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樁事 太簡單了!-第1308集
學佛為什麼不能成就?你放不下。放下是什麼?佛教我們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起心動念。這是說什麼?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真修,放下執著是阿羅漢,放下分別是菩薩,放下起心動念是佛陀。這是修學的總綱領,不能不知道,總綱領。
用這個心來學佛,用這個心來讀誦,不談研究,就是讀誦。真正用這種心,老老實實念《無量壽經》,念上一千遍,一天念十遍,一年就三千遍,就「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個自見是什麼?開悟了,沒有大悟,有小悟。
小悟就很難得,從小悟再提升到大悟,再提升到大徹大悟,用多少年?年輕的用十年,只要小悟出現了,繼續不斷的幹十年,非常有可能到大徹大悟。大徹大悟就是明心見性,六祖惠能大師大徹大悟,佛門裡面法身菩薩大徹大悟,華嚴圓教初住以上的都是。
在中國歷史上不少,禪宗一千七百條公案,就是一千七百個大徹大悟的人,每個朝代都有。在我們現前,現前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他跟虛雲老和尚學禪,晚年他老人家告訴我,在我們這一代學禪的,一個開悟的都沒有,有幾個少數得禪定,沒有開悟,往後得禪定的也愈來愈少了。這都不能不知道。
我們一定要至少是小悟,就要出來弘法,就要講經。講經要謙虛,對學佛的同學(包括在家出家)要恭敬、要低姿態,盡量減少障礙,這一點非常重要。要廣結法緣。
師子吼是比喻。我們的目標要向著這個方向。《涅槃經》裡面說的,「師子吼者,名決定說。」就是你一點都沒有講錯,你講的是佛的意思。又《維摩經.佛國品》說:「演法無畏」,演是依教奉行,做出榜樣來給大家看,也是表演,身教,身行言教。
所以這裡面用了一個字,演裡面有說,要演說,演法無畏,如理如法的修行,「猶如師子吼」。僧肇大師《維摩經》的註解,說的是「師子吼,無畏音也。凡所言說,不畏群邪異學。喻師子吼,眾獸下之。」獅子威猛,在眾獸之上,「如是說法,故能廣度諸有情」,這是僧肇大師說的。
下面是念老說的,「且此廣度有情之句」,這一句話,「正是法藏大願之根」。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建立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就是為廣度諸有情,就是為這個,幫助這些有情眾生能在一生當中成佛,他這個法門妙極了。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為了接引眾生,方法之妙,妙極了!
怎樣才能到極樂世界去?條件非常簡單,你對西方極樂世界你相信,一點懷疑都沒有,西方真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我真想到極樂世界去,這條件就具足了。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蕅益大師說的。所以你真相信、真想去、願意去,這個條件就具足,不是念佛多少,是有沒有信願,這就是能不能去。
念佛功夫淺深,那是另外一樁事情,到極樂世界是什麼品位,那是念佛功夫的淺深,不是念佛多少。第十八願,「十念必生」。所以祖師告訴我們,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只要你具足信願,一生都沒有念過一句佛號,臨命終時,念了一聲阿彌陀佛,就能往生。
兩回事情,信願是等於說拿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簽證,念佛是入學,入學當然給你分班,你分在哪一班,那是念佛功夫淺深,兩樁事,太簡單了!我們要好好的把它記住。所以廣度有情這一句,正是法藏大願之根。「故云:四十八願,願願皆是為眾生也。」總結到這一句,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眾生。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214集) 201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