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福田?-第817集
法語:
有福一定要給大家享,不要自己獨享,自己獨享就造業,給大家享,真正叫修福。福田有哪些?歸納為三大類。第一類叫「悲田」,慈悲、憐憫一切苦難的眾生。第二種叫「恩田」,恩田是報恩,父母老師、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一切善知識都是恩田,再擴大,一切眾生於我們都有恩德。第三種,稱之為「德田」,這是專指三寶。
節錄:
我們有福一定要給大家享,不要自己獨享,自己獨享就造業,給大家享,真正叫修福。什麼叫福?一定要清楚。福田很多,換句話說,修福的機緣太多太多。佛家無量的福田,歸納為三大類。第一類叫「悲田」,慈悲,憐憫一切貧窮苦難的眾生。那我們要問,哪些是貧窮苦難的眾生?十法界裡面眾生都是貧窮苦難。
大乘無量壽經(第18集) 1998/7/25
你可不能看到現前沒有飯吃、沒有衣穿,這種人貧窮苦難。現在人他有福報,住的是很好的房子,生活非常富裕,你認為這種人就不貧窮?一樣的貧窮。他貧窮在哪裡?他貧窮在智慧;換句話說,物質生活他能過得去,精神生活他很苦。所以貧窮有物質上的貧窮、有精神上的貧窮,有道業上的貧窮、有智慧上的貧窮,貧窮的範圍就太大太大。
大乘無量壽經(第18集) 1998/7/25
所以今天我們要種福田,真正知道福田在哪裡,我們看到世間有很多貧病這些眾生,他們迷而不覺,我們要去幫助他,那是種福田,救苦救難。物質上送些供養是積一點福德,但是最重要的不要忘記,要幫助他覺悟。我們給一點物質給他,他很歡喜、很感謝,很感謝他就會很用心坐下來聽你講幾句話。你要告訴他,至少要告訴他,我們為什麼這麼苦,苦是造作不善業所感得的,我們如何能夠脫離貧苦,那我們就要真正修積福德。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08集) 2010/8/11
一切眾生還沒聞到佛法,還不知道佛陀教育的好處,我們要以憐憫心來看待他們。去幫助他們,把佛法推薦給他,我們在佛法當中已經得到殊勝的利益,希望人人都能得到,我們覺悟了,也希望人人都能夠覺悟。
無量壽經(第2集) 1998
第二種田叫「恩田」。恩田是報恩的,什麼人與我們有恩?第一個是父母,一定要報答,報答父母是種福田。第二個是老師;我們的生命得自於父母,我們智慧,佛家講「法身慧命」得自於老師,老師的恩德跟父母沒有兩樣。除父母老師之外,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一切善知識都是恩田。再要擴大,國家有保護我們生活環境安寧的恩德;一切眾生有互助合作供養我們日常生活的恩德,這就是我們在迴向偈裡面講「上報四重恩」,一切眾生於我們都有恩德。這是恩田。
大乘無量壽經(第18集) 1998/7/25
天天念迴向偈,迴向偈裡面,「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我們有沒有報恩這個心?心尚且沒有,哪有報恩的行為?我們用什麼報恩?用善心、善念、善行。一生努力修善,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們用這個行為報答親恩,報答老師之恩,報答一切眾生提供我們一切生活條件之恩。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23集) 2000/6/23
你報答就是種福,種的福看你的心行,你的心量大,你的心真誠,你的心清淨平等,那你種的福無量無邊,諸佛如來都稱讚不盡,你種的福太大了。如果你心量很小,眼光短淺,你就是修再大的福,你得的果報少。像這些道理,希望諸位多讀《了凡四訓》,你就能夠深深體會到怎樣去種福。
華嚴經講述菁華(第444集) 2001/10/23
第三種,單單把三寶提出來,佛法僧三寶不但是於我們有恩德,他還是有功德之田,稱之為「德田」。三寶有大智、大德、大能,教化一切眾生,所以我們種福到哪裡種?要知道到這些地方去種福。縱然我們的能力達不到,不能沒有心,正所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我們力量達不到,有心。
大乘無量壽經(第18集) 1998/7/25
如果有力量一定做到,不是在那裡空打妄想,真有這個心,真想去做。有一些人恭敬三寶,存心不善,他為什麼恭敬?聽說佛門裡一本萬利,所以他來恭敬。他在家不恭敬父母,他跑來恭敬法師,認為什麼?佛門裡種福馬上可以發大財,這是存心錯誤。
大乘無量壽經(第18集) 1998/7/25
佛教給我們恭敬是依教奉行,這叫敬。我們對佛拜不拜沒有關係,為什麼?那是形式。天天見到佛,頂禮磕頭,不能把佛的教訓記住,不能依教奉行,一點用處都沒有,將來該墮地獄還是要墮地獄。不能說我在佛面前磕了多少頭,這可以不墮地獄了,沒這個道理。所以形式實在講不是真正重要,真正重要是依教奉行。
大乘無量壽經(第4集) 1990/7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當你有求而沒有感應,不是不應,你自己有業障,你能把業障消除,感應就現前,這是老師教的。怎樣把業障消除?老師教懺悔,懺悔不是在佛菩薩面前悔過,他說那是形式,要真的悔過。形式不重要,實質重要,實質是什麼?實質是不貳過,就是後不再造。知道自己錯了,以後再不會有同樣的錯誤,這叫真懺悔,這個管用,能幫助你有求必應。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08集) 2010/8/11
如果形式上的懺悔,痛哭流涕去懺悔,明天還照幹,那是假的,那個沒用處,那個不會有感應的。所以我們曉得,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真正懺悔是後不再造。過失只有一次,不能有重複,才能成就自己的德行,才能夠恢復到自己的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是我們的真心,果德那是智慧、無量壽、莊嚴。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08集) 20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