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這種人很少-第1141集

  我過去在日本講經,勸導日本的淨宗同學,我們都是學淨土的,都是慧遠大師、善導大師一脈相承,日本淨土宗很多,信徒很多,寺廟很多,我勸他們要互相讚歎,要互相尊重,要互助合作,淨土宗才能興旺起來。

  如果你說你的淨土宗是真的,他那個淨土宗是假的,我這裡能往生,他不能往生,彼此都這樣毀謗,誰相信?讓信眾產生懷疑,這麼多宗派,哪個是真的?這麼多道場,哪一個是靠得住的?到最後怎麼樣?不來了,都靠不住,你們都是自讚毀他,佛法就滅了。

  我勸他們,我們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同學一個宗派,那就是親兄弟,親兄弟怎麼可以互相毀謗?親兄弟怎麼可以不常往來?為什麼?爭信徒、爭供養,錯了。所以同一個宗派,不同的寺院庵堂,知道一家人,決定不能毀謗。

  不是我們宗派的,我們對待禪宗、對待密宗、對待律宗、對待天台宗、對待華嚴宗、對待法相,這統統都是釋迦牟尼佛傳的,不是跟我們學一個宗派,咱們堂兄弟,這要知道,我們是一家人,怎麼可以毀謗?再擴大,這個世間不同的宗教,只要它是正教正法,它不是邪教,它是正教,那就是我們的表兄弟,不可以毀謗。

  對基督教不能毀謗,對伊斯蘭教、對猶太教,甚至對新興起來的摩門教,都不可以毀謗,都要稱讚。世界宗教是一家,社會衝突可以化解,世界和平、地球的盛世可以實現。如果互相毀謗、互相吵架,會引起互相鬥爭、互相戰爭,那社會就亂了,世界就毀滅了。

  我們起心動念多麼重要,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謹慎。特別是這部經《無量壽經》,世尊常說的十善,順序都是依身口意這樣排列的,身三、口四、意三,唯獨本經不是這個排列,本經是把口業擺在第一,身業擺在第二,意業擺在第三。這個排列順序不一樣,意思就不相同。

  佛為什麼這麼排?口業最容易犯,把它排在第一,你看身三、意三、口四,對口業的防範特別重視。「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你做到沒有?不可以說別人的過失。

  海賢老和尚做到了,一生沒有說人過失,沒有瞧不起任何人,對人都真誠、謙虛、恭敬,這是佛的教誨。口業,不妄語,不說假話;不兩舌,不挑撥是非;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欺騙眾生;不惡口,惡口是說話很難聽。

  第一個把口業擺在前面,決定不能毀犯。第二個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意業,不貪、不瞋、不痴。這十善業,十善業是佛法的根本戒。大乘展開,把十善展開,八萬四千細行,八萬四千法門從哪來的?都從十善來的,小乘三千威儀,也是十善展開的,歸納起來十條,怎麼能不守!

  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緩一緩,不要太快,想一想有沒有違背十善業?不違背十善業的,可以說、可以行;於十善要是違背了,決定不能說、決定不能行,這叫持戒。

  我看持戒持得最好的,最佳的榜樣,海賢老和尚、海慶和尚、老德和尚,都做得好,十善在他們身上做到家了。那個碟要多看,《永思集》要多讀,慢慢我們就學會了,這樣在生活當中、工作待人接物都能積無量功德;如果你不懂,常常犯,那就造無量罪業,跟我們的關係太密切了,不可以不知道。

  下面《論註》上這個話,如來懂得,如來在這一願上說這兩種人不能往生,用意到底何在?五逆、謗法,是因為這兩種罪太重了,造作的人如果不知道懺悔,不知道念佛求生淨土,必定墮阿鼻地獄。阿鼻地獄進去很容易,出來很難,太難太難了,如來這個抑止之意就是勸人要謹慎,不要去犯。

  「論中復云:此愚痴人」,這個「生」字是個錯字,應該把它圈掉,「此愚痴人既生誹謗,安有願生佛土之理」,沒這個道理。「是故經云五逆謗法不得往生」,佛說的也不錯。

  「至於《觀經疏》則顯彌陀悲願無盡」。這善導大師所說的,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善導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真的,四十八願慈悲度眾達到極處,太慈悲了,這樣重罪的人,只要肯懺悔,真誠懺悔,後不再造,信願持名,統統能往生。這個話理上講得通,事上我們想,彌陀慈父慈悲到極處,一定能做到。

  「五逆謗法,果能臨終念佛,是即懺悔發心,如是之人,億億中亦難一二,故佛慈憫,仍然攝受」。佛還是接受,但這種人很少,造作這種惡業,臨終懺悔回頭不容易,真能夠臨命終時懺除業障,佛接受。

  我們知道,慈悲到極處,希望造作罪業的人,在臨終一口氣還沒斷他還有救,那一口氣斷了就沒救了。這說明臨終助念有好處,助念還是必要的,真正有把握可以不需要助念,沒有把握的人,助念還是管用。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185集) 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