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正過失,就是真修行-第275集

  我們將菩提心寫成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十個字就是菩提心,我們要把這十個字抓到,變成自己的心。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裡頭、應酬裡頭,處事待人接物我們用真心。什麼叫真誠心?古德教給我們,「一念不生是謂誠」。真誠心裡頭沒有念頭,佛經上講得很多,「真心離念」。換句話說,有念頭,念頭是妄心,不是真心。

  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 1999/12/24

  

  如果諸位真正發這五種心,處事待人接物,一切眾生沒有不尊敬你的,沒有不歡迎你的,沒有不愛護你的。我們今天得不到社會大眾的諒解,一定要回過頭來反省,「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反省就是開始覺悟。發現自己的過失,立刻就痛改,改正自己的過失,這叫真修行。

  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 1999/12/24

  

  修行,你每天念那麼多佛號,磕那麼多大頭,如果處事待人接物不能夠落實,你的佛是白修了,你的成就很有限,佛不是這樣教導我們的。對個人的行持最基本的是十善業。所有一切宗教教化眾生,都是以十善業為第一條。

  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 1999/12/24

  

  十善你看看,要學著不傷害眾生,不殺生、不傷害眾生,不要眾生因我而起煩惱,我就對不起這個眾生,要常常想到。你看佛陀教給我們,「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眾生看到我不喜歡,不喜歡,我躲避他,我看到他,我迴避他,他歡喜了,這是佛教導我們的。眾生不歡喜我們,我們要反省,祖宗告訴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他為什麼不喜歡我?我反省,我態度有沒有驕慢?如果覺得有驕慢,我應當謙卑。我對他有沒有不尊重?我對他有沒有不關懷?這去思考,把毛病找出來改過來。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14集) 2008/7/5

  

  譬如講盜戒,當然你不能偷人家東西。盜叫不與取,這個東西有主人的,主人沒有同意,你拿來,或者是你把它移動位置,主人來找不到,這都是屬於盜戒的範圍。更微細的,你還有佔便宜的念頭,佔別人的便宜,佔社會公眾的便宜,佔國家的便宜。國家,譬如稅收,希望少繳一點稅,現在所謂走法律的漏洞,盡可能的少繳稅,這個念頭就是盜心;不論你有沒有行為,你有這個念頭就是盜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12集) 2006/1/26

  

  世尊在《無量壽經》一開端就教給我們三業清淨,三業他特別把口業放在前面,不是身語意,他是語身意。一開口,佛就說了,「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你看看佛所說的,這三樁做得圓滿,就叫成佛。十善業,初學佛從這裡下手;成佛,這個十善圓滿。我們怎麼能夠疏忽?有幾個人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起心動念用這個來對照對照?我有沒有違犯十善業?這個叫做根本修。

  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 1999/12/24

  

  我們自己要常常想想,我五戒十善圓不圓滿?我有沒有世俗的煩惱習氣?通常講的貪心、瞋心、好勝心、嫉妒心有沒有?如果還是有,修行從這裡修,從這裡下功夫。就在日常生活當中,跟社會大眾接觸之處,接觸那些人物,超過我的,我有沒有嫉妒?接觸不如我的,我有沒有輕慢,有沒有瞧不起他?你要不在這些境界裡頭,你修什麼?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那是道場,那是我們用功的所在。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40集) 2002/6/15

  

  一切眾生對我有恩,我離開一切眾生,我到哪裡修?到哪裡成就?我的願是空的,行也是空的。在日常生活當中,在工作裡頭,在處事待人接物,你要會修,統統是道場。這就是經上講的「一切皆修」,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在修。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40集) 2002/6/15

  

  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檢點自己。實際上,早晚課是什麼意思?早課無非是提醒自己,今天一天要依教奉行,不忘記佛陀的教誨;晚課是反省,佛菩薩教導我,我今天做到了多少,還有哪些沒做到。你要是天天反省、天天改過,這個功德不可思議。

  淨土大經科註(第542集) 2012/10/2

  

  凡聖就在用心不一樣,表現在行持上沒有兩樣,用心不相同。一個是用真心,一個是用虛妄的心。意三善,這是講存心,不貪、不瞋、不痴,對於世出世間法都不貪,貪圖佛法也錯了。一有貪瞋痴,心就被污染了,你的心就不清淨了。不清淨就不真誠,不清淨就不平等,所有都失掉了,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都沒有了。

  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 1999/12/24

  

  這五句十個字,每一個字裡面圓圓滿滿含攝其他四句八個字在裡頭。一有一切都有,一條沒有,統統都沒有。這個道理要懂。《華嚴經》裡頭常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多不二。要認真去修十善業,以十善業自己約束自己,所謂自律,就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與它相應,這就是圓滿的佛法。

  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 199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