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選擇了他的志向-第81集

  禮在儒家思想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儒家六經都滲透著濃濃的禮味。《論語》中說:「不知禮,無以立也」,如果人不懂得禮,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小到修身,大到治國,禮的思想貫穿終始。

  孔子的一位弟子看到老師的德行,無限仰慕,發出感歎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這位弟子是誰呢?孔子對他的評價又如何呢?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今天的故事吧!

  

  顏回辯志 願輔明王 敷其五教 禮為大防

  

  顏回,字子淵,周朝魯國都城人(今山東曲阜),居陋巷(今山東曲阜市舊城內的陋巷街,顏廟所在之地),後人尊稱他為復聖顏子,春秋末期魯國思想家、儒學大家,孔門七十二賢之首。顏回十三歲拜孔子為師,終生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在眾多弟子中,孔子對顏回的稱讚最多,讚其是好學仁人。

  顏回的生活非常清貧,孔子讚歎他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思是說,顏回常常用竹子編的器皿當作碗來盛飯,用半個葫蘆瓢來盛水喝,居住在簡陋的草房子裡。一般人是忍受不了這種生活的,但顏回卻自得其樂,從未改變。

  一日,孔子向北遊覽到農山,子路、子貢、顏回在身邊陪侍。孔子向四面望了望,感歎的說:「在這裡集中精力思考問題,真是思緒萬千啊!你們每個人都談談自己的志向,我從中進行選擇。」

  子路先走上前說:「我希望有這樣一個機會,白色的指揮旗像月亮,紅色的戰旗像太陽,鐘鼓的聲音響徹雲霄,繁多的旌旗在地面盤旋舞動。我帶領一隊人馬進攻敵人,必會奪取敵人千里之地,拔去敵人的旗幟,割下敵人的耳朵。這樣的事只有我能做到,您就讓子貢和顏淵跟著我吧!」

  孔子說:「真勇敢啊!」

  子貢接著走上前說道:「我願出使到齊國和楚國交戰的廣闊原野上,兩軍的營壘遙遙相望,揚起的塵埃連成一片,士兵們揮刀交戰。在這種情況下,我穿戴著白色衣帽,在兩國之間遊說,論述交戰的利弊,解除國家的災難。這樣的事只有我能做得到,您就讓子路和顏淵跟著我吧!」

  孔子說:「真有口才啊!」

  此時的顏回後退,不說話。孔子說:「顏回,你過來,為何只有你沒有志向呢?」

  顏回回答說:「文武兩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貢都已經說過了,我還說什麼呢?」

  孔子說:「雖然如此,還是各人說說各人的志向,你就說吧。」

  顏回回答說:「我聽說薰草和蕕草不能藏在同一個容器中,堯和桀不能共同治理一個國家,因為他們不是同一類人。我希望遇到明王聖主,來輔助他們,向人民宣揚五教,用禮樂來教導他們;使百姓不修築城牆、不逾越護城河;劍戟之類的武器都改鑄為農具;在平原、湖澤上放牧牛馬;婦女不因丈夫長期離家而憂慮,千年無戰爭之患。那麼,子路就沒有機會施展他的勇敢,子貢也沒有機會運用他的辯才了。」

  孔子表情嚴肅的說:「這種德行是多麼美好啊!」

  子路舉起手來問道:「老師,您選擇哪種呢?」

  孔子說:「不耗費財物,不危害百姓,不費太多的言辭,只有顏回都具備了啊!」

  顏回素以德行著稱,謹遵夫子「仁」、「禮」的思想,「敏於事而慎於言」。所以孔子常常稱讚顏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意思是說,在實行德義時堅定,接受勸諫時柔順,得到官祿時戒懼,修養自身時謹慎。顏回終生所嚮往的就是出現一個「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寧」的和諧世界。

  公元前四八一年,顏回先孔子而去,葬於魯城東防山前。孔子對顏回的早逝感到極為悲痛,不禁哀嘆說:「噫!天喪予!天喪予!」顏回一生沒有做過官,也沒有留下傳世之作,他的隻言片語收集在《論語》等經典中,後世尊其為「復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