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百家姓-第21集

  我們今天看到八十二個姓氏,這個姓氏的確是很少見的姓氏,在中國大陸,在台灣都不常見,我很有幸有一位朋友也姓這個姓氏,所以我的手機裡面,聯絡人,通訊錄大概有三四百位朋友,有他的電話,所以其中有一位就是這個姓氏,念作於ㄨ,很多人都念作ㄩˊ,可是因為在中國的多音字裡面,經常讀成姓氏的時候,又會有另外一個讀音,所以是念作ㄨ。這個於其實它最早的時候,它跟烏鴉的烏是同一個來源,也就是說從文字學的角度來看,烏鴉的烏跟這個於,在最早的時候是同一個字,然後逐漸的分化出來的,所以這個字有ㄨ這個讀音,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再來就是我們現在ㄧㄨㄩ三個音,其實在上古音它是很接近的,也有人主張ㄧㄨㄩ三個音,在上古音是一樣的,逐漸的才分化為三個ㄧㄨㄩ三種音。從這個角度來看,那個於跟烏其實在上古音也是一個音。所以它是後來我們在多音字的情況,逐漸把它分得更清楚的時候,才有兩個讀音。於姓得姓它是始祖於於則。中國人祖先早在距今五千年前,就已經知道要穿鞋了。大家猜猜看,當時穿的鞋是什麼樣的鞋?一定是草鞋,就近取材。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大家就是可以用適當的草來編織,然後就做成草鞋。逐步的才有所謂的用皮革做成的靴子,或者是履這樣的鞋子,那也是比較晚一點的事情。據說最早發明這個鞋子的就是於則,所以黃帝大臣發明了,於則他發明了鞋子之後,而且因為有很重大的貢獻,所以據說黃帝就把他封在一個地名叫做於的地方,所以後來他的子孫就以於為姓氏。於姓的子孫主要是在廣陵這一帶繁衍,也就是現在江蘇省的江都縣這一帶,所以它的堂號也就稱為廣陵堂。

  我不曉得各位有沒有穿過草鞋?草鞋我很小的時候曾經穿過,因為我們家族裡面的長輩往生,往生的時候,當然我們要送最後一程,最後我們要出殯的時候,大家都是要換上孝服,然後也要穿草鞋。那個時候因為年紀小,然後也不習慣穿草鞋,所以我的母親就幫我們穿了襪子,然後再穿草鞋。即便如此,那個草鞋它其實沒有非常的細緻,所以它還是會有一些凸出來的梗刺,穿起來其實沒那麼舒服,尤其我們又要跟送葬的隊伍一起行走,所以非常痛,而且會刺到腳底,以前的柏油路也沒有像現在這麼的平整,偶爾還是有蠻多碎石子的,草鞋的鞋底其實也不是很密實的,所以你踩到地面上的時候,小石頭那個銳角就會刺到腳底板,所以很痛,所以大概走不到兩百公尺就投降了,後來就直接坐車子了,然後就直接到墓地的時候才下來,就減少很多痛苦。所以我小時候是有穿過草鞋的,但是真的不舒服。我想大家應該基本上連看都沒看過了。真的有看過實物嗎?還是看照片?博物館裡面,那當然,那個跟現實生活裡面所看到的,可能還有一點點的差距。台灣的草鞋現在在外面也不容易買了,即便現在用在喪禮,基本上現在也都不穿草鞋了,大家都是用輕便的布鞋來替代。所以草鞋在台灣真的已經不多見,說不定真的只有在博物館才見得到了。

  我們看到有個堂號,於姓的堂號有一個救民堂。這個救民堂典故來自於明朝,有一位永新的這個縣縣令,叫做於仲寬。當時南鄉的龍仁和作亂,而且帶兵的將軍據說要把南鄉人給殺光,然後來充他的戰功,這樣他才能夠向他的叛黨的首領說,我殺了多少敵人。因為南鄉也是屬於永新縣的管轄範圍,所以於仲寬這個縣令,這個縣長,就保護南鄉人,極力的跟帶兵的人來抗爭。所以南鄉人就很感激他,所以後來南鄉人有很多生了男孩之後,就以於仲寬的仲寬為名,所以當地就有很多名為仲寬的小朋友,來紀念這位勇於抗爭的縣令。

  所以取名其實原則上有很多的方法,但是我自己還是比較建議大家,如果我們以後有那個因緣,有結了婚,也有孩子了,不妨我們可以從古聖先賢的智慧裡面來擷取一些名字。那樣不僅對孩子有更宏大的一個期許,其實孩子在介紹自己的名字的時候,也覺得我這個是有很好的典故的,無形之中也是為他建立了一個自信心。像這種例子我舉一個,我們台灣有一位很知名的主播,後來他從主播台退下來了,最近這幾年去主持節目,叫做李四端,一二三四的四,端就是開端的端。各位看到李四端這個四端,就會想到他這個典故出自於哪裡?孟子,孟子的書裡面有講到,人都有仁義禮智四端,所以他這個典故就是從孟子而來的。

  我再舉一個,香港有一位很知名的演員,在先前我也跟大家報告過,他演了好多齣喜劇,尤其像《九品芝麻官》,《唐伯虎點秋香》,在電視台在電影經常會播送,那一位知名的演藝人員叫做周星馳。周星馳這個星馳其實也是有典故的,他這個名字是從王勃的滕王閣序裡面,「俊采星馳」,從那個星馳提煉出來的。所以你看,他如果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可以把他的名字,把它用典故的方式來跟大家介紹,既可以增加他的自信心,也可以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所以不妨我們讀了這麼多的聖賢書,總有一些,你覺得自己蠻有感觸的一些名言佳句,我們不妨可以把它提煉出來,為自己的孩子命名,說不定也可以為自己的書軒來命名。

  今天星期五,再次的提醒各位,下個禮拜一,要請各位做一個小小的作業,把自己的書軒,把自己的書房定一個名號好嗎?可以。為了要鼓勵大家,我也獻醜一下我自己書房的名字,上一次我跟大家報告過,我的書房的名字叫左經山房,其實我還有請一位朋友,也是擅長書法的一位年輕朋友,我請他幫我寫了一副對聯,我原本是把它掛在我舊家的中堂。這個所謂的中堂,就是進到我們家裡面客廳的正中央。所以我們都會,在古代,在客廳的正中央就會掛一幅字畫,通常在上面就會加一副橫匾,這個橫匾就是這個廳堂的名字。我因為客家人,所以早年的時候,我們在鄉下生活是比較困苦的,因為我父親後來考上了公務人員,所以後來才從鄉下搬到都市裡邊來生活,所以生活上面就有了比較大的改善,可是因為自小就是生活在這樣的氣氛裡面,所以父親母親對我們的訓誨就是,其實我們都應該不要鋪張浪費,要節儉持家,所以一般人對於客家人的性格,大概都會比較趨向於比較節儉,比較刻苦耐勞。這個是比較中性的說法。如果是比較負面的說法就會說,客家人都很小氣,鐵公雞,如何如何。我因為自小受到庭訓,還有慈訓,所以後來我長大以後,覺得自己成家立業了,所以也在舊家題了一個中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上聯,下聯呢?「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所以我就取這兩句的第一個字,然後請我的朋友也寫了一副橫批,就掛在我們家中堂,叫做一半堂。一半堂什麼意思?就是要買什麼東西就買一半好了,不要買那麼多,用完再去買,你買著囤著,其實那個東西也壞掉了,不如你就先買夠用的,然後用完了再去買,而且更新鮮。因為我們節儉,所以用這個一半堂,感覺好像也是把家裡面的庭訓跟慈訓,也可以寄託在這上面,也希望能夠把這個觀念也傳承給下一代。所以古人都會為自己的書軒名,為自己的廳堂來立名取號。我想這個也是古人在傳承他自己的家風,傳承他自己的價值觀的一種方式,希望能夠形塑出這樣的氛圍,讓他的子弟,讓他的家人能夠感受到這個理念,所以我們講所謂的傳統傳統,其實就是在耳濡目染之間傳承的。好,就請各位下個禮拜想想看,或許已經想好了,也沒關係,已經想好的話也可以多思考一些。

  我們再看到下一個姓氏,八十三個姓氏時。時這個姓氏也是非常少見的姓氏,在台灣跟中國大陸都沒有進入到前百大。時姓最早的起源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在春秋時代有殷商的後裔,因為在西周初年的時候被封在宋國。所以到了春秋時代的宋國,有一位大夫名字叫做來,受封於時這個地方,所以,大夫來他的子孫就以時做為了姓氏。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時姓其中有一支,就是從商王的姓氏子姓派生而來的。另外一支起源也是在春秋時代,是在楚國,楚國有一位大夫叫做申叔時,因為他的名字裡面有時這個字,所以申叔時的子孫就以時為姓氏。時姓因為後來集中在隴西郡來發展,所以後來時姓的堂號就以隴西堂為主。

  我們看到下面時姓的歷史名人,大家對時姓是比較陌生的,在歷史名人裡面,我也檢索到了這兩位,也值得跟大家來推介一下。第一位是時溥。時溥是唐朝末年的人物,他是唐朝末年地方的軍閥。為什麼地方上會有這麼多的軍閥?其實這個就跟我們這幾次談到的安史之亂有關,在安史之亂之後,中央朝廷為了要去加強對地方的控管,所以就委任各地方有所謂的節度使,加強去控制地方。可是本來這些節度使他的任務是要去控制地方,注意一些什麼叛亂或者是民匪,要加以就近綏靖,沒想到這一些節度使就自己做大。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這些節度使就變成尾大不掉的地方勢力,反而加劇了唐朝中央政府控制地方的困難度。所以我們看到有很多的節度使,其實說穿了,用我們現在話來講就叫做軍閥。這位時溥也是一樣,所以這邊說他一度割據徐州。時溥後來他在地方上勢力很大,但是他算是比較對中央政府聽從的節度使。

  當時因為唐朝末年的時候,又有一股叛亂興起,叫做黃巢之亂。黃巢之亂這個黃巢,其實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好了,其實他是農民起義,從朝廷的政府,他會認為說你們就是民變,你們就是叛匪,可是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就是官逼民反,政府已經沒有辦法照顧我們了,天災人禍不斷,政府不但沒有撫恤,而且還持續的攤派很沉重的賦稅,老百姓受不了了,只好走上叛亂一途,所以我們從某個角度來看,就會得到某個結論。但是我們在讀歷史書的時候,其實我是比較希望,我也是跟我自己的學生說,我們應該要從多元的角度來看,從別人的立場,從對方的立場,從不同的立場來看,其實我們得到的評價也都會不同。所以這個黃巢他就開始叛亂了,然後這位時溥當然受中央政府的命令,就要來鎮壓。可是,當時他所率領的部隊後來居然嘩變,這個嘩變。也請大家稍微的給它註記一下,所謂的嘩變就是在軍中有了叛亂,也就是在部隊自己本身它就分裂了,所以造成嘩變,就是影響了軍心,所以後來,他沒有辦法去壓制這軍中的這些雜音,所以有一股勢力就開始蠢動,甚至於他所帶領的部隊就直接叛逃了,這個叫做嘩變。在文獻裡面,還有另外一種類似像嘩變的叫做夜驚,夜晚受到驚嚇,那個夜驚。那夜驚是什麼?夜驚它也是一種浮動,軍心的浮動,可是它跟嘩變的情況不太一樣。嘩變我們剛剛解釋過了,是軍隊裡面有叛亂,所以後來造成分裂。夜驚通常都是出現在這個部隊在經過了血戰之後,驚魂尚未撫定,所以到了晚上就發生了所謂夜驚。

  我講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春秋時代,晉國跟楚國有一個很重要的大戰,這個大戰叫做邲之戰。邲之戰是在黃河的,現在河南的洛陽東方,有一個地方舉行會戰。在邲之戰的時候,其實楚國是很強勢的,晉國的部隊他們自己就將帥不和,有人主張要戰,有人主張不戰,所以他自己內部就已經矛盾了。到最後不得不戰的時候,因為晉國本身內部就有不戰的這種聲音,所以有一些人是很消極的去作戰,所以一開始接觸,雙方一開始接觸,就有人準備要跑了,已經在黃河邊上準備了船隻,而且那位將軍下令,先坐上船渡過黃河,回到黃河北岸的,就是晉國他能夠控制的區域,能夠先上船,然後回到黃河北岸的有賞,才剛剛開始接觸,就已經有人準備撤退了。結果大家看到苗頭不對,就爭著要上船,船它一定有它的容量,所以很多人想要攀附這個船沿,至少我可以攀著這個船然後可以過河,可是因為攀附的人太多了,導致這個船重心不穩,甚至於往下沉。所以這位將軍就指揮船上的貴族,拿刀直接把攀附船沿的那個手全部剁掉。結果《左傳》裡面形容,光那個剁掉的手指,掉在船裡面的那個手指是可掬,可以用手這樣捧起來。所以在會戰一開始,晉軍士氣就已經潰散了,晉國的部隊已經軍心潰散了。結果留在戰場上的,當然看到人家跑,可是自己又沒有辦法脫離戰場,當然就是想辦法迴避,不要跟楚國的部隊正面交鋒。所以那一場大戰還沒開打,就已經軍心渙散。一接觸之後當然就打敗仗,打了一個天大的敗仗。好不容易,有一些餘部透過當地徵收民船,然後渡過了黃河北岸,在北岸已經集結了很多散兵游勇了,都是已經被打散的部隊,好不容易回到北岸之後,在北岸上面的將軍就要開始收攏,然後可能在岸邊住一個晚上,隔天要開拔回國了,所以當天晚上就發生了夜驚。

  《左傳》裡面沒有特別講,可是你從前面的過程你就知道,這些人心中非常的惶恐,非常的害怕,因為他們害怕楚國的部隊,會不會摸黑渡過黃河來偷襲。當然在史書裡面,是沒有記載楚國有這樣的舉動,但是他們心中的恐懼,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是非常可怕的,是非常的擔心的,而且又在黃河邊上,因為當天會戰結束之後已經傍晚了,不可能再集結再往後退,再往北方撤,所以只能夠就地紮營,當天晚上就發生夜驚。就怎麼樣?就有人開始做惡夢。做惡夢各位有經驗吧?有,很多人做惡夢的時候不僅會喊出聲音,而且會有很大的肢體動作。所以有人受到了白天的戰場殺戮的影響,晚上就喊救命救命,大概這樣喊,有人開始喊了。其他的人不明就裡,因為同帳篷的人喊,同帳篷的人就會說也跟著喊。所以某一個區塊就開始亂了,一亂起來之後,整個晉軍的大營就開始瀰漫著一個恐怖的氣氛,就開始以訛傳訛,居然有人喊說楚國部隊殺過來了,所以一團亂。這個就叫夜驚。一直到天明,大家已經看清楚了,才知道那一個晚上大家拿刀亂砍,因為沒有照明,砍死了很多自己人。這種狀況古往今來太多了!所以軍心的控制是最重要的,不管在嘩變,不管在夜驚,一旦軍隊碰到這兩種情況,都是損傷很慘重,而且都是自己人傷害自己人。

  所以當時時溥因為軍事嘩變,他的部隊嘩變,所以只能夠回到徐州去,回到徐州去之後。因為他的這個任務沒有達成,所以朝廷就把他貶官,貶官為節度留後。這個所謂的留後就是比節度使降一級,就是節度使如果他要領兵作戰的時候,這個所謂的節度留後就不能夠隨軍出征,他就是在根據地,做為根據地的一個統帥,所以沒有辦法像節度使領兵作戰,所以他就是被貶官,後來輾轉又擔任另外一個地方的節度使。後來他在對黃巢的作戰裡面,也屢屢建功。所以在黃巢敉平之後,朝廷頒布時溥功居第一,所以後來就有一些提拔。

  我們再看到後面,後來因為朝廷委以重任,讓他擔當蔡州四面行營兵馬都統。這個都是臨時的職官。這所謂的蔡州四面行營兵馬都統,就是駐紮在蔡州鄰近的幾個州縣,所有政府軍都受時溥的節制,都由他來統領。但是這個不是常態的,是一種臨時的受命。後來他又去討伐另外一位叛將,叫做秦宗權。秦宗權的手下有一位朱溫,朱溫的手下有一位叫龐師古,最後居然打進了他當時的根據地。時溥全家人就自焚於燕子樓。為什麼要自焚?因為他已經兵無可退了,以他當時對於這些叛軍的處置的手段,都是蠻凶殘的,所以他知道如果今天被抓被俘,下場一定難逃一死,可是中間的折磨一定夠他們好受的,所以他們寧願自焚而死。所以時溥雖然說在政堂上,在沙場上也是屢屢建功,但是到最後居然也是下場如此,也是讓人唏噓。

  我們看到另外一位比較正向的人物,來轉換一下心情,叫做時大彬。時大彬他就不是什麼官場的大官,也不是沙場的勇將,他是一位做紫砂壺的師傅,是明朝人。這位時大彬在當時是時鵬的兒子,他是當代紫砂壺的四大名家之一,所以時大彬也是子承父業,接續他父親的手藝,所以也就成為紫砂壺的大師。時大彬一開始的時候他是向供春,也是一位做壺的名家來學習。大家會覺得很懷疑,他自己父親就是紫砂壺的名手,名匠,也是很有名的工匠,工藝師,為什麼還要讓他去拜別的師父?這個就是古人的智慧了,古人說易子而教,有聽過這個話吧?就是同學的孩子跟我的孩子,我們交換,所以同學教我的孩子,我教同學的孩子,這叫易子而教。即便是再怎麼樣出色的學者,老師,也都希望易子而教,因為自己對自己的孩子,他在教育的過程裡面,因為他還有另外一個身分在裡頭,所以不容易去嚴格要求這個孩子好好學習,或者是會對這個孩子有過度的期待,反而沒有辦法讓他循序漸進,因為是教自己的孩子,這樣了解我的意思,所以就是要易子而教。所以像時鵬他是名家,但是他這個手藝一開始的時候,還是讓他的孩子跟他的朋友供春,也是當代的名家來學習。剛開始的時候,時大彬跟他的師父學做壺,可是是做大壺,後來就改做小壺。這個所謂的大壺小壺,各位不要把它想像成那個大壺,是那個好大的那個大茶壺,各位有沒有看過那個很大的茶壺?比那個大鍋子還大,不是,它那個所謂的大壺,就是一般我們在家裡面招待客人的時候,我們用的那個比較大的那個壺。有看過吧?那個壺,可能我們會比較丟多一點茶葉進去,然後泡一壺茶,可以倒好多杯的,那個叫大壺。還有另外一種是很小的,有沒有?就是我們台灣喝那種老人茶,可能倒一倒沒幾杯就倒完了,然後再重新泡,那個叫小壺。所以大壺小壺的尺寸是如此。他自己改做小壺之後,反而身價更高,更多人喜歡他做的小壺。而且當時就把他的壺稱之為時壺,或叫大彬壺。而且也跟同時代的另外兩位做壺的名家,李仲芳、徐友泉,並稱為壺家妙手。所以這個也是古代工藝非常傑出的工藝師傅。

  再來我們就往下看到下面一個姓氏,第八十四個姓氏傅。傅這個姓氏在台灣也算是比較多見的,排名到五十六。在台灣,傅這個姓氏除了外省籍,就是一九四九年從大陸來台灣的這些人士之外,其他姓傅的台灣籍的人士,大概一半以上都是客家籍,所以這個也算是客家的大姓。傅姓是出自於商代,商朝有一位宰相叫做傅說。我們在古書裡面,看到說話的「說」這個字,其實都應該把它讀成悅,喜悅的悅,就是把言部改成心部。傅說的時代,是商朝的時候高宗武帝那個時代,武丁的時候,因為國力衰退,他自己也想要勵精圖治,所以希望能夠找到得力的大臣,據說有一天武丁作夢,夢到神仙向他推薦一位人才。可是這個人才在夢中,那個樣子就是好像是一個奴隸的樣子,因為穿得破破爛爛的,也沒鞋子穿,然後感覺好像是奴隸的身分。他睡醒之後就派人去打聽,因為那個影像,他那個人的樣貌,他還記得算清楚,所以就輾轉的在傅巖這個地方,找到了這個奴隸。這個奴隸他沒有姓,他一開始沒有姓,他的名字叫做說。後來武丁覺得你身分很低,沒關係,英雄不怕出身低,所以他就加以試練,覺得這個雖然說是奴隸身分的人,不過想法很有見地,然後做事情也很有效率,所以就逐步的提拔他,由奴隸的身分,然後慢慢的平步青雲。可是因為他沒有姓,所以後來武丁就說,既然當時我發掘你的時候,你在傅巖這個地方,那乾脆我就賜姓於你,你就姓傅好了。所以後來我們在文獻上就稱他叫傅說,是這麼來的。所以果然讓他治理國家之後,天下大治,所以武丁也就成為殷商中期的中興之主,國事又大振。後來傅姓,也就是從傅巖這一支派衍下來,這個是其中的一支。

  再來,另外一支是出自於姬姓,是黃帝的後代。黃帝的後代有一位叫做大由,也是受封在傅,後來也是以封地名做為姓氏。至於大由所受封的傅,跟傅說當時被發掘的那個傅巖,應該不是同一個地方了,只是剛好這個名稱有相近而已。還有另外一支是從賴姓改姓為傅姓。因為在春秋時代,楚靈王在位的時候,這個賴姓的族人被楚靈王給殺害了,所以賴姓的人就改姓,改姓為羅跟傅這兩個姓氏。所以在中國古代,這種因為迫害,或者是因為要躲避戰亂而改姓的例子,也蠻常見的。當然還有一些少數民族,在融入漢文化圈的過程裡面,也紛紛的改了漢姓,所以也有外族改姓傅姓的,也有。這個就請大家自己參看。

  我們看到下面的這個堂號的地方,有一個傅姓的堂號叫做興商堂。光看這個字面,你就知道這個是復興殷商。所以他的典故就跟剛剛我們講的傅說,是同一個典故,因為傅說的關係,讓殷商能夠重新來興盛,所以後代子孫就以這個典故來立了堂號。

  我們看到右邊,我們看到傅姓的歷史名人,這邊我們介紹兩位,第一位是傅玄。傅玄是西晉的文學家,思想家,他自己其實在官場上面,也是蠻有建樹的,而且他在職務之內常常的向皇帝稟報,希望能夠把他自己治國的理念,讓皇帝能夠了解,而且他還有另外一個制度,後來皇帝也採納了,西晉的皇帝就以他的諫言,重新來頒定了所謂的五等制。請各位看到傅玄的第五行,這個五等制就是五等爵,五等爵其實在中國先秦老早就有了,只是後來因為到了漢朝,這個五等制就被廢掉了,所以後來兩漢四五百年的時間,就沒有看到這樣的五等制在朝廷裡面運用。到了晉朝的時候,由傅玄重新的向皇帝諫言,希望重新再恢復五等制。這五等制就是五等爵,五等爵是哪五等?很簡單,就是公、侯、伯、子、男,公、侯、伯、子、男這是五等爵。所以後來,晉朝重新啟用這個五等爵之後,他在封賞這些大臣或功臣的時候,就會常常依照他的功勞的高低,依照他的聲望,給予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來頒布。所以後來傅玄他就受封為鶉觚男,公侯伯子男的男,他就受了男爵,後來又提升他為子爵。所以下一行,有沒有看到?傅玄就進爵為鶉觚子。所以五等爵是這個意思。

  但是我們再回來,我們再思考一下,這個五等爵為什麼是五等?這個五等爵到底是什麼時候產生的?我們看到在《左傳》裡面,的確是有這五等,有這樣的一個稱號,但是我自己研究的成果,我自己是覺得,這個五等爵真正的被形塑出來,已經到了戰國時代。戰國時代我們有好幾次都談到,戰國時代很流行什麼樣的思想?五行的思想,五德終始之說,所以這個五等爵,其實也就是在戰國時代,那樣的時代氛圍之下它被湊出來的。為什麼說它是湊出來的?因為如果我們從西周的文獻,從西周的文獻來看,真正的爵只有三個,就是侯、甸、男,只有這三個。這個甸我寫一下。侯甸男,侯跟男就是五等爵那個,那個沒有問題,寫一下好了,真正的爵的等第只有這三個。大家就會覺得,跟五等爵的落差也蠻大的,對,所以我就剛剛跟大家提到,這也不是我第一個提的,在戰國時代,為了要去符合五行終始之說,五德終始之說,所以就另外再串入了兩個爵稱進去。這兩個爵稱,其實戰國人會把它擺到裡面去,它也是有一些背景淵源的。首先我們看到那個公,公其實是一種敬稱,它是一個敬稱。應該是這幾次我們都提到姜太公,姜太公到後來分封到了齊國,去當齊國的國君,可是他在朝廷裡面他還是有他的職位,所以他在朝廷裡面他當職位,我們把它稱之為卿士,這個卿士就有點像後來我們講的宰相。所以對於這個卿士,因為他是周王室裡面,周朝廷裡面的最高的執政大臣,有好幾位,總共有六位卿士,所以對這六位卿士予以尊稱,就稱他叫什麼公什麼公,稱他叫什麼公什麼公。他自己的爵稱不變,他自己原本是什麼爵,它是沒有改變的,只是予以敬稱。如果他今天他沒有擔當卿士了,在文獻裡面,就不會再出現稱他叫什麼公的狀況,就回復到他原本一般的爵稱。這樣理解了。所以公事實上是由敬稱,然後到戰國時代,把它拉進來變成五等爵的最高等。這是一個誤會,但是它也有它的一個背景淵源。

  我們看到侯甸男,侯其實是在等第裡面最高的一個爵等,侯這個字本身的本意事實上是講標靶。這個標靶就是,你看到侯這個字右下角不是一個矢嗎?矢就是箭,箭射出去,我們必須要有個標靶,所以那個侯就是標靶。所以侯這個爵等,在西周時期它是最大的封爵,而且都是在比較周邊的地方,他的土地比較大,給予的權力是比較大的,他可以有比較精良的武力,為中央朝廷來鎮守四方,所以侯面積大,權位高。

  那甸,我們看到這個字,它跟男一樣,都有一個偏旁,都有一個田。所以甸跟男的工作是做什麼的?對,就是種田的,可是並不是叫他去種,是說他就是專門為周王室周朝廷來耕種,所以他是一個農業為主的諸侯國,它通常這兩個地方都是農業為主。可是既然都是以農業為主,為什麼還要把它分成兩個爵等?因為他們要提供給周朝廷的賦稅的比重不一樣。甸跟男誰要上繳國庫的比較多?是男,男的賦稅沉重,所以在爵等裡面他比較低,通常他也是比較封在周王室周王畿,比較離周王室比較遠的地方,所以它就跟甸還是有一個遠近之分,還是有個高下之別。

  大家會想說侯、甸、男跟公、侯、伯、子、男,那個男可以對應到五等爵的男,這不成問題,那甸呢?甸它怎麼在五等爵裡面沒看到?原來這個甸在文獻裡面,經常都不稱他什麼甸什麼甸,而稱他為什麼伯什麼伯,鄭伯,或者是什麼什麼伯。那為什麼會稱他叫什麼伯什麼伯?我跟各位報告,這個伯其實它應該只是兄弟排行而已,它原來就是兄弟排行,我們都知道,兄弟排行,伯仲叔季,如果沒有意外,在周人他的繼承的制度裡面,是長子繼承,所以這位繼位的國君,他本來在兄弟裡面他就是大哥,所以他即位他父親所留下來的國家之後,他理所當然也就被稱為什麼伯。有沒有用別的排行,叫什麼季、什麼仲的?也有,但是比例就不高。所以我們看到什麼伯什麼伯,其實他的爵等是甸,但是因為經常都是長子繼位,所以大家就以為說,這個伯事實上它是個爵等,所以就納入了我們看到五等爵裡面的中間一級。

  子這個也很有趣,在西周的文獻裡面沒有子,可是為什麼會把子納進來?我自己研究的心得是,這個子其實就是中央朝廷,它對於地方上的一些部落民族的首領,予以羈縻的稱呼。在明朝的時候,雲貴這一帶有很多的所謂的少數民族,所以明代的朝廷都給他們一些羈縻的職官,我們把這個制度叫做土司,就是當地他去司理,他去管理,他那個部落或那個地區就是他最大。中央朝廷我承認你的身分跟地位,但是你不可能調職,你不是一個正規的行政系統,但是我就承認你的身分地位,是這個意思。所以那個子也是這樣的意涵,所以後來也被納入了這個五等爵裡面。

  所以五等爵這個說法,我堅信應該是戰國時代才被湊出來的。後來兩漢時代廢掉了,到了晉朝又回復了。所以我們這邊藉由這個機會,跟大家介紹一下,先秦時代這個五等爵的制度的演變。

  我們再回來傅玄,傅玄他不僅在政途上面是很順遂,他自己也有思想上的一個突破,他在思想上面,他主張有唯物論的一種唯物思想,什麼叫做唯物?唯物跟它相對的就是另外一個詞彙,叫做唯心。前幾天我們也談到了,這個所謂的唯心,講得簡單一點就是所謂的心學,王陽明這一派的心學。當然沒有那麼簡單,在中國思想史,唯心唯物的流變過程是很複雜的,但是我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就簡單來說。所謂的唯心就是認為,這個世界的構成是因為心的作用而存在,如果我的心沒有作用,這個世界是不存在的。我打一個比方,在六祖惠能的故事裡面,大家也應該聽過這個故事,有兩個老百姓看到那個旗子在動在飄,一個說那個是風動,另外一個人說,不是,那個是旗子動,惠能法師就說,兩位施主,這個不是風動也不是旗子動,是兩位的心在動。懂這個意思吧?也就是跟這個心學的角度,是比較接近的,這個世界的組成是心的作用,如果你的心沒有作用,這個世界對你就是沒有任何的干係。

  唯物就是認為,這個世界它還是有具體的東西存在。但是在傅玄他的思想裡面,他認為構成這個世界具體的那個物質也好,那個能量也罷,它是具體存在的,而那個東西他把它稱之為元氣。其實傅玄的這個元氣的說法,其實也是前承於老子、莊子,認為這個世界是由氣存在的。只是有的時候氣的論點,它在流變的過程裡面也很複雜,因為講到這個氣,它也是很抽象的一個概念。有的時候有些學者認為這個氣,它會比較偏向於非物質的,它就會比較接近於像心學,我們剛剛談的那個方向;有些他又會把氣講得是比較偏向於物質的,它是一個物質,只是我們看不到而已,我們打個比方,就好像空氣一樣,它是存在的,只是我們看不到,可是它是比較偏向於物質的這一邊。所以在思想上的流變,的確這樣的論辯是異常的複雜。傅玄他所提出的這個元氣論,也對後來,對於這個世界的組成,我們所謂的世界觀,它在中國思想史上面也有一些建樹。

  我們再看到另外一位傅姓的名人,叫做傅山。這位傅山就也跟傅玄一樣,其實他也是研究老莊出身的,所以他自己對於老莊的典籍,對於老莊的思想,他非常的喜愛。所以他有些自號,說他自己,老夫學老莊者也,我本徒蒙莊,吾師莊先生,所以他對於老莊的思想,他認為他自己是直接繼承老莊的嫡傳,所以有很多的見解跟闡發,也在當地相當的著名,在當時也相當的著名。傅山不僅他對於老莊思想很精通,他也精通藥理,也是一位醫生。而且更有趣的,我們看到倒數的六行,倒數第六行,有一部小說叫做《七劍下天山》,作者是梁羽生,不曉得各位有沒有讀過?梁羽生的這部小說,後來也改編為同名的電影,也叫《七劍下天山》,這七劍裡面的首席,就是第一把交椅,最厲害的那一位,就是傅山。所以小說裡面,也把傅山編派為武俠人物,而且在《七劍下天山》裡面,還稱他為醫俠,就是他自己會醫術,而且又是一個行俠仗義的劍客。所以這個小說把他編派進來,也是蠻有趣的一個插曲。不過在真實的人生裡面,傅山是一位溫文儒雅的人,既是醫生,也是一位讀書人,當然舞槍弄棒可能練練身體可以,真的要去行俠仗義恐怕是沒有的。所以這是傅山的一些簡單的介紹。

  我們再往下看,我們看到下面一個姓氏,皮這個姓氏。皮這個姓氏在中國大陸跟台灣,都沒有進入到一百大。皮姓起源於樊姓,是周朝大臣有一位仲山甫,因為輔佐周宣王立功,所以受封於樊這個地方,所以仲山甫的子孫有一位叫做樊仲皮,他因為在周朝擔任卿士。這個卿士就是剛剛我在上一段提到的,就是在周王室裡面,擔任宰相這個位階的大臣,一般同時期都會有六位。所以這個樊仲皮因為擔任卿士,受封於皮,因此樊仲皮的子孫就以皮為姓。所以後來這個皮姓,就在下邳郡形成了望族,所以它就世稱為下邳堂,以這個為堂號。

  在歷史人物裡面,有兩位值得跟大家來介紹,第一位是晚唐的詩人皮日休。這位皮日休大家對他好像沒那麼了解,因為一般我們在讀唐詩的時候,大概都不會特別去談晚唐的詩歌,大致上我們在閱讀大概都是初唐盛唐,了不起到中唐,讀中唐的時候,大概就是讀元白的作品也就差不多了,代表中唐的一個詩風也就足夠了。晚唐大家如果要來讀的話,一般也會選擇什麼?小李杜,李商隱、杜牧。對於皮日休,還有跟他同時期跟他齊名的陸龜蒙,就會比較忽略,其實皮陸二人,他們在晚唐也有他的建樹。一般我們談到晚唐的詩風,大概都是走向於綺靡,像小李杜這兩位,他們的詩風就是比較豔麗的,堆垛辭藻的。不僅唐代的晚唐如此,其實我們看宋朝,在南宋晚期也有這樣的一個趨向,包括後來的明朝也是如此,為什麼到了一個朝代的末期的時候,經常這個詩風詞風文風,都會比較重視形式?這個是很有趣的一個現象,我讀一些學者的理論,他們是認為到了末代的時候,因為整個國勢中衰,當國勢中衰的時候,很多人生活就沒有了一個重心,因為不知道國家什麼時候會有很大的變化,所以很多人因為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只能過一日算一日,所以他沒有一個很遠大的目標,所以只能夠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很多的文人墨客也好,很多的達官貴人也罷,就在這樣的一種社會風氣之下,就只能夠投身在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生活之中。所以到了晚年,這個生活綺靡的人非常的多,靡濫的人很多,所以也就會影響到社會風氣如此,也就會影響到詩風、文風、詞風。所以這樣的狀況,也不是單一的朝代如此,很多個朝代都有共同的趨向。所以學者就歸納出了這樣的結論,提供給大家來做參考。

  可是像皮日休跟陸龜蒙,他們雖然說生活在晚唐,這樣的綺靡的氣氛之下,可是他們卻標榜應該要勵精圖治,應該要活出新的生活,所以他的詩就有兩種形態,一個是奇,一個是樸。我們看到倒數第二行,奇跟樸這兩種形態。這所謂的奇,就有點像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他為了要去突破形式上的一種框限,因為剛剛提到了,晚唐大部分的詩人,他們的詩作都是堆垛辭藻,所以你要去突破,所以他會去用一些比較特異的典故,或者是比較拗口的一些文字,來把他想法表達出來,所以他有一些奇險的特色在裡面。樸就是很直白,沒有什麼樣的文字雕垛,所以那個就是更針對當時的詩風的狀態,來做一個批判,來做一個反動。所以奇跟樸是他的兩種特色。而且他的詩作,大多數都是反映民間疾苦,延續中唐的這種詩風。為什麼他會反映民間疾苦?其實也跟他當時參與黃巢起義有關。前面我們也提到黃巢,在唐代末年的時候,由黃巢這個人領軍,然後引起了民變,從朝廷的角度來看,你們就是叛亂集團,可是就是因為老百姓生活過不下去了,所以大家才鋌而走險。皮日休因為本身他就關心民瘼,他就關心老百姓的疾苦,所以他參與其中。當然這個是我們可以理解的。但是也有另外一個說法,說他是陷巢賊中,這個就是比較以官方的角度,來稱呼黃巢這一幫起義的民眾,稱他叫做賊,黃賊,而且同情皮日休,認為他是陷入其中而難以自拔,也就是說他已經捲入在漩渦裡面了,已經在這個叛亂集團裡面了,他即使想要離開,也沒辦法離開。所以這個角度又是另外一個思惟。但是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從他自己的生平事蹟,還有他的創作的理念,他應該是主動的自動的去為人民發聲,這是我比較認同皮日休的角度。所以後來魯迅也非常讚譽皮日休,他說皮日休是唐朝末年,一塌糊塗的泥塘裡的光彩和鋒芒,所以這個也是對皮日休的詩作的一個無上的讚譽。

  再來皮姓的歷史人物還有另外一位,時代就更晚了,叫做皮錫瑞。如果各位有研讀中國經學史,皮錫瑞的經學歷史,這本書是很重要的一部。皮錫瑞他自己很年輕就學習《尚書》。《尚書》我們在後面會提到,《尚書》這本書,其實是在西漢初年的時候,有一位儒生叫做伏勝,勝利的勝,他的本名叫做伏勝,可是我們在文獻裡面稱他叫做伏生。就像賈誼,賈誼在西漢初年的時候,大家也稱他叫做賈生。那個生是什麼意思?現在我們講什麼生什麼生,其實是講學生稱呼老師。所以我們老師稱學生就稱孫生、楊生,就是孫同學、楊同學的意思,可是在西漢的時候,他們稱這個什麼生什麼生,事實上是先生的意思,賈先生,伏先生,先生是一種敬稱,不是現在我們一般的稱謂。像早期日本話裡面,這我們台灣因為受到日本人統治過,所以我們也沿用了日本的稱呼,我們稱老師叫做せんせい,那個せんせい寫成漢字就是先生。其實日本的這個稱呼更早以前,在中國傳統裡面就是這麼稱呼了,就是敬重的長輩或老師也稱先生。所以這邊的伏生就是伏先生、伏教授、伏老師的意思,他的本名叫做勝利的勝。這個伏勝的事蹟,我們以後談到伏姓的時候再細講。因為他自己研究《尚書》,伏生又是傳《尚書》的老祖宗,所以他就替自己的書齋,取了一個師伏堂。你看有典故,有來歷的,學習伏勝,學習伏生,所以學者就稱他叫做師伏先生。他自己研究經學,非常的強調,我們要了解中國的經學發展,一定要去了解所謂的今古文之分。

  所以請各位看到皮錫瑞的這一段落的上面算下來第五行,要去了解漢代的今古文家法,有看到吧?在經學歷史裡面,我們把經書分為所謂的今文經跟古文經。這個又是怎麼樣的一個過程?其實我跟大家說明一下,這個所謂的今文跟古文,其實它很簡單,它原本的立意是很簡單的,就是你現在所看到的這個經書的版本,它是最早用今文寫的還是用古文寫的,如果你這個版本最早它是用古文字寫的,就叫做古文經,反過來就叫做今文經,就這麼簡單。這兩個版本,除了字體上面不一樣之外,其他內容大致上是相同的,偶爾會有一些字句有一些出入,但是大致上它內容是相同的,差別只是字形而已。

  好,大家會想說,怎麼會有什麼古文字寫的、今文字寫的,因為大家都知道秦朝的時候,始皇帝曾經有所謂的焚書的事情。但是我跟各位報告,大家不要把他妖魔化。我不是替秦始皇平反,就是我們就史料我們來看,如果有一點錯冤他的,我覺得也替他稍微的說明一下,也是應該的。錯冤他,讓他蒙上千古罵名,我覺得好像也不必如此。他的這個所謂的焚書,搭配的是另外一個事件叫坑儒,焚書坑儒,坑儒這個事件根據我自己的理解,還有我老師他也寫過一些文章來探討,坑儒這個事情說實在的,始作俑者還是要回歸到儒家這個系統裡面,其實當時的儒到了後來成分很駁雜,套一句年輕人的話來講,就是含金量很低,就雜質很多,他們都自己宣稱自己是儒,可是裡面有很多都是什麼江湖術士,術流動靜之流,甚至於就是讀了幾本什麼雜七雜八的書,會幫人家寫寫祭文,他也稱他自己是儒。所以我們在談這個儒的時候,恐怕要把這個儒的內涵要先有點認識。所以當時,其實秦始皇他在一統天下之後,他要推所謂的郡縣制,郡縣制就是把天下所有的土地都分為郡,若干個郡,郡下面再分為若干個縣,這個郡的首長跟縣的首長,由中央政府指派,而且要輪調。為什麼要這麼做?就是不要讓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待太久,因為待太久之後,以我們華人的性格,就經常會在當地就會拉黨結派,他的勢力就會凝固下來,對於中央政府來指揮來統治是不利的,所以就是所謂的郡縣制。

  這個時候就有人上疏向秦始皇說,要行這個封國制,封國制,就像當年西周周武王打下天下,把自己的兄弟,侄子,分到什麼地方去當侯,去當什麼爵位,去建立很多的諸侯國,所以就有人向始皇帝建議。那個人是誰?不是只有一個人,是那一群人是誰?在文獻裡面,我們看到的應該就是指向儒家,儒家有一批人他們有這樣的主張。始皇帝說不行,他說為什麼不行?因為你一旦封國下去,第一代的時候大家都是兄弟,都是親戚,很親,可是到了第二代的時候,幾十年過去之後,到了第二代的時候,大家就變成堂兄弟,甚至於是重堂兄弟了,隔了二三代去了,二三層的關係去了,到了第三代,誰還認識誰?我只知道說他跟我是同一個祖父,同一個曾祖父,可是大家也都在各地當王了,各地望都分封了,所以誰也不認識誰。所以他總結了一個歷史經驗,就是一旦分封下去之後,第一個他會在當地形成地方勢力,中央政府很難去控制,如果他圖謀不軌,如果他有心作亂,他沒有辦法第一時間就可以去控制他那個地方的勢力;第二個,如果彼此之間有嫌隙的時候,造成的不就是骨肉相殘的局面嗎?大家都是親戚,所以他認為這麼做不利於行政,而且於人倫事實上是有一些困難的。

  他就舉了很多例子,我舉個例子跟大家講,戰國七雄,那些所謂的王室,各國的那些王親貴族都是親戚,我趙國的女兒嫁給你魏國,魏國的國君是我的女婿,趙王跟魏王是親家,可是有沒有因此就不打仗?沒有,照打,不是一樣打嗎?所以他們都聯姻,哪一個不是親戚?都是親戚,可是沒有因此而消弭彼此間的仇恨,反而更加的凶殘。所以始皇帝認為不要這麼做,我們就不要讓那個悲劇發生,這樣最好。好,第一次就否決掉了,這些人後來又上疏。再上疏的時候,始皇帝就認為不行,一定要懲處,否則這一幫子人恐怕這個聲音不會斷,所以後來就有了焚書,先焚書。可是焚書,我跟各位報告,他有沒有嚴格去焚?嚴格去抄?沒有。我跟各位講,我不是替秦始皇講話,但是如果你看他的作風,如果他真的要查禁這些儒家的書,它一本都留不下來,各位相不相信?他如果真的要嚴格查,一本都留不下來,但是事實上不是這樣,後來有很多人,慢慢的這個書又流出來了,也就是說,他只是為了要去向這些諫言的人警告,你不要再說這種話了,我已經跟你三番兩次提了,我的政策已定,心意已決,你再這麼說我就燒書了,他就真的燒書,可是並沒有嚴格去查禁。後來他們還是不死心,後來就動刀子了。但是也沒有全面打擊,如果要全面打擊的話,大概以他的性格,也不會真的有人留下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他主要的目的還是在禁止大家再議論這個已經拍板定案的國策,不要再談了,所以就有這種情況。

  好,我們再回來剛剛那個書,有一些書它當時因為查禁,所以他就藏起來,藏在什麼牆壁的夾縫裡面,因為以前的牆壁有些人不是用實心的,它是用泥巴然後弄的土,薄薄的,所以它有夾層夾進去。當時在秦朝的時候,他們用的是小篆來寫的,主要是小篆來寫的,所以後來陸陸續續流出來之後,就有人看到了這些,他用的是小篆,這個就是屬於古文的系統,所以這個版本就稱之為古文經。有一些是到了漢朝的時候,像伏勝這位伏生,就是他在秦朝的時候他本身就是博士,這個博士它在秦朝漢朝它是一個官名,它不是後來我們講的這個學位的名稱,所以他《尚書》背誦得非常的熟悉,滾瓜爛熟,所以後來秦朝滅亡之後,漢朝建立了,然後為了要傳承這個《尚書》,所以就派了人去跟伏生來學習,請伏生把他背的那個《尚書》的內容,把它念出來,然後有人就把它寫下來。所以當時他寫的時候,就已經是用通行的所謂的隸書來撰寫了,所以那個版本就叫做今文經,是這樣的。基本上內容差異不大,有些字句有一些出入而已。所以嚴格來說,這個所謂的今古文只是版本的問題,可是後來卻形成了在兩漢的時代今古文之爭。

  為什麼要爭?爭的不是那個版本,這個誰的版本好,誰的版本不好,因為基本上都一樣,爭的是什麼?爭的是博士的這個職官。如果今天朝廷認為我就用今文,今文經的這個版本的研究的學者來擔任博士,這些人就是擔任朝廷的博士這個職官,對於這個博士的職官,他有很優渥的待遇,而且政府還可以給你一筆經費,讓你去招收你的弟子,了解我的意思吧?所以他們爭的事實上不是學術的問題,爭的是利益的問題,是名位的問題。所以當時今古文之爭,原則上都是今文家佔上風。古文家其實是比較沒有辦法在政府這個系統裡面有這個地位,可是古文家卻在民間流傳,而且流傳得很廣。也就是因為在民間有不斷流傳,所以到了後來,古文家很多的內容才能夠被傳承下來。而且在今古文,後來有些學者來做研究的時候,他也沒有特別去偏重今文,反而是把古文的跟今文的兩相比較,像鄭玄,就是很有名的融合今古文的東漢的經學大家,而且按照他自己的研究的這個結果,古文系統的這個說法,這個版本,往往都比今文的好。所以這個爭其實爭的不是學術,是爭利益,是爭那個名位。

  皮錫瑞他認為如果要了解中國經學,這個今古文這個來龍去脈,一定要非常的清楚。他自己因為生在清朝的末年,當時時局又很動盪,他自己也有一些想法,所以也希望能夠向朝廷諫言,但是沒有想到,他自己領頭去向朝廷諫言,反而受到了政府的責難,曾經還被革去了他舉人的身分。後來他當然也是很灰心喪志,五十歲的時候他就自己寫了一副對聯,「閱世五十年,所欠一死,著書百萬字,不值半文」。你可以從這字裡行間看到,他對於他在理想上的受挫,的確是非常的憤懣不平,可是也是充滿了無奈,為了國家,可是不但沒有受到國家的褒揚,反而受到了一些迫害。所以最後他是在家賦閒,然後著書,教授子弟讀書。最後也是,算是比較沒有很大的在官場上的表現,可是他在學術上的著作,還有學術上的價值是深得後人敬重。所以剛剛提到他的《經學歷史》這本書,不厚,薄薄的,但是他用文言文寫的,讀起來是會比較吃力一點,但是也是他在經學上面的巨著,傑作之一。好,那我們就先到這邊,我們休息一下,等下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