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戒?-第271集

  我們在服務之中,為社會服務,為一切群眾、一切眾生服務,無論事情大小,如理如法,合理合法。合理是般若波羅蜜,合法是持戒波羅蜜。你辦事情方法很正確,方法裡頭沒有過失,這叫持戒。持戒是守法、守規矩。無論辦什麼事情,有次第、有程序、有條不紊,讓別人看到尊敬你、佩服你,向你學習,這是持戒波羅蜜。

  成佛之道 1999/11/26

  

  持戒對治我們的壞習慣,持戒度惡業,很多壞習慣,很多壞毛病,不足為社會大眾做榜樣的。所以要想到,無論做大事,無論做小事,我們做事的程序、做事的方法,都要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樣子,這個心是持戒的心,這個行為就是持戒的行為。

  成佛之道 1999/11/26

  

  我們現在是迷失自性,把性德忽略了,現在佛教給我們,我們要把性德找回來。從什麼地方找回來?從持戒。戒律裡面頭一個就是要尊重別人,要尊重萬事萬物,決定不能夠輕慢。你要問這是哪條戒?這是根本戒,十善業道。十善業道落實在哪裡?落實在《弟子規》、落實在《感應篇》。今天你戒律再嚴格,你不能落實到弟子規,不能落實到感應篇,假的,不是真的,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660集) 2006/11/14

  

  我們最重要要學的,就是真正要在生活裡面、在日常工作、待人接物,在這裡頭學定,學戒、學定。戒就是守法、守規矩。穿衣有穿衣的規矩,吃飯有吃飯的規矩,辦事有辦事的程序,那就是規矩。待人接物、尊卑長幼不能不懂規矩,守規矩就是持戒。儒家講的守禮、守規,佛家講持戒是一個意思。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675集) 2002/4/20

  

  無論自己的私人生活,或者與其他人交往,要守禮,要守規矩。佛在《梵網經》裡面教導我們:「不作國賊」,這個話用現代的話來講,決定不能做傷害社會、傷害國家、傷害人民的事情,不可以做!第二句教給我們:「不謗國主」,「國主」的意思非常廣泛,用現在的話來講,各個團體的領導人。我們作學生在學校念書,決定不能毀謗校長;我們在一個公司行號裡工作,決定不能毀謗老闆;我們居住在這個國家,決定不能毀謗國家的領導人。佛在戒經上教我們的。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十九)(第1集) 2001/2/19

  

  《瓔珞菩薩戒經》裡面,佛教給我們「不漏國稅」,這個意思要是引伸,決定不做佔別人便宜的事情;如果我還有意要想佔別人便宜,這個心是盜心,你已經犯了偷盜戒。佛說「不漏國稅」,這個尤其是慈悲的告誡。為什麼?國稅是全國人民所納的稅,你要是偷國稅,你是偷國家的財物。偷國家財物,結罪從哪裡結?要從全國人民結,這個事麻煩。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十九)(第1集) 2001/2/19

  

  《瓔珞經》裡面還有一條:「不犯國制」。國制是什麼?國家的法律,地方上的規約,還包括倫理道德,風俗習慣。我們居住在這個地方,樣樣都要遵守,不可以違犯。佛教導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世,怎樣能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與一切大眾和睦相處,互助合作,佛在經教裡面教給我們很多,我們要懂得守法、守規矩,這是菩薩道,這叫持戒波羅蜜。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十九)(第1集) 2001/2/19

  

  無論是舉止,無論是言談,無論是工作,都有程序、有次第,有條不紊,這是持戒波羅蜜。持戒就是守法、守規矩,一切時、一切處,有人見到我要守規矩,沒有人見到也守規矩,把守規矩養成一個習慣。我們學佛的人都懂,沒有人見到的地方有鬼神見到,怎麼可以說沒有人見到就可以隨便一點、可以放逸一點?不可以。諺語常講「舉頭三尺有神明」,天地神明無時無刻不在鑒察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所以儒家講「慎獨」,獨是獨自,沒有別人見到也要小心謹慎,如同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一樣,成就我們自己的德行,這叫持戒。

  華嚴經講述菁華(第33集) 1998

  

  持戒的目的是度諸惡,也就是度我們一切惡念,度我們一切惡行。一個是對自己的惡業、惡行,一個是妨害他人的惡念、惡行,持戒的目的在此地。所以,它的功德才能夠產生禪定,像這個希望大家要留意。「持戒度惡業」,惡業裡面就是有兩種,一種是對自己的,對自己的惡業,簡單的說,就是你的心接觸外面境界起貪瞋痴,這是心裡頭的惡業;你在造貪瞋痴這些相,那就是事上惡業,這講自己。

  佛說阿彌陀經(第13集) 1983

  

  對別人,別人得到功德利益,你起了嫉妒心,那你是心裡頭起惡業;表現在行為上,想方法破壞別人,障礙別人,那行為上的惡業。我們持戒,不障礙自己心地清淨,不障礙自己的道業,也不妨害一切眾生。

  佛說阿彌陀經(第13集) 1983

  

  戒律持得再清淨,還有惡念、還有惡行,這個持戒不能叫波羅蜜,只能叫持戒,不可以說波羅蜜;持戒要加上波羅蜜,一定是一個惡念都沒有了。這個惡是用十惡為標準,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菩薩的標準,連念頭都沒有了,這身業才做到;口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意不貪、不瞋、不痴,持戒波羅蜜。心地怎麼樣?純淨純善,這持戒波羅蜜圓滿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151集) 2012/1/21

  

  念佛法門,諸位知道,心淨則佛土淨,什麼人能往生?心地清淨人能往生,所以持戒幫助清淨。我們修的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而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的本性,是我們的性德,這個東西失掉了,現在怎樣把它找回來?佛就教給我們,持戒就能把它找回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485集) 200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