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根基太重要!-第911集

  法語:

  修學法門建立在德行的基礎上。如果法門無量誓願學,但是沒有德行,法門成就之後,很容易就墮到名聞利養去了,到最後自己不但不能度別人,恐怕還要墮落。所以,道德的根基太重要!

  

  節錄:

  成就德行之後才學法門,這對的,修學法門建立在德行的基礎上。如果法門無量誓願學,沒有前面的德行,法門成就之後,很容易就墮到名聞利養去了,到最後自己不但不能度別人,恐怕就墮落掉了。道德的根基太重要!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90集) 2011/7/11

  

  德行比什麼都重要,你看古來祖師大德,哪一個不是建立在德行的基礎上!會講經,如果沒有德行,還是墮阿鼻地獄。為什麼?上欺騙諸佛菩薩,下欺騙一切眾生,這個罪過不得了!所以標準,你一進佛門就傳授給你,佛一點私心都沒有,一進門就把最重要的綱領傳授給你,三皈、五戒、十善。從這個基礎再向上提升,這入大乘,「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最基礎的標準。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171集) 2003/12/3

  

  德行的基礎,我們要求一定要落實《弟子規》,《弟子規》儒家的;要落實《感應篇》,《感應篇》是道家的;要落實《十善業道》,佛家的。這是儒釋道三個根,你沒有這三個根,你學什麼都學不成。人沒有道德怎麼行?所以倫理、道德是根、是基礎,你要百分之百的落實。

  學佛答問 2006/10/27

  

  是不是能真有成就?德行第一,如果沒有德行的基礎,你的成就不真實。為什麼?將來一旦接觸社會,自私自利、名聞利養的這種煩惱習氣會起現行,會把你所修學的功德都破壞了,這不能不防止,德行佔第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07集) 2006/1/21

  

  為什麼佛在經上說: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佛為什麼這麼說?這個話對教下講的。你沒有良好的德行基礎,你研教不會開悟。你學教,清涼大師說得很好:「有解無行,增長邪見」,為什麼?你會說,你聽得多、記得多,你會說,你所說的全不是你自己境界,都是別人的,與你自己不相干,這種學習聖人不取。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596集) 2002/1/23

  

  我們要曉得,為什麼我常常在這裡叮嚀、囑咐大家,《弟子規》重要,《十善業道經》重要,《了凡四訓》重要,《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重要,《沙彌律儀》重要,為什麼這麼強調?德行的基礎。你具足這樣基礎,你來學教你會開悟,教下講大開圓解,為什麼?你的心是清淨的,你的心是善良的,你跟佛心總有幾分相應,你能聽得懂佛的話;如果你沒有這個根基,你跟佛的心願不相應,你聽佛的話,聽得再多不懂,錯會意思,原因在此地,道理在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596集) 2002/1/23

  

  先把德行基礎建立了,然後才有學問。為什麼要這樣說法?你有德行,心地清淨,智慧增長,你展開經卷,你才了解這裡頭的真實義。開經偈不是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才真正能懂真實義。如果你沒有德行、沒有道德,你的心不清淨,決定是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聞利養、貪瞋痴慢,這是障礙。這個經典裡頭的意思,你看不懂!不但你看不懂,古大德的註解你也看不懂,我給你講你也聽不懂。這是真話,一點都不假,煩惱蓋覆了你的清淨心。所以你要學東西,德行第一,儒、佛都一樣。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907集) 2002/12/5

  

  現代的高等學府,都偏重在知識、學問的追求,把道德修養和人際相處的重要性忽略了,培養出來的人能夠做事,卻不懂得做人;學問可以很好,但是品性不一定好。這樣的人,將來遇到財色名利的誘惑,就可能只顧自私自利,而做出危害社會人群的事情來,這樣的教育不是健全理念的教育。

  英國漢學院的願景及辦學理念 2017/2/7

  

  現在眾生很難教,難教的原因,沒有根本。好像種樹一樣,這個樹沒根,很不容易種活。根是什麼?就是儒釋道的三個根,一定要從這兒下手,不能小看它,不能不相信。儒釋道的三個根沒有做到,他所表現的,浮躁,說老實話不容易成就。成就之後,遇到名利,高名厚利,他會變節。也就是說他禁不起誘惑,名聞利養、財色的誘惑他受不了,原因在此地。

  淨土大經科註(第519集) 2012/9/17

  

  如果一個人有學問而沒有德行,他為眾生服務往往產生很大的副作用。這個副作用是什麼?為求自己的名聞利養。他也有聰明、他也有能力、也有善巧,取得了高官厚爵,他所作所為禍國殃民。所以聖人教人先有德行而後有學問,學問能力是擺在第二,頭一個要成就德行。在佛法裡只要你有德行,你不會墮落;沒有德行,你出不了三界。煩惱習氣一現前,這個煩惱就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癡慢,這個東西現前,哪有不墮落的道理?起心動念、所作所為多半都是損人利己,損人利己的事容易做,果報太可怕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463集) 2001/11/4

  

  我常常勸勉同學,做古聖先賢、諸佛菩薩的私淑弟子,學孟子、學蕅益大師,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還是有指望。那就是德行的基礎不能不奠定,沒有德行就不會有學問,這肯定的。換句話說,人都做不好,你怎麼能作佛、作菩薩?哪有這種道理?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10集) 2010/8/12

  

  要想學聖、學賢、學佛、學菩薩,先把人做好。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我常講的四好。這個好有標準,標準一定要記住,很簡單不麻煩,《弟子規》是儒的標準,《感應篇》是道的標準,《十善業》是佛的標準,這三樣東西不能不學。沒有這三樣東西,念佛往生都靠不住,沒把握。能有這個基礎,這個基礎學到家,百分之百實現了,人家問你,念佛往生有沒有把握?你真有把握。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10集) 20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