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運用順逆境-第230集
古人所說「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我們相信自己的命運,不怨天,不尤人,無論生活在順境或是逆境,善緣或是在惡緣,絕對沒有怨天尤人。命是自己造的,自己造自己一定要承當、要接受。接受的時候要懂得提升自己,為什麼?全都是增上緣。順境、善緣裡頭不起貪戀,自己提升了;逆境、惡緣當中不生瞋恚,也提升了。要把外面的境界統統變成自己的增上緣,增上緣有順有逆,這會修,都是好事,沒有壞事。
淨土大經科註(第325集) 2012/5/6
到底怎麼個轉法?實在說,佛在經典裡面、孔老夫子在教誨裡頭,都曾經教導過我們,夫子說:「三人行,必有吾師。」這三個人是比喻,自己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這叫三人。善人是我們的老師,我們要效法,要向他學習;惡人也是我們的老師。凡人,永遠不會發現自己的過失,只會看別人的過失;聰明人,他看到別人過失,他能夠回光返照,看了之後,他能夠反省,我有沒有他的過失?如果有他這種過失,趕快就要改進;如果沒有,也要加以勉勵,不要犯像他那樣的過失。
早餐開示 1999/8/27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教導我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個話是真實的教誨,一點都不假。為什麼不見世間過?實在說,世間沒有過,過從哪裡來?過從我們自己分別執著裡頭來的。也許你不相信,明明那個人有過,怎麼是我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你說明明他有過,佛說你看錯了,你想錯了,他真的沒有過。這個道理很深很深,初學佛法的人很不容易理解,也很不容易接受。
早餐開示 1999/8/27
真正深入經藏的人,老修行的人,修行有功夫、有心得的人,聽了這個話點頭,沒有錯!如果給你講原理,大乘經上常說,《華嚴經》上就講得好,「諸法實相,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誰的心、誰的識?自己的心,自己的識。所以給你講「心外無境,境外無心」,這個境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人事環境跟物質環境。境從哪裡來的?境是心變現出來的。離了心沒有外境,外境跟自己的心識是一不是二,如果你參透這個道理,佛的話你就點頭。
早餐開示 1999/8/27
《金剛經》末後這個比喻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夢裡頭也夢到好人,也夢到惡人,也夢到順境,也夢到逆境,當你作夢醒過來的時候,你去想一想夢裡頭的境界,從哪來的?真有善人、真有惡人嗎?真有順境、逆境嗎?沒有,自己意識心變現的。
早餐開示 1999/8/27
所以無論是順境、是逆境都是增上緣,只要善於運用,沒有一樣不是好事。幾時我們真正能夠把境界轉過來,觀念轉過來,看世間一切人皆是善人,一切事皆是好事,我們就能夠入佛菩薩的境界了。
早餐開示 1999/8/27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待人接物,世出世間這一切瑣碎之事,都是佛力在加持。逆緣容易叫我們反省回頭,順境不容易!順境,榮華富貴是愈迷愈深;逆境,往往人能夠激發道心。諸位要曉得,苦難能障道,是障那些沒有志氣的人,是障下下根之人,中等以上的人障不住,他愈挫愈勇,再接再厲,障不了的。可是順境就不然,順境,中等根性的人都不行,沉迷在裡面,墮落在名聞利養,貪圖五欲六塵,這個力量比逆境不知道要大多少倍?所以修學佛法,先從苦難裡面修,先從逆緣裡面修,修成功了,再從順境裡面修。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39集) 1984/12
修學先從逆境,逆境是修忍辱,忍一切苦難、一切災害。先學著在逆境裡面不起瞋恚心,這是很有道理的。瞋恚墮地獄!不起瞋恚,在六道裡頭不墮地獄,先學這個本事,先學不墮地獄。然後在順境裡面還是修忍辱,忍什麼?不起貪愛,你這個心才能夠平靜,才能得到清淨。順逆兩種境界都不染,心裡面不沾染,順逆兩種境界相都不執著,都不動心,才能到一心不亂,才能到功夫成片。所以順逆境界是增上緣,只要我們用得恰當。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39集) 1984/12
我們的目的在西方極樂世界。要怎樣才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要一心不亂。所以一心不亂就是我們修行的宗旨,我們要念念記在心裡,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面,我們要想到我自己要一心不亂,這就對了。不管外面是什麼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我要在境界裡頭修我自己的一心不亂,這叫真修行。
地藏經(第5集) 19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