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度眾生,為何不只專一弘揚淨土法門?-第650集
問:貧僧以童子出家,早年修習《金剛》、《華嚴》、《法華》等經,晚年特別受《無量壽經》的啟示與救度,若佛教的目的只是救度眾生,專一弘揚淨土法門不是已經夠了嗎?
答:沒有錯,確實是夠了,你這樣學習就好。可是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釋迦牟尼佛為什麼開八萬四千法門?這一個法門不就夠了嗎?不就普度了嗎?為什麼開這麼多?要知道,眾生根性不一樣。
在這麼多年當中,不能接受淨土法門的還是很多,那些眾生怎麼辦?所以我們要幫助他。譬如我在美國的時候,美國的佛教,禪跟密最興盛,這有它的道理。
因為禪宗、密宗的這些大德們通達英語的人多;漢傳的佛教,像日本、韓國大概英語能力比中國強一點,從南洋,尤其從中國,法師到美國去,語言上都有障礙。所以禪跟密在美國是非常興旺,我到那個地方去講淨土,是沒有人接受。
我第一次在洛杉磯,好像是講了一個星期。那時間長,每天好像有好幾個小時,我記得有一天是九個小時,上午三個小時,下午三個小時,晚上還三個小時。好像五天,五天的法會,每天都是這樣的。
前三天我講什麼?我講禪,他們很歡喜,都來聽。我也講密,所以這些人都來聽。最後一天我講淨土。這說明什麼?你們學禪,我也懂,你學密我也懂,我講淨,你們不懂。
我那天講淨土的時候,我從台灣帶了一套錄音帶,那時候還沒有錄相,錄音帶,就這卡式的,小盤子的,一套《阿彌陀經》,這是人家最看不起的,《阿彌陀經》薄薄的那麼一點,我講了多少個小時?好像四百多個小時,一個帶子是九十分鐘的,好像三百三十多個帶子,擺在桌上擺的一堆。
他們大家來問這是什麼?《阿彌陀經講記》,他一看到這個就呆了,沒有想到一部《彌陀經》,你每天講一個半鐘點,講一年!這他們聞所未聞,一下就怔住了。所以講完之後,皈依學淨土的好像就有一百多人。
這是方便法,你不跟他講禪、講密,他不來聽。所以世尊千經萬論最後都指歸淨土,你學《華嚴》、學《法華》都不例外,《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善財童子做出示現,五十三參最後歸淨土。所以要知道佛菩薩教化眾生的善巧方便,才說這麼多法門。
今天這個世界實在講跟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情況非常相同,我們接觸的面大了,整個世界有許多不同的宗教,我們都要跟它接觸。接觸,他們所有宗教都要學習,你都要理解,你才能跟他打成一片。
最後,我們學他的,他自然也學我們的。我們不勸他學佛,可是我主動的,譬如我跟基督教徒往來,我學《新舊約》。《新舊約》是三個宗教使用的經典,猶太教用《舊約》,基督教用《新約》,天主教《新舊約》都用,所以這三個教實際上是一家。
有一次歐洲一些朋友,他們來問我,大概他們多半都是基督教的信徒,跟猶太教的,他問我:法師,歐洲這三個教彼此之間的關係應該怎麼看法?
我說他們三家是一家人,一家人三派。我說猶太教,天主是皇上那一派的;天主教聖母瑪利亞,皇后那一派的;基督教,耶穌基督是太子那一派的。他們聽了很歡喜,他說:法師,你這個比喻很恰當。它是這麼三派,所以你不學就不知道。
我們跟印度教往來,我學它的經典,我跟伊斯蘭教往來,我學《古蘭經》。所以我很內行,不外行,他們談的我都懂,我談的,他們也都能肯定。
這就是我們感到,就像他們所說的,真神只有一個,真神化身在各個地區設立教學,教化那個地方的眾生,一定是因時、因人、因地,教學的方法手段不一樣,它的宗旨目標決定相同。那目標是什麼?目標就是愛的教育。
你看佛教講慈悲,「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是中國佛教常說的。天主、猶太教都常講「上帝愛世人」、「神愛世人」,這愛。《古蘭經》你看,每一個篇章最重要的一句話,真主,他們稱是稱真主,「真主確實是特慈、普慈的」,特是特別,普是普遍,特慈、普慈就是佛教講的大慈大悲。所以你從各個宗教的中心思想看,沒有別的,就是愛,愛的教育。
中國五千年傳統的文化就是愛的教育。中國教育的起源五千年,從黃帝之前,歷史上有考證的是伏羲、神農,燧人氏之後是伏羲氏,伏羲氏以後傳神農。這差不多有一千多年,因為那時候沒有文字,就沒有記載。黃帝時候發明文字,這才有記載,所以中國有很完整的歷史記載。
中國教育的起源就是倫理,因為到黃帝的時候,可以說是人類已經走向文明的社會,衣食住行都有很好的改進,人民安居樂業。所以當時堯舜就說,如果在這樣逸樂的環境,就是安居樂業的環境之下,如果沒有教育,人跟禽獸就沒有兩樣。所以政府正式設立機構,主管教育的,歷史上記載,頭一個是契,「契為司徒」,司徒是官名,就好像主管教育的官員,由他來主管教育。
教什麼?教倫理,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教倫理道德,道德是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教這個。核心?核心實在講就是父子有親那個親愛,父子的親愛,就是父母跟兒女親是天性的,沒有條件,所以它是性德,自性的流露。
那個教學的目標是什麼?教學目標,第一個就是父子這個親愛一定要永遠保持,一生不能改變,父慈子孝!這落實在事上就是父慈子孝,不可以改變,頭一個目標。
第二個目標,是把這個親愛發揚光大,從父子之愛展開,兄弟之愛、家族之愛、社會鄰里鄉黨之愛,然後推廣愛社會、愛國家,最後到「凡是人,皆須愛」,愛人類。所以它是一層一層往外面擴大,這是中國教育。
所以中國五千年來,這個地區、這個族群,這麼大的幅員,這麼複雜的族群,這麼多的人口,為什麼能夠維繫著長治久安,這是什麼道理?外國很多專家學者研究。
我有一次在南昆大,校長請我吃飯,他們教務長、有幾個資深教授作陪,教務長告訴我,他說在二戰之前,那是民國初年,歐洲人就拿這個做一個討論的題目,研究這樁事情。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三個沒有了,為什麼中國還存在?
他們研究最後的結論,他說可能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的關係。我對於他這個結論是非常肯定,我說他們研究的一點都不錯,中國的教育的特色全世界找不到的,就是家庭教育。
中國教育的開始是從胎教,母親懷孕的時候就開始。因為母親懷孕的時候,她的一舉一動、喜怒言笑統統影響胎兒,所以這十個月當中,她的言行舉止一定非常端正、非常的莊嚴,心地一定很平和,這個小孩才有非常好的影響。
小孩出生之後,絕不敢輕慢,為什麼?他睜開眼睛會看,他豎起耳朵會聽,雖然不會說話,他有感受,已經在模仿、在學習。所以在嬰兒的面前,他的父母、他家裡面這些大人,在嬰兒面前所表現的都是如理如法,不能夠違背禮教,為什麼?讓他接受正面的教育。
所以中國諺語有所謂「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它有道理!小孩從出生到三歲,他已經學了一千天,這是他真正的根基,我們中國人常講「先入為主」,這時候能夠讓他把聖賢教育,就是做人這種規矩,人跟人關係他都學會了,他一輩子不會改變。
所以全世界只有中國人懂得教育,中國人最會教育。中國這個教育產生的效果就是國家長治久安,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外國人他能夠得出這個結論,我很佩服,這是很不容易的,他們能發現這一點。
所以教育、教學是多元。中國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以後六、七歲上學了,那是私塾,學校、私塾。私塾所教的是家庭教育的延續;將來踏進社會,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擴充;到最後是聖賢的教育、宗教的教育,宗教教育跟聖賢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圓滿。
我在國際會議上常常講,中國四個教育,四個教育是一體的,它有根。宗教教育、聖賢教育,那是花果,家庭教育是根!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那是這個樹的樹幹、樹枝,花果是聖賢教育。
所以你一定有這個基礎,沒有這個基礎,聖賢教育教不出來。所以印度的佛教在印度,以後就中斷了,移植到中國了,在中國真的開花結果,比印度還要殊勝,那就是得力於中國傳統教學的根基好。
答香港參學(第74集)
2007/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