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第465集
禪定的定義,《金剛經》世尊給須菩提所講的兩句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相叫做禪,不動心叫做定。相有沒有?相當然有。相可不可以接觸?可以接觸、可以應用,心裡面決定不能染著;換句話說,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能夠保持你的清淨。
四十華嚴(第18集) 1977
就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是禪。一天到晚在六塵裡面打滾,不染,禪家所謂「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那是比喻,比喻說心裡面決定沒有染污,這是禪。應用當中自己的心如如不動,不動是真心用事,那個動是妄心不是真心,這是禪定。
四十華嚴(第18集) 1977
於是你就明白了,早晨起來穿衣吃飯都是修定修慧,隨緣。我想吃什麼,想吃那個,你就被外面誘惑了,你就定沒有了,慧也沒有了。從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這一天所接觸的境界裡,統統如如不動,清清楚楚,叫定慧等修。修到不起心不動念,恭喜你,你成佛了;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你是菩薩。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419集) 2013/8/31
不是不接觸,不接觸怎麼修法?一定要接觸。宗門有句話說得很好,比喻說,「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百花是比喻花花世界,你在這個裡頭走,身上乾乾淨淨,一片葉子都沒沾到。菩薩哪裡都去,什麼地方都去,去修行,去考驗,如如不動,清清楚楚,這叫修定,修慧。定慧等學,這叫禪。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419集) 2013/8/31
定就是不動心,慧就是照得清清楚楚,心起作用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裡面痕跡都不著。凡夫的心像照相機,落印象,一照就落下去了;菩薩的心像鏡子,不落印象,照得清楚,印象不落。我們每天早晚照鏡子,就要想到用心如鏡,從早到晚接觸一切人事物,心像一面鏡子,這一天痕跡也沒著到,乾乾淨淨,這叫佛。處理一切事情你用清淨心,那是智慧處理,一絲毫沒有錯誤。你要想怎麼處理、怎麼處理,那是用的知識,知識處理問題有侷限性,而且有後遺症。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419集) 2013/8/31
所以我們在行門裡面,也就是日常的功夫,大家特別要注重在放下。「放下」,又怕同修們產生誤會,是不是什麼事都不要做了?什麼事都不要做了,那就變成消極了。放下,不是叫你在事上放下,是叫你在心上放下。事上面,做得更積極,更認真,更圓滿。所以佛法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這才受到十法界一切眾生普遍的歡迎,真實的利益。
金剛般若與淨宗修學(第3集) 1996
所以諸位聽放下,好了,明天你也不上班了,家裡也不燒飯了,那成什麼話!這個佛還能學嗎?這個就錯了!放下是放下妄想、放下分別、放下執著、放下自私,凡是與性德相違背的,我們統統放下。當然「貪瞋痴慢」是更要緊的,叫你放下這些。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大慈悲心」來工作,誰不歡迎?你的工作一定更認真、一定更努力,一定做得盡善盡美,而被一般人讚歎羨慕,這才叫放下!所以這個地方不能夠斷章取義,不能夠錯會了意思。
金剛般若與淨宗修學(第3集) 1996
《金剛經》上,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就是放下,生心是什麼?生心是提起要生度一切眾生的心。這個「度」,也怕一般人看到產生誤會。我們換個名詞,就是幫助一切眾生。譬如你是家庭主婦,你肩負起這個責任,幫助一家人生活過得更好,生活過得更圓滿,盡心盡力把家事做好,那叫生心。由此可知,佛法不消極,這種生心是為一切眾生服務,這個度就是服務的意思。這個服務是沒有代價的,不求報酬的。
金剛般若與淨宗修學(第3集) 1996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下定決心再也不搞生死輪迴,決定求往生。怎樣才能做到?要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下不是說你什麼事都不做了,那你就完全誤會了,真正放下的人,他的生活更充實、更美滿,他的事業更認真、更努力。那這麼說不是沒放下嗎?事上不要緊,沒有障礙!障礙在哪裡?心上!心上不能牽掛、不能有,心要空。
九七年春季佛七講話(第1集)
《華嚴》上教給我們「理事無礙」,「理」是講心,「事」是講相,一切現象與你這個心沒有妨礙,心要清淨,事要去做。不但理事無礙,而且佛更告訴我們「事事無礙」,這才真正得到大圓滿、大自在,這是真實智慧。《般若經》上常講,菩薩做一切事,心裡面若無其事。
九七年春季佛七講話(第1集)
《華嚴經》上五十三參,菩薩給我們示現,示現在各行各業,每一個人生活方式不一樣,工作狀況也不一樣,都是法身大士,都看破了,都放下了。都看破、都放下不是不做事,做的反而更認真。於是我們才真正明瞭,什麼叫一切為佛法、一切為眾生。一切為佛法就是心裡頭無罣礙,心裡頭若無其事,這就是為佛法。
九七年春季佛七講話(第1集)
「法」是一切法,「佛」是覺。一切法裡面包括佛法,世法、佛法之中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就是為佛法,這是自度。一切為眾生,這是度他。給眾生作個好樣子,作個榜樣,這就是示現,這是利他。佛法不是憑口說,要做到。怎麼個做法?沒有一定,法無有定法可說,也無有定法可行。那標準在什麼地方?標準在觀機。譬如我們在今天這個社會、這個時代,仔細觀察這個時代的眾生,他有些什麼毛病,我們怎樣去幫助他,幫助他把毛病糾正過來,這就叫佛法。
九七年春季佛七講話(第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