸,拓寬心量,時時處處為別人,為大的格局著想,他也就比較容易克服自己的憂愁和恐懼。
你看范仲淹先生的心胸,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憂的是國家、百姓,而不是自己的利害得失。所以我們都要效法古聖先賢的心胸、他們的器量,把人生的格局擴開,不要沉迷於自己的喜怒哀樂,而是時時處處想問題、看事情,我們的格局、心胸都能夠寬闊、遠大,這樣就能遠離自身的負面情緒。
「愛」,愛是貪愛的意思,許多事情想要據為己有,想要控制佔有,這在貪愛當中就會起惡念、造惡業,會帶來許許多多的負面影響。所以愛惡欲也都是很不好的習氣,我們都要慢慢的把它化解、克服。
「惡」是憎恨的意思,嫌棄。我們學過《弟子規》,「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有了這樣的愛心,自然就能夠把一切的人看作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用平等恭敬而慈悲的心來對治厭惡、嫌棄的念頭。
下面是「欲」,欲是欲念的意思,心裡常常會思慕,放不下這個人、這些事,這都是屬於欲。
「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所謂知足常樂。我們要讓正念、正行、正能量現行,而不要讓七情五欲負面的念頭、負面的言語和行為現行,這都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要鍛鍊的、要培養的修身功夫。
師父上人也特別提醒我們,師父上人在講課的時候常常會說到,要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能夠看破世間,同時我們要把心量拓寬,一切都是為了一切眾生,為人民服務。我們從小要立定志向,任何事情都是為他人著想、為眾生著想,要把自己的私心、私欲、私情放下,這是師父上人常常提醒我們的。
這個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請接著看下面的這句:
【青赤黃。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識。】
這裡所談到的是五色,是五種正色,中國古代所定的五種顏色,屬於正色,包括青、赤、黃、黑、白,也就是青、紅、黃、黑、白。這五色是『目所識』,用我們的眼睛就能辨別的五種顏色,這是五色。「識」是識別、辨別的意思,五色是我們的眼目就可以識別的。
之前我們學習金木水火土五行,就曾經引用過鄭玄的註解和皇侃的《義疏》,來說明五方的正色還有間色。在鄭玄註解《史記》當中就說道:「五色者,五行也。」「五方正色」,在皇侃的《論語義疏》當中說,「青赤白黑黃」,就是這句經文說的『青赤黃,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識』,這是眼睛能夠識別的五種基本色彩。「青」一般指的是綠或藍,「赤」是紅色的意思,「黃」是黃色,「黑」是黑色,「白」是白色。這五種顏色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是相應的。之前我們在「五行相生相剋圖」裡面看到,金木水火土不同的顏色,木就是青色,水是黑,金是白,土是黃,火是赤。這五種顏色,五色和五行(金木水火土)是相應的,它也跟我們的五臟六腑心肝脾肺腎相應。所以五行、五色,還有五臟,它們之間都有對應的關係。這是五方正色,青、赤、白、黑、黃。
還有五方間色,穎子嚴對於五方間色也做了一個解釋:「東方木」,五行當中的木是青色。「木剋土」,土是黃色,所以青加黃,是綠,綠是東方的間色;「南方火」,火是紅色,火剋金,金是白色,所以紅加上白就是紅,紅就是南方的間色;「西方金」,金的顏色是白,而金剋木,木的顏色是青,所以白加青就是碧,碧色是西方的間色;「北方水」,水是黑色,水剋火,火是紅色,黑加上紅就是紫,紫色是北方的間色;「中央土」,土是黃色,而土剋水,水是黑色,以黃加上黑,所以是緇黃,緇黃就是中央間色。緇黃是黃黑的顏色。
這是我們要了解的基本常識,在古書當中,以後我們有機會可以一門深入一部經典,在許多古書裡面,包括四書五經,都會看到許多名詞術語,現在通過學習《聖學根之根》的蒙學經典,把這些名詞術語搞清楚、搞明白,這對於我們真正學習漢字、文言文是很有幫助的。
在《尚書》當中,我們有找到一段經文,是舜王所說的話,這段經文裡面就有談到五色,也有談到六律、五聲八音這些概念。這段《尚書》的經文很值得我們來學習,同時它又是舜王所說的話,從這裡可以體會到古聖先王,他們平常所做的事情,以及他所施與普天之下老百姓的教化,確實是很有內涵。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段經文。
「帝曰」,「帝」就是舜帝,大舜,之前有學到「虞舜耕田」的故事。這段也有談到君和臣之間的關係。他說:「臣作朕股肱耳目」,朕是君王的自稱,股肱耳目比喻臣子是君王的得力助手。「予欲左右有民」,舜王在施政的過程當中,他很希望教化和引導老百姓,所以他讓身邊的大臣來幫助他、輔佐他完成教化的使命。他希望幫助老百姓都能得到很好的教化,也通過一些方法讓國家社會的秩序得到安定、有序的狀態。「富而教之,汝翼成我也」。
舜王說:「予欲觀古人之象」,舜王感到在現在治理天下的過程當中,要恢復古人的衣著服制這些禮儀。古聖先王是用道德仁義禮來治理天下的,當一個國家建立政權,國家安定下來的時候,一定要制禮作樂,這樣社會才能安定和諧。舜王很希望按照古人衣冠文物的制度,來制定相應的禮儀。「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這裡就有提到五色的概念。他用五采就是五種不同的色彩、不同的顏色,「彰施于五色作服」,五色就是這裡說的「青赤黃,及黑白」這五色,五種正色。用這五種正色,做出不同的圖案,在衣服當中就可以顯示出上下尊卑的等級。所以在古時候,具有不同的身分,他身上穿的衣服、他的用品,它都是有一定的規格,這是便於行禮。譬如見到一個人,通過他的衣冠文物,他的衣服、他所用的東西,就知道他的身分、長幼尊卑的位置。
下面說「天子服日月以下,諸侯自龍袞以下」等等,這都是在衣冠文物當中,制定一定的規範。所以舜王是根據古代君臣禮服的樣子,用五采繡出各種不同的圖案,來表示尊卑的等第。譬如在清朝看到這個衣服,在衣服上所繡的龍,所繡的各種動物,都是有尊卑次第的。譬如皇上用的服飾,下面的大臣是絕對不可以使用的。所以他長幼尊卑,君臣不同等級的衣冠文物,在古時候的社會當中,規定都是非常明確,也非常嚴格的。這是用五采繡出各種不同的圖案,表示尊卑的等第,這是衣服。再來舜王還注意到,衣服其實是代表禮,禮能夠分出上下尊卑,這是五倫五常的概念。
再來接著就是樂,禮樂的教化,是古聖先王非常重視的,所以他說:「予欲聞六律」。我們日後會學到音樂方面的概念,會學到八音,在《三字經》後面的經文有提到。舜王說「予欲聞六律」,六律就是古代樂音的標準名稱。在古時候樂律有十二,就是十二律,陰陽各六,日後我們對於音樂要有基本的概念。陽是律,陰是呂。六律包括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還有無射。
下面說到「五聲八音」,五聲就是宮、商、角、徵、羽五音。八音,八音後面會學到,《三字經》有一句經文「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可見五聲、八音、六律,在堯舜禹湯的時代就已經制定出來。五聲八音,五聲就是宮商角徵羽,八音是中國古時候對於樂器的統稱,就是《三字經》說的匏土革、木石金,加上絲和竹,這是八種不同材質所製的樂器。
通過五色所制定的服裝,以及通過六律、五聲、八音所制定的音樂,它要起到什麼作用?舜王就談道:「以出納五言」,通過禮和樂的教化來傳播,五言是指仁義禮智信五德之言,來傳播仁義禮智信。古聖先王多麼用心於教化,一個國家要安定和諧,一定要讓禮樂上軌道,禮樂的目的、作用,就是要把仁義禮智信五德之言,廣泛的傳播於普天之下。這確實是用心良苦,用禮樂的教化來教導天下的老百姓。
我們在這個時代,也常常看到有一些老師非常重視音樂的教化,譜寫出德音雅韻,師父上人有特別題寫過「德音雅韻」。德音雅韻就是音樂無論是歌詞還是歌曲,它都具有古人孔老夫子所強調的「思無邪」的標準,而且它的內容就是傳播仁義禮智信這種正能量。這是重視禮樂教化的作用,它對於社會的風俗導向淳厚,是起了重要的作用的。反過來,如果我們所傳播的都是靡靡之音,內容都不符合仁義禮智信,同樣的,社會風俗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古時候在舜王的時代,他就特別重視禮樂的教化,在禮的方面,衣冠文物,包括上下尊卑的等級,他就制定得很清楚。音樂方面更是重視,通過音樂的形式,它要傳播的是仁義禮智信的五德之言。要以六律和聲音,這是音樂的教化來出納仁義禮智信。
你看君臣之間的對話,他都是念念想著如何利益蒼生、利益百姓。舜王特別又談到,如果我所說的、所做的違背了這些原則,你們這些大臣就要及時的來糾正,不能當面順從,離開之後又在背地裡進行議論。這段是記載在《尚書》中的一段經文,和我們現在所學的這段經文有關的,就是五色,「青赤黃,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識」。舜王當時根據古代君臣禮服的樣式,他是用五采繡出各種不同的圖案,在衣服上就能看出人的身分他的尊卑,這是他制禮作樂的一個重要舉措。
通過這段文,我們也對古聖先王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日後在《三字經》的經文裡面也會學到三皇五帝的內容。大舜,「虞舜耕田」,他當年就是一位大孝子,在家庭當中經歷過種種艱難的考驗,父母親還有家人都想置之於死地,但是他從來沒有改變他的孝心、孝行。虞舜耕田,大家都很熟悉。他在家裡能孝順父母,當他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他自自然然能用孝順父母的心來對待天下的百姓。做為舜王,他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江逸子老師畫的舜王的像,非常的莊嚴,江老師也特別談到,舜王的孝行確實是讓人非常感動。
大舜因為他的至仁聖明受到堯帝禪讓,最後他成為了一代的帝王,國號叫「有虞」。他小時候經歷了家庭的磨鍊,就是父親、後母還有他的弟弟經常都要謀害他,但是他經歷這些艱難,依然克盡孝道,孝行連上天都受到了感動。他在歷山耕田的時候,連大象都來幫他耕田,小鳥也來替他耕種。堯帝聽到了他的孝行之後,覺得像這種大孝之人,請他來幫助治理國家一定是非常之好的。所以他就把兩個女兒,娥皇跟女英嫁給他,並且時時觀察,經過多年的觀察跟考驗,最後把大舜定為自己的繼承人。
在歷史上也記載,舜帝非常的孝順,到後來即使做了天子,他回去看望自己的父親依然是非常的恭敬,完全履行為人子的孝道。後來他在這個位置做了四十八年的皇帝,一直活到了一百一十歲,這是享高壽。在《史記》當中讚歎他說:「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虞舜這種高尚的品德,在他施政的過程當中,時時處處都是以老百姓為重。他的賢能、他的仁德到現在依然讓人非常的懷念,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千古典範。
關於舜王我們就講到這裡,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酸苦甘。及辛鹹。此五味。口所含。】
這是《三字經》下一句的經文,談到了五味。今天我們學到的經文,在《三字經》當中有許多都是跟數字有關,我們學了六穀、六畜,還學了七情、五色、五味,後面還有五臭、八音、四聲。這些基本的文化概念、文化常識,跟數字也都有關係,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酸苦甘,及辛鹹;此五味,口所含』,這是講到五味。這五種味道包括了酸、苦,甘是甜,還有辛,辛就是辣,以及鹹,這五種味道是「口所含」,這是我們的口舌所能品嘗出來的味道。我們都知道酸甜苦辣鹹,是屬於五味。而辛,辛並不是在任何時候都當作氣味來解釋,所以因緣生老師特別強調,這個地方的辛是辣的意思。
「此五味,口所含」,「含」本來是說放在嘴裡,不吞下去,我們說含在嘴裡,不嚥下去,但在這個地方它不是這樣解釋,這裡應該解釋成品嘗,這五種味道是可以用口品嘗得出來的。這就是「此五味,口所含」。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五種味道和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吃飯都是息息相關的。有的人喜歡吃酸的,有的人喜歡吃甜的,有的人口味比較重,愛吃鹹的。所以五味,酸甜苦辣鹹,和我們的生活關係是非常之大,也是我們很熟悉的概念。
在這裡引用《老子》的一句經句,因為老子有談到五色、五音、五味這個概念。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色就是剛剛學到的五種正色:青、赤、白、黑、黃。「五色令人目盲」,當我們貪戀五花八門的色彩,就很容易讓人的精氣神外散,從而讓視覺比較遲鈍。因此,儒釋道的聖人都是強調要清心寡欲。我們之前學到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都要淡薄一點。對於這些外在的,老子特別強調,外在的這些五色、五音,包括五味,都要用什麼樣的正確態度來對待它,在這句經文裡面我們就能得到啟發。
第一句是「五色令人目盲」,「貪淫好色,則傷精失明」。因此,對於欲望一定要淡薄,這也是道家思想非常強調的。所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個話我們都耳熟能詳,強調人一定要降低和減少自身的欲望。
再來,「五音令人耳聾」。好聽五音會有什麼結果?和氣去心。五音就是中國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五音令人耳聾」,當人們過度的追求音樂的刺激,心中就失去了平和中正之氣,他的聽覺就會遲鈍。
下面這一句:「五味令人口爽」,五味就是這句《三字經》經文當中所談到的「酸苦甘,及辛鹹,此五味,口所含」,這裡是泛指。很多人都很喜歡吃美食,對於食物的味道比較有貪戀跟執著。老子在這裡強調,一個人過分講求食物的美味,對於「酸苦甘,及辛鹹」這五味太過講求,會使人的味覺遲鈍。令人口爽,「爽」就是妄的意思。人對於五味,食物的美味太過貪求,則會令人口爽,就是口妄,使言失於道。
再來,「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形容一個人沉溺在聲色犬馬的享受當中,這個時候他的心神就會容易狂妄和暴躁。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所謂奇貨可居,有的人很喜歡去搜求一些稀有難得的貨品,譬如從很遙遠的國家運來名貴的寶石,名貴的服飾等等。這種行為就會讓他的貪心增長,而當貪心增長的時候,就會造成行為的偏差。所以老子在這裡特別強調一個人要降低自己的欲望,不能讓七情五欲做主,不能讓自己的人生沉迷在五色、五味、五音等等的外在享受當中。我們看到,道家的精神境界確實是非常的高。
同樣,佛家也是如此,師父上人常常提醒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釋迦牟尼佛的榜樣和精神。釋迦牟尼佛來到世間,他為的是什麼?他為的是為一切眾生服務,而且是全心全力的布施供養,他沒有任何的條件,不是說我來幫助你,我一定要得到什麼報酬,沒有這樣的,他只有奉獻而不求報酬。這是佛菩薩教化眾生,就具有這樣的精神境界。
我們想要效法儒釋道的聖賢,和他們達到同心同德的境界,那我們看到佛菩薩、聖賢人的行持,就要努力的學習,讓他們的德行在我們自己的身上發揚光大,人生來到世間就活得很有意義,也很有價值。我們人來到世間,時時處處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一切眾生,而不是為了自己,即使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充滿污染的社會,充滿染著的人間,依然能夠像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世間時時處處的為一切眾生服務。
佛家也特別強調,我們要降低自己的欲望,對於七情五欲都把它降低,降低自己的欲望,來提升德行。所以佛法也強調,眼見色不起貪瞋痴慢,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是我們修行和做功夫的下手之處了。
譬如舌嘗味,味,我們學到「酸苦甘,及辛鹹」,這是五味。當我們吃東西,佛門裡面強調一切都要離相而不著相。不著相就是酸甜苦辣鹹的味道還存在,雖然存在,但是我們不執著。就是說你吃了酸甜苦辣鹹,味道是非常清楚,可是心裡並沒有生起貪瞋痴的念頭,這就是不著。但凡夫是不同的,我們凡夫,像這些美味可口的食品擺在面前,好吃的就會多吃一點,不好吃的就少吃一點,這個情況之下,我們完全是念頭被境界所轉,這就是凡夫。在境界裡面,各種貪瞋痴的習氣全都出來了,這是凡夫。
而佛菩薩、聖賢人並不是這樣。佛菩薩、聖賢人無論是什麼味道,酸甜苦辣鹹擺在他面前,他所用的心境跟凡夫是不同的。他所用的心境是用平等心、清淨心。他吃東西的時候,沒有說我喜歡這個、討厭那個,完全是用平等心來對待外在的境緣,他不會說這個很好吃,我多吃一點,另外一個東西不好吃,我少吃一點,不會這樣。凡夫和聖賢人都是在世間,但是面對外在境緣,我們內心的境界是不相同的。一個是聖賢佛菩薩,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而我們凡夫則是不一樣,凡夫遇到境界念念都貪著,這就是不同。所以我們要調伏自己的習氣,也都是從這個地方要下功夫。
下面再來稍微引申一點,就是五味和無量味,這也是非常有趣的一個概念。剛好今天學到「酸苦甘,及辛鹹,此五味,口所含」。五味和無量味是一個什麼概念?在佛門裡面說「如來一音無限量」,我們從聲音開始談起。什麼是「一音」?什麼是「無限量」?師父上人特別解釋說,如果是從相上來說,一音就是單一一個母音,從母音能夠變化出無量無邊。所以每一個國家民族,它的語言文字的結構都是由母音跟子音配合而成的。
當然母音就不是很多,在許多發音裡面,第一個母音都往往發阿,我們嘴一張開,這個聲音是阿。這也是小朋友在學說話的時候,他很容易發出來的音。譬如在閩南話裡面,他叫爺爺、叫奶奶,「阿公、阿嬤」,這個阿,是小朋友在學說話、學稱呼的時候,很容易發出來,所以阿是母音。
在佛法裡面也是這樣,原音,第一個母音也是阿,我們要是看華嚴字母,阿是頭一個。在佛法裡面還有一個原音叫吽,吽也是一個原音。無論是阿還是吽,它起變化的時候就能發出無量的音。
音是如此,色也是如此,包括味道的味也是如此。像顏色,顏色的原色有三種,可是三種原色經過錯綜的變化就會產生無量色。味道也是這樣子,我們這裡學的五味,五味有酸、苦、甘,還有辛、鹹五味。可是五味再給它錯綜搭配起來,它是可以產生無量的味。這個道理可以引申到比較深奧的一個哲學概念。味也好、音也好、色也好,這些是從相上說的;如果從性上講,意思就非常的深。
之前學習《三字經》前面的經文,也有跟大家分享到比較深的哲學概念。譬如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不僅僅是在儒家、道家,包括在佛法裡面也很重視「一」,就是宗門說的「識得一,萬事畢」。一是什麼概念?一就是一心、一真、一如、一法界,在說法是一音。所以一不是數字,它是不落跡象的。
什麼叫一心?什麼叫一真?說得比較粗淺一點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譬如《老子》的經文,無論我們是面對五色,青赤白黑黃;還是遇到五音,宮商角徵羽;還是五味,五味是酸甜苦辣鹹,無論是遇到任何的境界,能夠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時候是一,反之就是落到二跟三。如果能夠時時保持一,這是清淨無染的概念,就像《三字經》說的「人之初,性本善」,確實是純淨純善,是一塵不染的。水在很平的時候,它是特別清淨的,可是一旦我們動了念頭,就好像水起了波浪,這個時候就不再平靜、不再清淨了。
所以佛法當中所說的,真誠是一、清淨是一、平等是一、正覺是一、慈悲是一。這是在不起心不動念的時候,就能恢復到自性當中。曾國藩先生在讀書筆記當中,他曾經給「誠」字下過一個定義,這個定義師父上人也強調,它跟佛法的概念很接近,曾國藩先生說:「一念不生是謂誠」。一念不生的時候,我們說它是真,說它是誠,一念不生是清淨、是平等、是正覺、是慈悲。這個地方就是從五味、無量味當中,引申出一個比較深奧的概念,我們要慢慢的深入儒釋道經典,並且深入的體會和證悟,才能了解真實的境界。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這一句經文:
【羶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五臭』,這個地方要念臭ㄒㄧㄡˋ(xiù),而不是念臭ㄔㄡˋ(chòu)。這裡講的是「五臭」,五臭是我們的鼻子所能嗅出的五種氣味。這五種氣味包括哪五種?羶味、焦味、香味、腥味,還有腐臭味。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羶」,「羶」,因緣生老師談到它是一個形聲字,五臭當中它是指羊肉的味道,我們知道羊肉很羶。不過羊奶聽說是挺養人的,我們有聽到很多小朋友,他小時候不是喝牛奶,他是喝羊奶。
我記得有一次,曾經聽到孝敬學校裡的一個故事。在北方,那個小朋友平常都是喝羊奶。結果媽媽要送孩子到孝敬學校讀書,媽媽就說我們這個孩子平常都是喝羊奶,所以送孩子去讀書,她又要帶一車羊到學校去。學校老師說,我們這裡又沒有草,不會養,所以您還是別送來吧。從這個小故事我們也看到,這個母親很會細心照顧孩子,對於孩子的身體健康照顧得非常好,送他來上學,還送來一車羊,最後老師說這個羊我們不太會養,您還是帶回去吧。
「羶」,這裡是指羊肉的味道,羊肉的味道通常是比較羶的。但我們以前喝過的羊奶,在歐洲的時候,也喝過有機的羊奶,它味道還不是特別羶,可能羊肉是比較羶。這個地方的羶和肉字旁的膻是通用的,也泛指羊的味道,相對來說是有羶味的。「焦」,「焦」就是東西燒焦的味道。東西燒焦也是很不好聞的,它有一種焦味。「朽」,「朽」就是腐朽的味道。『羶焦香,及腥朽』,這是五臭,在這裡是讀臭ㄒㄧㄡˋ(xiù),而不是讀臭ㄔㄡˋ(chòu),「臭」就是氣味的意思。
我們看到漢字有這個特性,當它遇到不同的語境,有不同的讀音,它的意思也是不相同的,或者詞性,是做動詞還是名詞,在讀音不相同的情況之下,它會代表不同的意思。這也是我們在學漢字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的一點,雖然它形體相同,但是讀音以及意思會有差別。『此五臭,鼻所嗅』,這五種氣味是用鼻子可以嗅得出來的,這是講到嗅覺,可以聞到的氣味。
我們人類的嗅覺還不是最靈敏的,有許多動物牠們的嗅覺還有聽覺比人類還要靈敏,有的時候牠能聽到我們聽不到的聲音,以及聞到我們聞不到的味道。大自然當中有許許多多非常豐富多彩的一面,都是我們要不斷的去認識的。
好,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這句經文我們先學到這裡,下節課還要繼續來學這句經文。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