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都要看淡一些-第135集

  真正念佛的人,真正想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必須平常處事待人接物樣樣都要看淡一些,別認真,什麼事情得過且過。要緊的是什麼?在人事當中,不動貪瞋痴的念頭。你能有這個把握,你將來往生會減少許許多多的障礙,這一點很重要,千萬不能疏忽,不能大意。因為你一生的功夫就在臨終一剎那做最後的決定,你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又回到六道輪迴?就在那一剎那之間,這是平常不可以不留意的。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31集) 1984/12

  

  從哪裡修?就是從生活上修,每天接觸到這些人事物,就從這裡修,看看自己面對著現前的境界,還會不會起心動念。依舊會起貪瞋痴的念頭,這就糟了。佛念得再好、經念得再多,沒用,都無濟於事,一定要把這個念頭斷掉。這才是真實的利益。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第51集) 1996/4

  

  所以放下要在平時,平時要看淡,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看淡,能捨真正是福,不造罪業。造罪業要知道,決定是障礙,叫罪障。所以念佛人在緊要關頭時,業障會現前。我們在人間能住多久?縱然你壽命長,活到一百歲,一百歲才不過三萬六千日。由此可知,人命短促。我們在這個世間是在這裡旅遊、過境,哪個地方是家?哪個地方是自己的?什麼都不是,一定要覺悟。你真正覺悟,不造罪業了。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35集) 1984/12

  

  貪瞋痴慢這些煩惱要斷。縱然不能斷,一定要一年比一年輕,一年比一年淡,你的功夫就在增進。怎樣才能成就?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常常教導我們,對於這個世間一切人、一切事物要看淡,要看破、要放下。看破就是把它看淡一點,放下就是不要再執著、不要再計較,什麼事情得過且過,不要去認真、去計較,不要去執著,這樣就好,對於我們往生淨土就不會造成障礙。我們對這個世間逐漸逐漸沒有貪戀,統統能夠放下、能夠捨棄。

  觀經善導疏菁華(第18集) 1993/11/10

  

  平時用什麼功夫?看破、放下。也就是說,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看淡一點,不要太執著,凡事要學大而化之,不要斤斤執著,我們這個功夫才會得力。樣樣都很認真,樣樣都計較,這個很糟糕,你要想達到這個功夫境界,相當不容易。什麼事情馬馬虎虎,有也好,沒有也好,吃虧也好,上當也好,佔便宜也好,什麼都好,不要去計較,不必去過問,真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一切隨緣度日就好。

  大乘無量壽經(第21集) 1998/8/15

  

  慢慢放,看淡一點不要太認真,不要過分的分別,不要過分的執著。常常學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好,不要堅持自己的成見、執著,這是最糟糕的。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第20集) 2003/6/3

  

  每天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把什麼事情看淡一點就提升,煩惱輕、妄念少,就是提升。不管什麼事情,不要與人認真的去計較,就能把境界提升,為什麼?曉得身心世界都是虛妄的,不可得!不可得,你要認真計較,你是迷惑顛倒。曉得一切都不可得,我統統放下就得自在,境界就提升。

  大方廣圓覺經(第24集)

  

  世緣要淡薄,縱然放不下,要看淡。最後臨終一念要放下,平常看得很淡,放下比較容易。如果平常對這些很計較、很執著,臨終放下非常困難;換句話說,你念佛就去不了極樂世界,這樣的念佛人比例很大。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858集) 2007/10/29

  

  如果你很用功,每天讀經、念佛,但是你對於世緣還是看得那麼重,還是那樣的分別、執著,那你是毫無功夫。你的經是白聽了,你的佛也是白念了,只是跟佛法結一點緣而已,這一生不得受用。這樣的情形,我們知道我們在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如是。如果過去生中修學功夫得力,你早就往生,你怎麼還會跑到這兒來?過去錯了,希望這一次不要錯了,這個很重要。

  學佛答問 2004/7/23

  

  你把世緣看淡了,你不再分別、不再執著了,一心嚮往西方極樂世界。我在這個世間是做客的,是來觀光、旅遊的,我何必認真?過幾天我就走了,我到極樂世界去了。自然看淡了,看淡了你什麼都放下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545集) 2001/12/26

  

  世間法得過且過,不要認真去計較,要認真的是念佛、想佛,「憶佛念佛」這個要認真,要真正做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我們這個功夫才能成就,這一生才不至於空過,決定得生淨土。

  觀經善導疏菁華(第8集) 199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