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清淨無為是真福-第515集

  我們中國人古人也有所謂「人非有品不能閑」,什麼叫有品?就是離欲。一個人清心寡欲,他可以不做事情,一天到晚只遊山玩水,悠遊在山水之間。人要是沒有離欲,你叫他閒著麻煩就大了,為什麼?他閒不住,他要閒著他就會做亂。因此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寫歷史的史學家對於這個閑人,歷史上都要留一筆,就是他很不容易。

  妙法蓮華經(第34集) 1987

  

  所以我們二十五史裡,你看看每一個朝代每一部斷代史裡頭有叫《隱逸傳》,那就是閑人隱士,所謂說高人,他有學問、他也有能力,但是他不做官,士農工商他都不幹。所以這種人對社會有什麼貢獻?二十五史裡頭還要給他留下傳記,憑什麼?就是憑他品德高尚。他也無形當中教我們了,教我們什麼?少欲知足!他是有能力得到名聞利養的,他不要。我們世間人想盡方法去謀個一官半職,人家不要;世間人想盡辦法發財,他也不要,這種人值得尊敬。

  妙法蓮華經(第34集) 1987

  

  佛常教給我們修福修慧,求福求慧。福是不是世間名聞利養?不是的。你要是把世間名聞利養看作福,求這個,你把佛的意思看錯了。福是什麼?福是定,就是清淨心,心清淨才是真福,清淨心多快樂!世間有錢的人、有地位的人,雖富不樂,他苦,不算有福,快樂是福,離苦得樂這是福。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76集) 1984/12

  

  世間人不知道,世間人只曉得五欲六塵是享受,不曉得那個清淨心的享受。所以過去稱修行人享福叫享清福,世間人享福叫紅福,紅塵裡面的福。紅福的福常常跟氣連在一塊:你好福氣。有福有氣,福是享了,氣也夠受的,這個術語實在講都是提醒你自己警覺的。所以紅福沒有清福殊勝,紅福是假的,不是真的,好像打麻醉針(麻醉劑)一樣,麻木一下,不是真正的快樂。這真正的快樂從清淨心裡生出來的,清福是真正的福,紅福決定不是真正的福,這是我們一定要覺悟的。

  妙德圓滿愛敬林神章(第3集) 1988/4

  

  大家讀孔子書,你看看孔老夫子的第一弟子顏回,顏回物質生活上相當貧乏,精神生活充沛,連孔老夫子都不能不讚歎。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這樣的生活,夫子說了,要給別人,別人就愁苦的不得了,所謂「人不堪其憂」,可是顏回怎麼樣?「回也不改其樂」,他天天快樂的不得了。他快樂的什麼?精神生活充沛。所以精神生活充沛,在物質上不知道苦,人家看起來苦,他看起來自在。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第10集) 1991/6

  

  所以,苦樂實在講沒有標準,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我們世間看那些修行人,穿的是破衣服,住的是小房子,一天吃一餐,那個飯菜我們一般人都不能下嚥,我們看到,他好苦;他看到這些世間富貴人,這些人好苦。確實是如此,看到這個世間人很苦,為什麼?勞碌奔波,為誰辛苦為誰忙,他都不知道,迷惑顛倒,這個苦。修道的人知道生從哪裡來,死往哪裡去,這一生在此地做的什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日子一天都沒有空過。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第10集) 1991/6

  

  心清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真快樂。佛法講「離苦得樂」。什麼叫苦?胡思亂想,苦!心裡面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妄念,這個快樂。這個樂,一般人無法體會,為什麼?你從來沒有過這個經驗。你們所有的樂,都是外面環境刺激的,是這個樂。這個環境消失了,你苦就來了,樂就沒有了。佛法給你講這個樂,是從你清淨心裡面自己生出來的快樂。像泉水一樣,它從裡面噴出來的,它不是外面來的,這是真樂,真正的離苦得樂。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第20集) 1989/1

  

  人生在世,吃飯,三餐飯吃飽夠了;衣服,粗布能遮體也夠了;現在有個小房子可以遮避風雨,躺下來睡得安安穩穩;這是真正幸福,身心都無事,無事你說是多大的福報?這裡面的道理一定要透徹的了解,這是佛家講「清福」。懂得享清福的人都是具有高度的智慧,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對人對事只有奉獻,不希求回報。

  早餐開示 1998/10/11

  

  所以修行修什麼?生清淨心而已,要想生清淨心,沒有別的,一定要把世緣放下,徹底放下,曉得世緣對我們修行造成重大的傷害。我們今天清淨心不能現前,諸位要知道,清淨心現前真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心清淨了,身就清淨,身體健康,精神飽滿,百病不生,清淨心現前。這種殊勝的利益知道的人不多,他要真正曉得,他自然以清淨心為重了。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32集) 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