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9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三字經》第三十五頁,我們從第二行開始看起。

  【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一句經文,在這一句經文當中談到了人與人之間最為重要的三種倫常關係,君臣、父子還有夫婦。君臣之間要有道義,父子之間有親情,夫妻之間能夠互相的尊重、和睦的相處。所以君臣、父子和夫婦,這是三種重要的綱紀。「君臣義」,義是君臣之間應該有的道義;父子有親,父子之間存在親情;「夫婦順」,順是和順的意思,夫妻之間相處要和順。

  三綱的綱,昨天跟大家分享過,本意是指收網的大繩子。漁夫在打魚的時候,把網撒到海中,收網的時候只要把大繩收回來,整個網自然就能收合。如果綱出現問題,即使再用力的拉也沒有辦法把整個網收回來。所以三綱,綱可以引申為最為重要的部分。我們常常說提綱挈領,這裡的綱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把綱抓住、把握好,有了次序,這件事情自自然然就能理得順,辦得妥當。而這個地方所強調的三綱,是屬於五倫關係。五倫關係是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相處,它是自然的秩序,三綱就是五倫當中最為重要的次序,也可以說世間人與人之間最為重要的次序。如果君臣、父子還有夫婦,這三綱能維繫好,能守住,就可以使得社會安定祥和,天下太平。

  首先是「君臣義」,君臣之間是以道義來結合的。義,「義者,宜也」。作為君,君可以指國家的領導人,也可以指團體的,像公司行號的老闆,都是君,總之是在上位的領導者。君要有君之道,君視臣子如股肱,大臣是輔佐自己來治理天下、管理社會或者管理團體的人,所以君王對於臣子要愛護,也要尊重。臣子是幫助君王、幫助領導人治理天下,或者是管理這個地方、管理團體,做為大臣要盡忠職守。君臣上下每個人都把自己本分的職責、本職工作做好,這個領導班子,或者這個團體是非常和諧、和睦的,彼此配合運作得很好。有這樣的機制,用以治國平天下,就能夠使得社會安定、國家太平,人民過著安和樂利的生活。這是「君臣義」。

  「父子親」,是父子有親。我們知道在五倫關係當中,雪公老人有講過,五倫關係有兩個天倫和一個半天倫。兩個天倫,一是父子關係,還有兄弟,夫婦則是半天倫;夫婦結合的時候不屬於天倫,但是有了孩子之後,夫婦就是天倫。所以父子親,父子是「卒天倫」,也就是說,父母親和兒女之間這種親愛精誠、親密的關係,是自然而然的、是與生俱來的。就像小嬰兒出生的時候,母親看他的眼神,還有小嬰兒看著父母的眼神,都是充滿了慈愛、充滿了親愛、敬愛。所以「父子親」這種親密的關係是天生的,因此父慈子孝也是自然而然的。父母在教導兒女的時候一定是朝著正面的、良善的方向發展;而做為兒女,因為要孝敬父母,所以要聽從父母的教誨。就像《弟子規》當中〈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些都是行孝、盡孝兒女的一個本分。當父子之間能夠落實父慈子孝,整個家裡就能得到很好的整頓;把家裡順好了,他再來到社會上擔任某一項職務,從事某一項工作,他自然就會把本職工作做好,在臣的位子上,他也能夠輔佐君王把國家治理好,這就是家齊而後國治的道理。

  「夫婦順」,夫婦這一倫是五倫的開端;換句話說,如果這一倫出現問題,其他的這幾倫也會隨之而受到影響。像一些有智慧、有德行的賢德之人,他來到一個地方首先就要觀察這個地方的離婚率、犯罪率究竟是如何。所謂是「亂邦不居」,如果這個地區的離婚率非常的高,那這個地方社會一定就不安定。因為家庭它是社會的細胞,對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和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國古人對於夫婦之間的結合是非常重視的,你看婚禮禮節這麼繁瑣,夫婦要結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只是關係到兩個人的問題,是合兩姓之好。夫妻結合在一起要承擔起延續家庭香火的責任,要培養出賢孝的兒女,家庭就能成為社會國家安定的基礎,所以特別的謹慎。一旦結婚,中國古人沒有動不動就離婚的觀念,多少夫妻都是白頭偕老。這是非常重視家庭的穩固。

  「夫婦順」,夫屬陽剛。這是大自然的天然規律,夫屬陽剛,婦屬陰柔,如果反過來會造成許多的問題,所以婦是以順夫為綱。中國古代的女子講求三從四德,四德,德言容功,是女子應盡的本分;而三從,昨天跟大家分享,對於從字,聶振弢老教授、因緣生老師都有做一個客觀的、準確的解釋,以此來澄清社會上的許多誤會。從就是女子還沒有結婚之前,做為女兒是由父親負責照顧她、養育她、教導她;等結婚之後,男女有別,做為先生和太太,在家庭當中就有不同的職責,先生是負責家庭的經濟生活,婦人于歸之後,她結婚之後是丈夫負責照顧她、帶領她。女子有她的本職工作,有她的本分,首先要相夫教子,要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輔助自己的丈夫,並且教導兒女,這些重要的責任都是擔在女子的身上。夫死從子,先生過世之後,或者這位母親年老之後,則是由自己的兒子負責贍養,奉養母親。所以從古到今,從漢朝時期,在董仲舒的建議下,漢武帝施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這以來,儒家就是中國社會正統的思想。而三從四德也是從古到今,維繫了許多家庭的幸福與美滿,因此對於這個概念要有正確的認識,不能產生誤解,產生偏差。像歷史上有許多「牝雞司晨」的例子,使得社會、國家發生了動亂,這也是我們要引以為戒的,後面會舉例子來說明。

  所以男女平等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關懷、互相照顧的基礎之上。婦順夫,夫敬婦,夫婦之間能夠和睦相處,就像昨天講到孟光舉案齊眉的故事,這就是夫婦之間在生活中相敬如賓。雖然他們是不為人知的隱士,但是都是很有德行的人;他們沒有財富、沒有地位,德行卻是傳頌千古。當夫婦這一倫正了,真正是夫義婦聽,彼此之間和睦相處,在家庭當中就創造了非常溫暖、和諧的氣氛。我們想想看,當一個孩子在幸福的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他身心的健康,心理的健康、身體的健康,是我們可以想像的,他在安樂和溫暖的氛圍當中成長,必然是非常快樂健康的。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三綱確實是非常重要,一個家庭安定了之後,它對於國家和社會的安定就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剛剛說到「牝雞司晨」,這可以說在中國自古以來,特別是為政者,都是比較忌諱,希望盡量避免這個問題,它是有道理的。我們舉歷史上武王伐紂的例子。商紂王這個人是非常喜歡享受的君王,而且他對待臣子還有老百姓都是很殘暴的,這在歷史上有記載。他很寵幸妲己,妲己說什麼話,商紂王都會聽從。做為一個昏君,處處不是聽古聖先賢之言,而是聽婦人女子之言。在古時候,很多女子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看待問題、處理問題,存在很多私心和偏執的見解。當時商紂王迷於酒色當中,賢良之人給他的勸諫他都聽不進去,而是聽從他所寵愛的女子之言。

  在商朝末年有三公的職位,三公包括西伯昌(也就是周文王),還有九侯、鄂侯,他們是擔任商紂王的三公的職位。因為商紂王喜歡女色的關係,九侯因為這個問題觸怒了紂王而被紂王所殺,甚至把他剁成肉醬。後來鄂侯也沒有免過這個命運,觸怒了商紂王,後來被做成肉乾。一個君王這麼殘暴,不但是周邊的大臣要遭殃,最苦的還是老百姓,因為他的暴政造成了民不聊生的果報,也都和他寵幸妲己、聽信婦人之言有關係。當時西伯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他做為三公之一,看到這個景象,他心裡是非常難過,也很不滿的。當然也觸怒了紂王,就被商紂王給囚禁起來了,後來西伯昌有一位大臣想了辦法才把他救出來。商紂王把身邊的賢良大臣不是殺了,就是關了,任用的全都是喜歡諂媚、巴結的臣子。

  後來也有許多大臣看到國家再這樣子下去,一定會亡在他的手裡,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到商紂王這裡來進諫,紂王當然是聽不進去,他被酒色財氣給迷住了,根本都聽不進忠臣的進言。包括像比干,他也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勸諫,把商紂王給惹怒了,最後也被殺害了。整個天下被殘暴的國君治理得非常混亂,人心不安、社會動盪,周武王就率兵討伐殘暴的商紂王。武王在牧野誓師的時候就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後來記載在《尚書》當中,他說:「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比商朝更早的古人就曾經說過這個話,一個家裡都是公雞在打鳴,公雞在報曉,沒有說母雞打鳴、母雞報曉的道理。如果是母雞代替公雞去打鳴、報曉,所謂「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這個家庭一定會衰敗,這是家窮之兆。同樣的,一個國家的治理,一定是非常有德行、有智慧的君王來管理,如果是自私而又偏狹的婦人女子奪取了政權之後,國家就要遭遇很多的動盪、禍亂。商紂王就是如此,他一味聽信他寵愛的妲己的讒言,在施政的時候,都是很殘暴的酷刑來對待身邊的賢臣,這是紂王亡國的根本。換句話說,周武王伐紂只是一個緣,根本敗亡的原因還是在於商紂王自己,所以後來武王伐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拯救商朝的百姓於水火之中的舉動很得人心,因為讓老百姓從痛苦的生活當中解脫出來。我們引用武王伐紂的故事來說明「牝雞司晨」,擾亂了家庭和國家秩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這句經文『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我們學習到這裡,已經把三綱的內容跟大家做了分享。之前的課程當中也有跟大家分享過因緣生老師的「祭全球先祖歌」,分享了最開頭的幾句,和之前所學經文是很有關係的。後面還有一些歌詞沒有機會分享到,剛好後面有幾句歌詞和今天學的「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是相關聯的。這首歌既做為祭祖的歌,同時特別是在海外祭祖的時候,也是用這段文做為〈祭祖文〉。因緣生老師在〈祭祖文〉當中所闡釋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是非常深刻的,也比較全面,歌詞很值得我們用心的來學習,對於傳統文化還不是特別熟悉的人,在讀的時候會感覺到有一點深度,但是如果深入的了解它內在的義涵,會覺得這些歌詞都是百唱不厭的。每次祭祖總會想起「大誠祭歌」和「祭全球先祖歌」,給我們內心確實是很深的感動。

  在「祭全球先祖歌」當中談到「人列三才兮立身有道」,上次學到這裡,下面是「仁義禮智兮萬古綱常」,後面也會學到相關的經文,在後面《三字經》有談到:「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所以禮在祭祖歌當中都有呈現出來。先來看後面的這幾句,跟這句經文有關的:「國有賢臣兮以安社稷,家無逆子兮而惱爺娘。老安少懷兮各得其所,女慕貞潔兮男效才良」,這幾句歌詞就對應了這裡的「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國有賢臣兮以安社稷」,這就是「君臣義」。邵康節先生曾經寫過一首詩,這首詩跟前面這兩句,「但求處處兮田禾廣熟,惟願人人兮福壽且康」是有關的。邵康節先生談到「國有賢臣安社稷」。這首詩非常值得我們認真的讀熟,記熟,特別有深意。他說:「每日清晨一炷香,謝天謝地謝君王」。福建的堂屋以前都會供奉天地君親師的神位,我們每天早晨在上香的時候都是感恩天地君親師的恩德。「但求處處田禾熟,惟願人人壽命長。國有賢臣安社稷,家無逆子惱爺娘。四方寧靜干戈息,我若貧時也不妨。」這首詩,把天地君親師以及「君臣義,父子親」的人倫關係都有特別的談到。

  「國有賢臣以安社稷」,社稷,在古時候做為國家的代稱,社是土神的意思,稷則是穀神的意思。在孟子的時代就已經闡釋出了「民為貴,君為輕」這樣的道理,《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就可以看出,古聖先賢在治理國家的時候,都是把天下蒼生、天下老百姓的幸福擺在首位。「國有賢臣兮以安社稷」,希望每個國家都能有賢明的臣子來輔助君王、造福國家。「家無逆子兮而惱爺娘」,祝願每個家庭都沒有忤逆的子女去惱害父母,也就是這裡說的「父子親」。做為三綱之一,父子有親這一倫也要扶正。能夠父慈子孝,家庭是一片和睦祥和的氣氛。下面「老安少懷兮各得其所」,老安就是尊重老人,讓老人過上非常幸福的晚年;少懷是關懷年輕人,使其信從。也就是對於年輕的下一代,要真正關懷他,要養育他,還要教育他,讓他從小就接受到非常好的教育,為他未來的幸福人生奠定很好的基礎。「老安少懷」,希望全球都能形成敬老愛幼的風氣,這樣老人和孩子都各得其所。在《論語》當中,孔老夫子也曾經說過,孔老夫子一生有什麼樣的志向?夫子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孔老夫子的志向是老安少懷。像周文王施政的綱領也是「哀此煢獨」。可見古聖先王的存心都是非常仁厚善良,總是希望天下的百姓都能過上安定而幸福的生活,老人得到尊重、得到奉養,孩子得到很好的關懷和照顧,特別是教育,這是至關重要的。

  「女慕貞潔兮男效才良」,「貞潔」是純正高潔,這是女子。「男效才良」是指才士賢人,就是才良。日後我們會學到《千字文》的經文,《千字文》就有談到:「女慕貞潔,男效才良」。「祭全球先祖歌」這裡面的用詞有許多都是有典故、有出處的。這是談到女人都崇尚純正高潔,男人皆效法才士賢人。這句話就是《三字經》所說的「夫婦順」,夫婦這一倫正了,對於五倫能夠在社會上扶正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祭全球先祖歌」這幾句歌詞我們就先分享到這裡,其他的歌詞內容,日後如果還有學習到相應的經文,我們再來學習。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用的時間比較長一點。因為綱常的問題在社會當中是很重要的,它攸關國家和社會的安定和諧,所以談的時間比較長。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這句經文談到,一年是有四季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各自的特色。春夏秋冬四季循環的運轉,永不止息,這是『運不窮』。所謂春耕夏長(也有說夏耘)、秋收冬藏,這是符合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規律。這句經文特別講到歲時之序,就是一歲,一歲就是一年。一年之序分為四時,四時也就是春、夏、秋、冬,所以是『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運」是運行的意思,「窮」則是窮盡。春夏秋冬四時是運行不息的,可以說是天地宇宙之間的一種不言之教。

  後面也會學習到在《論語.陽貨》篇當中,孔老夫子就曾經感嘆的說:「予欲無言」,我不願意再說什麼了。孔老夫子的學生子貢很聰明,他聽到老師說這句話,就很疑惑,請教夫子說:「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孔老夫子一生和學生之間都是老師和學生的教育關係,老師一生都是傳道授業,並且解答學生的疑惑,是用他的身教和言教來教導學生。如果夫子不把道理講出來,那學生們又要向誰來學習?實際上夫子的這句話就引發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孔老夫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的意思是說,上天什麼時候講過話?上天只是讓四時正常的運轉不息,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也因此能夠自然的生長起來。所以四時的運行,春夏秋冬正常的運作,這就是上天給我們的不言之教。一位優秀的好老師,他的教育是非常善巧方便的。為什麼孔老夫子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我們不斷的深入《論語》的經文就能體會到,這真的是一位好老師,難怪後人尊之為萬世師表。孔子的教育也是如此,他不但有身教、有言教,也有不言之教,有的時候教育是意在言外。後面還會再分享這句經文。

  因緣生老師對於四時,春夏秋冬是從何而來?老師談到,這是一個哲學的問題。如果大家讀過一首「春江花月夜」,它開篇所提出的問題,看起來好像是講自然現象,實際上也是探討人生宇宙的哲學問題。四時也是如此,是跟佛教的教育所談到的「一念不覺而有無明」,跟這個問題有關。也就是說,人的本性原本是清淨無染的,而清淨無染的本性就像前面學到的「人之初,性本善」。為什麼會有喜怒哀樂之情產生?是一念不覺而生的。產生喜怒哀樂之情,天地就有四時風雨之序。

  在宋代秦少游,蘇門四學士之一,他寫過一篇〈心說〉就講到:「即心無物謂之性,即心有物謂之情。」「性」是本性,本性是本來無一物的,就像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即心有物」,「物」就產生了喜怒哀樂,這是習性,它不是本性,稱為情。我們心地清淨無染的時候、本來無一物,這就是本性的顯發。可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有所不覺,感物而動,這就叫情。

  本性本來是本善的,但是因為一念不覺,產生了喜怒哀樂,所以感得四時風雨之序。特別是當人的妄情沒有得到節制,人心是和天心相感的,最終會導致自然環境的變化,就是四時乖違、陰陽錯亂的結果。要如何解決?要解決的辦法還是在於我們的人心。在《中庸》當中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聖人跟凡夫究竟有什麼不同?聖人和凡夫的不同,是聖人能夠使得妄情歸於真心。這裡說「中節」,「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就是合乎大道。如果能使妄情合乎中道,人心所感,自然能夠風調雨順、天下太平、災難不起。當然這是比較深刻的哲學上的道理,以後有機會再慢慢的探討。

  孔老夫子在《論語.陽貨》篇當中所說的話非常的耐人尋味,「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雪公老人闡釋這段經文也特別談到,這一章是孔老夫子無問自說。雖然沒有學生發問,但是孔老夫子觀察時節因緣到了,這個時候他闡釋這個問題,學生們能理解、也能聽得懂。所以夫子自己說:「予欲無言!」他的學生都圍繞在他的身邊,子貢就很疑惑的請教老師說:「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就如同雪公老人所說的,孔門弟子當中有許多位學生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物,包括顏回、曾子、子貢。通過子貢和老師之間的對話就可以體會到,子貢是非常聰明的人。他說「子如不言」,其實子貢知道孔老夫子說的話是指的什麼事情,如果他不懂,他也不敢隨便的發言。「述」,「小子何述焉」,老師說什麼話,學生就述說什麼。開始是作之,依著前人說的事來說,這是述。子貢說:「老師,如果您要是不說話,我們同學們要怎麼講法?」何述焉,老師說什麼,學生就述說什麼。孔老夫子一生也是述而不作,這是「述」。夫子後面說這句話是很重要的,說:「天何言哉?」孔老夫子說:「天說話了嗎?」因為子貢說:「老師您要是不說,我們如何來傳述您的教誨、您的教言?」夫子回答得非常巧妙,學生要有一定的悟性,才能體會到老師所說的話的深意。夫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不說話的,天何言哉?天做什麼?天所做的天道、地道、人道,天地人的道是什麼?「三才者,天地人」,天道、地道、人道,都有很深的意義、很深的意涵在其中,是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悟的。天不說話,但是四時行焉,「四時」就是「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四時行焉」,春夏秋冬是周而復始的在運轉,它沒有錯亂。四時運行了就起作用,「百物生焉」,那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些事情全都辦妥了。上天沒有講任何話,「天何言哉?」一句話都不說,但是春夏秋冬就周而復始,非常有次序的在運轉,而沒有錯亂。「百物生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上天的不言之教。下面再加重其辭,「天何言哉?」天一句話都沒有說,可是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都能正常的運作、正常的生長,這是天之德,這是天的功勞。

  所以這章確實很深奧,這是夫子在傳道。他一件事都不提,但經文當中的意涵、它的韻味卻是非常深廣的。雪公老人談到,孔老夫子是志於道,夫子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這也是心和宇宙之間萬事萬物的關係。心田,不動為性,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時候,自性當中的德能就完全現前了;一動心田,一旦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了,就有了種子,就會生起萬物。孔老夫子他老人家是志於道,天地宇宙當中的萬事萬物都是離不開道。為什麼在這個地方孔老夫子不用言語闡釋說明?在《論語》的集解當中說:「言之為益少,故欲無言」,說話利益少。因此儒釋道聖賢之人所傳的大道,有許多是心法,以心傳心,以心印心,包括孔老夫子、老子、釋迦牟尼佛,真正講到很深妙、很精微的道,是需要學生去體悟的,一旦悟入,他就能體悟到老師所傳授的道的意涵、內容是什麼;而沒有辦法悟入的時候,老師即使形容得再清楚、講得再明白,學生還是沒有辦法悟入境界。所以道,在這裡夫子用的是不言之教。

  《反身錄》當中就強調夫子的教育方法,它會避免許多在求道悟道過程中的偏差,避免流弊。為什麼?有的人學習聖賢學問,就是以言語、文字來求道,所以他欲無言。道家也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最根本的道是心性的自然流露,不是用言語、文字所能說清楚的,你悟入了,自然就明白了;不悟入,用再多的言語文字,他還是不明白,所以道不在於言語文字。

  雪公老人也有一段論述提醒我們,特別是在寫文章,發表見解的時候,你對這個道,很高深精微的內容不是真正的明瞭,都是用見思惑,都是用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來闡述,這樣的言語、這樣的知見,會對人心產生擾亂,這是雪公老人有特別談到的。之前我們學《論語》的經文有談到:「巧言令色,鮮矣仁」,連仁都談不上,何況是道?而天下無道,如果要讓天下平安,是沒有這個道理。真正得道都是在默而識之。你看顏回(顏淵),這是孔老夫子最得意的門生,顏淵體悟的深度就能契入老師的境界,他不違如愚。還有像曾參,「參也魯」。雪公老人談到:像這兩個人都得道了。像孔子、顏淵、曾子,都是儒家的聖賢之人,師父上人之前也有談到孟子,他是「亞聖」,雖然他不是聖人,但是他跟聖人的氣氛已經非常接近了。這是儒家的聖賢之人,都契入了道的境界。孔老夫子也是,「吾道一以貫之」。雪公老人提醒我們,所謂「躁人之辭多」,要求道,也必須要默而識之。當然,老一輩的長輩們所說的話都是很有深意的。

  關於《三字經》的這句經文:「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所談到的就是春夏秋冬四季,四季在每一年當中,都是按照有規律的、正常的順序在循環交替,在循環交替的過程當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萬物的生長和活動也都是隨著四季而變化不息的。

  關於四季的產生,有一則上古的神話,這個神話故事非常有趣,也跟大家稍微做分享,這跟之前的課程當中所談到「女媧補天」的故事有關係。在中國上古的神話當中談到,女媧在創造人類之後,人類一直靠著打獵和摘果子為生。當時有兩個神明,火神祝融、水神共工。火神祝融看到人類茹毛飲血,這種生活他感到很不忍心,因為祝融是很有同情心的神明,他就給人類帶來火種,傳播溫暖,讓人類改變這種茹毛飲血的生活方式,所以人類對於火神非常的感恩。水神知道之後就挺生氣的,因為他覺得人類只恭敬火神而不恭敬水神,於是他就跑到火神這裡,想要跟他一比高低。後來共工(就是水神)沒有比贏,沒有辦法他只好逃走。他就來到不周山下,愈想愈生氣,一怒之下,共工就撞倒了不周山,把它撞塌了。不周山是在上古傳說當中支撐著天空的柱子,共工就把擎天柱撞壞了。我們上次學到「女媧補天」,在〈淮南子〉中記載:「四極廢,九州裂。」古人相信天的四方的盡頭都有柱子在支撐著,這個柱子倒塌下來之後,最後就變成天塌地陷,產生很多的災禍。「四極廢,九州裂」,整個中華大地也都崩裂了,天塌地陷。於是,天不能同時覆蓋萬物,地也不能沒有遺漏的容載萬物,就發生了很嚴重的自然災害,同時有火災、水災在橫行,導致許多小動物也都沒有東西吃。這時候像這些猛獸,還有凶猛的鳥,都跑出來去獵食老弱病殘的人,許多無辜的老百姓就受到了傷害。女媧非常不忍心看到人類遭遇這種磨難,於是她就鍊五色石來修補蒼天,並且把大海中的鼇,把牠的四條腿砍斷之後,就讓它立住了四極,天的四邊四根柱子又立起來,後來又平息了洪水,並且把猛獸也降伏了,這樣人類就過上了安穩的生活。這樣的過程,卻造成了天空向西北方向傾斜,大地也向東南的方向塌陷,於是日月星辰就向西邊運行,江河湖海就向東南奔流,而春夏秋冬四季就開始不斷的交替運行。這是在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裡面講到四季的產生。這些故事有很多也是意在言外,我們要用比較深的深度和角度來理解它。

  在《三字經》當中,「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春夏秋冬四時是運轉不息、無有窮盡的。我們看到在地球上會產生四季的變化,從天文學的角度上來說,是因為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所產生的變化。後面會學到相關的內容,也就是說黃道跟赤道之間有一個黃赤交角,所以變成太陽的直射點在四季不同的時候,是直射在地球不同的位置,而使得北半球跟南半球都會出現相應的季節變化,這是從天文學的角度上來說的。

  春夏秋冬四季也都有它各自的特色,萬事萬物在四季交替的過程當中,表現出了不同的生活形態。由於四季不斷的循環,所以萬物也因此而生生不息。這是大自然在宇宙當中所產生的自然規律。

  先來看春天,春天,我們很熟悉一句話:「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春天有著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在春天這個時節,萬物都復甦了。我們經過了寒冷的冬天,如果是生活在比較寒冷的地區,四季分明的地方,冬天非常寒冷,白雪覆蓋著大地,萬物全都在養息,很多動物都在冬眠,很多的植物也都不能生長。可是到了春天,當冰雪消融的時候,大地又開始呈現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許許多多的花草樹木開始抽芽、開始長葉,到處百花盛開,一切看起來都是充滿了希望。

  前兩天有同學把法國巴黎現在櫻花盛開的景象,把照片傳來給我們看。前兩年我們也是同樣,在公園裡面欣賞歐洲的這些美麗的植物,感覺是一派生機。現在又是春天了,在巴黎的櫻花也開得特別美。很多人都以為是到日本才能賞櫻花,其實並不是的。

  所以春天的景象,讓人類看起來覺得它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活力,也充滿了希望。古人曾經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因為春天是一年當中美好的開始,如果在這個美好的開始當中,我們就把這一年的計畫做出來,並且認真努力的實行,到了年終一定會有豐碩的收穫。就像我們學習《聖學根之根》,把自己的學習計畫好,從一年的春天開始,像學生們也是這樣,放完寒假之後,到了春天開始上學了,這一年當中,我們期待自己在心靈、在身心方面要有什麼樣的成長,都要在這一年的開端做出計畫。不要說我人生沒什麼方向目標、沒什麼計畫,這樣這一年在最開頭就沒有卯足精神,可能這一年就很難有所收穫。所以一年之計在於生機勃勃的春天,我們就要開始奮發努力,朝著既定的目標發展、成長。像我們學習《聖學根之根》,在一年的開端就已經開始做出了計畫,到了年終的時候,這一年我們道德學問方面都會有所成長,會覺得這一年沒有空過。這是春天。

  夏天,夏天的氣候是比較炎熱的,所以植物也都會生長得特別的茂盛。如果有到過赤道一帶的國家生活,就特別有體會,像馬來西亞、像新加坡,因為它是處在赤道的附近,氣候是很炎熱的,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沒有特別明顯的四季分明的現象,和在北方是完全不同。在這些地方植物就長得很茂盛,我們去馬來西亞看到這些植被,還有它的物產都是特別的豐富,這是因為它長年都是很炎熱的天氣。動物也是一樣,在這樣的季節牠也是繁殖得非常的快。這是夏天。

  到了秋天,秋天是經過漫長的夏天,許多的植物都得到了生長,到了秋天就是收穫的季節了。像以前我們在北方的農村,秋天就非常的明顯,很多農作物都要收成。如果不趕快把它收起來,保存好,到了冬天就開始下雪,人就很難再進行農業的勞動了。我們在農村會看到,到秋天收穫的季節,許多植物的果實都要去採摘,果實都堆積成山。這是收穫的季節,是秋收。

  萬物在夏天的時候就把生長的力量耗盡了,到秋天逐漸凋零,這是大自然的規律。特別是在北半球的北方,看到秋天的肅殺之氣也是特別明顯,整個樹葉都變黃了,而且會凋落,就會感覺到天地之間就是一片肅殺之氣。所以古人對於死刑犯要處以死刑,都是選擇在這個季節,這也是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如果你在生機勃勃的夏天、春天來進行處決,在整個節氣上感覺是有傷了天地間的生生之氣。而在秋天,因為整個氣候體現出肅殺之氣,所以過去行刑是在秋天,是配合時令。

  冬天,特別是在北方,這是大雪漫天、銀裝素裹,動物也冬眠了,植物被覆蓋在大雪之下。有在北方生活過的人就會特別有感受,像之前我們剛到中國的東北地區生活,因為小時候生活在南方,從來沒有見過雪,到了東北,冬天下大雪的時候,興奮得半夜十二點爬起來去外面堆雪人,特別的美。這種天氣是四季分明的,很多動物在這個時候也冬眠了,這真的是冬藏。包括人,在北方的人也是這樣子。在冬天的時候,特別是愈到北方,溫度都是零下二十多度、零下三十多度,連河川也都凍結了,因此在有一些地方就可以去滑雪橇、堆雪人,還可以看冰雕、看冰燈。像在哈爾濱,人們就會把河裡凍成冰的冰塊一塊一塊的拿出來,雕成各種各樣的形狀,然後還配有很美麗的燈。譬如堆成一個長城,我們去看冰燈的時候,小朋友他就會爬到長城的上面,他們做成用冰雕成的滑梯,外形的形狀跟長城一樣,小朋友爬上去,從長城的上面直接就可以滑下來。當然身上穿的都是棉衣、棉褲、棉襖,全身都包得緊緊的。這種生活我們在九十年代的初期還有體驗過,因為那個時候四季都很正常,沒有像現在全球變暖的問題。那個時候四季分明,節氣也都特別正常,所以我們在北方就能體會到秋天、還有冬天具有的特色。小朋友是特別開心的,到這些地方去體會冬天銀裝素裹的氣氛。

  雖然是冬藏,但是它蘊藏生機,其實是在養精蓄銳。所以為什麼北方的糧食特別的養人,以前的老人他們種地,特別在北方,這個景象現代人很難想像,他種一塊地,種一年要讓這塊地休息三年,所以地的能量就特別足。即使不是休息三年,在一年四季當中,土地秋冬的時候仍然能夠得到休息,它一年收割一次,糧食種出來就特別有能量。而且以前的老人家種地,在北方還會看到很多丹頂鶴在旁邊跑來跑去的,還有一些野生的動物在水裡游來游去,跟大自然在一起的生活真的是非常的幸福,這是現代人比較難以體會到的。冬天雖然是冬藏,但其實萬事萬物在這個過程裡面都是在養精蓄銳,一直等待著明年的春天。所以有一句話說:如果冬天過去了,春天還會遙遠嗎?這句話就很勵志。經過漫長冬天的等待,就好像我們歷經困難和挫折,我們忍住了艱難的考驗,到了春天萬物復甦、春回大地,它的生命力又重新展現出來。

  所以大自然給我們很多很多的啟示,只可惜現在小朋友跟大自然接觸、跟大自然親近的機會太少了。特別是有一些自然環境長年被人為破壞,這也是人類很大的損失。如果我們從小培養愛護自然、關心自然,不要因為人類的活動使自然遭受破壞,養成這樣的思想觀念,我們的地球母親仍然是生機勃勃、生生不息。

  所以農夫是按照四時,中國有二十四節氣,就是按照節氣來耕作。因為自古以來,中國都是以農立國的社會,非常重視農業的生長。民以食為天。農夫在耕種的過程當中,也是依循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它就不會錯亂。而春夏秋冬四時,對於大自然的萬事萬物,是有一種特別的力量,讓這一切都是很有次序的,特別是大自然還沒有遭受到破壞,這種次序就非常的明顯。

  所以古人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也懂得如何跟自然和睦相處。有一些國家的古老民族、古老的族群,包括一些土著,他們因為長期跟大自然生活在一起,了解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的聲音。自然是有次序的,這個次序是在春夏秋冬的運轉當中進行。人類確實是要效法天地之德,特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自強不息的精神來面對我們的人生,這也是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發。

  這是佛門的一首禪詩,和春夏秋冬的內容有關,我們把它提出來跟大家分享。這首詩是無門慧開禪師所寫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春有百花,在春天的時候百花開放、萬物生長,多麼的美好,我們也要有這樣的心境來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春有百花秋有月」,中秋的明月高懸,「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美麗的一輪明月給多少中國人非常大的想像空間,而且這個時候也是親人團聚的時候,「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夏有涼風冬有雪」,夏天雖然非常的炎熱,可是也可以體會到涼風的自在;冬有雪,冬天雖然寒冷,但是非常晶瑩純潔的雪景卻讓人欣賞的時候內心都感覺到非常的愉快。後面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也就是無門禪師的境界。像這些祖師大德,他們都是有證悟的境界,有很多都是明心見性,佛門裡面講他已經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若無閑事掛心頭」可以理解為放下了妄想分別執著,「便是人間好時節」。他明心見性,已經徹悟了自性,所以自性裡面圓滿的萬德萬能全部都具足、全部都顯現,所以他才能寫出這樣一首有禪意的詩,也體現出他契入和證悟的境界。

  這首詩提醒我們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師父上人寫過一副墨寶,對我們的人心很有啟發。「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這就是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心地真正純淨純善,你看到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也都是自心、自性所變現出來的,你看待這一切萬物沒有不善的、沒有不淨的。能夠看破放下,笑,不生氣,這是養生修行向上一著必備的基礎,應當學。所以我們要學習笑口常開,面有喜色,以慈悲的心來看待一切人,用豁達的心胸與燦爛的笑容來看待人間所遭遇的種種境緣,用平靜、用愉悅的心情來看待它而不要生氣。現代人很重視養生,養生有什麼祕訣?師父上人在這裡有提到:「笑,不生氣。」我們是不是能夠做到這一點?常常用笑容、用笑臉來對待一切人。這是我們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的基礎,就是笑口常開。所以我們到了寺院裡面,一進山門,首先看到天王殿,最前面的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就是笑口常開,而且肚量很大,啟發我們具備這種特質才能入門。我們學習儒釋道的聖賢教育,首先就要效法彌勒菩薩笑口常開、大肚容人,這是我們學習的基礎。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接著看下面的這一句: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剛剛說到四時是春夏秋冬,這裡說到了四方,就是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是以中央為準,互相對應的,如果沒有中心就沒有東西南北,所以我們常說東西南北中。中心如果移動,方向也會跟著改變,所以東西南北是因為有中央來做為參照,才有東西南北相對而成的四方。這就是這裡說的『此四方,應乎中』,「中」是中心、中央的意思。

  這一段經文主要是讓我們認識方位,這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都會遇到的。東西南北,這裡說是「此四方,應乎中」,它和中心本身是相對應的;換句話來講,如果沒有中心的話,所謂的東西南北也就不存在。所以當中心產生了移動,整個方向的定位也要隨之而改變,因此方位並不是永遠固定的。關於這個我們也很容易理解,譬如我們在看世界地圖的時候,哪個國家在哪個國家的西邊或在哪個國家的東邊,中心點產生變化的時候,它的方位也會隨之而改變。我們現在常常有機會在國際上旅行,參看地圖的時候也是要有這樣的概念,在地圖當中通常是以右邊代表東方,左邊代表西方,上面代表北方,下面代表南方,有了基本的觀念再來看地圖,就不至於把方向認錯了。在上古時期並沒有所謂的方向,而是人類在生產生活過程當中有實際的需要才制定出了方向,否則的話,我們要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如果搞不準方向,可能就沒有辦法達到目標。在歷史上有個故事,南轅北轍,你朝著相反的方向走,肯定是走不到既定的目標。在現代社會,特別是航天技術的發展,包括飛機,還有輪船,也都是需要通過方向的定位來走向既定的目標。所以方向就是人類在生產生活的過程當中,根據實際的需要測定出來。在古時候就製作出相應的工具,像司南,就是古時候的指南針,還有像羅盤,都是跟方向、跟方位有關係的。指南針永遠指向南方。早在黃帝的時期就發明了指南車,他需要辨識方向。所以有一個固定的方向,譬如指南針,當南方確定下來的時候,其他的東方、西方,還有北方,它的方位就很容易確定。所以在歷史上我黃帝就是靠著這種儀器,在大霧當中不會迷失方向,從而戰勝了蚩尤。這在歷史上都有記載得很詳細。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非常古老的時代就已經有了許許多多的發明,為人們在生產、生活的過程當中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中國歷史發展到後期,整個航海業也非常的發達,在航海的過程當中,也是需要靠著指南針、水羅盤,或者是根據對於天文的觀察來測定方向,這在歷史上也都是有記載。所以航海的過程當中,把東西南北的方向定位得很準確、很清楚,才能達成航海史上的壯舉,像鄭和下西洋。羅盤,還有指南針,都是中國古人在歷史上很早就發明出來。這之後我們會學到《幼學瓊林》,《幼學瓊林》卷四製作類就有講到「周公做指南車,羅盤是其遺制」。像這些都是在很古老的時候,中國老祖先們就已經發明出來了。像羅盤,是利用磁針測度方位的儀器,飛機或者輪船在航行的過程當中,就可以觀測到它的目標。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古人是非常聰明智慧的。雖然有一些科技的發明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但是中國人並不崇尚科學技術的發展,因為在一定程度上會帶來後遺症,帶來危害,所以中國古人在這方面是很謹慎的。

  今天時間已經到了,我們下一節課再來跟大家繼續分享這句經文。今天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