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百家姓-第29集

  我們再往下看,我們看到一百一十五成這個姓氏。成這個姓氏在台灣,在中國大陸,都沒有進入到一百大。我們看到它的原由,周文王的第五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叔武,受封在成這個地方,所以後來這個成它的國人也就以國名為姓。所以這一支的成姓,它的源頭就是從姬姓派生而來的。另外一支也是從姬姓派生而來,原來是周武王又封了另外一位王族的成員季戴在成這個地方。好,大家會想說,老師,這兩個成同名。可是你看到後面我括號,說明的現在的地點,有沒有?一個是在山東,一個是在河南,所以它的地望是不同的,可是名稱剛好相同而已,所以季戴的這一支子孫,後來也以國,也以這個成邑為姓名。這是第二支。前兩支都是姬姓派生的。第三支的來源是從楚國派生而來的,楚國本來是姓羋姓,這我們講過好多次,楚國原來有一任的國君叫做成虎,所以成虎的直系的子孫就以成虎的成做為姓氏。所以這一支也是從羋姓派生而來。所以就有三個源頭。

  我們看到成姓的堂號有一個永敬堂,這個永敬堂的典故是跟成回有關。成回何許人也?大家對他都頗為陌生,因為成回是孔子的再傳弟子,再傳弟子就是孔子的學生的學生,所以在文獻上面的資料比較少一些。成回他的師父是誰?他的老師是子路。子路我們還沒有機會講到他,子路我們在後面再細說。子路他這個形象、個性其實也滿鮮明的,我們看到《論語》裡面,經常看到子路跟孔夫子有對話,子路這個人其實他的個性就怎麼樣?就是一根腸子通到底,就是很直爽。所以每次老師,孔老師問問題,各位同學發表意見,然後你會發現,老是誰搶頭香?就是子路,子路每次都第一個舉手,選我選我選我,所以都是他先發言。老師也知道他的個性,所以同學也都了解,都很包容,好吧,那就子路師兄你先說吧,所以他每次都是第一個說話。子路,孔夫子也訓勉他,因為他個性很直,然後又很急,所以孔夫子就說,你的個性要稍微的調整一下,也是希望他的個性能夠圓融一些。成回是子路的學生,成回處世接物永保恭敬。所以他的子孫就以永敬做為堂號。所以子路、成回他們師徒二人,其實個性落差蠻大的。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講,個性的養成其實大致上有幾個影響,第一個可能就是他自己天生如此,他自己天賦的個性就是這樣;再來就是他家庭的環境、家庭的氣氛也會塑造成他的個性會往什麼方向去發展;再來就是到了學校的教育社會的教育,或者是社會整體的風氣,他會形塑出一個個性。

  所以我們這兩天都看到這個新聞,真的是令人蠻唏噓的,都是父子之間的一個問題。兩個案件情況都很雷同,都是當兒子的不能夠忍受父母親的嘮叨,然後這個當兒子的就暴衝,就對父親傷害。這個第一則新聞就是開車從背後把他父親給撞倒了,而且碾壓過去,當場往生。另外一個新聞是昨天的新聞,就是孩子已經重考兩次了,因為父母親期望他能夠去讀醫學院,已經重考兩次了,好不容易終於考上了高雄醫學院。高雄醫學院也很好,雖然說它是私立的。可是在南台灣也是很有名的醫學院,可是父母親認為,到高雄去,爸爸媽媽看不到你,怕你學壞,如何如何,所以還要求他是不是再努力再考一次,總是希望他留在台北,留在台北,讀台大醫學院,留在北部,然後就一直叨念,所以當孩子的就一下子情緒就暴衝,然後又傷害父親。這兩個例子就剛好這兩天發生。所以我們看到親子之間的互動,其實也會造成一種個性的養成。我覺得還是有很大的關聯。因為這個孩子的個性有一部分會複製父母親,會複製,這個是會有影響的,當父母親怎麼樣來跟你互動的時候,他會受到影響,而且他也會把父母親跟他互動的這個模式複製在自己身上,他也會去以後對待他的孩子也是如此。所以我們講身教、言教,其實身教比言教更重要,當然言教還是要搭配。所以這個個性的養成,其實還是有很大的關係,尤其在青少年這個時期,他是一個人格塑造的時間。所以人格塑造的時間,一旦在這個時期他養成了一個很好的習慣,有很正確的價值觀,過了青少年時期之後,過了叛逆期之後,接下來二十幾歲以後他就會很穩定,不需要再去多做一些調整,他大概這條路就會走得很平坦了,很沒有問題了,很平穩了。但是如果在這一段時間,沒有好好的去培養他正確的觀念,或正確的習慣,往往後來就比較難調整回來。

  所以你看老師子路是個性比較急切的,可是成回他就跟老師的個性不同,所以他就是事事都很恭謙。當然我不是說子路不恭謙了,只是說他表現出來的這種性格,可能是成回自己在家庭裡面就養成了。所以子路就也問他,所以成回就說,「人為善者少,為讒者多,行年七十常恐行節之虧,是以恭敬待大命」,所以他回答子路的提問,他說作善的人少,可是喜歡講人家壞話的多,喜歡流言八卦,講一些是是非非的人比比皆是,所以他說行年七十常恐行節有虧,就是如果一個人幾十年的生活,在人間走一遭,這幾十年的生活裡面我們造惡的機會太多了,所以這個行年七十不是說活到七十歲,是說人生以七十歲做為最後享壽的話,這七十年以來,我們為讒比為善多太多了!所以他要砥礪自己,對任何人都要恭敬,都要態度謙和。所以他這個回答讓子路就相當的佩服。好,所以子孫就以這個典故立了堂號,叫永敬堂。

  我們看到歷史名人,除了成回之外,我們再跟大家介紹一下另外一位成宜。成宜他是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一位武將,其實他跟馬超、跟韓遂等人都是很有關聯的,因為他們都是在現在的西北,就是甘肅、陝西西部這一帶,盤踞的地方勢力,所以他們也糾結起來聯合對抗曹操。但是曹操他為了要統一北方,其實非常的強勢,所以先處理了東方的幾個勢力,尤其他擊敗了袁紹之後,基本上北方已經沒有敵手了,所以再來針對西北邊境來做攻擊,所以最後北方就統一在曹操的手下。所以成宜雖然說誓死抵抗,不過後來也是終究失敗了。所以成宜算是武將出身,但是為了復興漢室他也做了貢獻。好,簡單的我們就留給大家再詳看,簡單的部分我們就口頭上跟大家說明。

  我們再往下看,我們看到一百一十六戴姓。戴這個姓氏在台灣也算是人數不少,也沒有進入到百大,不過比例上來講,也還算多一些,但是沒有像百大的姓氏這麼多。戴姓它的源頭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來自於宋國的子姓,是商湯的後裔,而且是以謚為氏。怎麼說?就是西周初年的時候,周公在平定了管蔡之亂之後,把商朝的末代君王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封到了商,商丘這個地方,然後建國為宋國。這個先前我們都講過好多次,所以大概大家都有印象。因為商朝的國君的姓氏是子姓,所以後來宋國他的國君也當然是子姓。宋國的國君傳延到了第十一代君王的時候,有一位宋國的國君治國相當的用心,所以往生之後,大臣就上了一個謚號叫做戴,所以我們在歷史上面就稱他為宋戴公。

  戴這個謚號如果根據《謚法》,它其實有兩個緣由,如果有這兩個緣由,都能夠符合其中一項,就可以適合用戴這個謚號。我就跟大家說明一下,其中有一個緣由就是愛民好治,愛民好治就是對百姓很慈愛,然後把國家治理得很好,如果能夠有這樣的條件,就可以上謚號為戴。另外一個就是典禮不愆,典禮不愆的意思就是說,他對於國家的典禮儀式,都能夠遵守傳統,不去逾越,這樣的條件也可以適合用戴這個謚號。

  宋戴公,我們考察《左傳》裡面他相關的事蹟,是比較傾向於前面,就是愛民好治,就是他對老百姓很慈愛,所以百姓對他很愛戴,所以就上了謚號為戴。所以宋戴公,因為他的治績讓百姓非常的感恩,所以後來他有一部分的子孫就以謚號戴做為姓氏,所以就流傳於後。這是戴姓的第一個來源。

  第二個來源是以國為姓,在春秋時期另外還有一個戴國,戴國後來因為滅亡之後,所以子孫也以國名為姓。至於說戴國到底原本是什麼姓氏,就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它原來國君是姓子,有人說是姓姬,總而言之,後來亡國之後,子民就以戴國的戴做為姓氏。至於說是哪一個姓氏派生出來的,就有兩種說法,我們就並存。

  再來第三個來源,也是從子姓派生出來的,不過是更早的時候就有戴姓的源頭產生了,原來是周武王滅商之後,有不少殷商的遺族就以國為姓氏,因為在殷商的時候就有封小諸侯為戴國,這個是在殷商的時候就有戴國了,所以在滅亡之後,殷商的戴國的子民就以戴為姓氏。這個也是源頭之一。所以這三個源頭現在都並存,提供給各位來做一個參考。

  我們看到下面姓戴的歷史名人,當然也非常的多,但是因為時間的關係,篇幅的關係,我們就跟大家介紹兩位。第一位是戴聖。戴聖這位歷史名人大家應該不陌生,因為他還有個叔叔叫做戴德,戴德跟戴聖,我們在歷史上面稱他叫做大戴跟小戴。所以昨天我們談到某某公某某公,如果以輩分來稱呼大某公、小某公,像昨天我們提到的大毛公、小毛公,就因為輩分有長幼、有尊卑,所以比較沒問題,大戴公,小戴公也沒問題,因為他們是叔侄的身分。他們兩位叔侄其實對於《禮》的傳遞有非常重大的貢獻。

  《禮》原本是從先秦就流傳下來的文獻,後來有一些儒家的學者,他也把自己對於禮的一些認識,或者是體會,或者是他觀察到禮節進行的一些儀式,他把它做記錄,所以後來除了《儀禮》,是從古代流傳下來之外。因為後來有一些儒家有一些論述,對於禮的一些觀點或記錄,也慢慢的形成了很多的資料,所以後來就把這些儒生們,儒家學者們後來所編撰的這一些文獻,把它合成了一部,叫做《禮記》。所以《禮》我們在《十三經》它有三部,就是《周禮》、《儀禮》、《禮記》。在漢代的時候,五經博士的那個五經的禮是《儀禮》。《禮記》當時是還沒有一開始就立學官,因為《禮記》編撰的內容很龐雜,它裡面所歸納的這些文獻來源很多元,而且編撰的那些文獻的時間拉得很長,從先秦一直到兩漢,一直到西漢都有。所以《禮記》在西漢的時候,一開始並沒有受到很大的重視,原因是剛剛跟大家報告的,它是比較晚出的。

  因為這些文獻很多,所以他們就來做選擇,來做甄選,然後來做彙編。所以剛開始是大戴戴德他先來做甄選,選完之後他編出了一套《禮記》。因為後來他的侄兒戴聖也選擇這些篇章,他自己也編了一套《禮記》。為了區隔這兩個不同版本的《禮記》,所以我們就把叔叔的叫做《大戴禮記》,侄兒的叫做《小戴禮記》,所以有這樣的差別。

  後來我們在十三經,我們選用的是《大戴》還是《小戴》?是《小戴》,《大戴禮記》就沒有列入十三經的行列。以前有一個說法,說戴聖這個侄兒,是根據他的叔父戴德的《大戴禮記》,再重新選錄,其實這個說法,後來的學者考證,其實是不正確的。所以比較正確的說法就是剛剛我跟大家報告的,它應該有一個源頭,那個源頭有很多的文獻,他們叔侄兩個人各自從這批文獻裡面自己去選錄,所以有一些部分是重複的,有些部分叔侄兩個人選擇的標準不一樣,所以也有不同的地方,應該是這樣來解釋是比較正確。所以後來小戴他的選錄的版本列為十三經,反而叔叔的這個版本,大家就對它比較少去關注。

  所以現在有一些學生也問我說,老師,我們這個《禮記》能不能夠還有研究的空間?我說有,其實《大戴禮記》它寂寞了一千多年,大家都比較少關心《大戴禮記》,所以如果有學生來問我,我都會建議說,《大戴禮記》我們可以再去研究看看。其實文獻能夠被保存下來,被傳承,一定有它的價值,所以我們可以去排除很多人研究,而且已經比較少一些研究的主題了,我們再來另闢蹊徑,大戴是可以好好的來思考一下,來研究一下。

  我們看到另外一位戴姓的名人,叫做戴逵。戴逵其實也是一位名儒,不過這位名儒他因為沒有在官場上留下治績,因為他沒有去參與科考,所以他沒有在官場上有所表現,大家對他就比較陌生一些,可是他也是多才多藝,不管書畫,不管是學問,都是相當淵博的。戴逵他還有另外一個故事,是跟王羲之的兒子有關,王羲之有一個兒子叫做王徽之。這個王徽之這段故事也被《世說新語》給選錄進去了。有一天晚上,王徽之半夜醒來,睡不著覺,外面下著大雪,雪積得很厚,然後就看著那個雪景,好美,忽然想起了戴逵。戴逵那個時候住在剡縣,會稽的剡縣,距離王徽之他所住的地方不遠。所以他就想到,我那個好朋友住在附近,去拜訪他好了,大半夜的就把他的僕人給叫醒了,走走走走走,跟我出去拜訪好朋友,就叫他的僕人起床,然後準備一些東西,然後划船要去拜訪戴逵。經過了好幾個小時,天都亮了,好不容易到了戴逵的住處,上了岸,然後到了家門口,王徽之也沒敲門,轉身就說走吧,咱們回去吧。他的僕人當場傻眼,老闆,你不是說要拜訪你朋友嗎?我划船划了大半夜來到這個地方,你連門都沒敲,然後就要回去,然後他就問他,為什麼這樣?王徽之說,我是乘興而來,現在這個興已經沒了,所以我們就回去,所以後面我們有句話說「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他是講前半段乘興而來,興盡而回。這個是高人雅士他們的想法,就是異於我們一般凡夫俗子的思惟。如果王徽之是我的朋友,我一定罵他,拖著我來拜訪朋友,結果居然是這樣。所以這個是不同層次的一個思考。戴逵跟王徽之就有這麼一段淵源。我很好奇的是,戴逵知不知道王徽之曾經來拜訪過他,他可能後來知道,所以這個事情才會被記錄在《世說新語》裡面,所以戴逵可能後來知道。

  好,我們再往下看,戴逵多才多藝,不僅僅在繪畫,不僅僅在學問,他在雕刻上面也是獨樹一絕。他為了要去研發新的雕刻形式,他居然花三年的時間來思考,來琢磨,來設計,而且他這個設計不是閉門造車,所以很有意思。我們看到倒數的第四行。他就坐在帷帳裡面,然後聽大家過往的人來批評,來討論。他這個佛像半成品現在雕成這樣,到底他要怎麼雕?大家就在那邊議論紛紛。所以戴逵就躲在帳後聽大家怎麼樣來批評,怎麼樣來討論這個佛像。所以他不斷的去咀嚼,不斷的去思考,後來就創作出了一個曠世名著,花了很多時間來思考,最後才能夠產出這個名品出來。而且這個名品也被收錄在南京的瓦官寺,而且跟另外兩個器做為是瓦官寺三絕,鎮寺之寶。

  所以這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如果我們今天要做創作也好,要做一個不一樣的異於一般人的作為,其實都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沉潛。所以讀書也是如此,讀書是非常寂寞的,可是為了要做出一番不同的表現,這些寂寞,這些苦楚,其實是必經的過程。像我自己因為做《左傳》,做《左傳》的人當然很多,可是因為做《左傳》有不同的角度來切入。我也跟大家分享過,我是比較做制度方面的,制度方面其實是很枯燥無味的,不像我們去剖析人物的個性,去分析《左傳》的章法,那感覺趣味性比較高,而且比較多人可以討論,所以我們做這一個角度來談春秋時代的制度,沒有人討論,能夠討論的就是我的老師而已,所以我們師徒二人算是比較特異的研究《左傳》的角度,所以就比較寂寞。有學生當然也說,老師,我可不可以跟你學?我說你要好好考慮,這個很寂寞,而且很枯燥無味。也有學生說老師沒關係,我試試看。我說好,很簡單,你現在回去扎扎實實的把《左傳》讀完一遍,然後你讀完之後,你再跟我說你要不要繼續。兩個禮拜之後就說,老師算了,我去做現代文學好了。現代文學比較有趣味一點,也比較能夠,因為文字比較淺白,所以比較容易上手。我沒有看不起的意思,我是說以現在的年輕人,對於現代文學,他們能夠接受的這個程度是比較高的,比較容易上手,相對於古代的東西就是隔了一層文字,本來就已經比較困難,再加上又談制度,那個就很瑣碎,所以通常都沒有辦法耐得住寂寞。所以耐得住寂寞很重要。我們看到下面一個姓氏,一百一十七談姓。談這個姓氏就真的相當少見,我們在台灣,在中國大陸,都沒有進入到百大。談姓的遠祖始於戰國時期,殷商的時候有一位君王叫做帝乙,他的長子就是微子啟。微子啟我們剛剛才說過,他又是商紂王的哥哥,所以帝乙也是商紂王的爸爸,這樣可以理解它的邏輯。商紂王暴虐無道,可是微子啟身為兄長也經常規勸這個弟弟,可是屢屢規勸,這個紂王就十分惱怒,嘮嘮叨叨,所以他就很生氣。可是紂王畢竟念在手足之情,所以也就對這個哥哥一再隱忍。當哥哥的微子也知道,我這個弟弟這麼一直屢屢勸他,他也不聽,那也沒辦法,如果我再繼續勸他,恐怕也會招來殺身之禍,所以就只好怎麼辦?就只好離開商,然後去投奔周武王。這是一個說法。

  另外一個說法,這個更為聳動,就是他沒有離開,微子啟一直都留在商,可是後來周武王率領西方諸侯在牧野一戰,在野戰的時候,很多商紂王的士兵陣前倒戈,所以很快的在野戰的時候,很多的部隊都投降周武王了。好,周武王基本上在牧野這一戰,也沒有受到太大的阻礙,很快的就解決了野戰部隊。進入到了國都之後,接下來就要準備包圍國都,包圍殷商的國都,需要很多的人力去團團圍住。本來他們想說,我們包圍恐怕沒有十天半個月,可能沒有辦法有成效,結果包圍戰剛剛布局,剛剛開始要收攏,沒想到城門打開來了,不必圍了,有人開城門了。開城門的是誰?微子啟。有這麼一個說法。

  當然這個說法各有人支持,這兩個說法各有人支持。總而言之,微子啟後來也是因為對於商紂王算是心灰意冷,才沒有繼續規勸。後來微子啟在周民族這邊也得到了很大的尊重,不管他是事前就投奔還是事後開城門,周武王對他都非常的看重,所以後來才把他封在宋,讓他延續殷商的香煙,煙火。

  再來,微子啟的後代有一位在戰國時代受封在談邑,而建立的談國,所以後來談國的子孫就以談為姓氏。我們看到歷史名人,我們看到第一位,這位很特別,她是一位女性,而且是一位女醫。這個很難得,因為在中國古代,女生基本上普遍受教育的機會是相當少的,但是當然也有一些奇女子,得到家庭的支持,所以也可以讀書識字,也可以發揮她的專長。談允賢也就是生長在一個中醫世家,所以她的父親,她的母親,都很認同讓她來學習醫藥,因為有這樣的家學淵源,所以談允賢才被培養,後來在歷史上面也被列為中國四大女醫之一。其他的三位我們看到後面,我有把她表列出來。她自己也非常的有天分,所以學習醫藥很快,再加上父親母親都是家學淵源,長期的來調教,所以才能夠成為一位名聞當代的中醫師。

  所以像醫藥的這個行業,這跟我們昨天談到的一樣,有很多的職業,有很多的職官,都是父子相承,因為這個東西就是非常專精的,必須要長時間的薰陶才能夠養成。

  我們看到下面第二位談遷。談遷他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人,本來他的名字叫做談以訓,是明朝滅亡之後改名叫做談遷。為什麼改名叫談遷?這個遷就有遷徙,就有搬家的意思。談遷改名,他當然沒有特別說,不過就我們自己後來的了解跟體會,他是說他已經是一個亡國之民了,所以他自己自稱為江左遺民,他是一個亡國之民,所以跟他改名為遷是有一個關聯。他因為是亡國之民,不願意事奉清朝,他也沒有去考科舉考試,所以終身沒有在官場上有所表現,他主要是以傭書、做幕僚為生。所謂的傭書就是寫作賣書,做幕僚就是去擔任這些官員的祕書,或者是文膽,來當作他的幕後的這些工作人員。這樣的幕僚其實在清朝,尤其我們看到清朝的資料比較多,這些幕僚其實是蠻多,以數量來講是很多的。而且以幕僚他所扮演的角色來講,其實也是很重要的角色。因為有很多官員他要上奏摺,或者是處理公文書,大家可以想見,他一個人怎麼能夠處理這麼大量的工作?一定都是有他自己的幕僚來幫他張羅。所以這些幕僚,其實他雖然說沒有很高的身分,但是如果這些官員沒有這些幕僚來協助,根本就辦不了什麼事情。所以這些幕僚其實是扮演了默默無聞,可是就極為重要的工作。像這個部分其實也值得我們來做研究。所以談遷他自己也屬於幕後的默默的角色。

  他自己對於明朝的史事特別關注,因為他心念故國,所以他就蒐羅了很多的材料,然後編撰了一本書叫做《國榷》。這個國講的就是明朝。很不幸的是,他完成了這一部書的原稿之後,居然被小偷給偷走了,他非常的傷心,因為他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完成這本書。可是備受打擊之後,他還是想一定要再把它創作出來,所以他另外又花了十幾年的時間,重新再編一本,其實不是一本,是編一套《國榷》。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國榷》一百零四卷,四百二十八萬字是後來這個版本。後來這個版本據他自己的說法,是比前面被偷的那個版本增加了非常多的數量。

  我們看到下面一個姓氏,一百一十八宋姓。宋這個姓氏在中國大陸排名第二十二,在台灣排名第五十二,也算是大姓。

  我們看到宋姓其實在台灣也相當多,所以我們有很多的政界名人都是宋姓的後代,宋姓是出自於子姓,其實我們剛剛有提到了,因為他是商王帝乙的兒子微子啟受封於宋。他原本是受封於微,那個是在殷商時代,所以他叫微子啟。可是後來殷商滅國之後,周武王把他另外封在宋,所以後來宋國的子民有一部分就以國名為姓氏。

  我們看到遷徙分布就請各位參看。歷史人物我們看一下,有一位跟屈原齊名,一位很著名的詞賦家,叫做宋玉。宋玉他也是楚國人,他比屈原稍稍晚一些些,一般我們在談到楚辭的時候,大概就是把這兩位並稱,當然屈原的名聲是更為響亮。宋玉面目長得很姣好,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帥哥,以大陸的講法就是高富帥,因為是貴族出身,然後又長得俊美,所以很受大家的喜愛。所以經常楚王要出去遊山玩水的時候,就會帶著宋玉,因為有一個帥哥陪伴,然後談吐又很高雅,所以就更愉快。偶爾宋玉在遊覽的過程裡面也會創作,所以楚王就很喜歡宋玉。相傳宋玉的作品相當多,不過後來保留下來的就相對的少一點,像〈九辨〉、〈風賦〉、〈高唐賦〉,都很著名。還有另外一篇也很有特色,叫做〈登徒子好色賦〉,所以後來因為這一篇賦的關係,我們就把「登徒子」代稱為好色之徒的意思,變成這個借代詞。這篇賦其實很有趣,登徒子不曉得是不是真有這個人,但是在這篇賦裡面,宋玉就說有一個登徒子,有一個人他到處去散播我宋玉的壞話,說我宋玉是一個好色之徒。然後後來這個消息就傳到了楚王的耳朵,所以楚王有一回就把宋玉給找去了,然後就問宋玉說,聽說你是一個好色之人,外面傳得沸沸揚揚,有一個登徒子說你是好色之徒,你怎麼看?宋玉說沒有,我怎麼會是好色之徒?我跟大王報告,我們家大王你知道,你也去過我家,我們家隔壁住了一個人家,然後他們家的姑娘長得很美,我住在我家三年,隔壁那個鄰居女孩三不五時就站在那個圍牆上對我搔首弄姿,所以大王你可以去打聽打聽,這個女孩子對我搔首弄姿三年,我從來正眼都沒瞧過她,我怎麼會是一個好色之徒?他在為自己辯駁。然後宋玉反過來就說,報告大王,真正的好色之徒是登徒子,登徒子他娶了一個太太,長得實在不怎麼樣,長得不怎麼樣,可是又跟他太太連續生了五個兒子,所以您說是他好色還是我好色?然後楚王說對對對,看來應該是登徒子比較好色。

  這個裡面有個邏輯的謬誤,大家有沒有想到?登徒子因為他娶了一個很醜的太太,所以跟她生了五個兒子,因此代表他很好色,這個邏輯通嗎?所以有人說宋玉其實這個是詭辯,楚王一時不察就中了他的圈套,事實上它是不合邏輯的。

  所以〈登徒子好色賦〉也很有趣,有趣的話大家可以看看原文。

  我們來看到後面,還有另外一位宋姓的名人叫做宋璟。宋璟,大家知道他是唐朝很有名的宰相,他跟姚崇兩個人同心協力,輔佐唐玄宗開創了開元盛世,所以他也跟另外房玄齡、杜如晦,並稱為唐朝四大宰相。我們都知道,唐玄宗他為什麼能夠開創開元天寶的盛世?其實是因為前面的幾代君王累積了很富強的國力。所以我們前天還是昨天我們有提到,西漢的初年因為從文帝、景帝開始,因為以黃老治國,與民休息,所以累積了實力,所以到了漢武帝才能夠開疆闢土。

  我們看到很有趣的一個現象,就是一個強盛的朝代也好,或者是一個比較積弱的王朝也罷,大致上來講,如果從他開國的君王往下算,他的國力達到巔峰,大概是到第三代、第四代,就真正的達到一個巔峰,然後過了第三位君王、第四位君王之後就開始走下坡。這個是很有趣的一個巧合。當然有學者認為這個不是巧合,這是必然的趨勢。因為建立一個王朝,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是胼手胝足,所以很辛苦,所以開國君王通常都是比較節儉的,比較簡約的,沒有這麼多鋪張的事情,對老百姓的盤剝也都比較輕鬆,沒有那麼多的苛政。第二代,因為跟著爸爸一起打天下,所以第二代會知道爸爸開創這個王朝很辛苦,所以當兒子有義務要替爸爸守成。第三代孫子,他可能因為父親,因為祖父,所以留下來了一些積蓄,所以到了第三代,他比較有資源可以去做一些真正想要去完成的,他自己想要完成的一些目標,因為有了資本才能夠去做事,所以到第三代大致上就會到了高峰。如果第三代做得不錯,後面的第四代也可以接續,所以大概是第三第四達到高峰。再來,到了第五代的時候,因為他出生的時候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他可能以為我本來就是這樣,認為他現在所擁有的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他自然就不會愛惜,自然就不會特別去關注這個部分,所以往往就開始走下坡了。所以我們台灣民間有一個說法,叫做富不過三代,其實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我們看到第三位宋應星。宋應星他也是很著名的一位科學家。他是明末清初的人物,在一生就致力於對農業對手工業的考察研究改良,所以他蒐集了很多的資料,而且他涉及到的場域非常寬廣,所以不管是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他都有涉獵,他後來也把他的研究成果編撰成《天工開物》這本書。所以在中國古代,除了沈括的那本書之外,另外一部《天工開物》,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雙璧。所以這個大家也可以了解一下。

  我們看到一百一十九茅姓,茅這個姓氏千萬要記得,它是有加上草字頭的。謝謝同學在我們第一堂課的時候,是哪一位跟我提醒的?有點忘記了,同學,謝謝同學。茅盾,那個時候茅打錯字了,事實上要加上草字頭。所以茅這個姓氏,在台灣在中國大陸都是比較少見的。它的源頭我們看一下,在周文王的時候,周公旦的第三個兒子茅叔就受封於茅這個地方,後來茅就被鄰國鄒給攻滅了,所以茅國的公族後代就以茅為姓氏。因為他是周公之後,周公姓姬,所以茅這個姓氏是從姬姓派生而來的。

  我們看到歷史名人,第一位叫做茅子元,茅子元當然是他的俗姓,因為後來他就剃度出家了,法名叫做慈照,然後有一個號叫做萬事休。這個號其實也是他對於佛法的理解跟參悟之後,為自己取的一個號,萬事休就是對應到了佛家空的境界。十九歲的時候他就落髮為僧了。不好意思,請大家幫我改一下,打字的時候沒有處理好,那個「發」是頭髮的「髮」,落髮為僧。因為慈照大師他仰慕東晉的名僧慧遠,他有一個白蓮社,他創了一個道場叫白蓮社,所以他就非常的仰慕他,於是他也希望能夠以慧遠做為目標,向他來學習,所以他後來在南宋紹興三年的時候,也創立了一個白蓮懺堂,也是一個道場,也有很多人向他皈依,向他學習。所以茅子元就尊慧遠為初祖,自視為白蓮社的傳人,因此他在建立他的道場的時候,也因此稱為白蓮懺堂。在佛教史裡面,一般我們是把慧遠的這一支把它歸到淨土宗。後來慈照大師,他自己又有一點點算是有別於淨土宗,所以他自己又稱為白蓮宗。所以後來在佛教史裡面也有這個支脈,在當時弘法非常的興盛,所以很多人跟他皈依學法。

  另外我們看到茅坤,這個也是很有名的茅姓的名人,談到茅坤,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編了一本書,叫做《唐宋八大家文鈔》。也就是因為他這本書的關係,所以後來才有唐宋八大家這個名稱,所以這個名稱這個組合其實是從茅坤才開始有的。茅坤其實他允文允武,不僅在文學的造詣很高,而且他自己也參與戰事。在文的部分他提倡學習唐宋古文,反對文必秦漢。怎麼說?其實在唐宋時期,當時的古文我也跟大家報告過了,唐宋八大家對於古文的定義,他認為就是要從兩漢以前到春秋戰國的這一段稱之為古文,可是因為唐宋八大家的推廣,所以大家都認為說,我們要學古文就是要學兩漢以前的,那個才是真古文,所以很多人都是比較朝向這個方向去學習去鑽研,可是到了茅坤的時候,他告訴大家說,其實古文我們不要只是把它框限在兩漢以前,其實八大家的古文創作,它比古代的這些古文更有創發。所以他提倡我們要學古文可以循序漸進,第一階段,我們就可以先學八大家的古文,行有餘力再來學兩漢以前的古文。所以他就有這樣的一個文學主張,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編《唐宋八大家文鈔》的緣由。作品的內容他主張要闡發六經之旨,像這個觀點也是承傳於八大家的角度,都希望說文章要能夠文以載道,要能夠言之有理,這個理就是歸本於六經,所以才有這樣的一個見解。這個是茅姓的介紹。

  我們看到一百二十個姓氏龐姓。龐這個姓氏,在大陸在台灣都沒有進入到百大,但是龐姓也算是蠻古老的,蠻源遠流長的姓氏。黃帝的孫子顓頊有八個兒子,其中有一位叫做龐降,龐降的子孫後來就以龐為姓氏。黃帝姓姬,我們說過好多次,所以這一支它就是從姬姓派生而來。到了西周初年的時候,另外一支龐姓也是從姬姓派生而來,是因為畢公高,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畢公高,他受封在畢這個地方,後來畢公高他又把自己的庶子又分封在他畢國的一個鄉叫龐鄉,所以後來這一支就從龐鄉分衍而來。因為畢公高他也是姬姓,所以這一支也是從姬姓派生的。

  歷史名人的部分我們來看第一位龐涓。龐涓我們會想到,跟他一起,在戰國時代,都是鬼谷子學生的另外一位名人,叫做孫臏。請幫我改一下這個錯字,鬼谷子那個谷是山谷的谷,不是稻穀的穀。孫臏跟龐涓就有點像諸葛亮跟周瑜,有瑜亮情節,因為同是鬼谷子的學生,所學所長也都是在兵法,在權謀,所以他們私底下的較勁就比較激烈一些,但是畢竟孫臏還是比較保守一些,反觀他的師兄弟龐涓,為了要贏過他的師兄弟,為了要在名利場上能夠佔得一席之位,陷害他的師兄弟孫臏,然後把他的膝蓋骨給挖掉了,這個就是為什麼孫臏叫做孫臏的原因,其實那個臏就是古代的一種刑罰,就是把膝蓋骨給挖掉,所以他的本名反而沒有流傳下來。本來想說把他的師兄弟腳這麼處理了,他就沒有辦法上戰場去打仗了,可是孫臏他還是很積極,很努力,他還是用他的口才說服了君王,然後任用他為將。他沒有辦法好好的走路,沒關係,他說你幫我設計車子,就有點像後世所謂的輪椅那個概念,我一樣可以坐著輪椅,我一樣可以上戰場指揮。所以後來孫臏就這樣上了戰場,然後跟龐涓對壘,雙方就開始交鋒。後來龐涓他為了要去追擊孫臏,當然孫臏就是故意詐敗,然後去引誘龐涓來追擊。後來在馬陵這個地方設了埋伏,結果他的師兄入了埋伏之後,果然就被層層包圍。逼到最後龐涓無計可施,還大嘆,「遂叫豎子成名」,遂叫豎子成名這個豎子講的就是孫臏。所謂的豎子用白話來講,就是這個不成材的傢伙。老天爺,老天爺,你怎麼讓這個不成材的傢伙成名!所以他到最後他埋怨的是誰?他埋怨的是老天爺對他不公平,所以失敗的人總是怨天尤人。所以最後他沒有投降,自刎而盡。所以這場戰役叫做馬陵之戰,也是戰國時代非常慘烈的一個戰役。

  時間也到了,我們就先休息一下,等下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