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離不開這兩點-第199集

  我這一生只得力於李老師兩句話,終身奉行,決定沒有改變。老師的兩句話,第一句「至誠感通」,第二句教我「一門深入」,我一生當中自行化他是以這兩句話做基礎。

  專精一門,至誠感通。這一門裡面,你開悟了,你契入境界了,你門門都通了;不但佛法你門門通了,世間法也通了。世出世間法你入了無障礙的法界,這才叫修學的捷徑。你要不懂這個道理,一樣一樣去學,學上四百年,一部經都通不了。

  大乘無量壽經(第117集) 2001/3/31

  

  所以,對人對事對物決定用真誠心。真誠到極處叫「至誠」,別人對我們的態度,那個沒有關係,與我不相干,我們一定要以真誠心待人。不管人家誤會也好,毀謗也好,隨他怎麼都好,我們決定不改初心,你就成功了,祕訣就在此地。別人怎麼對我們,種種或者是不善的見解,我們曉得,這全是誤會。他如果明白,他就會珍惜。為什麼?人在一生當中遇到一個真心對待的朋友,難!太難得了。

  學佛答問(第68集) 2001/3/27

  

  這一生當中茫茫大海,哪一個人以真誠心待你?遇到這樣的人,非常非常不容易。我在台中李老師以真誠心待我,章嘉大師、方東美先生都是以真誠心待我,我一生都感激!那是真有學問、真有德行。所以學問、德行,離不開真誠,離不開一門深入。一門深入,成就你的學問;至誠感通,成就你的德行,這是成就自己。所以一定要修自己,不要被外面境界所轉。

  學佛答問(第68集) 2001/3/27

  

  修自己的直心,真正正直照見了才覺得外面的境界是清淨寂滅相,不但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那就是入一真法界。所以本經前面完全是教我們用心,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怎樣用心,這是修行的基礎,是修行的大根大本。

  梵網經(第21集) 1983/11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你有十分誠敬當然得十分利益,所以老師教給我至誠感通。通是通達世出世間法,這是要求感應的,就是求佛菩薩保佑的,求的方法是用至誠心。至誠心就是直心,菩提心裡面直心,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佛說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是比什麼都可貴的,比什麼都重要。這是態度裡頭大根大本,實際上這四個字,最重要就是這兩個字,至誠,他自然就感通了。

  佛說阿彌陀經(第1集) 1983

  

  你看宋朝瑩珂法師,堅定的信心,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那是什麼?至誠感通,真誠的心,阿彌陀佛現前了。我們信心不堅定,麻煩在此地,以為還有一些方法比這個方法高,比這個方法來得快、來得好,總還以為有這些,對這個法門半信半疑。以前李老師告訴我,百分之九十九信,還有一分疑,就不能成功,那一分疑就把你的信全破壞了。這李老師的話。

  淨土大經科註(第31集) 2011/11/1

  

  至誠感通從哪裡下手?給諸位說,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一定要知道,一經通則一切經通,一切經通世出世間法全部都包括在其中,世間所有宗教經典你都能看懂,你都沒有障礙,真通了。為什麼能通?道理我們能夠理解,通到自性。這就是禪宗裡面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教下裡面講大開圓解,也是明心見性。一門是持戒,深入是入定,最後深到見性,你在一門裡面能見性。

  淨土大經科註(第184集) 2012/2/11

  

  一心稱念,我們同學必須要知道經上講的是一向專念。「一」,非常重要。你看看大乘經上講佛菩薩所住的環境叫一真法界,我們淨宗修學功夫叫一心不亂,你就知道一重要!世出世間一切法,什麼人能夠抓住一,無論他從事於哪一種行業,或者做某一種學問,他一定能夠出人頭地。這個一是什麼?我們講專心、專注、專一,一門深入。如果你是三心二意,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喜歡那個,無論你修什麼法門,你的結果是一事無成,這我們不能不知道。

  大乘無量壽經(第171集) 2004/6/15

  

  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決定不能改變方向、不能改變方法。真正做到一門深入,就這一句佛號也能幫助你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往生極樂世界是生實報莊嚴土。見思煩惱放下了,塵沙煩惱放下了,無明煩惱也放下了,自古以來到這個境界的人不少。祖師大德這是最明顯的表法,告訴我們成佛不難、不麻煩,淨宗就是靠這一句佛號。所以,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沒做到。真正做到的,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在《往生傳》裡面所看到的,他真往生了,臨終的時候瑞相稀有。他真的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真幹。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526集) 2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