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誦經目的是什麼-第391集
自性你看又叫實相、又叫真如、又叫法界、又叫涅槃、又叫實際,這個地方就引用這麼多名詞。大乘教裡面至少有幾十個名詞,五十個以上,我都記不清楚,全是講一樁事情。 佛為什麼一樁事情用這麼多的名相?就是叫你不要執著。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頭告訴我們,聽經不要執著言說相,讀經不要執著文字相,他不叫文字叫名字,就是名詞術語,不要著這個相;不要著心緣相,心緣相就是看到這個字就生起意思了,沒有意思。沒有意思,它就有無量義;有意思,那就是一個、二個,不是無量。 所以誦經,誦經就是讀書千遍,目的其義自見,叫我們得三昧,開悟,用意在此地。不是了解經義,你讀這個經,想了解它的意思,天天去想它,那是知識。你怎麼想,想得再多,不是佛的意思,為什麼?佛沒有意思,你怎麼會起那麼多意思?講解的時候,講解的對象不一樣,所以你講解的意思也不一樣,沒有兩個同樣的意思,妙就妙在此地。 所以佛經只許可讀誦,不要去研究裡頭的意思,愈研究愈糟糕,把它變成世間法,把它變成知識了,佛學知識,那不是經典。經典是可以幫助你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你把它當作知識,永遠不會開悟。 所以佛法,特別是大乘,跟中國傳統的學術,用現在要用一般人用的理念、方法來學學不到,中國傳統學術是聖賢教育,他不會成聖、不會成賢,佛經,他不會成佛、不會成菩薩,統統是凡夫。這個道理要不搞清楚、不搞明白,佛法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