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百家姓-第31集

  今天我們再往下走,來我們看到第一百二十五個姓氏項。項這個姓氏,在中國大陸、在台灣都沒有進入到百大。春秋時代其實有一個諸侯國叫項國,可是這個諸侯國不是一個很大的國家,所以大家也都沒有特別去留意到,原來它以前是一個諸侯國名。這個項國也是一個姬姓國,因為它在河南項城這一帶,後來齊桓公在拓展霸業的時候,於是就把項國給滅了,所以後來項國的公族就以國名為姓氏,然後就逐步發展為現在我們所熟知的項這個姓氏。

  項這個姓氏有個堂號叫做聖師堂。這個聖師堂的典故是跟一位項橐有關。這位項橐七歲的時候就被孔子拜師了。我們都知道孔子他自己說過,他轉益多師,他有好多位老師,而且這些老師其實有不同的年齡層,像這位就只有年僅七歲,可是就拜他為師,然後也有不同的專業領域,所以很會彈琴的,然後對他有所訓誨的,其實孔夫子都把他視作為老師。所以在《論語》裡面有一段話我們都很熟悉,叫做「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我要請教大家了,這個三人行,這個「三」它到底是實數還是虛數?所謂的實數虛數,我們就是把這個數字把它給看實了,把它當作具體的數字,那個叫做實數。有的時候這個數字它只是寬泛的,去泛指多的意思,眾多的意思,那個就叫做虛數。那我請教大家,「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個「三」是實數還是虛數?這個其實在國中高中的課本裡面,也談到這個問題。那我們要來想想看,怎麼來解釋會比較符合孔夫子的原意。其實孔夫子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很多人都可以成為我的老師,我的老師的對象可以有非常多的選擇,所以他講「三人行,必有我師」,其實他是表現出他謙虛好學的態度。所以如果我們來比較看看,如果我們把這個「三」看作是實數,就是三個人裡面就有一位是我的老師;還是我們把它解讀,一群人裡面就有一位我的老師,就這兩個解法,實數跟虛數的解法,各位覺得哪一種能夠表現出孔夫子好學的這種態度?實數還是虛數?我個人是比較傾向於實數。因為三位裡面就有一位,所以他拜師學藝的機率就是三分之一。但是如果你把它解為虛數,它就泛指多,這個多到底是多到什麼樣的程度?他沒有實講,可是可能是三十個人,可能是三百個人。所以這樣比較起來,把它解為實數,似乎會比解為虛數更能夠貼近孔夫子好學的精神。這是我的角度,我自己的想法,提供給各位來做參考。

  所以孔夫子非常好學,所以年紀輕輕的這一位也把他拜為老師,所以後世子孫就以此為典故,立堂號叫做聖師堂,聖人的老師。

  我們看到項姓的歷史人物,當然最知名的還是我們看到下面,編號第一號的這一位項羽。項羽赫赫有名,他是秦朝末年的時候,反抗勢力非常重要的一支領袖。本來在秦朝末年的時候,各地方群雄並起,然後不斷的在起義的過程裡面,有些是被秦朝的政府軍給打敗了,然後就四散了,然後有一些是英雄跟英雄之間他們又結盟,有些時候為了搶地盤爭地盤,英雄跟英雄之間互相的攻擊也是有的。總而言之,後來就形成了幾股比較穩定的勢力,然後這幾股穩定的勢力又以項羽馬首是瞻,所以後來他就自稱為西楚霸王。不過項羽的這股勢力並不是他自己籌建起來的,原來剛開始的時候,他這股勢力的領袖是項羽的叔叔,叫做項梁,後來項梁在去世之後,他才把這個指揮權交給了項羽,所以項羽後來才不斷的去發展去擴充,所以後來就變成眾路英雄好漢的頭,領導。

  當然當時他們就講好了,如果能夠先打進關中,就讓這個英雄在關中稱王,所以大家就有一個具體的目標。所謂的關中就是秦朝的首都地區,所以大家就努力的朝首都地區進攻。項羽也是鼓勵大家,我們現在把主力瞄準秦朝的國都,不要自己內耗,不要自己為了自己的地盤,然後在那邊你爭我奪,沒有意義,所以他定出了這個大方向,大家就努力吧。

  項羽他自己本身他是很有自信,他認為一定是我先打進去,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沒想到後來是誰佔了地利之便,先入了關中?是劉邦。因為劉邦本來是被冊封在漢中,漢中就是在陝西省,現在我們看到的陝西省,在南部有一個漢水流域,所以他從漢中要到關中,事實上他是更近的。因為其他的群雄都還在山東這一帶,我講的山東是函谷關,崤山以東,就是在河南、湖北,或者是更南邊就有到湖南、江西這一帶,所以群雄當然就沒有像劉邦這麼的靠近關中,所以他反而先入了關中。先前那一段過程,我也曾經跟大家報告過了。總而言之,後來這個項羽他還是入了關中。入了關中之後就一番的燒殺擄掠,所以關中的百姓其實對項羽印象很差,因為先前秦朝的施政就是苛政猛於虎,苛政多如牛毛,那你今天來了一個項羽燒殺擄掠,也好不過先前的秦室王朝,這個秦朝,所以關中的百姓對他就印象不好。可是對劉邦卻非常的期待,因為劉邦入關中就跟關中百姓說,我們就約法三章,很簡單,其他的苛政統統都廢掉,所以老百姓就相對的在情感上面是比較支持劉邦的。接下來就進入到了連續四年的楚漢相爭,變成最後凝聚成兩股勢力來做對抗。所以後來的結果我們都知道,是劉邦險勝項羽。

  劉邦之所以險勝項羽在於幾個地方,第一個,劉邦有非常穩定的後援。所以項羽他相對的就沒有源源不絕的後方支持,所以他經常就是打到後來,對峙到後來就缺餉,缺兵,缺武器。所以在戰術的層面上,戰略的層面上,劉邦是比較佔上風的。還有就是他個人的人格特質,其實也間接造成他最後沒有取得勝利的關鍵。就是項羽這個人到了後來的時候,很忌諱,很疑心疑鬼,疑神疑鬼,尤其對他帳下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謀臣,就是范增,對他非常的禁忌。當然也有人說,其實是劉邦陣營使了反間計,讓項羽跟范增之間有了嫌隙,而且那個嫌隙愈來愈擴大。所以從內部其實他自己就已經有了問題。再來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就是韓信的態度,後來韓信最後還是願意支持劉邦,所以導致項羽最後一道希望也就沒了。因為項羽曾經約韓信碰面,然後跟韓信談條件,就是希望韓信不要加入劉邦,即使你隔山觀虎鬥,你不要表態都沒關係。但是後來韓信還是積極的去介入了這兩方的對峙,所以形式就丕變。最後項羽就兵敗,然後他最後是被包圍在垓下,垓下當時被包圍真的是跟鐵桶一樣,層層包圍。

  劉邦是非常攻於心計的人,因為他自己是楚人,劉邦自己是楚人,他會講楚國話,然後項羽的部將絕大多數都是楚人,所以他也教他自己的士兵唱楚國家鄉的民謠,就對著被包圍的楚軍開始唱家鄉的歌。被包圍的楚軍們聽到家鄉的歌,就想起了家鄉的娘親,就想起了家鄉的妻兒,所以很多人就淚流滿面,最後就投降了,所以他用一個心理戰,去瓦解了項羽的部將,他們心裡面已經被鬆動了。

  所以項羽看到最後這個苗頭不對,他為了要突圍,他就率領了一二百位精兵要突圍。然後有沒有順利突圍成功?有。所以他的意思是說,今天不是我沒辦法打敗劉邦,而是老天爺不幫我。所以你看,我還是可以突圍給大家看,所以表示我是很能打仗的,上天要亡我,並不是我沒有那個能力,是天意如此。好,然後一路突圍來到了烏江邊。這個烏江其實就是長江那一段,當地人把它叫做烏江,事實上它就是長江,長江的一段,它的別名叫烏江。然後來到了烏江邊看到茫茫的長江,怎麼辦?古人要渡河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什麼?就是坐渡船。那個時候還沒有跨江的大橋,跨江的那種浮橋也都比較晚了才有。所以他看到茫茫的大江,要如何渡河?這個時候旁邊有個擺渡的老人,就划著船過來,看到這個岸邊,那不就是赫赫有名的項將軍嗎?所以就要擺渡把他接過江去。後來就有兩種說法,就是項羽有上船或項羽沒上船,就有兩種說法。但是這兩種說法其實不相違背,因為他不管上了船還是沒上船,後來項羽都舉劍自刎,自刎在烏江。

  所以他最後的時候其實他也很感慨,他認為老天爺辜負他,上天辜負他,並不是他不能打仗。所以《史記》司馬遷裡面,他還留下了項羽的最後那一句遺言,他說「天要亡我,非戰之罪」,不是我不能打仗,所以司馬遷就很感慨,他最後的評論就說,項羽到最後他還執迷不悟,他從來都不去檢討他自己為什麼會失敗,他總是認為我很能打仗,這個幾年征戰七十餘場戰爭,他全部都贏,可是最後一場最關鍵的那一場他輸了,輸了就全輸了,所以他執迷不悟,總是檢討別人,不願意反省自己。所以司馬遷也很感慨,留下了這段他自己的心得,也給後世的讀者,能夠以項羽為借鏡。

  所以反觀現在我們很多年輕人,在碰到一些挫折的時候,忍受失敗的抗壓度是很低的,然後一旦有了一些挫折的時候,如果是年紀小一點的,可能就會哭、鬧,如果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年輕人,可能就會很沮喪,然後就怨天尤人。可是有沒有去了解為什麼我今天會受到挫折、會失敗?他總是細數別人的不對,誰誰誰對我不好,誰誰誰對我背棄忘義,可是他有沒有想過,我應該要改進什麼?這個好像是蠻普遍、現在年輕世代常見到的一種通病吧。所以這個值得我們來省思。

  好,我們再往下,我們看到另外一位項姓的歷史人物,這位叫做項斯。項斯他是晚唐的詩人。大家好像也沒有讀過他的詩,但是有一句成語就跟他有關。我們看到因為他那個詩,得到當時的國子祭酒楊敬之的賞識,所以楊敬之就寫了一首詩,「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也就是這位楊敬之讀了項斯的詩,他覺得他寫得很好,而且常常三不五時項斯來拜訪他的時候,也會把他新寫的作品給楊敬之來閱讀,所以楊敬之說我總是覺得他寫的詩,每一個年紀,每隔一段時間,他的詩都有進步,寫得很好。所以他經常都會逢人,如果有機會就會跟別人推薦,這個項斯寫的詩很好,有機會的話你可以讀一讀。所以後來有句成語叫做「逢人說項」,其實就是那個項,就是項斯。所以項斯在當時就聲名很大。不過很可惜的是,他的詩收錄在《全唐詩》也滿多的,八十八首。可是後來大家對他的研究沒有那麼積極了,所以大家也就沒有那麼的熟悉。

  所以即便是古代的這些詩詞,其實還是有很多我們沒有去研究到的這些名家。當然有一些名家他為什麼沒有被關注,是因為前人沒有對他有很高的評價,因為詩人很多,文學家很多。所以我們後來所熟知的,大概就是因為前人有加以標揚,所以我們就延續了前人的評論,我們會認為說哪幾家是大家,我們會投以比較多的關注。可是像項斯,如果在當時晚唐他都能夠聲名鵲起,那表示說他是有很好的實力的,只是後來我們不太了解,所以大家就忽略了他。所以有機會的話,如果大家對詩詞歌賦有興趣,除了那些名家名著之外,有一些比較小家小眾的,其實我們也可以多給予一些關注,或許這裡面也可以去撿出海沙裡的貝殼,給我們一些古代的名家一些機會,多多的了解。

  我們看到下面一位姓氏,一百二十六祝姓。談到這個祝姓,大家腦海裡面閃過的古代名人是誰?祝英台。當然除了祝英台之外還有別人。我們看到這個祝姓,其實在中國大陸在台灣都沒有進入到百大。

  祝姓的源頭有兩個說法,第一個說法是以職官為姓氏。所以先前跟大家介紹過祝跟史的差別。祝主要是什麼?就是人對天溝通的橋梁。這個我有講過對不對?有。所以它右邊那個偏旁是兄,兄弟的兄原本是一個人,然後上面那個頭,那個口是朝上的,所以它是表現出了人對天的一種祝禱,所以後來就派生了祝這個字。史原本它是另外一個工作。有的時候這個巫、卜、祝、史這四個職官,有的時候會混在一起,就沒有分得那麼細,可是如果我們把它仔細來談,它的職能還是不太相同的。因為在古代,這種祝、這種史它的職官是很重要的,所以後來就以職官為姓氏。也有以祝史為姓,也有單單姓祝的,也都有。

  另外一個來源,就是祝姓傳說是上古的火神祝融的後代。所以武王攻滅商朝之後,將黃帝的一支後裔封在祝,祝國的公族就以國名為姓。這個是第三個來源。所以如果是第三個來源,那它就是從姬姓派生而來的。

  所以我們談到這個祝就要從祝融談起,因為祝融有一個說法,他是我們祝姓的起源之一。祝融我們都了解,他是火神。在中國古代,火神還有另外一位,在古史的記載裡面,還有另外一位叫做回祿,回家的回,那個祿就是俸祿的祿。需不需要我寫?不用了,俸祿的祿,回祿。所以後來我們就把這兩位火神的名字,也變成了是火災的借代詞。所以我們看報章雜誌,經常都會說什麼地方「慘遭祝融」,慘遭祝融就是被火災給吞沒了,或者是「回祿之災」,發生了火災。

  我們再往下看,祝英台。祝英台剛剛我們也提到了,淒美的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的主角。當然這個主角有學者去考證,考證說她應該是東晉時期一個祝家的女兒,因為她從北方,然後因為五胡亂華的關係,所以就南遷到了會稽的上虞這一帶。所以有學者去考證,祝英台應該是確有其人。所以這個民間的故事它流傳得很廣。當然這個故事在流傳的過程裡面,因為是民間的集體創作,口耳相傳,然後在傳播的過程裡面大家也會加一些料,所以那個故事就愈來愈完整,然後情節愈來愈有張力,後來這個版本就變成是中國古代民間難得的悲劇。

  我們先前有跟大家聊過,中國傳統的戲曲、戲劇,大概那個比例很高都是大團圓,以喜劇收場,悲劇是不多的,《梁祝》這個算是很特異的一個悲劇,而且廣受大家的歡迎。後來《梁祝》的故事不斷的在中國傳統的戲曲裡面翻演。當然在民國,我不太記得那個年代了,應該是四、五十年代可能,不曉得大家有沒有印象?那個時候凌波她用黃梅調,她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凌波跟另外一位是?有點忘記了,師兄還記得嗎?樂蒂,對對對對對。那個《梁祝》電影大家非常的喜愛,甚至於有一些影迷非常的瘋狂,去看了好多次。然後我母親,當然那個時候她很小,後來也是看一些電視的重播,有播《梁祝》的電影她也很喜歡,所以它裡面有很多的橋段她都會唱,〈遠山含笑〉、〈訪英台〉她也會唱。我也算是耳濡目染,因為小時候媽媽看我們也跟著看,所以有幾個橋段,大概那個歌詞旋律我都還會記得一點點。所以廣受大家的歡迎。

  當然這個淒美的愛情故事最後的收場大家都知道,就是祝英台她雖然說是女扮男裝去求學,不過後來還是回到了家鄉。然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祝英台就許配給了誰?馬文才。馬文才又感覺好像,就是把他形塑成是一個腦滿腸肥的、不學無術的土豪。當然以祝英台這麼有才情的女性,當然是覺得感覺好像有點不太喜歡。她自己跟梁山伯又有了很深的情感,所以她內心事實上已經私許終身於梁山伯了。當然梁山伯最後也是鬱鬱而終。所以後面那一段大家都很熟悉,就是馬文才在迎娶祝英台的過程,然後途經了梁山伯的墳墓,然後祝英台就下來哭墳。那一段也是非常的精彩,每次播到這段的時候,台上的演員哭,台下的觀眾也哭,因為那段實在是真的太精彩了,唱得很好。像我們這種男生我們有時候也是會感同身受。後來據說梁山伯的墳居然就打了開來,然後祝英台就跳了進去,那個墳墓又合了起來,這有不同的版本。然後兩個人就最後化成了蝴蝶。所以是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梁祝》的主題曲也很好聽,如果各位有興趣,可以上Youtube,你打梁祝,主題曲就可以聆聽得到。

  我們看到還有另外一位祝姓的名人,就是祝允明。這位祝允明,先前我們在講到唐寅唐伯虎的時候,也曾經提到,祝允明跟唐伯虎、跟文徵明,他們就是並稱為吳中四才子。他自己本身曾經有過科考的經驗,不過就是屢屢不中。最後還是以舉人的身分去選官,所以後來也有一段時間在官場上歷練。不過後來可能跟官場的文化格格不入,所以就稱病還鄉。還鄉之後他就以教授繪畫,以賣字畫為生。當時他的字畫就已經在民間有很高的讚賞,所以他當時以賣畫為生,其實日子也還過得不錯。當然因為他自己很特別,他還有另外一個別號叫做祝枝山,為什麼叫做祝枝山?就是他右手有駢生手指出來,一般我們手指是五根手指,然後他可能在旁邊有再長出一枝手指,所以他有六根手指,所以他有個別號叫做枝山,那個枝就是駢枝,駢就是駢體文的駢,駢枝就是多長出一根手指出來。為什麼是山?因為我們的手指像山,像山峰,所以就是多長了一根手指,叫祝枝山,有這樣的別號。

  大家就參看裡面文字的說明,他在書法、在繪畫造詣都很高。當然現在在古物的拍賣市場,祝允明的作品也是價格很高。

  好,來,我們看到下面一個姓氏董。董這個姓氏在中國大陸排名第二十九,台灣就沒有那麼多,排名到七十。董出自於己姓,自己的己,他是黃帝的後代。相傳黃帝的子孫有一位叫做叔安,因為他受封於蓼這個地方,所以我們就稱他為蓼叔安。蓼叔安有一個兒子叫做董父,因為擅長馴養蛟龍,所以後來舜帝就封他為御龍氏,而且賜姓為董姓。

  大家會覺得,還可以馴養蛟龍,跟好萊塢的動畫電影《馴龍高手》一樣嗎?在好萊塢的電影或者是在西方傳統裡面的,他們所謂的龍就是比較接近於,恐龍時代有一種翼手龍,有沒有?然後會吐火,所以西方的那種龍大概是那個形象,牠有翅膀的,東方的龍,我們傳統的認知牠是沒有翅膀,可是牠會飛,而且也會潛藏在水裡面。所以先前跟大家聊過,到底那個龍牠的原型是什麼?有不同的說法。但是我個人還是比較覺得牠應該是蛇,應該是蛇慢慢的去穿鑿附會,然後去演變出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龍的形象。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馴龍事實上就是什麼?就是馴蛇。馴蛇你就會覺得,這個馴蛇感覺好像比較有可能一點,這個可能性比較高。所以總而言之董姓就是由此而來。

  董姓的另外一個起源是春秋時代,有一位大夫辛有,他有兩位兒子在晉國主管典籍,也就是後來的晉國的史官,因為主管晉國的典籍,所以史官就稱他叫做董狐,有這麼一位董狐。我們可以看到下面的遷徙分布的第一行,董狐就是在春秋時代晉靈公時期,當時晉國有一位權臣叫做趙盾。趙盾他本來出發心其實也是良善的。因為晉靈公少年即位,年輕人總是好奇,然後喜歡做一些很標新立異的事情,所以我每次講到這個晉靈公的時候,我都跟學生說,晉靈公就是古代的不良少年,他喜歡做一些捉弄人的舉措。所以晉國的大臣總是認為說,這個國君好像有點不夠莊重,所以屢屢的勸這位國君,國君不要那麼好玩,可以有定性一些。每次晉靈公都說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們不要再講了,我會改,可是又三番兩次還是故態復萌。後來晉靈公覺得趙盾這個老頭很煩,所以他後來就找了一個殺手要去殺趙盾,這個老頭子這麼煩,乾脆就讓你閉嘴,找了一個殺手去殺趙盾。

  結果那個殺手就要去刺殺趙盾,本來要刺殺的,那一天剛好早朝,早朝就是大臣要進到國君的宮殿,要去稟報,很早,然後趙盾就已經到了大門口了。那個時候朝堂的大門還沒開,所以他就在外面找了一個地方,就坐著休息,閉目養神,那個天色還很昏黑,還很早。結果那個刺客就原本要趁這個時間,要去殺掉趙盾,可是他看到趙盾,望之儼然,你看看今天早朝,雖然說時間很早,可是趙盾他又比其他的大臣更早來,所以表示他忠於自己的職位,很早就到了這個地方要準備進朝,而且他在休息的時候,閉目養神,正襟危坐,透露出一種氣節凜然的態度。所以反而那個殺手覺得,如果我今天真的奉了國君的任命,殺了這一位國之重臣,那我有何顏面去面對自己的家人,怎麼樣去面對國家的列祖列宗?因為他相信自己如果幹了這個事情,下到黃泉,九泉之下一定會被大家咒罵,所以他反而不敢去殺趙盾。可是因為他接受了國君的任命,又沒有完成這個任務,那國君咎責下來,他也落得一個不忠的名號,所以他最後選擇了斷,自己了斷,自殺。

  所以趙盾那一回就沒有遇刺,可這個事情後來還是洩露出來了,就知道說晉靈公要殺趙盾。趙盾為了避免事端擴大,所以他就離開國都,他要去避這個風頭。結果離開國都,他原本就一路要往邊界走,然後往邊界走,他本來想說要離開國家,他離開國家到國外去,先避風頭一陣子再回來。結果到了邊境,還沒有出晉國的國境,趙盾的堂弟就先下手為強,把晉靈公給殺了。殺了以後,趙盾在邊境就得到了消息,晉靈公已死,所以我們要擁立新的國君,趕快回來參與政事的規畫,所以趙盾還沒有離開國境就回到國都。

  回到國都之後,董狐就上朝稟報,就把這件事情記了下來,就寫趙盾弒其君,就在史書上面就記了這一條。趙盾說沒有,不是我,不是我,是我那個堂弟誰誰誰。結果董狐怎麼說?董狐說你身為國家的重臣,你避禍,你離境,如果你今天避禍離開了晉國的國境,這個事情罪不在你,因為你已經離開國家了。你沒有離境,而且你又回來,回來之後,你剛剛也說了,殺掉靈公的是誰?你再講一次,是你堂弟誰誰誰,對不對?你回來之後你有沒有處理你堂弟?沒有,你堂弟還站在這邊。所以誰要負最大的責任?就你趙盾,不是你還有誰?趙盾這一聽,果然真的,董狐講得有道理,所以他就認了。所以趙盾,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講,他也有他宰相的氣度,的確他有責任,可是董狐講的百分之百正確,所以他就認了這一條,所以這條就記錄在晉國的國史裡面。後來也記錄在《左傳》、《春秋》。

  所以董狐真的是秉筆直書,為中國的史官留下最佳的典範。後來董狐的子孫就以董狐的這個故事,這個典故,立了堂號直筆堂、良史堂,秉筆直書,一代良史,以此做為堂號。這個是我們看到董氏的比較特殊的堂號。

  我們看到董氏的歷史名人。談到董氏一定就要談到董仲舒。董仲舒在中國整個文化,而且不僅是中國儒家史,不僅是中國思想史,他是整個中國文化很重要的指標性的人物。就是因為他向漢武帝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所以後來天下學術就以儒家為正宗,所以其他的諸子百家,也就跟儒家的地位不可相提並論了,其他的諸子百家都已經被拋在後面了,層次就沒有像儒家這麼高了。所以他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性的人物,也奠定了後來兩千年中國思想,以儒家為主體的這個規範。

  當時漢武帝他最早的時候,他其實是要求群臣能夠獻策,希望能夠透過大家集思廣益,來提供治國的方略。所以董仲舒他就提出了一個對策,這個對策就提到了剛剛我們所講到的,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之外,他還提出了一些學說,像天人感應,像大一統的學說。因為天人感應,大一統的學說,也配合了董仲舒他在《春秋公羊傳》的學說系統,所以他就把自己學說的研究心得,然後把它轉變為國家的政策,就進獻給了漢武帝。漢武帝見了以後,他覺得這個很好,不僅對於儒家思想的標揚,因為儒家在某個程度上面,它是符合當時統治者的需要。我講的比較市儈一點。就一個統治者的角度來講,他為什麼需要儒家來當作理論的背書?因為儒家尊君,所以他需要這樣的學術理論來支持。而且儒家因為它講五倫,五倫裡面它講到了家庭的秩序,還有個人對國家的關係,所以也符合當時統治者的需求。所以他認為標舉儒家,對於他來統治漢朝是有幫助的,所以他願意接受董仲舒的諫言。

  當然他自己,董仲舒學說的這個成分外表看起來是儒家,可是骨子裡面其實它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成分,是陰陽家的成分,所以我們就說他是儒皮陰陽骨,外面是儒家,骨子裡面是陰陽家。所以你看他的《春秋繁露》,這個《春秋繁露》就是他很重要的一本書,裡面都談什麼?談陰陽五行,談讖緯,談天人感應等等這些。

  什麼叫做天人感應?天人感應就是他把人跟天的關係,他做了一個聯結,也就是說,人身上有的它可以對應到上天。所以換句話說,他有了這樣的一個理論系統之後,他才能夠繼續去推演他的學說。因為人跟天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譬如說人有兩個眼睛,就表示它對應到天上的什麼?太陽跟月亮,然後人身上有多少骨節,它對應到了什麼什麼什麼,所以他做了這個理論的鋪陳,人跟天是可以互相感應的。既然人跟天可以互相感應,當天它有什麼樣的一個舉措的時候,譬如說它要賜恩於你,它要降禍於你,人就會有所感應。這樣了解我的意思?至於說是誰來感應,這個就有玄妙了,誰能夠有這個感應?天子有這個感應,為什麼?因為天子是上天在人間的代言人,所以他叫天子。所以他就把君權跟神權把它合在一起了,也就是說,今天天子的所作所為,事實上不是我個人的意志,是我執行了上天的意志,因為我感應到了上天的意思,所以他把自己的所作所為給合理化,他認為是上天,我只是代天執行而已。好,如果今天這個天子他是一個有德望的人,那老百姓日子就過得很好。反過來如果他今天是一個很暴虐的人,那就用這一套理論為他的暴虐的行為給合理化了,裹上了糖衣。所以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的角度是很可怕的,因為這樣君王他就沒有一個制衡,他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因為他把神權放到自己的身上來了。他又把父權也擺上來,把夫權也擺上來,為什麼?因為他強調了三綱五常,他把儒家的那個理論再把它更明確化,提出了所謂的三綱五常的觀念。所以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統統統合在男性的身上,尤其是天子的身上。所以他就造成了當時漢朝這個君權無限的崇高,那也影響後來兩千多年。所以影響深不深刻?非常深刻,非常深刻。

  先前跟大家講過什麼叫做讖緯,讖緯其實某個角度來講就是預言,所以在董仲舒的思想裡面也談了很多。董仲舒當然身為當時很重要的大臣,即便他已經退休了,可是當國家有重要的一些政策,還是會去向董仲舒請益,所以算是異常的榮寵,得到朝廷的眷顧,可以算是名滿於天下,而且是高於群臣很多。這是董仲舒的介紹。

  我們再往下看,我們看到第二位董卓。董卓是三國,應該還不到三國,他是東漢末年一個把持朝政的權臣。大家如果有讀《三國演義》,或者是有看大陸拍的《三國演義》的電視影集,你就會發現他把董卓形塑成什麼樣的一個角色?就大胖子,肚子很大,然後就是滿臉橫肉,囂張跋扈的這個形象。的確在正史,在《演義》裡面,他的形象都是如此。所以他原本是奉詔進京要去除掉所謂的十常侍,這個十常侍就是把持朝政的十個人。好,結果董卓去奉詔除掉十常侍之後,他自己反而去填補了那個空缺。然後他就改立了漢獻帝,所以他也挾漢獻帝自重。所以其他的地方的勢力也不滿,後來又有人聯合起來推舉袁紹為領袖,再度的把董卓給拉下來。

  所以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用心都是很正向的,或者是我們把很正向的一個舉措,當作是我們的目標或口號。可是當你達到那個目標之後,事實上權力是非常誘人的,所以我們可以很快的就又重蹈覆轍了。所以你看董卓殺了十常侍,自己也變成十常侍;袁紹殺董卓,事實上袁紹的目的,他其實也是要取董卓而代之;後來曹操又把袁紹給除掉了,曹操自己就擺明了,我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權力的誘惑令人迷失了方向,迷失了理智,所以我們面對權力要非常非常的小心。

  據說這個董卓後來是被誰所殺?被他的義子呂布所殺。當然在《三國演義》裡面,羅貫中他就編排了一個所謂的連環計,就是拿貂蟬當作一個誘餌,然後引誘董卓跟呂布他們義父子反目成仇,然後達到了一個借刀殺人的效果。當然這一段可能是有一點點疑慮的,是不是真的如《演義》所寫,也有史學家來做討論,因為有人根本主張貂蟬這個人是不存在的,有此一說。總而言之董卓就被殺了,董卓被殺之後棄屍在街頭。

  然後還有一個很有趣的記錄,說有人就在他的肚臍就插了一根棉線,然後就點火,他那個肚子的油就提供那個棉線一直燃燒,然後據說燒了好幾天好幾夜。所以它就表現說董卓肚子裡面,腦滿腸肥,都是油,不是水是油。這一段也是滿有趣的。當然這是很不好的一個畫面。不過由此可以凸顯出董卓他為人所唾棄,大家見到這樣的景況,不但沒有人制止,而且還被記錄了下來。

  所以人這一生真的是要兢兢業業,因為我們現在這輩子所努力所表現的這一言一行很可能都會流傳在後人身上,被廣為流傳。當然很多人會說,老師,你好像講得太嚴重了吧?我只是一個無名小卒,我的那個應該不會被大家所知道吧?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即便社會普遍多數人可能不認得你,但是你的子子孫孫他還是會記得你。所以子子孫孫如果大家提到哪一代的祖先,這代祖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待人很好,為善不欲人知,然後子孫就會非常的感恩,因為我們講祖德流芳,所以我們某一代的祖先,就是因為他生前做了很多的善事,然後很低調,所以你看庇蔭我們一家老小很平安,如何如何。如果反過來,大家如果提到哪一代的祖先,那個,他實在是,不要說我們毀謗先人,真的不好,跟鄰居都處不來,到處罵人,貪小便宜,什麼的什麼的,人家這樣講,做子孫的其實大家也會覺得不好,所以至少我們要留下一個令名,留下一個好的名聲給我們的子子孫孫能夠效法。所以真的,一言一行都還是要謹慎小心。

  我們看到下面一位,也是董姓的一位很有名的書畫家,董其昌。董其昌這位赫赫有名,明代的書畫家,現在他的作品在古董拍賣市場,非常非常的搶手,非常的搶手。我有一位我的師弟的另外一位老師,我的師弟在外面拜師學藝的老師,他就是鑑賞董其昌畫作的大家,經常都被邀請去做鑑定。他說他去鑑定過,他有一天跟我們聊,十件裡面有八件是假的。因為董其昌留的作品在市場上不少,當然,因為它到底有多少我們不知道,所以有的時候就會冒出偽作出來。因為它通行的量很多,所以大家也不會覺得說這個可能有造假的嫌疑,但是還是要經過鑑定,所以他鑑定的結果,假的居多。

  董其昌不僅書畫的功力很好,而且他也有書畫的理論,所以他提出了一個理論,他以佛家禪宗來做一個比喻。他說在明朝的時候,從明朝開始往上回溯,因為從唐朝開始,中國的水墨畫就大致上分成了南北兩宗,從唐朝開始分成南北兩宗。

  他用禪宗來做個比喻,因為禪宗剛好在唐朝的時候也有南北兩宗,大家都很熟悉,南宗就是六祖惠能大師。六祖惠能大師這種修為的方式,我們把它簡化成兩個字叫做頓悟,他講的那個偈語,大家應該都知道那個故事。北宗就是神秀,神秀他就是漸識,他是需要一段時間好好的去修為,所以他跟惠能大師的角度不一樣。可是有沒有誰比較重要或者是誰比較崇高,有沒有?南北這兩宗?其實沒有,沒有。我們很多人都認為惠能大師比較高明,好像境界比較高超,其實未必,因為那個是不同的修行的法門,所以它沒有高下之分。因為目的都是要參悟,只是我們循的途徑不一樣而已。我們今天要從台南到台北,你可以怎麼樣去台北?你可以搭高鐵,兩個小時就到了;你也可以搭火車,四個小時到;你也可以走路,三天之後就到了,慢慢走,一樣都能到,只是途徑不一樣而已,所以我們終極目標是相同的。每一個人他選擇哪一種方式來修鍊,那個可能都是有因緣的,那個不能勉強的。所以就用這個來做一個比喻。

  所以董其昌說,在書畫的南宗主要是以王維為主,王維,就是唐朝的那一位詩人王維。王維他不僅詩寫得好,他畫也畫得很好。所以蘇東坡曾經有讚譽王維的詩跟畫,說王維怎麼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所以他畫是畫得很高妙的。王維的畫他是以水墨為主,所以這是南宗。北宗是以李思訓父子的師承為主,李思訓就是思念的思,訓誨的訓,訓話的訓,訓詁學的訓,李思訓父子。他北宗的畫風就是描輕,怎麼講?就是我們現在講工筆畫,可是他有設色的,工筆畫,他畫得比較精細。王維的他就是水墨畫,就有點像後來我們看到張大千張大師他那個潑墨的,以寫意為主的。北宗是比較工筆的,他畫得是很細膩的。所以就有南北這兩支。但有沒有哪一邊比較高妙?沒有,因為每一個人的審美觀不同,你喜歡工筆畫,你當然會覺得工筆畫比較高妙;你喜歡寫意的潑墨畫,你當然就比較讚賞南宗,這個沒有什麼高下之分。所以他做了一個這樣的論點,也後來成為中國繪畫史很重要的一個理論。他自己除了繪畫之外,他也有一些詩文,也流傳於後世,這個是董其昌,董姓。

  接下來我們看到一百二十八梁姓。梁這個姓氏在當今中國大陸排名第二十一,在台灣排名第四十四。梁姓有幾個來源,第一個來源是出自於嬴姓。嬴姓是大禹時期治水的名臣伯益之後。伯益這位人物我們也談過好幾次了,所以有很多姓氏的源頭也都從伯益開始派衍而生的。伯益有一位後裔名字叫做非子,善於養馬,後來被周孝王封在秦,所以他就是秦國的始封君。後來非子的曾孫秦仲奉周宣王之命討伐西戎,後來被西戎給打敗。可是秦仲的幾個兒子還是繼續征討西戎,最後還是大獲全勝。所以周平王就以秦仲最小的兒子秦康,另外再封給他一個地方,讓他建立一個國家,就是後來的梁國。所以後來梁國也被秦國給滅了。

  大家會說,秦國跟梁國他們不是有血緣關係嗎?因為都是從非子之後流傳下來的。所以先前我們跟大家講過,為什麼秦始皇當時就堅決反對,儒家建議說要分封子弟到各地方去當王當侯,為什麼?因為閩南話講,一代親,二代表,三代閑了了。師兄我這麼講對不對?對了。一代親就是,第一代的時候大家都是兄弟,很親,一母同胞,即便不是一母同胞,就還是同一個爸爸。到了第二代的時候就變堂兄弟了,堂兄弟就隔了一層。到了第三代的時候就重堂兄弟了。我請問大家,你們大概都還認得各位的堂兄弟姐妹,你認不認得跟你同一個高祖父的重堂兄弟姐妹,就是你叔公或你伯公的孫子?你就不認得了。其實在血緣上面,以中國的人倫,那個還不算太遠,因為服喪服的時候都還沾親帶故,老人家往生的時候,那個重堂兄弟都還要去弔喪,還要弔喪,還要服喪服的,所以在中國傳統的倫理,血緣還不遠,可是你都不認得了。更何況在古代,那些都分封出去了,分封出去之後,可能彼此之間橫向的聯結就不多了。所以到了後來幾代人之後,我根本就只知道你是我同一個血脈派生出來的親戚。可是當真正利益擺在前頭的時候,誰還管你親戚不親戚?不就是這樣嗎?所以秦始皇當年堅決不要分封,就是不要再造成人倫的悲劇,這個我先前跟大家講過,可是後來漢朝建立的時候,他也是聽了儒生的建議,所以行郡國制,它有郡縣,也有封國。果然沒多久,然後就發生了七國之亂,那個都是很親的重堂兄弟,打得不可開交,差一點中央朝廷就被吞滅掉了。所以後來才削藩,到了漢武帝上來的時候才削藩,把那些各地方的王侯,把他的領土分割再分割,然後用了很多的理由,就是把你的那個國家給收回來,你犯了禁忌或怎麼樣,就不讓你當王了,不讓你當侯了,我就把你那個封爵給取消,把你貶為平民,土地收歸國有。所以秦始皇事實上是有他的考量,有他的遠見。歷史也證明,到了漢朝,漢武帝開始就真正的要去收歸,這一些地方上的諸侯勢力。

  所以親戚朋友之間,盡量還是不要有什麼太大的利益關係,借貸的關係,什麼合資去做生意,那個千萬不要。也不要說要去借人錢或跟人家借錢,如果你要借人家錢,你就是要有這個心理的準備,就是我這個錢借出去就是回不回來了,收不回來了。如果你有這個心理準備你才借,否則的話你就不要借。你不借錢還有別的理由,你就是不要。做生意也是一樣,合夥做生意,到後來大概理念不和的比例很高,到最後就是大家因為做生意的事情,吵得不可開交,連親戚都沒得當了,連朋友都沒得當了,所以還是盡量不要有這種利益的衝突。親戚就是很單純,大家噓寒問暖,大家有很好的交誼,這樣就可以了。

  我們再往下看。所以後來梁國被秦國所滅,梁國的貴族就出奔到了晉國去,後來就以梁做為姓氏。當然還有其他的來源,因為在春秋時代,也有一些國家他們的地名因為有梁,所以也因此以地名為姓的,這也是有的。其他的像少數民族,在漢化的過程裡面改為漢姓梁姓的,這個也是有的。

  我們先休息一下好了,好不好?等一下再回來。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