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百家姓-第26集

  好,蕭姓之後,我們就要進入到,正式到三位數了,第一百個大姓,一百姓就是尹姓。尹這個姓氏很多人都會受到影響,然後把它讀成伊,也有伊這個姓氏,伊這個姓氏就是左邊再加上一個人部。尹這個姓氏大家在日常生活裡面見到的機會不多,因為在台灣,在中國大陸,其實都沒有在百大之列。幾個源頭,我們看一下。

  第一個源頭是來自於少昊金天氏,金天氏之子叫做殷市,因為受封在尹城,所以後來就被稱之為尹殷,後面因為他擔任工正。工正這個職官,他就是管理工匠這一類的。所以這個工正跟我們昨天所提到的三司,裡面不是有個司空嗎?那個司空他也叫做司工,可是這個程度上面是不同的。司空這個司工他管理的是大型的公共建設,譬如說築水壩,修築城牆,諸如此類的,司空是大型的,後面我們看到這個工正,他管的就是比較屬於工匠的部門,譬如說做陶器的陶工,還有什麼?做兵器的那個冶鐵的,那一些都是屬於工正所處理的。因為這個尹殷他是工正,所以他的後代也就世襲這個職官,所以後來就以尹為姓氏。

  第二支是出自於伊姓,因為在商朝初年的時候,有一位相國叫做伊尹,伊尹,也有人說這個伊尹的尹是職官,所以後來就以伊尹的尹這個職官為姓氏,然後就派生出來了,因為伊尹這個尹姓是從伊尹這個人開始有的,所以我們就說它是從伊姓延伸而出,所以這是第二個來源。

  第三個來源就是出自於兮氏,在周宣王的時候有師尹,有一位叫做兮甲,兮甲又叫做伯吉父,我們世稱他叫尹吉甫。尹吉甫他又是什麼樣的人物?他除了擔任剛剛我們強調的那個師尹之外,他還有另外一個工作,就是他去蒐集民間的這些詩歌。我們等一下下面會談到尹吉甫,他在文教的這個部分也掌握,而且因為師尹這個工作,最主要就是擔任國君的老師,所以他去採集詩歌,然後把這個詩歌裡面各地方的老百姓的心聲,透過這個方式反映給國君了解,也就是來協助國君了解民情,然後輔導他施政,所以算是很重要的職官。所以這個尹吉甫後來他的子孫也以尹為姓,原本兮甲是兮姓,所以就從兮姓派生出了這個尹姓出來。所以大致上有這三個源頭。

  遷徙分布的部分就請各位參看一下。我們看到下面這個堂號,在尹姓的堂號,除了以各地的郡望地名為堂號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叫做和靖堂。這個和靖堂,看到和靖兩個字大家應該會想到,在古代有一位詩人叫林和靖,也是這個和靖。不過這個和靖堂的典故跟林和靖沒有關係。我們看一下,有一位北宋的學者叫做尹焞,那個字念作ㄔㄨㄣˊ,就是跟三點水的那個淳是同音。早年的時候他侍奉程顥為先生。程顥他有個弟弟叫做程頤。所以我們在中國思想史上面,稱他們二位兄弟為二程子,兩位,所以程子,二程子。然後在靖康初年的時候,尹焞被徵召到京師,然後皇帝就給他一個賜號,叫做和靖處士。這個所謂的處士在宋朝是這樣的,就是他沒有正式的職官,皇帝徵召你,就給你一個寓所,讓你在這個寓所裡面,你可以講學也好,或者是去跟其他的社會名流來做一些交流也沒關係,然後還給你俸祿,可是他不是正式的職官。因為他沒有正式的職位,所以就被稱之為處士。有這樣的一個待遇也不錯了,就有點像是顧問性質了。有的時候就會徵召來,然後聊一聊,可能聊聊什麼事情。所以他就被徵召,然後給了一個賜號叫做和靖處士。

  後來因為北方的金人攻破了北宋的國都汴京,所以很多宋朝的這些文武官員就南渡到了江南,後來到了江南之後重新復國,那一段時間我們把它稱之為南宋。尹焞在當時也在逃難之列,不過他沒有逃到江南這個地方來,他反而往西南逃到了四川去,後來又輾轉到南宋的朝廷去任職。後來因為尹焞的子孫,他最早尹焞的封號叫做和靖處士,那就以和靖處士的和靖為堂號,所以立了堂號叫做和靖堂。

  再來我們看到歷史名人,首先我們談到的是尹吉甫,尹吉甫剛剛我們也稍稍的提到他,他是《詩經》的採集者,在《詩經》的這麼多的篇章裡面,其實我們能不能夠去考證出作者?在作者的部分有一些難度,第一個為什麼很難?像十五國風,十五國風是來自於十五個地區的風土民謠。在古代,這種風土民謠它都是集體創作的,有沒有明確的知道哪一個人寫的哪一首?沒辦法,因為集體創作。大家會很納悶,為什麼叫集體創作?其實學者們有個這樣的推想一個猜想。我不曉得大家有沒有去勞動的經驗,譬如說到農村,在農村裡面割稻子?沒有,你可以想像一下,割稻子的時候絕對不會是一個人,可能是一家人或者是吆喝著同族的人,左右鄰居一起來,有時候七八個人、十來個人大家一起割稻子,割稻子的時候要提振精神,大家會聊天,然後聊著聊著又有人就開始要幹嘛?就唱起歌來了,唱了歌之後,大家會唱的跟著唱。有的時候他唱歌其實只有旋律,歌詞都是臨時編的。像我們客家人,我們客家人那個民謠,那個旋律是固定的,可是那個歌詞很多都是即席創作即席發揮,他可能是調侃某個人,調侃他的事情,然後大家就哈哈大笑,大家能唱的就跟著唱,或者是接力唱,或者是男生唱完女生唱。所以就變成是大家在工作的過程裡面,有一些這種創意出來,所以他是集體創作。

  有一些是比較偏向於,男生跟女生交流的時候所創作的。各位不要把它想像成春秋時代,或者是更早的西周時期,好像都是禮教很森嚴。我們跟大家講,其實我們傳統認為那個禮教很森嚴,事實上是宋朝以後才這樣,宋朝以前,其實每個朝代的開放的程度不一,但是普遍都沒有像宋朝以後這麼的嚴格,尤其在春秋戰國,戰國我不敢說,春秋以前,西周時期,其實這種貴族的子弟,其實他們的生活都相對的很自由。當然如果是比較下階層的,因為要勞動的關係,所以他恐怕沒有那麼多的空閒的時間。可是貴族的子弟自由度很大,往往都會三五成群出去外面走走逛逛,然後每一年到了春天,大概農曆年過後,大概是春天的時節,就經常會有人相約,約到城外,然後大家去一起郊郊遊、踏踏青。這樣的年輕男女去踏踏青、郊郊遊,他目的就不是這麼單純,只是去看看風景,不是,就是藉這個機會認識一下異性,交流一下,認得之後大家就會有一些交往的過程,所以後來覺得適合,男方就去向女方提親。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實在前面他還有那一段個人自己交往的空間。男女生已經都覺得時機成熟了,然後男方回去跟父母說,我喜歡哪一家的姑娘,然後就去提親了。在春秋,在西周,大致上這樣的機率是很高的。至於說很森嚴的,只能夠聽父母之命,大家沒有自由戀愛的空間,那都是很晚的事情,了解了。

  所以大家一起去外面郊遊踏青,總要有一點活動,什麼活動?就唱唱歌跳跳舞。所以有一些情詩,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也是被創作出來的,但是也都是集體的創作。所以在國風,你大概沒有辦法找得到很明確的作者是誰,可是在雅,二雅,小雅、大雅,就比較有機會可以知道到底是誰創作的。

  所以在《詩經》裡面就有一首詩,就有提到尹吉甫的名字。所以這個尹吉甫我們可以確定,他是那一首詩的作者。因為他本身他自己又是採集詩歌的主要負責人,所以他整理過這些歌詞,也就是這些詩,我想應該或多或少都經過他的手整理。明確記載的就是一首,大部分的都不曉得了。

  尹吉甫除了在文化部分很有建樹之外,其實他也是能征善戰。我們看到二十六頁最下面這一行,尹吉甫曾經輔佐周宣王中興周朝,周宣王就任命南仲,還有尹吉甫一起去打獫狁,在二十七頁的最上面。獫狁這兩個字大家比較少見到,獫就是保險的險,狁就是讀那個偏旁。獫狁其實就是匈奴的前身。所以也就建立了軍功,後來就又發兵南征,對南淮夷去發動戰爭,南北征戰,允文允武,尹吉甫在西周時期算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

  我們看到右邊,在第二位人物有一位尹文,這位尹文是戰國時代的齊國人,在當時也是很著名的哲學家,跟宋鈃齊名。宋鈃那個鈃,很多人會有邊讀邊,就把它讀成了宋研,是念作ㄑㄧㄢ,一千兩千的那個千。他們如果以大的分類都屬於道家學派。可是道家學派其實理念,因為不同的學者還是有一點點出入,所以統歸來講的話,我們把他歸納為道家,可是實際上它還是不太相同的。也很多的學生會說,老師,你說這個是道家,那個是儒家,這個是當時他們就已經很自主性的表態說,我是道家,我是儒家;還是說後來的人去幫他做歸類的?大家猜猜看,是前者還是後者?應該是後者沒有錯,所以當時他們所謂的學派的概念還不明顯。當然除非是師承,有師承的比較沒有問題,就是他已經有意識的去標舉說,我是誰的學生,我的師祖是誰,像儒家,我們昨天講到的那個四書這個體系,像那個師承就很明確,他是有意識的說我是儒家嫡傳,那個沒問題。可是像道家,它可能沒有這個很明確的傳承系統,有一些就是說我很欣賞老子的思想,然後我以老子的思想為基底,我又再去有一些創發,我就不會說我是老子的學生,因為他們沒有很明確的師承的體系。同學妳了解我的意思?可以聽得懂,因為我看到妳頭上有很多問號,開玩笑的。所以這就變成說,有很多的學派都是後人歸納的,因為他們趨近於某一個方向,所以我們就把他歸納為某一個派別,這樣可以理解了。

  好,尹文他就是比較趨近於老子,所以一般我們都把他歸納到道家。可是很有意思的是,你看到第二行,像宋鈃、尹文,他們的思想具有調和的色彩,而且對後期儒家思想有深刻影響。這個就矛盾了,你不是說一般學者把他歸到道家嗎?為什麼他又對儒家,尤其是後期的儒家有影響?這邊講的後期儒家就是戰國時代的儒家,有影響。為什麼會這樣?其實我們從這一二十年以來,從中國大陸挖出的考古出土的那些竹簡,裡面有很多是記載了戰國時代的很多的文獻,這些文獻大部分都是屬於思想類的。因為古人他們在記錄這些文獻的時候,有的時候是傳抄的。譬如說我得到這篇文章,我覺得這個文章很好,然後我也不是抄整篇,他可能就節錄其中某一部分,他就把它抄下來,抄下來之後他就隨身帶著,有空閒的時候拿來讀一讀,或放在書房裡面。然後這個主人後來往生了,往生的時候他家人就想說,生前就喜歡讀這幾篇文章,就一起下葬,然後就埋到土裡面去了。所以他那個文獻的傳抄,有的時候是部分而不是全部,有的時候是東抄西抄,往往都沒有定標題。不像我們後來寫文章就會有一個題目,寫本書會有一個書名,他們沒有。變成說後來考古出土之後,研究者他就依據他文獻裡面的精神或主題,把它定一個名字。所以今天如果各位看到,出土的文物什麼名字什麼名字,通常都是,絕大部分都是後來的人整理,給它定上去的。這一二十年我們看到的這些出土材料,有這麼一個特色,就是除了很明確我們可以把他歸類為道,或歸類為儒之外,中間還有一大部分是儒跟道混雜難分的,就是儒中有道,道中有儒,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就是到了後來戰國時期,儒、道逐漸有調和的這種趨勢。當然,有這樣的狀況也不會覺得很意外,為什麼?因為每一個學派其實都有它的長處,當然也有它的缺點,所以就會有人截長補短,試圖去調和。為什麼又以儒跟道這兩家調和的成分是最多的?因為這兩家在當時影響力很大。尤其儒家,在當時因為它主要是為貴族服務,所以貴族喜歡這一套,道家因為也有一些出世的思想,跳脫紅塵俗世的思想,所以很多的人也喜歡閱讀道家的文獻,儒跟道在貴族這個層次很多人喜歡讀。大家會說,老師,還有另外一家在先秦也很重要,當時並稱為顯學,跟儒家並稱為顯學,哪一家?墨家。可是我們在出土的材料裡面,基本上能夠被找出來,可以偏向墨家的材料極少。各位猜猜看,為什麼極少?既然它是顯學,為什麼沒有看到很多的材料,為什麼?因為服膺於墨家理論的人,通常是社會的什麼階層?下階層的,為什麼?因為墨子他自己本身就是出身於比較中下階層,所以他對中下階層老百姓的苦難,他是感同身受的,他為這些中下階層的百姓發聲,他強調什麼?他強調不要戰爭,非攻,然後強調什麼?強調兼愛、尚同、節用、節葬,這個都是從小老百姓的角度來發聲的。小老百姓他有那個條件去讀書識字嗎?當然沒辦法。所以他就不像說,我們現在看到的那些竹簡都是,基本上都是貴族才有這個玩意當陪葬品傳下來。所以能夠找到隻字片語相當的少,在民間,他們宣揚這個理念都是口耳相傳,就有點像是站在肥皂箱上面,然後就開始講,很多老百姓就聚過來聽,然後宣揚這個理念,所以他在中下階層的影響很大,可是文獻的傳播就不多,是這個原因。這樣可以理解了。因為在戰國時代,這種調和各家之長的風氣,已經逐漸盛行了,所以到了秦朝的時候,我們就有第一部調和各家之長的一部巨著,我們也曾經講過,那部巨著叫做《呂氏春秋》,後來我們在九流十家裡面,就把它歸納到雜家,那個雜就是節取然後把它拼湊在一起,講拼湊是比較不好聽,融合在一起,所以叫雜家。這樣可以理解了。所以尹文就是有這樣的一個趨向,然後很有趣的是,這個尹文他還有一個同學,他那個同學叫做公孫龍。

  公孫龍,因為這個公孫是複姓,我很擔心我們講不到後面,因為以我們的進度,我們能講多少算多少,因為時間有限。因為那個複姓在百家姓的編排裡面,它都是排在後面的,它放到後面去。所以我想說,藉這個機會我們就先聊一聊公孫龍。公孫龍有一個很有名的理論,叫做白馬非馬。什麼叫做白馬非馬?大家看到這個字面上,大家會說白馬當然是馬,白馬怎麼不是馬?可是大家對於非這個字的理解,就不是公孫龍的這個見解,他這個非要把它理解為不等於,白馬不等於馬,大家還是覺得很納悶,白馬怎麼會不等於馬?白馬牠也是馬,原來公孫龍藉著這個命題,他要跟大家講一個詞彙的,或者是命題本身的它那個層次的高低的問題。我們用一個比較簡單的說法,有所謂的總名跟別名。總名就是一個集合的名詞,所以它的層次是比較高的。別名就是個別的名詞,它是在總名之下,我們有一個總名叫做馬,可是馬下面有很多的別名。譬如說馬我們從牠的毛色來分,牠就可以分為什麼?什麼白馬,還有什麼?黑馬,什麼花馬,如果以體形來分的話叫什麼?就叫大馬、小馬,性別來分的話,什麼有公馬,有母馬,這些都是別名。所以我們可以說,這個總名包含了這麼多的別名,因為以大涵蓋小,這個絕對可以包納進去,這個沒問題,可是如果反過來,我們只取其中的一個別名,而以這個別名要試圖去涵蓋這個總名的時候,它就發生困難了,因為它只是總名的一部分,你不能夠把這個別名去涵蓋所有的總名,他要表達的是這個意思。白馬不等於所有的馬,因為牠只是所有的馬其中的一部分而已,是這個意思。

  大家當時因為不了解這個道理,所以當公孫龍提出這個說法的時候,就斥他為無稽之談,甚至於把他貶義為所謂的詭辯,強詞奪理的詭辯。但是其實這是一個邏輯的問題,大家會覺得說,老師,看起來好像也沒很高明,這個道理我懂,那是因為我們現在很小就接受教育,我們現在是民智大開,可是古人他未必真的對這個事情在邏輯上面他很清楚,所以他用這個方式來凸顯出,我們對於邏輯辯證的一個了解,是需要再加強的。

  所以公孫龍,後來我們在九流十家裡面,我們就把他歸納為所謂的名家,這個名就是姓名的名,名家,他談的是邏輯的問題,是辯證的問題,所以中國有沒有理哲學?有,像這個就是理哲學,只是說它在早期的時候,曾經有一度開花結果,可是很快的這樣的光芒又消失不見了,為什麼?因為到了漢朝,董仲舒跟漢武帝建議要獨尊儒術,所以後來的其他的九流十家基本上是被壓抑的,後來像這些很好的學問,也就沒有辦法繼續發揚光大。它當然還是存在,可是沒有得到很大的發展。像墨家,剛剛提到墨家,墨家到了後來也就消失不見了,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到了漢朝基本上就沒有墨家了,為什麼?因為基本上墨家的這個理論,雖然說它的出發點很好,可是它違背人性。兼愛,什麼叫做兼愛?兼愛就是我要對每個人用同等的愛去愛他,其實就是博愛的精神。你說我用愛我女朋友的愛,去愛我的父親,愛我的母親,可能大家都做得到,因為都是很親近很親密的人,可是我要拿我愛我女朋友的那個愛的分量去愛路邊的流浪漢,這個我恐怕沒辦法,很多人都沒辦法。所以就是它對於人性上面的一個要求很高,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得到,所以它就產生了很多的阻礙。可是在艱困的時代,像戰國時代,那個很艱困的時代,因為大家都一樣困難,所以大家反而比較能夠互相同情、互相包容,可是一旦世局穩定了,然後貧富開始有落差了,就很難推動了。這個也是墨家走向沒落的一個必然的趨勢,還是受限於它的理論的要求,是誠意太高了。儒家就不一樣,儒家強調的愛是有等差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所以它就比較符合人性的考量。

  好,我們在一百大結束之後,接下來我們就進入到一百零一。好,我們看到一百零一這個姓氏姚,姚這個姓氏在當今中國大陸是排名第六十四,在台灣也不遑多讓,也排到了六十八。姚姓出自於舜帝,因為舜帝我們知道他本來是姓媯,這我們講過好多次,因為這個舜出生於姚墟,所以後來就有人以這個姚為姓。這後面那個堯就打錯了,不好意思,請幫我改一下,是舜才對。舜後來就因為住在媯水流域,所以他的子孫又姓媯,所以舜所派生出來的姓氏就有兩個,一個是媯,一個是姚。這個地方,第二行這兩個堯的地方請幫我改正為舜。所以姚跟媯這兩個姓氏其實是同一個來源。如果以我們後來我們講有血緣的考量,盡量不要婚配,所以像姚姓的跟媯姓的就盡量不要嫁娶會比較好,這個因為是同一個血緣的關係。

  到了漢代的時候,也有陳姓的或者是田姓的改姓為媯姓,因為我們先前講過了,戰國時代齊國的國君他們是姓陳,《史記》是把它寫成姓田,他們的老祖宗又是舜,所以他們原本也是從媯這個姓氏派生出來的,當然如果把這個田姓改成媯姓,當然也就是同一個來源,所以它可以轉換,在血緣上面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也有人改姓為姚。所以這幾個姓氏就後來有一些互相改姓的情況,這個也是有的。剛剛提到我們華人其實還是普遍有個觀念,就是同姓不婚,或者是有近親血緣關係的也不要結婚。這個風俗當然在華人,因為我們是多姓氏的國家,多姓氏的地方,這個比較沒問題,可是有一些姓氏。像東亞地區,像越南,我那天遇到一位我們越南的博士生來我們台灣,到我們成大中文系念博士班,有一位博士生,他姓阮,阮我們講過了嗎?應該還沒,阮,阮經天那個阮,阮玲玉那個阮,你看這個就有學問了,像我只能舉阮經天,開玩笑的。阮這個姓氏在越南,我有問他比例高不高,他說比例很高,超過一半,有一半的比例都姓阮。所以我說那通婚的情況有沒有限制?他說如果不是同一個縣,他們叫同一個省,就是說如果他是不同省的,基本上比較沒有問題,因為都各自發展,就比較沒問題。同學是哪裡?同學是哪一國人?澳洲,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所以就會去追本溯源。如果他不是同一個很親近的血緣,同姓還是可以的。像韓國,因為以前我們有很多的韓國的僑生,我念碩士班的時候,我和韓國的僑生都很熟,我也曾經問過他們這個問題。他們有幾個大姓,像韓國姓朴的,其實正確的要念ㄆㄧㄠˊ,這我也講過,還有姓金的,那個比例也很高,姓李的也很多,木子李也很多。像我那個同學他姓李,他媽媽也姓李,爸爸媽媽是同姓,我就很好奇,他們韓國傳統也都是很儒家的這個思想,那像這種狀況可以嗎?他說他們也是要去追本溯源,就是血緣如果在幾代以前,因為我們族譜可以往上追,幾代以前都沒有同一個來源,那就沒有關係。這也是有一些活潑玲瓏的彈性。在台灣,同姓的狀況比較少,因為基本上我們還是遵照老祖宗的要求盡量避免。我們家這個大家族裡面,其實也有這種同姓結婚的,但是因為他們,我那位堂哥他蠻早就結婚了,距離現在可能有三十年了,他們大概結婚也三十年了,那個時候相對的就比現在的社會風氣稍微的保守一些,所以我這位伯母,就我堂哥的媽媽,她就跟她的親家,她就商量好了,她這個媳婦也姓黃,就說我們這個鄉下比較保守,是不是可以想個辦法。然後我伯父我伯母他們就跟親家說,那這樣好不好,就是說我們在發帖子的時候,在帖子上面,就不好意思了,就稍微的隱諱一下,就把那個黃改成王,因為在客家話黃跟王是同音,在帖子上面原本他那個媳婦家是姓黃,他就改成王。他們親家也很體諒,反正認為說帖子就是用一天而已,用完之後誰還知道,誰還去追究你到底姓黃還是姓王,所以他們也很體諒,所以發帖子的時候就打成王。然後也就順利圓滿了。然後婚姻也很美滿,三十年也是恩恩愛愛的,所以也沒什麼問題。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人還是不知道。我們知道了我們也不會跟人家講,因為現在這個時代都已經很普遍了,也沒什麼可以好質疑的。所以這個也是不得不的一個辦法,因為時代的風氣影響,現在比較沒有這樣的忌諱了。

  來,我們再往下看,我們看到姚姓的堂號,有一個堂號叫做聖仁堂。這個聖仁堂的典故就來自於舜帝,因為舜帝是一個至仁聖明的帝王,所以舜帝的直系的子孫就以聖仁堂為堂號,這個也是從他的老祖宗舜帝而來。

  我們看到歷史的名人,有兩位跟大家介紹一下,有一位是唐朝很著名的宰相姚崇,姚崇他跟房玄齡、杜如晦、宋璟,並稱為唐朝四大賢相,他自己本身就經歷過幾位君王,他歷任過武則天還有唐中宗、唐睿宗三朝,而且兩度拜為宰相,還兼領兵部尚書。我們都知道,武則天曾經短暫的取唐朝的天下而代之,當時姚崇也是在武則天的朝中,擔任很重要的職務。當然有一些人會認為說,你好像沒有事奉國君,有一點二臣的嫌疑。這個二臣,那個二就是一二三四的那個二,一般我們會把它寫成大寫的那個貳,所謂的貳臣就是,在古代的封建的思想裡面,就是你一個臣子只能夠事奉一家一姓,改朝換代的時候,如果你再事奉取而代之的那個朝代,那就被稱之為貳臣,你不忠,是這個意思。所以也有人批判姚崇,你是個貳臣。

  但是我覺得,我自己的想法是這樣,如果今天你為國家大局所著想,如果你今天是為了蒼生百姓的生活,其實如果你很有自信認為,我能夠為後來所建立的朝廷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也應該要犧牲自己個人的令譽,美好的名聲,去輔佐新的朝廷。我講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明朝覆滅之後,滿清入關,滿清入關的時候大量的啟用漢臣。這些漢臣,漢人的大臣,這些漢臣有很多都是前明,就是明朝遺留下來的。這些人有些願意,有些人不願意,不願意的話就是回家種田,歸隱山林。這些願意在滿清朝廷裡面擔綱職務的,也被指為貳臣。可是當滿清入關的時候,他對於整個中原的文化,對漢人的文化他不太了解,他還是得要透過這些漢臣給予建議,有很多的地方都還是需要漢臣去疏理去疏通,所以這些漢臣其實他在緩和漢滿之間的矛盾,他扮演了很重要的潤滑劑。了解我的意思嗎?如果這些人都很有氣節,我都不幹,我都解甲歸田,以後我就遁隱山林了,我不管了,滿人,純粹都是滿人來治理中國,我想對於蒼生百姓的,能理解,一定會造成很多的矛盾跟衝擊。那樣的情況是真的對國家比較好嗎?同學也搖頭,我個人也覺得,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貳臣其實也應該有他時代的意義。所以我們必須要去重新檢視,被古人指稱為貳臣的這些人,他在後來的朝廷裡面,他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他帶給新的朝廷什麼樣的協助,應該要為他發一點聲音,為他正名一下,他其實是很有意義的。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姚崇在當時武則天她統理天下的時候,他真的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武則天上台之後,她也幹了跟很多的開國的君王一樣做的事情,就是殺戮很深,但是她殺戮的對象往往都是朝堂之上不服她篡位,不要講篡位了,不服她登基當皇帝的人,反對的人,她就開始羅織罪名,然後去打擊這些反對的人。對於民間的打擊,她武則天比較沒有去破壞。所以為什麼她登基當皇帝之後,她稱帝,我如果沒有記錯,可能一二十年,後來又還政於唐朝,所以基本上民間是沒有受到太大的迫害的,所以唐朝的盛世才可以持續下來,它只是有個過渡。

  當時她對於這些士大夫殺戮很深,姚崇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為他也在勸,他也是勸武則天不要殺戮這麼深,這個帶來的衝擊太大,所以他也去幫忙,去緩和,武則天跟這些不滿她的人的一些衝突,所以要不是他,可能這些士大夫死傷得更嚴重。所以我個人覺得,貳臣應該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判讀,的確武則天退位之後,為什麼武則天後來又還政於唐朝?她原本是要把她這個皇帝的位置傳女不傳子,為什麼傳女不傳子?如果傳給兒子,那不又回來姓李了嗎?所以她碰到了一個繼承的問題,所以她原本要選擇傳位給太平公主,這邊有個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也很強勢,有乃母之風,有她媽媽的風格。當然也有一些反對,太平公主後來也沒有順利的登位,到了最後武則天還是又傳給兒子,所以後來她往生之後又恢復國號,又恢復唐朝了,所以這個也是在女皇帝當家的情況之下,她面臨到傳承的問題是一個很嚴重的考驗。姚崇就有這樣的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去扮演潤滑劑的功能。所以後來中宗、睿宗,這幾朝皇帝對他都相當的信賴,所以他在官場上也就有很高的聲望。

  在唐朝的時候,大概是在唐太宗時期,後來有一本書被寫下來,這本書就是後面我們把它定位為預言書,預言,兩位作者叫袁天罡跟李淳風,後來留下來的預言書叫做《推背圖》。有沒有聽過?《推背圖》就是推那個,推背,他們有畫圖,然後也有一些文字,當然那個都是很隱諱的文字,他不可能很明白的講,然後他就是從唐朝開始預言,一直預言到八八六十四卦,所以它有六十四張圖,然後預言到很後面。在講到唐朝的部分,它有一個圖是這樣的,那個圖就是有一盤李子,水果的那個李子,那個李子,有二十幾顆李子,從上面算下來的第四顆,獨獨那一顆是沒有蒂頭,沒有那個梗,其他的二十幾顆李子,他那個圖上面都有畫出蒂頭,那個梗,我們吃水果的時候有時候會留下那個蒂頭,然後他就做了這個預言,這個其實就是預言唐朝會傳二十幾代帝王,因為李子,唐朝姓李。從上面算下來第四顆,為什麼它沒有蒂頭,沒有那個梗?因為是女皇帝,這樣子可以理解了。所以很準。當然你說那個他唐朝的,我怎麼知道他有沒有做手腳?可是後來,當然這個都是事後諸葛,就是因為他沒有很明確的說哪一年對應到哪一張圖,大概就是在中國本土,或者是中國周邊地區,有重大的政治或軍事的事件的時候,它都會有一張圖,有一個預言。然後像先前我們講到金聖歎,後來被處死的那一位,他就有為《推背圖》做註解,他有對應到,從唐朝以後的歷朝歷代軍事的、政治的重要的事情,他都可以對應到那個《推背圖》,然後一直到金聖歎被殺為止,當然後面就沒有了。可是後續也有人繼續去做一些研究,所以包括後來的一次世界大戰,二次世界大戰,國共的內戰,都有對應到。當然這個需要有一點點的解釋,因為它不可能講得很清楚,所以就一路往後對。可是到目前為止,這張圖大概只有過了一半多一點點,也就是說後面還有二十幾張圖,事實上是還沒結束,也就是說如果以這兩位預言家的預言,中國,就是以這個中國,我們不一定以後知道它叫,它未必以後叫中國,但是以中國這個領域、這個領土的發展,大概還會持續可能一千多年的發展,就很後面,我們就不知道它何年何月,但是就現在來講的話,還正在進行中,這個預言還在正在進行中。我自己也花了一點時間去了解,這個很有趣,當然不適合在這邊談,這個有機會再跟大家聊一聊。所以姚崇是一位很難得的傑出人才。

  我們看到下面一位姚姓的歷史名人,叫做姚鼐。這個鼐先前我們也曾經稍稍的提到他,姚鼐跟方苞,跟劉大櫆,在清朝的時候有一個文學的流派,叫做桐城派,所以他也是桐城派裡面的一員。姚鼐的那個鼐事實上是體積比較小的鼎,所以它從鼎為部首。姚鼐因為他的書室名叫做惜抱軒,所以後人我們就稱他為惜抱先生。

  所以昨天大家也分享了大家的書軒的名字,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同學就以後可以被稱之為靜觀先生,靜觀是那個師兄,夢覺,夢覺,夢覺先生。這個先生它不是,我用的是古意,不是用現在的稱法,古代的意思就是老師的意思,所以夢覺先生。所以同學就是漢慧先生。所以古代我們稱別號也有一種稱法是從書軒名,來敬稱他的。所以姚鼐姚惜抱他自己是文學家,他自己的文學的理念,大致上也跟方苞、跟劉大櫆趨近,因為他們是共同組成一個文學的流派。我們看到倒數的第三行,比較言簡意賅的做個整理,姚鼐提倡文章要義理、考證、辭章三者相互為用。所謂的義理就是,簡單來講就是文章你要言之有物,如果你寫這個文章純粹是風花雪月,他就覺得不值得鼓勵,所以還是要有所創發,而且最好是要能夠表達自己的理念也好,表達對國家的諫言也罷,總而言之都要有很明確的目的性,而且最好能夠歸本於程朱理學,這是他自己的學派的一個成員,是來自於二程子,還有朱熹,所以他主張義理要歸本於程朱理學。考證就是我們對於古代的文獻文義字義,你要有深入的研究。因為你寫文章的時候,你要援用一些典故,援用那些典故,援用那些字句,如果你自己都搞不清楚,以訛傳訛,你寫下的文章怎麼會對?所以寫文章,你也要對古代的東西要很有理解。再來辭章,辭章當然就是講究要有辭采,所以寫文章不是一味的講道理,一味的引經據典而已。如果沒有可讀性,沒有很豐腴的辭藻,大家讀起來就好像在啃石頭一樣,就比較硬,比較難去消化。所以如果能夠有一些辭藻的配合,可讀性就很高了,讀起來就津津有味了。所以這是姚鼐的這個文學的見解。

  我們來看到下面一個姓氏,一百零二姓邵。邵這個姓氏在中國大陸排名第八十三,在台灣排名一百,在台灣邵姓的比例不高,但是也還排到前一百。邵姓的遠祖其實是西周初年的召公。大家都知道西周初年有三公,三公裡面姜太公我們講過了,姜太公沒問題了,大家都很熟;另外一公是哪一公?周公,周公我們也很熟悉,武王的弟弟;另外第三公就是召公,這個召公,它是沒有加耳朵邊的,就是一個刀,一個口。召公在西周初年武王就把他封到燕國去,所以他是春秋跟戰國燕國的首封君,第一位被分封到燕國的就是燕召公。但召公因為他在朝廷主持國家政務,所以他雖然說被封到了燕國去,可是他自己沒有就封,沒有親自到他的封國去,所以由他的兒子去,他繼續留在朝廷擔綱朝中的大臣。所以後來有一支召公的子孫,就以召做為姓氏,然後就加上了耳朵邊的也有,沒有加耳朵邊的也有,所以有沒有耳朵邊的這兩個召(邵),都是《百家姓》裡面的姓氏,但是它是同一個來源。所以像這個他們就不適合通婚,因為這很明顯,都是同一個血脈相承的。大致上邵的姓氏的起源就比較簡單。

  召公其實他在文獻裡面的記錄,他是一個長壽的人,根據學者的推測,他大概活了一百多歲,一百多歲算是非常的長壽。而且他在主政期間,對於國家,對於百姓,都是採比較寬和大度的方式來管理,所以百姓對他就非常的愛戴。據說有一年召公巡視地方,然後就在地方人士的要求之下,就種了一棵甘棠樹,甘棠樹後來就長大,這個地方人士就把它當作是紀念召公的一個象徵。後來召公往生之後,大家就固定會去修剪這個甘棠,然後也以它做為一個祭拜的膜拜的對象,藉由這個甘棠來緬懷召公。因為召公的這個典故,所以後來就有一個題詞,叫做甘棠遺愛。這個題詞是用在哀輓類的題詞,所謂的哀輓類就是人往生,然後我們寫輓聯,寫奠儀,上面我們寫的那個題詞。因為甘棠是象徵召公,而召公又是主要在政治這個層面留下令名,所以甘棠遺愛,我們現在在用這個題詞的時候,就是用在政界的人物,他往生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這個當作輓聯,或奠儀上面的題詞。

  我們再往下看,遷徙分布的地方就請各位自己參看一下。我們看到堂號,堂號有一個安樂堂,這個安樂堂就跟宋朝時候的邵雍有關係。邵雍我們下面也介紹,所以我們就一併來談。邵雍他被稱為北宋五子,就是北宋時期最重要的五位學者,其他的四位就是周敦頤,周敦頤大家也很熟,在國中的國文課本裡面還選錄了他的《愛蓮說》;然後張載,張載大家也知道,他在思想上面也很有建樹;再來就是二程子;最後再加上邵雍,就是北宋五子。邵雍他自己也精研數術之道,所以他《河圖》、《洛書》,伏羲八卦,後面還有一些數術的著作都是邵雍他的專門。他往生之後朝廷賜給他一個謚號,叫做康節,所以後來我們就稱他邵康節。邵康節他是沒有當過很顯耀的職官,基本上他是一位處士,就是以講學為主。所以宋哲宗頒發謚號給他算是一個異常的恩典,因為原則上如果你不是當官,皇帝不會給你謚號的,因為他在當時的學術界聲望很高,因為有很多位居要津的官員,事實上都是私淑於邵康節,所以後來也頒了一個謚號給他。邵雍自己又自稱為安樂先生,為什麼?因為他說他自己住的地方叫做安樂窩,安樂窩。所以這個安樂先生就變成了一個堂號,就是紀念邵康節。這個也很有意思。邵康節在後來有很多數術之流都奉他為祖師爺,因為像紫微斗數,我們後來所看到的很多像鐵版神數,據說也是從邵康節開始的。

  來,我們看到下面一個姓氏,第一百零三個姓氏,這個姓氏也蠻少見的,念作ㄓㄢˋ,湛這個姓氏,在台灣,在大陸都沒有進入到百大。在上古時期有一個古國叫做斟灌氏,斟灌氏其實是大禹氏族的一支,建立了一個斟灌國,後來斟灌國被敵人攻擊,然後國人就逃亡了。後來這個國人就取了斟灌國的斟或灌為姓氏。後來因為這個斟跟這個湛,因為它的形聲偏旁是一樣的,所以在上古音原則上它是同音。所以後來這個斟又逐漸的就改成了現在這個水旁的湛。因為大禹他本來是姓姒,所以湛這個姓氏就是從姒氏派生而來的。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就是古代有個地名它就叫做湛,所以就以地名為姓氏的,也有這樣的一個來源。

  我們看到湛姓的歷史人物,這個姓氏本來就比較少見,所以我們能夠找到的人就不多,也有一位算是在古代的時候,明朝的時候很有名的一位書法家、教育家、哲學家、思想家,叫做湛若水。湛若水其實他跟誰齊名?他跟王守仁是同時期的,在當時學術界教育界也很有影響力。但是我們對於王守仁,王守仁就是王陽明,王陽明我們對他就很熟悉,因為他知名度很大。可是跟他同時期的這個湛若水,好像普通人就比較少知道他,就比較可惜,其實他跟王陽明在當時影響都很深。他們自己的學術理路其實差距不遠,像王陽明他主講「致良知」,湛若水是主講「隨處體認天理」,隨處體認天理跟致良知,其實都是強調心學,心的作用,指的是王陽明的這個心學是向內發展,所以他致良知,就是要發現自己的良心本性,他是向內發展;湛若水他就是向外去發展,因為他認為天理不是只有在你的身上,天理是上帝創造萬物的時候,萬事萬物都能夠體現出天理。所以我們必須要去多多的去體會,多多的去了悟,才能夠知道這個天理的全貌,所以他是向外去。湛若水他有說,「吾之所謂心者,體萬物而不遺者也,故無內外。陽明之所謂心者,指腔子裡而為言者也,故以吾之說為外」。王陽明向內求,所以王陽明認為你湛若水這個就是往外去追求,其實湛若水自己的意思是說,我不分內外,除了自己的心要去向內追求之外,另外一個也應該要同等來重視,就是向外去體認。所以他也很強調主敬,也很強調格物,不過這個格物就是格身外之物,去了解萬事萬物的道理。王陽明的那一套心學他所講的格物,就是格除自己內心的欲望。所以同樣是格物,可是理解就有很大的差異了。

  好,這是湛若水。湛若水他曾經擔任過一個職官,叫做南京祭酒。我們來看一下,在第三行。為什麼會有特別去標舉南京?我們都知道明朝的歷史,在明成祖之後遷都到北京,可是當時他們的舊國都南京,它原有的規制都還是保存。所以它變成說,在北京的國都裡面有一套國家體制的官吏系統之外,它還保留了一部分南京原本在舊都的官吏系統。所以有一些官它會重複,可是它就會特別去標舉是南京什麼什麼,那你就知道,他是在南京的舊都任這個職官。如果沒有特別標的,往往就是在北京,在中央的那個體系裡面。北京也好,南京也罷,其實它那個位階是相等的,但是你就知道,雖然說位階相等,可是實際上權力比較大的是哪裡?是在中樞,是在北京,等於說在南京的這些官員就有點陪襯的角色。所以特別在這個地方跟大家說明。

  再來,我們看到汪這個姓氏。汪這個姓氏在中國大陸排名第五十七,在台灣排名第七十六。主要有兩個起源,一個是起源於漆姓,是古代汪芒氏的後代。上古時期,這個汪芒氏據說是一個巨人國。這個也有意思,大家相不相信有這種巨人國?其實這個巨人,各位不要把他想像成跟那個金剛一樣那麼大,三十幾層樓高,不是,他就是說他們那個血緣,他們那個基因就比較高大,跟中原民族來講的話,我們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大概是一百六、一百七,所以有一些屬於北方游牧民族的,或者是中亞細亞那一帶的,屬於高加索人的系統,他的平均身高都比較高,所以以中原的角度來看是巨人,其實就是一百八十幾、一百九十幾,以我們現在來看就還好,可是以古人來看他很高。所以大概是這個角度來理解,就不會覺得好像很奇異,很奇特。我們再看,大禹在擔任天子的時候,曾經在會稽大會天下諸侯。汪芒國的國君防風氏因為晚到而被殺了,所以這個汪芒國的子民後來就四散於各地,於是就以國名為姓氏,就稱為汪芒氏,後來又簡化為汪氏。這是第一個來源。

  第二個來源就是來自於姬姓,春秋時代魯成公封季子,封他的幼子在汪,所以後來魯成公的這個小兒子,這一支也有人改姓為汪。還有另外一個來源,在先前我們也講過,在宋朝末年的時候有泉州人翁乾度,他生了六個兒子,然後因為要避戰亂,希望他們這一家的血脈能夠流傳下去,所以就把這六個兒子統統改姓,改為了這六個姓。後來這六支在南洋發展得也非常的盛大,所以他們就稱為六桂堂,在先前我曾經跟大家講過。

  遷徙分布的地方就請大家參看一下。後面有一個歷史名人,汪姓的歷史名人有一位叫汪中。現在我們台灣,現在在嘉南藥理大學也有一位汪中汪老師,跟古人的汪中同名,他原本是我們台南師院的教授,退休了,也是研究古文字學,他就是跟古人這個汪中同名。所以在學術界也有一個算是褒揚,因為這一位古人的汪中精於史學,對於文字學也非常的有鑽研,所以後來在學術界都說,我們現代的這位汪中,是古代的這位汪中投胎轉世的,所以也精於考古,精於訓詁,所以也都有相同的研究的志趣。汪中就是史學非常的精熟,而且他特別集中力量去研究古代的學制的興廢。這個古代的學制的興廢,這裡講我們古代的學堂,還有整個學制嚴格的一些變化。他作了一本書叫做《述學》,就是敘述古代的學堂制度,所以這個是專精於研究教育體系,所以以這個為聞名,當然他散論的一些著作也很豐富,也是我們後來研究史學研究古文字學,經常去參看的,去研讀的學者的作品。

  好,今天的時間也到了,我們就到這邊。明天,明天是星期三,我們明天休息,星期四再見。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