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持五戒-第438集

  我們現在看社會,普遍的一些大眾心裡所想的、口裡所說的、身體所造的,豈不是「殺、盜、淫、妄、酒」嗎?每天都在造這五種罪業,這五種罪業實際上就是十惡業,這個世間怎麼能夠避免災難?我們要救自己,就要從這個地方下定決心嚴持禁戒,依教奉行,這是自救。能救自己,我們才能幫助別人。

  早餐開示 1998/11/25

  

  你能把仁義禮智信做到,仁義禮智信就是五戒,仁是不殺生,義是不偷盜,禮是不邪淫,智是不飲酒,信是不妄語,就五戒。你看看,中國老祖宗講的五常,佛家講的五戒,就行!嚴格要求自己把它做到,你就健康長壽。不但你健康長壽,你能夠把所有一切疾病都轉過來,都化為烏有。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92集) 2011/7/12

  

  我們學佛的人常常聽到祖師大德說:「從根本修。」這一句話我們把它引申、把它延長,我們對於今天的社會,也要懂得從根本解救,這才是辦法。佛家講的根本,五戒十善;儒家講的根本,五常八德。我們看看動亂的根源,根本失掉了,根本動搖了。以十善業來說,現在一切眾生,身造殺、盜、淫;口,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心裡面貪、瞋、痴,人人都是造十惡業,社會怎麼會安定?天下怎麼會太平?

  大乘無量壽經(第102集) 2000/10/14

  

  戒律是生活規範,規範不是人制定的,到底從哪裡來的?佛法裡頭常講「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自性裡面功德都是圓滿的,自性裡頭哪裡有殺生?偷盜、淫欲全都沒有!純淨純善。絕對沒有妄語,沒有兩舌,沒有綺語,沒有惡口,沒有貪,沒有瞋,沒有痴,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這些惡業怎麼來的?迷失了自性之後產生的,才有殺盜淫妄這個東西出現,這不是性德。所以在沒有見性之前,持戒就是原理,凡是自性裡頭沒有的,違背自性的,決定不做,所以才堅持十善業。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431集) 2005/9/10

  

  真正能夠持戒修行,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諸位一定要知道,無論是宗門、教下,顯教、密教,都是以戒律為修行的基礎,而戒律裡面又特別重視十善業。十善業不是屬於戒律,是屬於善法,但是戒行一定是建立在善行的基礎上,如果我們心行都不善,怎麼能持戒?所以我們在「觀經三福」裡面非常清楚的看出,佛是以善行為基礎,從善行向上提升,這才叫戒行,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佛弟子沒有不奉行戒律的。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第2集) 2001/3/20

  

  戒律很多,五戒是根本戒,是一切眾生最容易犯的戒,佛在這個經上特別強調,我們不能夠疏忽,不能夠把它看輕了。所謂持戒念佛,古來祖師大德常常用這句話來勉勵我們,持戒,持什麼戒?就持五戒就行了,其他的戒律不太容易持,在這個社會上很難做得到。我們常常有五戒之心,五戒怎麼個持法,這一章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善惡的標準也可以就用這一章,這一章真的做到了,就是持戒念佛。

  無量壽經(第15集) 1988

  

  古大德教導我們持戒念佛。為什麼要修五戒十善?取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資格。《彌陀經》上講得很好,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皆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要不善,佛號念得再多,經念得再多,心行不善,還是去不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869集) 2002/9/30

  

  一定要守持戒律,戒律是規矩,不依規矩,不成方圓。戒律是什麼?戒律就是教你放下,放下殺盜淫妄,不再造業,不再傷害眾生,要知道,所有的災難都從殺盜淫妄引起的。為什麼會有殺盜淫妄?裡頭有貪瞋痴慢疑,所以你才幹殺盜淫妄。真正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一旦覺悟了,殺盜淫妄自然就斷掉,你不需要教他,他自己就斷掉。他明白、他覺悟了,他懺悔,痛改前非,要做個好人,這叫回頭是岸。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526集) 2011/8/6

  

  在事上我們把殺盜淫妄酒斷掉,要從心地裡頭去斷掉,這是五戒,五戒是根本戒,一定要持得很乾淨。乾淨的樣子是什麼?是貪瞋痴慢疑沒有了,那就真乾淨,還有貪瞋痴慢疑沒乾淨。外表做的樣子,裡面還不行。外面是五惡,這五種壞事,裡面貪瞋痴慢疑叫五毒,你毒還沒有斷掉。惱怒怨恨,那是習氣、情緒,還有這些情緒發作,這證明你沒斷;怨恨惱怒煩沒有了,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不會有這些發作,你的心才叫真清淨。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94集) 2011/7/13

  

  真正想在這一生成就,淨宗的一個目標,就是希望將來能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幾品經文,從三十二到三十七,是《無量壽經》裡面講的戒律,這是戒學,我們要依教奉行。這一品經裡面講的五惡,殺盜淫妄酒,決定不能做。要記住,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善人,沒有作惡的。所以我們現在起就要斷惡修善。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523集) 20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