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第3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三字經》,我們從第三十三頁的倒數第三行開始看起。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昨天我們學習到這句經文,特別的啟發我們,要注重幫孩子選擇良好的成長環境。古人說,「千金買墳」,要選擇好的風水,把祖先安葬在風水寶地;「萬金買鄰」,要求一個好鄰居,花上萬金都很值得。《荀子》在〈勸學〉篇當中就曾經說過:「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蓬生麻中」,麻本身是直的,蓬草生在麻中,自然會長直。「白沙在涅」,把白沙放在黑泥當中,「與之俱黑」,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白沙摻到黑泥裡面,自然也變成了黑色的。這是提醒我們環境的選擇,對於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所謂「挨金生金,挨玉生玉」,這是必然的道理。為人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教育、孩子環境的選擇,確實是要特別的重視。
下一句『子不學,斷機杼』,這是講到孟子有一次不好好用功、不上進,所以他的母親就利用這個機會教育點,給予孩子很深刻的教訓。當時母親在紡紗織布,就當著自己兒子的面,把織了一半的布剪斷,並且特別告誡自己的兒子說,求學的道理其實跟織布是一樣的,織布的時候是需要把紗線一條一條的織上去,而且織布的人要經過不斷的努力,所謂「積絲成寸,積寸成尺」,是一寸一尺的功夫,最後才能把這匹布織出來,它才能成為一匹有用的完整的布。這和讀書的道理是相同的,一個人從小就必須要奮發努力、持之以恆,就像先前所說的,要具有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功夫,經過長時間的努力、長時間的累積,我們的道德學問才能有所成就。自古以來,即使一個人出生就是天才,也要經過後天不斷的努力,才能真正的成材。所以母親告誡他,如果你不努力向學,就像我織這塊布半途而廢,把它剪斷了,這就前功盡棄,那你將來如何才能成材?這時小孟子聽從了母親的教誨,後來終究成為了一代大儒。我們從孟子的母親擅於教子,擅於為子女選擇良好的成長環境,從這裡我們可以深深的體會到,有賢母才能培育出賢德的子孫。
就像以前我們跟大家分享陶侃的母親,當時人評價她,「非此母不生此子」,有賢德的母親才能培養出賢孝的子孫。這也就是為什麼佛門的祖師印光大師特別強調女子德行的重要性,並且說到天下的安危,女人家是操之大半。因此五倫關係當中,「夫婦有別」,別是別在各自的職責不同,而做為女子,最重要的就是相夫教子。一個家庭當中能不能培養出賢孝的子孫,是取決於母親的,所以母親的責任就非常的重要。特別是孩子人格的養成,是稟受著先天當中母親賦予他的特質,特別是在胎教的時候,讓孩子在襁褓當中就接受母親正氣的薰染。孩子先天就培養很好的根基,將來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在母親的教導之下就像小聖賢一樣。這是「三歲看八十,七歲定終身」,所以母親對於孩子一生的影響是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之前我們跟大家分享周朝的三太,周朝開國的君王都是明君聖主,這些聖賢也都是母親培養出來的。周朝的三太:太姜、太任、太姒,周朝三代的女子培養出了賢聖的子孫。雖然他不一定比得上堯舜禹湯,但是文武周公之德卻是孔老夫子一生最為敬仰和欽佩的。因此天下的安危確實是取決於女子是否賢德,以及女子給下一代所施予的教育,責任是非常重大的。
既然有了這麼好的母親,小孟子從小就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德行跟學問的基礎,因此在儒家學說的傳承當中,他後來被後世尊稱為「亞聖」,這和母親早年對他的培養和影響是分不開的。甚至於後來他娶妻之後,歷史上也流傳著一些佳話。換句話說,無論是婆婆還是媳婦、還是孟子本人,都是非常明理的,知書達禮之人,都是很有德行的賢德之人。
孟子字「子輿」,他生活在戰國時期,是鄒人,出生在周烈王四年,在周赧王的二十六年過世。他的儒家學說是受學於子思的弟子。因此孟子繼承儒家學說,他非常有成就,他的思想體系當中就包括了王道、重仁義、輕功利,還有我們之前跟大家分享過的「人之初,性本善」性善之說,這也是孟子所提出來的,所以他被後世尊稱為「亞聖」。
在這裡,我們簡單舉出幾句《孟子》當中的經句跟大家分享。我們從前讀書的時代,讀《論語》、讀《孟子》,會感覺這兩部書是不同的風格,《論語》就像一位很有智慧的老人,循循善誘、諄諄教誨;而《孟子》這部經典當中的風格就完全不同,他的雄辯、他的才思、他的智慧,真的是洋洋灑灑,有的時候讀起來覺得太痛快了,話說得真的是一句話就點到位。所以《孟子》大家有機會學習讀誦,確實感覺到這裡面的經句都是其味無窮的。譬如有一句很有名的,這是在《孟子》的開篇,「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這是孟子去見梁惠王,當時梁惠王見到他第一句話,梁惠王也很現實,他馬上關心的問題是什麼?像孟子這樣有德行、有學問的人到我們國家來了,究竟能給我們國家帶來什麼樣的利益?這是國君很關心的問題。孟子當時回答得很巧妙,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這是孟子的思想,本身就是提倡力行仁義,這當然也是儒家一貫的思想,所以他不願意一開頭,開門見山的就跟君王談利益的問題;談到最後,這句名言就是他的結論:「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儒家是崇尚道義的,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而不是重功利。為什麼?這種價值觀的取向會產生一些弊端。我們想想看,如果一個國家,它不是崇尚仁義,不是以德治國,而是什麼?把功利排在首位、把利益排在首位,從國君到老百姓,人人的價值觀都是如此,把爭奪利益當成最重要的一樁事情,最後結果是什麼?「而國危矣」,國家就危險了。利字當頭,什麼都可以不管不顧,什麼五倫十義都可以不放在心上,那麼弒君篡位,把國家帶到危險的境地,都是由這種錯誤的價值觀所造成的。
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體會到,孟子這句話確實很有智慧,「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這真的是一句話就點到位。如果人們不重道義,只重功利,就沒有辦法避免種種的天災人禍。「上」就是君王,「下」則是指老百姓,從上到下都追求功利,國家就會陷入危險的境地。包括家庭也是如此,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它是社會的縮影,我們想想看,如果一個家庭當中,人人都不注重恩義、情義跟道義,都是在相互競爭利益,夫妻也好、父子也好,都在為利而爭,這個家庭肯定不會和睦的。同樣的道理,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如果都是在追求利益,我們想想看,社會怎麼可能安定和諧?其實在今天這個世界上,讓人非常擔憂的就是價值觀的偏差。我們從小到大就是如此,都不斷的在學習競爭,不講道義,只重功利,師父上人也特別強調,這是禍患無窮的做法。為什麼?人和人之間就是利字當頭,有利是朋友,沒有利是敵人;有利就聯手,沒有利就消滅對方,禍患是無窮的。這是「上下交征利」。
孟子還有一段我們非常熟悉的話,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段是強調「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以前我們也跟大家分享過這一段文,是《孟子》當中的名篇。孟子能把理詮釋得這麼深透,確實是從事證、從理證,各個方面都闡釋得非常深刻。我們許許多多人,在人生面臨著許多困境和挫折的時候,每每想到孟子所說的這段話,我們內心當中都會生起堅忍不拔的意志和堅定不移的信心。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光照千古的一篇鴻文。
孟子還曾經說過,我們之前在《弟子規》當中學過這段經文:「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勿自暴,勿自棄」,這是孟子在〈離婁〉章當中就有提到過。一個人如果他的言行背棄了仁義,那麼就是他自己害自己。所以孟子說,不值得和自我糟蹋的人談論仁義的道理,不值得和自我放棄的人一起共事,這就是「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所以《弟子規》才說「勿自暴,勿自棄」。什麼樣的人是在糟蹋自己?孟子說,一個人說話違背禮義,這就是在糟蹋自己。什麼樣的人算是自己放棄自己、自暴自棄?就是這個人,如果他自身不能存著仁愛的心,他做事情如果不能以義做為準則,這樣的人就是自己放棄自己。自暴自棄,孟子在闡釋這個問題的時候,也都是圍繞著仁跟義在展開的。他下面特別強調,仁就如同一間很安全的房子,而義就好比一條正大光明的道路;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如果一個人拋棄了一間很安全的房子不去住,又捨棄了正大光明的道路不去走,那這樣的人是不是很可悲?
我們讀孟子的文,體會到行文當中的一股浩然之氣,確實是講得淋漓盡致,講得言語特別的精準、特別的到位,讓人一看就懂、一點就通。這和《論語》孔老夫子那種具有溫良恭儉讓的特質的行文風格,差異是比較大的,我覺得讀《論語》就像跟一位非常溫和、敦厚、善良的老人在聊天;而讀《孟子》,感覺孟子像一個年輕人,說話就比較沒有顧忌,言語相對會比較犀利、比較深刻、比較直接,是這樣的一種感覺。我們通過《孟子》當中的這幾句經文,可以體會到孟子的思想特質。確實這部書是很值得我們深入的學習。
我們再接著學習下面的這句經文: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這段經文所闡釋的,是五代時期的故事,也就是竇禹鈞,又稱為竇燕山。竇燕山遵照聖哲的教誨來教導自己的兒女,所以他所教出的五個兒子都是非常有成就的,光耀門楣。這個故事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鏡。
竇燕山的本名是竇禹鈞,他生活在五代時期,在薊州漁陽,也就是現在的天津。古時候漁陽這個地方屬於燕國,地處燕山一帶,所以後人尊稱他為竇燕山。竇燕山生了五個兒子,五個兒子都培養得非常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包括長子竇儀、次子竇儼、三子竇侃、四子竇偁、五子竇僖。五子全都考中進士,而且都在中央政府任官,在朝廷當中任高官,包括禮部尚書、禮部侍郎、參知政事等等,都是擔任要職。那我們可以想像,出這麼多賢孝的兒孫,而且個個都能教育成材,這一定是積了很多的德,這樣的家庭才能出好兒孫。可是實際上,竇燕山在年輕的時候,雖然家庭很富裕,但是他卻不懂得要認真的行善積德,所以到三十歲還沒有兒子,這在古人來講,是很著急的事情。因為古人相對結婚比較早,而且家庭的觀念都是認為多子多孫多福報。兒孫滿堂,而且子女都賢孝,才能繼承家庭的香火。所以他三十歲還沒有兒子,當時就很著急。結果有一天,他夢到自己的祖父和父親來教訓他,教導他要回頭向善,並且告訴他說:原本你是命中無子,而且壽命也非常短促,所以從現在開始,你要努力的斷惡修善,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竇燕山做了這個夢之後,他非常的震驚,於是把祖父和父親對他的叮囑記在心上,發憤要開始斷惡修善、積功累德。
他這段經歷跟了凡先生很像,了凡先生也是命中無子,這一生也是後天通過積德行善才改變命運的。竇燕山也是如此,本來是命中無子,福又薄、壽又短,如何能在一生當中把自己的命運轉變過來?於是竇燕山開始力行善事,譬如有的親人沒有錢財安葬,他就出錢幫人家買棺材、辦後事;譬如,有的家裡的子女沒有錢辦婚禮,他也出資幫他的忙;有些人生活很貧困,他就借錢給他們,用來做生意的資本。最後他就是不斷的積德行善,因為他而被救濟的窮人數不勝數。雖然他的家境很富有,但是因為畢竟天下窮苦的人非常多,所以後來他為了救濟這些窮苦的人,他自己的生活就變得很節儉,一點都不敢浪費。除了家庭裡面必須要的生活費用之外,他基本上都拿出來,用來救濟窮苦的老百姓。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建了很多的書院。就像師父上人所說的,天底下最大的功德是什麼?是辦學培養人才,培養聖賢的子弟、聖賢的人才,這個功德是最大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必須要有這些人才,把他培養出來之後,他們才能繼承、傳承聖賢的教誨,他才有德行、有學問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所以竇燕山在這個方面,他也非常認真的辦學,建了四十間書院,而且請來許多德行和學問都很好的老師來教育下一代人才;特別是有一些貧窮人家的子弟,他沒有錢上學,竇燕山都幫窮苦的人家繳學費,把他生活安置好,讓他可以安心的讀書。所以他建了書院,先後培養出了很多德行跟學問都很好的人才。
英國漢學院成立的時候,師父上人也特別強調,這真的是五千年來第一大功德,這是為老祖宗培養了傳承聖賢文化、聖賢教育的後繼人才,功德確實是比什麼都大。竇燕山也是如此,認真努力的積德行善,後來他又一次的夢到祖父跟父親跟他說:你這麼多年來做了很多的善事,上天因為你所積的陰德很大,所以幫你延壽三十六年。不但如此,而且還賜給他五個貴子。一個家庭要是能培養出一、二個貴子,都是滿門榮慶的事情,可是上天一下子賜給他五個貴子。其實這個理是想得通的,為什麼?因為他為國家社會建立書院、培養人才,他在這方面積的德非常的深厚,所以才感得家裡能培養出賢孝的子孫。這五個貴子將來都會很顯達,榮宗耀祖。並且祖父跟父親也跟他說:等你壽命終了之後,可以生天做真人。為什麼?他行善積德的力度很大,德修得太厚了!並且又囑咐他說,因果報應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我們通過學習了凡先生、學習竇燕山一生的行持,學習他們的教誨,可以體會到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而且如果行善積德的力度很大,我們在這一生就能看到效果。所以祖父和父親就囑咐他,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這個道理是真實不虛的。行善或者造惡,都是有果報的,有的是在這一生就能看得到,有的是到來生才能看得到,或者你在子孫的身上就可以看到效果。為什麼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是真實不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
竇燕山夢到這個祥瑞的夢之後,他就更加努力的積德行善,後來果然就生了五個兒子。這就是《三字經》說的:『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五個兒子最後都金榜題名,並且在朝廷當中都做了非常顯赫的高官。竇燕山治家非常嚴格,他曾經在家規當中說到:「家庭之禮,儼如君臣;內外之禮,儼如宮禁。男不亂入,女不亂出;男務耕讀,女勤織紡。和睦雍熙,孝順滿門。」竇氏的家訓這麼樣的嚴格、嚴謹,因此才能培養出這麼好的人才。後來竇燕山官位也做到了諫議大夫,而且是享了高壽,八十二歲,在臨終的時候預知時至,沐浴更衣,並且跟親友告別之後談笑而卒,這就是五福當中的「考壽終」。這一段就是竇燕山的故事。
正是「竇燕山,有義方」,所以他教出來的五個兒子都很賢德,都很有道德學問,因此當時的人就稱他的五個兒子是「竇氏五龍」。同樣,生活在五代時期的馮道,馮道在這之前跟大家分享過,是五代時期一位非常賢德的宰相,當時他曾經寫過一首詩,寫給竇燕山(也就是竇禹鈞),在這首詩裡面對他和他的兒子都表示非常的讚歎。這首詩是這樣寫的:「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竇燕山,有義方」,這個出處,很有可能是從這裡來的。這是同時代的人對他的評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因緣生老師在這裡談到,這裡所說的「義方」就是指應當遵守的規範和道理。所以他「丹桂五枝芳」,培養出五個這麼好的孩子,最後是五子登科,這和竇燕山良好的家教是分不開的。
綜合這之前我們學到的「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以及「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這兩個典故合在一起,就是後面我們要學的《增廣賢文》當中所說:「能師孟母三遷教,定卜燕山五桂芳」,這句話裡面就包含了兩個典故。一個人如果在家庭當中,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就一定能感得像竇燕山五子登科這樣的結果。當然這也是每一個父母所希望的,哪一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很希望兒女有所成就。
竇燕山的故事,也讓我們體會到因果教育的重要性。我們上節課跟大家分享過,因果教育要怎麼來定義它?師父上人說得非常的好,因果教育就是脫貧致富的教育,是讓我們的人生得到財富、得到智慧、得到健康長壽的教育。為什麼?在佛門當中說財布施是因,得財富是果;法布施是因,得聰明智慧是果;而無畏布施是因,它的果是什麼?它的果是健康長壽。所以因果教育能讓我們脫貧致富、離苦得樂,是這樣好的教育。日後我們學習因果方面的經典,像《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大家對於這個教育就有更深刻的認識。師父上人也特別強調,人生在世,無論他是富貴窮通、吉凶禍福,都是離不開因果報應的定律。這個理念跟認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深刻認識到因果道理,社會上的人自自然然就能安分守己,不怨天也不尤人,而且努力的改過遷善、積功累德,改造自己的命運。古時候很明顯的例子,了凡先生跟竇燕山,他們本來都是命中無子,壽命又短,福報又淺,可是為什麼最終他們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就是他們認識了命運的真相,並且非常努力的改過遷善、積功累德,從而在一生當中改造了自己的命運。
所以人人皆知因果,是天下大治之道;如果人人不知因果,是天下大亂之道。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智慧的教育,彼此之間都是相輔相成的,在我們人生的歷程中、在社會的發展上,它都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這個教育都是我們要認真來學習的。《聖學根之根》是循序漸進的編排方式,每一冊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從倫理、道德、因果,乃至宗教教育,它是不斷的往上提升。我們學習了這套《聖學根之根》,可以說四種教育都涵括在其中。編者編這套書確實是用心良苦,而且編排得非常巧妙,這對於一個人,不但是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給他很好的蒙學教育的薰陶,而且它是把整個儒釋道聖賢教育的根本都貫穿在其中,因此《聖學根之根》這套書確實是一部很難得的寶典,我們要認真的來學習。
說到財布施、法布施跟無畏布施,我們在世間,如果他的人生當中又有財富,人又很聰明,又能健康長壽,這就是現代人常常希求的,是人生的贏家,就是人生具有的福報他都具足了,這是人人都非常嚮往的。在這個時代,像英國的皇室,大家很熟悉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她和她的母親在這方面,可以說也是很好的典範。就在昨天,我們和師父上人一起觀看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最近發表的電視演說。為什麼?因為現在全世界都面臨疫情的危機,可以說是空前的大災難,在這個時候,當人心不安、焦躁,在忙於應對疫情的時候,英國女王發表了電視演說,來鼓勵正在為疫情奮戰的人們。因為這個疫情,對於英國和全球許多國家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英國女王在演說當中特別呼籲本國的人民,要展示一種自律,保持幽默感;換句話說,面對瘟疫的時候,我們內心要保持平靜、樂觀的態度。這是英女王和她的兒子查爾斯王子近期都發表過主題的演講,都是希望通過演講給人們帶來信心,並且激發人們樂觀向上的信念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女王在這裡面也特別感謝醫療前線的醫護人員,他們所做出的努力和重大的付出。她特別強調,我們將會成功!西方人是相對比較民主、自由、開放的,要讓他們天天都關在家裡不能出門,對他們的生活習慣是很大的挑戰;親朋好友都不能見面,這對人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改變,所以女王鼓勵大家,我們一定會成功的。她也特別講到現在英國,包括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是如此,現在面臨了很大的困難。很多人在面臨災難的時候,他內心會沮喪、會悲傷,他的心情很難平靜下來。除了瘟疫會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之外,因為整個社會必須要讓人們都安心的待在家裡,不能外出工作,所以許多人也面臨著經濟上的危機和財務的困境,這是讓所有人的日常生活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英女王就鼓勵大家說:希望多年後,每個人都能為自己如何應對這次挑戰而感到自豪,也希望後世子孫提起我們這代人的時候,會說我們和祖輩們是一樣堅強的。換言之,女王希望大家用堅韌不拔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來化解災難。
在自我隔離的過程當中,也會很辛苦。我們面臨困境的時候,要改變自己的思惟跟念頭,就如同女王在這裡所談到的:不同信念的人會相信,像這樣的災難,是提供給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的生活全部能慢下來、停下來,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當然在疫情肆虐的過程當中,包括中國、英國,乃至於全球不同的國家,也都顯現出了團結互助的精神。女王特別談到,在英聯邦國家,還有全球,也是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就是人與人之間會互相幫助,或者是運送食物、運送藥材,或者是幫助許多有需要的人。而在發表這次電視講話的時候,女王還特別提到,這次的談話讓她想起一九四O年,她自己十幾歲的時候,就曾經在溫莎堡進行了第一次廣播。因為那時候她們還很小,剛好是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她發表了廣播,跟許多流離失所的兒童,對他們進行講話。在二戰期間,那個時候伊莉莎白女王還是公主的時候,她和她的家人是在溫莎堡度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歲月。這之前我們去英國參觀,也曾經到溫莎堡參觀。
女王有這樣的特質,當整個國家、民族在面臨艱難困苦的時候,她站出來安慰大家、鼓勵大家,我們可以體會到,和她母親的教育是分不開的。為什麼?她也是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母親,伊莉莎白王太后,她後來活到一百零一歲,高壽。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當時德國人對英國倫敦的轟炸是非常激烈的,在那個時局之下,居住在倫敦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但是當時英國女王的母親,伊莉莎白王后,她和國王不忍心離開倫敦這個地方,因為戰爭正在進行,他們是一個國家的精神象徵,他們必須要站在人民的面前,來鼓勵大家真正的擺脫戰爭的陰影。實際上當時的國王跟王后都是反對戰爭的態度。當德國不斷的轟炸英國倫敦,女王的母親,她每天都親自來到被炸成廢墟的街道,來慰問一些受傷的人,並且鼓舞英國的人民。因為她堅忍不拔、敢於面對困難的勇氣,激發了當時英國人民的信心,相信戰爭一定能平安的度過。而她的做法,也使得當時德國的元首曾經公開的談到,說伊莉莎白王后是他在歐洲最為懼怕的女人。所以一個人,她堅忍不拔的精神、奮發向上的勇氣,哪怕是一個女子,她都可以鼓舞國家人民的士氣。伊莉莎白王后本身是非常精明能幹,而且意志很堅強的女性,在那個時代,她們的品德當中,也都有一種非常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也就是不管她遇到任何困難、任何考驗,她從來不抱怨,也從來不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去,而是勇於擔當。這個信念不僅是幫助她自己度過了許多人生的困境,而且也正是這個信念,讓她和國王一起帶領國家走出了二戰的陰影。因此伊莉莎白女王這次在進行電視講話的時候,就特別回憶起她二戰時期在溫莎堡的這段歲月。
記得我們去英國的時候,英國漢學院剛剛成立。我們後來參加完了活動,就要離開英國,就到溫莎堡參觀,當時正好跟蔡禮旭老師在一起,我們也交流了一些在學習儒釋道聖賢學問方面的心得。我們記得當時走在溫莎堡的路上,那時候我們背著一個行李包,也是很重,背著一個行李包,結果蔡老師就把行李包拿過來,他就幫我背上。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體恤到老師他對於我們的關心:你們現在的工作也很繁重,要追隨著師父上人在國際上跑來跑去的,走到哪,一個女眾,身上背著這麼重的包,肩上的責任是非常沉重的。所以在那個時候,蔡老師就把包背在他身上,讓我們可以手上都不用拿任何東西,很輕鬆的在溫莎堡參觀。在這個過程當中,蔡老師還請我們吃了當地的冰淇淋,還有喝了當地的紅茶(英國的茶是非常著名的),在這個過程當中,也跟我們分享他學習聖賢教誨的經驗和心得。這個旅程雖然非常短暫,但是讓我們非常的難忘。這一方面,老師啟發我們要勇敢的把責任扛在肩上、擔起來;另一方面啟發我們在這條路途上,「德不孤,必有鄰」,雖然身上的行李非常沉重,但是在路途當中,我們的老師、同學之間都會相互的關心、相互的扶助。所以那一幕,到現在依然是非常的難忘。
女王在談話當中也回憶起了她年輕時候的歲月,她稟承了母親的堅毅品格。即使在戰爭當中,她當時才十多歲,一個十多歲的小女孩,對著全國的少年兒童發表講話,安慰這些失去家園的孩子們,我們可以體會到,她也是稟承母親的精神。女王在這次談話當中講到:在今天,我們遇到了全球疫情肆虐的困境,很多人也會感受到,跟我們所愛的人分開的痛苦。但是我們知道我們在做正確的事情,因為必須要通過強制的手段把疫情控制住,人們才可能再相聚,所以現在的分別也是短暫的歷程,我們必須要去面對,必須要堅強的挺過去。最後女王又談到說︰「這次我們跟全球所有的國家合作,為了共同的目標,利用昌明科學和本能的同理心來治癒,我們將會成功。」這句話是非常關鍵的,在這個時期要給予人們堅定的信念,和樂觀向上的精神,相信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能走過。「成功將會屬於我們所有的人。雖然我們仍然要忍耐得多一點,但我們應該感到欣慰,因為美好的日子將會重臨。我們將會再次跟朋友在一起,再次跟家人在一起,我們會再次相見!」這就是女王在今年四月六號,就是前幾天,剛剛發表的四分鐘的講話。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這句經文特別啟發我們,如果一個人生兒育女,只知道養活他,而不知道教育他,對於父母來說,這就是失職的表現。老師教導學生,不只是要授予他知識跟技能,更重要的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要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讓學生可以在學校裡、在社會當中,跟同學、跟同事、跟所有的人都能和睦的相處;而且在相處和共同做事的過程當中,他也掌握了方法跟能力,他就生活得非常健康愉快,生活得很有意義。做為老師,這裡說『教不嚴,師之惰』,這是強調老師對於學生的要求一定要認真嚴格,不能偷懶、懈怠,才能教出好學生。
像這兩天我們常常跟師父上人一起看弘明實驗學校的紀錄片,這是影音組曾經到弘明學校拍攝了一個星期,做出了一個紀錄片―「弘大明德」。這個片子很值得反覆的學習、反覆的觀看。他為什麼辦學能夠成功?這裡面有很多的訣竅、很多的經驗跟智慧在其中。甚至於我們看到弘明辦了十多年,有的學生已經從弘明學校畢業之後,再回到母校來當老師。而在弘明當老師,我們感受到,老師在學生面前是很有威嚴的。學生對老師都很敬愛,老師對學生也是很認真、很嚴格的要求,包括老師每說一句話,學生馬上就有回應。在生活的細節當中,在在處處都把《弟子規》落實下來。
有一位弘明的老師特別體會到,當時她在學校當學生的時候,參加過九次拜師禮,但是卻沒有辦法體會到其中的深意;一直到她自己為人師表,站在台前的時候,在拜師禮當中,體會到了責任的承擔、師道的傳承,體會就完全不同了。同時自己當了老師之後,再看看以前教過自己的老師,這些老師有很多還繼續在學校任教,才知道當老師真的很辛苦、很不容易。特別是對於孩子品德的養成,老師在調伏孩子心性的過程當中,這是非常辛苦的,孩子要跟自己的習氣、習性去拔河,老師也是要參與在其中,和他一起走過這個歷程,確實也是不容易的。因此我們在這所學校裡面看到了師道的尊嚴,也看到了老師的認真與嚴格。確實是師資道合,才能夠培養出有德行、有學問的好學生。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個地方所說的「父之過」,因緣生老師特別強調,不單單是指父親,而是用「父」涵蓋了父親與母親,它是代指。正如在前面我們學到「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教子的例子就是如此。孟子父親走得很早,所以孟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養育、教育的責任就落在了他的母親仉氏的身上。同樣的,我們之前學過歐陽脩先生所寫的一篇文章叫〈瀧岡阡表〉。歐陽脩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也是由母親鄭氏撫養長大的,因為歐陽脩的父親是在他四歲就過世了,所以養育和教導他的責任也是由母親鄭氏來承擔。鄭氏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母親,因為家裡非常貧困,小孩子需要讀書寫字的紙跟筆都買不起,鄭氏就用荻草在地上寫字,這樣來教兒子歐陽脩認字,這段公案就是「畫荻教子」。因緣生老師在這裡提醒我們「養不教,父之過」,我們千萬不能望文生義,認為教育只是父親的責任,不是的,父親跟母親的責任同時都有。
「教不嚴,師之惰」,身為老師,他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就像剛剛所說的,一定要認真而嚴格,不能偷懶和懈怠。「嚴」就是認真、嚴格的意思,並不是嚴厲。所以孩子,他的成材是老師和父母充分配合而成就的。做為子女,他在家裡要聽從父母的教導,而當他出外求學,就要遵循老師對他的教誨。師父上人之前也有特別強調,這種親師配合,做為老師是要教導兒女如何孝順父母,而做為父母則是要教導兒女尊師重道,一定要充分配合,才能把孩子培養成材。而父母和師長,他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都有各自需要扮演的角色,父道是嚴而不親,母道是親而不嚴,師道則是需要既嚴又親。所以做為父母、老師,身上都同時需要具有君親師的責任。做為老師,為什麼要嚴?因為如果不嚴格,老師沒有威嚴,孩子的恭敬心就沒有辦法生發出來。就像印祖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如果孩子從小就沒有辦法培養恭敬心,再好的老師都沒有辦法教,即使是孔子、孟子親自來教導,孩子也沒有辦法受益。我們在弘明學校最深刻的體會,就是孩子從小在習禮的過程當中,就養成很恭敬、很禮貌的態度。譬如每天早晨,他們一大早來到學校,都要跟孔子爺爺問好,說:「孔子爺爺早上好!我們來上學了。」這種恭敬不僅是表現在對孔老夫子身上,正是通過每天習禮的教育,這些孩子對老師也特別有禮貌,對於我們這些來參觀的、外訪的客人也是恭敬有禮。所以禮,都是自小培養孩子恭敬的態度;只有具備誠敬,他一生求學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但做為老師,也不能只知道嚴厲,而不懂得慈愛。如果老師過分嚴厲,沒有顯現出慈愛之心,學生內心裡面就會對老師心生畏懼,而不敢去親近他;甚至於在自己的求學過程當中,如果遇到疑難,因為很害怕老師,所以也不敢去請教。老師太過嚴厲,教出的學生,他心裡就會產生扭曲的現象,則未必能有大的成就。但同時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如果老師對學生過於溺愛,學生就會放縱,虛度自己的光陰,同樣他求學也是學無所成的。在弘明幼稚園,我們就看到,最初創辦人連女士,她對於幼兒園的老師也特別教導,對於孩子既要有幾分老師的威嚴,也要有幾分媽媽的味道。這個度要把握得非常的準,就像我們彈弦樂器一樣,弦不能繃得太緊,也不能放得太鬆,教導學生一定要把握好度,行在中道之上。所以當老師確實是不容易,要做到嚴而不厲、愛而不溺,就是弘明幼兒園所強調的,老師的威嚴跟媽媽的味道,這兩點一定要保持平衡,行在中道之上。這是「教不嚴,師之惰」。
剛剛有提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脩,我們在這裡也再跟大家補充說明一下。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瀧岡阡表〉,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體會到做為歐陽脩的母親,她是非常善於教導自己的兒子,所以他能夠成材,和母親對他施予的良好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因為歐陽脩也是很小的時候就失去父親,四歲父親就過世了,因此他的生活,還有他的教育,都是由母親承擔起來。母親常常會給歐陽脩講述他父親生前的故事,其中就有說到他父親廉潔奉公而又樂善好施、廣結朋友的品德。雖然當時歐陽脩的父親做官,收入是很微薄的,可是只要有賓客到家裡來作客,他又非常好客,總是要準備很豐盛的飯菜,對於賓客都非常熱情的款待,所以家裡就沒有什麼積蓄。因為他覺得錢財是身外之物,並不是特別在意,因此在歐陽脩的父親過世的時候,他們家裡是非常貧窮的。
雖然歐陽脩的母親嫁到這個家庭,她的婆婆已經去世了,但是她通過先生的一言一行可以體會到,他是一位非常孝順父母的孝子。在她婆婆守喪期滿之後,才一年的時間,歐陽脩的父親每次祭拜母親都會流著眼淚說:「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也就是說,母親死後,即使我祭祀再豐富,也比不上在母親生前,給她一點微薄的奉養。中間有這些酒食,他又流著淚說:「以前母親在的時候常常都不夠吃,現在家境好轉了,富足有餘了,但是母親卻再也沒有辦法接受我對她的奉養了。」從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歐陽脩的父親確實是一位大孝子。最開始他的母親剛嫁到這個家庭就想,可能是因為先生的母親剛過世不久,所以內心才會感覺很悲傷,可是後來發現,經過了很多年,她的先生依然是如此。從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出,他確實是很孝順的人。
既孝順又廉潔,他在朝廷任官,一定也是一位處處為百姓著想的好官。歐陽脩的父親做官的時候,晚上常常在批閱一些死刑犯的卷子,在那裡很感嘆。他夫人就跟他了解情況,他就說這是死刑犯,我想盡辦法希望能不能讓他免受死刑,但是卻找不到方法,所以在這裡感嘆。一個人犯了罪,最後要被判死刑,一般人會覺得這是罪有應得,因為是他本身做得不對,可是身為仁厚的官員,他卻在死中還想為他求一條活路。通過他這一個動作,就可以看出他對於天下百姓的愛護,真的是父母對兒女的心對待他。母親就常常給歐陽脩講他父親生前的德行,歐陽脩時時刻刻都記在自己的心上。一生當中,對於父親的孝德,以及他為官時廉潔的德範,他的仁愛之心,一生都記在心上而不敢忘記。
我們今天學到這句經文,「養不教,父之過」,「父」,就如因緣生老師所講的,在有些特別的情況之下,父親沒有辦法履行教導兒女的責任,在歷史上也是有很多母親,親自來督導兒女的德行、學問的養成。所以這個地方的父,其實是父親、母親都包括的。
我們在《了凡四訓》當中也有看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就像我們非常尊敬的孔老夫子,他外公在嫁女兒的時候,就查到孔子的祖先做了很多善事,他就可以判斷孔家後代會出聖賢的人才,因此他才把女兒嫁給了孔子的父親,也就是叔梁紇。我們剛剛學到歐陽脩的〈瀧岡阡表〉,這裡面也是同樣的道理,歐陽脩的母親也是通過他父親生平的所作所為,就可以了解到這個家庭一定能出賢孝的子孫。這就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道理。而《了凡四訓》當中特別談到,這是雲谷禪師的一段話,他說「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後者,德至薄也!」這個地方也是雲谷禪師特別勸諫了凡先生要積功累德。我們前面學到竇燕山,還有《了凡四訓》裡面的了凡先生,都是在一生當中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同樣的,古人因為講求多子多孫多福報,一個家庭能不能出賢孝的子孫,跟他的祖輩有沒有積德累功是很有關係的。所謂百世之德,譬如在中國的歷史上,古聖先王都是祖宗有德;譬如禹王,也都是積德累功,念念都在為百姓著想。而中國歷史上,像夏朝是享國四百年,周朝則是享國八百年,為什麼它能享國這麼長久?這也是開國的時候這些君王,像文王、武王、周公,他們所累積的功德。所以百世之德,一定是有百世的子孫保之。
當然這是就世俗的眼光來說。像有一些不在王位的人,像孔老夫子,孔老夫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教育家,而且孔子的心量很大,他是大公無私,以真誠愛心有教無類,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孔老夫子教化之功,功德是非常之大的,所以一直到現在,孔夫子的後世子孫至今還受到世人的尊敬。記得之前在巴黎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介紹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當時看到這個片子,真的是感動得流淚。在幾百年前,就有孔氏家族的子孫帶著孔老夫子的神位,從福建一帶渡海來台,經過了幾百年之後,他們家裡的祠堂所供奉的仍然是祖先留下來的牌位,而且子子孫孫都是遵循孔老夫子聖賢的教誨,在家庭當中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做得特別的好。這個紀錄片也提到,當時孔德成先生出生不久,父親、母親都過世了。那個時代,在近代中國是比較動亂的時期,有外國列強的入侵,都是在戰亂當中,所以當時的政府就非常重視,要保護好孔家唯一的命脈。在這個過程當中,雪公(李炳南老居士)身為奉祀官府的主任祕書,他在護持孔德成先生、保護孔家的命脈方面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更難能可貴的是,到了台灣之後,雪公老人大力的弘揚儒釋道三教,培養了數不清的人才,為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教的繼承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此師父上人對於雪公老師(李炳南老居士)傳承文化的功德也是讚歎有加。
雪公老人對師父上人一生帶來了至深的影響,無論師父走到哪裡,在客廳、在攝影棚、教室,一定都會懸掛著老師的照片,時時刻刻把老師一生的榜樣記在心上,時時刻刻不敢忘記老師、不敢離開老師,把老師所教導的聖賢學問傳播開來、培養人才。師父上人九十四歲的高齡,一直到現在還堅持在攝影棚錄影、講開示,這跟師父上人老師的風範是完全相同的。李炳南老居士九十七歲的時候,已經沒有辦法走上講台,學生是抬著他,抬到了講台上。所以他人生當中的最後一堂課,許多學生在現場聽,都感動得流淚。老師是兢兢業業,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還堅持走上講台。像師父上人、像徐醒民老師,就是稟承老師的風範,到現在九十多歲的高齡,兩位老人家還在孜孜不倦的教學。像徐醒民老師,一個禮拜上好幾堂課,現在因為受疫情的影響才停下來,這之前每個禮拜都還講《論語》,都還講《無量壽經》,課都不敢停下來。這都是老師傳給學生的身教,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所以我們每每讀到雪廬老人他的文章、詩詞,還有講解《論語》的文,我們在學習的時候,真的是每一字、每一句都恭恭敬敬的奉為經典來學習。我們想想看,像《論語》上百種註解,如果沒有明師指引,我們如何從這裡面釐清註解的善惡、是非?所以雪公太老師,他老人家對於中國文化的貢獻真的是太了不起了!我們現在緬懷這段歷史,要把為人師表的德範記住心裡,落實在行動上。所以我們也希望效法雪公太老師、效法師父上人,盡其一生都落實教學為先的訓示,真正把聖賢教育的課程在我們一生當中不斷的宣講、學習,不斷的落實,不斷的推廣、發揚光大。
下面雲谷禪師談到「十世之德」,十世之德包括中國歷朝的帝王。世間有的富貴人家,譬如他傳個三代二代已經不多見了,這也都是因為缺乏正確的教育,才會產生富不過三代的現象。如果說富貴的家庭對於子弟的教育,能夠用聖賢的教導薰陶兒女,家道的傳承就會很久遠,不至於一代二代三代就結束了。有的甚至於中年發達,晚年破產,這就是雲谷禪師這裡說的「德至薄」。他沒有積德累功,光是賺錢,為了利益而生活,但是沒有想到多去積德行善;換句話說,他的一言一行、所作所為都是自私自利的行為,即使做一點好事,也不離開世間的名聞利養,這是德至薄,不是真善。雲谷禪師舉出這些例子來說明,讓我們也更深刻的體會到,真正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德行是非常重要的。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特別強調父母親跟老師對於兒女教育的重要性。而教育兒女,著重在於引導兒女學習聖賢書、走聖賢之路,孩子六、七歲要送他去讀書,學習禮儀。我們後面也會學到:「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因此古人就曾經說過:「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富不讀書,縱有黃金,身不貴;貧能守己,雖無榮耀,也增光。」由此可知,能夠讀聖賢書,認識聖賢的道理,這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教不嚴,師之惰」,對於老師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也就是身為老師,為人師表,就要認真的教學,否則就犯了怠惰的罪過。所以以前,雪廬老人(雪公太老師)他就曾經說:身為老師,是增長學生的慧命的,如果老師沒有盡心盡力的教導學生,這就是斷了學生的慧命,這種罪過很大,死了之後下十九層地獄。這個話不是開玩笑的,這是警戒天下的老師,「教不嚴,師之惰」。在歷史當中,有許多老師認真的教學,造就了很多人才,自己的兒女最後也都有所成就;反過來,如果老師不能認真的教學,對於他自己的子女也會產生影響,這是身為老師一定要謹慎的。所以《三字經》的經文:「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是要造成內有賢父兄、外有賢師友的好環境,這樣才能真正的培養出人才。
在以往的課程當中,我們也曾經跟大家分享過王偉勇教授的故事。王偉勇教授當時有一位老師,老一輩的老師都精通四書五經,當時台大的好幾位老教授都用《周易》推算出,王偉勇教授的老師在六十八歲會出現一些意外,身體的狀況會不好。果然他到六十八歲這一年就生了一場病,從國外講學回來暴瘦,好像瘦了十多斤,到醫院都查不出原因。有一天他就遇到了黑白無常,他說黑無常很好講話,說幾天他就走了;白無常很難談,整整談了一個禮拜,怎麼談都談不通。最後,王偉勇教授的老師就跟白無常說,他說我現在還在學校教書,有好幾個博士還沒畢業,我要是走了,這些學生怎麼辦?他就生起為人師表的責任心。結果他說完了這個話之後,白無常就走了,後來王偉勇教授的老師就活到了八十六歲。這是王教授親口講述的故事。後來他的老師在他的詩文裡面,也曾經記錄過他親眼見到黑白無常的過程。學術界的老師一般都不會很相信天地鬼神,因為是知識分子,但是這是他親身經歷的過程。也就是說,在他生命交關的時候,他不是想到自己,而是想到學生還沒畢業,一種善盡師職的體現,正是因為這一點,他才能延長自己的壽命。這是把老師的職責盡到了極處。我們接觸過很多老一輩的教育專家、老教授,也會體會到在他們身上所具有的師德、風範,一生當中都是很勤勉努力的教導學生,真正把老師的責任盡到了極處,像這些也都是我們要學習的榜樣。所以「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也是提醒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要為他營造內有賢父兄、外有賢師友的好環境,這樣孩子的德行與學問就能有所成就。
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