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不戀家-第492集
家庭在一般人來講,就像佛經上所說的是「貪愛繫縛」之所,就從這個地方培養的,這是個窩。什麼窩?貪愛之窩,是貪愛繫縛之所。如果要是看不破、放不下,生生世世你就離不開這個家。可是家我們知道是無常的,不是永恆的,無常那個貪戀的心非常堅固。換句話說,六道裡頭無論在哪一道,你契入那一道,頭一個觀念去找一個家,所以家的形式之家是無常的,阿賴耶識那個家是永遠不會斷的,這就是人為什麼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出不了六道輪迴。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01集) 2006/1/14
中國文字是智慧的符號,你看家,上面這個寶蓋要寫成篆字的話就很容易看出來,篆字那個寶蓋是個小房子,房子裡面是個小豬,小豬關在籠子裡頭,這叫家。古人造字讓你看到生智慧,讓你有警覺性,這個東西是需要,但是要知道它並不是好東西。你看「愛」字,愛字當中是個心,你把心拿開是什麼?是受,這就什麼是愛?真心的感受。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34集) 2007/5/9
你要真的認識、明白了,這個家是不是真的要捨掉?不一定,看緣分,為什麼?你真的認識它就不受其害,怕的是不認識,不認識你迷在裡頭,認識之後你覺悟了,你不迷在裡面,所以你就可以做到心出身不出,一絲毫妨礙都沒有。你不知道這個事實的時候,你在這個家裡頭身心都不出,那就是經上所說的麻煩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34集) 2007/5/9
佛陀當年在世他老人家示現出家,身心俱出,同時又有一尊佛,維摩長者,維摩長者是佛,示現在家,心出身不出,維摩跟釋迦牟尼佛是同樣境界。所以佛的學生,像目犍連、舍利弗這些大弟子,見到維摩居士都要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跟見釋迦牟尼佛的禮節完全相同。舍利弗、目犍連是阿羅漢,見到維摩居士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處處是以學生的禮對待老師,這要懂得。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34集) 2007/5/9
所以菩薩有在家菩薩、有出家菩薩,阿羅漢有在家阿羅漢、有出家阿羅漢,佛有在家佛、有出家佛,沒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統統是做樣子給那些還在迷而不覺的人給他們看。目的?只要你肯放下,事上沒障礙,沒關係,完全看緣分,你覺得應該用什麼緣分做出好樣子幫助社會大眾覺悟,你就用什麼樣子,沒有一定的形式,所以佛法是活活潑潑。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34集) 2007/5/9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出家?做出這個榜樣給人看,做出教人家不要爭名、不要爭利、不要去貪圖榮華富貴的享受,為這個,做給你看。『故示出家得解脫』。「故」是因為這個緣故、因為這個理由,做出出家的樣子,真得解脫了。解是解除一切煩惱,三大類的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解除了。脫離三惡道,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釋迦牟尼佛能在一生當中做到,我們要曉得。真正放下之後,你所得到的沒法子想像。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34集) 2007/5/9
在家居士不是放下家庭,是放下你心裡面那些憂慮、牽掛、煩惱,叫你放下這個。有些人說:這不行,我不操心不行,不憂慮不行。我反問他一句:你的操心、煩惱、憂慮能不能解決問題?他想想不能解決問題。不能解決問題,你要操心幹什麼?你要煩惱幹什麼?如果你煩惱能解決問題,行!煩惱不能解決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把問題搞糟,搞得更麻煩。
大乘無量壽經(第35集) 1998/12/12
知家性空,對於家,無論是家親眷屬、所有一切財產,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所有一切的矛盾爭執都是從這裡來的,你這個都能看得開,都能放得下,這家怎麼會不和,怎麼會不快樂?逼迫沒有了,不可能的事情。快樂家庭,一家人快樂人生要向這個目標、向這個方向去邁進。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01集) 2006/1/14
在家庭裡面,如果父母沒有學佛,你學佛了,你把菩薩六波羅蜜表現在你家裡,你家裡人看到一定:學佛好!他會讚歎,他也會學,自動的他就會宣傳,告訴人說我家裡小孩學佛非常乖巧,尤其學佛跟不學佛完全變成兩個樣子,這叫真學佛;不是口頭上學佛,不能做到,你說到做不到,人家輕視你,不相信你。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301集) 2004/8/4
我自己個人學阿彌陀佛,學得跟他一樣,你就能感動你一家人,那你一家就是個道場。一家人都是社會上每一個人家的好榜樣,你不就是在弘法利生嗎?那你就是真的在修淨土。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見賢思齊,賢是聖賢人,阿彌陀佛是聖賢當中最圓滿的聖賢人,我們看到了、聽到了,應當要向他學習。我們能發這個心、能發這個願,不但阿彌陀佛歡喜,諸佛歡喜。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21集) 2011/3/13
所以先度自己,度自己就是真正放下。從自己開始,認真去做,慢慢影響家庭、影響團體、影響社會,就把我們居住這個地方就變成小型的極樂世界。那個極樂世界我們做不到,我們在娑婆世界裡頭有一個小村、一個小鎮,可以做到。做到了一定就會擴大影響,大家都會來參觀、都會來學習,我們學佛就沒有白學,活學活用。
淨土大經科註(第212集) 20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