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無信願,不得生淨土-第888集
法語:
「持戒無信願,不得生淨土」,戒持得再好,但是對於西方極樂世界不相信,不念阿彌陀佛,不能往生。如果持戒有信願,決定得生。
節錄:
「持戒無信願,不得生淨土」,戒持得再好,有沒有?有,我們曾經遇到過,但是他對於西方極樂世界不相信。他不念阿彌陀佛,他相信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每天的功課是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對於釋迦牟尼佛非常尊重。好!難得,不能說他沒有修行功德。他將來到哪裡去?多半都是修小乘,真正修成功也不錯,可是跟淨土沒有緣,不能生淨土。「唯得人天福,福盡受輪迴」,這肯定的,福報享盡了還搞六道輪迴,出不去!這個事情不是兒戲,我們要把它看得特重,不能出輪迴麻煩就大了!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12集) 2011/5/14
對淨宗你能信,你能夠解、能夠發願,這個好!這個力量「迴向生樂國」,樂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你能把你這個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是說,我這一生所修的一切功德,我都不做別的用處,專門做為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因緣,這個好!我就一個方向,就一個目標。「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這就是說,你能夠這樣修行,一千個人當中一千個往生,一萬人當中一萬個往生,一個都不會漏掉的,靠得住!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12集) 2011/5/14
我初學佛的時候老師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老師教了我,我自己幹了六十年,真的,確實有求必應。如果要是求名聞利養,求人間的富貴,能不能求到?能。那個不究竟,那個等於說是你拿著黃金金條去買個糖果吃,錯了!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12集) 2011/5/14
我們今天所求的,不求人天福報,專求極樂國土,我只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這個方向、這個目標正確。為什麼?見到阿彌陀佛你什麼都得到了,你得到的是遍法界虛空界,你得到的是大圓滿,你跟阿彌陀佛一樣成佛去了,成佛之後,像阿彌陀佛一樣普度眾生,這是正確的。成聖成賢不如成佛成菩薩,為什麼?聖賢沒出六道輪迴,沒有出十法界,沒有回歸自性;只有成佛,真的回歸自性,真正把自己的身心跟整個宇宙融成一體。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12集) 2011/5/14
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三輩九品統統都有這一條,這一條重要。蕅益大師講什麼是菩提心?真正相信、真正想去,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印光大師看到蕅益大師《要解》上這兩句話,讚歎到五體投地,講得太好了!他講的容易懂,沒有人會把它誤解。你說過去祖師大德講菩提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講了很多,沒聽懂,《起信論》裡面跟我們講直心、深心、大悲心也是不好懂;蕅益大師講的好懂,真相信、真想去,這就是菩提心。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12集) 2011/5/14
能不能往生,就決定在這個真信切願。蕅益大師講的,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往生到極樂世界,你的品位高下,那是你念佛功夫的淺深,他把它這樣分開了。我們完全明白了,只要有信有願就肯定往生,臨終念一聲佛號也往生。為什麼?他有深信切願。念佛功夫深的品位高,念佛功夫淺的品位低。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12集) 2011/5/14
把世緣看淡、看輕,你就能提升到這個功夫。不要太重視這個世間,一定要曉得這個世間,所有的一切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能作如是觀就對了。煩惱並沒有斷,能幫助你伏煩惱,心裡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你就成功了;阿彌陀佛之外還有別的念頭,那叫夾雜,把你的功夫破壞掉了。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12集) 2011/5/14
念佛這個方法,大勢至菩薩講絕了,八個字,「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你把一切事看淡了,自然就都攝六根。為什麼?貪瞋痴淡化了。不是沒有,有貪瞋痴,很淡了,這一句佛號給你做增上緣,你貪瞋痴雖有,它不起作用。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12集) 2011/5/14
你見到外面的境界相,你起了貪愛,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轉過來,那個念頭沒有了,轉到阿彌陀佛上;看到不如意的事,心裡不高興了,一句阿彌陀佛。全都回歸到阿彌陀佛上,阿彌陀佛解決一切,你這些雜心妄念,一句阿彌陀佛取而代之。用一念降伏一切妄念,你把這個事情做成功了,這叫功夫成片,你老人家就決定往生。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12集) 2011/5/14
真發願,真持戒。我告訴大家的戒是五個科目,我們淨宗,我自己修,我勸大家也修這個,簡單,容易記。第一個科目,淨業三福,好記,只有三條,第一條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人天福報。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小乘戒。我們受了三皈五戒,沙彌律儀也很好,出家戒,加沙彌律儀。第三福,大乘,「發菩提心」,大乘裡頭最重要的就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20集) 2016/3/14
這是淨業三福,第一條是我們學佛的理論根據,信行的依據。第二個六和。佛家過團體生活,四個人在一起,無論出家在家,修六和敬就叫僧團,就有龍天善神守護。不和,不和妖魔鬼怪就來了,善神就走了。所以六和僧團重要。再就是三學,戒定慧三學,我們相信,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菩薩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再普賢菩薩十願。就這五科,就行了,這是我們守的戒律。你持這個戒律,信願念佛,決定往生。所以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20集) 2016/3/14
一定有強烈的願望求生淨土。「皆顯迴向發願之不可少也。」天天迴向,早晚迴向,做完功德都迴向,做完課誦也迴向,希望自己佛號不間斷,信願不間斷。心裡頭有什麼?心裡頭就是有信極樂世界、信阿彌陀佛,有信有願,決定得生。佛號念得愈多愈好,它的功德能幫助我們提升品位,我們不跟人家爭品位,品位是自然向上升,為什麼?你佛號念得多,品位當然殊勝。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20集) 201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