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慢不除,即成障礙-第484集

  佛法裡面基本的教義,教導我們要斷貪瞋痴,貪瞋痴是三毒煩惱,傲慢是與生俱來的大煩惱,我痴、我慢、我貪、我愛,貪瞋痴慢是與生俱來的煩惱。如果不斷,決定出不了三界,如果不斷,念佛往生也受到嚴重的障礙。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一定要警惕的。

  太上感應篇(第12集) 1999/5/30

  

  《禮記》一開頭,聖人就教給我們「傲不可長」,儒家講的是世間法,沒有強調斷煩惱,但是人家伏煩惱,不可增長。佛家要出三界,決定要斷煩惱。斷煩惱從哪裡斷起?傲慢的習氣先斷掉。所以佛法的修學,把你驕慢的習氣折伏盡,然後才有資格學道。心清淨了,對人才有恭敬心,才真正做到自卑而尊人,這才能承受,這才成為一個法器,才能接受甚深之法。甚深之法是如來平等性法,有一絲毫驕慢,佛不是不慈悲,不是不肯傳授給你,傳授給你沒有用。這裡傳給你,那裡漏掉了,所以叫有漏,漏是什麼?就是你煩惱。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10集) 1984/12

  

  修行修的什麼?就是修的這個,修是修正,有錯,錯的把它修正過來,這就叫修行。原來我們對人都是傲慢的,現在我們修禮敬,禮敬就是對治傲慢。愈是聰明人,愈是能力強的人,愈瞧不起人,古今中外幾乎統統都一樣。

  地藏經(第17集) 1985/10

  

  佛是世間智慧第一,你看看經典上記載佛的行誼,佛是謙虛到了極處,對一個童子、對一個老太婆、對一個貧賤之人,佛都非常的謙虛。所以他老人家不但是以言語來教導我們,他在世的時候,自己以身作則,他都做到了。如果論世間地位,他是個國王的身分,他是皇太子,繼承王位的,出世間是無上正等正覺,世出世間沒有能夠比的,他還這麼謙虛,對人、對事、對物還是這麼恭敬。正因為如此他才能成佛。這是我們應當要記住的,應當要學習的,不可以輕慢任何人。

  地藏經(第17集) 1985/10

  

  所以佛法的修持,第一個法門就是「禮敬諸佛」,為什麼要修禮敬?破我慢!換句話說,破除業障。這個障,障礙了你明心見性,障礙了你自己的菩提涅槃;不但障礙這個,而且有我慢必定造罪業。自己貢高,輕慢別人,這就是造罪業。不要以為這個罪業很小,很小的罪業天天累積就變成重大的障礙,障礙你學道;不但道業不能成就,甚至障礙你理解經論。貢高我慢的人,聽經不會聽懂,也不會開悟,他要悟都悟到邪路上去了,他想歪了,他不會悟到正法上。這個確實非常的嚴重。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04集) 1984/12

  

  不可以輕慢任何一個人,不可以輕易批評任何一個人。我們是凡夫,不曉得那個人是不是菩薩示現的,是不是什麼佛再來的,我們怎麼會知道?不知道只有一個方法最穩當,我統統恭敬。像善財童子一樣,禮敬諸佛,一切眾生在我心目當中,都是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平等的恭敬心,決定不敢輕慢。不要以為他不如我,那錯了,他有他的長處,我有我的缺點。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154集) 2003/11/20

  

  要把自己看輕,『生下劣想』,我不如人!你要能夠有這個觀念,傲慢心就統統修掉了。你說我有智慧、有能力,跟佛菩薩比呢?那就差遠了。我們現在好像修學還滿像個樣子,不要跟太遠的人,近的,我們跟印光法師比怎麼樣?跟蓮池大師、蕅益大師比怎麼樣?你還有什麼傲慢心?常常看古人,常常看前人,貢高我慢就往下降,降溫。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第3集) 1996/10

  

  再看看世間一切眾生,哪個人沒有長處?他的長處我沒有,我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再說,事情做好、做得圓滿,本分,你應該要做的,做得不好你有罪過,做得好是本分,有什麼值得驕傲!現在社會上一提,「這值得驕傲」,這完蛋了,值得驕傲就完了。本來是樁好事情、是一樁功德,一值得驕傲,功德完全沒有了。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第3集) 1996/10

  

  學習聖教基本的條件是謙虛、恭敬,印祖講得好,「誠敬」兩個字,真誠、恭敬。謙虛、恭敬你能學到東西;你覺得我比別人高,人家都不如我,你什麼都學不到,這是最糟糕的。首先要學到我不如人,哪個人都有長處,都有比我強的地方,我都應該向他學習,這種人很容易成就。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70集) 2007/6/24

  

  你看在近代念佛往生的人,多半都是沒有知識,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的,他們念了幾年佛預知時至,站著往生,那是什麼?謙虛。就是他有個自卑感,不如人,他處處得利益;自以為很了不起的人,這很糟糕,學一生沒有成就。為什麼?傲慢,貢高傲慢是根本煩惱,貪瞋痴慢。你有這個東西在,你還會有什麼成就?一生只是在佛法裡面結個法緣而已。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70集) 200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