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量圓滿,福慧圓滿-第740集

  法語:

  心量要不斷的拓開,無止盡的拓開,無限量的拓開,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量圓滿的拓開了,我們起心動念,一塵一毛這樣微小的善事,隨著心量也遍虛空法界,這是種大福、行大善。所以根本是在心地,心地要善良、心地要真誠。

  

  節錄:

  心量要不斷的拓開,無止盡的拓開,無限量的拓開。我們自己遵守佛陀的教誨,認真努力實現,佛陀教我們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量圓滿的拓開了,我們起心動念,一塵一毛這樣微小的善事,隨著你的心量也遍虛空法界,這是經上講的種大福、行大善。經典上說得太多了,境隨心轉就是這個道理。

  早餐開示 1998/12/15

  

  諸位在寺院中,晚上施食你們常念「七粒遍十方」,能不能遍?你的心量周遍十方法界,你布施一粒米,這一粒米就遍十方法界,一切眾生都能夠受用得到。如果我們的心量很窄小,你念這個咒沒用處,境隨心轉,境不是隨咒轉,諸位要懂這個道理。咒是增上緣,心是親因緣,沒有親因緣,增上緣用不上力。果然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咒的增上緣就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根本是在心地,心地要善良、心地要真誠。「心誠」,我們的行為自然就端正,真正的功夫是在這裡。

  早餐開示 1998/12/15

  

  你的心量愈大,你修一文錢的功德,那個功德都是遍虛空法界。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起心動念不要為自己想,不要為自己家庭想,也不要為自己公司行號想。出家人也不要為自己小道場想,那你的心量很小,你修的福很有限。起心動念要想到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一切眾生,你這樣的修福,福報不可思量,無量無邊。

  大乘無量壽經(第139集) 2003/2/9

  

  無論在日常生活當中,做很小很小的一點好事,看到貧窮困苦的人,你布施一塊錢,你想到的是遍法界虛空界,你這一塊錢的功德就遍法界虛空界,真的隨你心量。我做錯一樁事情,我起懺悔的心,這個懺悔的心也遍虛空法界,你說這功德多大。

  大乘無量壽經(第139集) 2003/2/9

  

  無論哪一種德行都是盡虛空遍法界。極小的善,不要認為善太小,極小的善行也遍虛空法界。小善如是,小惡也如是,不要認為小惡沒有關係,小惡也遍虛空法界。所以古德才勸我們,不要以為善小,你不肯去做;不要認為惡小,隨便犯一點沒有關係,你全搞錯了。極小的善惡都遍虛空法界,十普菩薩在此地先把這樁事情告訴我們。我們在這裡明白、覺悟,就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學習、如何修行;斷小惡,修小善,積小善就成大善,不能不知道。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集)

  

  「含容空有」,說的是心量,原本的心量。大乘裡頭常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是我們原本的心量。中國古人常說「量大福大」,心量要拓開。含容,含是包含,包含虛空,虛空大了,我們心量比虛空還大!容是容納,容納萬有,沒有不能容納的,沒有不能包含的。這是本性、真心,這麼大的心量!

  淨土大經科註(第430集) 2012/7/16

  

  我們今天見這個人喜歡他,見那個人討厭他,這個不行,這心量太小了。諸佛如來、法身菩薩都入了這個境界,也就是說他們的心量統統恢復了,所以這些人得大自在。我們務必要把心量拓開,常常想到量大福大,學如來、學法身菩薩,沒有不能包容的。為什麼會包容?因為知道是一體,這就是看破。知道萬物跟我是一體,所以那個小心量就捨掉了,就真能放下。

  淨土大經科註(第430集) 2012/7/16

  

  你的福報有多大隨著你心量,你心量大,福報就大,中國諺語常說「量大福大」。佛的福報圓滿,為什麼?他的心量是等虛空遍法界,所以他的福報是圓滿的,這是我們要學。我們常常念「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認為什麼?那是佛菩薩,不是我。我為什麼不跟佛菩薩一樣?點點滴滴都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你不就成佛了嗎?你跟佛的心、跟佛的念頭、跟佛的行為完全相同,無二無別,你就作佛去了。佛的智慧、福報圓滿,二足尊,足就是滿足,我們講圓滿;智慧圓滿,福報圓滿,隨著心量圓滿。為什麼要那麼樣的小心量?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98集) 2000/4/18

  

  你看佛教菩薩的心量多大!你能夠把心量圓滿的拓開,真正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修這種布施,你得的利益是歡喜,佛家常講的「常生歡喜心」。歡喜心從哪裡生出來?一般我們在經論裡常看到「法喜充滿」,這個充滿是充滿宇宙,充滿虛空法界,盡虛空遍法界一片祥和,法喜(歡喜心)是這樣布施成就的效果,我們要學習。這個效果,在佛教化眾生裡面,就是普遍接引眾生,佛經常講「普度眾生」。你沒有這個心量,怎麼能幫助眾生?不但度不了眾生,連自己也度不了。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96集) 2000/10/28

  

  我們要超越族群,不同的族群,超越宗教,超越國家的界限,以清淨心、平等心、大慈悲心做考量,我們自己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為一切眾生做。你的心量愈大,在佛法裡面講功德愈大;功德大小,不在你做事的大小,不在出錢出力的多寡,在你的心量。心地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的人,他日常生活當中行小善,他所得的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稱性。究竟圓滿的心量,就是自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是自性。

  大乘無量壽經(第48集) 1999/5/14

  

  由此可知,圓頓大教的佛菩薩們,念念都修無量無邊功德,我們凡夫能不能?只要拓開心量就能。知道這個世間一切法,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這些假相從我們眼前過一下而已。有智慧的人、聰明人,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抓住機會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愚昧之人,往往機會在眼前當面錯過,不但不知道抓住機會去積功累德,而且造作無量的罪業。

  大乘無量壽經(第48集) 1999/5/14

  

  菩薩有大悲心、有方便,方便才叫究竟。方便是最適當的方法,最簡單的方法,最穩當的方法,最快速的方法,方便為究竟是什麼?念佛是方便,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可是也要記住,念念要普利眾生,不要為自己,範圍要大,念念為十法界、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苦難眾生。心量這麼大,能做得到嗎?做得到,只要你用真誠心,你就做到了。如果這裡頭摻雜一點自私自利,摻雜一點煩惱習氣,那你就做不到,把你的功力全都破壞了,一點都不能摻雜。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2集) 20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