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百家姓-第20集

  羅姓還有另外一位,我想也值得跟大家介紹一下,就是羅福星。羅福星他原本是廣東籍,所以他也應該是客家人。因為我們台灣的客家人,如果像我們南部還有苗栗,我們講的口音叫做四縣腔。四縣腔就是在清朝的時候,在廣東的東部有一個叫做嘉應州,這附近有幾個縣都是講這個腔調,就包括了梅縣,還有包括羅福星的祖籍地鎮平縣,還有我們家的祖籍地蕉嶺縣,總共有四個縣我們是用這個腔調。所以從這邊就知道,他也是我們客家籍的先輩。不過他後來輾轉在南洋出生,可是因為父親的關係,所以他對於中華文化,對於祖國其實還是非常的嚮往。後來也隨著父親來到了台灣,間接的也就後來接觸了一些革命派,在當時稱為革命派。所以國父在成立了同盟會之後,他也加入了同盟會。所以在一九一二年,羅福星就奉國父孫中山先生,來台灣成立台灣的同盟會支部,然後也領導台灣來對抗日本人,也希望能夠光復台灣,能夠回歸祖國。當然這些過程,日本的殖民政府,對他一定也有很多的壓迫。所以他也輾轉打游擊的方式,號召台灣人民的義士,也希望能夠有朝一日可以推翻殖民政府。所以他自己後來經過了很長的時間努力,最後還是被日本政府給逮捕了。但是他也不為這些威權所逼迫,最後他也就從容就義。所以他最後留下來兩句詩,他說,「大好頭顱誰取去,何須馬革裹屍還」,所以,表現他對於革命犧牲奉獻的這個決心。所以羅福星在現在的歷史課本裡面,我們在台灣談到台灣史,還是都會特別提到他,尤其當時他打著黑旗做為一個象徵,所以羅福星我們稱他叫黑旗君,形象事實上已經深植人心。所以這位我們也要特別的來表揚,他在羅姓的歷史名人的地位。

  接下來我們看到下面一個姓氏,是第七十六個姓氏畢姓。畢這個姓氏它的源頭,我想我們在這幾次的上課,就一直反覆提到了,在西周初年的時候,有一位文王的兒子受封在畢這個地方,所以我們文獻上面稱他叫畢公高,所以從畢公的後代,他也派衍了幾個姓氏,畢公高他自己本身是姬姓,後來因為受封於畢這個地方,所以後來他的子孫也就以國家為姓氏,所以這是畢姓最主要也是最早的源頭。後來也有一些少數民族,在漢化的過程裡面也改漢姓為畢。這個就請各位來參考一下。

  我們看到歷史名人的部分,就要提到畢姓的,一定要提到他,而且對於中國的典籍傳播,對於中國的物質文明,有非常重要貢獻的畢昇。畢昇是北宋的一位平民百姓,可是他卻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他原本是一個在以刻書刻工為業的平民百姓。在他之前,我們中國書籍它怎麼來印刷?先前我也跟大家簡單的說明過,叫做雕版印刷。雕版就是我們用一塊木頭,把它削成大概一公分左右的厚度,就是一大塊,當然它不一定有這麼大塊,它可能是兩塊拼在一起的,總而言之它是一個平面的,所謂的刻工就是他要在上面刻字,刻完字之後,就把那個書的內容刻上去之後,然後再用油墨塗在那個刻板的雕版的表面,再用宣紙把它拓印下來,所以就變成一張一張的紙張,然後把這個紙張反折之後,再用繩把它穿邊,就變成了我們的線裝書,各位可以想像了。所以在刻這個雕版的時候,那個字它必須要怎麼樣?它必須要反過來刻,就跟我們刻印章一樣。所以這個刻工也是專門的技術,但是像這樣很專業的技術,在中國古代通常都是不被重視的,因為先前跟大家報告過了,華人總是有一種心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像這種專門的行業,他們都認為是雕蟲小技,你不做別人還做,沒有差你一個人。但是畢昇他知道雕版其實非常的辛苦,因為你雕了一塊版之後,那一塊版就不能夠再利用了,可是雕版會衍生很多的問題,譬如說,如果它那個雕版本身,它的木頭的材質是不夠堅硬的,再印刷幾回之後,可能會有偏旁或筆畫會脫落,所以印出來那個字就變成另外一個字了,會容易造成一些訛誤;再來就是雕版這個東西,因為它是木頭材質,它怕什麼?它怕蟲蛀,蟲會去蛀咬,再來它又怕火災。所以很多的典籍,它刻成了這個雕版之後,為什麼有印刷,可是到後來為什麼就沒有再流傳?先前也跟大家報告過,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遭到了火災,引發火災有一個很大的主因就是戰亂,燒殺擄掠,然後放火一燒,全沒了,所以當雕版沒了,你要再翻印那就沒有了。所以就變成說流傳下來的,已經刊刻印行的書就極為珍貴,可是那種書有的時候流通非常的少,因為已經不多見了。有一些藏書家他收到了這本書之後,他就把它當作寶貝,當作傳家寶,他就把它收藏在他的藏書閣裡面,他不輕易給人看的。可是他對於這本書的流通有沒有幫助?沒有,他把它當作古董。所以很多的海內的孤本,就收了藏書家的藏書閣之後,就再也沒人看到了,所以很多的典籍就這樣不見了。不是沒有,像這種就是它在,可是沒有被公開出來。

  所以畢昇他就思考說,有沒有什麼辦法來改善這種雕版印刷的這個缺點?所以他就發明了什麼?他就發明了所謂的活字印刷。這個活字印刷他用膠泥來製作,這個膠泥,就是一般我們做黏土的那種黏土,然後它又跟膠來混合,所以它的黏著度更高,黏著度更高,就是因為它的字都不能夠太大,所以他在刻字的時候比較不會變形,了解我的意思了,所以那個都很小。所以他把它做完之後,再進入火上去烤,讓它能夠硬,變成堅硬之後,他就可以一個一個靈活的,可以來拼在板子上面,然後把它固定,一行一行把它固定,然後就可以來拓印。拓印的這個流程是沒變的,一樣,上油墨,宣紙覆上去把它拓下來,那個是不變的。可是他用這種膠泥做成活字,就已經簡化了這個刻工的流程,因為以前是一個版一個版,一個字一個字刻,現在不用,它那個字都一個一個在那邊了,他只要去挑,揀出來,擺上去,固定好就可以印了,所以很方便。而且那種膠泥它不怕火燒,因為它已經變成了類似像陶瓷的那種材地了,那種質地了,所以它不怕火燒。所以對於文獻的流布有很大的貢獻。

  可是很可惜的是,他這個技術還沒有推廣,畢昇就往生了。但是他這個觀念,他這個發明的概念,卻被一些刊刻的書商給利用,所以能夠得以推廣。我們怎麼會知道原來這個是畢昇發明的?是因為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裡面,就有提到最早提出這個發明的人是畢昇,否則他就被湮沒無聞了,我們就不知道這是誰發明的了,了解。所以成功不必在我,他有了這個發想,雖然說沒有在他手上實現,可是他也造福了很多後世的印刷技術的提升。

  所以我們在講,中國古代有很多所謂的發明,它跟我們現在這個發明的概念,是有點不太一樣的。我舉個例子,各位都知道紙張是誰發明的,先前我們也曾經提到,他其實是宦官,叫蔡倫。蔡倫在發明紙張之前,難道中國沒有紙嗎?蔡倫是東漢人,已經算蠻晚的,以中國的歷史來講不算早了,可是在東漢以前有沒有紙?有的,是有。可是為什麼我們把發明權掛在蔡倫身上?所以這就是古代所謂的發明,跟我們現在發明不一樣。我們現在發明就是你要趕快去申請專利,否則你那個權利就被人家侵佔了。古人不是,古人他們的觀念是比較寬的。因為蔡倫他改良紙張,他把紙張的質地提升了,成本降低了,有助於紙張的推廣,有助於書本的書籍的流傳,所以因為他有這樣偉大的改良,所以後來我們就把他掛上了發明權。事實上,真正發明紙張的人早就不可考了。但是因為他的關係,讓紙張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它的品質。

  我再舉一個例子,講到文房四寶,毛筆是誰發明的?蒙恬。要不要寫一下?寫一下好了。這位蒙恬,其實是秦始皇手下的一位將軍,蒙恬。所以早年台灣有個廠商,他開發那種觸控的寫字板,好像也叫蒙恬筆,就以他做為一個典故。蒙恬發明筆,他是秦朝人,所以其實也不算太早,可是在此之前有沒有毛筆?我跟各位報告,我們剛剛提到甲骨文,甲骨文我們都知道,它是用金屬刻在甲骨上面的,可是在甲骨上面,也有用毛筆書寫的痕跡,也有毛筆書寫的痕跡,所以也就是說毛筆的這個概念,在殷商時期其實就已經有了。但是當時的毛筆的形式,可能跟我們現在的毛筆的形式不太一樣。我們現在的毛筆是怎麼做的?昨天我們也提到,有人在毛筆裡面做手腳,做小抄,上面不是用竹子,用竹管嗎?我們把那個毛,不管是狼毛還是兔毛,我們把它綁一撮,綁緊了,然後把它塞在那個竹管底下,把它塞進去,所以它那個鋒,毛筆的那個鋒才會聚集,那個寫字才漂亮。這個早期的毛筆沒有那麼製作精良,他是把那個毛在筆管外面綁一圈,所以它那個毛不集中,要寫的時候就比較麻煩,所以它那個毛,理論上它是比我們現在的毛筆更長,因為它是綁在那個筆管的外圍,所以它要更長一點,它那個鋒才能夠聚集,所以這個書寫沒那麼便利,沒那麼漂亮。所以蒙恬其實他也是改良毛筆製作,改良了毛筆,讓它更便於攜帶,更便於書寫,所以後來我們也把發明權掛給他,了解。

  所以畢昇雖然說他沒有真的推廣,把他這個概念真的推廣,可是他發想的這個地位,還是受到了大家的尊崇,所以我們說他是活字印刷的發明者。像這個就真的是發明了。

  再來我們看到下面一個姓氏,第七十七個姓氏郝。郝這個姓氏在中國大陸排第七十一,在台灣沒有排入到一百大。因為在傳統的台灣的姓氏裡面,從閩南從廣東過來的這些姓氏,所謂的南方的姓氏裡面,是比較沒有郝這個姓氏的,它是比較傳統北方的姓氏。郝姓的遠祖是來自於商代,商湯建立商朝之後,傳了幾代就到了帝乙,帝乙封了一位名字叫做期的兒子,把他封到了郝鄉,而後這個期的子孫就以地名為姓氏。所以我們也可以說,郝姓是從商朝的國姓子姓派生出來的姓氏。當然除了這個說法之外,還有一些郝姓是從少數民族漢化之後,來改姓為漢姓的,這個就請大家來參看。

  堂號的地方也蠻有趣的,有一個郝姓的堂號叫做晒書堂。晉朝的時候每年七月七日,有錢人家或者是書香世家,如果家裡面有一些典藏的一些書籍,都會拿出來晒書。那為什麼要晒書?因為通常這個書收藏在書櫃裡面,久了以後就會怎麼樣?就會有發霉或者是有蠹蟲,所以就要出來拿出來晒晒書。所以晉朝當時的風俗是七月七日晒書。挑這個時間有什麼好處?因為七月如果按照節氣的話,它已經算秋天了。中國北方秋天的時候基本上天氣比較穩定,比較不會降雨了,如果早一點的時候就會有梅雨,有一些夏天的什麼午後的雷陣雨,就比較不穩定,所以晒書如果晒到一半,下起了滂沱大雨,那書不就遭殃了,所以就到了天氣比較穩定的秋天的時候才晒書。七月份其實陽光也還蠻強的,因為如果到了八月九月,就已經持續進入到冬天了,就天氣冷了,陽光也沒那麼熱,晒書的效果就有限。所以他們挑七月是有這個道理的,也滿符合當地的一些氣候,所以就有這樣的風俗。

  然後郝隆當時是桓溫的參軍,桓溫剛剛我們講到,在東晉的時候,在朝堂裡面,在朝廷裡面也是一股勢力,所以就到了七月的時候他也晒書,可是他晒書是怎麼個晒法?他在陽光底下把他的肚皮給攤開來,然後做日光浴。旁人說你在做什麼?郝隆說我在晒書,你的書在哪裡?在我的肚子裡面,他的意思是說,我的肚子裡面都是書,滿腹經綸。當然這個是魏晉時代有很多這種很奇異想法的人。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先前我也跟大家報告過了,因為當時魏晉南北朝,有一些這個政治的鉗制的力量,所以有一些比較被政府鎖定的人物,他們為了要自清,所以有些就裝瘋賣傻,有些縱情於酒色,有些就隱逸於山林,就是企圖要讓當權者,告訴他我是一個傻傻癲癲的人,我是一個好酒好色的人,我不過問政治,不要派人來盯梢,不要來查訪我,我對政治沒有任何的權力欲望,所以當時的社會風氣就這樣,所以很多人也就比較會有特立獨行的一些舉止。

  像郝隆,郝隆是在朝堂中人,他是一個朝廷中人,可是他也受到了當時的這種社會風氣,所以總是會有一些比較異於常人的想法。在當時很多的文人墨客也都這樣,所以當時也就見怪不怪了。

  我再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當時有這樣的一個文化,叫做嘯的文化。那個嘯就是虎嘯龍吟那個嘯,我寫一下好了,嘯,嘯就是發出聲音。到了政府,真的有的時候它法網很嚴密,到處都有探子跟監的,在路上也有人站著盯梢,他有固定哪一些人物他要去查訪,變得好朋友見面的時候,到後來都不敢講話,在路上遇到了同學,我不會跟你打招呼,因為怕那些探子誤會我們兩個人,在散布什麼對政府不利的言論。好,那怎麼辦?早上碰到了同學,不能打招呼,後來他們就慢慢的形成一個嘯的文化,就發出那些聲音,他們有默契,就知道你在跟我說什麼,我再跟你回什麼。我就經常舉個例子,早上碰到了同學,然後要跟同學打個招呼,問妳吃飽了沒?就發出了嘯的聲音,哦咿呦咿呦,咿呦咿呦,就是問妳吃飽了沒,同學就要說我吃飽了,她就要回,她就說,吧啦吧吧吧,吧吧吧,吃飽了,吃麥當勞吃飽了。當然開玩笑的,我是用這個跟學生講那個嘯,其實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就變成說,這當時怎麼會弄到這樣的境地?文人當然也有自己的變通方式,所以就很特殊的一種文化。再來,郝隆就因為有這樣的特立獨行,所以他的子孫也就覺得他的祖先郝隆,很有才情,滿腹經綸,所以就立堂號叫做晒書堂。

  我們看到郝姓的歷史名人,有一位郝懿行。像郝懿行這位,大家就比較對他陌生一些,他是清朝有名的經學家,也是訓詁學家,尤其對《爾雅》他是研究很深刻的。《爾雅》也是十三經裡面的一經,《爾雅》它最主要就是註解經書,也就是在漢代以前的經師,他們對於註解其他的經典,他有一些解釋他把它來做匯整,所以我們說它是最早的訓詁書,講得通俗一點就是最早的詞典。他的註解的方式就是按照類別他來分卷,這一卷裡面,他可能會集中某一類的東西,他經常就是什麼什麼什麼什麼,五個字六個字,後面打個逗號,告訴你這五個六個字都是什麼意思。了解我的意思嗎?五個字都是同一個意思,所以研究經書的人就知道,原來在詩經裡面的這個字有這個意涵,當然,一個字不會只有單純的一個意義。所以在《爾雅》裡面你會發現,有好多個字它都有不同的意涵。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反過來我要請教大家的就是,為什麼一個意思它會有好幾個字來表示?這個學者有不同的解讀。我舉一個比較有趣的,就是我跟大家詢問一下,同學妳在家裡面,妳有沒有自己的家鄉話?講蘇州話,妳還會講蘇州話吧?還會講。那齊恩呢?齊恩是台灣人?馬來西亞人,妳在家裡面講什麼話?爸爸媽媽說什麼話?福州話?閩南話。同學呢?祖父祖母講什麼話?閩南話。像東南亞我知道的是,它那個閩南話其實也蠻複雜的,也蠻複雜的,不是同一個來源,所以各地其實都有方言。像我在家裡面就講客家話,台灣人講閩南話的很多,台灣的閩南話還有分漳州腔、泉州腔。所以同樣那個字它可能有不同的發音。可是反過來,我們要表達那個意思的時候,不同的方言可能會用不同的發音,或者是不同的字,來表達那個字那個意涵。了解我的意思嗎?所以同樣是大這個概念,可能蘇州人是用什麼字,閩南人可能是用什麼字,可是它講的都是大的意思。好,了解嗎?所以,為什麼會有《爾雅》裡面五六個字,可是它共同都有一個意涵。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你就可以理解了,原來那一些可能是不同的地方,它的習慣的用詞用字,所以整合在一起就變成有這種現象。這個是我們解釋為什麼《爾雅》會有這樣的編排方式的原因之一。方言是比較大家能夠理解的,我就講這個就可以了,所以很有趣。

  大江南北,各地的方言真的是千千百百種,不要小看閩南,所謂的閩南這個不大的地方,這個次方言上百種,有的時候翻過一座山到隔壁一個村,那個口音又不太一樣了,這種在中國各地非常多見。所以為什麼一定要統一文字?秦始皇雖然說他很有爭議,可是光他統一中國之後,他統一文字,光這個政策我覺得就是大功一件。因為你不同地方的人,你用的不同的方言,不同的語言,都沒關係,你聽不懂沒關係,至少我還可以寫給你看,所以你文字如果都不統一,他這麼大的一個帝國他該怎麼統治?所以他一定要統一一個官方的文字,你怎麼去發音不重要,可是字是一樣的,所以這個是秦始皇的功業之一。所以郝懿行研究《爾雅》,研究得很深刻,所以他在小學,他在訓詁學是非常有建樹的。

  再來我們就往下看,我們看到第七十八,這個姓氏念作鄔ㄨ,就是有邊讀邊,念作ㄨ這個讀音。鄔這個姓氏,不管在中國大陸還是在台灣,都是很少的姓氏。據說黃帝的後代顓頊的子孫,有一位叫陸終,陸終的第四個兒子求言,他受封在鄔這個地方,所以後來他的後代就以鄔做為了封地。還有另外一支是到了春秋時代,晉國的公族祁盈,他有一位家臣受封在鄔,所以他也以鄔做為姓氏。至於說春秋時代的這個鄔,跟黃帝的後裔的那個鄔,是不是同一個地方?應該不是,應該是同名而異地,所以都因為有相同的名字。所以後來也就成為鄔姓的來源。

  在歷史名人裡面,我們就不容易找到鄔姓有很高知名度的,我們就找到了一位,有一位叫做鄔景和的,一位明朝的算是文人。其實你說他是文人好像也平平,但是他有一個很特殊的事蹟,就是因為他是個怪才。他還是有他的長處,所以後來被明朝的太后給相中了,所以就把嘉靖皇帝的妹妹,就嫁給了鄔景和,所以他就變成駙馬爺了。他自己有流傳下來一首詩是很特別的,他描寫的是半山寺,因為他是描寫山寺的景色,所以他寫這首詩的時候,他也就突發奇想,我就把這首詩,我就把那個文字把它排列成好像山的樣子,他就真的把那個字排成山的樣子,然後上面有八個山寫在旁邊,就在那個字形的排列上面,他真的把它排成了山。所以後來就創造了一個很特殊的一種詩格,叫做疊翠詩。就有點像是文字遊戲,詩寫得不怎麼樣,可是他在排列的形式上面特立獨行,所以當時也蔚為流行。

  我們再看到下面一個姓氏,第七十九個姓氏,安這個姓氏。安這個姓氏在台灣,在中國大陸,也都沒有進入到一百大。傳說安這個姓氏的源頭,是古帝顓頊帝的弟弟叫做昌意,昌意的第二個兒子叫做安,後來據說他自立為安息國的國君。安息國在哪裡?各位看一下,安息國在現在的伊朗高原,大家會不會覺得有點驚訝,在距離現在三千年,如果按照古代的說法,三千年前的黃帝的後代,就已經輾轉到了伊朗,建立了一個安息國。這個好像有點脫離了我們能夠想像的範圍了。當然這是古籍的說法,我們就姑妄聽之。但是從客觀的,從現實的角度,我個人是覺得不太可能,這個安息可能是另外一個安息,而不是我們在後來的典籍上,在伊朗這個地方的安息。我們就知道就可以了。後來安息國跟中原有了交流,而且也有安息國人到中國來定居,所以他就把自己的國名做為姓氏,就留在中原定居了。如果是這樣輾轉來看的話,安姓他還是黃帝的後代,只是它中間有一個波折,曾經移居到中原之外,後來又移居回來。這個我們就提供給各位做參考。當然還是有一些少數民族漢化之後,改漢姓為安的也是有的,所以就請各位來參看一下。

  談到安姓的歷史名人,大概大家會想到的就只有他了,就是安祿山了。其實安祿山他也不是中原人氏,他的本姓應該是姓康,名是叫做軋犖山。這個字可能大家比較會覺得奇怪,這個字怎麼會念作ㄓㄚˊ,它不是念作ㄍㄚ嗎?台灣有一種甜點,有一種糖果叫做牛軋糖,我們一般叫做牛ㄍㄚ糖。事實上ㄍㄚ那個音也是不對的,其實要念作牛ㄍㄚˊ糖。所以這個字有三個讀音,要念作ㄍㄚˊ,牛軋糖。但是我們在外面就不要念得那麼標準,因為你講牛ㄍㄚˊ糖人家聽不懂,我們就從俗,大家聽得懂就好了,溝通。還有另外一個念作ㄧㄚˋ,軋就是碾壓的意思。所以我們在做印刷的時候,有一種印刷的方式就是軋型,印刷的流程,譬如說你要做那個什麼禮盒,它有一個軋型,就是它用機器來做軋製,然後來塑型,叫軋型。然後軋還有另外一個,也是經常大家會在電視上聽到說,那個演員很辛苦,接了好幾部戲,所以他會什麼?軋戲對不對?事實上也要念作ㄍㄚˊ戲,也是要念二聲。好,這樣就有ㄧㄚˋ,有ㄍㄚˊ,再來就是這個地方要念作ㄓㄚˊ,ㄓㄚˊ就是有捲舌,二聲,軋。

  軋犖山,這個軋犖山要請大家幫我改一下錯字,因為我在打字的時候因為打那個軋,結果就按錯了字,在第二行有一個軋犖山,第三行也有個軋犖山,在右邊,在比較靠後面的地方,第二行跟第三行都幫我改一下,改成我們第一行那個軋。他的父親可能是康姓的胡人,他的母親是突厥族的巫婆,後來因為他的母親多年不生育,所以後來就去軋犖山,它這個山名,來祈禱,後來就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後來我們的安祿山,因為感念軋犖山的山神庇佑,所以就把這個兒子取名叫做軋犖山。後來安祿山的父親很早就往生了,所以他就跟著他的母親,就回到了突厥人的部落生活,他的母親就改嫁了一位突厥的將軍,叫做安波注,他的哥哥叫做安延偃,所以後來他就在他的繼父家裡面生活,然後就輾轉,因為後來他們就離開了突厥。他本姓康,他的繼父姓安,所以後來他就冒了他繼父的姓,所以他就輾轉來到中原的時候,他就說他姓安,然後名字叫做祿山。這個祿山怎麼來的?祿山事實上就是軋犖山那個犖山轉過來的。這樣理解了?因為中原人都是連名帶姓三個字,如果你還用原來的名字,那就變四個字,又很特殊,因為他是輾轉逃離突厥,所以他要改名換姓,怕會衍生出一些問題,所以他就冒了姓,然後換了名,但是就把犖山改名了祿山。

  後來也就輾轉進到了朝廷裡面,後來也就拜當時的皇帝唐玄宗為義父,所以他是唐玄宗的義子。安祿山的形象大家都知道,胖胖的對不對?胖胖的,可是因為他是突厥人,所以你不要看他胖,他跳突厥的民族舞蹈可是一流的。各位如果去過土耳其,我們先前講過,土耳其事實上他們也公認,他們也承認,他們就是唐朝的突厥西遷之後,後來在那個地方落腳,就變成了現在的土耳其。如果各位去觀光去土耳其,他們有個民族舞蹈叫做迴旋舞,就穿裙子,表演者有的時候是,好像大部分是男生,就那個裙子他就一直轉,那裙子都會飛起來,一直轉圈圈,一直轉圈圈,有吧?有看過吧?迴旋舞。安祿山他迴旋舞跳得很好,他跳得很好,所以不要看他胖,他也是蠻靈活的。而且要跳這種迴旋舞也要有本事,如果你沒有那個體質,你轉一轉就暈頭轉向了,他們跳迴旋舞,幾十分鐘跳下來,一旦停下來是不會頭暈轉向的,還是可以很正常的。所以他也是有那個本事,有那個能耐,才能夠從事這個表演。

  安祿山因為拜了義父,拜唐玄宗為義父,所以唐玄宗的愛妃楊貴妃,就成了他的義母了,可是他的年紀是比楊貴妃還要長。後來有一些說法,就說安祿山跟他的義母楊貴妃是有染,這當然有這個說法。到後來因為玄宗的關係,所以他就恃寵而驕,所以後來就成為了地方的軍閥,到最後他就起兵叛變,所以就造成了所謂的安史之亂。

  安祿山他也有一些孩子,其實他的第二個兒子安慶緒,其實對安祿山來講,如果真的要選一個繼承人,安慶緒是最理想的一個繼承人,因為他年紀比較長,而且也跟著他在沙場上也建功立業,可是後來安祿山因為小妾生了幼子,生了小的孩子,所以就對安慶緒就漸行漸遠,安慶緒就擔心這個父親會不會對自己的寵愛不再,所以後來就乾脆先下手為強,然後就找了宦官,因為後來安祿山眼睛就瞎掉了,所以穿衣服,換衣服,都是由宦官幫他打理,就找了宦官,買通了他寵信的宦官,利用穿衣服的時候把他的父親給殺了,然後安慶緒自己就接班擔任節度使。當然安史之亂,也因為安慶緒接班之後勢力就衰弱,所以後來唐朝才能夠再回攻,打回安祿他們的佔領地區,當然這是後話了。

  所以這裡面也透露了一個訊息,古代有很多的繼承人,常常我們為什麼一定要立長子?立長子是因為要保障這個長子,尤其是嫡長子他在繼承的位置,但是我也跟大家報告過,一旦嫡長子被除掉了或被廢掉了,其他的嫡子事實上都有平等的繼承權,在歷史的經驗上面是這樣的,但是誰會比較有優勢?年紀小的會有優勢。為什麼?在各位家庭裡面,如果家裡面有好幾位兄弟姐妹,你會不會覺得爸爸媽媽總是比較疼最小的那一個?對,同學點頭如搗蒜,是吧,是吧。但這個人之常情,因為最小的他年紀小,哥哥姐姐通常他年紀比較長了,對爸爸媽媽也就比較沒那麼撒嬌,爸爸媽媽也認為說你哥哥姐姐懂事了,他常常就會委以重任,希望你去幫忙這個,幫忙那個,很多孩子都認為說,爸爸媽媽在找我的麻煩,對我不公平,如何如何,所以他跟爸爸媽媽的感情就會稍稍的有點淡,然後會有點距離,可是小弟弟小妹妹不一樣,他年紀還小,爸爸媽媽不可能委以重任,他一定也做不好,而且通常年紀小比較有那個臉皮撒嬌,所以當然就會覺得這個小孩子可愛。

  像我那個小孩子,我那個老二現在二年級,二年級還是很撒嬌,女生就這樣,所以昨天跟我睡,就是踢來踢去的,要是我,如果是別人跟我睡,這樣的話我早就起來那個了,因為這是小孩子,就算了,所以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就是幼子總是比較佔一點便宜。

  可是幼子繼承有一個風險,什麼風險?年紀小,他沒有辦法自己能夠掌握所有的權力,所以通常需要有人來輔佐。誰來輔佐?要麼就是媽媽,就太后,要麼就是誰?太后的娘家,你的舅舅們,所以這個就是所謂的外戚。再來就是什麼?就是原來我的爸爸留下來的這一批老臣。這一批顧命大臣,如果有野心的人,這個時候也會把權力伸進來,然後以這個小皇帝做為傀儡。事實上掌握權力的在這些人手上,外戚如此,然後這些權貴也罷,這個都是左右這個年輕的當政者的一個勢力。還有第三個勢力,尤其在漢代的時候,幼主繼位,這一股勢力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叫做宦官。因為這些小皇帝從小就是跟宦官一起生活的,有一些比較貼近他生活圈的人,常常都委以重任,就是我信任這個宦官,所以當這個小皇帝他坐上了寶位,聽媽媽的之外,舅舅可能都還隔一層,因為舅舅可能你不熟,最親近跟他日常生活,基本上二十四小時在一起的,就是他的貼身的太監,宦官。所以這些人也都雞犬得道,所以宦官的勢力在漢代也很強勢,所以幼子即位就常常會面臨到淪為傀儡,這個也是很多沒有辦法去化解的一個糾葛,因為情感上是喜歡這個小孩子,可是在理智上你都知道風險很高,但是不容易去平衡。這個是安祿山。

  我們再看到第八十個姓氏常姓。常這個姓氏在台灣也不常見的,在中國大陸還有排到第九十四。黃帝有一位大臣叫做常先,他原本是擔任大司空,所以後來子孫就以名字它裡面的常做為姓氏。

  什麼叫做司空?在古代有所謂的三司大夫:司徒、司馬、司空。我寫一下,這個我應該前面沒講過,應該沒有,司徒、司馬、司空。這個司就是管理的意思,管理的範圍不同,所以把它分列開來。

  司徒,顧名思義他管理的是徒,徒是誰?徒就是一般我們所謂的百姓,一般的平民百姓,其實講得精準一點,我們應該把他叫做國人,所謂的國人就是他的人身隸屬權,是隸屬於國君的或隸屬於國家的,如果用比較通俗的講法就是一般國民。你說老師,那不大家都是國人,不是大家都一般國人,一般國民嗎?沒有,除了國人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更身分低下的,那叫奴隸。在春秋戰國以前,奴隸人,奴隸的量也很大,可是他沒有像國人一樣擁有自由人的身分,因為奴隸在當時是當作商品,他是可以轉賣的,他是可以交易的,所以他是沒有人身自由權的,國人才有。所以司徒講簡單一點就是掌管國民,叫國人。司徒在青銅器銘文裡面,這也有一個例子,他是把它寫成司土,所以他也兼管土地。為什麼這個會連在一起?其實也很合理,也很簡單,國人國民,國家為了要養活這些人,所以國家會給他什麼?給他一塊田,這塊田如果按照典籍裡面的記載,就是每一戶給予百畝的耕地,一百畝,然後你就耕種,耕種之後,國家在你收成的時候就抽稅,其他的你就留下來自己養活你的家人。所以國人跟土地合在一起,都由司徒來管理,這個就很合情合理了。

  司馬,顧名思義他管的是馬,可是這個馬是個象徵,事實上是軍隊。因為在中國古代,春秋以前主要的戰爭形式都是車戰,他是駕兵車駕馬車來作戰的,當然也有步兵,可是主力還是車戰。車戰的話,因為當時的馬車,一輛馬車有四匹馬來拉,牠是一個動力來源,它跟歐洲不一樣,歐洲你看到羅馬帝國是兩匹馬,也有單匹馬的,中國的動力是四匹馬,所以衝撞力很強大。所以馬就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所以一般在民間是不能夠豢養的,要豢養是官方委託,有點像我們現在講的BOT,你有一些商人可以做買賣,可是商人在春秋以前都是國家掌控,沒有個體戶的商人,都是國家掌控的。如果講得簡單一點,就有點像買辦,可是又不全一樣,那有點複雜。沒關係,知道司馬是管軍隊的就可以了,他是管軍隊的。

  司空,司空是管什麼?大家會覺得有點迷惘了,沒有空這玩意,事實上在典籍裡面也有,在出土的青銅器裡面也有,他也有寫作司工,所以他其實是管什麼?管工程。譬如說築城牆,開發道路,都是司工,司空來掌管,這樣可以理解了。

  所以大致上如果比較簡化,朝廷的業務就是分成這三大類,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愈來愈多,衍生的一些事務,一些工作,也愈來愈細密了,那當然就會有愈來愈多的職官。

  現在我們在十三經裡面,有一部就是據說是周公所寫,它是記錄了周朝的這些,朝廷的或地方上的那些行政制度,那一本書叫什麼?《周禮》。但是是不是周公所作?應該不是,這托名於周公。現在大家比較主流的說法是說,《周禮》這本書,應該是雜糅了從西周到東周,就是春秋時代、戰國時代,各國職官他把它雜糅在一起,然後予以有些相同的他就把它整並,有一些不一樣,他就把它羅列出來,然後就匯聚成了一本這樣的書。是不是在每一個國家,都有這麼龐雜的政務系統?未必,因為它雜糅了很多國家,所以就會比較複雜一些,但是它成書於戰國應該是沒問題的。就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版本,是戰國時代留下來的,但是古代的書籍的定本,都是很多的時間慢慢去累積的,有些加,有些刪,所以真正定下來的時間都晚了。這樣了解了。

  我們看到這個常姓,因為他擔任司空,所以後來他的子孫就以常為姓。據說黃帝時還有另外一位大臣常羲,擔任太史令,所以他的後代子孫也以常為姓。還有另外一支是從姬姓而來,據說周武王克商之後,封周文王的一個兒子,就是康叔,把他封到康國,後來武庚叛亂,後來周公二次東征之後就平定了,所以把康叔轉封到衛國去,所以後來他又變成了衛國的國君,原來康叔到了衛國去之後,他的國名就改了,就改成衛國了,衛國它的土地就更大,而且是更肥沃,因為原本那個地方是殷商的舊勢力所盤踞,可是後來武庚叛亂之後,後來把它敉平之後,為了要嚴加看管這些殷商遺民,所以才把康叔從原來的康,轉封到衛這個地方,就近來看管殷商的遺民的一些狀況,所以他有一點去督導去鎮壓的意思,也沒有到鎮壓,去管理的意思。康叔後來又有他的兒子封到了常這個地方,所以也以常為姓氏。康叔是文王的兒子,所以他是從姬姓派生出來常姓。

  還有另外一個說法是,一樣在春秋時代,南方的楚國公族有一位恆惠,後來以恆為姓氏。有一度又改成了常,為什麼?因為避諱,要改這個諱。所以在宋朝的時候,有一位皇帝叫做趙恆。所以為了要避,所以就把它變成了常。這種狀況我們先前也講過,嫦娥原來本名應該叫恆娥,所以改成了嫦娥,這個我們有提到過。後來戰國,也據說吳國的公族也有後代姓常。所以常姓的來源有好多支。

  再來就是遷徙分布的部分, 就請大家自己參看。我們看到下面的堂號,堂號裡面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堂號,叫做知人堂。唐朝的時候有一位常何,他後來擔任中郎將,這個中郎將,你看到這個名字就是知道他是武官。常何自己大字不認識幾個,可是當時唐太宗又叫文武百官,要上表來議論國事,他大字都不認得幾個,他怎麼來回上表的內容?所以常何就請他自己門下的食客叫做馬周,這個馬周來代為書寫。馬周幫他寫了很多,也上表給了太宗看。太宗一看,寫得很好啊,又褒揚常何。這個常何也是如實稟報,說這個不是我寫的,報告皇上,我大字不認得幾個,所以這是我的賓客代筆,所以太宗就提拔馬周來擔任職官,來擔當監察御史。因為監察御史就是我們先前講過,在漢代叫御史大夫,就類似我們現在監察院的意思,他要去督導這些官員,有沒有幹壞事,要彈劾要糾舉。所以因為這個馬周他批評國政,舉出很多不適當的地方,所以唐太宗認為他是個人才,能夠看到一些弊病,所以讓他來擔任監察御史,也是適才適用。他也很讚許常何很老實,據實稟報,沒有埋沒這個人才,所以也賞賜三百匹的綢緞。常何的子孫也很以他的先祖為傲,所以就取一個堂號叫做知人堂。

  我們看到下面的歷史名人,有一位叫做常惠。常惠大家對他就真的陌生了,可是談到他的老闆大家都熟悉了,我們先前也講過他,常惠的老闆就是蘇武。蘇武當年出使匈奴的時候,常惠是擔任副使,就是副大使。所以後來我們先前也提到了,蘇武被扣壓在匈奴十九年,常惠一樣也是被軟禁在匈奴十九年。後來蘇武回來了,他也一起回來了中原,所以漢昭帝封他為光祿大夫,也是蠻高的職官。因為他本來就是外交官出身,所以又派他出使西域的烏孫,然後也帶兵打仗,也立了很多的功。

  常惠還有另外一個事情,就是他誅殺了漢使的龜茲貴人姑翼。龜茲這兩個字我要請大家注意一下,它要念作ㄑㄧㄡ,ㄘˊ,那個龜就讀成秋天的秋,那個茲就是讀成慈悲的慈,現在我們慈悲的慈下面加上一個心旁,事實上這兩個是破音,要念作ㄑㄧㄡ,ㄘˊ。龜茲也就是西域的一個小國的名字。因為有這樣的洞燭先機,避免了一場禍事,所以後來也加功進爵了。所以在漢代的歷史上面,常惠算是對國家貢獻很深,所以在史書裡面就說常惠,明習外國事,勤勞數有功,給予極高的褒揚。

  再來另外一位常姓的歷史名人,就時間晚了一些,到了元末明初,叫做常遇春。談到常遇春大家對他也蠻陌生的,其實他就是幫助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推翻蒙古政權的一個大將。原本常遇春他是自立門戶的,後來就歸附了朱元璋,也算是他算蠻有遠見的。因為他知道以他自己孤軍奮戰,他只會打仗,可是沒有足夠的人才,去支撐我這個勢力要在這個地方生根,因為你可以馬上得天下,你不能馬上治天下,我講的這個馬上就是靠武力,你可以用武力來掠奪,可是你不能靠武力來治理,所以他自己有地盤,可是他沒有人才,可以幫助來管理他這個地盤。所以他發現朱元璋那邊,文臣武將人才濟濟,他也算有遠見,很快他就投靠朱元璋。所以變成朱元璋手下的大將,而且能攻善戰,橫行當時,天下很多的州郡都是他收復的。而且他自豪說,他能夠將領十萬大軍,所以在朱元璋的陣營裡面,就稱他叫常十萬。十萬這個數目可不少。

  先前也跟大家講過一個典故,漢高祖劉邦跟韓信對弈,我有講過這個典故。劉邦就問韓信說,你看朕能夠帶多少兵?韓信說十萬。劉邦很高興,十萬是一個大數目。可是後來劉邦問他,那你能帶多少兵?韓信說多多益善。慘了,就犯了劉邦的禁忌,所以這也是後來劉邦,要動手殺韓信的一個導因之一。

  所以十萬人是很大的數目。後來在建立明朝政權之後,沒多久他就往生了,朱元璋也就追封他為開平王。所以常遇春在明朝初年,也是赫赫之名的將軍,只是後來我們在一些史料上面,比較少提到他了,所以對他稍微陌生一些,也藉這個機會讓大家知道有一位常遇春。

  我們再看到後面,各位現在手上應該還有一份,我們今天發的講義,我們看到第八十一個姓氏,這個姓氏就要念作樂ㄩㄝˋ。這個也是多音字,一般我們都念作快樂的樂,還有音樂的樂,還有?念作ㄧㄠˋ,在《論語》裡面孔夫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它是喜歡喜愛的意思,所以它有好幾個讀音。有的時候在文獻裡面,它也可以通假為那個中藥的藥,所以「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那個樂為什麼會有那個讀音?就是因為它有通假為藥。你會說老師,奇怪,為什麼古代會這麼多的讀音流傳下來,是古人當時他們就有這麼多的讀音嗎?其實我講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你就懂了,其實它還是有一些方音的問題,一樣是這個字,北方人可能讀一個音,南方人可能讀一個音,事實上它講的是同一個音,可是因為南北的口音不同,所以後來被保存下來的時候,它就變成兩個音,這樣可以理解。事實上它在早期的時候,可能它音是比較多元的,所以我們會有說那種多音字,可能還是跟方音有關係。這個字念作ㄩㄝˋ。

  樂姓在中國大陸,在台灣,都沒有進入到百大。有一個說法說周宣王的時候,宋國的國君宋戴公有一個兒子叫做公子衍,他的字叫做樂父,第四代的子孫叫做樂營,擔任宋國的大司寇。這邊又跑出來一個以司做為領頭的職官,剛剛我們講到三司,後來到了春秋時代,又出現了第四個司官叫做司寇,請問大家,司寇,顧名思義他是管理什麼的?管理寇,請問大家寇是什麼?同學我剛剛看到妳嘴巴有動,罪犯,沒有錯,很好,所以司寇其實就是管理刑獄的。如果要做一個類比的話,就有點像我們現在的司法院,司法院就是管理法務部,類似這樣的,管理獄政,管理審訊這個司法案件,都是屬於司寇這個體系。孔夫子他自己也曾經擔任過少司寇,所謂的少事實上就是副的意思,所以用現在的話來講,他就是當過司法院副院長,少司寇。所以剛剛我也提到,因為隨著時代推移,人口增加了,事務也變得龐雜了,所以就會有一些職官不斷的派生出來。

  再回來,因為這個樂營,後來子孫就以他的名號做為姓氏,所以就有樂這個姓氏。談到樂這個姓氏的名人,就不得不談到第一位樂毅。樂毅是戰國時代人物,他是戰國後期的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他是燕國的將軍。先前我們講過戰國七雄,戰國七雄在戰國時期初期的時候,哪一個國家勢力最大?不是秦,秦不是一開始就很強,秦是後來在商鞅變法之後才壯大的,戰國初期最強的是魏國,韓趙魏的魏。後來三晉裡面的趙又起來了,發展起來了。所以我們前天有談到,後來秦國為了要東進,他要往東邊去侵略,所以他就要挑戰趙國,因為趙國在三晉裡面那個時候,在商鞅變法之後的那個時期,趙國已經是最強的,所以他挑戰最強的,突破趙國,其他的魏跟韓就會,他認為可以威折他們降服了,所以他也是有他戰略的一個考量。在七雄裡面,戰國七雄裡面,哪一個國家是公認最弱的?就是燕國,因為燕國的位置在現在河北省的北方,到了現在的像內蒙古的東南角,就是這樣延伸上去到東北這一帶,它也大概有到了遼東半島,但是它距離中原比較遠,所以它也比較沒有受到中原的諸國戰爭的一些波及,可是因為它地處比較偏遠,而且人口也沒那麼多,所以相對的它國勢就比較弱。所以在燕昭王的時候就重用了樂毅,所以就振興燕國。樂毅就帶領了五國聯軍去攻打齊國,這五國聯軍就是七雄裡面,扣掉了齊,扣掉了秦,因為秦在西邊,他沒參與,所以東方的六國,就五國聯合起來去攻打齊國,所以連下七十餘城,結果打到後來齊國只剩下兩座城,岌岌可危。可是這個時候,就有人開始講樂毅的壞話,我們看到很多歷史名人,當你功成名就,戰功赫赫的時候,就有人眼紅了,就有人要在皇帝的面前講你的壞話。所以後來樂毅就被撤換,撤換之後齊國就有機可乘。當時有一位叫做田單,然後他就勵精圖治,因為他是當時齊國的國君的,算是他們家族的成員。所以他姓田,在《史記》裡面寫作田,在《左傳》裡面寫作陳,但是我們田單復國,田單復國,因為都是用《史記》的說法,所以我們就稱田單,大家比較知道。他為了要威折五國聯軍,所以他想了一招火牛陣,就是把那個牛身上披那個彩衣,然後在尾巴沾了油,然後就放火燒牛的尾巴,然後一燒牛會痛,就往前衝,結果他來個拂曉突襲,大家都還在睡夢之中,就看到遠方揚起灰塵,然後地上咚咚的震響,怎麼回事?大家探頭一出來看,什麼東西?這個五彩的怪獸,披著彩衣,大家還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就一路衝過來,一陣手忙腳亂,然後田單的部隊就出城,後面掩殺,所以很快的就擊退了五國聯軍,然後士氣大振之後,就慢慢的一個一個城池收復,所以最後恢復了齊國的原有的疆域。所以這一場征戰損傷了很多的性命,可是到後來有沒有誰佔到便宜?誰都沒佔到便宜,所以戰爭,不要以為說我們用戰爭的手段,可以去脅迫對方,然後可以佔得最大的利益,其實不要忘記了,戰爭的這種手段到最後有沒有贏家?沒有人是贏家,沒有人是贏家,即便暫時我受你的軍事的鎮壓,讓你統治了,可是這些被統治的人他也不甘願,他也會找機會來反抗,所以你只是暫時的得到了勝利的甜頭,可是到最後都是兩敗俱傷,所以不要戰爭,期望世界永遠都是和平,不要戰爭。可是事與願違的是,有些人就是喜歡挑起戰爭,因為他們可以在戰爭裡面得到利益。但是歷史告訴我們,歷史告訴我們的是,戰爭永遠都是大家一起受害一起連累。這個是樂毅的故事。

  樂進的部分我就請大家參看。時間也就差不多了,我們今天就到八十一個姓氏樂姓,明天再繼續。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