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才能圓滿菩提-第566集
法語:
佛法把修學重要的關鍵並在禮敬方面,在禮敬時心中要清淨,心清淨才能感應道交,蒙佛加被。想求佛菩薩保佑,在祈求中最重要的是求智慧,有了智慧,福報自然現前。有福無慧,易於造罪;福慧雙修,才能圓滿菩提,若再能懇切念佛,必蒙佛菩薩加被。
節錄:
要謙虛、要謙卑,從內心裡面真誠的謙卑,這是我們學佛頭一步。你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句話「禮敬諸佛」,從哪裡學起?從這學起。儒家你展開《禮記》頭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沒有一樣不恭敬,世出世間法都教你從謙卑、恭敬開始。
發大心願 續佛慧命 2009/3/9
敬心是清淨的,敬心是無分別的,禮敬諸佛特別要明白這一點,否則的話,心不清淨,還在胡思亂想,還在張家長李家短,熱熱鬧鬧的,縱然在地上一天到晚磕頭,一天磕十萬個大頭,頭磕破了也枉然,那也不是恭敬。所以,恭敬在肅穆莊嚴,世出世間法都是說明這個道理。我們心地真正清淨的時候,它就起感應,與諸佛菩薩感應。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68集) 1984/12
諸佛菩薩,教人求智慧,教人開智慧的方法,什麼方法?清淨平等覺就是方法,只要你得清淨平等覺,智慧就現前。凡夫為什麼不行?凡夫沒有清淨心,心是染污的;心是浮動的,不平等;心是迷,迷在欲望裡頭,迷在自我,總認為身是我,一切要為身的利益去著想,迷在這上面,不知道身跟外面境界全是假的,這真相不知道,所以他的心是染污的心、是不平等的心,不平就是起波浪了,所以是妄心不是真心,迷而不覺,他生煩惱不生智慧。這個道理很深!真正懂得這個道理,認知這個道理,都不是簡單事情。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73集) 2015/11/2
要認識清楚,佛教是智慧的教育,佛學是智慧的教學,學佛就是求智慧。千萬不能誤會,學佛不是學求升官發財,絕對不是求多福多壽,不是的,一定求圓滿的智慧。智慧現前了,你就得大自在!佛家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話是真話,不是假話。求什麼得什麼,憑什麼?憑究竟圓滿的智慧。由此可知,智慧開了,才有求必應;智慧沒有開,有求是未必有應。這樣我們才知道,戒定慧三學之可貴。戒是手段,定還是手段,慧才是目標,希望諸位同修,要多多的去體會,要正確的認識。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四)(第1集) 1999/4/6
我們學佛什麼都不求,只求智慧。般若就是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智慧是究竟圓滿,不但我們現前生活上的問題,它能解決;生死輪迴的問題,它能解決;證無生法忍,它能解決;成圓滿佛果,它也能解決。佛教給我們求這個,不可以求別的。因此,世尊說法四十九年,說般若智慧幾乎用了一半的時間,二十二年。三種迴向裡面,教給我們迴向菩提,有道理。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25集) 1995/5
回向『菩提』,菩提是智慧,我們所修積的一切,我們求什麼?求智慧,不求福報。福報很容易迷人,所以世尊在《金剛經》上教菩薩,菩薩不受福德。菩薩修積無量功德,福報當然大,佛提出警告,決定不能享福,一享福就迷惑了。所以回向菩提就重要了,念念求正覺。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沾惹不得,一沾惹就入了魔道,佛跟魔的界限就在此地,絲毫不能夠沾染。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第72集) 1996/4
智慧是主,福報是附帶的。有智慧就有福報,沒有智慧,福報是假的不是真的。沒有智慧就是愚痴。現在人哪個不愚痴?他不承認他愚痴,他以為他很聰明、以為他很能幹。為什麼說他愚痴?他所想的,他所說的,他所做的,全是輪迴業,來生依舊搞六道輪迴,這就叫愚痴。真正有智慧的人,明白人,在這一生不造輪迴業,決定超越六道輪迴,這個人叫有智慧。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17集) 2013/3/13
世間人沒有一個不求智慧、不求福報,智慧福報是屬於果,果必有因,沒有因哪來的果?什麼樣的因能感到這樣殊勝的果報?世出世間一切的因,都不能跟念阿彌陀相比。念阿彌陀這個因無比的殊勝,得的利益沒有邊際,能滅無始重罪,能成無終的福智,無終是沒有止境的福報跟智慧。真正明白、真正搞清楚,那個人肯定是一分一秒都捨不得空過。為什麼?一秒鐘可以念一句阿彌陀佛,這句阿彌陀佛是滅無量罪,成無終福智。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314集) 2013/6/6
佛教給我們「福慧雙修,能得無上菩提」,這句話要牢牢的記住,不能夠偏在一邊。「相與非相,福與非福,二邊不著,為正觀念也,是名一如。」福慧雙修,給諸位說,福慧是同時的。從什麼地方修?你要是作意去修,我一定要去修福修慧,試問你是不是起了分別心?你是不是起了執著心?換句話說,你福慧都沒有了。
福慧究竟要怎麼修法?那就是你曉得離相,不執著相,不應取相,就是慧;不廢一切相就是福,我們從早到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懂得這個道理,那就是福慧雙修。不曉得這個道理,世間人只懂得修福,沒有慧,所以不能得無上菩提。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22集) 1983
佛法,特別是大乘佛法,世尊都是教導我們「福慧雙修」,兩者不能夠偏廢,不能夠執著,應當同時修學,相輔相成,才能夠證得圓滿的果位。我們在三皈偈裡面,讀到「皈依佛,二足尊」,這個「二」就是這兩句「修福」、「修慧」,這兩種都達到究竟圓滿,可見他並沒有輕視供養。佛為什麼在此地要說這兩句話?這兩句是苦口婆心勸導我們,修福千萬不要忘掉修慧,沒有智慧的福報,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冷靜的觀察,仔細的思惟,沒有智慧的福報,享福沒有不造業,福享盡了多半是墮三途。
大乘無量壽經(第40集) 1999/3/6
念佛的時候我們的福慧同佛,福斷煩惱,慧消業障,就在這一句佛號,福慧雙修。你在世間修什麼樣的福報不如念佛,念佛這個福報大,沒有任何福慧能跟它相比,為什麼不幹?所以我們看到鄉下阿公阿婆,拿著念珠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在那裡真修福慧,修跟阿彌陀佛相等的福慧,這還得了嗎?我們念佛有雜念,他念佛沒雜念,功夫純!所以這樣的人往生,我們對教理明瞭,他決定是生實報莊嚴土上輩往生,他橫出三界,圓生四土,究竟成佛,得果清淨。
淨土大經科註(第578集) 201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