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學問和學佛,該先學哪個?-第181集
問:學佛以來,我總有一個很矛盾的心理,那就是在學世間學問時,就想到這是浪費時間,應該把時間用在佛學上。可是學佛,又總是不放心世間的學問,因為世間學問可以用來賺錢活命。所以世間學問沒有學好,佛法也沒有功夫。請問我應該如何是好?
答:先把世間學問學好,在世間能有一技之長,能夠讓自己生活沒有憂慮、牽掛,但生活不必太富有,日子能過就好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全心全力來學佛。佛家講:「法輪未轉食輪先。」如果我們最低的生活都有問題,你還有什麼心思學佛?
同樣的道理,為什麼古時候出家人修行成就的人多,現在出家人修行成就愈來愈少,成就也不如在家人?都是這個道理。
古時候的寺院庵堂,這些道場都有產業,從前居士供養出家人,他不是拿錢財供養,他是用田地、山林。他有多少田供養寺院,寺院用這些田地租給農夫,農夫自己沒有田產,寺院租給他們種,收租。
所以寺院的經濟來源有固定收入,他不求信徒,因此沒有經懺佛事,也沒有這些應酬,他心能安。因為經濟沒有問題,所以修道就容易成就。
所以你仔細觀察、仔細想想,在家信徒為什麼有成就?他在家,他有事業,他每個月有固定收入,反而他的心比出家人定、比出家人清淨,道理在這個地方。
即使在今天這樣的環境,出家人要如理如法的修行,也是可能,但是缺乏信心。
果然對佛菩薩有堅定的信心,一點都沒有疑慮,「我餓死也情願」。你能夠有這樣的決心和毅力,佛菩薩會照顧你。你真有苦難的時候,就真會有人來幫助你,會有意想不到的緣分,這是三寶加持。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這些道理章嘉大師講給我聽,勸我一生求佛菩薩不要求人。我想想有道理,求人要看人臉色,不容易應付,求佛菩薩方便,我一心求佛菩薩,所以我一生沒有做過經懺佛事。
上次夢參老和尚到此地跟我見面。過去我們彼此仰慕,沒有見過面。這次見面之後,他跟我說了一句話,他說他出家七十年,他今年八十多歲了,出家七十年,他早晚課沒有做過,經懺佛事都不會,他一生就是學經教,講經說法教學,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會。
我聽了之後很安慰,我也什麼都不會,但我比他強一點,我還做過早晚課,還上過殿,不過我沒有做過超度佛事,沒有做過法會。早晚五堂功課我做過,他連這個都沒有做過,一生仰靠佛菩薩,佛菩薩照顧他。他一生沒有自己的道場,我們有很多地方相同,我們理念相同,作法也相同,所以見面時非常歡喜。
我們念佛,只求往生淨土。實在說,我們經濟來源有沒有把握?沒有把握,這是老實話。我們也沒有神通,也不知道哪個人會送錢來。
但是我們有一個信念,要是真的沒有經濟來源,我們的心更定,老實念佛,一天沒得吃,念一天,兩天沒得吃,念兩天,三、四天就往生了,這多好!我們有這個信念,我們不貪生、不怕死。貪生怕死,你還學什麼佛?
《淨土聖賢錄》裡面記載宋朝瑩珂法師,念三天佛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了;三天不吃飯、不睡覺,一心念阿彌陀佛,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阿彌陀佛就帶他走了。
有這個例子,我們可以幹!我們怕什麼?《彌陀經》說:「若一日到若七日」,我們就相信它,所以心永遠保持清淨,永遠保持真誠,決定不向外攀緣。
外面有人送錢來,我們要問,錢少是無所謂,如果送的錢數目太大了,得要問他:「你錢從哪裡來?」如果來得不正,我們不接受。「你送這麼一大筆錢來,你家裡人曉不曉得?」家裡人不知道,我不接受,因為將來你家裡人曉得,你們家庭會有糾紛。
學佛第一樁大事是家庭和睦,我們要是因為得到你捐獻的錢財,使你家人不和,我們有罪過,這是不可以。你這個錢如果是借來的也不可以,絕對不可以在外面借貸供養三寶。
供佛的財是淨財,這個是可以接受,這個財物的來源不清淨,不可以接受,這些道理都要懂。所以在家同修一定是自己最低的生活沒有問題,一家人歡歡喜喜、快快樂樂,這樣學佛才能得力。
學佛答問(第45集)
200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