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如何理解佛教本不是宗教?-第377集

  問:老法師與記者對話中提到,「佛教不是宗教,但社會上普遍認同佛教是宗教,否則就不叫佛教了」。請問這句話怎麼理解?

  答:佛教本來不是宗教,這我們講得太多了,佛教是教育。釋迦牟尼佛一生示現覺悟之後,他就開始教學,教了一輩子,這大家都知道。

  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從三十歲,他是七十九歲圓寂的,七十九歲,四十九年,教了四十九年。三百多會就像我們現在辦班,辦班辦過三百多次。每次規模大小不一樣,時間長短也不一樣,有的時候一次好幾年才結束,有的一次只有幾個小時。

  世尊當年在世,無論是跟大眾教學,或者是個人向他請教,他給他解答全都是講經。你這樣才能夠體會到他講經四十九年確實沒有中斷,而且每天是大量的時間都是在教學,跟中國孔子沒有兩樣。

  孔子教學五年,佛陀教學四十九年,這在東西方古聖先賢,釋迦牟尼佛教學的時間最長。那我們曉得其他宗教,伊斯蘭教穆罕默德教學二十七年,耶穌教學三年,他被人害死了。所以佛陀教學的時間最長,換句話說,經驗最豐富,智慧也是最圓滿。我們學佛就是要學釋迦牟尼佛。

  我的老師章嘉大師,一開頭,他就教我去讀《釋迦譜》、《釋迦方誌》,這兩種書唐朝人的著作,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它的內容都是從經教裡頭節錄下來的,確實是述而不作,全是經典裡面的經文,講釋迦牟尼佛一生。我們讀了之後,才知道他是個學者,他是個教育家。用現在人的話來說,他一生做些什麼?

  就是現在人所講的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那用現在人說,他是教育家。他自己的身分就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他是義務教學,他不收學費,有教無類,不管什麼人,不分國家、不分族群也不分宗教,所以印度當時許許多多的宗教徒都跟他學習。

  他並沒有叫人改變宗教,沒有。你是婆羅門還是婆羅門,沒有叫他改變宗教,他是來求學的,宗教是另外一樁事情。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有婆羅門,婆羅門教是最早的,《華嚴經》還看到遍行外道,這都是其他宗教。

  其他宗教的,有信徒、有他們的傳教師、有他們的長老,來聽佛的課,跟佛學習的人很多很多,都沒有改變宗教。我們現在人講的多元文化,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他就已經在做了,已經就在落實了,這我們不能不知道。

  現在普遍認為佛教是什麼?佛教真的是變成宗教,你看每天宗教這些儀式,為死人服務。釋迦牟尼佛沒有為死人服務,為活人服務,這是教學,從來沒有為死人服務過的。

  佛教傳到中國的前幾百年,這些學佛的法師大德也沒有為死人服務過,這一點諸位要曉得。佛教傳到中國來是教育、是教學,你看它的場所稱之為寺,你要曉得寺是什麼?寺是政府辦公的場所。你們如果到北京去觀光,到故宮去看一看,你就曉得了。

  故宮裡面你仔細去看,有九個寺,寺是直接歸皇帝管的機關。為什麼稱寺?寺是永遠不能改變的,永遠傳下去,這個機構才叫做寺,直接歸皇帝。歸宰相管的機關稱為部。實在講,寺跟部是相等的,還高一點,為什麼?它歸皇帝管,那個歸宰相管,老闆不一樣。所以它是政府辦事的機構。

  在從前,教育是歸宰相管的,稱為禮部,古時候稱禮部,禮部就是現在的教育部,歸宰相管的。佛陀教育到中國來之後,這個教育就歸皇上管,皇上也管教育,皇上管佛陀教育,所以這個機構稱寺不稱部。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從前的寺它裡面做些什麼事情?那個時候佛教剛到中國來,最重要的就是翻譯經典。就好像我們現在的國立編譯館一樣,翻譯的,大量的佛經翻成,翻成之後講學、講解,那時候皇上也去聽。它確實是教育!以後這個寺就建多了,到處都有,有出家人在寺院裡講學,教化眾生。

  超度這些事情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初學的時候也好奇,現在寺廟裡頭搞超度的事情。我曾經問過道安法師,台灣的,過世的老道安法師。我就問他,我說從哪裡來?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發生?

  他跟我講,這個事情可能是唐明皇,我們知道唐明皇那個時候安祿山造反,安史之亂,幾乎亡國。得力於一個大將郭子儀,郭子儀把這個動亂平定。平定之後,皇上在每個戰場,這大的主要戰場建一個寺,叫開元寺,開元年間。

  開元寺的名字是從那來的,這是國家建的。就好像我們現在忠烈祠一樣,作為紀念,像陣亡將士的紀念館,是這麼個意思。大概是一年做一次法會。國家這樣做,老百姓就跟進,家裡有人過世,都請法師來做個佛事。

  在那時候是偶然的,現在變成喧賓奪主,寺廟裡面不講經也不教學了,專門搞這個,這變成宗教了。這個要知道。所以它已經變質了,你不可以說現在佛教不是宗教,佛教確實已經成了宗教。

  那我們學佛,我們自己很清楚,我們不學宗教的佛教,我們要學教育的佛教,要跟著釋迦牟尼佛走,這樣子就正確了,自己真的能得利益、得受用。我的佛教是老師介紹的,是教哲學的方東美先生,他把佛教介紹給我。

  他介紹是哲學,佛經哲學,他給我上這門課,我才知道佛經是哲學。他告訴我: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裡面最高峰。他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被這兩句話引入佛門來。佛經哲學在哪裡?在經典裡面,你要不好好去讀經典,你不知道,你也得不到享受。

  你看《論語》第一句話,夫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悅就是最高的享受,讀書的享受,明理覺悟的享受。真的把這個搞清楚、搞明白了。

  曾經有人提出問題,佛是什麼?你們學佛的人,真的有佛嗎?真有菩薩嗎?你看見過嗎?被問的同修答不出來,跑到我這來跟我講。所以我就畫了個圖,現在要把這個圖製作成一個光碟,然後大家就知道,什麼叫佛?什麼叫菩薩?什麼叫羅漢?什麼叫凡夫?

  《華嚴經》上講得很好,你本來是佛。你相不相信?你要不相信,你怎麼成得了佛!所以你要肯定承認我本來是佛,就跟《三字經》上,這是中國老祖宗教的,人性本善。我的性本善,你的性也本善,他的性也本善,這大家都是一樣的。

  性相近。我本來是佛,你也本來是佛,他也本來是佛,然後《華嚴經》上普賢菩薩教導我們的「禮敬諸佛」,你就懂得。對於任何一個人絕對沒有怠慢、沒有輕視,你一定會尊重他。尊重自己會尊重別人,不尊重自己的不會尊重別人,不愛自己的不會愛別人,這個道理要懂。

  我用光碟做出來,使大家更容易體會,因為我們畫,你看還畫四個圓,人家一看這是四個人;不是,一個,哪裡是四個!一個畫不出來,所以用電腦來做出來,就是一個圓。這個圓上什麼都沒有染污就是佛,你本來沒有染污,現在還是沒有染污,所以真的是佛,不是假的。

  染污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叫妄想。第一個染污就是妄想,《華嚴經》上講妄想、分別、執著,三大類的染污。妄想染污輕,但是它開始有了,所以如果不好好的教,那就會愈染污愈嚴重。嚴重,他就有分別;最嚴重的時候,他就有執著。

  所以有染污的時候,有最輕的染污,就是妄想,他就叫菩薩,就不叫佛,他就是菩薩;染污再重一層,那就叫阿羅漢,就不叫菩薩;更重的,那就是凡夫。所以我們曉得,我們現在是染污,真的染污了?不是真的,確實自己真性沒有被染污,外面境界也沒有被染污。

  外面境界是法相,法相是法性變的,性沒有染污,法相也不會有染污。所以內外的染污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你把我那個圖一看懂的時候,你就明瞭了,然後才曉得怎麼樣修行,怎麼成就。

  章嘉大師教我「看破、放下」。放下執著,你就是阿羅漢,放下分別,你就是菩薩,放下妄想,你就是佛,一點都沒錯。佛教導我們,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到究竟果位,沒有別的,放下而已!

  你要肯一起放下,什麼時候能成佛?一念就能成佛,哪要什麼長時間!只要你一念明白了,我徹底放下了,就成佛。不能完全放下,放下一部分,就成阿羅漢、成菩薩,就這麼個道理。你要不肯放下,永遠搞六道輪迴,這就錯了。

  答香港參學同修(第47集)

  20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