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愛天下者久天下,仁天下者化天下-第17集

  【原文】

  太公曰:「天下有粟,聖人食之。天下有民,聖人收之。天下有物,聖人裁之。利天下者取天下,安天下者有天下,愛天下者久天下,仁天下者化天下。」

  ——《群書治要》卷三十一之《六韜·龍韜》

  

  【譯文】

  姜太公說:「天下有糧,由聖人來安排供養百姓;天下有民,由聖人來收容接納他們;天下有物,由聖人來培育成就。為天下人謀利益者取得天下,使天下人生活安寧者擁有天下,愛護天下人者可以長久的統治天下,仁德遍布天下者可以化育天下。」

  

  【釋義】

  我們看到這個「利」字,利益,能夠利益天下的人,天下人也會利益他。讀到這裡就想起孟子的一段教誨,「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他以百姓的幸福安樂為自己的幸福安樂,他努力的方向都是為了百姓的幸福安樂;他以百姓的憂苦為自己的憂苦,時時想著怎麼幫人民解決這個憂。所以,以百姓之樂為樂,以百姓之憂為憂,這樣的人不能「王天下」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能這樣的去造福於人民,為人民分憂解難,老百姓就把他當最親的父母、親人一樣,哪有可能他會不得民心?哪有可能他的國家會不興盛?所以人生其實道理不是很複雜,都是感應、都是因果。能感,是他愛民的心;所感,是人民的支持。能愛民是因,感得人民愛護他、擁護他是結果。所以「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117集)

  蔡禮旭老師 2013/5/11

  

  「陛下為人父母」,你是天下人的父母,時時「撫愛百姓,當憂其所憂,樂其所樂」,這才是為人父母的心境。孟子講「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你都擔憂、照顧百姓,百姓一定也為天子著想、為天子賣命。這人情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你愛他,他當然愛護你;你為他擔憂,他當然也為你分憂。所以「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你處處為老百姓的幸福快樂,老百姓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君王幸福快樂。能時時憂民之憂,樂民之樂,這就是能擁有天下人心,很重要的原因。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12集)

  蔡禮旭老師 2011/7/1

  

  《孟子》點出來,三代為什麼能得天下、得民心?就是仁慈,以仁。周文王仁慈到什麼程度?路過一個地方,看到一些骨骸曝在荒野當中,心裡很不忍,趕緊建一個墳墓來安葬這些骨骸。這仁慈心能夠關懷到死去的人,叫哀及枯骨,他那種哀憫的心,連骨骸都是這麼對待,他能想到這些人可能都是我們的先人,我們要慎終追遠。把這些骨骸安置了,老百姓感動流淚,文王的仁慈到這樣的境界,怎麼可能會不愛護我們?所以周朝,在歷史當中說到,周朝是聖人最多的時代。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32集)

  蔡禮旭老師 2011/10/4

  

  《三字經》當中告訴我們,「三才者,天地人」,所以人是非常可貴的,他只要能去掉人欲,去掉私心,他可以展現跟天地一樣無私的德行。就像在《論語》當中,夫子讚歎堯帝,「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孔子講到,堯帝他是聖德,他效法了上天的無私,所以他的功業,幾千年之後,人民還在讚歎,還在歌頌。我們看到天地化育萬物,我們人去效法,那也是跟天地同德,與天地合其德。

  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1集)

  蔡禮旭老師 2010/5/8

  

  我們中國的漢族,這麼大的一個族群都是炎黃的後代。一個祖宗能不講親愛嗎?不可以,一個祖宗下來,我們都是同胞兄弟姐妹。別,是不同的任務。夫婦兩個組成家庭,在古代謀生要靠外面,尤其是伏羲氏那個時候靠打獵為生,神農氏的時候就有耕種糧食。伏羲到神農五百年,神農到黃帝也是五百年,到黃帝的時候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的雛形出現了,是一個有社會組織的人民,有聖賢來領導、來教化,人民都能夠安居樂業。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念佛共修開示(第5集)

  淨空老法師 2015/1/15

  

  中國的教育,根從哪裡來的?就從父子有親來的。中國教育的目的,第一個目的就是這種親愛如何保持一生不會變,這是中國教育第一個目標。第二個目標是這個愛把它擴大,知道愛你的家,愛你的家族,愛你的鄰居(鄰里鄉黨)、愛社會、愛族群、愛國家、愛天下人,它一層一層往外擴大,愛的教育。中國古代帝王統統是推行這個教育,他才能長治久安,他才能傳幾十代。

  淨土大經科註(第232集)

  淨空老法師 2012/3/7

  

  中國古代帝王統治天下,用什麼方法?用的是《易經》裡面的一句話,「太和,中和,保和」。太和是跟宇宙的和諧、跟大自然的和諧,中和是跟一切人事的和諧,最後保和,如何保持這種和諧不變,天下太平,人民安樂,五穀豐登,國泰民安,這就是無上的智慧,完全隨順性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2014集)

  淨空老法師 200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