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第896集

  法語:

  「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這就是先修供養,廣結善緣,然後再把佛法介紹給他,他就歡喜接受。一切供養當中,財供養不如法供養。但是世間人重視財,所以財供養是手段,法供養是目的。

  

  節錄:

  世出世間一切法,佛說得很好,緣生法。沒有緣處處都是障礙,有緣一切都順利。過去李老師常常教導我們:沒學講經,先結法緣。到以後講經的時候,法緣就多了,聽眾就多了,道場就莊嚴了,要先結法緣,緣很重要。緣怎麼結?供養。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第145集) 1992/1

  

  這個供養一般人只看到物質的、錢財的供養,其實那只是供養品裡面的一種而已,我們要盡心供養,常常能夠念著眾生,念著與樂拔苦,這都是供養;念念當中我們要把佛法介紹給眾生,這就是供養心、供養願。事上供養,我們講機會,有機會就要做,機會不能夠失掉,一定要能夠把握住,這是屬於高度的智慧。佛門有一句話說:「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這就是先修供養,廣結善緣,然後再把佛法介紹給他,他就歡喜接受。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第145集) 1992/1

  

  普賢菩薩告訴我們,一切供養當中,財供養不如法供養。但是世間人重視財,他有貪心。所以財供養是手段,法供養是目的。佛菩薩教化眾生、利益眾生,眾生不認識佛菩薩,眾生不知道佛菩薩真實利益,那佛菩薩也得隨順眾生,「恆順眾生」,先用財布施給你;佛家所謂「先以利欲牽」,來接引、牽引你,「後令入佛智」,後令入佛智是法布施。

  大乘無量壽經(第40集) 1999/3/6

  

  我們看到貧苦的人,你要勸他學佛,他三餐飯都吃不飽,他哪有心來學佛?你能把他基本的生活解決掉,你勸他來學佛,他就來了。這是大乘教裡佛教菩薩,對一切眾生「先以利欲勾,後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那就是財施。所以佛教菩薩有四攝法,攝受一切眾生。四攝法裡面頭一條就是財布施,這布施,他迫切需要,你要幫助他。財施他立刻就感到恩惠,他對你就產生好感,你再勸他學佛,他聽得進去,你是個好人,你不會害我。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58集) 2011/1/31

  

  你要了解眾生種種不同的欲望。所以佛幫助人,菩薩幫助人,第一個條件是要投其所好。大乘經上常說,菩薩接引眾生,「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這是手段,先投其所好。所以佛教給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見、應酬,這個事情怎樣才能做好?佛教給我們四個方法,這四個方法在佛經裡叫「四攝法」。說「四攝法」很多人不好懂,我把它換一個名詞叫「四種交際法」,大家好懂了,人與人之間往來四種方法。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十五)(第1集) 2000/6/5

  

  第一個方法是布施。這個「布施」怎麼說?特別著重在多請客、多送禮。你跟人家交際,首先是「先以欲勾牽」,用這個方法接近,先建立交情,「禮多人不怪」,先用這個辦法。第二個是「愛語」,愛語是常常關心他、照顧他,這是布施恩德。人都會知恩報恩,所以要布施恩德。第三個是「利行」,我們所作所為對他都有利益,對他都有好處,他才會對你生起信心、歡喜心,這個交情愈來愈厚了。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十五)(第1集) 2000/6/5

  

  最後一條是「同事」,同事是把我所學的這些真正好的東西介紹給你,這才把佛法教導他,這是究竟圓滿真實的利益。否則的話,這一份東西是好禮,你給他他不接受。必須有方法按部就班,到最後他對你很相信,慢慢識貨了,你介紹他能接受,這個要懂,這都是佛教的。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十五)(第1集) 2000/6/5

  

  佛法之所以殊勝,是真實幫助我們解脫生死的大事,永脫輪迴,成無上道。這個事情雖然好、雖然大,但是絕不是現前大多數眾生心裡面所希求的。現在眾生心求什麼?求名、求利,求五欲六塵的享受,我們可以說,迷戀在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之中,不肯回頭。現在我們要推展佛陀的教學,如果佛所講的跟他們心之所欲完全相違背,佛法再殊勝,也不會被他們接受。這就是所謂契理而不契機,我們所用的功夫、所用的心血不能達成效果;換句話說,白費心機。

  華嚴經講述菁華(第261集) 2000/2/11

  

  如果是契機,幫助這些眾生獲得名利,滿足他的欲望,不能幫助他了生死、出三界,這是契機不契理,佛經裡面講,那是魔說。什麼是魔?魔是折磨的意思。現前可以得名利,可以滿足自己的欲望,這裡面決定不能夠避免造作種種惡業,將來惡的果報現前,這不就是折磨嗎?所以那是魔說。

  華嚴經講述菁華(第261集) 2000/2/11

  

  佛要用什麼方法幫助眾生?這方法叫正法。佛家有兩句話說,「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這就是正法。先滿足你的欲望,這個滿足是少許的滿足,不是給你充分的滿足,那就做錯了;給你少許的滿足,幫助你覺悟,這叫後令入佛智,這個樣子契機契理。你去接引眾生,你不用這個手段,他不會入佛門來。所以可以用它做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讓他覺悟,讓他接受大乘佛法。

  華嚴經講述菁華(第261集) 20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