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魂永存 致敬英烈-第70集

  今天是二〇二一年七月一日,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百年大黨,初心如磐,吾輩青年,生逢其時。回望我們黨波瀾壯闊的非凡歷程,英烈精神是當代青年成長路上的必修課。

  從上海石庫門到嘉興南湖,一艘小船上誕生了一個大黨。從此,一個偉大的夢想推開歷史洪流,讓萬里山河改天換地。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英烈精神就像是民族的脊梁,支撐著中華民族本固枝榮。無數的革命先輩毀家紓難,英勇無畏的精神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奮鬥者們前仆後繼。

  從威震敵膽,被譽為「白山黑水」民族魂的抗日英雄趙一曼,到血寫遺囑「還我河山」的洪麟閣;從犧牲時胃裡沒有一粒糧食的楊靖宇,到「狼牙山五壯士」……正是他們的不屈抗爭和勇往直前,築起了民族精神的鋼鐵長城。

  

  百年大黨 初心如磐 紅色使命 世代傳承

  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內,一組趙一曼烈士身陷囹圄的仿真蠟像周圍聚集了不少參觀者。博物館的講解員說,「讀懂了趙一曼,就讀懂了抗戰」。八十五年前,這位巾幗英雄在東北林海雪原中英勇抗擊日寇,令敵人聞風喪膽。

  抗日英雄趙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一九〇五年十月出生在四川宜賓縣一個地主家庭。五四運動爆發後,她在大姐夫鄭佑之(中共首屆四川省委委員)的鼓勵和引導下,閱讀進步書刊,接受五四運動新文化思想。

  一九二六年,趙一曼毅然離開家鄉,來到宜賓女子中學讀書,也是在這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為信仰奮鬥一生。

  一九二七年九月,趙一曼前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更加堅定了對共產主義事業的信仰。在學習期間,趙一曼結識了革命伴侶陳達邦。

  一九二八年,隨著國內革命形勢的發展,黨組織非常需要女幹部,正在蘇聯學習的趙一曼接到回國通知。此時她正懷有身孕,在「妻子」與「戰士」兩個身分中,趙一曼毅然選擇回到祖國。

  回國後,趙一曼先後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從事祕密工作。一個女人帶著一個孩子從事地下工作十分危險,趙一曼思考再三,決定將兒子寧兒送到親戚家寄養。臨別時,母子兩人在上海紀念館留下了唯一一張合影,當時趙一曼二十五歲,寧兒不滿一週歲。趙一曼沒有想到,這次的分別,二人就再也沒能相見。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盤踞在東北的日軍,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給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中國東北軍北大營,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自此,中國陷入了近代以來的至暗時刻,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持久抗戰。

  趙一曼先在瀋陽、哈爾濱領導群眾地下抗日,後在珠河等地帶領農民開展武裝鬥爭。她曾參與領導了震驚日偽的哈爾濱電車工人大罷工,極大鼓舞了東北人民反滿抗日的熱忱。

  一九三五年秋,趙一曼在一次與日偽軍的戰鬥中,為掩護部隊突圍,身負重傷,不幸被俘。日軍不分晝夜的對她進行審訊,施以酷刑,用鋼針刺她的傷口,用燒紅的烙鐵烙她的皮肉,逼其招供。趙一曼痛得幾次昏了過去,仍堅貞不屈的痛斥日軍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始終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趙一曼因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擔心得不到口供,又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的特監病房治療。在醫院裡,她積極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人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一九三六年六月二十八日,趙一曼在看護和看守的幫助下逃出醫院,可惜兩日後被敵人追上,再次被捕。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後,日軍又對她進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電刑等酷刑,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沒有透露出黨的半點祕密。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是得不到任何有用的情報了,於是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今黑龍江)處死示眾。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凌晨,趙一曼被押上開往珠河的火車,她知道最後的時刻到了。趙一曼向押解她的人要來紙和筆,給兒子寧兒寫下了一封感人至深的遺言:「寧兒,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的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遠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臨刑前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趙一曼犧牲在珠河小北門外敵人的刑場上,年僅三十一歲。

  這封遺書後來經「寧兒」陳掖賢重新謄寫,再留給他的女兒陳紅。陳紅說:「父親告訴我,要將奶奶在信中傳達的愛國情懷與赤子之心做為家風,永遠的傳承下去。不管走到哪裡,我都隨身帶著這封遺書。父親去世的時候,沒有給後人留下任何家產,只有寥寥數語:『不要以烈士後代自居,要過平民百姓的生活,以後自己的事自己辦,不要給國家添麻煩。記住,奶奶是奶奶,你是你!否則,就是對不起你奶奶。』」即使後來面對日本方面的補償和道歉,陳紅也毅然的予以回絕了。

  陳紅給奶奶趙一曼寫了一封回信,她對奶奶說:「要是可以選擇,我願意有一個能與我們一起粗茶淡飯、平靜生活、共享天倫的奶奶。您老人家也應該這樣憧憬過吧,不過,為了讓更多人不再母子分離、不再流離失所,您選擇了為國犧牲,讓更多的人體會到了親情的可貴。」陳紅用這種跨越時空的回信方式呈現了「英雄是國家的,奶奶是自己的」人物形象的重疊。

  最後陳紅說:「在和平年代,奶奶留下的『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她的堅定信仰讓她為了『實行』不惜犧牲一切。在我看來,這種擔當的精神和忠誠的信念是尤為重要的,這是她留給我們最有力量的傳承!」

  二〇〇九年,趙一曼入選「一百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趙一曼的英雄事蹟也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話劇等文藝作品,讓「一曼精神」薪火相傳。

  人民崇尚英雄,才會誕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青年一代的我們需要不斷從過往和身邊的英雄人物中汲取拔節生長的養分,稟承英烈精神,為中華民族貢獻更多的英雄力量。

  時代在變,但青春責任不變,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長征路上,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主角,都有一分責任。也許有人問,今天的我們該怎樣愛國、怎樣盡忠報國?其實愛國與盡忠就體現在我們點點滴滴的行為中,不僅是戰爭年代的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拋頭顱灑熱血。

  當二〇一九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年輕的醫務人員寫下「不計報酬、不畏生死、隨叫隨到」的請戰書,奮勇衝鋒;二〇二〇年入汛後,全國多地出現嚴重洪澇災害,年輕的黨員幹部身先士卒、持續奮戰,用血肉之軀築起守護群眾安全的「鋼鐵之堤」;脫貧攻堅激戰正酣之時,年輕的扶貧幹部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踐諾言,哪裡有需要,就戰鬥在哪裡……面對一個個困難、考驗,各行各業的有志青年不怕苦、不畏難,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他們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忠者,所以盡心也,我們每個人盡心盡力、誠心誠意的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各自扮演的角色中敦倫盡分,貢獻青春之力量,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就是盡忠。食人一日之祿,必忠人一日之事,這是忠;受人一事之託,必忠人一事之謀,這也是忠。可以說,忠這個字的意思無所不包,從大處講,它可以格天地、感鬼神、光日月、壯山河、固社稷、衛生民;從小處講,它可以敦孝悌、和夫婦、信朋友、睦宗族、化鄉鄰、厚風俗。凡是忠於天地、忠於國家、忠於人民,皆忠也。

  把我們個人的行為和夢想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當中,勇立潮頭、奮勇搏擊,不負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

  今天的我們,就是要把這樣的精神、這樣的力量一直傳下去。百年前,一群青年滿懷理想和壯志挺身而出;百年後,無數的中國青年繼承了他們的初心與理想,正在接續奮鬥。

  我們要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裡來、新中國是怎麼建立起來的,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我們一定要牢記革命先輩為中國革命事業付出的鮮血和生命,牢記新中國來之不易,將這份偉大的事業世世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