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百家姓-第6集

  我們再往下看到下面一個姓氏,也是台灣擁有很多人口的陳姓。陳姓是當今中國第五大姓,人口也有五千萬這麼多,在台灣是排名第一,在閩台,包括南洋,陳姓的人口都很多,所以有陳林半天下之稱。先前我也跟大家介紹過,上兩週到菲律賓去公出,接待我們很多的朋友也都是陳姓,在馬尼拉還有納卯,他們有一個宗親會就叫做有媯堂,這個有媯堂的媯其實就是陳姓的起始點,就是舜帝的媯姓。陳姓的祖先在舜帝之後,舜的子孫其中有一位叫做媯滿,被周武王封在陳國,陳國因為是國名,後來陳國亡國之後,就有一些陳國的子民改姓為陳,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陳姓最大的一個來源。媯滿往生之後有一個謚號,叫做胡公,所以我們在歷史上稱他叫陳胡公。

  剛好也藉這個機會,來跟大家介紹一下什麼叫做謚號。謚號就是君王或者是貴族往生之後,以他生前的功業為他定上一個尊稱,來總結他一生的功業,這個就叫做謚號。當然功業有善有惡,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所以謚號也是有善有惡。所以用這個方式來警惕君王或者是貴族,在生的時候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往生之後,他的後人或者是他的臣民,才能為他奉上一個正向的謚號。反之,如果是留下一個負面的惡謚,那個可就是遺臭萬年,所以這個謚號是有這樣子的一個義涵。

  陳胡公的這個胡也是謚號。後來也有子孫,部分除了以國為姓,姓陳之外,後來也有胡公嫡系的子孫,因為胡公的謚號而改姓胡。所以我們看到後面,有陳、胡、田、姚、虞,這五姓都同源於虞舜,所以後人有媯汭五姓,有這樣子的一個說法。剛剛我們介紹過陳姓來自於舜,這個沒問題。胡姓是因為陳胡公他的嫡系子孫,也有改姓為胡的。那田姓為什麼也是同源於舜帝?因為田在《史記》裡面,司馬遷把這個陳姓寫作了田姓,所以後來田姓流傳下來,我也跟大家解釋過,當時是因為記音而不記字,所以這個田姓其實是跟陳姓是同一個姓,所以後來的分化是因為司馬遷的關係,才有田跟陳的差異,其實最早它是一個來源。姚跟虞,姚也是跟舜帝有關,因為在典籍裡面記載,他是姓媯沒有錯,可是他有一個姓,姓氏的氏,是姚姓,所以後來這個姚,也變成跟虞舜有了關聯。虞姓為什麼也跟舜有關?因為虞舜的那個虞,原本是舜當時的國號,所以以舜的國號為姓氏的虞姓也就跟舜有了關聯。這就是跟舜帝相關的五個姓氏的來由。

  除了剛剛介紹的這個源頭之外,也有一些是少數民族改姓為陳姓的。唐代有一個龜茲王。這個讀音跟大家介紹一樣,不叫ㄍㄨㄟ,ㄗ(龜茲),要念作ㄑㄧㄡ,ㄘˊ(秋慈),龜在這邊破音念作秋天的秋,茲破音念作慈悲的慈,龜茲王。他的後代因為來到了唐朝任官,所以也改姓為陳姓。像這些少數民族改姓的例子也是有的。

  下面介紹到陳姓遷徙到台灣,據說最早是明朝末年的時候,福建人陳永華,隨著當年的國姓爺來到台灣。陳永華又是何許人也?我們在民間的一些故事裡面都說陳永華是鄭成功的文膽,是他的軍師。還有另外一些穿鑿附會的說法說,其實陳永華就是反清復明的地下組織天地會的總舵主陳近南,跟他是同一個人。不過天地會到底存不存在,這個也是有待考證,不過在民間說法,這個說法流傳還蠻廣的,甚至於金庸的小說裡面,《鹿鼎記》,也有寫陳永華的事情,所以我們就當作一個資料來參考,也就可以了。

  遷徙分布的地方,一樣,也要請各位自行來參看。剛剛也提到,在南洋也有很多陳姓的人士,原則上都是明清的時候,才從廣東、福建這一帶傳播到南洋去的,像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等,也都有非常多的陳姓的子孫,在那個地方安居樂業。

  那我們看到堂號,堂號的第一個有一個三恪堂。這個字的讀音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一點,事實上它有兩個讀音,對不起,三恪堂,我剛剛讀的是第一個讀音,它可以念作客,也可以念作怯,在這個地方他要把它讀成客,這個恪的讀音,就是客人的客這個讀音,另外一個讀音念作怯,膽怯的怯,退怯的怯那個讀音。談到這個字的兩個讀音,我們就要談到在民國初年,有一位很有名的學者,叫做陳寅恪。陳寅恪,它這個字到底要念作客,還是要念作怯?其實後來的學術界也有一番爭論,不過後來他的子孫出來澄清了,說他的祖父其實都自稱自己是寅恪,所以就平息了這一番論戰。雖然說它是一個兩讀的字,但是我們華人還是有個習慣,就是名從主人,主人他自己怎麼姓,怎麼稱呼他自己,我們就用他的稱法。所以這個陳寅恪要念作怯,大概是應該沒有問題的了。

  三恪堂,這個恪有尊敬、遵守的意思,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客人。為什麼叫三恪堂?因為周武王推翻商紂之後,他將黃帝的後代封在薊,然後封了堯帝的後代,封在祝,也封了舜帝的後代在陳這個國家,因為這是古帝王的後代,所以對周朝來說他們是客人,所以他們可以不必像周氏這些姬姓的子孫,要這麼的遵從周天子的任命,或者是他的一些任務,所以他基於一個客人的態度,等於是跟周天子平起平坐,所以表示他們是客而不是臣,因此後代的子孫,也就有了三恪堂這樣的堂號。

  我們看到陳姓的歷史名人,這個也是成千上萬。我們基於時間的關係,就介紹二、三位跟大家分享。第一位是陳平,是西漢初年的大臣,幫助漢高祖劉邦打下天下。在西漢初年,有三位輔佐劉邦打天下的文臣武將,所以一般我們都把他稱之為漢初三傑。漢初三傑我們後面也會陸陸續續介紹,這三傑大家也有個印象。第一位是蕭何,第二位是張良,第三位是韓信,韓信等一下我們在後面也會介紹到。漢初三傑之外,如果再加上陳平,就是漢初四傑,所以也有漢初四傑的稱法。陳平跟張良他們的屬性比較相同,他們都是屬於以智謀為他的優勢,一般我們都把他歸類為軍師、謀臣、文膽這個區塊。韓信他就是比較明顯,他是以武功做為他的專長。所以大致的分法就是文治、武功這兩個區塊。

  在第二位就是陳壽,陳壽是西晉有名的史學家,他的著作就是《三國志》。很多同學很了解三國,不過他了解三國的文本是來源於《三國演義》。我請問大家,演義的性質是什麼?小說對不對?如果我們要追求史實,應該要讀哪一本書才是比較正確的?《三國志》。可是《三國志》,因為它是比較精練的文言文,所以閱讀的難度比較高,《三國演義》因為它有情節的鋪陳,人物的刻畫,讀起來就興趣比較濃厚,興趣比較濃厚,所以大家往往讀《三國志》的少,而讀《演義》的多。

  《三國》之所以能夠廣受大家喜愛,其實是其來有自,因為在宋朝的時候,當時就流行了說書,現在我們叫說書這個行業。所以他們在茶館裡面就會有說書人,然後就是用說唱的方式來講一些古代的故事,當時最歡迎的故事其中之一就是三國的故事,所以三國故事從當時,就普遍的在酒館茶肆裡面,為平民百姓所熟知。所以後來這一些說書人的故事慢慢的逐漸被蒐集,再加上羅貫中他自己個人的才情,所以後來就撰寫成了《三國演義》。

  陳壽的《三國志》,基本上他分成三個部分,就是曹魏、蜀漢跟東吳。陳壽他前半生是蜀漢的大臣,雖然說後來三國一統於晉朝,可是他還是心向著自己的故國,所以在三國的蜀志部分,他還是或多或少,還是有一點點偏袒他自己的故國。所以我們從這裡也可以看到,史學家雖然說他要秉筆直書,但是在個人的情感上面,他還是有所偏袒。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後來史學史的專家都認為,《三國志》有曲筆,有維護。曲筆、維護,除了他偏袒自己的故國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也為曹魏的一些人物做了一些隱惡揚善。為什麼會做這個動作?因為他自己就活在西晉的當朝,而西晉很多當朝的權貴,包括當時的皇帝就是傳承自曹魏,所以他不得不做這樣的曲筆、維護,才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所以如果我們用史學史的角度來看,的確,他曲筆、維護的這種狀況我們可以討論,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他也是不得不如此的一種無奈。

  在陳壽的《三國志》裡面,如果各位有興趣,可以去讀讀看,他對於諸葛亮傳的最後一個評論,最後這幾句話值得我們來玩味,當然前面是先褒揚諸葛亮對於蜀漢的貢獻,最後他說,「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他說諸葛亮擔任蜀漢的丞相這麼多年,勞師動眾,數次北伐都沒有真功實效,所以他認為諸葛亮在應變在謀略上面應該不是他的長項吧?陳壽講這句話,感覺好像跟我們在《三國演義》裡面,所讀到的諸葛亮的形象差好多。因為在我們一般的認知裡面,諸葛亮最厲害的就是什麼?就是應變,就是謀略。可是陳壽卻有不同的角度,來解讀諸葛亮的一生功過。所以這個就是正史的角度跟演義的角度的不同,也值得我們再深入來探究。

  我們看到第三位,陳群。他是曹魏的尚書,曾經建議選任的官吏,而且也得到了曹操還有曹丕的認同,所以在曹魏就率先制定了所謂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法。後來司馬家取代了曹魏一統中原之後,基本上兩晉選拔人才的制度,也是遵循著九品中正制。所謂的九品中正制,就是把人才分成上品、中品、下品,上品裡面又分為上上、上中、上下,總共就會有九個等第。這樣子的情況,他怎麼來評斷這個人才的品第,是考試嗎?是他的考評嗎?不是,他是從他的家世背景來考評。所以就造成了什麼?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有這樣的一種趨向。所以能夠在朝堂之上位居要津的,鐵定都是名門之後,一般的平民百姓根本沒有機會翻身。影響很深遠,一直到了隋朝才開始做改變,因為隋朝那時候選拔人才的方式,用了相對客觀相對公平的另外一套制度,叫做什麼?科舉制度,所以就打破了這種勢族的壟斷,讓平民出身的寒士也有機會躍居要津。所以陳群在中國的官吏選拔歷史上面,他所推行的九品中正制,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階段。

  再來,我們看到第十一個姓氏,姓褚。這個姓氏大家就覺得真的蠻陌生的了,因為在我們身旁的朋友親戚,姓這個姓的的確相當少,所以在中國大陸,在台灣,現在褚姓都沒有進入到一百大。我們看到它的由來也相對單純,它是春秋時代宋共公的兒子公子段。

  我先跟大家說明一下,為什麼把那個共同的共要念作恭?因為這個字當作謚號的時候,我們是把它假借為恭敬的恭,所以是要讀作一聲,宋共公。宋共公的兒子裡面有一位名字叫做段,他的字叫做子石,先前我們講到名跟字的關聯對不對?大家看到這個地方就有點納悶了,段跟石是怎麼樣聯結在一起的?原來這個段,要寫成加了石字邊的那個碫,各位可以在旁邊註記一下。如果對這個有興趣的,一個石,一個段,它的意思是磨刀石,所以它跟他的字子石就有了聯繫。公子段在宋國任了一個職官,叫做褚師。褚師是掌管什麼的?他是掌管市場裡面的一些制度,譬如說這個市場任用商人,承租攤位,要抽稅等等,都是由褚師來執掌。他的子孫就以褚師這個職官,做為姓氏,所以才有了褚姓。

  堂號我們看一下,因為它的發源地是春秋時代的宋國,而宋國又是中原的大國,上一次我們有談到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最流行的說法,就是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各取一霸,所以在中原的宋襄公,就是因為他位居中央,所以才被選為五霸之一。所以在古代的中原,如果以現在中國的省分來講的話,就是河南省。褚姓最早發源,而且聚集最多的,就在河南這個地方,所以就以河南堂為堂號。

  第三,歷史名人,我們看到第一位褚少孫,他是西漢的史學家,曾經補述司馬遷的《史記》。大家會覺得很納悶,難道司馬遷的《史記》他在往生之前沒有寫完嗎?的確是這樣,司馬遷受了腐刑之後下了獄,從那個時候開始,他才真正著手撰寫《史記》。他的父親司馬談其實也整理過一部分,所以司馬遷也把他父親留下來的遺稿,經過了一些潤飾之後,也把它寫進了《史記》裡面。到最後他自己因病,沒有把他預想中規畫的《史記》的章節全部寫完,所以留下了一些。後來他往生之後,《史記》也經過了一段時間才被發現,才被公布出來。當時的皇帝覺得,司馬遷這部曠世巨著的確有補完的必要,所以才用行政命令,請了當時的史官褚少孫,來補完司馬遷的《史記》。當時司馬遷寫《史記》,其實並不是為了要彰顯他的才情,更不是為了要去批判朝政。所以當時他寫完之後,交代他的家人,說我的《史記》請幫我藏諸名山,以後等到有緣的時候才被公布出來。藏諸名山,這個名山是什麼意思?這個名山,很多人以為就是有名的山,所以司馬遷的書藏在什麼武當山,什麼泰山,不是,這個名山事實上是一個借代詞,這個名山是借代圖書館。所以它藏在皇家的圖書館裡面,因為圖書館裡面的書籍相當多,而且大部分都沒有整理,他把它藏在一個角落,所以他說,希望以後有緣人發現的時候,再把它公布出來。他並沒有主動積極要去彰顯他這本史書的價值跟地位。所以名山這個詞我們就把它加以運用,後來也變成了一些題詞,我們來祝福這位作家,他的作品能夠大賣,廣受讀者歡迎,我們也可以用這個題詞,叫做名山事業,是從這個典故來的。他往生之後沒多久,就有人主動把《史記》給公布出來了,是他外孫,主動把它公布出來。所以很快朝廷也知道這個史書的價值,所以才有請褚少孫來補述,來補完的後面這一段過程。

  第二位是褚姓裡面,大概是知名度最高的,是唐朝的書法家褚遂良。如果有寫書法的同學,大概我們在臨摹字帖的時候,或多或少也都會臨摹到褚遂良的作品。他自己也是數種書體也都兼備,當然最擅長的還是楷書,所以他的楷書的字帖也是流傳很廣。所以我們一般學楷書,要麼就是臨摹褚遂良,要麼就是顏真卿、柳公權,再不然就是歐陽詢,大概這幾家都是唐朝知名的書法家。褚姓因為資料比較少,所以我們也比較快的帶過去。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十二個姓氏,衛姓。衛姓的歷史也相對單純,它的源頭也是跟周王室有關。周文王第九個兒子受封於康,所以我們在史書上面稱他叫做康叔,後來他又徙封到了衛這個地方,所以後來就建立了衛國,所以他是衛國的始封君。衛國的國都在什麼地方?在殷商的舊都朝歌這一帶。

  朝歌這個讀音,很多人會把它念作ㄔㄠˊ歌,本來這個字就有兩個讀音,要念作ㄓㄠ,因為它有早上的意思,朝歌它的取義是早上唱歌,所以要讀作朝歌。

  為什麼又要在殷商的舊地冊封康叔來衛國建立地盤?其實在西周初年,雖然說周武王推翻了商紂王,可是初期的時候還動盪不安,尤其在殷商舊地這個地方,殷商的王公大臣,舊有的勢力,其實還是盤踞在原來的地區。後來商紂王的兒子武庚,還曾經勾結了周公的幾位兄弟叛亂,所以周公又二次去東征,才敉平了東方。最後就把殷商的舊部,還有殷商的子民,把它分為幾個部分,分別由東方的幾位大諸侯來嚴加看管。所以衛被封到殷商舊都去,就是要就近去監控當地的殷商勢力,所以才有改封到衛這個規畫。後來衛又被秦國所滅,所以衛國的貴族子孫後來就以國為姓。當然從這個脈絡我們就知道,衛姓其實是出自於姬姓,也是源於中原地區。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外族在融入中原之後,也改姓為衛姓的,這個當然也所在多有。

  衛姓本來是從河南開始發祥,然後開始往四周遷徙,後來遷徙到河東郡,漢代的河東郡,在當地成為望族了,所以衛姓的郡望也稱為河東。

  我們看到下面這個歷史名人,這一位是女性,有機會介紹到女性,我都盡量的來介紹女性,有一位叫衛子夫。衛子夫何許人也?她是漢武帝的王后,孝武思皇后。孝武思皇后,這個武跟思都是謚號,因為她是漢武帝的皇后,所以前面這個武,是跟漢武帝的武是同一個謚號,思是她自己的謚號。所以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自己獨立謚號的皇后。在此之前,就是只跟她的夫君那一位君王同用一個謚號。但是她除了漢武帝的謚號之外,她自己又有思這個謚號,所以才有第一位有自己獨立謚號的皇后之稱。她自己算是一生很順遂,她的夫君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雄才大略的君王,她自己娘家子弟也很爭氣,你看,她是衛青同母異父的姐姐,衛青跟她是姐弟,她也是霍去病的阿姨,衛青跟霍去病在西漢是很出名的將軍,也是征討匈奴立下大功大業的偉人,而且她自己的嫡系子孫,後來就是漢宣帝,也繼承了君王的寶座,所以她的一生算順遂,也都留下了美名。

  好,我們看到第十三個姓氏蔣姓。蔣氏蔣姓的來源其實也是源遠流長,在西周初年就已經立國,是周公的兒子,也被冊封為國君,冊封的地點就是蔣這個地方,所以後來也就以蔣為姓氏,流傳至今。

  蔣姓不管在現在的大陸還是台灣,其實人口都不多,所以都排到四十幾名,六十幾名,所以不在前十大姓氏裡面。

  在遷徙分布的地方,倒是有一個部分要跟大家說明一下。其實蔣姓在漢代的時候,曾經有一度是非常風光的,但是蔣姓在漢代風光的背後,其實是有一段悲劇的。我們看到遷徙流布的第三行。在東漢初年,蔣橫隨著光武帝劉秀四處征戰,所以劉秀建立政權之後,他就冊封蔣橫為逡遒侯。這個字也是大家少見的,念作ㄑㄨㄣ,ㄑㄧㄡˊ,逡不捲舌,念作一聲,遒就是請求的求那個讀音,逡遒是一個地名,所以就把蔣橫封在逡遒,逡遒這個縣就做為他的食邑。可是建立了大功大業之後,功高震主,所以有人也嫉妒蔣橫的功業,就開始在光武帝的耳朵旁邊講蔣橫的一些壞話,最後就被劉秀所懷疑,最後就殺了蔣橫。蔣橫的九個兒子裡面,除了第七個兒子之外,其他的兒子就開始逃命,逃到各地方去。經過了幾年之後,光武帝發現自己誤會了蔣橫,所以後來就把留在原本家鄉逡遒的這個兒子,繼續保留,恢復他的侯爵之外,其他八個兒子流散到四處的,也就地封侯,所以蔣橫的九個兒子,後來九位都封了侯。所以在四處,蔣家的後代就發展得很快速。所以在東漢蔣姓的發展非常快速,可是前面卻有一段心酸的血淚。

  蔣姓後來輾轉也來到台灣,有一些在北部落腳,尤其以宜蘭最大宗,這就是剛剛提到蔣渭水先生,他們家在宜蘭開基,開墾,後來就安家落戶了。當然南部也有蔣姓,不過畢竟沒有像北部這麼多。這是在台灣的分布。

  再來就是堂號的部分,我們看到第一個鐘山堂。這個鐘山是時鐘的鐘,當然這個鐘也是個姓氏,以後我們會講到。可是在台灣的姓氏裡面鐘有兩個,一個是金童鐘,另外一個是金重鍾。在台灣,金重鍾是人口比較多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客家,客家籍,所以大概八九不離十。如果你認識的朋友是金重鍾,你可以問他是不是客家人?大概十之八九都是客家籍。在台灣有幾個姓氏大概你一看,就可以知道他大概來源是客家人,姓鍾的是一位,姓曾的比例也很高,曾子的曾,還有姓溫,溫暖的溫,姓傅,傅斯年傅先生那個傅,也是客家的大姓之一。因為有一些姓氏它是同音,所以我們在詢問人家姓氏的時候,常常都會問說,您姓鍾(鐘),是哪個鍾(鐘)呢?所以鍾(鐘)就有金重鍾跟金童鐘。還有另外一個姓氏,也是需要稍微拆解一下,就是張(章),您姓張(章)是哪個張(章)?弓長張,很多人是弓長張這個張,可是除了這個張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章,文章的章,所以我們在拆字的時候就說,我的章是立早章,上面一個立正的立,下面一個早餐的早。有的時候我們發音,其實捲舌音跟不捲舌音,台灣人經常都沒發得這麼標準,還有另外一個不捲舌的臧,ㄗㄘㄙ的那個ㄗ,那個臧,那個臧就是西藏的藏拿掉草字頭,那個就是不捲舌的臧。

  所以我們在問,尤其有同音或音近的情況,我們都會稍微的拆一下字。像我這個黃,也是經常人家都說哪個黃啊?那個黃跟王,我們有的時候如果發音不清楚的話,就會有點混淆,所以一般我都說草頭黃。在客家人裡面,像黃跟王,客家話是同音,都讀做網,所以如果我們在客家人,客家朋友如果要介紹姓氏的時候,我們也會拆字。不過我們拆字的時候,像我們這個黃,我們都說大肚黃,大肚子的黃,因為黃這個字中間有個田,肚子大大的,所以我們習慣就說我們是大肚黃。那如果是國王的王,我們就會說三橫王,三橫的那個王。這個很有趣,在各個姓氏裡面都有自己拆解文字表明自己姓氏的一套說辭。

  我們看到這個鐘,鐘山堂。這個鐘是山的名字,在現在的南京,現在就還有一個鐘山,它是金童鐘。東漢的時候有一位秣陵尉,叫做蔣子文,他在山中剿匪的時候犧牲了生命,他生前認為自己骨相清奇,他認為,我因為有這樣子的異相,往生之後一定可以成為神仙。

  什麼叫做骨相清奇?這個也有幾種說法。因為這個流於數術,不是我們這堂課的重點,我就簡單的說。所謂的骨相清奇大概有幾個說法:第一個是你身體的骨骼特別柔軟,這是一個說法,特別柔軟,就是我們講的那種軟骨功,或者是有一些關節別人沒辦法彎的,你都能彎,被認為是骨相清奇。第二個就是你的身高骨骼特別的高壯,這個也算是骨相清奇。我曾經做過統計,我們中國古代,我講的古代是清朝以前,如果我們在史書裡面有記載到某些人物的身高,我們來做統計,那個身高特別高的,那個都是很特例,所以才會特別被記下來,說什麼身高九尺,什麼一丈,一丈大概就兩百多公分高,那個是很特例的。但是大部分的身高,平均成年男子,大概都是一百六十七公分左右。你覺得高嗎?以現在台灣的男性來講,一六七不算高,可是在古代算高了。所以如果說是平均高度以上,長到一百八,兩百公分,那他就認為我是骨相清奇了。所以這兩個說法都有人說。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說法,那我們就不細講了。

  所以他自認為他以後一定能成仙作佛,後來犧牲生命之後,時間又過了幾十年,到了三國時代,孫權在建康,就是現在的南京建立了都城,有一天孫權到鐘山去遊覽,就見到了蔣子文身騎白馬拿著鵝扇顯現了,當然他自己本來不知道那是誰。當地的百姓就說,這個就是蔣公,蔣公就是蔣子文。孫權了解了他的一些生平故事之後,他就覺得也是一段因緣,所以就在鐘山為他蓋了廟,封他為蔣侯。後來蔣子文的後代,就以此做為堂號,叫做鐘山堂。蔣姓的堂號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九侯堂,這個剛剛我們在前面說過了。

  蔣姓的歷史人物我們看到後面,有一位叫蔣植。蔣植大家就對他比較陌生一些了,蔣植是戲曲家,也是文學家,一生所創作的雜劇、傳奇,有留下來的總共有十六種之多。跟他同時期而且文風、評價比較一致的,有袁枚跟袁翼,所以在文學史上,我們稱他為江右三大家。這裡面的話,袁枚大家可能比較熟悉一些,袁枚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對,《祭妹文》。所以有此一說,說讀袁枚的文章其實也是,《祭妹文》也是非常的感動。所以古代有所謂的三大抒情散文,讀諸葛亮的《出師表》不哭者,其人不忠;讀韓愈的《祭十二郎文》不哭者,其人不慈,因為是弔唁他的侄子;還有另外一部,讀李密的《陳情表》不哭者,其人不孝。也有人再補上袁枚的《祭妹文》,所以把它並列為四大抒情散文,也有此一說。

  好,我們再繼續往下看,我們看到第十四,沈姓。沈這個姓氏,經常大家都跟另外一個字混淆,就是沉默的沉,那個沉右邊的寫法它是一個冗,冗長的冗那個偏旁。在早期,這兩個字是混用的,沈跟沉是混用的。尤其沈這個字在一般的俗體字,它有的時候又跟這個,對不起,沈跟那個沉是混用的,所以它有的時候又可以讀成沉默的沉,所以經常就會有一些誤會。現在因為我們國民教育,在學習字體的時候,就已經把這兩個字區隔開來了。所以比較年輕的世代,大概這兩個字都不會把它混在一起。

  沈這個姓氏,在現在的中國大陸排名第三十七,在台灣排名第四十。它的來源有三個。第一個來源是出自於少昊金天氏,這一位也是先前我們講過,是古帝王的其中一位。少昊的後代有一位叫做昧,他擔任了水官,也被稱之為玄冥師。昧的兒子叫做台駘。因為治水有功,所以被封在汾川,汾川就是汾水,是現在山西省主要的河流之一,建立了沈國。所以後來沈國人也以沈為姓。第二個來源是出自於姬姓,是周文王的兒子季載,他也受封於沈,所以後來也建立了沈國,後來這個沈國被蔡國所滅,這個沈國的遺民也以沈為姓。大家不要誤會了,這兩個沈國其實也是同名而異地,一個在山西,一個在河南。

  大家會覺得說,為什麼不另外再取個名字?為什麼要同樣一個名字?各位要了解,當時他們封國的國名,就是他受封地的地名,這個地名,我們剛剛有講過,很多時候都是同名的,所以他就以那個地名做為他封國的名,也就順理成章,也就這樣子沿用下來了。還有另外一個,為什麼我們在文獻上看起來,這麼多同名的地名,這麼多同名的國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當時的文獻,是記音不記字,所以原本它這個地名,可能有兩個寫法或三個寫法,可是音都很接近,後來這二、三個寫法慢慢的就歸於習慣,其中有一個就習慣性的被保留下來,所以原本它可能有二、三種寫法,後來就保留了一個寫法,因此就會有同名的情況了。這樣可以理解了。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兩個沈國是同名而異地。

  第三個來源是來自於羋姓。這個字大家看了好像有點奇怪,感覺好像姓羊,羊咩咩的羊,不是,注意看一下,它是羋。羋這個姓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讀音,這個讀音也很有趣,念作咩,一般我們不會發這個音,一般我們的用詞裡面,很少有這個讀音的字,念作咩。但是一般我們念作羋的情況是比較多的,它是楚國的國姓。這個楚國是春秋戰國的楚國,所以它的姓是姓羋。在《史記》裡面,也有提到楚國的姓氏,司馬遷說楚國的君王姓熊,北極熊的熊,其實那是一個誤會,那個熊其實不是他的姓,他的姓是羋,那個熊是他的稱號,所以我們在《史記》裡面也會看到,那個楚王經常都會取一個稱號,叫熊什麼熊什麼或什麼熊什麼熊,事實上它是一個稱號,並不是他的姓氏。這樣了解了。

  所以羋姓也是沈姓的來源。楚莊王也冊封他的兒子叫做公子貞,在沈邑,又是一個同名異地的地名,所以後來公子貞的後代也以沈為姓氏。

  在遷徙分布這個地方我們看一下,它最早的起源在河南、安徽兩地。河南、安徽,那個河南就是剛剛我們講的第二個來源,這個沈國在河南,後來它被蔡國所滅。安徽就是第三個來源,就是楚國公子貞所封的那個沈邑。所以在北方山西的那個支脈,開頭的時候沒有這麼顯貴,也沒有那麼發達,主要還是在南方的這兩支,在南方開枝散葉,人口比較多。當然就是慢慢的有一些流布,也是一樣,從北方到了南方,然後轉進到福建、廣東,然後也來到了台灣。來到台灣之後,也有很多客家人也姓沈,大概是從廣東的這部分流傳來台灣的。這個我們也有資料,請各位參看。

  我們看到堂號,堂號的話,沈姓有一個很特別的堂號叫做夢溪堂。初見夢溪兩個字感覺好像詩情畫意,其實它也是紀念他一代祖先。談到夢溪,各位會想到誰?《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我們看到這個字它有兩個讀音,一般我們都念作ㄍㄨㄚ號,可是念沈括ㄍㄨㄚ好像怪怪的,所以我還是習慣把它念作沈括ㄎㄨㄛˋ。至於他自己本人怎麼念就不知道了,因為他是北宋人,我們也不能夠起古人於地下問他,沈先生,你的名字怎麼念?所以這個就是大家習慣怎麼念,也就可以了,所以我都習慣念沈括ㄎㄨㄛˋ。沈括他有個號叫做夢溪丈人,所以他那本書叫《夢溪筆談》,是從他的號來的。《夢溪筆談》這本書,其實是中國古代科學的一個智慧結晶,裡面記錄了很多他自己對於天文曆法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醫藥,還有一些自然資源的一些沈括的了解,還有一些應用,都從這裡面出來的。各位知道指南針,指南針據說是黃帝大戰蚩尤的時候,後來有指南車,所以後來就有指南針。可是發源可能有這麼早,或許是有這個可能性,但是指南針真正的把它運用在航海,運用在生活裡面,到了沈括的時候才大為推廣。所以,他對於科技的貢獻是非常高的。而且他在《夢溪筆談》裡面,也已經談到石油了,他有談到石油,而且他還把石油提煉做成墨條,就是筆墨紙硯的文房四寶的那個墨。一般我們的墨都是松煙,或者是哪一種植物去製成的。他也嘗試著用石油提煉出來那個焦油做成了墨,據說效果也蠻好的,他裡面就有記載了。因為沈括的《夢溪筆談》,又以夢溪為他的號,因此沈括的後人就以此為堂號。

  第四,我們看到歷史名人。歷史名人裡面的第一位,是南北朝的沈約。南北朝在中國的朝代,是哪個朝代之後哪個朝代之前?剛剛我們談到五代,南北朝也是一個分裂的時代,那時基本上是分成了南北,大致上以長江為界線,北方基本上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國家,南方就是漢人所建立的國家。南朝我們把它分為四個小朝代,就是宋、齊、梁、陳,為了要跟其他的朝代做區隔,我們通常會加上一個南,宋、齊、梁、陳的宋,如果你加上南,也會變成什麼?南宋,又跟後來大一統的南宋又會混淆,所以那個南宋,我們還會有另外一個稱法,我們會把它稱之為南朝宋。我們在寫論文的時候會寫成南朝宋,讓它跟南宋來做一個區隔。

  我們再下面,沈約他是當時的文學家、史學家,也是一位聲律學家。稱他為史學家,因為他是《宋書》的作者。為什麼說他是聲律學家?因為他首創了四聲之說。我們有上過聲韻學的課,昨天王院長也來開始上《笠翁對韻》,所以應該也提到了四聲,四聲是哪四聲?平、上、去、入,這個就是語音聲調的四個分類。很多現代比較年輕的朋友,大概對四聲都以為是一聲二聲三聲四聲,其實是不太一樣的。如果我們在寫詩歌的時候,為了便於平仄,這個抑揚頓挫的操作,所以我們又把四聲歸類為平聲跟仄聲,平聲的話就是平、上、去、入的平,它就獨立成一類,因為它的字數比較多,上、去、入三個聲調,就在寫詩歌填詞的時候,就把它歸到仄聲,所以它就分成兩類。

  我們再看到後面,第二位沈姓的名人有沈佺期。沈佺期是唐代初期很知名的詩人,他跟宋之問齊名。這兩位真正的貢獻,我們在後世的評價,不在於他詩歌的表現,而在於他開始制定的對唐朝詩歌的體制,由他開始刻意的來做一些布局調整,後來大家也就跟著模仿,所以逐漸形成了一些格律的要求,他對於唐朝詩歌體制的貢獻,在文學史可是受到更多的讚許。

  第三位是比較近現代的作家了,叫做沈雁冰,他的筆名叫做茅盾。談到沈雁冰可能大家很陌生,可是茅盾這個筆名,大家對他就比較有印象了。創作的作品有散文,有小說,小說的質量也都很高。所以很多中文系的同學們,如果要做現代文學的研究,茅盾的作品也是大家研究的大家之一,研究的重要作家之一。

  我們看到下一個姓氏,韓姓。韓姓的歷史也是出自於姬姓,也是黃帝的後裔,黃帝的後裔周武王姬發,在滅了商紂王之後建立了周朝,以他的兒子叔虞封在了唐,所以剛開始他叫做唐叔。後來因為政治的需要,他又把唐叔虞改封到了晉,所以他就成為晉國的始封君。叔虞的後代有一位也受封於韓,所以後來他就建立了韓這個家族。到了春秋末年,韓這個家族又跟趙跟魏,他們三家又分了晉國,在戰國就建立了韓國。戰國末年韓國被滅之後,韓國的公族有些人就以國為姓氏,所以就有了韓姓。韓姓還有一些,也是從少數民族改姓而來的,這個就請大家自己參看一下。在中國目前來講的話,韓姓的人口都沒有進入到前十大,在中國有排名第二十五這個位階。台灣韓姓人口就更少一些了,只排名到八十六。遷徙分部的部分也請各位自己參看。

  韓姓的歷史名人,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誰?韓愈,剛剛我們提到了,唐宋古文八大家唐朝的韓愈。韓愈的祖籍地叫做昌黎郡,是漢朝的一個郡。所以韓愈經常在寫文章,最後要署名的時候,簽名的時候,他經常都署名為昌黎韓愈,把他的祖籍地掛在前面,表示他不忘本。所以後來我們也稱韓愈叫做韓昌黎,是這麼來的。也因為他標榜他漢朝的祖籍地,因為他自己聞名很高,為後世所敬重。所以韓姓的子孫,也因此把昌黎做為他們的起始點,做為他們的郡望,因此韓姓就以昌黎為堂號。除了昌黎為堂號之外,還有潁川,還有南陽,這些也都是韓姓聚居人口比較多的地望,因此也成為了堂號。

  我們再看到堂號的第一個,排名第一,第一個泣杖堂。泣杖堂的典故各位可以用心體會一下。原來是漢朝的時候有一位孝子,叫做韓伯愈,他經常調皮搗蛋,然後做錯了事,母親就會責罰。責罰的時候,以前母親打他,他也都很歡喜的接受。然後有一天母親打他的時候,他卻淚如雨下。母親就問他,以前我這樣子責罰你,也從來沒看過你掉過一滴眼淚,今天為什麼你卻如此的悲傷?韓伯愈跟母親說,以前您打我,我知道您是為我好,我也謙虛接受母親的責罰,我可以改過,而且以前母親打我,身強體健,所以打下來很痛。但是今天母親責備我的時候,突然發現母親打我的力道少了很多,痛苦的感覺也減輕了很多,所以內心不禁悲從中來,因為表示母親年紀大了,體力已經不如從前了,所以他才非常的哀傷。所以為人子女,我們應該要感恩父母親,對我們的身教跟言教,母親父親對我們的責備,我們應該要虛心接受。

  韓伯愈的這個故事也讓我想起,在《孔子家語》裡面,也有另外一段類似的記載,他說「大杖則走,小杖則受」,當父母親對你有所責備的時候,如果今天拿的是棒球棒,高爾夫球杆,打個比方,這個時候如果用這個來責罰你,這個一棒打下來皮開肉綻,你還要讓父母親責罰嗎?不行,孔夫子說,如果是這個時候,你要趕快跑,要趕快逃;如果是拿小杖,像什麼藤條了,衣架子了,以前有沒有被衣架子打過?晒衣服的衣架子,我母親就是拿這個來教訓我們的,小杖則受,因為母親父親拿這個來管教我們,其實是為了我們好,所以我們要虛心接受。當然有人會說了,如果父親母親拿了大杖,我們出於一種孝心,我們也應該要樂於接受,為什麼孔子要教我們大杖則走?為什麼?因為如果父母親在盛怒的情況下,拿大杖來責罰我們,很容易就什麼?就會造成一些嚴重的傷害,而且可能是沒有辦法挽回的傷害。那如果你今天基於一個孝,然後你就去接受這樣的責罰,受傷的是自己之外,其實誰也受傷了?父母親也受傷了。因為街坊鄰居親朋好友會說,你這個為人父母怎麼不知分寸,教訓孩子過了頭。所以「大杖則走」事實上,不是我們不接受父母親的責備,不接受父母親的教誨,而是我們要保護父母親,不要讓父母親留下別人的非議。

  所以這兩個故事我們把它結合在一起,我們可以在生活裡面反思一下,以前父母親對我們責罵的時候,總是認為父母親誤解我,父母親不了解我,尤其在叛逆期的時候,很多年輕的孩子總是以此為藉口,然後逃家的逃家,放棄自己的放棄自己,很多人走過了那一段時間之後。再回頭看,才發現那一段過程自己真是懵懂,真是不孝順。有一句話這麼說,叫做「養兒方知父母恩」,我自己就是充分的體會這一句話,以前母親都是拿衣架子責備我們,其實都是為了我們好。有一段時間我也很不諒解,母親為什麼出手那麼重?後來我才知道說,因為那個時候,我自己也有一點點叛逆的傾向,所以她認為說,如果不嚴加管教,恐怕這個兒子就走上歧路了,要再拉回來不容易,所以她就用比較傳統的方式來導正我們偏差的觀念跟行為。所以非常感恩我的母親那一段,對我的責備,對我的訓誨,否則今天我們也沒有辦法在這邊結緣。

  我自己當了父親之後,我也體會到為人父母真的有很多的困難,孩子有了錯誤的觀念或錯誤的行為的時候,我們該怎麼教,教的尺寸該怎麼拿捏?二、三十年前,大家還比較傳統,比較保守,母親的那一套可能在我們小時候,我們是還可以接受,可是面對現在的社會環境,面對我的孩子們,如果還用那一套,恐怕不但沒有達到正面的效果,而且會造成很多的傷害,所以我自己也慢慢的體會到,為人父母真是不容易。但是也要一邊摸索一邊學習,因為沒有人是學會當爸爸之後才當爸爸的,都是一邊當爸爸,一邊來學怎麼來當爸爸。

  時間還有二、三分鐘,再請各位想想看,今天的課程裡面有沒有不清楚的地方?同學:剛剛老師在提到蔣這個姓的時候,我聽不太清楚,您有提到說清之前的身高,好像平均值是一六七是嗎?

  老師:大概一六七左右,

  同學:我是很好奇怎麼算出來,有什麼根據?

  老師: 因為在文獻裡面,有幾個地方它有提到,當時的平均,就是說一般我們講中等人的身材,不過他的記載,當然不是用普查的方式去普查的,文獻裡面會說,中人的身高,中等人的身高,大概是幾尺幾寸,所以用當時的尺寸來換算,換算成現在我們的公分,大概是一六七上下。現在如果各位有到福建、廣東,幾個南方的省分去,其實他們當地的男性,成年男性的身高差不多也在一六七上下。所以我們台灣人過去都覺得,真的是高人一等。但是在他們來看的話,他們那個身材是算平均的身高。也謝謝妳的提問,謝謝。

  如果今天大家還沒有提問的話,我們時間也到了,今天這節課程就上到這邊。謝謝各位。