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開心量-第163集

  佛家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我們本來的心量。為什麼現在一點點都不能夠包容?我們的苦就吃在這個地方,迷就迷在這個地方,造業也就在此地,受果報還是它。為什麼不把心量拓開?像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的心量,都是包虛空容納法界的。日常生活當中去學,工作裡面去學,處事待人接物裡面去學,這叫真修行,這叫真學佛。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82集) 2011/4/22

  

  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再跟別人對立,他跟我對立可以,我不跟他對立。不跟事對立,不跟一切萬物對立,也就是你要把心量拓開,看一切人、一切事、一切萬物平等的,就是拓開心量,我們中國古人講量大福大。你這個心裡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高興,這個不行,這是絕大的錯誤。小心量不能學佛,學佛的量要大。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89集) 2011/5/1

  我們的本性,本來的心量是盡虛空遍法界,跟諸佛如來沒兩樣,為什麼變得這麼小?迷了,迷失了自心,完全墮落在自私自利,一點虧都不肯吃,念念想佔別人便宜,這還得了嗎?凡夫所以不能超越六道輪迴,所以常常墮落三惡道,真正的因素就是這個。我們明白了,清楚了,我們今天反其道而行之,我們願意吃虧,我們願意上當,我們願意幫助敵人,幫助傷害我們的人,毫無吝嗇。這是修自己的德行,積功累德。

  展望淨宗學院(第2集) 2001/6/6

  

  用真心的是諸佛如來、是法身大士,我們學佛就是學用真心。學用真心,不怕吃虧,不怕上當。學用真心,能夠包容,極惡的行為,我們接受了,若無其事,不但沒有怨恨,還有感恩的心。感什麼恩?因為遇到這個境界,自己真的以清淨平等心對待,發現我修行功夫提升了,我能禁得起這些考驗。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555集) 2013/12/27

  

  把這些人對我的這些行為都當作考驗,他們是我的老師來考我,看看我能不能通過,不能通過,慢慢再來,知道自己沒功夫;通過了,歡喜感恩。沒有怨恨,讓自己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這就是佛的世界;還有怨恨,還有憎愛,那是六道輪迴,那不是佛菩薩的境界。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555集) 2013/12/27

  

  菩薩心量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要知道那是我們自己的本心,我們自己本來都是這樣的。現在心量變得這麼小,兩個人都不能相容,你說可不可憐!怎麼會變成這麼小?迷了,迷到所以然處。心量愈小活得愈痛苦,最小心量的人都是地獄眾生。所以地獄苦,他不能容人,一個人都不能容納,苦不堪言,全是自作自受,沒人教他。心量愈大你活得就愈幸福、愈美滿,中國古人所說的量大福大,很有道理。量小福就小,你是要大福,還是要小福?要大福報,你就得把心量拓開,量愈大福就大。

  淨土大經科註(第66集) 2011/12/1

  

  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佛福報最大,為什麼?心量大,佛的心量沒有邊際。大乘教裡常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要學,不學不行。量大不但福大,再告訴諸位,智慧大,智慧跟福報是分不開的。量大的人智慧一定大,智慧大的人量一定大,福慧達到究竟圓滿這個人叫成佛了。記住,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換句話說,我們本來心量都是沒有邊際的,現在變成這樣子。誰把我們變成這個樣子?沒有別人,是自己,自己愈迷愈深。

  淨土大經科註(第66集) 2011/12/1

  

  念念想眾生,不要想自己,起心動念要想如何利益一切眾生,不要想利益自己,這是大乘法裡頭絕妙的法門。把你念頭轉過來就行了。利要做到饒益,饒是豐饒。換句話說,要給眾生最殊勝的利益,最圓滿的利益,盡我們自己的心力,盡我們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一切眾生,你這樣做就覺悟了。那個「我」不必要去斷它,自自然然就被它化解掉了,世出世間也有這樣的說法,大而化之,你的心量拓開、擴大,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你往這上去思惟。念念利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決定不要想自己。

  華嚴經行願品文殊十信章(第14集) 1997/1

  

  學佛的人量再大一點,冤親債主、六親眷屬,有幾個人能想到我們這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很少。沒有看到像阿彌陀佛這樣,遍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眾生;這個一切眾生,上面是等覺菩薩,下面是無間地獄,全包了,一個也沒漏掉。這是我們應該要記得、要學習的,我們的願才跟阿彌陀佛相應,否則怎麼發,跟阿彌陀佛都不相應。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06集) 2015/7/1

  

  阿彌陀佛願願度眾生,我們跟眾生還有意見,這個眾生我喜歡他,我要度他;那個我討厭他,我才不度他,好像度他到極樂世界,天天看到他不高興。我們想一想,這樣的心態能去得了極樂世界嗎?也許在你臨終一念沒有這個雜念,你去了;如果臨終一念還有這些念頭在,就去不了。淨宗法門之殊勝,不講這些煩惱習氣,叫帶業往生,著重在臨終那一念,這是這個法門無比殊勝。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06集) 2015/7/1

  

  所以修這個法門,心量要拓開,臨終才有把握。我對於貪瞋痴慢疑、怨恨惱怒煩全放下了,這個東西都不放在心上,對我們往生淨土的信心增長了,願力加強了。在這個世間,對我再不好的人,生生世世陷害我的人,都原諒他,不把它放在心上,像諸佛如來一樣寬宏大量,大量是什麼都能包容,沒有一樣不能包容,這個重要。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06集) 20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