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第6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三字經》第三十四頁,我們從第三行開始看起。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我們上一節課學習到這句經文,這是提醒我們為人子弟,要趁著自己年少的時光親近良師益友。『習禮儀』,在親近師友的過程中,好好的學習處事待人接物,以及應對、進退的禮儀。
我們跟大家分享了孔老夫子特別重視交朋友,在《論語》中特別談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這是提醒我們在交結朋友的時候,要注重親近善友、益友,遠離損友。在《論語》的「顏淵」當中還有一句經文,是曾子所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雪公老人特別談到,人生活在社會當中,所謂人群社會,不能一個人獨立生活,和我們關係非常密切的人很多,這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因此,君子交結朋友重在志同道合,像這樣的朋友真正就可以親如兄弟。
曾子說「君子以文會友」,雪公談到君子有兩個說法,一是在朝或是在野,這是從地位而言。這章所說的君子並不是指地位而言,而是針對求學和不求學的人說的。古時候士農工商,士可以說是君子。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士人無恆產而有恆心;如果是農工商,則無恆產而無恆心。什麼是恆心?恆心是志於道,擇善而固執的意思。士人是無恆產而有恆心,換句話說,士人是志於道,可以稱為君子,他是擇善而固執之的。
曾子曾經說:「士不可以不弘毅」,毅是恆的意思,所以是有恆心,真正是志於道的君子。無恆心不足以讀書。所以這一章的君子就是指求學求道的人。君子是以文會友,大家在一起見面集合,都是為了研究、探討聖賢的道德學問。文就是「以文德合也」。
另一個註解說:「禮樂法度刑政綱紀之文。」君子(士人)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所探討和研究的都是和社會有關的內容,不會是張家長李家短,談點名聞利養,君子以文會友不會去談這些問題。孔老夫子曾經說:「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又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好行小慧者,對於整個國家社會、民生是沒有好處的。雪公老人特別談到,在今日之下所推廣的、流通的文學,形式跟內容是屬於純文學,這種方式是古聖先賢所不讚許的。為什麼?因為自古以來文都是用以載道的。從古至今,哪怕是小說、哪怕是戲劇,它都含有道,有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在其中。雪公老人特別談到,真要達到世界安定和平,除了孔子之道之外,其他的世間學說是沒有辦法達到的。就像「禮運大同篇」,所說的內容就是大公無私。
下面一句是「以友輔仁」。孔子的學說是提倡仁,以仁為核心,在佛法來講則是慈悲。朋友之間都是彼此互相的幫忙,把仁成就起來。如果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就會孤陋寡聞。所以雪公特別談到,做為君子,要「入讀古人書,出交天下士」,然後他才會知道自己所學的優劣、得失、長短,否則說長說短都不對。
「以友輔仁」,輔是頰曰輔,齒曰車,車輔相依,唇齒相依。與朋友會合,彼此之間交換知識,所謂「無友不如己者」,必得要問說,所交往的朋友能不能輔仁?如果我們不能感化於他,就會受到他的薰染,所以無益的朋友就不要結交他。古人常說:「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因為我們已經跟他和光同塵了;「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也是因為已經跟他融為一體了。所以,朋友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
這句經文談到「親師友,習禮儀」,禮的重要性以及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禮的作用,是用來確定人和人之間的親疏關係,這是《禮記》上所講的禮,它是「定親疏,決嫌疑」,斷定疑難事情恰當的做法。「別同異,明是非」,禮可以分別尊卑地位的同異,而且能夠明辨是非對錯。這樣整個社會才會建立起非常穩定的秩序與規範,人人在社會上生活,也能遵循著一定的規矩。這就是禮的重要性。在《論語.季氏》篇當中,孔老夫子特別強調「不學禮,無以立」。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陳亢,是孔門的弟子,字子禽;伯魚則是孔老夫子的兒子,叫鯉。孔子的弟子陳亢曾經有一次跟伯魚在一起聊天,陳亢就非常好奇,詢問伯魚說:「子亦有異聞乎?」子就是伯魚的意思,問他說:你在父親這裡,有沒有聽到什麼特別的道理?也就是說,孔夫子對於自己的兒子有沒有私下傳授什麼心法,我們學生沒聽過的嗎?其實孔子講學,他老人家心量非常的寬廣,他是有教無類,而且都是平等無私的進行教化。但學生還是很好奇,覺得做為兒子,應該是跟父親非常親密的,父親是不是也有教導他什麼比較特別的、或者是祕密的內容。因為人之常情,做為老師,他對待自己的兒子一定會比較特別一點,會多教兒子一點道德學問。而古人非常重視和強調易子而教,所以孟子說「父子不責善」。
「對曰:未也,嘗獨立。」孔子的兒子伯魚(就是孔鯉),他說,父親對我的教誨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在家庭的環境裡面,也有對我特別進行教訓和教導。他說「嘗獨立」,「獨立」就是一個人的時候,因為如果還有其他人在場,要是有什麼祕密,也不方便講。「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鯉就是伯魚稱自己的名字。「趨而過庭」,這是見長輩的禮。見長輩,不能很懶散懈怠,在那裡慢慢悠悠的邁著四方步,而是要怎麼樣?要小碎步趕緊往前走,他在院子裡面快走。這裡加個「而」,這是因為趨必過,所以加了「而」字。孔老夫子就問自己的兒子說「學詩乎?」「對曰」,孔鯉對父親說,還沒學詩。下面連著的「曰」字也省了,行文確實特別緊湊,但是我們一看就知道哪句話是誰講的。下面是父親孔子對兒子的教導,說「不學詩,無以言」,如果沒學過詩,他就不懂得說話的道理,話都不會說。
雪公談到「口為言,筆為文」,其實言跟文也都是人的思想的表達、流露。一個人說話說不通,寫作文也會很囉嗦,他的邏輯層次不能夠很清楚,內容會很冗長。所以說話、寫文章都是一門學問。像徐醒民老師,在雪公的會下就是專攻《論語》,同時還學寫古文。言語在孔門四科裡面佔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在社會上不能不說話,所以孔老夫子特別謹言慎行,在言語方面是非常謹慎的。「不學詩,無以言」,詩如果沒有學過,平常處事待人接物、應對進退要怎麼說話你就不懂。
於是「鯉退而學詩」,孔鯉退下去之後就開始認真學詩,學《詩經》三百篇。詩其實是藏著很深的意涵的,《詩經》的表達都很含蓄,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聽到的人能夠反省改過。詩是一門學問。
「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他日又獨立」,過了幾天之後,孔老夫子又獨立,獨自站立在那裡。「鯉趨而過庭」,跟上次一樣,也是邁著小碎步趕緊在院子裡面快走,這是見到尊長、長輩、父母的時候應該有的禮。父親又問他「學禮乎?」「對曰:未也」,沒有,沒學。父親教導他:「不學禮,無以立。」
雪公特別強調說,孔子博文約禮,他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都是志於道而來的。遊於藝這個藝,你看禮樂射御書數,古時候童子八歲入學,除了學習灑掃、應對、進退之禮,還要學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遊於藝的開頭就是禮。父親教導兒子說,如果你不學禮,怎麼樣?無以立,一條事情也樹立不起來;換句話說,你所辦的事情都會產生錯誤。
雪公老人曾經編過《常禮舉要》,是根據《禮記》整理的,非常適用於現代的社會。《常禮舉要》我們要認真的學習,雪公老人還有徐醒民老居士都曾經講解過。學了禮,在社會上就會辦事;如果不學禮,一條事也樹立不起來。特別學會辦事就少害人,不會對對方造成妨害,也不會讓人討厭我們,所以禮是非常重要的。伯魚聽了父親的教誨就退而學禮,退下去就開始認真學禮了。
「聞斯二者」,這是對陳亢說的。「聞」是照應上面「異聞」的聞。這兩條,孔老夫子對學生常常講,只是講的時候,兒子孔鯉並沒有在其中而已。陳亢聽了就很歡喜,「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陳亢聽完退下去,他就很歡喜,歡喜什麼?他問了一個問題,卻有三個方面的收穫,得到三條。其中前兩條,要學詩、學禮,孔門的弟子都非常的熟悉。其中有一條是他自己體悟出來的,他體悟出什麼?「君子之遠其子也。」「遠」不是疏遠的意思,為什麼?為人子,我們在《弟子規》裡面學到「入則孝」,要做到「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冬則溫,夏則凊」,所以父子有親,怎麼能說是疏遠?我們特別感恩雪公老人的慈悲教導,《論語》的註解這麼多,到底依從哪一個是比較合理的說法?雪公在講解的過程當中,就為我們釐清了脈絡,以及要依循的註解,幫助我們少走很多彎路。雪公談到,在各個註解當中,只有司馬溫公認為遠是無遠無近,一律平等的意思,這個解釋就非常通暢了。
這是講求學的事,單說教學一律平等。孔老夫子教導學生,跟教導自己的兒子是平等的,並沒有說兒子我特別就優待他一點,對學生講的保留一點,留下來傳給我的兒子,沒有私心的,他教學是一律平等的。雪公談到在清朝末年之前,學生中舉了,最高興的是誰?除了父母之外,最高興的是老師。可是如果是老師的兒子中舉,人家覺得這老師是不是有點私心,對兒子好像有多教導一些內容,沒有平等的教給學生,老師會覺得很慚愧。所以老師教學都是沒有私心的,對兒子和對學生一律平等。「親師友,習禮儀」,我們特別學到夫子在《論語》當中教導兒子的話:「不學禮,無以立」。
在《禮記.經解》當中說:「恭儉莊敬,禮教也。」我們學禮要學什麼?要學恭儉莊敬的態度。人學禮,他外在所體現出來的就是恭儉莊敬,非常恭敬而謙虛,節儉而莊重,還有敬慎。一個人學禮,他的生活就會變得很有節度,舉止特別的端莊,內心是一片真誠恭敬。他從內就會保持恭敬謹慎的態度,包括對待自己的生活,包括生活當中一切的用品,他都很恭敬。所以禮就是恭敬心的體現,敬本身就是禮的特質、禮的本質,因此在《禮記.曲禮》一開篇就說「曲禮曰:毋不敬」。
恭敬心是一個人真誠心的體現。在學習聖賢教育的過程當中,在修道的過程裡面,真心是須臾都不可以離開的,他的真誠恭敬心要時時處處保持住。禮的教化,就是讓我們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的細節,在這些方面都能觀照和覺察自己,都能禮敬他人。
實際上,無論是佛家的戒律還是儒家的禮,都不是用來限制人的,而是來保護我們的。因為無論是戒還是禮,都是跟一個人的性德相應的行為。他心行一如,他從真心所表現出來的行為,這是禮,是性德的流露。我們持守戒律、持守禮,遵照它,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實際上就是尊重自己的自性;當我們不守禮的時候,我們的言語行為就違背了自性,就是在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所以守禮的人,他是真正自愛、愛他的人,既自愛,也愛他人。而且在禮方面特別強調防微杜漸。在現代的社會當中,我們看到社會很多的亂象,都是由於男女關係的混亂造成的,為什麼會這樣?這也都是不守禮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不懂禮教的分寸,所以就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傳統的教育是在孩子小時候就非常重視讓孩子習禮儀,譬如在《五種遺規》當中「養正遺規」,這裡面就有「童蒙須知」,「童蒙之學,始於衣服冠履」,穿衣服、戴帽子、穿鞋子,這些都要學習。「次及言語步趨」,言語的分寸,我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行住坐臥,包括應對進退都要懂。像這些灑掃應對,我們應該如何把環境整理得乾乾淨淨,這也是童蒙教學過程當中的一門功課。「次及讀書寫文字」,之後才是讀書寫字的功夫。「及有雜細事宜,皆所當知。」在禮方面的規範,從孩子小時候就要教導他,這些生活的細節怎麼做,與人相處如何守禮,你的言語、行為,一舉一動、應對進退都要學。
陳弘謀先生特別談到,教孩子禮節,最重要的是「閑其放心,養其德性」。「閑」就是防範和約束,攝受他放縱、放逸而不專的心,就是把散亂的心通過禮的教化將它收攝起來。當我們有這些規範,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不敢放逸,才能閑其放心,養其德性。所以一個人如果能夠遵守戒律,落實禮教,就在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長養了自己的德行。我們之前在《弟子規》當中學到了很多方面的規範,都是跟禮有關的,譬如「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至污穢」。當一個人在生活中,連這些物品他都非常恭敬,放置有定位,那我們可以想像,他的恭敬心肯定是時時處處都在長養、都在增長,否則他會放逸懈怠。因此古人為了教導孩子、成就學生,長養他的德行,確實是用心良苦。就像《論語》當中說的:「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所以我們所學的,都是離不開禮,約之以禮,落實在禮教當中,包括五倫關係,都是屬於禮,因此,禮是儒家的倫理觀。我們學完了《弟子規》,不要覺得《弟子規》學完了,好像這門功課就已經跟我沒有關係,實際上才剛剛開始。因為我們雖然學了很多理論,也學了聖哲人的風範,但是關鍵是我們有沒有把它做到?譬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是孩子對於父母、對於老師應該有的禮節。「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對長輩、老師都應該守這個禮,我們有沒有做到?《論語》當中「約之以禮」,都是要在生活的禮節當中落實。因此《禮記》才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我們要追求道德仁義,就是要落實在這個禮;如果沒有在這個地方落實,要說這些很高深的學問,道德仁義,那就變成了空談。能夠真正博學於文、約之以禮,那我們在求學的路上就不會偏離了方向。
《三字經》的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接著看下面的這一句: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這個經文引用了漢朝時期一個著名的典故,「扇枕溫衾」。因緣生老師談到,最初見於漢朝的大經學家劉向所編輯的《孝子傳》。
黃香,字文疆,他是東漢江夏安陸人。黃香九歲的時候,非常不幸,他的母親就去世了。黃香的年齡還非常的小,對母親孺慕之情、思念母親之情超過常人,因為過度的悲傷,他傷到了自己的身體。鄉里的人看到一個孩子,小小的年紀對母親的孺慕之情這麼的深厚,所以對他都很讚歎,讚歎他的孝心跟孝行,是超乎一般的孩子。因為家庭很貧窮,母親走了之後,黃香小小年紀就擔當起了家庭的重責,他非常刻苦、勤勞,把家事(家務的事情)全都承擔起來,一心一意的照顧自己的父親、孝順自己的父親。每到夏天的時候,因為天氣非常的炎熱,所以每次要睡覺之前,黃香就拿著扇子,把父親床上的臥具先搧涼了,然後再讓父親躺在床上休息。到了冬天,天氣很寒冷,每次要睡覺之前,黃香就先跑到父親的床上,用自己的體溫把父親的被褥捂熱,這樣就能讓父親安心的睡下。被子暖暖的,冬天鑽到被子裡面就非常舒服。父親因為年歲比較大,身體有時候不太舒服,黃香就像一個小大人一樣給父親熬湯藥,親自照顧和侍奉父親。一個九歲的孩子,這麼小的年紀,他就能像大人一樣承擔起家庭的重責,就像是父母親在照顧孩子一樣,他能用同理的心來孝養父親。所以他的孝行感動了地方官,在江夏地區有一位太守叫劉護,他聽說了黃香的孝行非常感動,於是親自為他頒賜了匾額,並且對他進行表彰。古時候有舉孝廉,凡是忠臣必出於孝子之門。後來黃香的官位做到了尚書令。後世有一首詩讚歎他說:「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千古一黃香。」這就是「黃香溫凊」的故事。
王應照先生曾經特別讚歎他,他說,黃香母親去世,他開始承擔起家務,孝養父親,那個時候他僅僅是一個九歲的孩子。如果按照人之常情來衡量,像這種扇枕溫衾的事情,就是睡覺之前幫父親把褥子搧涼了,或者冬天的時候,他先用自己的身體把父親的被褥捂暖,像這種事情,正常情況之下,都是父母疼愛孩子才會做出來的,一般的小孩子,大家覺得他都還不是太懂事,他怎麼能夠做出這樣的孝行,孝順自己的父母?難能可貴的是,他不但思念母親超乎尋常,而且用對母親的孝思來孝敬自己的父親。九歲的孩子就能盡到為人子女所應該盡的孝順的責任,有許多孩子年齡更長,但是卻不懂得孝順父母,或者是在孝順父母的過程當中,又不能盡心盡力的去做,這樣的人是不是會感到很羞愧?就像今天早晨,師父上人特別對我們做了一段開示,強調了《聖學根之根》的重要性。師父強調,我們孝敬父母、孝敬祖先,不是祭拜或者奉養的時候,把飯菜準備得很好,不是這樣就是孝敬了,而是什麼?我們要發心好好學習《聖學根之根》,把它落實在自己的生活當中。每天早晨要對《聖學根之根》磕三個頭,每天讀誦一遍,並且認真的落實。這是今天早晨師父上人對我們做的特別的開示。雖然我們學了很多的經文,但是深深的感受到,我們和古來的,像《德育故事》裡面所說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故事,我們跟這些好的榜樣、典範相比,差距真的還是太遠了。所以羞愧心、知恥的心要常常提得起來。
《三字經》這句經文:「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是引用了黃香的公案做為孝親的典範,教育為人子女的人,要效法古來的孝子賢孫他們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來行事。我們孝順父母、恭敬師長並不是在表面的功夫,而是內心要真正有真誠的恭敬心,這樣才能至誠感通,真誠恭敬心才能跟古往今來的孝子賢孫們心心相通、心心相印。我們在在處處、一舉一動都真正體現出對於父母、對於老師的孝敬、誠敬,不在於外表上的形式。
「孝於親,所當執」,「執」是做到的意思,是落實的意思,也就是提醒我們,孝順父母是為人子女者所應當要做到的。這些故事都是真正提醒我們,學習聖賢教育要從什麼地方開始落實,要從什麼地方開始做起。就像黃香,他只是一個孩子孝親的行為,但是卻讓地方的政府官員都受到感動,後來朝廷知道,連九歲的孩子都能行孝、盡孝,所以就賜給他八個字:「江夏黃香,天下無雙」。朝廷在治理國家的時候,確實方法非常之好。中國人自古以來這些君王,他們治理國家都是注重以德治國、以孝治國,在漢朝更是如此,漢朝的時期,就已經在董仲舒的建議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把儒家的學說做為朝廷官方的正統思想。朝廷表彰孝行,把一個九歲的孩子這種孝德、孝心、孝順的榜樣樹立起來,天下的老百姓都會起而效法,這是非常好的做法。
像最近的幾年,在我們的祖國,政府也非常大力的提倡恢復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每年也都會舉辦評選孝子、或者是評選道德的模範。這就是非常好的做法,能夠導正社會的風俗。通過媒體來宣傳道德、表彰孝行,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整個國家就樹立起非常好的典範,這對於社會教化的力量是非常之大的。所以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說:「舉善而教不能,則勸」,把好的榜樣推舉出來,使得人民百姓都能效法、學習,使得社會風氣產生變化。「舉善而教不能」,對於弱勢團體,都能用愛心去照顧他,那麼整個社會的風氣也就傾向於去關懷和愛護一切之人。這是《禮運.大同篇》所說的「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憐憫弱勢的群體,讓老安少懷的風氣在社會傳揚開來,把人人本有的善心跟善德啟發出來,這對於國家社會人心的安定和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黃香,他的年齡這麼小,都還像父母照顧孩子一樣,用反哺的孝行來對待自己的父親,讓我們感到自嘆不如,跟他的差距實在是太遠了。我們之前參觀華嚴實驗室的水結晶實驗,在早期,水結晶的實驗也涉及到許多專題,是跟孝行有關的,譬如讓水看孩子們在落實《弟子規》的照片、訊息,還有讓水看父母親對兒女恩德的照片,所呈現出來的水結晶都非常的莊嚴美麗,而且就在水結晶體當中,會呈現出父子有親、母子之間的親情,都在水結晶的核心當中顯現出來。我們到華嚴實驗室看到一幅油畫,是「哺乳養育恩」,這是讓水看到母親在哺育自己的小嬰兒,看到這個照片,在水結晶的中心,就出現了一位母親正在懷抱著自己的孩子,充滿著慈愛的目光,並且在哺育兒女的景象。水結晶散發著母性愛的光輝,讓人特別感動。讓水結晶看中文的「孝」字,「孝」,是一個老和一個子所組成的,代表著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不二的關係,水結晶所呈現出來的相狀,就彷彿是一個孩子在背著自己的父親一樣。負責水結晶實驗的劉醫師,他曾經給我們展示過一個孝子孝養母親的場面。劉醫師跟我們說,他每次只要看到這幅畫面和水結晶,他都會感動得流眼淚。為什麼?因為像他本身,他自己就是一個大孝子,母親過世十年了,他都還念念不忘。現在已經不止十年,而他每次回憶起母親的恩德,所流露出的赤子之誠,依然讓人非常的感動。所以劉醫師給我們展示的一個孝子在餵養母親的水結晶,真的是百看不厭,裡面所傳遞的訊息,所體現出的孝子那種誠孝的愛的光輝,任何時候看起來都讓人很感動。
這個故事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這是一個失去了雙臂的中年男子,他住在四川的重慶,他每天都像一般人一樣從事於農業的生產活動,而且他的母親已經九十多歲的高齡,他每天三餐還給母親餵飯吃。我們很難想像,失去了雙臂,生活上的這些非常簡單的動作對他來說應該是非常艱難的。但是難行能行,他不但可以自己照顧自己,而且還奉養九十多歲的老母親,而這些在生活當中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動作,他基本上都要靠著自己的嘴巴、下顎、身體還有腳趾頭來完成。這是因為他在七歲的時候,在一次意外當中被高壓電擊落,所以他的兩隻手臂被迫截肢。但是當時他年紀非常小,只比黃香小兩歲,這麼小的孩子,他面對人生的挫折一點都不氣餒,反而是看到父母親每天都要在田裡工作很辛苦,而且還要花很多時間來照顧自己,所以他從小就學會了做家事、做農活。雖然他失去了雙臂,但是其他的器官,還有其他的肢體都還是很健全的,所以他會用他特別的方式學會做這些工作,這樣就可以給他的父母親減少負擔。
等到父親和兄長去世之後,就剩下他和母親相依為命,而且整個家庭的重擔都落在了陳星銀的身上。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他所做出來的行為都是讓我們無法想像的,他可以用腳來燒火煮飯、侍奉母親,用嘴含著湯匙來給母親餵飯,這些都是我們很難想像的動作,他都能甘之如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照顧他的媽媽。因為媽媽已經九十多歲了,在二O一五年的冬天,突然間就沒有辦法下床,從那一天開始,陳星銀就每天三餐都要給母親餵飯和餵藥。他每次都是把湯匙含在嘴裡,然後從電飯鍋裡一勺一勺的把飯給母親舀出來,再蹲下身子、歪著下巴,把整個飯碗挪到自己的肩膀上,端到母親的房間裡,然後再把飯碗放到媽媽的床邊。他就讓媽媽抓著他的肩膀,坐起來之後,他含著湯匙,一勺一勺的把飯放到媽媽的嘴裡,直到媽媽覺得已經吃飽了;吃飽了之後,他還繼續用剛才的方法,又端來了一碗湯給母親,再餵上幾口。這個動作可能對於平常人來說很簡單,可是對於一個中年男子,他失去了雙臂,吃一頓飯真的是汗流浹背。而且母親喜歡吃的點心、水果,譬如媽媽愛吃葡萄、香蕉,還有蛋糕(我們以前在農村生活過,都會趕集,他們都有市集),每次要趕市集的時候,他都提前幫母親把香蕉、葡萄還有蛋糕,幫母親先買好,所以媽媽床頭這些零食從來沒有缺過。老人有時候很像小孩子,就像我的奶奶,也是九十多歲,母親都會在她床邊把零食都給她放好,把水都幫她準備好,奶奶隨時想要吃點小餅乾、喝點水都很方便。陳星銀對媽媽的身體健康非常關心,所以隔一段時間,村裡面的醫生他都會請來,再幫母親檢查一下身體。
這個畫面的水結晶,一個畫面是陳星銀用嘴咬著勺子在幫母親盛飯,這個水結晶出來的時候,它的中心部分就像一個中年的男子拿著湯匙在舀飯菜的景象。最感人的是他拿著勺子給母親餵飯的場面,我們看到水結晶出來的時候非常的驚人,它的整個外形就是一個心形的外表,然後在裡面就彷彿能看到母親的那張臉,這個臉也許曾經有過辛酸,但這個時候它展現出了一種無限的幸福。人到老年,還有這麼孝順的兒子在照顧她,即使每天吃的是粗茶淡飯,這也是人生最幸福的場面。
我奶奶過世的那一天早晨還跟我爸爸說,我這一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跟你一起吃飯。當時我爸覺得很奇怪,這不是天天都陪著您吃飯,天天都給您煮飯、給您端茶送水的,怎麼奶奶會突然今天說出這句話來?以前媽媽也常跟我們說,因為奶奶那時候吃東西,老年人有個特點,身體的臟腑都稍微有一些退化,所以吃飯的時候,就會覺得沒胃口,吃不下去,為了讓老人吃飯吃得開心,就要動很多腦筋。我爸爸媽媽之前照顧奶奶,都要換著法子給奶奶煮各種各樣好吃的。有時候煮好了,吃的過程當中,奶奶一會兒要胡椒,一會兒要香油,我爸就在餐桌和廚房之間跑來跑去,一會兒給奶奶加點調料,一會兒又給她加點什麼。照顧老人要費很多心,因為老人畢竟年老體衰,牙齒也不是那麼好。我們現在想起來,就像母親照顧一個二三歲的孩子,孩子吃的東西都是要特別軟的、容易消化的,或者是含在嘴裡入口即化的食品,就是有特別的兒童食品,我們的母親都不嫌辛勞,一點一點的來照顧我們。
我們看到PPT上的照片,就在前幾天,我們在這裡的同學們為師父上人準備的一頓午餐。因為老人一方面在吃東西的時候牙口不太好,所以飯菜都需要煮得軟軟的,他不用咬的次數很多就能嚥到肚子裡,他就很好吸收、很好消化;再來,有一些食品要切得很細,小小的、細細的,就像母親給小嬰兒、小朋友吃東西,因為他的嘴巴很小,牙齒可能還沒有完全長出來,所以給他的東西也都是一小口一小口的,照顧老人也是這樣子。我們看到右上角,這是拔絲地瓜的小菜,整個地瓜塊就切得非常小,一口就能夠吃進去,不用咬得很大口。還有這個飯,我們看到他們經常會煮一點像燉飯或者炒飯,無論是燉飯還是炒飯,裡面的米都是燉煮到軟軟的,老人很容易消化跟吸收。然後很多菜,特別像燉飯,這些菜都切得細細的,燉在飯裡,有時候要燉二三個小時,那真的吃到嘴裡入口即化,特別容易吸收。所以老人一方面是要吃得比較軟;再來他的腸胃不是特別的好,有時候會吃不下飯,我們常常要變換著口味,既能很好的吸收,裡面的營養成分又很充足。這上面還放了一點小松子在裡面。這就是照顧長輩,都要特別的用心、特別的細心。師父上人老人家一生,生活當中所有的東西都是擺得端端正正的,毛巾放在什麼位置,筷子放在什麼位置,衛生紙放在什麼位置,都是有一定的規範,大家也都擺得很整齊。甚至於有時候師父在咳嗽,把痰吐到了衛生紙上,衛生紙師父都要把它捲起來,一折一折的把它捲好,然後再對折一下,也就是連丟到垃圾桶裡面的紙都疊得方方正正的,然後再慢慢的放在垃圾桶裡面。這是師父上人一生,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特別的嚴謹,我們在這些小地方都可以學習到很多的大學問。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一句經文: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這則故事是提到東漢末年的孔融,孔融四歲的時候,他就懂得禮讓兄長,把大的梨子讓給兄長,自己選擇小的。這種尊敬兄長、友愛兄弟的美德應當要及早的教育、培養。這個故事也是發生在漢朝,所以中國漢唐時代真的是出了許許多多的人才、好的榜樣,這都是盛世。當然孔融也經歷了三國初期的動亂,但是總的來說,在漢朝的時候確實是人才輩出。
孔融,字文舉,他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也是孔子的第三十二代子孫,是東漢末年曲阜人,非常有道德、有學問。『融四歲,能讓梨』,引用了孔融在幼年時期的典故,這個典故最早見於《世說新語箋疏》,原本是出自《後漢書.孔融傳》,這是記載在史書當中的。在孔融四歲的那一年,有一次他和兄長們一起吃梨,因為孔融年齡很小,所以哥哥們就讓小弟弟先挑選,想不到孔融所拿的梨子是最小的一顆梨。大人在旁邊看了之後就感到非常驚訝,問他,為什麼你要挑最小的一顆梨?當時孔融只有四歲,他說,我在諸位兄長當中年齡是最小的,理應把大的梨子讓給哥哥們。這句話說出來,家裡的長輩聽了之後都覺得很驚奇。這個話如果是二三十歲的人講出來,大家不會覺得奇怪,因為都已經讀過聖賢書,知道如何做一個明理的人,但是這個話出自四歲的孩子之口,大人們都感到很驚訝。
這個地方體現出他懂得敬愛兄長,念兄長之恩。雖然年紀很小,但是他就已經有孝悌的品德。就像古人所說「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我們不要小看這個梨子,好像是一個不起眼的東西,可是對於四歲的孩子來說,梨子可是很大的財產,對他來說是很重要的。所以你看他小時候,連他最喜歡的梨子都能讓出去,長大還有什麼不能讓?
前面經文是「黃香溫凊」,這一則談的是「孔融讓梨」,都是勸導我們要孝敬尊長、要友愛兄弟。就如同在《論語》當中所說的:「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仁愛之心從什麼地方開始啟發?一個人的仁愛之心,它根本的源頭是在哪裡?就在於「孝悌」兩個字。對父母能盡孝,對兄弟姐妹友愛,做到孝悌,這樣的人來到社會當中,他一定能夠愛人,仁者愛人。所以《孝經》才說:「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孝就能推而廣之,父子有親的親愛就能推廣到「凡是人,皆須愛」,愛天下之人。他孝心內化之後,再去接觸到其他人,他的愛心、恭敬心自然就生發出來,所以他能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他在家裡能夠友愛兄弟姐妹,到了外面,接觸到別人的兄長,他同樣也能生起敬愛的心。「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他懂得做一個臣,「君仁臣忠」,懂得忠義的道理,他到別的公司行號、別的團隊裡面,遇到其他領導、長官,他也自然提得起恭敬之心。因此老祖宗對我們所做的這種教化,都是讓德行內化成我們內在的修為,這種內在的德行終生都能夠保持。
我們在經文當中看到孔融讓梨,勸導人們要敬愛自己的兄長。『弟於長,宜先知』,「弟」寫成弟弟的弟,它和有心字旁的「悌」是相通的,悌就是指兄弟姐妹之間互相敬愛。「弟於長」,做為弟弟妹妹,能夠懂得敬愛哥哥姐姐、學會敬愛長者。「宜先知」,這個道理應當要及早的明白。《論語》經文當中有一句話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從這個地方我們都可以體會到,孝悌是德行的根本,我們學習聖賢教育也是從這個地方開始著手。儒家之學,所謂「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因緣生老師特別強調,它排列的次第決定不能打亂,必須從根本開始著手。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孝悌是求道的根本、是為仁的根本,如何檢驗我們本身是不是有具備這樣的條件?在《孝經》當中還有一句話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親就是我們對於父母跟尊長能夠敬愛,結果是什麼?不敢惡於人,我們在對待其他人的時候,自然不會對這些人產生厭煩。特別在現代社會,我們都是在功利主義的思想當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價值觀產生扭曲,特別重視功利,而不重視道義,有利的我們就跟他結交,就看得起他,對我沒有利益的我就嫌棄他、不恭敬他;特別是對於老人、對於長輩,我們很容易生起輕慢心,這都是我們沒有從根本奠定基礎,所造成的問題。這是「愛親者,不敢惡於人」。
「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假如我們對父母、尊長能夠生起真正的恭敬心,對待別人就不會生出傲慢的心。這也就是今天早晨師父上人特別強調的,對父母、對祖宗、對尊長、對老師,恭敬是要發自於內心的真誠,而不只是外表上給他準備一點飯菜,做一些形式上的功夫,重要的是內心的誠敬。如果我們的心不誠不敬,就說不上是孝親尊師的行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如果我們對父母、尊長真正恭敬,對待別人也不會傲慢。我們可以反觀,如果我們對別人很傲慢、看不起人,或者是跟別人對立衝突等等的,那你要說對父母、尊長是很真誠的,這是要打問號的。為什麼?這種真誠心一旦發出來,它一定是平等的。所以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它都是相關聯的,真誠、恭敬這裡面就包含著平等,不平等的真誠、不平等的恭敬它不是真正的真誠、也不是真正的恭敬,所以它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你要說我對別人很傲慢,但我對父母、老師很恭敬,這需要打個問號,因為可能這種恭敬心不是真誠的恭敬,只是表面的恭敬。
因緣生在這裡強調,如果我們心存厭煩,還會目中無人。這個是我們很常犯的毛病,特別是師父上人以前在這個方面對我們的教訓特別深刻。因為師父能夠看出每一個學生都有什麼樣的優點、什麼樣的缺點,做為老師是看得最清楚的。我們之前在學習《太上感應篇》的時候,師父給我們定的功課是要講滿十遍,這個課程才算是完成。在學的過程當中,也發現自己很多習氣、毛病。有一次我們就跟師父上人請教,當時特地從安徽飛到香港看望師父,並且請教師父說,我們身上有沒有什麼毛病、習氣是最嚴重、最需要改正的?當時師父就馬上回答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用這個話來教訓我們。即使我們的才幹跟周公一樣,才能跟他一樣的強,但是怎麼樣?既驕傲又吝嗇,其他的就不用看了。這是指出我們傲慢的習氣真的是與生俱來、很難革除的,而在我們身上恰恰就是這個毛病習氣最突出、最明顯,所以師父就直接給我們指出來。我們要是讀了一點書,又學習了一些學問之後,德行沒增長,傲慢不斷的增長。不讀書還好,愈讀書愈看不起別人,目中無人,這都是我們在生活當中常常出現的問題,常常犯的錯誤。
因緣生老師談到,如果是這樣,我們就還是沒有具備學問、道德的根基。一個真正有德的人,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他所體現出來的一定是非常的謙虛、恭敬的態度,夫子的溫良恭儉讓,溫厚、善良、恭敬、節儉、忍讓,這些美德在一個人的身上,他就體現出來了。可是如果一個人,就像我們,一出去一說話、一舉一動,讓人家一看就覺得這個人非常的傲慢,這就說明什麼?我們學問、道德的根基還不具備。既沒有這個根基,學習聖賢學問又怎麼能學有所成?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已經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這麼多年了,我們從十四歲開始遇到佛法、遇到傳統文化,到現在經過了這麼多年,幾乎有二十六年的時間,為什麼師父還讓我們回過頭來扎《聖學根之根》?就是學了之後沒落實,該有的毛病習氣還是照樣現前,孝親尊師的根基還是扎得不夠,而且傲慢、瞋恨的習氣還是非常嚴重。既然沒做到,就說明這個課還是沒有畢業、沒有通過,所以要繼續扎根。孔老夫子在《孝經》當中特別強調「孝」這個字。因為我們沒有這個根基,就像一棵樹一樣,它是不能開花結果的。所以這個孝、敬,就是一個人道德學問的大根大本。孝這個字是通徹本源的,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孝敬到了極處,就能成聖成賢。因此,孝德我們還是要努力的把它扎穩、學好。
在《論語》當中這句經文,「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這句經文是我們當年讀《論語》,每每讀到這一句,內心就會覺得特別的震撼。確實,孔老夫子和他的弟子,在《論語》當中可以說是開門見山,把求學求道最重要的一個根本為我們點出來。雪公老人談到這一章是「教人孝弟修身,人就是身,孝弟是修身」。這和我們現在社會媒體的導向差距很大,現在是民主自由開放的時代,傳媒所宣傳的、宣揚的也都是西方的思想。特別不值得提倡的就是犯上這個問題,有一點什麼狀況就一定要跑出去遊行、示威,我們在歐洲也遇到過很多次。《論語》的經文談到,「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就是齊家,「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不好作亂則國治。社會如果要安定和諧,一定是在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運作得非常好,人人都遵守的情況之下,才能給社會帶來安定和諧,否則君不君、臣不臣,大家動不動就去抗議、遊行,社會就不會安定。孔子之學是教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如果學習仁義道德,仍然犯上作亂,那就不用學了。
《中庸》說「修身以道」,如何修身?雪公老人強調,必須學大道之道。道怎麼修?《中庸》說「修道以仁」,要學仁。怎麼學仁?學仁就是以孝悌做為根本,這就點到核心了。鮮犯上則家齊,不好作亂則國治。所以《大學》說「一家仁,一國興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都是依仁而興起的。「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孔老夫子一生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他是述而不作,他所講述的話會常常引古人的話來證明,譬如「詩云」、「於傳有云」等等。雪公特別強調,孔老夫子從來沒有說「值得驕傲」。因為中國人講求天地人,天有好生之德。經文中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是引孔子之言以證明。君子務本,本就是修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本立而道生。他根本一立住,道自然就呈現出來了。修身則道立,只要修身,道就暗暗的立住了。道生,則是大學之道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能落實。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要從什麼人身上開始學仁?「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親親為大」,是要從父母的身上開始行仁。先有父母,然後有兄弟,中國九族服制是按照這個而來的,所以孝悌是仁的根本。就好像我們蓋房子,打好了地基再來蓋房子,這個房子就能夠四平八穩;也就像一棵樹,當它有了根本,它的枝葉花果自然就會繁茂。所以說孝是根,敬是本,孝親尊師是大根大本,這是我們都耳熟能詳的,但是關鍵是要把它做到。
在歷史上我們看過一個故事,「田真歎荊」。這個故事從前我們在推廣《弟子規》的時候,寫《德育故事》的系列曾經寫過這個故事。當時看到這個故事,內心是非常震撼的。當一個家庭孝悌之道不能落實,兄弟之間要彼此分家、彼此不和,連天地萬物都會感知到這個訊息。「田真歎荊」對我們很有啟發。這是發生在隋朝時期,田真、田慶和田廣他們三個兄弟,當時在商議著要分家、分財產。分財產的過程當中,錢財物品都比較容易分,可是像這些樹木花草就不太容易分了,因為它是一體的,你不能說根是根、莖是莖、葉是葉,那最後這個樹可能就要被砍成好多截。他們堂前有一棵紫荊樹長得很繁茂,既然長得很繁茂,這棵樹的年齡應該也是比較大了,種的時間也是滿長的了,又長得這麼茂盛。在分家的時候看到這棵紫荊樹,大家就開始商量,我們兄弟三個人,樹只有一棵,那我們怎麼分?最後決定還是把這棵樹分成三份,一人砍一份,這樣就公平了。
這個話聽起來好像挺合理的,分財產要講求公平,整棵樹就把它砍斷分成三份,這不就公平了?要照現代社會的想法,可能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他沒有考慮到,這棵樹是一個整體,它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用現在的話來講,它是有生命的,不是一個物品,它是有見聞覺知的。當他們做出這個決定,這棵樹當天就枯萎了。樹的表現一下子觸動了兄弟三人的心,當時田真看到這個景象,他就非常的感嘆。為什麼?兄弟連枝各自榮,這棵樹本身是一個生命的整體,一聽說要把它分成三份,它馬上就枯萎成這個樣子;那我們想想我們人,兄弟雖然是三人,但是都是一個父母所生的,在某些意義上來講,兄弟本身也是生命的共同體。樹都懂得一體不二的關係,人跟樹相比,是不是人反而比不上這棵樹?兄弟三個人都感到很驚訝,特別是田真,看了之後他非常傷感,這是天地萬物在啟發我們,不要為了一己的私利而分家、分財產,分到這個程度。當時他還只是分家,不像現代有的家庭,為了財產的問題,兄弟都告到法庭上,不知道父母、祖宗都會傷心成什麼樣子!看到這棵紫荊樹的表法,三個兄弟都生起了慚愧心,於是他們就決定不分家了,還是住在一起,而且彼此之間非常的友愛、團結。家和萬事興,家裡的人要是都能相互敬愛、相互扶助,家庭一定會很興旺。想不到,自從他們做了這個決定之後,這棵紫荊樹又恢復到原來欣欣向榮、非常繁茂的樣子,又重新生長起來了。
李文耕先生對於這個故事有一個評價,他說「田氏久翕」,古時候很多的大家庭都是四代同堂、五代同堂,世世代代都不分家,田氏家族應該也是這個情況,因為家庭都很團結、很和睦。從庭前的這棵樹就能看出來,它也非常繁茂昌盛,開花開得非常美,這是因為它天天都生活在和氣和諧的氛圍當中,才會產生這個現象。人跟天地萬物是有感知的、有感通的。母親跟我講過一個真實的事情,她說我的外婆還在世的時候,外婆住在台中的山上,外婆所住的山上花都開得特別美。台灣有一種花叫喇叭花,我小時候常常看到,就是滿院子、滿山都是喇叭花。而且像地瓜葉,在外婆住的地方吃都吃不完,長得特別繁茂。可是自從外婆去世了之後,那片山很奇怪,突然間喇叭花一朵都不開了。地瓜葉生命力很強,隨便一種都能長得很繁茂,後來地瓜葉也不長了,牽牛花也不開了,地瓜葉也不長了。這是真實的狀況,我們不要以為人跟天地萬物之間沒有感通,其實人與自然之間都是息息相通的。
這棵紫荊樹也是如此,本來這個家庭人們生活很和睦,它就長得特別繁茂,等到一聽說兄弟要分家,還要把它砍成三截。這不只是砍掉一棵樹,這會傷了多少祖宗的心,傷了父母的心!所以這棵樹,因為家庭已經失去了和氣,即使它沒有聽到兄弟三人想要把它砍成三段,樹也應該要枯萎。想不到兄弟看了之後很受觸動,於是決定還是不分家,住在一起,結果紫荊花又重新開放了,長得非常的繁茂,這就是和氣呈祥又回到田家的體現。因此古人把兄弟比成同氣連枝,是一個生命的整體、生命的共同體,都是同樣的祖先、同樣的父母血脈的延續,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不能因為一己的私利而傷了兄弟之間的情誼。這是悌道,也是這句經文「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好,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