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茲在茲-第488集

  中國古人說,八十歲之後,這一生就走完;換句話說,八十歲以後,天天都要想著往生,念念不忘走。自己做不了主,不定什麼時候走,不定在什麼地方走,這走了怎麼辦?到哪裡去?有沒有想到過?九十就更不必說了,念茲在茲。最重要的是什麼?信願持名。佛希望我們,祖師希望我們,這句佛號不能丟掉,一句接著一句,念茲在茲,無論什麼時候,這一口氣不來,阿彌陀佛接我到極樂世界去了,這就對了。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17集) 2016/3/6

  

  這佛號怎樣才能夠保持不失去?沒有別的,就是一句話,徹底放下。放下身心世界,放下世出世間一切法,佛號就不間斷了。這是功夫,咱練的是什麼?練的就是這個功夫,口裡面不念沒關係,心裡頭的佛號沒中斷,就對了。世尊在《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句話對誰說的?八十以上,當機者。一切眾生都要明瞭,都要能體會得到,人身真難得,佛法真難聞,這不是假的。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17集) 2016/3/6

  

  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交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從來沒離開過。這些東西愈嚴重,六道輪迴出不去,所以佛在此地真是慈悲到極處,教我們要離欲,什麼欲望都要放下。做好事為人?為人如果還有人不喜歡的話也要放下。不放下就有障礙、就有煩惱,煩惱就是業,而且是不善的業,何必?他造不善業,我也造不善業,大家一起墮落。不如讓他,他造他的業,我造我的業。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54集) 2013/4/8

  

  我的業就一句阿彌陀佛,念念不忘,念茲在茲。我只有一條路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其他的都不是我的事情,統統放下。身體隨緣,隨緣度日這最自在!遇到緣可以隨喜,隨喜就是說不執著,一定要相信,「生死有命,富貴由天」,真正能相信這兩句話的人,心是定的。不求長生,也不求趕快死,都不求,沒有求的念頭,一切順其自然。活一天幹什麼事?念一天佛,這一天沒有白過。活這一天沒有念佛,那就大錯特錯了,這一天白活了,彌陀弟子哪有不念彌陀的道理!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54集) 2013/4/8

  

  信佛要常親近佛,現在佛不在我們面前,我們怎麼樣親近他?我們每天讀經,讀經就是聽佛的教訓,這是親近佛。我們每天念佛,念佛就是親近佛,念茲在茲!何況經上給我們說得很清楚,「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所以我們要把念佛當作我們這一生當中唯一的一樁大事。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53集) 1984/12

  

  「念」這個字是「今心」,現在的心,你心上真有!這叫念佛,這非常重要。心裡面真有,不但白天你念茲在茲,夜晚睡覺也會夢到佛境界,俗話常講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些都能證明我們念佛的功夫。夢中能做得了主,將來有病痛的時候,病中可以做得了主,這些很重要。一定要把阿彌陀佛、把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放在心上。我常常勸同修們要讀經、要聽講,要把阿彌陀佛心願解行放在心上,這叫真念佛。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71集) 1984/12

  

  阿彌陀佛存的是什麼心?也就是阿彌陀佛用什麼樣的心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要學他。經上說得很明白,阿彌陀佛用真心,不是妄心,用清淨心、用平等心、用大慈悲心,我們是不是也用這個心處事待人接物?我們真能用這個心處事待人接物,給諸位說,你是真念佛,你的心跟佛心一樣。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71集) 1984/12

  

  阿彌陀佛是什麼願望?經上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願願都是普度眾生。我們把四十八願念得很熟,把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大願,我的願跟阿彌陀佛的願也一樣,這是真念佛。阿彌陀佛怎樣修行?阿彌陀佛如何證果?如何在十方世界接引眾生?我們把這些事情時時刻刻放在心上,淨念相繼,這是真念佛。依照阿彌陀佛這個模樣來塑造自己,使自己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諸位想想,那還能不往生嗎?決定往生。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71集) 1984/12

  

  佛有能力引導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圓成佛道,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用什麼方法?最勝之道就是念佛法門。特別是住佛之所住,行佛之所行,念佛之所念,要真兌現,要落實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工作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念茲在茲。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相繼是不中斷。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44集) 2010/9/15

  

  一心不亂在我們一生當中不容易做到,但是這是我們念佛的目標,是我們修學的方向,決定不能夠偏離。一定要遵照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的方法,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兩句是說的方法,就是執持名號的方法,要用「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樣的執持就對了。淨念,這個念清淨、純一,心想佛,口念佛,這就清淨了,沒有雜念;相繼就是不斷,想佛、念佛都要叫它不間斷。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37集) 1993/6

  

  求生西方這個意念就如同遊子思鄉,離開家鄉在外面很多年,總是想回家去看看,特別是在外面不得意的時候。在外面很得意,把家就忘掉了,在外受苦受難,就常常會想到故鄉,會常常想到父母,家鄉的這些親戚、父老,特別是在不得志的時候,在困苦的時候。我們在此地不得志,搞六道輪迴,八苦交煎,所以思歸的心非常之懇切。這個樣子念念記憶,無有暫忘,這樣修學,這叫「事持」,這是在事上用功夫,行!蓮池大師講過,果然能這樣用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有分,有我們這一分。

  阿彌陀經要解研習報告(第9集)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