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自己的身心就是莊嚴淨土-第756集

  法語:

  迴向偈說「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從哪裡莊嚴?莊嚴自己的身心就是莊嚴淨土。清淨心天天增長,智慧天天增長,這是莊嚴自己的心。心莊嚴了,身就莊嚴了。心清淨,身就清淨,身體就健康長壽。將來往生,走得自在、瀟灑,這就是莊嚴淨土。

  

  節錄:

  我們迴向偈說,「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從哪裡莊嚴?實際上莊嚴自己的身心就是莊嚴淨土。這個心一天比一天清淨,污染一天比一天減少,煩惱、憂慮、牽掛天天少了,清淨心天天增長,智慧天天增長,這是莊嚴自己的心。心莊嚴了,身就莊嚴了。中國人常說「相隨心轉」,這個身是個相,相隨心轉;心清淨,身就清淨;身清淨,身體就健康長壽,不生病。將來往生,走得自在,走得很瀟灑,這就是莊嚴淨土。所以莊嚴淨土是從莊嚴自己的清淨心,莊嚴自己的清淨身。

  無量壽經(第36集) 1992/6

  

  因此一個真正發心求生西方淨土的人,平常在這個世間一定要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從心地做起,我心裡一個惡的念頭都不生,這就是諸惡莫作。一個惡念不生,心真正清淨。雖然沒做壞事情,還有壞的念頭,這心不清淨,必須從根本上把惡業拔除,就是從此以後不起一個惡念。雖然做一切善事,幫助別人,做善事不要把事情掛在心上,「三輪體空」,做過就過了,不去想它,想什麼?想阿彌陀佛,這個要緊。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第5集) 1986

  

  善惡都不想,就想阿彌陀佛,這叫淨業,這個人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那邊叫『無漏淨業所成』。「無漏」就是沒有煩惱,不迷惑、不造業,這就叫清淨業成就,這是我們自己力量,每一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有一份功德莊嚴極樂世界。我們用什麼莊嚴?也就是幫助創造西方淨土,我們去的人都有一份功德,那就是你的淨業,你身心清淨。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第5集) 1986

  

  「須知莊嚴佛淨土,淨字最要緊,土云何淨,由心淨耳,既須心淨,所以莊嚴不能著相,若心取相,便不清淨矣。」所以,穿衣不著穿衣之相,吃飯不著吃飯之相,你就是莊嚴佛淨土。做任何工作都不著相,你在家裡做家事也好,你上班在公司行號裡工作,做一樣的做,比別人做得更好,比別人做得更勤快,決定不著相。作而無作,行而無其所行,這就是修六度萬行,要懂得怎麼個修法。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30集) 1995/2

  

  大乘法中常常說從根本修,什麼是根本?心是根本。禪宗裡面懂得從根本修,我們今天在日常生活當中,知道這個原理原則,我們也曉得從根本修。一切日常瑣碎事情當中修清淨心,這個修行說實在話比禪宗禪堂打坐高明太多了。禪堂打坐是離開一切複雜的境界修清淨心,我們在日常繁瑣的工作當中、人事環境當中修清淨心,豈不比他高明。這些都是事實。所以你們修行到哪裡修?就在家庭裡面修,就在你工作裡面去修,這「莊嚴佛淨土」。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30集) 1995/2

  

  我們今天要做的是放下分別執著,我們的心就清淨了。我們講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放下分別執著就現前了;你沒有能夠放下分別執著,說實在的話是似懂非懂。看到好像懂了,其實不懂。為什麼不懂?你沒有做到。為什麼做不到?你有障礙,障礙是什麼?障礙是分別執著。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510集) 2001/12/4

  

  自私自利是從分別執著來的,分別執著放下了,自私自利的念頭就沒有了,想控制外頭境界一切人事物這個念頭沒有了,佔有外面境界一切人事物這個念頭沒有了。反過來,生什麼念頭?生「布施供養」,念念當中都是布施供養一切眾生,布施供養一切人事物。心清淨,清淨是一點私心沒有了,對於一切眾生的供養是盡心盡力,無不是圓滿功德,真正莊嚴佛國土。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510集) 2001/12/4

  

  成就自己就是成就眾生、就是成就佛法,怎麼說?自己是佛法的形象,成就自己,自己這個形象代表佛法,總是一切時、一切處把佛法的教誨落實在自己身心之中,用自己身心表現出來。佛法在哪裡?大乘在哪裡?無上甚深微妙法在哪裡?就在這個形象、就在這樣的起心動念,這就是建立道場,這就是莊嚴佛剎。那個身就是道場、就是佛剎,居住的地方就是道場、就是佛剎。所以古德常講「心清淨則身清淨」,身心清淨,我們居住的環境就清淨,境界就清淨,這叫「莊嚴佛國土」。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510集) 2001/12/4

  

  我們今天真正能莊嚴佛淨土,從事上講,給諸位說,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我們念佛、我們誦經就是真正莊嚴,因為誦經,譬如說我們念《華嚴經》,念這部經的時候我們的心就變現出華嚴;我們念阿彌陀佛,這個心就是阿彌陀佛,這是真正的莊嚴。把所有一切的念頭都歸到一句阿彌陀佛,歸到這一句聖號,起心動念統統用這一句佛號取而代之,決定不准有第二念,我們的心就清淨了,讀經也是如此。

  妙德圓滿愛敬林神章(第8集) 19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