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百家姓-第23集

  天氣實在是變化很大,你看現在三月底,往年三月底的時候還涼意滿深的。剛好昨天我也看到新聞,說全球,這是全球,不是台灣,全球二月的平均溫度,現在已經打破了記錄,就是已經飆高,所以整體的氣溫是不斷的暖化。但是我覺得還是人類要自己反省,因為會有這樣的這個局面,其實人類是罪魁禍首。雖然說世界各國也是大呼我們應該要節能減碳,不過大概就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但是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隨手做環保,其實對於整個環境,雖然說沒有辦法一下子改變,但是人人如果都能夠從內心有自覺,而且慢慢的去累積,假以時日,這種狀況應該會有所緩解。

  當然也有人不相信這一套,有人認為其實這是地球整個自然循環的一個部分,只是以前我們沒有這麼多的數據可以觀測。這可能是大循環裡面的一個小循環,所以它可能跟太陽的活動的週期,還是有關係的,因為當太陽的活動如果加劇的時候,所謂的太陽風暴就會比較劇烈,也會影響到地球的溫度。當然這是科學家的另外一個角度。總而言之,隨手做環保絕對是一個有利無弊的事情。

  我們來看到我們上一週的進度,我們現在看到第九十一個姓氏,九十一個姓氏,上一次我們談到前面這個歷史的部分,歷史人物的部分我們還沒提,對吧同學?還沒提,所以我們先看到歷史人物。歷史人物,元姓一定要提到的就是元稹。元稹,先前我們有略略的提到他,元稹他是中唐時候很知名的詩人,他跟白居易兩個人齊名,所以我們在文學史上並稱他們為元白。這兩位在中唐的詩壇推動了一個運動,這個運動也很重要,叫做新樂府運動。什麼叫做新樂府?稱之為新樂府,是不是還有所謂的舊樂府?的確,樂府這個詞彙其實從漢代就已經開始產生了,在漢朝的時候,樂府是一個官名,它跟詩歌有關,可是在古代,在漢朝的時候,為什麼會有樂府這個職官?原來它這樣的一個設官,其實是從古代就已經有這樣的風俗了。後面等一下我們會提到,採集《詩經》的一個人物,我們剛好藉著這個地方,談到樂府的時候我們就一併講。

  我們都知道在五經裡面有《詩經》,《詩經》一般我們都把它分成三個部分,叫做風、雅、頌。頌是《詩經》裡面篇幅最長的。頌其實如果就這個字的本意來講,它就是容,容貌的容,所以這個頌就是容,那什麼容?就是我們在參與祭典的時候,我們要保持著很莊嚴肅穆的神情,整個場面就要非常的齋莊敬重,所以那個容就是容貌也好,或者是氛圍也罷,都可以解釋為這個容的意涵。頌既然他把它解釋為容,所以這個頌其實就是用在祭祀時候的所謂的祭詩,祭祀時候所用的詩歌。詩歌原則上它是可以演唱的,它是可以配合音樂來演唱的。所以頌因為用在祭祀的時候,所以它的音樂,雖然說我們現在沒有辦法看到樂譜,沒有辦法了解當時真正的音樂的旋律是怎麼樣的,但是學者推測,用在祭祀的音樂一定是節奏比較偏緩慢,而且中規中矩,它要表現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所以這種祭祀用的詩歌,當然就是最莊重的,篇幅也是最長的。大家可以去想像一下,或者是你可以去體會一下,就是每年我們都會有所謂的祭孔大典,祭孔大典時候的那個配樂,它也是用在祭祀的,所以你可以比照一下祭孔大典的那個音樂那個配樂,大概就是《詩經》裡面頌那個旋律的氣氛,就是那個樣子。頌是篇幅最長,然後場面最肅穆的。

  再來,雅,雅我們又把它分成了兩種,叫做大雅跟小雅。大雅就是用在朝堂之上,朝堂之上,有的時候國君他要召見文武百官,進場的時候會有一些進場的音樂,可能會有一些需要伴奏的旋律,所以也有大雅這樣的音樂用在朝堂之上。小雅也是用在宮廷,不過是用在宴饗的時候,也就是在吃飯,在宴會的時候,也會有音樂伴奏。所以各位看電影,電影如果那個時代背景是在中古世紀的歐洲,如果主題又跟當時的皇室有關的話,你會看到當時他們歐洲的宮廷,他們在吃飯的時候都會有樂隊在演奏。當時因為有這樣的需求,所以有很多的古典樂家,什麼貝多芬、巴哈,其實他們都是為宮廷服務的。當然這些音樂有些是規模比較龐大的,大概也就是用在,跟大雅一樣,用在朝堂之上的時候。有一些像室內樂,或者是比較小型的,三、四個人組成的演奏曲,那個規模比較小的,大概也是用在吃飯的時候,宴會的時候。所以其實在古代,中國跟西方跟歐洲都一樣,吃飯的時候也都是要有音樂伴奏的,所以小雅大概也是那個狀況所使用的。

  再來,最多的,在《詩經》裡面最多的,篇幅最廣的,當然就是國風了。國風我們又把它稱之為十五國風,簡稱叫做風。風其實就是所謂的風謠,地方上的民謠,所以有十五個國家,他們的地方風土的民謠,就被蒐集進來了,然後編入到了《詩經》裡面。為什麼各地方的風謠會不一樣?其實先前有跟大家講過,中國土地這麼大,所以一定會有不同的方言,所謂的風俗一定也不相同,所以就會有各地方的風謠。我們不要講古代的中國,各位想像一下我們台灣好了,台灣其實真的,它真的也不大,可是我們在傳統的話,就有一些地方的民謠。譬如說宜蘭的民謠有一首叫做丟丟銅,丟丟銅,就是講火車過山洞,那個就是宜蘭的民謠。然後我們上一回,好幾次以前我們也談到,嘉南平原也有一首地方民謠,叫做天黑黑,天黑黑要落雨,那個是嘉南平原的,你看那個情調它就跟丟丟銅就不一樣。客家人也有客家人的民謠,採茶歌,山歌,也跟閩南的族群也都不一樣,所以可以用這個來做一個對比。你就知道原來十五國風,它就是蒐集各地方的民謠。

  蒐集各地方的民謠是誰去蒐?所以在西周的時候,據說有所謂的采詩之官。采就是採集,去地方上採集這些風土民謠,採集回來之後,再經由宮廷的樂官稍微的整理一下,然後就變成所謂的風,然後就記錄在《詩經》裡面。所以這些風也就變成了很重要的史料,因為它記載了各地方不同的歌謠,不同的詞的內容,很可惜的是樂譜的部分不見了,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去了解到,當時各地方風謠真正的旋律是怎麼樣,但是還好它的文字的部分,也就是歌詞的部分保留下來了,所以我們還可以去推想。各地方他們雖然說也都有共同的生活狀況,可是每個地方它還會有一些不同的偏重,所以可以從這邊見到一些蛛絲馬跡。

  所以在詩經的時代有所謂的采詩之官,到了漢朝的時候一樣也有采詩之官,他也是到各地方去蒐集歌謠。那誰來擔任這個工作?就是剛剛我們提到的樂府,所以樂府這個職官就是負責去地方上蒐集這些民謠的,然後由宮廷的樂官整理之後,配上適當的歌詞就可以演唱了,漢代的時候。為什麼他要去蒐集這麼多的民謠?其實很簡單,大家都希望求新求變,如果皇帝在宴饗群臣的時候,這個演唱來演唱去就是那幾首,多無聊,所以也希望有一些變化,所以就責成樂府之官去蒐集民謠,然後可以變化變化在宮廷裡面的一些音樂。一個人的創作其實是有限的,你的創作的能量其實是有限的,當然最快的就是我們去蒐集大家創作的成果,然後把它匯編在一起,那很快的就有很多新的歌曲可以聽了。所以樂府之官就因此應運而生。所以樂府從職官,後來逐漸的就變成詩歌的借代詞,它就變成了跟詩歌一樣,它就變成了一種詞彙,等同於詩歌的意思。所以這個所謂的新樂府運動,原來樂府是這個意思。

  在漢代的時候,這些樂府之官他們去蒐集地方的民謠,其實地方的民謠,當然除了音樂旋律之外,它其實更重要的是表達各地方的百姓,對於他生活的一種情景的反映。譬如說這個地方,如果地方父母官很賢能,所以當地的百姓們他們所唱的歌,當然就是比較和諧,比較輕快,那歌詞的內容就是褒揚政府,褒揚地方父母官愛民如子,如何如何;可是反過來如果遇到了天災人禍,那旋律就會怎麼樣?就會比較悲愴,然後歌詞的內容可以想像一下,一定也是反映百姓們心中的那種淒涼悲苦,所以一定也是反映老百姓的生活。所以樂府事實上還有這個重點,就是去觀察地方的民心向背。

  本來這些樂府都是從民間來的,可是後來慢慢的這種樂府的創作變成是,原本是民間老百姓自發性的創作,集體的創作,後來詩人們,他們也慢慢的去介入這個創作了,慢慢的就變成文人的作品了,文人的作品,當然介入創作之後,可以把樂府詩歌的層次提高,可是它也會帶來一個負面的影響,就是什麼?就是產生僵化,文人也把他自己個人的生平的一些不滿憤懣,一樣也把它創作在樂府詩歌裡面,當然文人他也可以創作,可是文人的這種創作的作品,它的曝光度是比較高的,也就是說文人的作品,因為有人刻意的把它做傳播,所以這些文人所創作的樂府詩,慢慢的就在各地方流傳,反而老百姓的心聲慢慢的就被壓抑了,所以樂府詩歌也變成了是文人創作的一個場域之後,樂府詩原本反映民心向背的功能,就逐漸的消失不見了。這樣了解我的意思?

  所以後來到了唐代的時候,尤其到了中唐,因為經歷過了安史之亂,老百姓生活是非常的悲苦的,所以元白二人他們覺得,應該要充分去反映老百姓的心聲,所以他們又重新的把樂府原來的舊精神,把它拿出來,提煉出來,然後標榜我們要恢復樂府的舊精神,然後就提倡了所謂的新樂府運動。就是雖然說這個新樂府運動的詩歌,還是由我們文人來代為創作,可是元白這些新樂府運動的健將們,他們是去聽取老百姓的心聲,了解老百姓的心聲之後,等於說,我幫老百姓代筆寫出這些詩歌來,反映他們底層的心願。所以文字能不能夠太深奧?不可以,要不要特別去強調那個辭藻的堆垛?不需要,所以很直白,想說什麼你就把它寫出來。所以元白他們新樂府的詩歌,據說老嫗能解,這個嫗就是老太太的意思。這個是媼對不對?這個是媼,嫗,一下子忘了,一個女字邊,對對對,謝謝謝謝,這個也是老太太,好,老嫗能解,老嫗能解。很多學生會說,老師,那個老太太她又不識字,她怎麼會能解?重點不是她不識字,重點是他創作出來之後,元白這些新樂府運動的詩人們,把他創作的內容讀給老太太聽,老太太一聽她就知道你在講什麼,所以不識字沒關係,她聽得懂才是重要的。他們這樣推廣新樂府的運動,在當時頗有成效,也反映了心聲,讓皇帝們,讓地方的父母官們,能夠了解老百姓心裡面到底在想什麼。元稹、白居易就是因為推動這個運動,所以在中國文學史,中國詩歌史上面留下很重要的一頁。

  談到元稹,我們有一句名言,有一句名句,其實就是他的創作,就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話就是元稹的作品。曾經滄海難為水是什麼意思?就是我看過遼闊無邊的大海之後,我現在已經眼界開闊了,所以我看到那個什麼小水塘,看到什麼小溪河,我們已經不把它看在眼裡了。除卻巫山不是雲,巫山是長江流域在古代很有名的一座山,據說這個巫山經常都是雲霧繚繞,所以如果要欣賞雲海,欣賞那個雲瀑,到巫山是最好的一個地方,你到巫山去看過那個壯闊的雲海之後,你到別的地方去看,那個根本就不算什麼了,因為眼界已經開闊了,層次已經不同了。可是這邊的巫山,它背後還有另外一個意涵。巫山其實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就是在春秋戰國楚國這個流域,這個長江流域這邊,有一個美麗的故事。說巫山有一位女神,長得很美,非常的漂亮,曾經有一位楚王也一親芳澤,後來就留下了一些傳說故事,所以後來這個巫山,就把它拿來借代為這個美麗的女子。所以元稹其實重點講的是,後面這個背後的意涵,就是我今天看過了,我心目中覺得最美的女性了,其他的女孩子,我已經不把她放在我的心裡面了,我的心滿滿的都已經被這位女孩子的倩影給佔據住了。所以很多男生在追求女孩子的時候,經常都會用這兩句話。那也要看看那個女孩子了不了解這背後的意思。所以我們有時候男生要寫寫情詩,那還得要看看對方有沒有那個層次去理解。

  我們看到第二個,元好問。元好問他的號叫做遺山,所以世稱叫做遺山先生。元好問大家對他也是比較陌生一些,其實他是在金元之際的時候,這個元就是後來的元朝,那金呢?金就是同時期跟南宋對峙,在長江以北,盤踞中國北方的,由少數民族建立的一個國家,叫做金朝,所以他是在金元之際,北方很重要的一位文人,元好問。當然他也有很多不同的觸角,做文學的創作,可是以詩的成就最高,其中又以〈喪亂詩〉這組詩名氣最大。什麼叫做喪亂詩?你看到這個名稱就很明白了,它記錄的就是在金元,尤其在金朝的時候,因為少數民族統治整個中國北方,他們因為不了解漢民族這個背景,當然就用他們自己游牧民族的方式來管理百姓。可是我記得我先前跟大家報告過,古人都有一個說法,說你可以馬上得天下,但是你不能夠馬上治天下,你不能用武力的那一套征服了對手之後,然後你要用武力那一套來治理百姓,那是不行的。所以金也好,後來的元也罷,其實他們都是武力征服中國的版圖,可是他們在治理的時候,往往都還是用他原來游牧民族的那一套思惟,所以老百姓當然就覺得沒有辦法接受,所以就會有一些被壓迫,被剝削,然後到了後來就會有一些反抗。所以元好問其實這一組《喪亂詩》,就是在記錄這些民間疾苦。就是因為有他的詩歌,所以我們可以了解在金跟元統治之下,北方的漢民族他們所受到的一些實況,受到剝削,受到壓迫的一些實況。所以它也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史料,因為從這邊可以窺知,當時政治體制下老百姓辛苦的一面。所以元好問的詩有機會的話,大家也可以讀一讀。不過說實在的,讀了這些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之後,你的心情也會很沮喪。總是你會想像說,如果這詩歌裡面的主人翁是自己的話,會不會有什麼樣的辛苦,會不會有什麼樣的困難,當然可以刺激我們去回顧歷史,去緬懷這些先人們他們在生活的那種悲苦。可是看久了以後,那個負面能量你會累積,你會累積在身上。

  我以前在念大學部的時候,其實我那時候很喜歡讀杜甫的詩,我喜歡讀杜甫的詩,是因為他鍛鍊字句的功力非常好。因為我們在大學中文系,有一門課是必修課,叫做《詩選與習作》,詩選就是介紹各朝代的詩人的作品,老師會講解,然後老師也會講解一些技巧,然後我們還要習作,就是要練習寫詩。因為當時老師說,大家如果真的好想要在詩的這個場域,做創作,做發揮的話,杜甫的詩一定要熟讀。我也是接受了老師的建議,所以我那一陣子就讀了很多杜甫的詩,尤其杜甫他留下來的作品很多,可是真正的讓後世所推崇的,事實上是在安史之亂之後,譬如說三吏三別等等,這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詩作,尤其為後人所推崇。所以我就集中去讀那一段時期的詩,可是讀了,負面能量好重,因為總是會覺得那個時候的人,老百姓好可憐,然後就會有一點鬱悶。我有一次不知道是讀三吏還是讀三別,讀到哭出來,因為就是可以融入到那個情境裡面,真的是假設自己如果是當下的那個主人公,你該怎麼辦?其實是很無奈的,是沒有辦法做什麼,你只能夠眼睜睜的看到妻離子散,你只能夠眼睜睜的看到家破人亡。所以這種負面情緒累積,後來我就覺得,這樣好像應該要換一換了,不然的話,就覺得好像會心情愈來愈鬱悶,感覺好像快悶出病來了,所以後來就暫時不讀杜甫的詩,後來就去讀田園的,山水田園的詩歌。我算是一個比較會融入文學作品情境的人。所以我就讀了田園山水的詩歌之後,整個心情又感覺好輕鬆,感覺好像很閒淡。其實文學作品之所以能夠感動人心,就在於讀者能不能夠去真正的融入到那個情境裡面。所以以我自己來做例子,我算是能夠比較融入情境的人。所以融入進去之後,就真的能夠去體會到,作者要帶給我們的那個訊息。我算是感受力比較強的人。當然每一個人的狀況不太一樣,喜歡的作品也可以很多元,不必專拘於某一個層面,應該是多方的去涉獵,應該對我們知識的開拓、眼界的開拓,會更有幫助。

  我們再看到第九十二個姓氏,這個姓氏該怎麼念?很多人都把它念作ㄆㄨˇ,其實按照正確的讀音是要念作ㄅㄨˇ,是ㄅ,不是ㄆ,很多人都會把它念作ㄆㄨˇ。包括我如果印象沒有記錯的話,我們台灣有一位,算是中生代的一位男主持人,叫做阿亮,我記得他以前剛出道的時候,他都說他的名字叫做卜ㄆㄨˇ學亮,連他自己都好像沒有讀正確,其實是ㄅㄨˇ,要念作ㄅ才對。卜這個姓氏,在中國大陸跟台灣都沒有進入到百大。它的源頭,我們看到卜這個字大概就會猜想到,它應該是跟卜筮有關,跟占卜有關,沒錯,所以卜這個職官在商朝,甚至於在整個周朝,西周東周,都是很重要的職官。它就是當執政者,如果他有一些猶豫不決的時候,他不知道該怎麼樣來做判斷的時候,通常都會透過占卜的方式,來請示天地神靈,來請示列祖列宗,看看這個選擇哪一個方案比較好,所以在古代這個卜官就很重要。尤其我們都知道在商朝的時候,普遍他們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比較迷信的,其實你也不能說他迷信,因為當時他們認為這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他們祭祀的頻率很頻繁,然後占卜的機會也相當的多。所以整個商朝,就是呈現出那樣的時代的氛圍,社會的風氣就是那樣。所以在文獻裡面,我們現在說三百六十五天這樣循環,叫做一年,在商朝的時候,他們把三百六十五天這樣循環一圈,他們叫做一祀,祭祀的祀。會寫吧?一祀,為什麼叫一祀?就是他們要祭祀的對象很多,天地神靈,列祖列宗,還有什麼山川的那些地祇,所以他把該祭的都祭完,一輪剛好就是一年,所以他們把年稱之為祀,還是跟祭祀的活動有密切的關係。在商朝的時候,早期他們在占卜的時候,都是由卜官來卜,後來變成商王自己來卜,商王自己來卜,也就是說,歷史學者們他們有這樣的解釋,就是他把神權跟統治權,他把它結合為一了。以前商王,就是我在政治上面我是天下共主,所以我擁有統治權,我有軍權,祭祀的事情還是交由卜官,如果我們用西方的詞彙,就是委由祭司來處理,可是後來到了某一代的商王的時候,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武丁,他就開始親自來占卜,也就是說他除了軍權,他本來就已經掌握在手上之外,他把那個神權也抓來了,兩個就結合為一,所以他親自來卜。

  我們怎麼會知道他是親自來卜?因為在殷商的《卜辭》裡面,它都會記錄是哪一個人去卜,所以如果是某一個人卜的話,它會說卜某,卜某,後面那個某就是他的名字,我們就知道是哪一個卜官,後來我如果沒有記錯是武丁,武丁之後就是王卜,直接就是王來卜了,所以後來從武丁之後,大部分都是商王自己卜,但是也還是有委託卜官來卜的情況,可是那個比例就不一樣了。

  為什麼卜要叫做卜?這個很有意思,我不曉得有沒有跟大家講過甲骨文發現的過程,應該有了,王懿榮。卜其實是拿這個龜甲,龜甲,我們都知道烏龜有兩片甲,一個叫背甲,一個叫腹甲。這個腹就是肚子這一塊,叫做腹甲。大部分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腹甲,因為它是平的,比較好處理。有沒有背甲?有,但是它要經過整理,因為它有一個彎曲的弧度,所以它要打磨,打磨到比較稍微平一點才能夠卜。在甲骨文裡面除了龜甲之外,另外一個材質就是牛的肩胛骨,所以叫甲骨,甲骨,那個牛的肩胛骨,肩胛骨就是在牛骨裡面最大片的,最平整的一塊,大概就是類似。如果我們人的話就是這個地方,我們人這邊不是有個肩胛骨嗎?牛的肩胛骨是這個地方,因為它最大塊。那怎麼卜?就是我們假設這是龜甲,大概有這麼大,因為他們用的是海龜,不是河龜,海龜是比較大的,很有趣,它中間有一條線,這龜甲中間會有一條線,然後它左右會對稱。我們要卜的時候要在背後,先用鑿刀先鑿一個方形的小洞,然後再用半圓形的金屬的鑿刀,在旁邊再挖一塊半圓形的鑿洞,然後就以這個缺口在火上面烤。烤了以後,很簡單,這是一個物理現象,物體受熱之後就會怎麼樣?就會膨脹,膨脹到一定的係數之後,它沒有辦法再承受的時候,它就會怎麼樣?它就會裂開,裂開的時候它就會在正面,就是我們人看的這一面它就會裂開,裂開的時候,它就會形成一個裂開的紋路,那個紋路就是我們現在寫的占卜的卜這個字的字形,它是一個直的,然後再一個叉出來,叉出來有的時候是往上叉,有的時候是平的,有的時候是往下叉,所以總而言之,我們看到卜這個字的字形,就是那個裂開來的兆痕。這樣了解了。

  為什麼會是ㄅㄨˇ這個讀音?各位可以猜想一下,裂開的時候會發出聲音,會發出什麼聲音?大概是ㄅㄨ,這樣子,所以那個音也就用ㄅㄨ這個音,所以卜就是這麼來的。所以文字有字形,有了,有字音,也有了,那字義呢?就是占卜,所以文字的形音義在卜這個上面,就可以看到一個很完整的,而且很有關聯性的一個呈現。

  早期我跟大家報告過,因為早年王懿榮他們,是非科學的去挖掘河南安陽小屯村。後來在民國建立之後,就成立了所謂的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裡面,創院的幾個研究所之一,就是歷史語言研究所,後來他們就開始科學去考古,針對河南安陽小屯村這一帶,他去做科學考古挖掘,都有做記錄的。然後他們在記錄之後,他們就有很多的甲骨,就收藏到中央研究院裡面。後來在民國初年的時候就有學者,名字我忘記了,就有學者來做統計,他統計什麼?他統計就是那個兆,我們剛剛不是講卜那個字形嗎?它不是會叉出來嗎?這個叉出來還是平的,還是往下,他就去統計那個角度,就是它那個叉出來的角度多大,然後他把它做統計。因為在《卜辭》裡面它會有占驗,就是說,這個卜官或者是王他占卜之後,他會去判讀這樣的兆是吉還是凶,他會記錄這上面是吉還是凶。所以就有學者去統計,統計它那個是不是角度的關係,怎麼樣的角度是吉,怎麼樣的角度是凶。然後統計了可能有好幾萬筆資料,就統計出來的結果大家猜猜看,結果是什麼?結果角度跟吉凶沒有關係。你會覺得那不是白做功嗎?不要小看這個統計工作,這樣的結果可能出乎我們意料之外,因為我們大概都還是覺得,它或許有一些關聯,可是不要認為好像這個沒有意義,事實上它就已經告訴我們了,其實這個卜官他在判別吉凶的時候,跟卜兆是沒有關係的,跟那個角度沒有關係的,所以他有了一個科學的統計的結果,來告訴我們這個結論,所以它還是有意義的。

  學生就會問了,老師,這樣的話卜官怎麼判斷吉凶?我跟各位講那個叫自由心證,真的是自由心證,因為你科學沒有辦法去分析,那個統計角度的比例,跟那個吉凶的比例完全沒有關,那不是自由心證嗎?所以很有趣。這個所謂的自由心證這個佔很多,算命的,算命的先生,他有的時候也有一些自由心證的這個成分在,當然這個按照算命先生的講法,他說他們還是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路。不過自由心證,我自己覺得還是或多或少都存在,我也跟大家分享過,我會幫人家測字,我的體會,這個來問事情的人,一樣,跟把脈問診一樣,望聞問切,所以這裡面還是有一些推理,還是有一些猜測的成分,所以當然自由心證的比例也一定存在。我想算命先生,也不能夠完全否定自由心證的這個成分在。

  我們來看到這個卜,當然這個卜也就是因為這個職官的關係,所以它也算是源遠流長,因為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國家都有卜,所以如果它是多個來源,這個國家的卜官的後代他也姓卜,那個國家的卜官的後代也姓卜,所以他們未必在最早的時候有共同的血緣,他可能是同時期都有姓卜的,然後獨立發展,但是我們知道跟他的職業,跟卜官有很密切的關係。

  我們看到歷史人物裡面有一位卜商,談到卜商,大家對他的名字很陌生,但是如果提他的字,大家就會比較熟悉了,他的字就是子夏,所以你看,這個名跟字就對應得很整齊,名為商,字為夏,因為夏商是周以前的兩個王朝,所以都是用古王朝的名稱來命名命字。

  子夏大家對他就比較了解一些,因為他是孔夫子的學生,也是孔門四科十哲裡面的一位。孔門四科,這四科是哪四科?大家應該都知道哪四科,德行科人最多,然後政事,然後言語,然後文學。所以子夏是屬於文學科。可是這個文學,跟後來我們講的文學是不一樣的。漢朝以前其實文學、文筆這兩個詞彙,古今還是有一點點的,不是一點點,有蠻大的差異的。所以孔門四科十哲的文學,其實它是講學術,跟後來我們講的詩歌的創作,小說的創作,那個文學那個純文學是不一樣的,所以它是學術。所以孔門的學術,就是由子游,還有子夏,兩位賢弟子來向下傳衍的。孔門的學術講的是什麼?其實很簡單,最主要就是當年孔夫子,他整理了所謂的六經來當作教材,來當作教育學生的課本,所以其實孔門的學術,主要還是講這六經的研究。所以子夏,一般我們在學術史上面都認為,六經裡面的《詩》跟《春秋》,主要是由子夏這個系統往下傳遞的。還有另外一位叫子游,那個游就是游泳的游,子游主要是禮,禮就是子游這個系統來傳遞的。所以他們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且對於真正我們儒家學術的延展,其實這兩位扮演的角色,我個人覺得,子游跟子夏他們的角色是比其他人更吃重的,因為學術的流傳它一定要有典籍,一定要有一個思想脈絡,而且要有個傳承。

  如果孔夫子的六經,如果中斷了,我們唯一能夠來了解孔夫子言行的,那就只有《論語》了,可是《論語》事實上是比較單薄的,因為以它的分量,以它裡面所承載的知識的內容,它當然是不及六經,所以六經它能夠傳衍下來,才能夠讓後來在漢朝的時候,儒家能夠成為天下學術正宗,就是因為有這個典籍,有這個學術的傳播。子夏其實他在孔夫子往生之後,他守完孝,守完了弟子為老師盡孝的守孝,他就離開了魯國,回到他自己的故國,他其實,有人說他是魏國人,這個魏是韓趙魏的魏,也有人說他是另外一個衛國,衛生的衛,比較主流的說法應該是他是魏國,韓趙魏的魏,其實在那個時候三家還沒分晉,因為那個時候還處於春秋末年,可是後來沒多久,韓趙魏三家就把晉給瓜分了,所以他回到故國的時候,他的家鄉是西河,東西南北的西,黃河的河,西河這個地方後來在三家分晉之後,就劃分為屬於魏國的魏,韓趙魏的魏,所以他就回到了他那個故國去。回去之後,當然我們都開玩笑,我們都這樣開玩笑,當然也有點對聖人不敬,不過有人說在教學的時候,用這個比喻學生比較能夠了解,尤其比較年輕的學生比較能夠了解,就是他回去之後,繼承孔夫子的學術之外,要怎麼謀生?那就跟孔夫子一樣,開補習班,當然我們叫做私人講學。可是套用一個比較活潑的說法,就是開補習班招收學生,然後就有學費,就可以謀得三餐溫飽。所以當時他回到西河去之後,一樣,也就是私人講學,這個弟子也很多,大家也是很欽仰子夏,尤其子夏他背後又是什麼?又是孔夫子的學生,所以他打著這個招牌招生狀況就很好,所以很多人就向他學。而且據說當時魏國的國君魏文侯,還拜他為師,後來他就主要在西河這一帶講學。晚年的時候,子夏也碰到了一個人生很無奈,也很痛苦的一個事情,就是你要知道一般我們都說,老人家最怕碰到什麼事情,年紀大的時候?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子夏就碰到了這個人間悲劇。子夏的孩子應該是他唯一的男孩,唯一的兒子,晚年的時候居然比他先走一步,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當然他還有孫子,那沒問題,不過還是覺得,這個還是一個很悲痛的事情。所以後來子夏就非常的傷心,據說後來就因為天天以淚洗面,就哭瞎了雙眼。

  因此這個典故就變成了一句成語,這句成語也就變成是我們,在講這種哀輓類的題詞的時候的一種代稱,就是如果有碰到那種兒子往生的,你要去弔唁,一般我們台灣人的風俗,你去弔唁的時候還是不免俗要包個奠儀,就俗稱叫白包,包那個奠儀,你上面就還是要題個字,或者是你會送個輓聯,題個字,所以如果是兒子往生,我們就會有一個「抱痛西河」,或者是「西河之痛」,這個西河,就是剛剛提到子夏他的故鄉那個西河,抱痛西河那個抱,抱痛西河,所以它就變成一個借代詞,就是兒子往生的時候的一個借代詞。當然我們就把它記在心裡面,最好是都不要用到。但是如果有的時候,我也是跟我們中文系的學生說,有一些婚喪的一些題詞,心裡面還是至少要記個一二個,而且不同的狀態還是要記個一二個,有的時候馬上要能夠用,或者是有人問的時候,你可以馬上講,馬上跟他說明,馬上可以提供他一些建議。

  學生都說,老師,幹嘛這麼辛苦,現在有Google,網路一查不就好了嗎?當然也對,不過如果你心裡面每一種狀況你都記一二個,我覺得自己也比較踏實一點,所以各種情況,稍微記一個二個也就可以了。

  像上個禮拜六,就是我們成大中文系的,有一位女老師就結婚,她也是蠻晚婚的,然後當然就不免俗,我們也是要去喝喝喜酒,當然也要包個紅包。包紅包的時候,我在上個禮拜的課堂裡面,我就跟其他同學分享這個喜訊,他們都說真的,他們都不知道,因為那位老師很低調,所以學生大部分都不曉得。可是因為同事,我們統統都是中文系的老師,所以她就發帖子。我課堂上就講了,然後我就順便問同學說,你們心裡面有沒有像這種結婚的紅包題詞,你們現在多多少少高中也學過,然後有些同學在大學也學過應用文,有沒有記得?來,有沒有知道的,舉手分享一下。結果有學生就馬上說,老師我知道。來,分享一下。永浴愛河。也對,不過中文系也念了好多年了,不過你中文系,你寫那個紅包題詞寫永浴愛河,感覺好像這有點層次不高,來來來,還有沒有,還有沒有?然後就有學生說,老師,我想到另外一個,另外什麼?百年好合。一樣,也沒有比較高明。所以我就跟他們說,好了,你們現在藉這個機會聽老師勸,回去至少每一種狀況記個一二個,尤其結婚,馬上你們就會碰到了,像現在學生,你說現在大部分都很晚婚,當然晚婚的比例高,可是也有那種很早結婚的,大學一畢業沒多久,六月剛畢業,年底就結婚了,而且結婚的時候還雙喜臨門,大家知道我什麼意思了,就是一般我們所謂的奉子成婚,又有了孩子了,所以一定要結婚了。所以我跟他們說,不要以為你們同學都很晚婚,我跟你講,搞不好年底你們就會收到喜帖了,所以記個一二個,而且記個稍微有一點層次的,感覺好像真的是有讀過一點書。我就跟他們說,我經常結婚的時候我寫那個題詞,我都是寫秦晉之好。

  這個典故其實大家也都大概知道,秦晉之好是講秦穆公,春秋五霸那個秦穆公,跟晉文公他們成為親家,因為秦穆公把女兒嫁給晉文公,所以一個是岳父,一個是女婿,所以秦晉之好這個有點層次,可是也沒有很難。大家大概看一看想一想,也就知道它的典故何在了,所以記個一二個我覺得是好事。好,當然這個抱痛西河,西河之痛,我們就備而不用了,因為總是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悲劇發生。

  好,我們再看到下面一個姓氏,第九十三個姓氏顧。顧這個姓氏在台灣沒有列入到前百大,在中國大陸是第八十一個大姓。顧姓的遠祖始於夏朝,昆吾氏的子孫受封於顧國,所以他們就世世代代住在顧這個地方,商朝初年的時候顧國被商湯給滅了,所以顧國的公族後代就以國名為姓。因為這一支的顧姓,它的發源地是在河南,是在北方,所以我們把它稱之為北顧。春秋時期又有另外一支顧姓,我們把它稱之為南顧,在浙江這一帶的越國的國君勾踐,我們都知道臥薪嘗膽,所以復國成功,所以後來越國就不斷的擴大它的版圖,到了戰國時候,最後還是被楚國給滅了,後來越國國君的後代就流落到江湖,流落到民間了,一直到了漢朝初年,漢朝初年為了要尊古敬賢,所以漢朝的朝廷,就把以前的一些古代的王朝,古代的一些國家的子孫後代,把他重新找回來,然後也把他褒封,褒封在什麼地方當什麼侯,當什麼王,所以就找到了勾踐的後代叫做姒遙,然後把他封在東甌這一帶,給他一個爵稱叫東海王,姒遙又把他自己的兒子封在會稽,這個會我們上個禮拜有提到,當作地名的時候讀ㄍㄨㄟˋ這個讀音,然後就稱之為顧余侯,所以顧余侯的後代也以顧為姓,因為它是在浙江這一帶,所以在中國的地理方位屬於南方,所以這一支我們把它稱之為南顧。南顧這一支,因為它是從越王勾踐這邊派生而來的,越王勾踐的姓氏有好幾種說法,當然比較主流的說法是說他姓姒,所以南顧這一支,就是從姒姓派生出來的。還有第三支,第三支是戰國時代,中山國它建國在顧這個地方,後來中山國被魏給滅了,所以中山國的公族的後代,就以當時他的國都顧做為他的姓氏。

  大家會覺得很納悶,戰國時候有中山國?沒聽過,戰國不就是七雄嗎?韓趙魏楚燕齊秦,不是的,除了這七雄之外,因為這七雄是最大的國家,最有實力,還有一些零星的小國,譬如說魯國,魯國源遠流長,魯國到了戰國還在,不過已經被壓縮到很小了,宋國也還在,然後這個中山國,當然它是春秋時代,少數民族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國家,所以後來到了戰國的時候,這個版圖也稍稍擴大,所以它在戰國時代,也算是一個中小型的國家,也算是不錯的發展。當然,剛剛我們講到衛,衛生的衛,衛生的衛那個衛國,在戰國時代也都存在,而且這個衛生的這個衛國,如果我們扣除掉在戰國七雄這裡面的六國,它事實上,這個衛國比其他的六國更晚被滅,也就是說,在秦朝統一的這個過程裡面,最後消滅的是這個衛國,反而是這個小國苟延殘喘,時間拖得比較久,一直到最後才被滅。所以大家不要誤會了,戰國時代不是只有七雄,還有一些小國。

  好,上個星期我們有提到,我們在古文獻裡面,尤其戰國以前的文獻,經常會看到用國都名借代為國家名,像你看中山國這個國都它是顧,所以後來中山國的國名被滅了以後,他反而是用他國都的名字,當作他自己的姓氏,這個也是比較特殊的一個情況,所以我們也可以有這樣的一個理解。

  再往下看我們看到堂號,顧姓的堂號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叫做三絕堂。三絕堂的典故是來自於唐朝有一位畫家,叫做顧愷之。顧愷之在當時被稱之為三絕,就是才絕、畫絕、痴絕。因為他是畫家,他所畫的作品在當時堪稱一絕,這個成就很高,地位很崇高,所以他的作品深受大家的喜愛,所以畫絕。那才絕是什麼?他自己很有繪畫的天賦,所以這個才是講他繪畫的才能。那痴絕是什麼?就是他一心作畫,他一心只想著作畫,其他的事情他都不去分心,他只想著要把自己的畫提升得更好。所以當時人就稱他叫三絕,因此顧愷之的子孫就以此為典故,立堂號叫三絕堂。

  我們看到顧姓的歷史名人,一定要談到的是這位,這一位在先前的課程裡面,我們也曾經提及過他,叫顧炎武。顧炎武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學者,他其實本名叫做顧絳,後來因為明朝滅亡之後,他非常仰慕文天祥的學生,叫做王炎午,在第三行,所以他就把他改名叫做顧炎武,不過把那個中午的午改成了武功的武。其實還有一個說法,這個說法我也跟大家報告過,就是那個炎武,事實上它也有另外一個意涵,就是這個武是洪武,洪武就是朱元璋他開國的時候的年號,所以他希望能夠恢復明朝。事實上他自己一生除了講學之外,他的確他在民間講學的時候,也散播所謂的反清復明的這個思想,所以他的學生們,還有他的朋友們,其實多多少少也受到他反清復明的一些想法。他自己講學之外,其實特別重要的是,他講學是到處去講學,他不是固定就開一個補習班,然後大家來學,不是,他是到處去講,然後有朋友邀請他到什麼書院去講學,他也就去了,經常在大江南北移動。所以他就服膺了這樣的理念,就是讀萬卷書要行萬里路。尤其他對於故國的山川,對於歷史地理,他又非常的嫻熟,所以以前就是從書本,從字面上去讀我們美好的山川,有這個機會真的去歷練,真的去行走大江南北的時候,真的就能夠把書本上的知識,跟他所見所行結合在一起,所以後來他寫了一本很重要的書,叫做《天下 郡國利病書》,就是四處去踏勘,四處去訪察,然後他知道什麼地方的山川形勢,該怎麼樣來規畫。其實有一個說法,說這個《天下郡國利病書》,顧炎武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讓未來反清復明的時候,做下一個建設的藍圖,甚至於裡面該什麼地方布軍,該什麼地方要築要塞,他在裡面都已經做好準備了。所以從這裡也可以看到,顧炎武他對於明朝的這種思念,而且他是真的化為行動。

  因為他在大江南北歷練,所以這個移動的路程是蠻長久的,我的意思是說從這個點到另外一個點,中間那個,要怎麼講?路途遙遠,以前就是坐轎子騎馬,偶爾還要步行,所以他自己也都利用時間,就是他在讀書,讀書的時候可能晚上在客棧讀書,然後白天在這個移動的過程裡面,他就會開始反芻,反芻我以前讀的書,然後昨天晚上或這幾天讀的書,突然他有什麼樣的想法,他就會馬上,他身邊都有帶紙筆,就把他的想法隨手就把它筆記下來,筆記下來之後就,據說就把它揉一揉,然後就把它放到他那個行囊裡面去,到了晚上就把它稍微的整理一下。長期這樣累積,每一天,有的時候一天好幾則,有的時候好幾天一則,但是日積月累下來之後,就變成了他讀書的心得,然後就集結成一本書,那本書就是顧炎武的另外一個名著,叫做《日知錄》,《日知錄》就是日日所知所得,他把它筆記下來的,叫《日知錄》。

  所以我很欽服顧炎武,他的這種讀書,然後求學問的這種精神。我們不要說日知,我們要是能夠得到他的幾分之一,就可以了,所以如果我們可以週知也就不錯了,七天能夠有一個創發,能夠有一個感想,然後把它寫成一個小文章,那也就不愧古聖先賢了,因為畢竟古今的生活形式已經差很多了。現在大家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也都很繁忙,像各位這樣,能夠很專心的在我們寺裡面學習,真的是鳳毛麟角,一百個人大概那個比例也,一百個人也不過就是大家這幾位。如果把大家這幾位放到,全台灣二千三百五十萬的人口,那個比例相當低,大部分的人都還是庸庸碌碌,都還是為了生活而忙碌。所以如果一週,我們把抽空時間所讀的,然後反芻之後能夠有一個想法,雖然說未必有什麼很驚世的創見,就是你把自己的想法把它記錄下來,我想日久年深,我們搞不好也可以模仿顧炎武的《日知錄》,把它編輯為一本叫《週知錄》。《週知錄》也不錯,一年有五十二週,十年下來也有五百二十則,那也很可觀。好,來,這是顧炎武的作品。當然他是一個大學問家,所以他經史子集樣樣精通,小學也是他的一絕,所以大學問家的確值得後人來研究。

  我們看到第十六頁,顧姓的名人,好像這個大學問家的比例甚高,所以翻過來的第十六頁,這還是要跟大家介紹顧姓的兩位大學問家,第二位是顧祖禹。顧祖禹也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人物,大致上跟顧炎武時代差不多。他自己因為他家學淵源的關係,他的曾祖父,他的父親,都對輿地,對於中國地理,歷史、地理都非常的嫻熟,所以也就在這樣的庭訓之下,在這樣的家庭的影響之下,他也專注在地理的考證,所以他自己有一本很重要的書,這也是我們研究古代地理必備的參考書,《讀史方輿紀要》,很重要。當然,顧祖禹不是只有這本書,還有其他的著作,但是他在中國學術史上面的影響,這本是最重要的。現在也是拜高科技之賜,我不曉得各位有沒有聽過GPS?GPS有沒有聽過?有,就衛星定位,像那個Google,Google map,然後我們手機,那個導航它有的時候用GPS。還有另外一個玩意兒叫做GIS,它就比GPS更專業,那就是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大概是這樣子,我英文不好,不好意思,所以GIS它就有更強大的功能。像最近很多我們台灣,當然如果是研究歷史的研究地理的,運用GIS這個工具,早就已經很嫻熟了,反而是我們讀中文系的人,我們真的是落後人家很多,像社會科學的,他們早就已經用這個用到很習慣了。我也是這一二年開始接觸到GIS,GIS可以配合地形地貌,如果你有data,你有那個資料,你可以把那個資料擺到這個系統裡面,然後它還可以套圖,它可以疊圖,就古代的地圖跟現在的地圖,它可以疊在一起。然後你會看到那個古今,譬如說山川形貌的位移,然後人口聚落的遷移,它可以看得到。當然你會說古代的地圖沒那麼精準,它還是有些誤差。不過光這個,它就已經取代了很多我們傳統人工,你要做疊圖,要做套圖,那個很麻煩,所以它那個系統就可以幫你搞定了,真的很好用。

  為什麼我會提到這個?其實我這個想法已經好多年了。我因為研究《左傳》的關係,我一直希望能夠有所謂的交通路線圖,春秋時代的交通路線圖。我自己也寫過一篇文章,處理魯國境內的交通路線,當然材料都還是受到很大的限制,因為我們能夠去了解春秋時代的材料,就是《春秋左傳》,再來就是《國語》,再來就是《史記》,從這裡面我們就去爬梳,找到那個可靠的材料,我們會知道,從這個點到那個點它是有連貫的,也就是說在文獻的記錄裡面,或許是這個部隊從A,然後它打到B,從A到B就確定它一定是可以連通的,我們可以確定A到B一定是有一條路,透過這個方式,去把點跟點之間來做連線,這個是我的想法。可是點跟點的連線,我們還是只能夠畫直線,只能畫直線,可是古代的道路跟現在的道路一樣,它不可能就是直線,因為它受到了一些山川地形的影響,所以它一定會彎曲,可是我們沒有更多的資料,我們沒有辦法去畫出更精細的地圖的樣貌,只能說我知道A到B有道路,可是怎麼走怎麼彎我不知道。可是有了GIS,這就厲害了,就是能夠取得中國大陸它的圖資,所謂的圖資就是地圖資訊,它有一些很完整的等高線圖地形圖,如果能夠把等高線地圖,把它擺到GIS的資料庫裡面,然後它透過電腦運算,我從A跟B,我把它做一個參數,然後要做一個連線,電腦它就可以自動去考量你中間的地形地貌,它看它的坡度,然後它就可以幫你估算出最有可能的一條道路出來,那條道路就不是直線了,它就是一個有彎曲的,它配合地形地貌的延伸的一個路線出來。如果能夠這麼做,這個就很厲害了,就非常有它的學術價值。所以這個也是我現在希望未來這二、三年能夠去完成的。這樣就可以讓古地圖,能夠透過交通路線,能夠稍稍的呈現出來當時的交通的狀況。這是顧祖禹。

  我們看到第三位叫做顧頡剛。顧頡剛的時代就晚一點了,他已經到了清朝末年民國初年。顧頡剛他是近世,影響了海峽兩岸史學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了。顧頡剛他後來出版了一系列的書,叫做《古史辨》,這個辨是辨別的辨,《古史辨》。《古史辨》就是針對中國古代的歷史,他來做討論,來做甄別。因為他中心思想是認為,古史有很多都是後人不斷的去加工附會上去的,所以他提出一個理論,他說中國的古史是累層說。什麼叫做累層?我先界定一下古史,這個古史也就是沒有太多的文獻資料所支持的上古時代,什麼黃帝,什麼堯舜,因為那個資料都沒有很充足,而且沒有得到,就是那個材料的本身的可信度是,顧頡剛認為是受到懷疑的。但是反過來,如果是像《史記》,像《左傳》,像這裡面它因為是比較可信的材料,所以那個就不是屬於古史所談的內容。所以他說,我們看到有一些文獻材料,理論上來講愈接近古代,它應該對於更早期的人物的認識了解是更深的,有更多的資料留下來,可是他發現剛好顛倒,就是春秋時代的人講黃帝的時候,可能是很模糊的。我講的是黃帝,炎黃子孫那個黃,春秋時代講黃帝是資料不多的,是很少的。好,可是到了戰國,對於黃帝的描述又更多面向了,材料又更多了,到了兩漢,不得了了,鉅細靡遺,講得活靈活現的,怎麼有可能是時代愈晚,對於愈早的歷史愈清楚?所以他認為說這是很有問題,所以他認為中國古史不可信,因為中國古史的堆積,是一層一層累積上來的,往上堆上去的。所以後來在學術界就把顧頡剛,還有他的學生們,把他稱之為疑古學派,懷疑中國古代歷史,疑古學派。

  當然顧先生的說法有些是頗有爭議,我舉一個,這個爭議就太有趣了。他在民國初年的時候在發表文章,他其中有一篇他就說,大禹,治水的禹,禹根本不是個人,他說禹他的原形是蟲,他是一條蟲。他有兩條堅實的證據。他說禹這個字,它主要的結構是什麼?大禹的禹這個字主要的結構,就中間那個虫,就蟲,你看,它在字形上面就已經告訴你了,已經暗示你了,有吧?同學,不是嗎?大禹的禹中間是一個虫。然後禹如果按照古代的說法,禹的父親是誰?是鯀,一個魚字邊,然後右邊一個中文系的系,鯀,鯀因為治水失敗,所以被舜給殺了,因為鯀治水的方式就是用圍堵的,水愈高,他堤防就築愈高,然後當然最後水因為水壓太大,堤防擋不住了,就整個宣泄出來,造成很大的氾濫,所以舜一怒之下就把鯀給殺了。然後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鯀往生之後他的遺體,他的大體,沒想到幾天之後居然生出了禹出來,也就是說禹是他爸爸生的,而且是從他爸爸的屍體上面生出來的。顧先生說,你看看你看看,你看人死了以後幾天擺在那個地方,不爛掉也長出蟲來了,什麼蟲?蛆,你看原形,禹不就是那個蛆嗎?所以他就有這兩條堅實的證據。當時他發表的時候當然就沸沸揚揚,有人支持,當然有人斥為無稽之談。當然,知道有這個典故就可以了。

  好,時間也到了,我們就休息一下,等下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