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第14集

  成德法師:陳校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陳校長: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我們一起學習老法師開示到這一條龍的理念,從每一段話我們去感受老人家的心境。我們能以師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那相信我們能很好的把老人家這些救世的理念,把它落實好,把它做紮實。而且急不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有著急的心,妄心做主。真心才能成事,因為依報隨著正報轉。心用對了,家庭、團體愈來愈好;心用錯了,有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會適得其反。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尤其祖宗談到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話都在提醒我們,教育要很有耐性,也要很好的陪伴。所以在師長分享他跟李炳南老師十年因緣,他怎麼當學生的,這個對我們當老師的人很重要。我們要教給學生什麼?怎麼當個好學生。我們自己都沒有辦法當好學生,怎麼教他們?而這一段開示最後老人家提到了,希望有人發心做小學老師,終身做小學老師。其實這個用意就是很有耐性的陪伴孩子健康的成長,可能時間不少於十年。

  因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這個人的心很細微,他一偏了,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小孩很容易學成人前人後不一樣,你說這還能成材嗎?人前人後不一樣就變成應付了,台上台下不一樣,麻煩。所以我們去觀察一下,我們自己成長過程,我們身邊同學得獎很多的,常常上台表演的,他們成年以後什麼狀況?真不真誠?容不容易傲慢?少年得志大不幸。我們假如只在乎他們得獎了,這樣我學校名氣大,其實名這個東西,只要有求的心,就已經不對了。很細微,大人有求名的心,小孩會沒有嗎?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所以我們要把小孩教好,我們要真誠,「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做什麼事都很認真,不是做表面給人家看的,沒有應付的,哪怕是一個笑容都不是應付的,很真誠。不然我們在孩子面前對一個人笑,笑完之後馬上變成另一個臉,那就變成四川變臉了,變得很快,一下另一個,把小孩嚇壞了。善導大師說,「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這句話對我們當老師很重要,教育是感動心靈深處,真心換真心。

  我們看到有一位老師她寫心得,一位王老師她提到,她在小學、初中過程,她的老師對她很有耐心,陪她散步講的話,她現在還歷歷在目。所以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她現在想想都感動,還覺得那時候對老師還不夠真誠,但老師能等待,等待孩子善根慢慢成熟。她現在也在當好媽媽,也在當好老師。所以深信因果,我們真心教給孩子的絕不可能有白教的,他那種子已經下去了,看看後面,哪些緣分促成,這個善果一定會現的,佛門叫功不唐捐。

  我們馬來西亞華人他們很認同老祖宗的教誨,他們有一首歌叫「一顆種子」,有一顆種子,把它種在地上,長成一棵樹,這個樹還會結種子,長成一片森林。森林跟森林攜手,山巒與山巒連接,這一片就是華教,他們有一千二百多所華小。整個歐洲一所華小都沒有,他們為什麼能夠在一個國度,六七百萬華人,可以有一千二百多所華小,六十多所獨中,就是初中、高中。我們讀大學的時候,一定都遇過僑生,馬來西亞的僑生最多,到我們台灣來念大學,他們隨時都想著要延續自己祖宗的千年文化。所以一顆種子它很有力量,你看核仁核仁,那個種子裡面最核心的就是那個仁,它那麼小,可以長成那麼大的樹,它裡面醞釀著能量。這個種子就好比一個人的願心,好比一個老師的愛心。

  我們看到阿彌陀佛的願心,現在感應多少志同道合的人。就是他老人家在因地修行,做法藏比丘,「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寧可得否?」他發我的國土要利益眾生,而這個國土超過十方一切諸佛的國土,這是他的願。然後他說道:「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這一顆種子在十劫以前種下了,現在長成多少棵樹,現在有多少清淨海會眾菩薩在十方國土,不疲不厭,遵普賢行,「被弘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雖在他方世界,也是「永離惡趣,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你看這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招感的,我們說志同道合的清淨海會眾菩薩。

  而我們現在為什麼聚在一起了?也是我們師父上人的願力,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盡心竭力奉獻一生。帶了十幾年的學生,帶了二十幾年的學生,他發現在財色名利面前不容易過關。他老人家沒有氣餒,他體會到培養人才得從小開始,所以九十歲前後,只要開示就是講一條龍重要,大家也是因為他老人家願力的招感。那我們相信每一個地區老師們的願力,也會讓一條龍遍布全世界。就像老人家談到的,希望每個國家地區都有一個這樣的學校,至少一個,當然多多益善。

  諸位老師,你假如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請您去非洲好不好?這個要考慮一下。你看我們的祖師唐朝鑑真大和尚,鑑真東渡,有生命危險!為了把法傳到日本,為法忘軀。我們孔子為了弘揚大道,周遊列國十四年,這些都是我們的學處。

  昨天跟大家交流的這一段,老人家強調了,我們走的是成佛之道。成佛是《法華》,《法華經》表成佛。那《無量壽經》呢?是《華嚴》、《法華》的精髓。蕅益大師說的,「《華嚴》奧藏,《法華》祕髓」,都在《無量壽經》裡面。成佛《法華》,它成就四法,前面應該跟大家提過了,我們再溫習溫習。這個《論語》裡面說:「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我們溫習一下,因為這四法我們做到了,這一生決定成佛。

  「接受諸佛護念」。這個接受是把佛的功德接受成自己的功德,就像這一句佛號,萬德洪名,阿彌陀佛成佛的果德拿到我們因地修。我們一般說的「名以召德」,你叫這個名字,這個人來了,念這一句佛號,佛果地的功德就來了,所以接受諸佛護念。而且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一切佛了;生阿彌陀佛的淨土,就是一切佛土都生了,於一念頃遍遊十方佛國,這太殊勝的因緣。

  成德應該跟你們提過,我小時候,過去生的習氣現前,喜歡做生意。小學一二年級回外婆家,人家都是玩耍。這個講給我們台灣的同修就知道了,我那時候小本生意,本錢二十八塊,叫「八十當」,有八十張籤,一支籤五角,抽完四十塊,減掉本錢二十八塊,賺十二塊。我是從這個小本生意做起的。跟人家玩彈珠,我就跟他們贏過來,然後說,「你們去六顆賣一塊,我十二顆賣你們一塊」,後來就開始做這些生意。你看人都有過去生的習氣。後來遇到老和尚,給我們講解阿彌陀佛、講解極樂世界,我說這是宇宙間最可以做的生意,跟阿彌陀佛一合作,你只要往生,給他報個到,say個hello,他四十八願就加持你了,你的能力就跟他差不多,這麼殊勝的利益。我這個做生意的習氣剛好用上了,非去不可,接受諸佛護念。所以有時候習氣把它用對地方了,也是一法。他很好勝,好,你跟阿彌陀佛比!把他這個好勝用到來成佛,順勢而為。

  第二是「植眾德本」,就是積功累德。現在做什麼事情積功累德最殊勝?辦教育。孔老夫子給我們示範的,沒有哪一個家族的福報超過他老人家的。成德一直覺得可以從事教育是很大的福氣,有些人想做,他緣不成熟。

  第三,「入正定聚」。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見阿彌陀佛。所做一切,不求來生果報,也不求現世福報,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極樂世界,這入正定聚了。

  最後,「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就這四法。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我們本有的,我們的真心本有真誠、慈悲。我現在慈悲提不起來,是我有障礙,被我的自私障礙住。但自私是假的,不覺本無,我只要肯放下,我們真的念念為他人想、念念為學生想,很能體會到對方的心,甚至於你陪他談話,他流淚,你也流淚了,自他真的是一體。

  師父說的,這一生遇到成佛之道了。接著這一段,「我三十三歲圓頂出家,穿上出家衣服見方老師。到他家裡,門一打開,他一看到我,『啊,你真幹了!』不是假的,真幹了!」老師告訴他:「你完全走對了。」「走這條路的人,佛菩薩照顧你,一切善神擁護你,無往而不利。」這一段也是老法師給我們現身說法,他對老師教的念念不忘,因為他從接受教誨,他就沒有忘。這是老人家最值得我們學習效法的地方,老師的話聽一次不會忘記了。

  那老人家他也用身教來給我們信心,他接著說了,甘珠活佛給他講,說他晚年福報很大。諸位老師,你們希不希望福報大一點?老人家教我們怎麼修了。福慧雙修,福報還是很重要的。我們都讀過杜甫的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有福報可以照顧很多發心的人。這個時代挑戰很多,「善事常易敗,而善人常得謗。惟仁人長者,匡直而輔翼之」。《了凡四訓》這些教誨真的是通情達理,對我們末法時期看得很清楚,因為他老人家也在末法,明朝也已經進入末法時期了。

  所以我們要更有福報,但是不要自己享,一享福報腦子就不清楚了,護持正法,護持發心的人。你看老人家也在體會,甘珠活佛給他講這個話的時候,他老人家是四十五歲,他講經十二年。然後甘珠活佛說,「我們以前私底下都說你,很聰明,很有慧根,可惜沒福報,因為短命」。結果這個甘珠活佛說,「你以後會很長壽,而且福報很大」。這句話是老人家四十五歲的時候聽到的,可是當他在跟我們談這段話的時候,他老人家已經九十三歲了,他體會到福報真的不小,因為聯合國都給他一個辦公室了,那這也不是一般的福報。

  那大家想一想,老和尚的福報會不會給我們?我再換個問法,你的祖先在天之靈會把他的福報給誰用?鐵定給那個很有使命感的,「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我就要把我老祖宗的德行傳承下去。他的祖先在天之靈流眼淚,很感動,隨時都在護著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看到老和尚見到一個年輕發心的學生,「好,我全力支持你,你家裡我讓你沒後顧之憂」,要成就一個弘法人才。我們當弟子看到了要效法,可不能吃醋,這個就不善學了。可不能在老人家面前爭風吃醋,那是太愚痴了、太冤枉了。為什麼?遇到這麼好的善知識,沒學到本事,沒學到他的存心,隨順習氣。

  我記得有一次,老人家交代我拿兩個阿彌陀佛的項鍊,阿彌陀佛是全身的,玉的項鍊,可能是人家供養他老人家的。交代我,「你把這個交給胡老師,再交給另外一位居士」。拿了兩尊給我,因為我剛好要回大陸辦點事。當老人家交給我了,我拿在手上,老人家身上還掛了一條,結果當場老人家就把這一條拿起來掛在我的頭上。我當時候很慚愧,為什麼很慚愧?還讓他老人家操這個心,這個學生會不會心裡有點難過?拿下來掛在我頭上。已經讓老人家費那麼多精神教育自己了,還讓他老人家操心,這個當弟子的情何以堪。不過在那個當下也是很感動,感動老人家的心特別細膩,護持我們這些弟子的心,就怕我們生煩惱。

  老人家給我們表演出來了,我們要學到,在一切境界當中,對每個人能夠關懷備至,能夠很體恤,那這樣才對得起老人家這個表演。

  師長老人家他也在體會他的人生,「甘珠活佛說的壽命很長、福報很大。很可惜,第二年他走了」。其實我們看這些話就要隨文入觀,這麼好的出家人、這麼好的善知識走了,太可惜了!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那就代表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太重要了。我們看到一個年輕人真發心,我們要全力幫助他,他可以成就很多很多學生。我們現在看到二十幾歲年輕人,歡喜,成德已經大他一輩了,身體體力可不像當時候這麼初生之犢不畏虎了。

  我們相信,只要有真正為佛法、為眾生的老師在一方,他的真誠一定可以感動這一方的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所以我們要懂得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包含一個班級、一個學校裡面,特別付出、積累特別寶貴教學經驗的老師,他一定很客氣的。為什麼?謙受益,他能不斷提升、不斷積累一定是謙虛;滿招損,人一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他的瓶頸就出現了。所以這樣的老師,我們要啟請他來分享。

  「甘珠活佛是章嘉大師的學生,在我之前,師兄弟,他大概大我不滿十歲。我們有一段時間住在北投,我的宿舍在北投,每天晚上在一起聊天、喝茶。」

  這個喝茶聊天聊什麼?聊佛法怎麼興盛,「不欣世語,樂在正論」。而且老人家從小有一個特質,喜歡找長輩聊天。我們看老人家,朱鏡宙老居士那都是他爺爺輩的年齡。從小親近這些長者,所以老人家的見識不一般。萬法緣生,都因為因緣才會啟發那麼多的善根,所以緣很重要。

  老人家提到:「我們關係很好,他一直也是憂慮著我四十五歲這一關,怕過不去。」

  那我們讀到這一段,這是老人家在敘述他跟甘珠活佛之間的情義,我們善學的人把這一段話拉回來,那我現在有沒有讓父母操我的心?現在所有栽培我的這些長輩們還擔心我什麼?不能讓他們再操心了,感覺到別人的關愛。能感覺到,都是人生的一種動力。我們現在最麻煩的,感覺不到別人的付出、別人的恩德。這都是自我的感受,都被情緒給籠罩住了。其實情緒的根源是什麼?自私,我不高興了,我不舒服了。其實煩惱的根就是我執,真會修的人,每天都在這個我執上下功夫,把它放下。

  願解如來真實義,怎麼解?清淨心才能解。假如這個我執一直起現行,那就是我貪、我瞋、我痴、我慢、我疑做主了,這怎麼解得了如來真實義?怎麼解得了孔子真實義?也解不了師父上人的真實義了。大家想一想,現在自殺率愈來愈高了,當然有被環境逼迫到他喘不過氣來的,也有不少是什麼?只想自己的,他只想著自己的感受,「我這麼痛苦,我不想活了,我要解脫」,他可能就輕生了。現在輕生很多年輕人。人在那一刻,只要能想到他父母會白髮人送黑髮人,可能他這個動作就不會做了。所以我們要解決現在這些身心、家庭、社會種種問題,我們得把根源看透。根源就是自私自利,人這個自私能放下了,好多問題慢慢都化解掉了。

  我們以前的人,一出生在一個大家庭,就是道義,道義就不談功利。老祖宗在處事給了我們一句教誨,「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就不能功利,要什麼?道義。這做人的準繩,我們不能把人格丟了。

  什麼是人格?五常,仁、義、禮、智、信。現在所有的問題就是沒有這個五常了。人有仁,他身心就健康了;有義、有禮、有智,他就不情緒化了;有信,人就是不守信,常常心都不安,怕人家不信任他,怕自己講的謊言被人家揭穿,你看每天心都不安。假如有仁義禮智信,這身心健康;家庭的關係有仁義禮智信,離婚率就不會那麼高了,兄弟、父子不會衝突了。所以我們可能會接觸到自身,或者親戚朋友所存在的問題,真的把它看得更深入,就是能夠讓他的道義心提起來,問題慢慢就解決。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就是這一個心念之差。這個《論語》厲害,一句話就把問題的根源點出來了。我們現在教孩子是教他義還是利?所以人是教出來的。所有的問題都是人心的問題,你把人心教對了,就沒問題了。

  所以老和尚前面講,他好不容易這一生得人身,你得讓他像個人。得人身可寶貴了,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又做了中華兒女,可以成佛。哪一個中華兒女不知道阿彌陀佛?我相信沒有人沒念過的。種子都種下去了,有沒有更殊勝的緣,讓他認識這句萬德洪名。我想在台灣,說沒有念過阿彌陀佛,我不相信。其他宗教的也念過,為什麼?他開車剛好紅綠燈停下來,前面那台車貼著「南無阿彌陀佛」,他念頭裡面也念一遍了;台灣的電線杆,「南無阿彌陀佛」;現在在高速公路開車,那個很大的廣告牌寫了六個大字,「南無阿彌陀佛」。

  連聞到佛名也是很大的福報,我們覺得很正常,這也是很大的福報。你看《無量壽經》裡面,「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是故汝等,應求此法」。「多有菩薩」,多的意思是超過一半,不少。所以我們要珍惜我們自己的福報,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要跳出去,不要再幹春花秋月的事情。「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要跟家裡人都變成法眷屬。「但願人長久,唯有念彌陀。親眷永團聚,法界逍遙遊。」這個逍遙翻成閩南話叫zhì迌,「好囝好zhì迌,歹囝不如無」。你孩子教好了,很逍遙,你不操心了,曲跤撚喙鬚,就很自在了;孩子教不好,每天就不知道他又要搞什麼名堂出來了,所以「至要莫若教子」。

  人生智慧表現在哪?取捨,輕重緩急。可是我們看到好多的父母先取了money,錢,把孩子教育排後面,等到孩子不聽話了他著急了,只能亡羊補牢。其實這《了凡四訓》真讀懂了,該是你的跑都跑不掉,你拼命賺也不會多賺一些。可是你拼命賺,你把孩子最重要受教育的時間錯過了。所以這些都要很清楚,我們當老師有機會也要跟家長交流,安他的心。

  我們有一位同修,他做餐飲的,還沒學佛以前,做餐飲要節省成本,那個油重複用;後來學了心不安,算了、算了,多花一些成本沒關係,用新鮮的油,結果生意愈好。他證明了,該是他的是他的,反而他用新鮮的油賺更多,用不新鮮的看起來有賺了,事實上是本來該賺一千萬的,折成五百萬,這個在享福當中造新的業,折掉福報了。所以俗話講得好,「小人冤枉做小人」,因為他不明理心不安,動小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君子樂得做君子」,該是你的跑都跑不掉。而且一個人賺、兩個人賺都一樣,賺錢是緣分,你夫妻有那個福報,一個人賺還是賺那麼多,兩個人賺還是賺那麼多,那緣只是一個條件而已,財布施才是財富的真因。假如是你太太照顧家裡,你出去賺錢,要念太太的恩,可不能產生一個態度,「哼,錢都是我賺的」。其實我觀察過,好多對夫妻,先生長得瘦瘦的,沒什麼福報,太太臉圓圓的,耳垂很大,結果太太都當家庭主婦,這個先生還起了慢心,你看錢都是我賺的,其實都是他太太的福報。

  我奶奶也是家庭主婦,那耳垂好大!一生沒罵過人,被人家罵,頭低低的。我們家很窮,小時候都人家,不是我小時候,我爸爸小時候,都讓人家瞧不起的,也沒有什麼惡言對人。我奶奶福報很好,都庇蔭到我爺爺,庇蔭到小孩,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而且你再仔細去觀察,這些太太真是妻賢夫禍少,先生在做事業過程,有一些關鍵點都是他太太護住的。我都有去深入研究,因為我們得深入研究才知道在家人的狀況,這樣講話底氣也比較足。

  君子樂得做君子,該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強求不來,所以真的是理得心安。老人家說,這一段故事《九十年譜》裡頭有,寫得很詳細。老人家這一本《九十年譜》,也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教戰手冊。

  成德有一次在我們極樂寺,剛好老人家跟我們成大漢學組的所有同學吃飯,我剛好陪坐,這些同學都挺發心的。大家想一想,他們這種三十歲左右,接受到最好的中華文化教育的,是哪一個地區的華人?台灣。所以老人家前面講到的,我們是來幹什麼的?是來救世界的、救社會的,這首先是講給台灣的華人聽的,我們的因緣條件比人家好。好了不幹,把這個能力埋到土裡面去,罪過。別人沒有這個條件,另當別論。

  早上我們參加了東南亞德行教育促進會他們的活動,五個國家的華人參加,成德應邀跟大家一起學習,我講一句還要翻一句印尼文。我在十年前左右去過一次,我講了一個詞,人家翻了老半天。哪個詞?「負荊請罪」,四個字。他難翻,他得戰國時代有兩個國家,翻到最後大家頭都暈了,是吧?廉頗、藺相如。你看我們祖先給我們留的這個漢字,一個字就是智慧,一個詞就是智慧,每一個成語都有歷史典故,寶!五千年的寶,不能斷送在我們這一代。所以老人家在台灣一直「辦一條龍、辦一條龍」,還是有緣故的,我們的因緣條件好。

  結果,老人家也是盡全力讓這些漢學組的同學沒有後顧之憂,請他們吃飯,吃完飯送了三個東西。第一個東西,老人家親自寫的墨寶,張載的四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還有一本《九十年譜》。再來,還有一本《愛與和平》,就是老法師跟每一個大使談話的記錄。老人家送完了,按照慣例,老人家會帶我們散步,結果那一天老人家說,我先進房去,你帶他們散步,就變成我帶他們散步了。

  後來走啊走啊,我就停下來,我說老法師送你們三個東西,你們知不知道什麼意思?我說這每個法寶都很有意義,第一,這四句,發大心,為天地立心;立大願,為生民立命;修大行,為往聖繼絕學;證大果,為萬世開太平,所以這是勸我們同學們發大心。

  發了心,這一條弘法利生的路怎麼走?《九十年譜》,你們不用擔心,老法師一生怎麼看的,這個經驗智慧都在這一本裡面,我們說叫教戰手冊,都給我們講得很圓滿,又表演得很圓滿。我們在菩提道上遇到什麼瓶頸,只要想著師父講了什麼、師父做了什麼,就過關了。真的,我們所遇到的境界,跟他老人家比起來,小巫見大巫,不算什麼。

  第三,這一本跟大使談話,期許諸位年輕的同學們,要到聯合國去接老人家的棒。不然老人家以他一生的威德福報,好不容易成就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這個因緣,那已經是全球最高的一個教育文化單位了,誰來接棒?請佛住世首先要請自己,這個也是老法師教的。記得我初學佛,在我們高雄淨宗學會共修,晚上要聽悟道法師講經,用晚餐邊聽老和尚開示,剛好講到普賢十願,「請佛住世」。老法師說,現在能遇到佛法的有多少人?遇到佛法又遇到正法的又有多少人?遇到正法還能知道大乘,遇到大乘還能知道大乘中的大乘、一乘中的一乘持名念佛法門,又有多少?我們還遇到了持名念佛,又遇到老和尚一生專弘這部經的善知識,又剩多少人?難中之難,無過此難,這麼難得的緣,我們不請自己要請誰?我當時候好像電到了一樣,因為我們想,請佛住世,一聽到這個詞想的都是別人。佛法莫向外求,而且也只有至誠心才能請佛住世。

  成德覺得有一位老人家可能是佛菩薩來示現的,大陸天津白方禮老先生。他的職業踩三輪車,勞動賺錢。踩了一輩子,踩到七十多歲退休了。回到家鄉,看到好多七八歲的孩子,他們應該讀書,怎麼在這裡玩耍?繳不起學費。他聽了心痛,他自己不識字,一生因為不識字而痛苦,他不忍心。回到自己家裡,把他一生儲蓄五千塊錢拿出來,對著他的家人說,「我要捐給家鄉的學校,讓這些孩子都能讀書」。他的孩子說,「爸你瘋了,那是你的養老金」。「你們別管,這是我的錢。」拿去給校長,校長不敢收,後來老人家的堅持誠懇,收下來了。不止這樣,從那一天開始又開始踩三輪車,踩到九十多歲,繞赤道十八圈,賺了幾十萬人民幣,幫助幾百個學生。那大學生接過一個八九十歲老人給他的獎學金,那個手都在顫抖,一知道怎麼來的,他這樣一腳一腳踩出來的錢。

  後來他的事件被更多人知道了,他生病了,天津當地的老百姓要求當地新聞每天都要報導情況。結果他的事件一出來,小額捐款很多。為什麼?大家想一想,他的體力比我差,他的社會地位比我低,可是他一心一意為下一代教育的真誠心,喚醒了無數的善心人士,也感動了那麼多的接受他幫助的學生。他沒有條件,可是他感動了多少人的善根。所以請佛住世是靠我們的真誠。我相信他幫助的這幾百個學生,他這一生一定會做公益事業的。

  所以老和尚這一句請佛住世,請自己!孟子在兩千多年前的那一句:「當今之世,舍我其誰?」這就是佛門講的發菩提心。所以也期許我們台灣這一批年輕人,這算是老人家在成大漢學組最新的一批子弟兵,他們能夠到聯合國來接棒。

  老人家接著又提到了,既然是三寶加持、眾神保佑,那一切都是命。就是說我們假如不發願,沒有願力大過業力,那就跟了凡先生還沒有發願修善以前一樣,領幾斗米都算得很準,甚至於什麼?哪一天往生,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壽終正寢,都算得那麼準,那就半點不由人。

  「所以我們只要保持一顆善心做好事,利益一切眾生,利益傳統文化,利益儒道釋三寶,你的壽命跟我一樣,壽命很長,福報很大。」剛剛我還請教大家,福報大一點好不好?好!壽命長一點好不好?好!我們佛門常說折磨折磨,其中有一個魔很厲害,死魔。我們還沒有修成,無常來了,一轉世又糊塗了,重新再來。

  所以老法師說我這一生那麼長壽,我才把《無量壽經》、才把黃念老的《註解》給它了解透徹,時間不夠還不行。再來還有我們教化大眾、教化學生,哪有說我們給他講三個月他就開悟了、他就作佛、他就變聖賢了?很可能這個孩子七八歲你教他,他覺得你特別愛護他,他上了大學,每一次回來都找你,還沒成家以前,還把對象先帶來給你鑑定鑑定,你一直在護持他,時間不夠不行。所以真的還有弘法的緣,壽命還是要長。

  我們的福報,就是聯合國裡面的機構有我們一分,這是大福報。我剛剛講的沒錯吧,老和尚的福報會給誰?跟他同心的弟子就享他的福報了。其實我們現在都在享,全世界淨宗學會運作都沒有財務的問題,為什麼?師父的福報,弘法六十多年。但是我們要會享福報,不能享糊塗了。享福報很容易墮落的,人一不缺錢,不夠珍惜了,輕易的就花出去了。不行,一塊錢要當兩塊錢用,畢竟它是十方供養。人家一供養,他的冤親債主等著要功德,他的祖先等著要功德,我們得依教奉行,每天真修真幹才行。

  所以我們出家人吃飯要「食存五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這一頓飯,幾十個、上百個行業,我才吃得到這頓飯。「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貪瞋痴還這麼重,還接受供養,很慚愧。「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調伏習氣要從這個貪心調,吃的時候也不能貪吃,「對飲食,勿揀擇」,吃的時候是增長感恩心,不能增長好惡心。「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畢竟我現在還有一個病,叫會肚子餓,所以得要吃,這個叫藥石,得吃藥。吃的時候還要提醒自己,我有病,我會餓,我到極樂世界去就不餓了,「清虛之身,無極之體」。「為成道業,方受此食」,我是為了成就四法、當生成佛,我是為了積功累德,我是為了弘法利生,我才吃,不然消化不了。

  之前還跟大家提到,不能把修行看得太容易,往生西方是從五根、五力開始學起,前面還有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念處,「觀身不淨」。大家應該有印象,我跟大家算了一筆帳,女人脖子以上要花多少錢。妳假如知道觀身不淨了,妳就不會這麼貪愛這個身體了。當然,妳不要一下子蓬頭垢面。我觀察,我們有些學佛的女同修,一學佛了,非得人家一見到她就知道修行人來了。為什麼?頭髮剃得比男的還要短,然後穿的衣服都一定是很破爛的。妳一下子改變幅度太大了,讓人家產生不能理解了。要和光同塵,不要鶴立雞群。這個都要能感受到別人的感受,不然就變成執著自己要做什麼了。

  比方說,我學了傳統文化,回到學校去,見每個人都是九十度。你一鞠下去,人家退後三步。誰規定說一定要九十度?對方能接受,你當然可以這麼鞠;你愈鞠他愈跟你有距離了,你還這麼鞠,那不是執著?點點頭他特別習慣,你就跟他點點頭。重實質,不能著在形式上。我們歷代祖師活活潑潑的,哪怕是戒律都有修正,「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都懂得調整,本土化、現代化。

  要觀身不淨。第二,「觀受是苦」。人真的看清楚,三界統苦。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哪有真正的樂?我記得我當時候在廬江的時候,打了一通電話給我一位大學的朋友。他問我:「你在做什麼?」我說:「我在這裡,早上起來跟我們同仁一起研究經教,一整天超過十個小時。」結果我這個朋友說:「這種日子你怎麼過得下去?」他不能理解,我也不能強迫去給他解釋。我說:「那你日子怎麼樣?」他說:「我昨天去參加跨年晚會,一起跟著上萬人,五、四、三、二、一,Happy New Year!」我一想他到台北去,他家裡住在台中,回到家幾點?我心裡想,這樣的日子你也過得下去?他覺得,這種日子我怎麼過得下去,我覺得他那種日子怎麼過得下去。你說高不高興?Happy New Year,傷肝,一點到三點是肝經,他都還在那裡耗損他的體力,這個叫樂嗎?壞苦。我們現在的樂都是什麼?很苦悶,找點樂子吧,刺激一下、刺激一下。刺激一下就忘了苦了,他就以為這就是樂。

  大家要知道,刺激得來的樂,你本來,比方說刺激要一百磅,接下來一百一十磅才行,再來要兩百磅。比方說,你說我喝酒,喝酒我就不煩了,你那個酒會愈喝愈多。所以從外面刺激得來的,暫時把苦忘掉,都有副作用。所以我們看到現在找happy的人愈來愈多,結果身心愈來愈差,這個都要冷靜思考。

  真正的樂不是從外面來的,從內而外。「父母俱存,兄弟無故」,天倫之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良心安樂。這樣的人,躺下去不用五分鐘就睡著了;現在很有錢的人,得要吃安眠藥才能睡覺,你看到底誰真正樂?第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快樂。有時候學生進步了,我們比他還高興,就像父母看到我們成長,比我們還高興。助人為樂,從內而外,為善最樂。「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自己有成長,智慧有提升,德行有提升,有法喜了,這種樂才能持久。

  所以觀受是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三苦、八苦。不要再留戀這個世間,沒有真正的樂。人知道苦了,他就想求出離了。就像韋提希夫人,她的兒子殺父害母,她不想在這個世間待了,問佛陀有沒有安樂的地方可以去。佛把國土現在她面前,她也很有智慧,她說我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佛接下來告訴她,妳要先修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尤其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因為這第一福,我們才是善男子、善女人,這第一福做到了,不留戀世間,所有善根心心迴向,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看破世間,沒有真正的樂,而且會變化。比方說這個人說,我烏黑的秀髮,她覺得很光榮,突然有一天開始長白頭髮了,她就變痛苦了。我身高很高,覺得很得意,突然遇到NBA的選手,他就很痛苦了。這個都是生滅的東西,相對的東西都不是永恆的,很容易這個樂一下就變成苦了。愛別離,愛得死去活來,愛得只羨鴛鴦不羨仙,你看一個先走了,另外一個活不下去了。台灣有這樣的例子,很有名的人,夫妻恩愛,最後她自殺了,因為她先生走得太早了。先生沒智慧,愛她愛到讓她執著,最後變成她自殺的增上緣。所以真正懂愛的人,會考慮得很深、考慮得很遠。你愛孩子,你要考慮你不在的時候他能獨立,他能過得很好。你為另外一半考慮也是這樣,我不在的時候,另外一半也能過得很好,那我現在應該努力什麼?

  觀受是苦,「觀心無常」,你看我們這個念頭,想要好好念佛,念著念著就跑掉了。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算一算,一彈指就有三百二十兆個細念,停都停不住。人念頭都停不下來,很辛苦的,不得安寧,躺在那裡半夜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念佛好,把所有的妄念都止住,就念這一句正念,萬德洪名,不只不會煩,還可以能滅眾罪,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所以觀心無常,做不了主。

  「觀法無我」,心念做不了主,這個世間所有的東西我們都做不了主。我要出去旅遊了,都安排好了,突然新冠疫情來了,你去不了了,做得了主嗎?做不了主。身體我們都做不了主,身外之物就別說了。假如做得了主,那才叫我,我就是自在。觀法無我,統統做不了主。這個身體能做得了主,天天十八歲多好,每天都在蒼老。人這個四念處常常提起來,他就看破了,他不會貪戀世間,看破才放得下。

  四如意足,回首如意,代表能放得下,回頭是岸。所以四如意足(四神足)就是放下,欲望能放得下,不求人,自在了;精進,能把懈怠放下,能精進,一直進步了;念頭能一直念阿彌陀佛,念頭就自在了,做得了主了;平常不打妄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突然有人問你問題了,你馬上就知道怎麼回應他了,很自在。所以老和尚的說法自在,也是四如意足展現給我們看,他平常沒有妄念,他放下妄念了,提起佛號了。

  還有四正勤,四正勤是斷惡修善,精進。假如沒有四正勤,去不了極樂世界。為什麼?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我們雖然在念佛,每天身口意還在造業,那不是強者先牽嗎?雖然念了佛,有成佛的種子,它沒有現前,只是結一個緣,因為身口意十惡業還在做主。所以四正勤,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這修善;已生惡令止,不要讓他再造惡了;未生惡令不生,預防法,沒有這些習氣,也不能讓它再生了,四正勤。所以這三科,我們要去極樂世界以前要以這個為基礎。

  我們看老人家接著說了,希望全世界都能夠學中國傳統文化,這是我們的目標。西方一些學者,像湯恩比他們,說得很清楚,只有中國儒釋道能救全世界。因為我們要了解湯恩比教授的背景,他是歷史哲學家,他對全世界這些重要民族的歷史研究得很深入。大家要注意到一點,湯恩比教授到日本,跟池田大作對話,他特別肯定二十一世紀中國人的世紀。而且他強調世界要統合,哪一個民族有統合過很大國度的經驗?再來,當時候他在講這個話的時候,大陸在文革,發生這麼大的對文化的否定,湯恩比教授還堅信不疑,可見他對我們中華文明的信心到什麼程度。所以他留了一句話,「假如有來生,我必在中國」。大家現在假如發現三十幾歲的,頭髮黑中還帶一點金色的,英文特別好,因為一定有他過去生的積累,一定要通報我們一下,趕緊請他來漢學院教書,可能是湯恩比轉世。像成德這趕鴨子上架很累的,所以有這些乘願再來的,趕緊請佛住世。

  所以我們要愛護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好子孫、好後代,代代承傳。我們這個民族最大的特色,知恩報恩,受人滴水之恩要湧泉相報,更何況是祖先。這個祖先可不是指一代人,代代。漢字,倉頡造字,離我們幾千年的祖先都想到我們。當時候推行五倫八德教育,都是這些聖王促成的。「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故「聖人有憂之」,敷以五教,五倫大道。所以人真的發起要傳承文化的願心不退,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都保佑這個人,這個我很相信。

  「幫助全世界、幫助全人類化解衝突、促進安定和諧,這是我們的使命。我們來世間幹什麼?就幹這樁事。」因為人一生不可能幹很多事,尤其幹的又是重要的事,都要下滴水穿石之功。選定了一樁重要的事,有決心、有恆心、有毅力終身把它做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人才怎麼培養?一條龍培養人才。一個老師教這個班,從幼兒園起到大學畢業,就這個老師。」以前私塾就是這麼教的,七八歲來了,到他去考科舉以前,老師帶他,老師教他。教學相長,我想這個老師這麼一帶帶,他也不斷提升上去。現在我們怎麼帶都是一年級二年級、一年級二年級,到時候突然讓我們去教三年級,覺得這一本書怎麼這麼難。這個方法好,教學相長,我們一直不斷提升上去。

  「所以師生這個善果才能明顯的展現給世人看」,代表我們這樣來教學,把一個孩子從幼兒園帶到大學,真的是師徒如父子。「為什麼對老師要跟對父母一樣?老師的付出跟父母是相等的、平等的。」最大的功德是什麼?做榜樣給學生看。我們一句道理講下去,幾十雙眼睛看著我們,不做不行。

  孔老夫子「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好的教誨都自己帶頭先做,才再來引導學生。我們當老師的說,那孩子的眼睛都盯著我,我每天好累。沒關係,做榜樣做久了就習慣了,就不累了,習慣就成自然。再來,說實在的,做榜樣是隨順性德,我們隨時都很真誠,反而不累,應付才會累;隨時很慈悲也不累,自私自利才累,在那裡琢磨、在那裡計較,累死人了,百分之九十五的能量都耗在念頭上面。所以真做了不累,歡喜。

  就好像老和尚說,「咬緊牙關,此生證無量壽」。我就問大家,咬緊牙關咬多久?我們有時候一聽,咬緊牙關,我現在才三十多歲,我還要咬四五十年,那他就想錯了。依文解義不行,三世佛喊冤枉。真正肯用功,三五年慢慢習氣就伏住了,就能過上「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尊敬佛表現在哪?依教奉行,不是嘴上講我好恭敬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嘴上講不如依教奉行。「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拔諸愛欲,杜眾惡源。遊步三界,無所罣礙。」我們煩惱伏住了,就遊步三界沒有罣礙了。「開示正道,度未度者」,有緣的學生,有緣的大眾,有幾分緣,我們就盡心盡力結這個緣。所以不用咬很久。

  做榜樣給學生看,這個功德很大,所以《易經》說:「蒙以養正,聖功也。」小孩學了這個,老人家指著這一套書,《聖學根之根》,主要教德行。「父母要做到,小孩就相信;老師也做到,信心更堅固。」一個人成長過程,最尊敬的就是父母跟老師,在哪裡表現出來?你看小孩一講話,我爸爸說、我媽媽說、我們老師說。這是孩子對我們的恭敬,這一分恭敬能終身保持,是這個孩子一生的幸福。真的,因為他終身保持之後,父母跟老師給他的教誨他都放在心上,他隨時在受用,愈用愈感恩。所以老法師說,我感謝我的老師,我真的過上人生最高的享受,老師沒騙我。那個感恩之情是愈來愈深,不只沒有退,愈來愈深,受用了。「所以父母不好當,老師也不好當」,父母是菩薩道,老師也是菩薩道,「他們做不到,對不起下一代」,對下一代就沒有辦法起到正向的表法了,就會有反面的、負面的影響。

  昨天聽到一位同修講,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跟他父母吵架了,拿著一把刀在他父母面前晃來晃去。父母很難過,跑去跟一個朋友訴苦,這個朋友是學傳統文化的。等到他訴苦完了,這個朋友因為跟他很熟,就提醒他,你處理你家裡的事情,你都是用威脅的方法,你現在孩子十幾歲學到了,你不能怪他。父母可能覺得,我又沒有拿刀。刀只是他威脅的一個做法,可是我們在處理,可能夫妻在相處的時候,一講出來的話都是威脅對方,小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學到了。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一切事不離兩個字——因果,不可能是偶然的。

  所以我們當父母、當老師的要做聖賢,不然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我們沒有害學生的心,但是我們的一舉手一投足不符合經教,會給他們不好的影響。我當初第一次要教書,代課兩個月,有壓力,因為我從小拿筷子姿勢不對。然後就開始練,練到吃飯都有點害怕,夾東西夾不起來,所以一開始那幾天很痛苦。後來慢慢慢慢練,練熟了,龍含珠、鳳點頭。突然過了一段時間我心裡想,我以前是怎麼拿筷子的?想不起來了。不覺本無,放下了,它沒有了;本覺本有,一定可以恢復,正確的我們一定學得起來。

  老人家這個話很中肯,做不到我們對不起下一代,所以孩子、學生是我們勇猛精進的動力。所以我們今天要強調、要強化傳統文化的理論、方法還有效果,讓全世界人都來學習。做榜樣重要,對傳統文化現在最大的貢獻是能把榜樣做出來。第一,身心的健康;第二,家庭美滿幸福;第三,事業順利、興旺,包含你住的那個社區和睦,沒人吵架,這個都是很大的貢獻。

  「治國之道在中國,我們要把中國老祖宗的東西,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方法介紹給外國人。我這十幾年的經驗,外國人要看事實。」因為老人家二OO六年參加衛塞節的活動,把這個辦學經驗介紹出去了。其實老人家應該是,對,快二十年了,跟聯合國結的緣。所以要看事實,講沒有用處,講得再好,他也鼓掌讚歎,最後他覺得做不到。這個辦公室,就是因為有九個大使到圖文巴看到他們的宗教團結,回來給聯合國寫報告,就批下來了。確實外國人,你拿證據來。你不拿出來,他覺得是理想,做不到;你做出榜樣,他看到,相信了。

  「你說我跟聯合國這個關係,十幾年來,關係建到可以聊天的時候,其實在二OO六年就有很深厚的友誼了。」要廣結善緣,有時候真的這個緣把它結好了,一個大使認同了,把這個理念介紹給他教育部長,或者介紹給他國家元首,有可能就利益到一國、一方的百姓。二OO六年,我跟他們講,他們讚歎,讚歎最後,「你這是夢想,做不到」,不能相信。所以老和尚常說,他做實驗是被聯合國逼出來的。這人生的體悟,信心危機最嚴重,老人家不只不氣餒,發願要把實驗做出來。有願必成,後來到了澳洲看到了,真的不是假的,他們動作很快,九個大使聯名寫了詳細報告給聯合國。報告最後一條,要求聯合國給師長一個辦公室,居然就批准了,很快批下來了。所以他們相信,他相信了,他工作做得很踏實,很有效率;他不相信,他不動手,也沒辦法。就像一條龍的學校,好處在哪裡?這些大使們去看到了,他看到就真明白,都是很聰明的人,都是很有福報的人,不然當不了大使。

  所以多做好榜樣,他就相信了。我們現在用這種方法交流,用這個方法上課,沒有上課的形式(老人家講的是跟大使們喝茶、談話),有這樣上課的實質。我從哪裡學來的?方東美先生當年跟我講「哲學概論」就是這樣,老師一個、學生一個,泡杯茶,喝茶聊天;以後第二個老師章嘉大師也是的,用的是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我們學會了,很有效。老人家學東西,一學,強調要用出來。

  我們華人好像很習慣泡茶,來來來,喝杯茶,可能這個茶有鎮定的作用,那種氣氛就很放鬆,很放鬆就很好聊了。這些都是教學的善巧方便,尤其是大使,你給他說教他也不習慣。每個大使都很歡喜,輕鬆愉快,聊天喝茶。這是上課。

  好,這個也可以用在班級裡面,教學形式有時候也可以變化一下。我那時候也有煮紅豆湯給學生吃,我就感覺那時候他們吃著吃著什麼話都跟我講了,氛圍不一樣。四攝法很重要,我們昨天才談到。

  我們也是這些年做出樣子的。第一,安徽廬江湯池,第一個樣子。鄉下風氣不好,我們來辦個中心,把傳統文化從我們本身做起,等於演戲給當地群眾看。當地群眾也很厲害,很有善根,三個月以後他們就完全懂得了,完全就模仿去了,我們看到歡喜。

  再來,澳洲淨宗學會,這個也是實驗。老人家一生都在做實驗。老人家下面講了,現在路愈走愈寬了,牛津跟劍橋副校長來找我,找了好幾次,他們想把漢學院弄到學校去。這個剛好成德在場,這一位牛津副校長就問:「你為什麼在威爾士辦,不在牛津辦?」我給他說:「大概是上帝的安排。」說實在的,現在要培養孩子、培養年輕人,不到清淨的地方難培養。假如這個學校對面就是百貨公司,你再怎麼培養,我看也很難。所以是上帝的安排。佛門規定的,一開始修行要到阿蘭若,聽不到牛叫聲的地方。師長講到了,威爾士大學的榮譽校長是王子,所以這是上帝的安排。

  接下來老人家說了,成功、失敗就在一個六和敬,六和。我們這個團體有六和敬,六和僧團,幹什麼事情都成功,不和就肯定失敗。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所以和合的力量不得了。家和萬事興,這古人說的跟我們佛法的六和一個意思。怎麼和?老人家指導,做大事不能有私心,把自己名聞利養完全放下,一心一意帶頭,開頭為佛教、為傳統文化。領導者無私,才能帶動大家無私;領導者有私心,大家的心就涼了,就沒信心了。人存政舉,影響很大,因果也很重。成德從不羨慕人家位置很高,自己很希望這個位置趕快讓給別人,因果很重。

  真的把傳統文化推開來,為社會安定、為世界和平,你救了社會。所以,幹我們這個事情救社會。早年我還想這個事業找幾個企業家給我們做後盾,怕資金不足,現在沒有這個念頭了。

  一來,師父的庇蔭;二來,我們相信愈施愈多,不操心;再來,我們依教奉行,這裡真出人才。《無量壽經》說:「為世明燈,最勝福田,殊勝吉祥,堪受供養。」我們這些孩子真的以後是傳承的人才,人家布施來了,人家種到真正好的福田。所以我們真幹比什麼都重要。做大事,救苦救難,跟佛菩薩同願同行,多麼難得的因緣!

  教學不能中斷,不只對孩子不能中斷,一個道場天天有人講經,受正法的薰習。世尊當時候在世的時候,就是靠天天講經僧團才不會吵架;佛陀假如三個月不講經,也很難不吵,所以道場一定要有學風。我們不聽經煩惱會做主,雖然我們是在教學,我們自己也還在學,所以大家共學、聽經不能中斷。我們把佛菩薩給我們的任務樣樣完成,認真奉獻。

  聯合國這個機構是永久的,不是臨時的,永久我們就要考慮接班人,我們開放用人,只要志同道合,我們就用他,讓他獨當一面。看到老人家用人才不死板,真正志同道合,我們信任他,讓他發揮。

  大家看這一段,我現在跟淨空之友社沒關係,這段話好像不是講給我聽的。一拉回來我們就有受用,要考慮接班人。一個一條龍學校什麼時候最安定?你培養出來的孩子回來教書了,那愈來愈穩定了。我當時候去弘明,看到他們幾個年輕老師,是學生大學畢業回來教書,看了特別歡喜。所以兩年、三年如果做得很好,我們老了走了,他們就可以接下去了。老人家念念想著要有接班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這個機構像聯合國一樣,永遠傳下去,幫助聯合國。聯合國需要真正有道德、有智慧、有熱忱、有救度眾生這樣願望的人,我們要留意,幫天下留意人才、培養人才,遇到了把他收進來。平常聊天、吃飯就是我們上課的時間,將來以後他們接著辦下去。

  最後師父說了,教學,弘明那裡有經驗,而且你真正去跟他們交流,他們可能有很多彎路,我們就不要照他們這麼走了。他們很願意供養我們,他們很慈悲,因為我去見過、請教過兩次。那個學校我們跟它有關係,創辦的時候是李老師的教導,李老師的意思。這位連負責人,連淑美女士做到了,我們很佩服她做到了。所以我們支持她,她支持我們,互相支持,由一個變成兩個,由兩個變成四個,由四個變成八個。

  昨天跟一位同修談話,他是專業的農夫,他說一顆種子你一直把它種下去,十年這顆種子可以種滿全世界。我們不說多,這一顆種子明年變一百顆,第三年一萬顆,再一直一直加上去,到第十年種滿全世界了。我們共同發願,讓一條龍的理念造福全世界的後代子孫,我相信我們會得全世界祖先的加持。

  好,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