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11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三字經》,第三十六頁的第一行,我們從「赤道下」開始看起。

  【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

  赤道的附近屬於熱帶的地區,它的溫度是非常炎熱的。『我中華』,我們中華民族所在的國家,中國。中國,它的地理位置是處在北半球的東邊。因為中國的土地面積是非常廣闊的,包含了熱帶、亞熱帶以及溫帶。

  『赤道下,溫暖極』,赤道之前跟大家介紹過,黃道和赤道。赤道是地球表面最長的緯線,它是東西向橫貫在地球的正中。以赤道做為分界線,就分為北半球還有南半球。

  在清朝,徐繼畬先生有一部《地球志略》,他就談道,地球從東西方向直接剖開,北極在上,南極在下,赤道是橫繞在地球的中間。我們上一節課跟大家分享過,因為黃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間有二十三點五度的交角,所以太陽的直射點每年會在北回歸線、赤道以及南回歸線當中移動。當太陽的直射點照在南回歸線的時候,北半球是冬至的節氣。如果太陽的直射點照在赤道上,節氣就是春分和秋分。太陽直射點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在北半球就是夏至的節氣。而赤道地區,是處在熱帶的中間,所以太陽直接照射到它,這個地區氣溫以及地表的溫度,跟其他的國家地區比起來就要高出很多。如果我們到赤道附近的國家生活就會發現,他們幾乎是一年四季都是夏天,不像北方的地區是四季分明。在赤道一帶,常年是夏天,所以這裡說「溫暖極」,它的溫度就比較高,一年四季,這個地區的植物,植被都生長得非常茂盛。這是在赤道一帶特有的現象,譬如我們到馬來西亞、新加坡這些國家生活,這個地方非常的炎熱,氣溫就比較高。

  下一句,『我中華,在東北』。地球如果按照赤道來劃分,是可以分為北半球和南半球。當我們打開世界地圖,或者觀看地球儀,老師都會教我們,中國地處在世界的東方,中國的位置是在北半球。所以說「我中華,在東北」,「東」是東方,按南北半球來說,是處在北半球,這是我們祖國的地理位置。在一八八四年十月十三號,國際的天文學家在華盛頓參加了一個會議,通過會議最終做出了決定,確定了本初子午線的位置。本初子午線,如果到英國去旅行,這個地方也是很值得去看的。在華盛頓的會議當中就確定了,是以經過英國倫敦東南的格林尼治經線做為本初子午線,這就是整個時區的起點。

  地球在公轉的過程當中,每天也是要進行自轉,自轉的過程裡就會產生時區的不同。本初子午線做為計算地理的起點,以及世界標準時區的起點,全球每個國家地區的時段、時間就比較容易劃分。東西半球也是由本初子午線所在的經線進行劃分的,根據這種劃分的方式,中國是屬於東半球,所以說「在東北」,我們常說中國處在世界的東方,這是關於中國的地理概念。

  中國在世界的東方,做為中國人,以我們生長在這塊土地而感到非常的榮幸。特別是當我們深入的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等等,身為中國人,就具有一種使命感、責任感,甚至是自豪感。

  記得弘一大師李叔同就曾經寫過一首歌,叫做《祖國歌》。我們對於李叔同所寫的歌曲可能最熟悉的是《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首歌大家是比較熟悉的。《祖國歌》可能有的人不一定聽過,這首歌曲是學堂樂歌的代表作,是在一九O五年,李叔同在上海填詞改曲的,它的旋律是「老六板」的旋律。弘一大師李叔同他有一個學生豐子愷,豐子愷所畫的《護生畫集》,許多人都非常的熟悉。豐子愷先生就曾經回憶說,一九O五年,弘一大師李叔同還沒有出家,他寫了這首《祖國歌》的時候,有許多的小學生都在傳唱。

  歌詞當中寫:「上下數千年,一脈延,文明莫與肩」。經歷了五千年古老的歷史,我們的歷史文化傳承與道統始終是延續著而沒有斷絕,所以在世界的文明史上,在四大古文明當中,可以說中華民族的文明是唯一沒有中斷和滅絕的,其他的三個文明都是在歷史的煙塵當中消失了。曾經有一些歐洲的學者就探討過這個問題,為什麼中華民族的文明能夠綿延至今而不中斷,他們最後得出的結論,這大概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的緣故。所以這一開篇:「上下數千年,一脈延,文明莫與肩」,中華民族的文化與歷史非常的悠久,而且傳之久遠,沒有斷絕,在世界的文明史上,是一顆燦爛的明珠,特別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智慧與文化,是屬於全人類共有的珍貴遺產。

  下面就談到了地理的概念,「縱橫數萬里,膏腴地,獨享天然利」。這就是地理的概念,中國的幅員非常的遼闊,從西到東,從北到南。從地理的概念上來看,它也是非常豐富而多元的,而且物產豐饒,這對於中華民族的發展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大地母親所承載的內涵也是特別深廣。

  「國是世界最古國」,中華民族的歷史很悠久,特別是一部《二十四史》。中國人非常重視歷史,所以從古到今都有史官專門在記錄國家的歷史。中國,像斷代史就有《二十四史》,從古到今都沒有中斷,還有一些史書是屬於通史的形式,歷史很完整的記錄下來、保存下來。「民是亞洲大國民」,李叔同先生在二十世紀初寫出這首歌,當時中國正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勢,這個歌詞就如同當年非常有名的《長城謠》一樣,鼓舞了眾人的士氣,也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忱。這個氣勢多麼宏偉,「國是世界最古國,民是亞洲大國民」。雖然只是一首學堂樂歌,但是它唱出了愛國的熱忱、青春的豪邁,我們從字裡行間體會到對祖國和人民深深的摯愛、熱愛之情,這是讓人非常感動的地方。

  後面說:「嗚呼,大國民,嗚呼,唯我大國民!」在我們面臨內憂外患的近代史上,當列強打入中國,中國人民在艱難困苦的情況下,甚至喪失了民族的自信心,而弘一大師李叔同在這個時候寫出了這首《祖國歌》,特別振奮人心,也特別鼓舞士氣。

  「幸生珍世界,琳琅十倍增聲價。我將騎獅越崑崙,駕鶴飛渡太平洋,誰與我仗劍揮刀?」你看這種豪氣,這種筆法,我們能夠體會到這種豪氣爽朗、英雄氣概在字裡行間流露出來。一個人在某些領域上能有傑出的成就,和他的氣度、格局,還有他的心量、德能都是分不開的。李叔同後來出家成為弘一法師,是佛門當中律學的一位泰斗,他後來能夠學有專攻,而且獲得真實的成就。我們看他出家之前,對於漢文化深入的理解,以及他對於各種藝術精湛、高超的層次,讓我們很讚歎。「嗚呼,大國民,誰與我鼓吹慶升平?」通篇都是非常豪邁的愛國情懷貫穿在其中。

  我們看到《三字經》的經文,「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我們看到這段經文,不僅僅感覺是地理的概念,而是看到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擁有燦爛的歷史與文化,身為中國人,內心和李叔同先生一樣,是非常豪氣爽朗,充滿著愛國的熱忱。

  在二O一四年,中國國家主席在巴黎出席一場大會,這是中法建交五十週年的大會。主席就曾經說過,引用的是拿破崙曾經講過的話,拿破崙曾經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不過主席又特別加強了對於這句話的理解與詮釋,主席在後面說:「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這頭獅子所承載的是五千年燦爛的文化與文明,對外、對待世界各國的態度,就如同當年鄭和下西洋一樣,不是去侵略或者殖民同化其他不同的國家,而是將和平的訊息帶到世界各國,所到之處,都是給這個地方帶來利益,傳遞著和平的訊息。

  國家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發表過演講,這是二O一四年。我們在現代的時代,對於地球大家園來說,整個人類都要有一個地球村的概念。因為現代的時代跟過去完全不同,古老的時代,刀耕火種原始的時代,不同的地區都是老死不相往來。但現在這個時代完全不同,地球就是一個家、就是一個村莊,彼此來往和互動是非常頻繁的,所以在這個時代,我們特別要有和平共處、平等對待的器量和心胸,才能共同在地球的家園當中和睦相處。

  主席在教科文組織的演講中特別談道:「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不同文化、種族、膚色、宗教和不同社會制度所組成的世界裡,各國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這句話非常的重要,我們在這個時代,不要覺得我們家好就好、我的國好就好,不是這個概念,這個時代大家是一個命運的共同體,是唇齒相依、唇亡齒寒、一榮俱榮、一辱俱辱,是這樣的觀念,並不是說自己好就好,自己好別人不好,我們的日子還是過不好。

  主席談道:「中國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左丘明生活在二千五百年前,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史學家,他在《左傳》當中曾經記錄了齊國上大夫晏子關於「和」的一段話,特別詮釋了「和」的概念。「世界上有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是現代這個時代的現狀,「有二千五百多個民族和多種宗教。如果只有一種生活方式,只有一種語言,只有一種音樂,只有一種服飾,那是不可想像的」。主席為什麼引用《左傳》當中的這段話?「和如羹焉」,「聲亦如味」,就非常形象的說明了這個道理。

  最後主席還引用了雨果所說的一段話,他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所以人類只有互相包容、互相合作,和睦相處、平等對待,這樣寬廣的胸懷,才能在世界的大家園與我們的兄弟姐妹們和睦相處。

  主席特別談道:「對待不同文明,我們需要比天空更寬闊的胸懷。」文明就像水一樣,它是潤物細無聲的。所以「應該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鑑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我們應該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

  在這個時代,我們看待問題,不能只從一個國家的角度,而是要從整個地球的大格局去考量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在最近的幾年當中,師父上人老人家九十多歲的高齡,仍然在世界上不疲不厭的奔走,就是希望推動人類世界安定和平的美好願望。同時師父上人也特別指出,要通過恢復中國儒釋道的傳統文化教育,以及世界上各個不同宗教的宗教經典教學,達到真正的世界和平的目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常常有機會看一看世界地圖,還有看地球儀。為什麼?在以前我們的生活範圍只是在東方、在亞洲,比較了解我們周邊國家地區的歷史文化和相關的情況。可是到國際上,因為接觸的層面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嘉賓,我們也就認識到了許多不同的國家,有歐洲、非洲,除了亞洲之外,還有像美洲、澳洲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們,認識了許多以前很少聽過的國家。當然,這樣的歷練也讓我們開闊了視野,拓寬了自己的心胸,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多豐富多彩的文明,這麼多的種族、文化,而且在他們的國家文化當中,也有許多非常優秀的、優良的傳統,以及很好的宗教傳統教育,值得我們虛心的學習。

  當我們今天打開世界地圖,就想到中國古人就是這樣的心量,在古書當中一開口就是說天下,而不是說國家,我們的古聖先賢心胸就是非常寬廣的,心懷天下的器量與格局。所以現在當我們把中國文化傳播和介紹到世界各地,就會發現文化是沒有界限的,正是因為中華民族的老祖宗他們的心胸非常寬廣、沒有界限的,他們的智慧、他們的教言,不止是屬於某一個國家,而是屬於全人類的。

  這句經文就學習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

  這是介紹了我們的祖國,它有美麗的山河,在河川當中,長江是第一大河,黃河是第二大河,此外還有淮河和濟水,而這四條河最後都是向東流入了大海。

  我們在學習《三字經》的時候,深深的體會到,編寫這部蒙學經典的作者,他確實是用心良苦。在《三字經》這部蒙學經典中,含括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其中就包括了地理,也包括了歷史。孩子在童蒙時期,就了解自己祖國的地理、壯麗的河山,了解祖國的歷史,知道上下五千年,我們與祖先之間智慧的延續、歷史經驗的傳承,自然而然就會生發起愛國的熱忱。所以身為中國人,不能不知道自己國家的歷史。

  先來看經文:『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在《爾雅》的「釋水」篇當中就有談道:「江、河、淮、濟為四瀆。」「江」是指長江,「河」則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淮」是淮河,「濟」是濟水。四瀆的「瀆」,所指的是江河大川的意思,長江、黃河、淮河,還有濟水,這四條江河是中國的河流要道。

  章太炎先生特別在註解當中說:「此四水」,就是江、河、淮、濟,「四水古稱四瀆」,四瀆是古時候的稱呼,「皆獨流入海」,這四條河流有不同的河道,從西向東流入大海。到了後來,「今」就是現在,「淮奪於運,濟入於河,所存惟二瀆而已」,剩下來的就是長江與黃河。

  「江」是長江的簡稱,在很多的古籍當中看到「江」,它並不是寫長江,而只寫江,代指長江。長江是發源於青海的巴顏喀喇山之陽,經過雲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還有安徽,一直到江蘇入海,全長是九千九百六十里。我們以前到上海旅遊,就能看到長江的入海口它的地理景觀。

  「河」指的是黃河,黃河也是發源在青海,它是發源於青海巴顏喀喇山之陰,經過甘肅、綏遠、陝西、山西、河南、河北,直至山東入海,全長是八千八百多里。

  這是長江和黃河。

  淮水發源於河南省,就是河南省的桐柏山,經過安徽入江蘇。它的幹流從淮陰以下,合到運河裡面去了。淮河是位於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大川,主流全長大概是九百公里,也有一個稱呼叫淮水,淮水跟淮河是同樣概念。

  濟水發源在河南的王屋山。四瀆當中,長江和黃河都是發源在青海省的巴顏喀喇山,而淮水和濟水都是發源於河南省。濟水是發源於河南的王屋山,它原本是經過黃河而南,東流到山東,並且跟黃河並行進入大海。到現在,它的下游已經被黃河、大清河和小清河所佔領,所以僅僅存在它的發源之處,發源之處就是河南省濟源縣的王屋山。

  我們可以體會到一個概念,古人常說滄海桑田,在歷史上許多的山川河流,這些地理的風貌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氣候、自然環境的變化,各種因素,包括一些人為的因素,會造成河道的變化。所以有一些地理的概念,譬如淮水和濟水,在古時候都有它所行的河道,可是到了後來,原本河道的方位就產生了變化。

  下面PPT就看到長江流域的圖。長江和黃河做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講一個非常熟悉而又親切的名稱,因為在長江流域,以及黃河流域,都孕育了許多古老的文明。它和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與文化一樣,都是源遠流長,因此我們對於長江和黃河都要有一些認識。它是伴隨著國家歷史的命脈在湧動、在成長的,對於這兩個地理概念都要有所了解。

  在唐朝的時期,李白就寫過一首詩《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如果我們早年曾經遊過長江,對於李白所寫的詩就能有所體會,確實在一些河段,兩岸的風景都是非常優美的。

  白帝城位於今天四川奉節縣東的瞿塘峽口。李白他在寫這首詩的時候,他的心情也是非常愉快的。「朝辭白帝彩雲間」,他能看到燦爛美麗的雲朵,「千里江陵一日還」,白帝城和江陵之間相距一千多里,一天當中返回。因為他的心情比較愉悅,他就能體會到兩岸的自然景觀非常的優美。在那個時候還能聽到猿聲,「兩岸猿聲啼不住」,不停的在啼叫,「輕舟已過萬重山」,輕快的小船經過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嶺,重山是重疊的山嶺。可以看到他當時目睹這些風景,他的心情也是特別的歡喜。

  黃河和長江一樣,我們看到另外一張圖,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它流經的省分、地區,以及形成一個「几」字形的形象。下面的這張圖是它在內蒙古的河段,也是非常的美麗,這個風景。黃河是經過了九個省分才從山東注入渤海,是中國的第二大河。在歷史上,黃河之所以有這個名稱,因為它所經過的省分和地區,同時攜帶了許多的泥沙,所以黃河通常看起來都是比較黃的,在歷史上氾濫也是比較頻繁,但是它是我們中華文化孕育的搖籃。

  我們學過的許多歷史,都跟黃河文化有關。譬如我們學到上古的古聖先王,像黃帝、堯舜禹湯,上古的文明都跟黃河文化是有關係的。特別是河南安陽,在安陽這個地方就曾經發掘出了三層的文化遺址,最下面一層(現代人的考古發掘,發掘出一些古文化,這都是在黃河流域,可以看出中華民族的文明,歷史確實是非常的悠遠),像仰韶文化,我們在考古發掘出來的古文化當中,可以看到很多彩陶,這是距離現在六千多年;中層是龍山黑陶文化,距離現在也有四五千年;上層是小屯白陶文化,距離現在有三千年。在安陽發掘出了三層的文化遺址,從這裡可以看出中華民族的歷史跟文化是多麼的悠久,我們說上下五千年,從這裡看還真的不止五千年,可能更久遠。

  後來對於安陽殷商文化的考古發掘,又有一些新的發現,譬如青銅器、玉器等等。三千年前這個地方就非常的繁華,文明程度很高。甚至還發現了甲骨文,這對於整個中華民族文字學的發展、考證,又提供了非常好的證據,可以看出中國漢字的演變,從甲骨文的發掘,又讓這段歷史更為清晰了。所以黃河母親孕育了非常豐富而燦爛的文化,是許多歷史跟文明的源泉。包括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君王,盤庚、武丁等等。還有像司母戊大方鼎,這些出土文物都是在黃河流域這一帶,體現出它的歷史文化內涵。

  殷商時期的曆法也很發達,之前學到的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等等,這些在殷商的時代就已經有了。通過對於歷史的了解,就可以體會到黃河母親文化的源流,為什麼我們總是說它是中華民族文化孕育的搖籃,從這裡就發現了,中國悠遠的歷史都是跟黃河這一帶有關的。

  李白在著名的《將進酒》最開頭就寫:「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豪氣爽朗的氣度,也是從黃河母親自然景觀當中,給這位詩人所帶來的啟示。這一首《將進酒》,之前王偉勇教授經常吟唱,在英國漢學院和香港王教授都曾經吟唱過。從這首《將進酒》可以體會到,古時候的這些詩人、文人,他們的詩詞創作,從這些自然景觀當中給他們帶來的啟示也是非常大的。

  以上就是這句經文:「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在古書當中看到「四瀆」,就知道這裡所指的是長江、黃河、淮河以及濟水。接著看下面這句經文:

  【曰岱華。嵩恆衡。此五嶽。山之名。】

  這裡所提到的是五嶽,五嶽包括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以及南嶽衡山,這五座山稱之為「五嶽」,這是中國的五大名山。

  『此五嶽』,「嶽」字所指的是高山的意思。因緣生老師特別指出,「五嶽」這個詞在不同的典籍當中它的記載是不相同的,在《史記.封禪書》記載的五嶽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鄭玄鄭康成在註解《周禮》的時候,就沿襲了這種說法,這種說法是流傳最廣的。

  章太炎先生在註解當中說:『曰岱華』,「岱」字,岱山指的是東嶽泰山,東嶽泰山是在今天山東泰安縣的北部,周長是百六十餘里,高四十餘里。嵩山是中嶽,中嶽位於河南登封的北部,周長是一百三十餘里,高二十餘里。恆山是北嶽,恆是永恆的恆,和下面這個衡山,衡量的衡,是不同的山,讀音相同。北嶽恆山在今天河北曲陽縣跟山西渾源縣之間,從漢代以來都是在曲陽縣舉行祭祀,到了清朝則改到了渾源縣。南嶽衡山是在今天湖南衡山縣的西北部大概三十里,在漢武帝時期稱霍山為南嶽,到了隋文帝的時代才恢復成衡山,南嶽衡山。華山是西嶽,華山在今天陝西華陰縣的南部。

  剛剛介紹的是中國的「四瀆」,長江、黃河,還有淮河、濟水,這裡介紹的是「五嶽」,把中國的河川還有山川的基本概念都做了介紹。我們在國內會經常到這些名山旅遊,看一看中國古時候的文化,也去觀賞優美的自然景觀。

  像泰山,我記得有一年,師父上人特別去泰山、孔廟,參觀古文化遺留下來的遺址。泰山做為中國五嶽之首,岱山是它的古名,這個地方才說「曰岱華」,我們看到岱字,就知道指的是泰山。這是在山東泰安的境內,它的主峰叫玉皇頂。泰山由於特有的歷史文化景觀,以及優美的自然風景,在一九八七年,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曾經公布,泰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的雙重遺產。要被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或者世界的自然遺產,都是很不容易的,它有評定的標準。泰山是做為雙重遺產,既是文化遺產,又是自然遺產,可見得它的重要性。

  在中國古時候的神話傳說當中,盤古死後,他的頭部化為泰山。《史記集解》說:「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所以在歷史上,許多的帝王進行封禪都是到泰山。因為上天是高不可及的,但是到泰山,古人認為它是離上天非常近的地方,很適合在這裡進行封禪和祭祀。

  古人形容「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泰山是中國五嶽之首。中國的傳統文化相信,東方是萬物交替、初春發生的地方,所以把泰山認定是「五嶽之長」,也有「五嶽獨尊」的美稱。如果去過泰山參觀,就會看到有一塊石頭上面寫著「五嶽獨尊」,字寫得非常大。

  在文獻當中記載,我們看《史記》,《史記》當中,像「封禪書」就有記載封禪的歷史。泰山是古時候帝王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的地方,祭祀祈求天下太平、國泰民安,而且有非常著名的封禪傳統,在遠古時代相傳就有七十二位首領來到泰山巡狩祭祀。從秦朝開始,中國古時候有十二位帝王曾經來過泰山封禪,舉行封禪的典禮。在泰山舉行封禪的祭祀,是中國歷史上,特別是君王登基之後,是非常隆重的典禮。

  「封」就是在泰山頂聚土築成圓壇來祭拜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於天;「禪」是在山下的小山丘積土築方台壇祭地神,一個是祭天帝,一個是祭地神,以增大地之厚,以報答大地的恩德。

  圓壇跟方台,我們到北京就可以看到有天壇、有地壇,天壇所有的一切建築跟設施都是圓的,代表天圓;地壇的建築、設施都是方的,代表地方,天圓地方。

  帝王到泰山封禪,是祈求天下太平、國泰民安。因此封禪的概念我們要明晰,是有兩個不同的動作,一個是封、一個是禪。封是指的君王在泰山上築壇祭天,祭拜上天稱為封;禪則是在梁甫山除地祭地。一個是祭天,一個是祭地,祭天是「封」,祭地是「禪」。從秦漢時期開始對於封禪典禮就非常的重視,這也是泰山特有的歷史文化傳承。這是東嶽泰山。

  再來跟大家分享北嶽恆山,因為北嶽恆山,我們以前有特別參觀過,比較有形象的概念,在五嶽當中特別把它提出來。五嶽,如果我們在國內,都很值得去走一走、看一看,增廣自己的見聞,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像五嶽是中國的五大名山,包括像佛教的四大名山,這些地方都很值得去看一看。

  當然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像我的父母就很喜歡旅行,以前住在國內,幾乎祖國這些壯麗的河川,風景優美的地方,都有特別參觀過,每年都要去旅行。像我就不喜歡走動,以前就是一心的讀書,並不喜歡到處走。所以有幾次比較長時間的旅行,也是跟隨著父母。父母親有一次是從東北開車一直開到北京,然後沿著黃河流域,走過很多省分。自己開車,這樣旅行看得比較細一點。我們從北京出發,到了河南、山西,一邊走一邊觀賞風景,一邊參觀當地的名勝古蹟,有到五台山,到河南的許多文化景點,然後再開車繞回山東,在整個北方黃河流域好幾個省分,自己開著車旅行,這樣看每個景點都能看得很細緻。因此「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增廣我們的見聞,了解許多歷史文化的知識,欣賞到大自然的景觀,這和自己拓寬心胸、器量格局也都是有很大的幫助。

  北嶽恆山,我們以前參觀過,在這裡也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北嶽恆山在明代之前是指河北的大茂山,到了清代順治年間開始,就改為山西的渾源玄岳山,把這個做為北嶽,做為北嶽恆山。主廟是北嶽廟,它是供奉著恆山的山神北嶽大帝。我們到了恆山,也是挺晚的,傍晚的時候參觀北嶽大帝的神殿,就會感覺到特別肅穆威武的景象,我們看到山神形象都是特別威武的。

  在歷史文獻當中記載,清代前的恆山是在河北,就是河北的大茂山,這個地方後來被稱為「古北嶽」。今北嶽在山西渾源,這個恆山被稱為「今北嶽」。

  在上古時期,堯舜禹湯的時代,舜王曾經北巡到恆山,看到這座山非常的雄奇而險峻,舜王把這座山封為北嶽,列在了五嶽之一。《爾雅.釋山》記載:「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為南嶽,恆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這個地方記載的霍山為南嶽,和《史記.封禪書》中說的南嶽衡山,山名就不同。五嶽的大體指向是在先秦就已經確立下來了。

  秦漢已經在河北的北部設了恆山郡,因為北嶽恆山在郡內,所以這樣稱。清代魏源曾經評價五嶽說:「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嶽(衡山)獨如飛。」這個評價非常的形象、準確,他是用行住坐臥來形容這幾座山,只有南嶽衡山獨如飛。這些山脈有它不同的姿態,也有它不同的歷史文化價值,很值得我們去參觀和增廣見聞。

  特別是我們到北嶽恆山參觀,會有一座寺廟,大家可能會特別難忘,就是懸空寺,在懸崖峭壁當中蓋的一座寺廟。當我們爬上去的時候,覺得是險象萬分,不知道古人是用什麼樣的智慧和精神,創造出這麼多的奇蹟,沿途觀賞也看到了許多人文的景觀。

  五嶽我們就介紹到這裡,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

  這裡講到了士農工商,這四種身分的人是組成社會、建立國家的基本分子,這是社會當中四種非常重要的行業。

  『此四民,國之良』,因緣生老師特別指出,「良」是指的良民。士、農、工、商四民,可考的最早文獻記載是在《春秋穀梁傳》當中:「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這裡的排列次序是按士、商、農、工這個次序。清朝的顧炎武在《日知錄》當中就談道:「士、農、工、商謂之四民,其說始於管子其人」,他說這個說法是始於管子。在《漢書.食貨志》中也說:「士農工商,四民有業。」就把這四者的排列順序改為士、農、工、商。

  在四民當中首先是士,士所指的是讀書人。讀書人排在四民之首,這是很有道理的。為什麼?因為讀書人明理,他可以參贊天地之化育,導人以正,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學習過「三才者,天地人」,《說文》談道,人是怎麼定義?他是天地之心,非常尊貴的。可是人如何才能參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真正的並列三才?要通過教育,通過讀書明理,懂得聖賢人的道理,知道人之所以為人,人要如何為人,如何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最基本的)做到,所以要導人以正。正是因為讀書人明白道理,他對於天下的百姓有教化之功。「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學是擺在第一位,顯出一個讀書人的重要性,他是天下百姓的表率,而且他承擔著教化社會大眾的職責和義務。

  所以在古時候讀書人、窮秀才、一介書生,他的德行學問非常好,所到之處都是受人尊敬的,這不在於他有沒有財富、有沒有身分,而是他做為讀書人,在古時候,從上到下對他都非常的尊敬。這個風俗在我小時候還能體會到。在台灣,從古到今,我們看到在彰化、台南都有很古老的孔廟,孔孟聖賢的教化在台灣還是非常盛行的,而且比較沒有遭受到破壞。特別是中部、南部,這種純樸的民風,在幾十年前、三五十年前,是非常的純樸,人們的觀念對於讀書人特別尊重。我們以前生活在比較大的家庭裡面,十多代前的祖先就已經定居在這裡,在彰化地區,我們那個小村落周邊住的都是姓徐的人家(雙人徐),彼此之間都有或近或遠的親戚關係。雖然是農業社會,但是只要人們提到有哪個人是讀書人、哪個人是當老師的,大家從內心裡面都對他特別的尊重、敬佩。孝親尊師的傳統在社會當中已經非常普遍,只要一提到哪個家裡的孩子現在在當老師,都覺得這個職業、身分非常的尊貴。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有這樣一句話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唯能。」「士」是指的讀書人,四民之首。讀書人是無恆產卻有恆心,所以他最尊貴、最為社會大眾所尊敬。這是士。

  「農」是農民,中國歷來就是農業大國,非常重視農業的生產、農業的發展,把農業看作是國家的基礎。「民以食為天」,首先要讓國家的老百姓生活過得富足,所以農業的生產是擺在首位的。農民是放在第二位,僅次於讀書人。「工」是指的工匠,是列在第三位。「商」是做生意的商人,所謂「無農不穩,無商不活」,所以士、農、工、商四民都是不能缺少的。

  在這裡,再稍微多談一談「士」跟「農」,這是擺在四民的前兩位,再跟大家多分享一點。說到「農」,中國人自古是以農立國。古時候,君王對於農業生產是很重視的,「天子有籍田之禮」,可以看出春耕的重要性。在《禮記.月令》當中記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這是表示從天子以至於諸侯,都要在籍田禮當中親耕示範,鼓勵天下從事農業生產的人要重視以農為本的理念。朱鏡宙老先生在《夢痕記》裡面有記載,籍田之禮根據德齡的《瀛台泣血記》所記載,是在先農壇舉行的。這應該是清朝時期她所看到的景象。除了朝廷的全體官員要參加之外,皇室家族當中比較年輕的親王、貝勒都要參加。這是說明對於這個禮的重視。禮節的過程也很冗長,最後是由皇帝親自下田,把預先準備好的鐵犁慢慢的推動。這種籍田禮,以及像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是要親自耕種示範的典禮,是通過這種儀式,讓天下的老百姓知道,農業生產是很重要的,不要覺得種田是很辛苦、很低微的事情,即使是像皇帝這麼尊貴的身分,他每年也要在籍田禮當中親自動手來犁田。通過這個禮俗可以看出,中國古時候重視農業生產,把農業做為國家的基礎,有這樣的概念。這個是籍田禮。

  再分享一下關於「士」(讀書人)。因為中國古時候對於教育非常重視,所謂「讀書志在聖賢」。師父上人常常跟我們開示,談到說:讀書人在古時候都是志在聖賢,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教化老百姓、教化眾生。中國傳統的教育跟佛家的教育目標是相同的,就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佛陀教育的目標,中國傳統的聖賢教育也是如此。

  在中國的歷史上,之前有看過范仲淹先生年輕時候的故事,可以體會到一個讀書人的志向、他的想法。有一次范仲淹遇到一位相士,首先問他,自己能不能做宰相?相士覺得很奇怪,這個年輕人那麼窮苦,像一個窮秀才,怎麼心胸器量這麼大,一開口就想當宰相,他覺得很驚訝。後來范仲淹又問說:「如果當不了宰相,能不能做醫生?」這個看相的人覺得,兩個目標差距得挺遠的,一個身分那麼高貴,一個又是做醫生,醫生很辛苦,收入也很微薄,又特別的辛苦。當時范仲淹覺得,這兩個位置最能幫助別人、救濟百姓。年紀輕輕,還是一個讀書人,他就有這樣的志向、有這樣的心胸。所以像讀書人,即使他自己沒有做官的命,但是因為他讀書明理,清心寡欲,無私無求,所以往往他會走兩條路。在古時候並不是每個人讀完書都是「學而優則仕」,並不是每個讀書人都當大官。他沒有做官的因緣,很多讀書人就選擇當醫生,或者是一輩子從事教學的工作,教育底下一代的人,走這兩條路。這兩條路的選擇是非常有智慧的,因為雖然有機會做官,可以利益天下百姓,推出一些好的政策,但是教育更是百年大計。我們看到,孔老夫子周遊列國,沒有被君王所重用,最後晚年還是回來著書立說,從事教學的工作,可見教育非常重要。所以有很多讀書人,後來不是學醫就是從事於教學的工作,為國家社會培養賢良的人才。這兩條路都能夠積累許許多多的福報、積累很多的陰德,一個是關係到老百姓的慧命,一個是關係到老百姓的身命,在古時候是非常令人尊敬的職業。而且他們完全是傳道和救人,醫道是救人的身命,而傳道教學是救人的慧命,這都是聖賢的事業。在許多古代的讀書人眼中,他有神聖的使命來從事這兩樣工作。無論是做醫生,還是做一個三家村的窮秀才,這兩種事業,他們的生活往往是比較清苦的,因為他收入非常微薄,可是社會上的人們都對他們很尊重,有崇高的地位。包括帝王將相,一直到黎民百姓,對於讀書人,在私塾裡面教書的先生,還有對於醫生,都是很恭敬的。在古時候,從事這兩項工作的人,很多都是非常有德行,有醫德、有道德,一生所做的事情都是捨己為人。醫生治病救人,都是以幫助眾生為核心,而不是以金錢利益為核心,不是講錢的,而是治病救人要緊,是這樣慈悲的心腸。所以說這兩種職業是聖賢的事業,確實是如此。

  在古時候,有一些醫生遇到病人生命垂危,他都是以救人為先,不分你是貧富貴賤、男女老少,只要他的醫術可以幫助他,他都是盡心盡力的來救人的生命。治好了病之後,對方家裡比較富有,就多送一點供養;如果家裡比較清苦,就少送一點報酬,醫生從來都不會去計較得到什麼報酬。因為在古時候,醫有醫道,商有商道,師有師道,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履行它的道德的責任跟義務,而不是計較利益的。這個觀念跟現代就差距很大。你不能把它做成商業買賣的行為,而是道。你看治病救人,甚至於有的窮苦人家窮到連藥都買不起,有時候醫生都要自己掏錢給他買藥。醫生這個行業在社會上很受到人們的尊敬,因為他有醫道、有醫德。

  包括「三家村的窮秀才」更是如此,他教孩子也是效法孔老夫子的精神,有教無類,這個孩子真正是個人才,他盡心盡力的培養,從來不考慮報酬。因為在古時候,孩子還沒有正式進入國家的學校之前,他都是在家庭、在私塾當中接受教育。老師的收入也跟醫生一樣,教書的人家是富有的家庭,逢年過節的時候,給老師多送一點禮物,知道老師生活很清苦,沒什麼收入;如果所教的子弟是貧窮人家的孩子,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好,就少送一點,從來不會計較這些報酬的。夫子講禮物就是束脩,是非常微薄的一點禮物供養老師,這是表的心意,而不在於禮物的多少。甚至於有的孩子,家庭實在很困難,老師有的時候還幫他補貼一些學費,補貼生活的費用。所以老師是全心全力的來教導學生,特別是學生真正好學,看到他將來能夠成材、有所成就,老師都是不計報酬,盡心盡力的來培養人才。都是這種觀念,做老師的講求師道師德,做醫生的講求醫道醫德,這是整體的社會價值觀。

  在現在的社會,價值觀念就發生了一些偏差,師父上人以前在講課的時候就談過這個問題。中國自古以來把錢看得很輕,把道德看得很重。在中國古時候的社會,「士農工商」,人的身分地位,中國人排的是這樣的一個順序:士、農、工、商。古時候的書是從右往左寫的,所以次序是從右邊看到左邊。現在寫字往往是從左往右,所以反過來了,就是商、工、農、士,商擺在第一位,在有一些社會確實是這樣的一種現狀,好像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發生了偏差之後,都是以商、以利為主。包括像教書,還有像從事醫生這個行業,本來是很神聖的事業,可是當它和金錢與利益掛鉤,就會產生很多流弊,所以變成了學商,變成了醫商。無論是哪個行業,把金錢擺在第一,這就是商。這和古時候社會人們的價值觀是完全不同,古時候是把倫理道德擺在第一,現在價值觀產生了偏差之後,就變得重利而輕義。師父上人特別指出,今天的社會出現的問題,出在哪裡?就是出在士農工商的次序顛倒了,變成商、工、農、士。這不僅是地位的轉變,更是社會的人心與價值觀的變化、偏差。如何把這個偏差導正過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靠教育。

  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曾經說過:「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我們千萬不要輕視、不要小看社會價值觀的偏差,這會給整個社會、國家帶來非常深遠的影響。孟子就談道:上至國君,下到百姓,如果大家都互相的爭奪利益,國家就會很危險了。甚至於在社會當中,如果不尊崇道義,而只重視功利,許許多多的天災人禍就很難避免。天災人禍,是屬於外在的環境。按照儒釋道聖哲人的教誨,這和我們人心的心念都是有關聯的。要把這種亂象導正過來,就一定要靠教育,特別是靠聖賢教育。這當中的倫理道德、因果,包括聖哲愛的教育。通過教育的引導,讓人們的價值觀走向正確的方向,這樣才能給社會帶來真正的安定與和諧。這個問題就引發到《三字經》下面的這句經文: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這是仁義禮智信,中國傳統文化所強調的「五常」。「五常」維繫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是五種永遠不變的真理,在古時候行之有效,說得通、行得通,而在現代也是如此。所以它是超越了時間,也超越空間,在中國行得通,在外國同樣也是離不開這個原理原則。這是符合我們的性德,是人人都要遵守,而不能混淆紊亂的。

  簡單的來說,「仁」是愛人利物,仁者愛人。「義」則是公正合宜,義者宜也,是正正當當的行為。禮者理也,這是社會的規範、一種規矩。「智」是理智,它是慎思而明辨的能力。「信」則是誠實信用,不自欺,也不欺人。這是仁義禮智信簡單的解釋。

  仁、義、禮、智、信,為什麼稱之為「五常」?這是有它的道理的。「常」是恆常不變的,它不會因為時間、環境的推移而發生改變,所以說它是真理,就像剛剛所說的是超越了時間,也超越了空間,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像仁義禮智信五常,這五種道德規範『不容紊』,它是不可以紊亂,也不能違背的。

  在《春秋左氏傳》當中曾經說過:「人棄常則妖興。」一個人如果處事待人接物,在生活當中應對進退,處處都違背了仁義禮智信,假如是一個家庭,家庭就會變得衰敗;如果是一個社會,人人都背棄了仁義禮智信,則妖興。「妖」,我們不要單純從字面上理解,認為就是指的妖魔鬼怪,這是一方面的解釋。像《聊齋志異》、《子不語》當中,有看到許多的妖魔鬼怪。「妖」不止是這個概念。因緣生老師例舉了明朝小說《鍾馗傳》,開端有一首詞是這樣寫的:「世事澆漓奈若何」,那個時代人們就已經體會到人心不古。從我們現代的角度上來說,那個時代還算是不錯,至少人人都讀聖賢書。當然跟上古時候相比,人心就變得沒那麼厚道。「千般變態出心窩」,一切法從心想生,人的心念如果念念是仁義禮智信,社會風俗就會非常的淳厚、非常的祥和;反過來,如果心心念念都違背了仁義禮智信,社會人心澆漓,世事變化,整個社會就會出現不安定的局面。「只知陰府多魂魄,不曉陽世鬼魅多。」妖魔鬼怪,大家都覺得好像是陰曹地府裡面跑出來的,而不知道,這裡說「陽世鬼魅多」,人間也能找到妖魔鬼怪。「閒提筆,漫蹉跎,焉能個個不生魔?若要改盡妖邪狀,常把青鋒石上磨。」意思就是談道:世間人只知道陰曹地府裡面有鬼,不知道光天化日下的魑魅魍魎更為猖狂。這樣的現狀究竟要如何才能改變?「常把青鋒石上磨」。「青鋒」是寶劍,因緣生老師特別強調,它代指的是什麼?代指的就是聖賢教育。「石上磨」的「石」比喻人心,就是我們的自心,要通過推廣聖賢的教育來改變人心,這樣才能真正解決「人棄常則妖興」的問題。社會上亂象叢生其實都是人心造成的,如何改變人心?只有通過教育、通過教化,特別是聖賢教育的推廣,才能真正使得社會人心風俗淳厚,人心向善。所以我們要常常用聖賢的經典來匡正自我,身心不要片刻的違背正道。道是不可以須臾離也,這就是《中庸》所講的修道之教。

  由此可知,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不容得紊亂。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是倫理道德當中最為基本的規範,如果這些都失去的話,社會必然是不安定的;如果能把這些教化再恢復起來,對於安定世道人心,改變社會的風俗,就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好,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這段經文非常重要,下節課還要繼續學習。今天就學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