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應銘記終生的話-第20集
【原文】
太公曰:「一言與身相終者,內寬而外仁者也。」
——《群書治要》卷三十一之《陰謀》
【譯文】
姜太公說:「第一句應銘記終生的話,是內心寬厚、對外仁愛。」
【釋義】
人難免都有可能會有犯錯的時候,不應該苛刻去要求。所以「造物所忌,曰刻曰巧;萬物相感,以誠以忠」,上天有好生之德,造物者所忌就是太刻薄,就是太奸詐;而萬物之所以能夠互相感格,最重要的就是誠心、忠心。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第34集)
蔡禮旭老師 2005/3/12
范仲淹先生他的家族為什麼這麼興旺?他的心量是為天下人著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去世以後,人家問他的兒子范純仁,你對父親的教誨,影響最大的是什麼?范純仁講,就是這句話,而且仁慈心做到是「嚴內寬外」,對自己比較親的家人比較嚴格,對待他人反而很寬厚、仁慈。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第49集)
蔡禮旭老師 2007/10/14
「寬以待人」,這個是恕道。寬恕寬恕,寬表現在哪?寬,心量一寬,不分彼此,設身處地,就表現出他的寬以待人。再來,不計較,那也是代表他的寬,沒有不能容的。師長講到,「普天之下沒有我恨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能愛的人。」那還會跟誰計較?第三,寬表現在哪?厚。寬厚寬厚,厚道待人。
做孩子一生的貴人(第17集)
蔡禮旭老師 2013/10/5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反躬自省比較嚴格,對人比較寬厚不指責,「則遠怨矣」,就遠離彼此的埋怨、怨恨。這個怨字,不能再跟人結怨!因為老人家教我們,「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我已經聽懂這句話了,我是要去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我不再跟任何人結怨了,不然他又要拉我在六道輪迴。
不忘初心(第1集)
蔡禮旭老師 2016/2/17
我們看人,這人能不能成就從這小地方去看。他對父母、對長輩、對大眾,對大眾寬厚,有智慧能觀察人,有度量能包容人,有能力能照顧人,這他具備了基本的德行。孔子在中國是個標準,一般人學的基本德行以孔子為標準,溫良恭儉讓。看他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有沒有這幾個條件,溫和、善良、恭敬、謹慎、廉潔、肯讓別人,有這個基礎,這是什麼?這個人具足聖人的基礎,你才能夠培養得出來。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124集)
淨空老法師 2013/1/14
做人要懂得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是二人,想自己就想到別人,仁是愛。義,義是講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合情、合理、合法,這是義。情理法你看面面都顧到,立法要嚴格,執行要通情達理,要寬厚一點。法律制定得很嚴,但是執行的時候寬厚。中國人心,愛心,能看出來。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156集)
淨空老法師 2013/2/1
仁是仁慈,是仁愛,想到自己要推崇別人。我們愛自己、愛父母、愛兄弟姐妹,也要愛一切眾生,所以推展到極處,《弟子規》上有一句話說,「凡是人,皆須愛」。每一個宗教都說愛,沒有一個宗教把愛字丟掉的,沒有。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佛法講大慈大悲,講得好,慈悲就是愛。
澳洲淨宗學會開示
淨空老法師 20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