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從哪裡放起?-第847集

  法語:

  「煩惱輕,智慧長」,煩惱輕一分,智慧就長一分;煩惱輕兩分,智慧就長兩分。煩惱從哪裡放起?這跟醫生治病一樣,哪一種病重,要先治。譬如貪心很重,那就先治貪心,要修布施;瞋恚心最重的,要修忍辱;愚痴心很重的,要學智慧。

  

  節錄:

  「煩惱輕,智慧長」,煩惱輕一分,智慧就長一分,煩惱輕兩分,智慧就長兩分,它是個相對的。因為煩惱輕智慧長,所以佛法的修學你才真正得到法喜,叫法喜充滿,這就是人生真正的享受。沒出三界,也得小的享受,三界裡面之樂;如果真正能把它斷掉,那是一真法界之樂,都在放下,要不放下,真實的受用得不到。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933集) 2008/3/13

  

  從哪裡放起?這跟醫生治病一樣,你哪一種病重,要先治,那個要命,先救命;那個不重要的病,等你重要的治好之後,慢慢再治其餘的。每個人的病不一樣,譬如有人貪心很重,那就先治貪心,怎麼修法?修布施,把貪心放下;瞋恚心最重的,要修忍辱;愚痴心很重的,要學智慧,你要找到一個對治的法門,自己認真去學習它就真有效。總而言之一句話,像夏蓮居老居士所說的,要真幹才管用,不是真幹很難。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933集) 2008/3/13

  

  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這是藥,是來治八萬四千煩惱而施設的,煩惱是病,有這麼多病,佛教給我們這些方便法來對治,病是世間法,藥是出世間法,病要是好了,藥也不要了。因此世出世間法俱不可住、不可取、不可以執著,這個道理就在此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9集) 1983

  

  大乘佛法裡,宇宙之間的主宰不是別人,是自己,你的意念在主宰著一切,連外面山河大地都受你意念的影響。你的念頭善,沒有一樣不善;你念頭要是惡的話,沒有一樣不惡,境隨心轉,這些是真理、是大道理。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525集) 2011/8/5

  

  悟了的時候統統叫智慧,迷了的時候全部叫煩惱,換個名稱還是一樁事情。你現在生種種煩惱,你要曉得,在佛那個地方是種種智慧;你煩惱有多少,他的智慧就有多少。煩惱無邊,智慧也無邊,只是一個轉變。

  華嚴經講述菁華(第249集) 1999

  

    對治煩惱是要把最強的先對治它,這個煩惱制伏住,其他的很容易,就不難了。每個人根性不一樣,這個自己要知道。淨宗同學用的方法就是持名念佛,執持名號,這個念頭一起,馬上就換到阿彌陀佛。如果我們從早到晚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這些妄想、雜念都進不來,這叫功夫得力了。一面念佛,一面還夾雜著這些煩惱,把我們念佛的功夫全破壞了。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526集) 2011/8/6

  

  什麼是煩惱?貪瞋痴慢疑。在修行的生活當中,從早到晚,還有這些東西(煩惱)圍繞著你,這個麻煩大了。一定是煩惱輕,智慧長,你的心就安了,心安理就明白、就覺悟了。如果心裡頭有煩惱,有貪瞋痴慢疑,你的心不安,我們常講心浮氣躁,你心定不下來,你沒有辦法學習。縱然很用功,你所學習的是佛學常識,不是智慧,與你的戒定慧三學不相干。

  淨土大經科註(第69集) 2011/12/7

  

  真實智慧是從戒定而生的,絕對不是廣學多聞,廣學多聞不是智慧,在佛法裡叫聰明,儒家講的記問之學,你不生智慧。智慧是從禪定生的,也就是智慧是從清淨心生的,你的心裡有煩惱,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怎麼會生智慧?佛法裡常講「煩惱輕,智慧長」,這一句話我們要重視,我們的煩惱愈少,智慧就會現前,所以持戒是斷煩惱,是斷惡業。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573集) 2002/1/11

  

  惠能大師講得很好,「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不起心、不動念的,那是自性,所以也稱之為自性本定。成佛就是恢復到自性本定,雖然恢復到自性本定,他還有習氣,這個習氣是無始劫來的煩惱自然形成的習氣。習氣也沒法子斷,只有讓時間,時間長了,自然就沒有了。佛告訴我們多長時間?要三個阿僧祇劫,習氣就沒有了。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525集) 2011/8/5

  

  我們凡人一天到晚起心動念都是煩惱、都是分別執著,就像《地藏經》上所說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都是罪業。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只看到有一個人,惠能大師見五祖,他老人家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只看到這麼一個特殊的人物,他不生煩惱,他生智慧。他的心中念念生智慧,我們是念念生煩惱。幾時能夠像他那樣精進,念念生智慧,這是我們應當要努力向這個方向、向這個目標去精進。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第17集) 1992/12

  

  在念佛人來說,這個功夫比修學其他法門真的來的容易。其他法門,如果要不是煩惱斷掉了,這個境界不能現前。但是念佛人不須要斷煩惱,只要把煩惱伏住,這個境界就起現行,這是什麼原因?因為這個法門是二力法門,我們自己用的這一分力量,佛相等的他加持一分力量,所以感應特別的殊勝、特別的快速。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第17集) 19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