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百家姓-第50集

  好,來,我們看到我們的講義,剛剛講到家姓。來,第十頁,第二百零七。家姓的歷史剛剛已經跟各位報告過了,我們看到下面歷史名人有一位家鉉翁。家鉉翁是宋朝末年元朝初年的人物,家鉉翁其實是地方的父母官,後來因為蒙古人鐵騎南下,所以在元朝大軍攻破當時南宋的首都臨安之後,丞相吳堅,還有賈餘慶等等,就發命各地方不要抵抗,投降好了,因為避免造成更多的傷亡,所以當時他們是希望不要堅決的再反抗了,因為國都都已經淪陷了,其他的地方再反抗也是無濟於事。不過獨獨家鉉翁他就是不願意投降,所以後來家鉉翁他就奉了朝廷的旨意出使元朝,後來就被元朝扣留在當時北方的國都大都,就是後來的北京。過了一陣子之後,聽到南宋亡國了,每一天都哭泣,家鉉翁後來就非常的傷心,元朝也希望他既然已經故國滅亡,而且人又在大都,希望他能夠留在大都為元朝所用,可是他就不願意擔任元朝的官吏,於是他就被安排在河間,在鄉下地方教授《春秋》,教授弟子的時間長達十七年,一直到了元成宗的時候,才把家鉉翁放還回南方,所以等到家鉉翁回到故鄉的時候,已經八十多歲了,沒多久就往生在家中。家鉉翁在河北教授《春秋》,在當地也是回響很大,很多人都不遠千里來向家鉉翁請益,所以後來家鉉翁也有一些《春秋》方面的典籍流傳於後世,這個我們在《四庫全書》裡面都可以讀到他的著作。所以家鉉翁的一個氣節真的是令人非常的感佩,他不願意投降蒙古人,而且還手執教鞭,還對北方的這些子民們,肩負起教育的義務,教務的工作,也讓他名留青史。

  好多年前,我的母親曾經有一次在茶餘飯後大家閒聊,有一天就聊到說,如果哪一天真的世界末日到來了,這個不是我講的,是我媽媽問我的,我媽媽問我說,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到來了,如果哪一天我們都能夠僥倖存活下來,你覺得你想要留哪一本書?然後你想要留下那本書,作為末世的時候你可以自己閱讀,或者是可以教授我們的家人,或者是存活下來的其他人。我就反問我的媽媽,我就說,媽媽妳怎麼會問這個問題?她不曉得是什麼事情有感而發。我就問她說,妳問我,那我先問妳好了,妳會選擇留下哪一本書?我媽媽說她會選擇留下《論語》。我說那為什麼是《論語》?因為《論語》比較少,比較好讀,而且它跟生活很貼近,是孔老夫子的智慧。我說,很好很好。我媽媽就說,那你要留哪一本書?我說,我應該是我的老本行《左傳》,《左傳》故事很多,所以它有很多很精彩的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所以用這個自己來閱讀,或者是可以有機會來教導學生,教導其他人,也很好。我都已經忘記了為什麼事情聊到這個對話,我想到家鉉翁剛剛我就臨時想起來。所以大家也藉這個機會,我來反問大家,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大家有沒有想過要留下哪一本書,自己留在身邊,然後你自己閱讀或者來教導身旁的人,想一想,下個禮拜再告訴我,下個禮拜一告訴我,我臨時想到這個題目很有趣。因為昨天我們談到末世,對不對?前天了吧,還是大前天?我們談到那個末世,當然在民間,對於這種末世的傳說一直都在,就一直說可能會有一個世界毀滅。當然很多的宗教裡面,包括天主教,基督教,在《聖經》裡面也有這樣的預言,所以這種末世的預言一直都存在。所以很多人也都認為說,可以把它當作是我們一種心理的準備,隨時準備接受最後的審判。所以如果有這麼一天的話,而且大家都能夠留下來的話,大家會留哪一本書?下個禮拜一我們請大家來分享一下。

  好,我們再往下看,二百零八封姓。封這個姓氏,在中國大陸、在台灣都沒有進入到百大。它的源頭有一支是從姜姓派生而來的。炎帝有一個兒子叫做神農氏,神農氏又有一個兒子名字叫做鉅,他曾經擔任過黃帝的老師,之後到了夏朝建立的時候,為了表示對黃帝老師鉅的尊重,所以就將鉅的後代分封至封父這個地方,後來他們在這個地方繁衍生息,所以後來鉅的後代就以封父的封作為姓氏,所以這是一支。另外一支是從古代的官名轉變而來的,怎麼說?官名的源頭又有兩個職官,一個是比較早的,在西周時期有一個官吏叫做封人。這種封人,他的工作主要是跟堆壘土石有關,堆壘土石是做什麼?它可以做為堤防,它可以做為城牆,所以堆壘土石必須有人來指揮,然後來做測量,來做安排,這個就由封人來掌管,包括邊境上面也都有土石來堆壘,作為一個疆界的區分,所以封人的職務大概都還是跟這一些有關。後來封人也有另外一個職務,就是開闢土田。各位可能很難想像,一塊可耕地它馬上就可以耕種嗎?還是需要經過一些過程?我跟大家報告一下,按照古書文獻的記載,一個荒地要開墾成可耕地,它必須要三年的時間,才能夠保證有穩定的收入,一個蠻荒之地,首先我們要如何開墾?大家想想看,上面長了一些灌木叢,也有一些石頭,所以我們要怎麼樣開墾這個荒地?古人的做法很簡單,第一步先放火燒,燒過去之後,上面的一些雜草灌木叢全部燒光光了,全部燒光光之後的這些灰燼,就可以滋養土壤,就變成土壤的養分;好,接下來,第二個動作就是開始去清理大石頭,把這個大石頭要把它運開,運走之後,第一年大概工作時間也就結束了,所以第一年基本上沒有辦法生產。第二年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來做一些,譬如說我們叫講雜作,這個雜作就是一些比較不是主要的糧食,譬如說豆子,等等這一些種這些雜作,它可以在比較貧瘠的土地上面,也能夠生長的這個農作物,可是它不是主要的,就可以開始試種,在種的過程裡面你一定會翻土,翻土的過程你會發現,在表面之下還有一些石頭被翻出來了,所以再把它做清理。第二年的工作大概還是在清土石,然後種一些雜作,也有一點點糧食的一些產出。到了第三年的時候,就可以更細緻的來種一些主要的農作物,中國北方主要的農作物不外乎就是麥黍跟稷,稷就是一般我們講的水稻,當然比較考古的或者是研究植物學的,他們會作比較細膩的分析說,那個稷跟稻還是有點不太一樣,但是如果我們把它混在一起講的話,稷就是比較屬於水稻,麥就是大麥小麥,這個都是屬於比較主要的糧食來源,所以到第三年才能夠栽種主要的食物。所以到了第三年才能夠有穩定的收成,所以不容易。所以這個封人他後來也兼管開辟荒田為可耕地的工作,也由他來負責,所以算是一個蠻吃重的職官。所以後來擔任封人的子孫,他們也以封做為姓氏。

  另外一個職官的源頭就比較晚了,是從宋朝才開始轉變出來,在宋朝的時候有一個職官叫做封彌史,封彌史這個工作是做什麼?其實封彌就是倒過來,我們現在講彌封,封彌跟彌封又是什麼意思?是在後來宋朝因應科舉考試作弊所產生的一種職官。科舉考試在宋朝已經非常的發達了,相關的制度也建立起來了,可是為了要走後門,為了要拔得頭籌,很多人還是想盡辦法,所以很多的考生就想辦法去打點主考官,在考試之前,他就先賄賂了考官,閱卷官考官,然後就把自己的文章,也送給了考官閱卷官來先閱讀,送文章給考官閱卷官閱讀的目的是什麼?讓他辨識字跡,了解?我今天我在閱卷的時候,當然我就一張一張看,可是如果我收受你的賄賂,那我也看過你的文章,我認得你的字,所以他就可以從這個字跡來判斷,這張考卷是不是那個人的,所以就變成了有一種作弊的方式,是從這個地方來舞弊。所以為了因應這種認字跡的作弊方式,就形成了一種封彌的職官,就是所有的考試的卷紙,統統都由封彌史,還有他的屬員重新謄抄一遍,所以就沒有辦法透過字跡來辨認,這樣也可以理解,所以這個封彌史就是做這個工作。這種制度後來也在其他的,像大遼、夏、金、蒙古、高麗、大理、安南等等國家,也都有這種模仿,後來從明朝開始也都有這樣的制度,就是防堵弊端。所以後來封彌史的後代子孫,也以封做為姓氏,來做為封姓的起源。

  好,來,我們再往下看。我們看到下面封姓的堂號,平盧堂。平盧堂的典故是來自一位唐朝時候的封敖。封敖歷任平盧興元節度使,後面還有一個封敖。平盧興元節度使,這個節度使的作用就是,他是各地方的軍事首長,也是行政長官,所以他大權在握,尤其手中掌握兵權,所以經常節度使到後來,很多都不受朝廷中央的指揮,所以很多的叛亂都是因為節度使尾大不掉,像最著名的就是安祿山跟史思明的叛亂,他們也是節度使,最後就反叛中央朝廷了。好,這一位封敖他因為平叛有功,所以皇帝就命他來撰寫告慰邊疆將士的聖旨,封敖在寫這一道聖旨的時候,裡面有兩句話深得大家的好評,就是「傷居爾體,痛在朕躬」,雖然說受傷的是在你們的身上,你們這些邊疆將士的身上,可是你們的痛苦皇上是感同身受的,這兩句話就真的能夠打到這些邊疆將士的心坎,所以對於皇上的體恤,大家都非常感動。皇上也知道,大家都感受到他宣慰的用心,也褒獎了封敖把聖旨寫得非常的得體,所以就給予賞賜。後來封敖的子孫也以此為傲,所以立堂號平盧堂,來紀念封敖曾經擔任過平盧興元節度使這個職官。

  好,我們再看到歷史名人,有一位封德彝。封德彝是隋朝人,他當時其實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好的資質,因為他們也是世代簪纓,所以受到很好的教育,受到很好的栽培,然後人脈也很豐沛,所以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在楊素的幕府裡面擔任重要的職官。楊素是隋朝很重要的朝中大臣,身居要津,所以封德彝在楊素的幕府裡面,也擔任內部的幕僚。所以楊素對他非常的器重,而且也預言說,封德彝未來一定能位到卿相這個身分,一定有很好的發展。所以封德彝受楊素的寵信,楊素也把兄弟的女兒嫁給他,所以封德彝就成為楊素的侄女婿,所以兩個人的裙帶關係就很密切。也因為楊素的關係,後來封德彝就成為內史舍人,在隋煬帝的身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隋煬帝在後期就比較貪戀物質生活,幾次的巡幸耗費國家資源非常的大,所以也引起地方上的一些不滿,所以民變四處產生,最後隋朝就在隋煬帝的手上給覆滅了。所以很多史學家都認為,封德彝在這個事情上面也必須要分擔責任,因為封德彝是助紂為虐,經常鼓勵隋煬帝去什麼地方遊玩,有一些什麼地方的風土文物,封德彝也都會跟隋煬帝報告,所以他也必須要分擔一些責任。後來隋朝瓦解之後,垮台之後,各地方的豪傑開始互相的冒出頭來,也佔據勢力,當然也有一些交鋒,封德彝就輾轉在幾個群雄之間效力,最後就在李世民的帳下來充任職官。後來李淵建立唐朝之後,李世民就一直帶在身邊,作為他很親密的一位重臣。可是很多人都不曉得,包括李世民也不曉得,其實封德彝在當時他審時度勢,他發現太子李建成雖然說已經被李淵立為太子多年,可是李世民不願意屈居於太子之下,所以他發現李世民有取而代之的企圖,所以他表面上是在李世民這邊效力,可是他也不太確定說李建成跟他的弟弟李元吉,是不是最後能夠挺住李世民的挑戰,所以他乾脆就兩邊押寶。兩邊押寶連李世民也是到後來才知道,原來封德彝是一個牆頭草。所以一直到了李建成、李元吉,在玄武門之變被李世民所殺,他就穩固了他的政權。所以封德彝一路都在李世民的提拔之下身居要津。到了晚年的時候,李世民也透過很多大臣的幫忙為國舉才,李世民當然也希望封德彝,你身為朝廷重臣,如果有機會也推薦給朝廷一些人才,也交辦了這個事情一陣子時間了,可是封德彝從來都沒有向朝廷舉薦過。所以唐太宗就很生氣,就問他說,為什麼你都沒有舉薦人才?別人都有,為什麼你沒有?結果封德彝他的答案是說,因為找不到優秀的人才向皇上報告,所以才一直沒有。李世民當然就很生氣,他說人才怎麼會沒有?如果真的沒有人才的話,那別的大臣為什麼都有舉薦?所以他就說,君子用人應該要取他的長處,所以把他的長處把它提取出來,讓他擺到適當的位置,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是人才,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他的功能。所以唐太宗對封德彝這樣的解讀,他就不是很認同。結果後來封德彝往生了,本來以為封德彝往生之後,他腳踏兩條船的過往歷史,就隨著他往生就帶進棺木裡面,可是沒想到,後來這個事情在他往生之後就被揭發出來了。所以唐太宗知道這個事情就很生氣,本來給他一個謚號叫做明,明這個謚號當然從字面上來看,就是明察事理,就是很稱譽的一個正向的謚號,了解這個事情的真相之後,他就把明這個謚號給奪取了,改封另外一個謚號是繆,繆就是荒謬的意思。按照謚法裡面的解讀,什麼樣的情況可以用繆?傷仁蔽賢曰繆,傷害了仁德,然後遮蔽了賢才,傷仁蔽賢,傷仁,因為他腳踏兩條船,所以這個事情就讓他的仁德有所虧損了,然後蔽賢,遮蔽了賢能之人,賢才之人,能夠效力國家的管道跟機會,所以就改了這個繆。封德彝到最後居然落得如此下場,所以也可以做為我們的一個警醒。他本來一路都是首鼠兩端,在隋朝末年幾個群雄之間,不斷的跳槽,不斷的游移。當然在這個時候你會說,天下群雄這麼多,每一位群雄當然都有機會能夠逐鹿中原,封德彝在這裡面去選擇一個賢主,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觀察跟判斷之後,封德彝覺得這個賢主恐怕未來難成大器,他來轉換跑道。很多人認為說這也無可厚非,好,即便這個部分無可厚非,我們可以去體諒封德彝當時的不得不如此做的一個困難,可是到了天下已經底定了,他跟李世民也這麼多年了,而且李世民還這麼的提拔他,可是他私底下還是跟李世民的兄弟來接觸,而且從李世民的兄弟那邊也得到了很多的好處,所以後面這一段普遍大家都覺得,封德彝這麼做的確是有損仁德。所以我們當然還是要有一個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曾子也跟我們說,我們每一天要三省吾身,其中有一個是什麼?為人謀而不忠乎?對不對?所以我們今天為我們的老闆辦事,為我們的長官做事,其實還是要兢兢業業,在職務上面恪盡本分,像這種首鼠兩端的兩頭草,的確是不太適合,也不是一好很好的案例,做為我們的借境。

  我們看到第二位封常清。封常清也是唐朝人,他也是唐朝的名將,封常清家中就很貧窮,跟封德彝的狀況就剛好顛倒,可是封常清雖然說家中貧窮,可是也想盡辦法去讀書,想辦法去找資源,所以曾經也兩次入朝為官。封常清的父母很早就往生了,後來封常清就跟著外祖父就到安西,安西就是現在我們新疆這一帶,在唐朝的時候被稱之為西域,這個地方有很多的小國家,所以當時唐朝在西域設置了都護府,就是來管理西域歸順於唐朝的這些小國家。當時安西都護府是由高仙芝來擔任判官,所以封常清也得到了高仙芝的肯定,也帶著他,一路提拔他,不管是內政還是軍政他都參與其中,所以後來也取代高仙芝擔任安西都護府的重責大任。可是一直到了後來安史之亂的時候,朝廷內部就有一些紛擾,不僅戰亂頻繁,連人事的糾葛也非常的紛擾,所以在安史之亂之際,天下大亂的時候,封常清就被邊疆的一些官員誣告,誣告他在安西在西域上下其手,從中撈取利益。唐玄宗因為在當時事務很繁忙,而且封常清也有幾次,去平定西域的一些小規模的叛亂的時候出師不利,就以這個做為藉口,就把封常清給斬殺了。所以封常清也算是非常的可惜,身為邊疆的重要的官員,為國家也這麼的努力,可是就因為從中有人去放話,去誣陷他,結果下場是如此的淒涼,也的確讓人感到不捨。

  好,我們看到下面二百零九個姓氏芮。芮這個姓氏不容易讀,因為ㄖ這個發音在台灣人來發音的話,很多人都不太會捲舌音,所以很多人都把它念做累,發成了ㄌ這個讀音。芮這個姓氏在中國大陸、在台灣都沒有進入到百大。芮姓是出自於姬姓,周文王擊敗殷商而建立周朝,其中有一位卿士就分封到芮這個地方,在文獻上面稱他為芮伯,所以後來芮伯的後代子孫就以芮為姓氏。後來到了春秋時代,芮國也被晉國給滅亡了,所以芮國有一些王族就在晉國擔任大夫,也保留了這個姓氏,流傳到後代,也沒有因此而斷絕子嗣。

  芮姓的堂號有一個桑柔堂,我們來看一下。桑柔堂的典故是跟周厲王有關,周厲王有一位卿士芮良夫,就是剛剛我們提到,在西周初年的時候,芮姓的卿士分封之後所延展的後代。芮良夫他知道周厲王暴戾無道,而且周厲王很信任榮夷公。榮夷公先前我們在介紹榮姓的時候,也曾經介紹過他。所以芮良夫就寫了《桑柔》這一首詩來諷刺厲王,可是諷刺厲王,厲王也聽到了這首詩,他也知道在諷刺他,有沒有改過向善?沒有,反而激怒了周厲王,就把芮良夫流放到彘這個地方去。可是自己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因為周厲王的暴戾無道引起各地方諸侯的不滿,朝中大臣的不滿,所以後來就被放逐,放逐到哪裡去?也放逐到彘這個地方去。放逐到彘這個地方去的時候,芮良夫因為他的冤屈被平反了,所以芮良夫又被請回朝中,所以繼續擔任卿士的職務,反倒周厲王最後就在彘這個地方往生。所以芮良夫因為他直言忠諫,所以寫了這首詩《桑柔》,因此子孫就以桑柔作為堂名,來紀念芮良夫。

  歷史名人我們來介紹一位芮釗,這個釗很多人也都不太會念,讀成芮金的,也經常會聽到這種發音,這個釗是有捲舌的釗。芮釗他的祖先是隋唐時代人,後來輾轉在北宋的時候遷居到了江蘇的溧水縣。芮釗他們家是個大家族,他們總共有八位兄弟,女生還不知道,所以在記錄上面有八位兄弟,家裡面已經很辛苦了,人丁又很多,生活很困苦,那怎麼辦?然後爸爸媽媽好不容易,拉拔前面四位兄長長大成人了,四位兄長已經自己可以獨立生活了,爸爸媽媽就帶著後面的四位弟弟,還有包括芮釗到另外一個地方去發展,就跟著燕王朱棣到北方來安家落戶。在北方安家落戶之後,當然生活也沒有比較好,可是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去謀生,總是北方那個時候地大人稀,所以靠著大家團結一心,開墾荒地,勉強比南方難以維持生計更好一些。也就在這種情況之下,芮釗慢慢的,家裡的環境一日一日的得到一些鬆緩,也有機會去讀書識字,所以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考上了進士,就可以轉變家庭的命運,所以在朝廷裡面就有一些任官,所以在家庭裡面的經濟就得到了一些舒緩。芮釗因為是從民間很刻苦的生活出身的,所以他非常了解百姓的困難,尤其每到繳稅的季節的時候就苦哈哈,沒有辦法籌到米糧,籌到錢糧來繳稅。所以芮釗經常去巡行地方,遇到有困難的他總是盡量協調,協調地方父母官寬限百姓一些時間,讓他們可以好好的準備,既可以安頓家裡,又可以不要違背朝廷徵收的稅務。而且他還去安撫各地方的駐軍,所以他巡視四處,算是得到很多人的讚許。他對於軍務上的理解也非常切中要弊,切中制度上的一些不足的地方。所以他巡狩各地方的官營,也都會跟領兵的將領做一些協調,看看制度上面,在不違背大原則之下,是不是我們可以有一些調整的空間,所以軍還有民都對他非常的擁戴。再來,後來他因為巡視各地方,在軍職上面也有一些發展,後來在北方匈奴也因為他經常騷擾邊境,所以後來芮釗也被朝廷委以重任,去駐守邊關。後來他邊關駐守這幾年,其實也都能夠保持邊關的綏靖,沒有太大的問題。到了有一年他的母親往生,往生之後,按照古代的制度,當官的官員都要丁憂,就是你要跟朝廷報告,要回去守喪,丁憂守喪是多久?按照傳統的話丁憂是要守喪三年。所以他必須要解除職務,暫時回到家鄉去,可是當他離開邊關回家去守喪的時候,結果邊境發生了進犯,邊境的守將守不住,所以趕快報告朝廷。朝廷趕快緊急去徵詢芮釗,是不是可以奪情,這個奪情我寫一下好了,剛剛講到那個丁憂,丁憂就是回家奔喪守孝,奪情,奪情就是你在丁憂期間,如果朝廷另有重任,要把你重新復職,時間還沒到,所以叫奪情,把你的守孝的對父母的恩情剝奪了,就叫奪情。就把他給奪情,然後趕快安排他回到邊關去,所以就緩和了當時的攻勢,順利的敉平了當年的那一場戰役。就因為這些年來芮釗四處奔波,駐守邊關也用心辦事,再加上因為朝廷奪情,他一直很虧欠母親,沒有為她守孝,所以後來母親往生後四年,他也就往生在任上,往生的時候才六十歲。六十歲以我們現在來看很年輕,六十歲都還沒生出來,人生七十才開始,對不對?都還沒出生,在古代的話,當然六十歲算是一般般的年紀,因為人生七十古來稀,所以六十歲也算是不錯的壽命了,不過以現在角度來講算是很年輕,所以他很年輕六十歲就往生了。芮釗一生雖然說官居要津,可是都非常的廉潔,他往生的時候,只有他隨身的小木箱裡面找到幾件破衣服,就把它穿在身上,然後外面穿上了官服就入殮了。所以是一個我們比較不熟悉,可是又可以做為我們立身處世榜樣的一位歷史人物。所以藉這個機會讓大家認識一下芮釗。

  好,我們看到後面這個姓氏,二百一十,羿。看到這個姓氏大家就會想到誰?神射手后羿,對不對?的確它的源頭祖先就是跟后羿有關。后羿射日當然這是一個神話故事,怎麼有可能會有十個太陽?這是古人對於天地自然的一個想像,是一個神話。后羿也因為他善於射箭,被部落的族人也推選為族長,也教導他的部落族人來射箭,所以他們這個部族最擅長的就是箭法。後來慢慢的部落壯大之後,就可以跟別的部落有一些聯合,所以大家又推舉他,慢慢的就成為一方的領袖。據說他的妻子就是嫦娥,長得很漂亮。當時他們也有一些養生的方法,就是煉丹,煉丹用以養生。然後后羿自己又喜歡射箭,所以經常帶著族人去打獵,可是因為打獵的關係,就慢慢的疏遠了一些政務,所以他很多的家臣其實就利用這個機會上下其手,所以后羿慢慢的他的權力就被架空了。因為煉丹的關係找了人,據說煉好了丹,而且根據煉丹師的說法,說這個丹吃了以後可以長命百歲,甚至於可以長生不老,所以他煉丹完畢之後,就準備要找一個時間,跟他的太太嫦娥一起來服用,一起來升天。結果後來后羿打獵,嫦娥受一位家臣的調戲。因為受到家臣的調戲,情急之下,嫦娥就把煉丹的仙藥就把它吃了下去,吃完之後就飄飄然,就升上了月宮。后羿回來之後,發現仙丹被吃完了,很生氣,然後又發現太太不在了,調戲嫦娥的家臣又說,是嫦娥私吞了仙藥。所以家臣就陷害了嫦娥,讓她蒙受不白之冤。後來這個家臣又怕事跡久了以後紙包不住火,所以就殺了后羿。所以后羿一代神射手,居然是被他的家臣給離間了夫妻的感情,而且最後還被家臣所害,的確也是不勝唏噓。

  好,我們再往下看,因為羿姓比較沒有人物來介紹,所以我們就略而不談。我們看到下面一個姓氏,二百一十一,儲姓。儲這個姓氏也算是少見的姓氏,它的源頭在戰國時代,齊國有一位大夫名字叫做儲子,他對於孔子、孟子的學說都很有研究,而且他跟孟子的時代也差不多,比孟子稍微晚一點點。儲子後來在齊國發展得也很好,所以後代就以儲為姓氏,也就是今天我們儲姓的主要的來源。

  歷史人物我們來介紹幾位,第一位儲光羲。儲光羲是唐朝人,他是一位詩人,他的詩風比較屬於山水田園的詩風,所以在《唐詩三百首》裡面,還有在《全唐詩》裡面,也收錄了儲光羲的詩歌。儲光羲本來他因為仕途有點失意,所以後來因為仕途不順,就乾脆想說不如歸去,就罷官,就辭官,就隱居到終南山。後來隱居終南山沒多久之後,他又復出成為朝廷的太祝。太祝這個職官,各位從這個字,從先前我們講過的一個意涵,大概就可以知道太祝是掌管什麼的吧?掌管什麼的?跟祭祀有關的,他掌管宗廟的祭祀,是朝廷很重要的職官,所以世稱他為儲太祝。後來也累遷到監察御史。所以先前我們曾經講過,在唐朝時候有這種風氣,隱居終南山,然後藉這個機會來彰顯他的清譽,所以後來就很多人去終南山把這些隱士們請出來,儲光羲其實就是其中的一位。所以我們講過那句成語叫終南捷徑,其實儲光羲也是走這一條捷徑,就可以官升好幾級,從地方官直接跳升為朝廷的重要職官,這一道捷徑在當時很多人沿用。後來儲光羲在安史之亂之中,因為叛軍攻陷長安,儲光羲就被俘了,被俘虜之後就接受了叛軍的委任。等到安史之亂被平定之後,儲光羲當然就自請罪責了,因為他曾經擔任過叛軍所委任的職官,所以朝廷就糾責,所以後來他也被貶到嶺南。這個嶺南就是五嶺之南。五嶺就是現在我們看到湖南省,還有廣東省交界的那個山脈,那個稱之為五嶺,有五個嶺,那個被我忘記了,五個嶺,什麼嶺什麼嶺什麼嶺,所以嶺南就是五嶺之南,就是講現在的廣東這一帶,所以後來他就流放到南方來。到南方來之後,在南方就安居落戶,所以後代很多都是南方人,現在南方的儲姓的人士,清一色幾乎都是儲光羲的直系後代。

  好,我們看到第二位儲用,儲用是南宋時代建陽縣的縣長,對地方很有貢獻。朱熹也很稱讚他。後來慶元黨禁的時候,當時在朝中就有一些士大夫之間的,彼此理念不合的一些黨爭,理學就被斥為偽學。朱熹我們在昨天在前幾天也跟大家介紹過,在宋明理學裡面,理學跟心學基本上是兩條路徑,理學就是程頤跟朱熹這一條脈絡而下來的,所以朱熹在當時黨爭的時候也被牽連,被罷官,朱熹就回鄉去。因為這個案子也牽連到了儲用,所以儲用也被降級,後來也被罷官。當時儲用在離開建陽的時候,建陽的百姓後來才知道,朝廷選派來接替儲用的是一個很嚴苛的人,而且有很多的苛政,有很多的其他的要求,讓百姓苦不堪言。儲用沒有當官了,就在附近經常會有一些遊歷,就去拜訪朋友,或到什麼地方去講學。在遊歷的過程,偶然經過原來他所任官的建陽縣,就被百姓認出來了,被百姓認出來之後,就簇擁他的車子進到了城裡面去,然後敲鑼打鼓,跟百姓說,儲長官回來了,儲長官回來了,好作樣子,好作樣子是當時的白話文,作樣子事實上就是模範榜樣的意思,所以大家都說儲長官回來了,你看儲長官就是一個好榜樣,地方父母官的好榜樣。其實是喊給誰聽的?喊給當時的縣長聽的。所以後來一段時間之後,當時的黨爭後來就稍稍平息了,查禁理學的這個部分也就得以平反。當然儲用當時就是因為跟朱熹有關,朱熹又是因為跟學案有關,所以一併都被平反,所以後來就被直升為朝廷重要的職官文華閣直學士,後來也被派任到廣州去擔任知州,都是很重要的地方官吏。儲用就是在地方上很得民心,即便遇到了一些頓挫,百姓還是他最好的後盾。

  好,我們看到第三儲大文。儲大文的時代就比較晚了,已經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間,儲大文其實他很有文才,不過因為他讀書,然後專心創作,其實也比較少在外面跟人交遊,最主要因為他沒有擔任過職官,所以跟他交遊的都是一些老朋友,都是以文會友,也有一些學生,可是在當時影響力也不大。不過真的跟他交遊過的,去讀過他的文章的人,都豎起大拇指,都說儲大文文章寫得很好,學問很淵博,甚至於有人說他是蘇東坡再世,所以可想見,當時他的文章讀過的人都稱讚不已。不過就是因為沒有人知道,所以後來我們都對他很陌生。他自己苦讀好久以後才考上進士。考上進士,在朝廷也都是閒差,這個閒差就是做編修。做編修就是,前幾天跟大家報告過了,去修書,編書。所以他並沒有直接的去治理民務,沒有去掌理過重要的一些職務,所以在史料上面對他就比較沒有那麼豐富,可是知道他文章寫得很好。後來就輾轉也在地方書院上面講學,所以有些學生知道儲大文很有文才,儲大文學問也很好,不過就很可惜了。所以這個也告訴我們一個事情,我們雖然說很低調,也很謙虛,可是如果是好的想法,如果是好的見解,其實我們不要太過於隱藏,還是要多多的跟大家分享。所以如果你有好的想法,跟朋友跟同修一起來聊一聊,有機會把它寫成文章發表出來。像這個儲大文就是他太過謙虛了,反而他的能力都被埋沒。所以告訴我們,真金不怕火煉,我們不要過與不及,其實發揮自己的想法總是可以造福人群,是一件好事。

  好,我們看到下面第二百一十二,這個字很多人都會誤認為斬,斬殺的斬,沒有這個姓氏,這個字念作ㄐㄧㄣˋ,前進的進這個讀音。靳姓真的很少,在台灣有一位女主播,曾經在電視台播報過新聞,叫做靳秀麗,也是這個姓氏,否則真的很少有機會接觸這個姓氏的人物。它的源頭是跟戰國時代的楚國有關,戰國時代楚國有一位大夫名字叫做尚,楚懷王很信任他,所以就把他分封到靳這個地方,所以在史料上面就稱他為靳尚。當時跟靳尚同時代的就是屈原,屈原本來也是楚懷王很信賴的重臣,楚懷王對他也是言聽計從,當時也是國家一片祥和。可是後來靳尚入主朝政之後,慢慢的他想要攫取權力,就離間了楚懷王跟屈原的信任,所以慢慢的被疏遠之後,屈原就被流放了。所以靳尚以後代的角度來看,是比較負面的人物。當然人物的考評也不能夠從單一面向來做評判,其實也是可以用更多元的方式來做理解。第二,我們看到靳姓的歷史名人。首先我們看到第一位,這個字好難,靳什麼?這個字左邊一個黃,右邊一個主,念黃或念主都不對,它念作ㄊㄡˇ,很奇怪,ㄊㄡˊ,我們是念二聲對不對?ㄊㄡˊ,它念三聲,ㄊㄡˇ,大概我們去打這個字的話只能夠找到一個字,黈,叫做靳黈。靳黈原本是戰國韓國的上黨郡的郡守,後來秦國武安君白起去攻打韓國的時候,因為秦國佔領了韓國野王這個地方,被佔領之後,糟糕了,就變成上黨郡跟韓國的本土被切割了,因為中間被野王秦軍所佔領,所以它就變成韓國的飛地。這所謂的飛地就是你的領地沒有跟你主要的範圍有接壤,中間還有別的國家或別的區域來佔據。那一個懸於你本土之外的那個所屬地就叫做飛地,這樣可以理解了,好。所以當時變成飛地之後,它跟本土之間的聯絡就被切斷了,就孤立無援。靳黈在當時身為上黨郡的長官,也很注意秦國軍隊的動向,因為他們知道秦國絕對不會就此罷休。後來秦國就用了外交的方式來斡旋,他希望韓國能夠自動割讓上黨給秦國,這樣秦國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取得上黨郡。當時韓國也派人去通知靳黈,希望他就直接讓出來,你就離開吧,我們就把上黨交給秦國吧。可是靳黈不願意,韓桓惠王已經答應了秦國,所以他又不敢違約,所以就只好怎麼辦?由中央朝廷罷免靳黈,派另外一個人叫做馮亭,直接去擔任上黨郡的郡守,來接辦交割的業務。馮亭到了上黨之後,結果馮亭不但沒有完成韓國國君交辦的任務,把上黨交給秦國,他反而把上黨交給誰?交給了趙國。所以原本秦國想說我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那麼大塊的土地,現在煮熟的鴨子飛了,所以很生氣,秦國就轉而跟趙國要上黨郡。趙國當然不肯,所以後來就因此引發了長平之戰。先前我們曾經介紹過長平之戰,就是馮亭所惹出來的禍端。

  第二位叫做靳歙,這個字的讀音大家比較不會念,射箭的射這個讀音。靳歙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他也跟著劉邦起義。剛開始的時候他是劉邦的中涓,中涓是什麼?就是侍從官,就是劉邦身邊的,有點像是我們現在講的幕僚,祕書,這種侍從官。跟劉邦就很親近,等於說二十四小時都跟著他。這樣的人物最容易受到劉邦的注意,因為很親密,他的一舉一動他都能夠了解,所以能夠給予信任。後來沒多久也因為立功的關係,所以有逐步的升官,靳歙在劉邦平定了各地方諸侯之後,他也升任為車騎將軍,而且在西漢初年的時候去率軍擊敗當時地方的叛亂,陳豨還有英布,這兩位先前我們也介紹過,最後就平定成功,不多久之後就往生了,所以也算是跟著劉邦一起打天下的患難兄弟。

  好,第三位靳時芳。靳時芳這一位倒是可以多講一些,靳時芳是明朝的大孝子,當時他的父親要到京城去,因為靳時芳的父親生病,身體沒有辦法長期乘坐馬匹,所以父親又要去京城,又不能夠長期坐馬,所以靳時芳就背著父親徒步到京城去。這個事情真的是讓人很感動,所以當時大家也都紛紛傳揚靳時芳的孝行。而且不僅如此,他的母親生病的時候,靳時芳朝夕抱扶,三十二年如一日,背他的爸爸去京城,有去有回,幾個月的時間也就結束了,可是奉侍他的母親,臥病在床,所以要上下床鋪,要如廁,都必須要有人照料,所以靳時芳三十二年如一日,真的是非常的讓人感動。

  很多人對於父母親晚年時候的照顧問題,現在這個問題愈來愈受大家的討論,因為現在人口老化的速度很快,少子化的衝擊也愈來愈彰顯了,整體台灣的經濟的條件也沒有很好,就變成說,以前父母親如果年紀大了,如果年輕的兒子媳婦女兒要工作,當然我們可以把父母親送到安養機構,只要有足夠的經濟條件,有人幫我們照顧,那個是前幾年大家比較流行的做法,現在就很為難,怎麼說?就是你要到安養中心去,那個費用其實也不便宜,三、四萬,三、四萬一個月,如果說額外父母雙親都去的話,那就是兩倍了,五、六萬,六、七萬。如果說家裡面人丁又不多,一個兄弟或者是兩個姐妹,怎麼樣來分擔這個照料的費用?那個就很吃緊,尤其經濟又不好,很多人又中年失業,以前只要用錢能夠安置父母親,大家也都還能夠去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是想要去安養中心,讓父母那邊安頓,沒有錢付那一筆費用,那就更困難了。因為父母親如果在家裡面,也是一樣要有人來照料,有人來照料的話,就必須要有一個人全職來照料,全心來照料,那雙親家庭少了一份收入,生活的開支又這麼重,這個就變成兩難的問題,真的很困難。或許大家可能覺得大家還很年輕,好像覺得這個問題沒有想到,其實各位的父母親已經可能開始面臨到這個問題了。我自己也開始面臨到這個問題,我的父母親現在,感謝上蒼,都讓他們很健康,所以上下樓,照顧自己的起居都沒問題。可是人總有年紀老邁的一天,可能再過二十年,他們也需要有人照顧了,所以這樣的問題其實我們都要提早思考。

  可是你看古往今來,能夠像這一位靳時芳這樣全心照顧父母親的人,真的很難得了。當然也需要有很多的人一起來協助,才能夠成就這樣的一個孝行跟孝名。如果是他一個人全心照顧,沒有人可以幫忙打理家務,如何如何,他也很難蠟燭兩頭燒,或蠟燭三頭燒。所以這個是很為難的一個情境,尤其現在更是困難了,相關的有一個新聞,幾年前也在民眾拍攝之下,也曾經上過新聞版面,有一位民眾他在就醫的時候,有看到一位中年男子,目測大概五十幾歲,他用一個背巾,背巾就是以前我們在早期的時候,我們背小朋友,背小baby。我們有那種背巾有沒有?就用那個背巾背他的老母親去看醫生,老母親行動不方便,可能臥病在床有一段時間了,所以身體就很瘦弱,應該是她的兒子,五十多歲,就用那個背巾帶著他的媽媽,背著他的媽媽,應該是抱,抱在前面,用背巾來做支撐,然後去看病。就有民眾拍下了這張照片,然後在網路上就流傳,新聞就去報導這個事情,也採訪到他本人,所以這也是現代的靳時芳,也是用這個方式來照料他的母親,真的非常的讓人感動。

  我們再看到下面,靳輔。靳輔是清朝人。我們現在來看一下,有一個詞彙跟大家說明一下,他是漢軍鑲黃旗。昨天我們曾經講到八旗,八旗有鑲黃旗,這沒問題,可是為什麼要特別加上漢軍?因為八旗後來在入關之後,它為了要擴編,而且它也希望滿跟漢能夠有一些融合,所以本來以滿人為主的八旗勁旅,它後來又擴編為了漢軍八旗,一樣也是八旗的制度,不過充任漢軍八旗的官兵,清一色都是漢人,所以叫做漢軍八旗。後來蒙古也有蒙古八旗,所以漢滿蒙都有八旗,這樣了解了。所以他是漢軍鑲黃旗的屬員。後來靳輔也巡視地方,去擔任地方父母官,後來在康熙十六年的時候被調任為河道總督。先前也跟大家講過,在清朝的官制,總督跟巡撫,巡撫的位階還遜色一級,總督是更高一級。所以這邊的河道總督第一次見到,跟大家報告一下,河道為什麼會設總督?其實這個河道講的是黃河,黃河的治理歷朝歷代都很重視,為了要整治黃河,而且黃河流經的省分又好多個,為了要幾個省分一起來治理,所以它就設了總督,總督的位階就比巡撫更高。可是這個總督就專門只做河道的治理,所以並不涉及那個省裡面的行政事務,它只有管理還有預防水患。河道總督主要的職務是如此。靳輔是康熙年間治河的名臣,後來也曾經參與平定三藩的工作。靳輔是依照明朝潘季馴的方法來治河,所以明朝治河的理念在清朝也適用,而且也被實踐。

  所以那一天我曾經跟大家講過,其實我們成功不必在我,其實我們現在所設想的,或所思考的一些東西,可能在當下我們這個時代,我們沒有辦法完成,或者是我們沒有辦法實踐,可是你提出了這個想法之後,可能在別人,在某一種因緣的成熟情況之下,他可以把它實踐出來,我們的提供一些見解,能夠圓滿這個事情就是功德一件。所以成功不必在我,只要我能夠提出我的想法,成功在別人身上,我也是與有榮焉。

  所以我們上一次提到,有幾位治河的,治湖的,這些水利專家,他們的想法都是這樣,他們的很多的理念,在他的書籍裡面被記錄下來了,可是當時沒有辦法實踐,可是在後來印證了他們當時的想法是正確的,這個都是很好的一些借鏡跟啟發。

  後來靳輔治河這麼的用心,不過還是有人要鑽空子,要去陷害他,所以我們看到倒數第五行,後來有一位御史叫做郭琇,誣告靳輔治河九年無功,後來就被免職了。當然,皇帝他不會去查考嗎?皇帝當然會去查考,可是不要忘記了,這些去誣告別人的人,他絕對是做好萬全的準備,我要誣告你並不是信口開河,我一定布置妥當了,很多的東西我都已經布置好了,我才來發動這個誣告,所以皇帝也一時不查,也認為靳輔治河無功,所以就給予免職。幾年之後靳輔過世了,這個事情才慢慢的朝廷才了解,原來靳輔是被誤會了。所以黃河沿岸的很多的百姓,感念靳輔這幾年來治河有功,所以希望能夠報請朝廷,在黃河岸邊為他建祠來祭拜他。所以後來朝廷也恩准了這樣的請求,也平反了靳輔的冤屈,而且還追贈他為太子太保,給予他一個爵位,這個爵位是滿文,滿文叫做拜他喇布勒哈番,很長,滿文的發音寫成漢字,拜他喇布勒哈番,好難,這是一個爵位,如果把它從滿文翻譯成漢文的話,就是騎都尉,是一個爵位的名稱。

  各位注記一下就可以了,有一些外來語真的翻譯很長,所以必須要有一些斷句。所以我們現在在做翻譯的時候,我們會把名,尤其是外國人,像洋人他們有名有姓,他們是名在前姓在後,我們在翻譯的時候經常就會在名跟姓的中間,我們會給它打一點,這叫間隔號。我舉個例子,有一位美國好萊塢的明星,男明星,叫做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有沒有聽過這一位?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請問他姓什麼?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我跟大家報告,其實剛開始他出道的時候,我們都知道這個名字好長好難念,到底在姓什麼?因為那個時候網路也不發達,所以大家就在猜,他的名字應該叫做Leo,李奧,他的姓叫做納多狄卡皮歐,姓好長。有人說不是不是,他應該叫做李奧納多,他的姓是狄卡皮歐,有人說他的名應該叫做李奧納多狄卡,姓叫做皮歐,就搞得一團亂。後來就有人去問,就翻報紙,因為以前報紙有一些娛樂版,會介紹一些明星的動態,才後來去查到資料說,原來他名字叫做李奧納多,姓叫做狄卡皮歐,所以這個名字那麼長,沒有去把它斷出來,真的不知道他名啥姓啥,尤其在翻譯的時候更是如此。

  這個是爵稱,大家把它記一下。所以到了雍正五年,朝廷就正式的給予平反,還把他入祀為賢良祠,成為清朝世代祭祀的賢良能臣。

  好,那我們就先到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