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菩薩業供養-第794集

  法語:

  不捨菩薩業供養。菩薩的事業是什麼?現在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只要覺而不迷,利用這個行業服務社會、服務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到便利,念念為利益眾生,為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引導一切眾生學佛,都叫做菩薩業。

  

  節錄:

  不捨菩薩業供養。菩薩的事業,菩薩的事業是什麼?諸位現在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你只要覺而不迷,你那個行業,現在所做的這個事業,就是菩薩業。菩薩事業跟我們的事業沒有分開,是一不是二。如果我們從事這個事業,譬如我們舉一個例子,我們經商開個店,你每天到店裡做生意,這是你的事業。你在沒有學佛之前,你開這個店目的是賺錢、是營利,這個利都是自己的。你今天學了佛,當了菩薩,你開這個店不為自己,為社會、為大眾,為服務社會、為便利大眾,不以營利為目的,以服務社會大眾為目的,那你這個店就是菩薩業。

  大乘無量壽經(第7集) 1998/4/25

  

  無論是哪個行業,只要是我利用這個行業服務社會,利用這個行業服務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到便利,這個事業就叫做菩薩業。佛菩薩跟眾生差別就在此地,就是那一念之間,沒有其他的差別。即使我們年輕,在學校念書的時候;念書,學生菩薩。這個學生,他在觀念當中,我要認真努力,把他的功課學好,拿到學位,將來從事於這一個行業,發揮自己的所學,為社會大眾服務,為一切眾生服務,不為個人圖名利,他是學生菩薩,他念書是菩薩事業。

  大乘無量壽經(第7集) 1998/4/25

  

  所以諸位要明瞭,菩薩事業就在自己現前的生活裡面,現前的行業當中。你如果是家庭主婦,你主持這個家庭,那是你的事業。你能夠把這個家庭治理得很好,有條理、有秩序,讓你一家人過得很舒適、很自在、很歡喜,這個家庭,作所有一切家庭的榜樣,就影響到你的鄰居,影響到你的鄉里,你是主婦菩薩。

  大乘無量壽經(第7集) 1998/4/25

  

  菩薩事業,不是要到寺院裡頭來,不是的。就在你現前生活裡面,就在你現前的工作裡面,乃至於處事待人接物,我們現在講應酬,只要你一個念頭,念念為眾生,念念為利益眾生,念念為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引導一切眾生學佛,都叫做菩薩業。

  大乘無量壽經(第7集) 1998/4/25

  

  大乘經上常說的,六波羅蜜是菩薩事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是菩薩事業。不捨也就是勤修,修布施,修布施是利益一切眾生,不是為自己,這是菩薩。世間人有修布施,為自己,為什麼?布施的果報,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

  淨土大經科註(第369集) 2012/6/8

  

  世間人為什麼修這三種布施?想得三種果報。菩薩不是的,菩薩修三種布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是為什麼?是性德自然流露,是大慈大悲當中流出來的。悲心是憫念眾生苦,慈心是自然給予眾生之樂,菩薩布施是這麼個道理,絕對沒有想到自己要有果報。

  淨土大經科註(第369集) 2012/6/8

  

  張載說得很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菩薩。這個人真正發心,犧牲奉獻,為整個人類謀幸福,為國家、民族的發揚光大,不為自己,這是菩薩。為自己是凡夫、是眾生,凡夫只知道是自己,菩薩不是的,菩薩認識整個宇宙是一體,一切眾生是一體。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37集) 2016/5/22

  

  所以阿彌陀佛在哪裡?每個人都是阿彌陀佛。文殊、普賢在哪裡?人人都是文殊、普賢,只要他發心捨己為人,就是菩薩,菩薩的事業就是教化眾生。佛的事業也是教化眾生,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是教育。那我們就知道了,佛菩薩的事業是教育,佛陀教育,叫菩薩事業。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37集) 2016/5/22

  

  菩薩業是淨業,清淨的,不落在善惡二邊,所以菩薩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而不把一切善放在心上,這叫淨業。放在心上,心就被染污了,清淨心裡頭沒有善惡,這個要知道,平等心裡頭沒有覺迷,染淨善惡都不放在心上,這個業就變成菩薩業了。淨業三福,要做,非常認真的做,為什麼?供養一切眾生。就佛陀而言稱教化,就菩薩而言說為供養,為什麼?佛是師道,佛是老師,菩薩是同學,同學就要客氣很多了,所以同學用供養,佛陀是教誨。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51集) 2014/12/24

  

  淨業三福教我們,實在講天天要念,不念都忘掉了,重要課程。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與三福相應,這是什麼?這是標準的佛弟子。「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要常常放在心上,認真把它做到,做給社會大眾看,這是真正的勸孝勸敬。人能孝順父母、能尊敬師長,這個人就是聖賢君子,這個人就是佛菩薩阿羅漢,依這個為標準。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51集) 2014/12/24

  

  下面有兩句,「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兩句是根本戒,培養自己的德行、智慧,這扎根教育。我們向佛菩薩學習,是接受教育。接受了之後,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叫修行,這叫不捨菩薩事業。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51集) 2014/12/24

  

  佛教給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要修六波羅蜜,六種圓滿。修布施,布施是放下,放下貪瞋痴慢,放下自私自利,全心全力去做利益社會、利益群眾,利益眾生的事業,這叫菩薩業。我常常勸勉同修們,我們只有一個真誠的善心,真誠的善意,真誠的善行,這就是發菩提心,修菩薩道。這是真實的,除此之外,全是假的。假的,不能幹,我們要幹真的。真正能存三善,力行三善,你一定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天災人禍你都能夠避免,這是真實的。

  大乘無量壽經(第66集) 1999/10/16

  

  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天地萬物要和諧相處,要和睦,睦這個字好,睦裡頭有親愛。對天地萬物,用對愛父母的心、愛佛菩薩的心平等的去愛一切眾生、一切萬物,這個人福報大了。能夠自動的、主動的全心全意照顧眾生,關懷眾生,幫助眾生,成就眾生,這是佛菩薩的業、佛菩薩的事,叫佛事,諸佛如來的事業。隨時隨地他修這個,純淨純善,與一切眾生結法緣,能成就眾生、能幫助眾生走向菩提大道。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358集) 201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