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不可偏頗-第751集
法語:
佛法之可貴,在解行相應。淨宗法門包含念佛與研教,研教是解門,念佛是行門。不可執理廢事,也不可執事廢理。如果對於理論不明白、方法不清楚,念佛有口無心,盲修瞎練,這是執事廢理。另外一種是自以為聰明,道理懂得不少,經典能背,也能說,卻不肯依教修行,這是執理廢事。這兩種人到了生死關頭全不得力。
節錄:
佛家講的修觀,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修正我們錯誤的思想,這真修行。研究教理是修觀,參禪還是修觀,念佛也不例外。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修正我們錯誤思想觀念的方法門徑而已。我們今天選擇的是淨宗法門,淨宗法門裡面就包含念佛跟研教,研教是解門,念佛是行門,解行相應。對於知識分子這個方法非常有效,知識分子修學不能偏在一邊,偏在一邊都不能成就;偏在教理,廢棄修行,不能成就;偏在修行,不去研學教理,也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障礙。
早餐開示 1999/4/24
「無論頑修狂慧,到生死關頭,不能得力,全然無用,即悟門深遠,操履潛確之人,儻分毫習氣未除,未免隨強偏墜」。這是蕅益大師提醒我們,教導我們時時刻刻要有高度的警覺。「頑修狂慧」這是講宗門教下,一般宗門教下不是真正修行的人,這在我們現前社會非常普遍。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第28集) 2003/6/18
頑修狂慧是講世間的聰明人,世智辯聰。頑修,頑是頑固,不明正理,不依照方法來修學,自作聰明,盲修瞎練,這一類人叫頑修。狂慧的人,是說天資聰明,對於大乘經能夠理解,也能言善說,說得天花亂墜,但是不肯修行,這就落入狂慧。這個慧就不是真實的,真實的智慧一定是解行相應,那個慧是真實的;解跟行不相應,這個慧就叫做狂慧。這兩種人到生死關頭,完全沒有用處,換句話說,他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41集) 1993/6
「到生死關頭,不能得力,全然無用」,這是我們今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現在說老實話,出家不如在家。在家修行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的,我們看到不少;出家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的,我自己一生當中一個都沒見到。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第28集) 2003/6/18
反而是在家居士裡面我確實看到幾個,走的時候清清楚楚,他不顛倒。所以這個「不能得力,全然無用」,這是真的,一點都沒錯。後面這一句說「即悟門深遠」,這是講禪宗的,確實真修,好出家人。「操履潛確之人」,這是講持戒的,戒律持得很清淨、很嚴,嚴持戒律。但是大師後頭這個話重要了,如果你還有一點習氣沒有斷掉,什麼習氣?貪瞋痴慢的習氣。怕的是到臨終的時候,這個習氣現前,你還是隨著業力墮落。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第28集) 2003/6/18
「未免隨強」,你的業力強,你的道力薄弱;換句話說,「強者先牽」,你還是隨業流轉,很可怕!這不是開玩笑,真正關於到前途。所以一般真有修行的人,最大的習氣是傲慢,覺得「我有修行,你們不行,你們不如我」。貢高我慢,目中無人,對那個沒有修行、不持戒的人常常批評,這都是習氣現前,不是真修行人。他為什麼不是真修行人?六祖大師講過,「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他一天到晚看到世間的過失。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第28集) 2003/6/18
清涼在《華嚴經疏鈔》裡面說得好,煩惱沒有斷的人,「有解無行」,這就是廣學多聞,無行是不斷煩惱,結果是什麼?「增長邪見」。翻過來,「有行無解」,現在我們念佛人也如此,有人講,我一句佛號念到底就行了,沒錯,是一句佛號念到底,他煩惱沒斷,他還有貪瞋痴慢,他還有妄想分別執著,他也不去研究經教,以為自己天天老實念佛,口念彌陀,心打妄想,清涼大師說這種人「增長無明」。有行無解,增長無明;有解無行,增長邪見,都錯了!
華嚴經講述菁華(第381集) 2000/12/27
每天要聽經,不聽經不行,不聽經煩惱壓不住。不聽講經,念佛念上幾天,還是打妄想,還是會退心。講經沒有別的,就是勸導你,勸你堅定信願,勉勵你、警策你,幫助你精進,解行並重。有解無行,不能成就;有行無解,也不能成就。每天要聽經,每天要念佛,你的功夫自然就得力。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六)(第3集) 1999/6/3
怎樣叫念佛功夫得力?一定對於這個法門透徹的理解。為什麼?行門的障礙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是無明,分別是塵沙惑,執著是見思惑,這些東西放不下,就是你認識不清楚,也就是你解得不夠深,解得不夠徹底,解得不夠圓滿,你放不下。如果對於事實真相徹底明白,你自自然然就放下,放下功夫就得力了。
華嚴經講述菁華(第150集) 1999/6/28
決定要解行並重。解行並重是我了解多少我做多少,不做不行。你能做到,你的悟性就又升一級。行幫助解,解幫助行。如果只解不行,不論你讀多少經,你在經教上下多少功夫,你不能夠依教奉行,智慧不開。你只是讀得多、記得多,你也會說,不是你自己的真智慧;換句話說,你所說的都是別人的,經典是釋迦牟尼佛的,註解是祖師大德的,沒有一句是自己的。
華嚴經講述菁華(第344集) 2000/8/17
你要有行,那就有自己的,從自己內心心性裡面流出真智慧,真智慧展開經教,我想的跟佛說的一樣。確實是一樣,為什麼?佛所說的是從自性本具般若裡頭流露出來的,我自己自性本具般若也流露出來了,跟佛菩薩講的沒有兩樣,這叫「佛佛道同」,我們同一個自性。不做怎麼行?做,克服煩惱。
華嚴經講述菁華(第344集) 20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