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善法-第693集

  法語:

  晝夜常念善法,心就善;思惟善法,思想善;觀察善法,行善、言善。必須做到不夾雜絲毫不善,善因、善緣、善果成就。就是這個世間上善之人,發願求生淨土,必定得生。

  

  節錄:

  我們在講大經的時候給諸位提醒,不僅是行為要善,念頭更要善。佛在《十善業道經》教導我們:「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世間苦」,我們聽到這一句話,有什麼感觸?如果自己感覺得這個世間很苦,一心一意想脫離,佛這一句話說出來,我們會特別留意。「一切世間」是講六道輪迴,是講十法界。「菩薩有一法」,這個法子妙,妙極了,佛說出來了,就是「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大乘無量壽經(第90集) 2000/6/17

  

  它善法是貫穿的,這個意思是講晝夜不能間斷,晝夜常念善法,你的心就善,一定要培養純善的心。思惟善法,你的思想善;觀察善法,你的行為善、言行善。善法是什麼?即是十善業道,你看講得多具體。又有一句話非常非常重要的告誡:「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一句話太重要!我們今天縱然是常念思惟觀察善法,還是有不善夾雜在裡面,所以我們的善法修不成功。善法裡頭夾雜不善在裡頭,就修不成功,我們殊勝的果報不能現前。必須要做到決定不夾雜絲毫不善,善因、善緣、善果成就。

  大乘無量壽經(第90集) 2000/6/17

  

  有這一種條件,發願求生淨土,必定得生。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有資格了,你是這個世間上善之人。上善就是決定沒有絲毫不善夾雜,這個人是上善,你是西方極樂世界爭取的條件,哪有不往生、不成佛的道理?這一些教誡我們要是永遠記得,常常念著,依教奉行,都是屬於持戒。這是持戒裡頭比什麼都重要,這是圓滿的大戒。只要這一條做到,佛家常講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你全具足了,哪裡要那個戒條一條一條天天去反省,天天去學習?統統都圓滿了,真正抓到了總綱領。

  大乘無量壽經(第90集) 2000/6/17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真正要修行證果,這是一個絕妙的法門,專門看別人的好處,不要想別人的缺點,這個與性德相應。別人有不善的地方,或者是造作極重罪業的地方,我們是凡夫不曉得他是什麼人,也許他是菩薩示現的,我們哪裡曉得?他真的菩薩示現,我們看到之後心裡不滿在造業,我們會墮落。佛這個教誨好!只看到別人善,不見別人惡;只記別人的善,不要記別人的惡,這樣才能夠培養我們純善之心。心善,言當然善,行為當然善,這一定的道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331集) 2000/7/24

  

  我們今天修行這麼困難,難在什麼?不開悟,沒有智慧。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在修學善法裡面,依舊夾雜不善在裡頭,難在這裡。如果不夾雜不善,我們的成就快速,哪裡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不需要。大乘經上常講,生佛只是一念之差,哪一念?佛心純善,生心(眾生心)夾雜,就這一念。我們果然能夠回頭,讓自己的心純善,從哪裡做起?佛給的水平很低,太高了我們做不到,所以佛教初學把水準降到最低:十善業。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331集) 2000/7/24

  

  善惡的標準,佛法是以十善業道,殺生是惡,不殺生是善;偷盜是惡,不偷盜是善;邪行是惡,不邪行是善;妄語是惡,不妄語是善,十善是標準,身三、口四、意三。意是不貪、不瞋、不痴,這是善,貪瞋痴就是惡,用這十個標準,如果要有,要斷。若已生者,已生惡,「若已生者,當精勤一心決剔」,把它挑剔掉,「令其永斷除也」。斷一切惡要努力、要精進,勤於斷惡修善。

  淨土大經科註(第268集) 2012/4/2

  

  佛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心善,沒有一樣不善;我們心惡,就沒有一樣不惡,真的是境隨心轉。我們要改變外面環境,改變心就真正能做到,把我們不善的心換過來,問題就解決了。什麼樣的心最善?阿彌陀佛的心最善。阿彌陀佛心裡面所包含的是四十八願,是五劫修行。所以我們真心誠心誠意念這一句佛號,念一聲佛號,這一聲佛號裡頭就具足四十八願、五劫修行。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530集) 2011/8/9

  

  阿彌陀佛與一切往生的這些大眾們,因地都是純淨純善,沒有毫分不善夾雜,所以人家世界清淨善好如是圓滿,沒有絲毫不善的因,這個意思很重要。特別對於我們想在這一生求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我們一定要斷惡,斷惡斷到什麼程度?心裡面不許可有毫分不善夾雜,我們要以這個做標準。這樣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肯定,才有十成的把握,決定沒有疑惑。

  大乘無量壽經(第130集) 2001/8/3

  

  「真幹」諸位要記住,總原則是要叫我們的心行純淨純善,不容毫分不善不淨夾雜,你才能成功。那要用什麼方法達到這個目標?就是念佛,在日常生活裡頭念頭才起,「阿彌陀佛」,就把它打掉了。宗門大德所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淨土宗這句佛號就是覺,不怕念起,念頭才起來,第二個念頭就阿彌陀佛,就把它打下去了。所以一定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之處,決定不能夠容許毫分不善不淨夾雜。

  大乘無量壽經(第130集) 20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